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11943U - 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11943U
CN202111943U CN2011201867237U CN201120186723U CN202111943U CN 202111943 U CN202111943 U CN 202111943U CN 2011201867237 U CN2011201867237 U CN 2011201867237U CN 201120186723 U CN201120186723 U CN 201120186723U CN 202111943 U CN202111943 U CN 202111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flex circuit
circuit application
ink solidif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867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建军
张慧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ZIX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ZIX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ZIX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ZIX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867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11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11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119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一种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包括:卷入装置,烘干装置和卷出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传送单元;挠性线路板通过卷入装置进入到烘干装置的传送单元,挠性线路板在传送单元的传送过程中进行油墨固化,然后再通过卷出装置卷出。此外本法还提供了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油墨固化的方法。本实用新型的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能够对挠性线路板进行卷对卷连续固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够防止挠性线路板在油墨固化过程中吸附异物和产生折痕,提高了挠性线路板的品质。

Description

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往往通过在挠性线路板上印刷感光阻焊油墨,以保证挠性线路板的阻焊性和焊点尺寸的精度!而阻焊油墨印刷过程主要包含以下5个步骤,分别为油墨印刷、油墨预备干燥、油墨曝光、油墨现象、油墨固化。而目前阻焊油墨的固化,往往是通过烘箱进行的,每次固化的时间约为2小时,每次只能处理单张制品,生产效率低下;且当所印刷的挠性线路板为超薄产品(厚度约为150μm)时,其在取用和整理过程中极容易产生折痕,从而降低挠性线路板的品质;另外,在将挠性线路板置于烘箱中进行油墨固化之前,需要在待油墨固化的挠性线路板间加入玻璃纤维纸,而玻璃纤维纸容易附着异物,在烘箱高温条件下,玻璃纤维纸上附着的异物容易转移吸附在挠性线路板上,从而导致挠性线路板品质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该装置能对挠性线路板进行连续的油墨固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够防止挠性线路板在油墨固化过程中吸附异物和出现折痕,提高了挠性线路板的品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进行油墨固化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包括:卷入装置,烘干装置和卷出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传送单元和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用于挠性线路板的油墨固化,即所述加热单元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对所述传送单元的周围空间进行加热,从而实现挠性线路板的油墨固化;所述传送单元用于传送挠性线路板;挠性线路板通过卷入装置进入到烘干装置的传送单元,并在被传送单元传送的过程中实现油墨固化,然后再通过卷出装置卷出。
通过上述装置,能够对挠性线路板进行卷对卷的连续油墨固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够防止挠性线路板在油墨固化过程中吸附异物和出现折痕,提高了挠性线路板的品质。
所述传送单元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为网链状,由金属材料制成。这样,挠性线路板(无论是单面还是双面)在传送过程中,受热更加均匀,充分,进一步提高了油墨固化的速度和品质。
为了进一步实现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过程中的自动控制,所述烘干装置采用回流焊装置,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烘干装置的工作状态;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驱动传送单元进行传送;
所述加热单元采用红外加热机构、远红外加热机构和热风机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红外加热机构通过发射红外线实现加热功能,从而用于挠性线路板的油墨固化。所述远红外加热机构通过发射远红外线实现加热功能,从而用于挠性线路板的油墨固化。所述热风机构通过对空气进行加热,然后将热风吹向所述的传送单元,从而实现挠性线路板的油墨固化。
优选的,所述加热单元采用红外加热机构和热风机构;所述红外加热机构包括第一红外加热模块和第二红外加热模块,所述第一红外加热模块和第二红外加热模块均包括多个红外加热器,所述第一红外加热模块和第二红外加热模块相对设于所述传送单元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红外加热模块和第二红外加热模块与传送单元之间均设有红外线阻挡单元,所述红外线阻挡单元上设有多个通孔,这样能防止红外线完全直接照射在挠性线路板上,造成局部过热,烧坏挠性线路板;所述热风机构包括发热模块、导流通道、送风模块和抽风模块,发热模块用于加热空气,形成热风;所述抽风模块设于烘干装置的上部;所述送风模块将所述发热模块形成的热风送入导流通道,然后由导流通道将热风导流通过所述通孔,从而吹向所述传送单元,最后热风被所述抽风模块抽出。通过上述装置,加热单元能够使得传送单元周围的空间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且温度均一,保证了挠性线路板的品质。
优选的,所述发热模块采用暖风片或发热丝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利用上述任一种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进行油墨固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卷入装置将待油墨固化的挠性线路板平行送入烘干装置的传送单元;
B.烘干装置的传送单元对待油墨固化的挠性线路板进行传送,同时烘干装置的加热单元对挠性线路板进行油墨固化;
C.卷出装置将完成油墨固化的挠性线路板卷出。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挠性线路板卷对卷连续油墨固化,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挠性线路板的品质。
所述热风机构吹出的热风与挠性线路板的品质和生产效率极其相关,温度太高,会烧坏挠性线路板;温度过低,会使得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速度降低;因此所述油墨为UV感光油墨时,所述热风机构吹出的热风温度在190至230℃之间。
此外,所述传送单元的传送速度同样与挠性线路板的品质和生产效率极其相关,因此,所述传送单元的传送速度在0.7米/分钟至1米/分钟之间为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烘干装置替代烘箱进行油墨固化,同时通过设置卷入装置和卷出装置,实现了挠性线路板的卷对卷连续固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够防止挠性线路板在油墨固化过程中吸附异物和产生折痕,提高了挠性线路板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逻辑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包括:卷入装置1,烘干装置2和卷出装置3;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传送单元21和加热单元22,所述加热单元用于挠性线路板的油墨固化,所述传送单元用于传送挠性线路板;挠性线路板通过卷入装置进入到烘干装置的传送单元,并在被传送单元传送的过程中实现油墨固化,然后再通过卷出装置卷出。
其中,所述传送单元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为网链状,由金属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
控制单元23,用于控制烘干装置的工作状态;
驱动单元24,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驱动传送单元进行传送;
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红外加热机构、远红外加热机构和热风机构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红外加热机构221和热风机构222;所述红外加热机构包括第一红外加热模块2211和第二红外加热模块2212,所述第一红外加热模块和第二红外加热模块均包括多个红外加热器220,所述第一红外加热模块和第二红外加热模块相对设于所述传送单元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红外加热模块和第二红外加热模块与传送单元之间设有红外线阻挡单元25,所述红外线阻挡单元上设有多个通孔251;所述热风机构222包括发热模块2221、导流通道、送风模块2222和抽风模块2223,发热模块用于加热空气,形成热风;所述抽风模块设于烘干装置的上部;所述送风模块将所述发热模块形成的热风送入导流通道,然后由导流通道将热风导流通过所述通孔,从而吹向所述传送单元,最后热风被所述抽风模块抽出。
其中,所述发热模块采用暖风片或发热丝中的至少一种。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利用上述任一种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进行油墨固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卷入装置将待油墨固化的挠性线路板平行送入烘干装置的传送单元;
B.烘干装置的传送单元对待油墨固化的挠性线路板进行传送,同时烘干装置的加热单元对挠性线路板进行油墨固化;
C.卷出装置将完成油墨固化的挠性线路板卷出。
其中,所述油墨为UV感光油墨,所述热风机构吹出的热风温度在190至230℃之间。
其中,所述传送单元的传送速度在0.7米/分钟至1米/分钟之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卷入装置,烘干装置和卷出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传送单元和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用于挠性线路板的油墨固化,所述传送单元用于传送挠性线路板;挠性线路板通过卷入装置进入到烘干装置的传送单元,并在被传送单元传送的过程中实现油墨固化,然后再通过卷出装置卷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单元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为网链状,由金属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采用回流焊装置,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烘干装置的工作状态;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驱动传送单元进行传送;
所述加热单元采用红外加热机构、远红外加热机构和热风机构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红外加热机构和热风机构;所述红外加热机构包括第一红外加热模块和第二红外加热模块,所述第一红外加热模块和第二红外加热模块均包括多个红外加热器,所述第一红外加热模块和第二红外加热模块相对设于所述传送单元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红外加热模块和第二红外加热模块与传送单元之间设有红外线阻挡单元,所述红外线阻挡单元上设有通孔;所述热风机构包括发热模块、导流通道、送风模块和抽风模块,发热模块用于加热空气,形成热风;所述抽风模块设于烘干装置的上部;所述送风模块将所述发热模块形成的热风送入导流通道,然后由导流通道将热风导流通过所述通孔,从而吹向所述传送单元,最后热风被所述抽风模块抽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模块采用暖风片或发热丝中的至少一种。
CN2011201867237U 2011-06-03 2011-06-03 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11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867237U CN202111943U (zh) 2011-06-03 2011-06-03 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867237U CN202111943U (zh) 2011-06-03 2011-06-03 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11943U true CN202111943U (zh) 2012-01-11

Family

ID=45437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86723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11943U (zh) 2011-06-03 2011-06-03 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119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3418A (zh) * 2011-06-03 2012-01-25 珠海紫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3418A (zh) * 2011-06-03 2012-01-25 珠海紫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和方法
CN102333418B (zh) * 2011-06-03 2013-04-24 珠海紫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06665U (zh) 一种用于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
MY155126A (en) Method and printing press for printing a substrate
CN102333418B (zh) 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和方法
CN102320188A (zh) 升降式uv光固化机
CN104786684A (zh) 一种led uv冷光源全凹版无溶剂印刷工艺方法
CN204196441U (zh) 一种装饰膜印花烘干装置
CN202111943U (zh) 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
CN102328504B (zh) 一种用于挠性线路板油墨固化的装置和方法
CN202037964U (zh) 纸张预热型覆膜机
CN206999875U (zh) 印刷品固化干燥装置
PL2158092T3 (pl) Druk termotransferowy
CN203713241U (zh) 数码印花面料烘燥机
CN205573273U (zh) 一种丝网印刷机
CN102706116A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干燥装置
CN102328497B (zh) 用于挠性线路板连续印刷并油墨干燥的装置和方法
CN204123751U (zh) 一种用于纸板材料覆膜的输送加热装置
CN202169763U (zh) 丝印产品溶剂残留和异味消除装置
CN202115086U (zh) 用于挠性线路板连续印刷并油墨干燥的装置
CN208682302U (zh) 一种热转印加工设备
CN202106657U (zh) 用于挠性线路板连续印刷并干燥的装置
CN110341304A (zh) 一种油墨印刷双面同时照射的uv机
CN204398468U (zh) 一种覆膜机装置
CN102328500B (zh) 用于挠性线路板连续印刷并干燥的装置和方法
CN109219260A (zh) 金属导电印膜热处理装置
CN203543343U (zh) 一种带有辅助加热的四色印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424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