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96467U - 混药接头 - Google Patents

混药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96467U
CN202096467U CN2011201019806U CN201120101980U CN202096467U CN 202096467 U CN202096467 U CN 202096467U CN 2011201019806 U CN2011201019806 U CN 2011201019806U CN 201120101980 U CN201120101980 U CN 201120101980U CN 202096467 U CN202096467 U CN 202096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art
medicine
connecting portion
needl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019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祥华
彭勋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Novol Medicine Charters Material Science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Novol Medicine Charters Material Scienc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Novol Medicine Charters Material Scienc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Novol Medicine Charters Material Scienc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019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96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96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964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药接头,包括:套筒部(10),包括朝向第一端的第一连接部(11)和朝向第二端的第二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2)具有内螺纹(121);穿刺针头(20),沿纵向设置在套筒部(10)中,具有延伸到第一连接部(11)中的第一针头端,延伸到第二连接部(12)中的第二针头端,以及贯通第一针头端和第二针头端的中间通道部。本实用新型使混药过程简单,避免药液受到污染,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同时通过与输液包装组合盖连接,从而使配完药的空瓶留在输液袋上,排除了用错药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混药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包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药接头。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大输液软袋包装的结构示意图,以大输液软袋包装和西林瓶包装的抗生素类药混合使用为例,使用时,配药时一般用注谢器将西林瓶内药液抽出,并通过刺穿组合盖31’的配药胶塞后注入大输液软袋包装中,这一过程费时费力,而且还要增加注谢器的成本;同时,注射器反复刺穿西林瓶及大输液包装的配药胶塞,不仅易产生橡胶屑,而且针头与空气接触后又与药液接触,这些因素均使药液受到污染,从而造成用药安全问题。另外,配药与输液不是同时进行,配完药的空瓶与输液袋分离,易出现用错药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混药接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药过程复杂,混药过程中药液易受污染,同时因配药与输液不是同时进行而易用错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药接头,包括:套筒部,包括朝向第一端的第一连接部和朝向第二端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具有内螺纹;穿刺针头,沿纵向设置在套筒部中,具有延伸到第一连接部中的第一针头端,延伸到第二连接部中的第二针头端,以及贯通第一针头端和第二针头端的中间通道部。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套筒部,第二连接部为第二套筒部,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之间具有用于固定穿刺针头并将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的内部空间分隔开的中间隔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混药接头还包括保护套筒,为弹性套筒,包裹在对应第二套筒部的穿刺针头外。
进一步地,第一套筒部的内表面具有多个沿圆周分布的块状的止挡凸起。
进一步地,第一针头端设置在第一套筒部的腔体内。
进一步地,第二针头端突出于第二套筒部。
进一步地,第二针头端具有通药口;通药口的下端面突出于第二套筒部的下端面。
进一步地,通药口为方形孔,且通药口的下端面距第二套筒部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h大于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混药接头通过第一连接部与配药瓶连接,第二连接部利用其内螺纹与输液包装连接,利用穿刺针头的第一端穿透配药瓶的胶塞,利用穿刺针头的第二端穿透输液包装的配药胶塞,并通过中间通道部使配药瓶和输液包装进行混药,从而实现配药过程简单,方便、安全,避免药液受到污染。同时第二连接部的内螺纹可与输液包装的组合盖相连,使配完药后的空瓶通过混药接头与输液包装连接在一起,这样输液时就清楚的知道大输液内配了什么药,从而避免用错药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大输液软袋包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混药接头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混药接头与输液包装及配药瓶的使用状态图;
图4示出了图3的输液包装的组合盖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组合盖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参见图2至图3,图2示出了混药接头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混药接头1包括:套筒部10,包括朝向第一端的第一连接部11和朝向第二端的第二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2具有内螺纹121;穿刺针头20,沿纵向设置在套筒部10中,具有延伸到第一连接部11中的第一针头端,延伸到第二连接部12中的第二针头端,以及贯通第一针头端和第二针头端的中间通道部。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混药接头1通过第一连接部11与配药瓶6连接,第二连接部12利用其内螺纹121与输液包装3连接,利用穿刺针头20的第一端穿透配药瓶6的胶塞,利用穿刺针头20的第二端穿透输液包装3的配药胶塞,并通过中间通道部使配药瓶6和输液包装3进行混药,从而实现配药过程简单,方便、安全,避免药液受到污染。同时第二连接部12的内螺纹121可与输液包装3的组合盖31相连,使配完药后的空瓶通过混药接头1与输液包装3连接在一起,这样输液时就清楚的知道大输液内配了什么药,从而避免用错药的情况发生。
结合参见图4和图5,与本实施例混药接头配合的输液包装3如图4所示,该输液包装3的配药部和输液部呈一定的角度,输液包装3的组合盖31的配药部外盖上具有与混药接头1第二连接部12的内螺纹121相配合的法兰311,方便输液包装3和混药接头1连接。如图5所示,使用时将输液包装3的配药密封部312取掉后进行操作,密封部312可以在保证输液包装3的配药部在使用前处于无菌状态。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为第一套筒部,第二连接部12为第二套筒部,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之间具有用于固定穿刺针头20并将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的内部空间分隔开的中间隔壁13。对应的,第一套筒部与西林瓶6配合,第二套筒部与输液包装3配合,此结构简单、工艺简单且使用方便。优选地,第一套筒部的内表面具有多个沿圆周分布的块状的止挡凸起111。该结构可以卡住西林瓶6,使之与混药接头1相对定位。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混药接头1还包括保护套筒14,为弹性套筒,包裹在对应第二套筒部的穿刺针头20外。该保护套筒14的作用是保护穿刺针头20,使其在贮存及使用过程中不刺伤人或者造成其他伤害。同时优选地,第一针头端设置在第一套筒部的腔体内,不突出于第一套筒部上表面,防止第一针头端在贮存及使用过程中不刺伤人或者造成其他伤害。
优选地,第二针头端突出于第二套筒部,同时第二针头端具有通药口21;通药口21的下端面突出于第二套筒部的下端面。优选地,通药口21为方形孔,且通药口21的下端面距第二套筒部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h大于2mm。第二套筒部的内螺纹121用于与输液包装3连接,带方形通药口21的第二针头端需突出于第二套筒部,这样便于穿刺针头20穿透配药瓶6和输液包装3后使两者连通。另外,距离h大于2mm保证了穿刺针头20可以方便的穿透配药胶塞,进而方便混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混药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筒部(10),包括朝向第一端的第一连接部(11)和朝向第二端的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二连接部(12)具有内螺纹(121);
穿刺针头(20),沿纵向设置在所述套筒部(10)中,具有延伸到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中的第一针头端,延伸到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中的第二针头端,以及贯通所述第一针头端和所述第二针头端的中间通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为第一套筒部,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为第二套筒部,所述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之间具有用于固定所述穿刺针头(20)并将所述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的内部空间分隔开的中间隔壁(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药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套筒(14),为弹性套筒,包裹在对应所述第二套筒部的所述穿刺针头(20)外。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混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部的内表面具有多个沿圆周分布的块状的止挡凸起(1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头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部的腔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针头端突出于所述第二套筒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针头端具有通药口(21);所述通药口(21)的下端面突出于所述第二套筒部的下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药口(21)为方形孔,且所述通药口(21)的下端面距所述第二套筒部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h大于2mm。
CN2011201019806U 2011-04-08 2011-04-08 混药接头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96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019806U CN202096467U (zh) 2011-04-08 2011-04-08 混药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019806U CN202096467U (zh) 2011-04-08 2011-04-08 混药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96467U true CN202096467U (zh) 2012-01-04

Family

ID=45382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01980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96467U (zh) 2011-04-08 2011-04-08 混药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964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8752A (zh) * 2014-05-06 2015-11-25 王文龙 注射针式锁定接头配药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8752A (zh) * 2014-05-06 2015-11-25 王文龙 注射针式锁定接头配药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21126U (zh) 混药接头
CN206995493U (zh) 一种混药杯、组合式混药器和输液软袋
CN202096467U (zh) 混药接头
CN202822124U (zh) 自密封重复使用的混药嘴
CN102389372A (zh) 免穿刺瓶塞及其使用方法
CN202069867U (zh) 组合盖及具有该组合盖的输液包装
CN202061092U (zh) 混药接头
CN202822121U (zh) 一种可密封重复使用的双针加药器
CN202113335U (zh) 组合盖
CN201823061U (zh) 混药接头
CN202822123U (zh) 自密封双针加药器
CN201775777U (zh) 一体式免推注水、粉药物药械组合装置
CN202036528U (zh) 硬双接口
CN201782961U (zh) 硬双接口及具有其的大输液软包装
CN202096447U (zh) 输液塑料瓶包装
CN201279278Y (zh) 用于输液塑料包装容器的瓶盖
CN203458595U (zh) 安全式多功能输液加药接口
CN204158722U (zh) 一种双阀易折式组合盖
CN202096454U (zh) 硬双接口
CN206577138U (zh) 输液用混药式聚丙烯接口
CN219049796U (zh) 一种输液装置
CN201596119U (zh) 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
CN202096456U (zh) 输液软袋包装
CN201283097Y (zh) 无胶塞瓶盖及使用该无胶塞瓶盖的大输液软袋包装
CN201283092Y (zh) 一种采用带保护套无胶塞瓶盖的大输液塑料瓶包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