带灯微动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动开关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带灯微动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微动开关广泛应用于电脑、仪器、登记表、医疗设备、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现有的微动开关,主要包括有上盖、基座、共用端子、常闭端子、常开端子及按钮,其中,该共用端子、常闭端子、常开端子固定于基座内,且该共用端子连接有动触片,通过该动触片的自由端与前述常闭端子接触导通或于前述按钮作用下与前述常开端子接触导通。在实际使用中会发现,上述现有的微动开关存在如下缺陷:
一、传统的微动开关在操作过程中使用者无法直观地判断开关的应用状态,给使用者操作时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二、前述动触片的弹性部因多次使用后易出现应力不够的现象,导致开关操作时不够灵敏;同时,前述动触片的弹性部与接触部的连接处于多次使用后易出现断裂之现象,影响了该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
藉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以满足电子产品微型化发展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第一种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灯微动开关,其增加了指示灯功能,方便使用者通过指示灯直观地判别微动开关的应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灯微动开关,其开关灵敏度佳,并延长了开关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其使用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带灯微动开关,包括上盖、基座、共用端子、常闭端子、常开端子及按钮,其中,该共用端子、常闭端子、常开端子固定于基座内,且该共用端子连接有动触片,该动触片的自由端与前述常闭端子接触导通或于前述按钮作用下与前述常开端子接触导通,该上盖上设置有LED灯安装位,于该LED灯安装位上加设有LED灯,该LED灯包括有灯体和一组与灯体电连接的金属导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灯安装位上设置有多个嵌孔,前述LED灯的金属导脚分别穿过相应嵌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灯的金属导脚呈L形结构,其包括有自灯体两侧向外伸出的横向部和自该横向部尾端向下折弯延伸而成的竖向部;
前述LED灯安装位包括有凹设于前述上盖上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两侧形成有限位部,该限位部上表面向下凹设有贯通限位部两侧的嵌槽;
以及,前述上盖的两侧分别向外凸设有凸台,前述嵌孔开设于该凸台上且该嵌孔贯穿该凸台上、下表面;
前述LED灯的灯体位于上盖的容置槽内,并金属导脚的横向部位于限位部的嵌槽内,金属导脚的竖向部穿过前述嵌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嵌槽两侧形成有竖直挡臂,该竖直挡壁的上端经热熔弯折后扣于前述金属导脚的横向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触片包括有分体设置的接触片和弧形弹片;该接触片的固定端连接于前述共用端子上,其自由端与前述常闭端子接触导通或于前述按钮作用下与前述常开端子接触导通;该弧形弹片的固定端卡接于前述共用端子上,其自由端抵于接触片下表面上并于按钮下压接触片时随接触片向下发生弹性形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弹片的固定端与自由端之间呈向上拱起之弧形结构;针对该弧形弹片,于前述接触片上开设有贯通该接触片上、下表面的容置槽;该弧形弹片的弧形结构穿过该容置槽,并该弧形弹片的自由端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有抵压部,该抵压部抵于前述接触片的上表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触片的自由端开设有连接孔,并该连接孔内卡设有接触块,该接触块穿过该连接孔并于接触片上、下表面分别形成有用于与常开端子接触的第一接触凸部和用于与常闭端子接触的第二接触凸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灯的灯体为三色灯体,并前述金属导脚为四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灯的灯体为双色灯体,并前述金属导脚为二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于上盖上加设有LED灯,使得该微动开关具有了指示灯功能,方便使用者通过LED灯直观地判别微动开关的应用状态,给操作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二、通过将传统技术中一体式的动触片分体设计为接触片和弧形弹片两个零件,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动触片的弹性部因多次使用后出现应力不够的现象,也避免了前述弹性部与接触部的连接处易出现断裂之现象;前述接触片与弧形弹片的配合,确保了使用中弧形弹片的最佳应力,使得该开关操作时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并延长了开关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其使用成本。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上盖 11、容置槽
12、限位部 13、嵌槽
14、竖直挡臂 15、凸台
16、嵌孔 20、基座
30、共用端子 40、常闭端子
50、常开端子 60、按钮
70、动触片 71、接触片
711、容置槽 712、连接孔
713、固定端 714、自由端
72、弧形弹片 721、自由端
722、固定端 723、抵压部
80、接触块 81、第一接触凸部
82、第二接触凸部 90、LED灯
91、灯体 92、金属导脚
921、横向部 922、竖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上盖10、基座20、共用端子30、常闭端子40、常开端子50及按钮60;其中,该上盖10扣于基座20上,该共用端子30、常闭端子40、常开端子50固定于基座20内,且该共用端子30连接有动触片70,该动触片70的自由端712与前述常闭端子40接触导通或于前述按钮60作用下与前述常开端子50接触导通,该上盖10上设置有LED灯安装位,于该LED灯安装位上加设有LED灯90,该LED灯90包括有灯体91和一组与灯体92电连接的金属导脚92。
具体而言,该LED灯安装位包括有凹设于前述上10上的容置槽11,该容置槽11两侧形成有限位部12,该限位部12上表面向下凹设有贯通限位部12两侧的嵌槽13,该嵌槽13两侧形成有竖直挡臂14;以及,前述上盖10的两侧分别向外凸设有凸台15,该凸台15上开设有贯穿该凸台15上、下表面的嵌孔16;
该LED灯90的金属导脚92呈L形结构,其包括有自灯体91两侧向外伸出的横向部921和自该横向部921尾端向下折弯延伸而成的竖向部922;安装时,前述LED灯90的灯体91位于上盖10的容置槽11内,并金属导脚92的横向部921位于限位部12的嵌槽13内,金属导脚92的竖向部922穿过前述嵌孔16,并前述竖直挡壁14的上端经热熔弯折后扣于前述金属导脚92的横向部921上,以实现对金属导脚92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动触片70包括有分体设置的接触片71和弧形弹片72;该接触片71的固定端713连接于前述共用端子30上,其自由端712与前述常闭端子40接触导通或于前述按钮60作用下与前述常开端子50接触导通;该弧形弹片72的固定端722与自由端721之间呈向上拱起之弧形结构;针对该弧形弹片72,于前述接触片71上开设有贯通该接触片71上、下表面的容置槽711;该弧形弹片72的固定端722卡接于前述共用端子30上,该弧形弹片72的弧形结构穿过该容置槽711,其自由端721抵于接触片71下表面上并于按钮60下压接触片71时随接触片71向下发生弹性形变,并该弧形弹片72的自由端721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有抵压部723,该抵压部723抵于前述接触片71的上表面上。试验得知,通过将前述动触片70设计为分体的接触片71和弧形弹片72两个零件,其动触片70的有效使用次数可达到约3000万次,而传统技术中的一体式动触片,其使用寿命仅约300万次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及,前述接触片71的自由端712开设有连接孔714,并该连接孔714内卡设有接触块80,该接触块80穿过该连接孔714并于接触片71上、下表面分别形成有用于与常开端子50接触的第一接触凸部81和用于与常闭端子40接触的第二接触凸部82,该第一接触凸部81和第二接触凸部82的设计有利于接触片71与常开端子50或常闭端子40的更好接触导通。
如图5和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相比,其大致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前述第一种实施例中的LED灯90的灯体91为三色灯体,并前述金属导脚92为四个;而本实施例中,LED灯90的灯体91为双色灯体,并金属导脚92为二个;以及,用于安装定位金属导脚92的嵌槽13及嵌孔16等也有相应性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主要系通过于上盖上加设有LED灯,使得该微动开关具有了指示灯功能,方便使用者通过LED灯直观地判别微动开关的应用状态,给操作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其次是,通过将传统技术中一体式的动触片分体设计为接触片和弧形弹片两个零件,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动触片的弹性部因多次使用后出现应力不够的现象,也避免了前述弹性部与接触部的连接处易出现断裂之现象;前述接触片与弧形弹片的配合,确保了使用中弧形弹片的最佳应力,使得该开关操作时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并延长了开关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其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