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40855U - 光源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光源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40855U
CN202140855U CN 201120238343 CN201120238343U CN202140855U CN 202140855 U CN202140855 U CN 202140855U CN 201120238343 CN201120238343 CN 201120238343 CN 201120238343 U CN201120238343 U CN 201120238343U CN 202140855 U CN202140855 U CN 202140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eaded
source module
leaded light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202383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煌竣
洪聪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IANGLONG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ANGLO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ANGLONG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ANGLO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202383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40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40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408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源模块,包括:复数个发光单元;还包括:一导光组件组合;所述的导光组件组合包括:复数个导光组件,各该导光组件具有一导光本体,该导光本体包括:一上表面;相对于该上表面的一下表面;一有效出光区域;一光过渡区域;所述的光过渡区域邻接于该有效出光区域,该光过渡区域具有一入光面,该入光面邻接于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各该导光组件是迭置于邻近的导光组件,使得相邻的两导光组件之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该入光面是接收由该些发光单元出射的一第一光线以及相邻的导光组件传递之一第二光线,该第一光线及该第二光线是在该光过渡区域混光后由一光传递面传递至该有效出光区域;以使该导光组件组合之出光均匀度提升。

Description

光源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源模块,尤其涉及该光源模块中导光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寿命长、不易破损、不含汞等优点,已逐渐地取代日光灯与白炽灯泡的地位,使照明领域进入一个新世代的固态照明领域。然而,发光二极管为一种点光源,且从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线具有出射角度较小及出射距离较短等缺点,因此在某些需要提供面光源照明的场合,如:显示装置,发光二极管便受到限制。
为使得发光二极管可以被应用于一面光源照明,导光板成为不可或缺的组件。导光板主要使用透光材质制成,可有效的引导由该发光二极管入射之光线。该发光二极管是由该导光板之一入光面入射光线,该光线经由全内反射而由该入光面传递至一相对于该入光面之后端面。并且,该导光板之至少一板面是设置有复数个导光粒子,当光线投射置该导光粒子时,该些导光粒子破坏光线之全内反射,以将光线由该导光板相对设置有该些导光粒子之一板面导出,产生一均匀出光亮度之面光源输出。
但是,由于显示装置的尺寸逐渐加大,单一个导光板的大小以无法有效地涵盖整个显示装置所需之出光范围,且使得该显示装置无法提供足够的光源输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光源模块,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复数个发光单元;还包括:一导光组件组合;所述的导光组件组合包括:复数个导光组件,各该导光组件具有一导光本体,该导光本体包括:一上表面;相对于该上表面的一下表面;一有效出光区域;一光过渡区域;所述的光过渡区域邻接于该有效出光区域,该光过渡区域具有一入光面,该入光面邻接于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各该导光组件是迭置于邻近的导光组件,使得相邻的两导光组件之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该入光面是接收由该些发光单元出射的一第一光线以及相邻的导光组件传递之一第二光线,该第一光线及该第二光线是在该光过渡区域混光后由一光传递面传递至该有效出光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透过该光过渡区域以将由该些发光单元出射之该第一光线及由相邻的导光组件所传递之该第二光线在该光过渡区域进行混光,再经由该光传递面传递至该有效出光区域,以使该导光组件组合之出光均匀度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光源模块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光源模块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光源模块之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光源模块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源模块,该光源模块包含复数个发光单元及一导光组件组合,该导光组件组合包含复数个导光组件,各该导光组件具有一导光本体,该导光本体包含一上表面、一下表面、一有效出光区域及一光过渡区域。该下表面相对于该上表面;该光过渡区域邻接于该有效出光区域,该光过渡区域具有一入光面,该入光面邻接于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其中,各该导光组件是迭置于邻近的导光组件,使得相邻的两导光组件之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该入光面是接收由该些发光单元出射的一第一光线以及相邻的导光组件传递之一第二光线,该第一光线及该第二光线是在该光过渡区域混光后由一光传递面传递至该有效出光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各该导光组件更包含有一后端面,相对于该入光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各该导光组件更包含一第一凹槽,设置于该上表面与该入光面的交接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下表面是随着远离于该入光面-而朝该上表面的方向接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各该导光组件更包含一第二凹槽,设置在该下表面与该后端面的交接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底表面在对应该有效出光区域处设置有复数个导光粒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些导光粒子的设置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的光强度成反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些导光粒子的设置深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的光强度成反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光传递面的形状与该入光面的形状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其中该光传递面位于该有效出光区域与该光过渡区域之间。
配合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光源模块之立体图及剖视图。该光源模块10包含复数个发光单元12及一导光组件组合14,各该发光单元12是用以提供该光源模块10所需之一光源提供,该导光组件组合14是用以引导由该发光单元12所提供之光线,并将其转换为一面光源。
该些发光单元12是朝向该导光组件组合14出射光线,且在本实施例中,该些发光单元12可以为发光二极管,且更佳地,该些发光单元12是可以为侧射型(edge-type)的发光二极管,以集中地朝向该导光组件组合14出射光线,避免光线由非必要的方位出光,进而提升整体光源模块10的光使用效率。
该导光组件组合14包含复数个导光组件140,各该导光组件140具有一导光本体142,该导光本体142包含一上表面144、一下表面146、一后端面149、一有效出光区域150及一光过渡区域160。该下表面146相对于该上表面144,该后端面149邻接于该上表面144及该下表面146。
该有效出光区域150是指入射至该导光组件140的光线得以均匀出光的区域,该光过渡区域160是指该导光组件140接收该发光单元12的入射光线及相邻的导光组件140传递的光线并混合前述二光线的区域。该有效出光区域150及该光过渡区域160之间有一光传递面170,该光传递面170为一位于该有效出光区域150及该光过渡区域160之间的接口。
各该导光组件140是使用透光材质,如: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合成树脂、丙烯(acryl)、聚碳酸酯(PC)、聚酯(PET)、聚烯烃(Polyolefines)或玻璃,以射出成型、蚀刻、热压成型或裁切加工等方式制作而成之板块。
该光过渡区域160邻接于该有效出光区域150,该光过渡区域160具有一入光面162,在本实施例中,该下表面146是随着远离于该入光面162而逐渐地朝该上表面144的方向接近,并连接于该后端面149,使该导光本体142呈楔(wedge)型。其中该入光面162可以为矩形、圆形或其它多边形,该光传递面170可以为矩形、圆形或其它多边形,并且,该光传递面170的形状及该该入光面162的形状可以为相同的,或者,该光传递面170的形状及该入光面162之形状可以为不相同的;其中该光传递面170的形状与该入光面162的形状相同可以提高光线的传递效率。
此外,各该导光本体142更包含有一第一凹槽145,设置在该上表面144与该入光面162的交接处,以供相邻的导光组件140迭置在其上。在实际组接该导光组件组合14时,各该导光组件140具有该后端面149之一侧是迭置于相邻的导光组件140之该第一凹槽145,并且使各该导光组件140之该上表面144皆位于相同的一水平面,以形成一大型的出光区域,以将由该些发光单元12入射于该导光组件140之光线以一面光源形式出光。
该入光面162接收由该些发光单元12出射的一第一光线以及迭置于该导光组件140之相邻的导光组件140传递之一第二光线,该第一光线及该第二光线于该光过渡区域160内进行混光,混光后之该第一光线及该第二光线是由该光传递面170传递至该有效出光区域150。
该下表面146是在对应该有效出光区域150处设置有复数个导光粒子154,该些导光粒子154之分布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的光强度成反比,其中光线在该有效出光区域150的光强度分布是与该光传递面170之间的距离(光传递距离)成反比,亦即光传递距离愈短,其光强度愈强,而光传递距离愈远,则光强度愈弱。
该些导光粒子154的设置密度与其设置为置所接受到的光强度成反比,换言之,在接受到的光强度愈大的位置,其导光粒子154的设置密度相对的愈小,而在接受到光强度愈小的位置,其导光粒子154的设置密度相对的愈大。又,该些导光粒子154之设置深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的光强度成反比,其中该设置深度是指各该导光粒子154朝向该上表面144方向凹设的距离。如此,以有效的将光线均匀地分布于该有效出光区域150,而提供一均匀光亮度的面型光源。
在实际应用时,该光过渡区域160之该入光面162是接收由该些发光单元12投射之该第一光线及由相邻的导光组件140传递的该第二光线,该第一光线与该第二光线是在该光过渡区域160内混光后,再经由至该光传递面170传递至该有效出光区域150。当光线经由该光传递面170传递至该有效出光区域150,设置在该有效出光区域150之该些导光粒子154是散射该些光线,致使光线均匀的于该有效出光区域150传递,进而使该导光组件140均匀光亮度的出光。
配合参阅图3及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光源模块之立体图及剖视图。该光源模块20包含复数个发光单元22及一导光组件组合24,该些发光单元22是用以提供该光源模块20所需之一光源提供,该导光组件组合24是用以引导由该些发光单元22所提供之光线,并将其转换为一面光源输出。
该些发光单元22是朝向该导光组件组合24出射光线,且在本实施例中,该些发光单元22是可以为侧射型的发光二极管,以集中地朝向该导光组件组合24出射光线,避免光线由不必要的方位出光,进而提升该光源模块20的整体光使用效率。
该导光组件组合24包含复数个导光组件240,各该导光组件240具有一导光本体242,该导光本体242包含一上表面244、一下表面246、一后端面249、一有效出光区域250及一光过渡区域260。该下表面246相对于该上表面244,该后端面249邻接于该上表面244及该下表面246。
该有效出光区域250是指入射至该导光组件240的光线得以均匀出光的区域;该光过渡区域260是指该导光组件240接收该发光单元22入射的光线及相邻的导光组件240传递的光线并混合前述二光线的区域。该有效出光区域250及该光过渡区域260之间有一光传递面270,该光传递面270为一位于该有效出光区域250及该光过渡区域260之间的接口。
各该导光组件240是使用透光材质,如: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合成树脂、丙烯、聚碳酸酯、聚酯、聚烯烃或玻璃,以射出成型、蚀刻、热压成型或裁切加工等方式制作而成之光滑板块。
该光过渡区域260邻接于该有效出光区域250,该光过渡区域260具有一入光面262。其中该入光面262可以为圆形、矩形或多边形,该光传递面270可以为圆形、矩形或多边形,并且,该光传递面270的形状及该入光面262的形状可以为相同,或者,该光传递面270的形状及该入光面262的形状可以为不相同;其中该光传递面270的形状与该入光面262的形状相同可以提高光线的传递效率。
此外,各该导光本体242更包含有一第一凹槽245及一第二凹槽247,该第一凹槽245设置在该上表面244与该入光面262的交接处,该第二凹槽247设置于该下表面246与该后端面249的交接处,使该导光本体242呈阶梯状。
在实际组接该导光组件组合24时,各该导光组件240之该第二凹槽247系迭置于相邻的导光组件240之该第一凹槽245,使该些导光组件240之该上表面244皆位于同一平面上,以形成一大型的出光区域,以将由该等发光单元22入射于各该导光组件240之光线以一面光源的形式出光。
该入光面262是接收由该等发光单元22出射的一第一光线以及迭置于该导光组件240之相邻的导光组件240之有效出光区域250传递之一第二光线,该第一光线及该第二光线于该光过渡区域260内进行混光,混光后之该第一光线及该第二光线系由该光传递面270传递至该有效出光区域250。
该下表面246在对应该有效出光区域250处设置有复数个导光粒子254,该些导光粒子254之分布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之光强度成反比,意即在接受到光强度愈大的位置,其导光粒子254的设置密度相对的愈小,而在接受到光强度愈小的位置,其导光粒子254的设置密度相对的愈大。并且,该些导光粒子254的设置深度亦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的光强度成反比。通过有效地控制该些导光粒子254的设置密度及其设置深度,以有效的将光线均匀地分布于该有效出光区域250,而提供一均匀光亮度的面型光源。
在实际应用时,该入光面262是接收由该些发光单元22发出之该第一光线及由相邻的导光组件240之所传递的该第二光线,并将该第一光线及该第二光线于该光过渡区域260中均匀混光后,再经由至该光传递面270传递至该有效出光区域250。设置在该有效出光区域250之该些导光粒子254是散射该些光线,致使光线均匀地在该有效出光区域250内传递进而使该导光组件240得以均匀光亮度的发光。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之该导光组件组合是透过该光过渡区域以将由该等发光单元出射之该第一光线及由相邻的导光组件所传递之该第二光线于该光过渡区域进行混光,再经由该光传递面传递至该有效出光区域,以使该导光组件组合之出光均匀度提升。
然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要求涵盖范围意图保护的范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源模块,包括:复数个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光组件组合;所述的导光组件组合包括:复数个导光组件,各该导光组件具有一导光本体,该导光本体包括:一上表面;相对于该上表面的一下表面;一有效出光区域;一光过渡区域;所述的光过渡区域邻接于该有效出光区域,该光过渡区域具有一入光面,该入光面邻接于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各该导光组件是迭置于邻近的导光组件,使得相邻的两导光组件之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该入光面是接收由该些发光单元出射的一第一光线以及相邻的导光组件传递之一第二光线,该第一光线及该第二光线是在该光过渡区域混光后由一光传递面传递至该有效出光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导光组件还包括有一后端面;所述的后端面相对于该入光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导光组件还包括一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设置在该上表面与该入光面的交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下表面是随着远离于该入光面而朝该上表面方向接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导光组件还包括一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二凹槽设置在该下表面与该后端面的交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下表面在对应该有效出光区域处设置复数个导光粒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导光粒子的设置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的光强度成反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导光粒子的设置深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的光强度成反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传递面的形状及该入光面的形状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传递面位于该有效出光区域与该光过渡区域之间。
CN 201120238343 2011-07-07 2011-07-07 光源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40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238343 CN202140855U (zh) 2011-07-07 2011-07-07 光源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238343 CN202140855U (zh) 2011-07-07 2011-07-07 光源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40855U true CN202140855U (zh) 2012-02-08

Family

ID=45551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2023834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40855U (zh) 2011-07-07 2011-07-07 光源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408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2202A (zh) * 2011-07-07 2011-11-23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光源模块
CN110579831A (zh) * 2018-06-08 2019-12-17 芝奇国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元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2202A (zh) * 2011-07-07 2011-11-23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光源模块
CN110579831A (zh) * 2018-06-08 2019-12-17 芝奇国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元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3533B (zh) 光学装置
CN101922632B (zh) Led照明装置
CN103090311B (zh) 透镜、led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4075250A (zh) 配光结构及其led灯具
CN103629568A (zh) 发光装置
CN109506206A (zh) 一种带有全反射结构的组合厚壁件光学系统
CN107740995A (zh) 一种led全反射透镜、led导光体和汽车车灯
CN103411165A (zh) 一种出光均匀的侧光式背光模组
CN102313245B (zh) 一种led灯透镜
CN101922634A (zh) Led照明装置
CN202140855U (zh) 光源模块
CN103994395A (zh) Led光学系统及灯具
CN201852044U (zh) 导光组件
CN209130784U (zh) 一种带有全反射结构的组合厚壁件光学系统
CN105572792A (zh) 一种导光板
CN103822117A (zh) Led光学系统及灯具
CN102252202A (zh) 光源模块
CN203489170U (zh) 一种路灯透镜及光学模组
CN209725991U (zh) 照明组件、喇叭及音箱
CN202469738U (zh) 前光模块结构
CN209672223U (zh) 一种同一区域实现两种功能的汽车车灯
CN202040745U (zh) 光源模块
CN206989104U (zh) 一种薄型v型沟槽光学透镜
US20220229221A1 (en) Edge-lit light panel
CN204141288U (zh) 一种多面发光的面板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