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95003U - 半球形摄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半球形摄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95003U
CN202095003U CN2011201967146U CN201120196714U CN202095003U CN 202095003 U CN202095003 U CN 202095003U CN 2011201967146 U CN2011201967146 U CN 2011201967146U CN 201120196714 U CN201120196714 U CN 201120196714U CN 202095003 U CN202095003 U CN 202095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crews
base
shell
trim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967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玉良
高海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967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95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95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950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球形摄像设备,涉及电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安装半球形摄像设备及调整机芯上镜头的位置比较麻烦的技术问题。该半球形摄像设备,包括机芯、呈旋转体状的底座以及呈圈状的外壳,外壳罩设于机芯上,外壳上设置有第一旋合部件、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旋合部件,第一旋合部件以及第二旋合部件通过旋合的方式形成干涉或者通过旋合的方式解除干涉,第一旋合部件以及第二旋合部件形成干涉后,将外壳锁定于底座上,且外壳将机芯卡固于外壳远离底座的端口与底座之间。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固定机芯。

Description

半球形摄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球形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摄像机越来越普及,摄像机的种类以及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海螺型摄像机是一种通常固定于比较高的墙壁或天花板上,主要应用于监视墙壁或天花板下方情况的半球形摄像机,由于其外形与海螺相似,所以被称为海螺型摄像机。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现有的海螺型摄像机,包括底盘10、呈球形的机芯30、压圈44以及装饰圈20,其中:底盘10通过螺钉固定于墙壁或天花板上;
机芯30上设置有镜头31,镜头31与压圈44远离墙壁或天花板的端口位置相对,通过接收从该端口照射进入的光线,镜头31可以采集到图像;
压圈44通过多个如图2所示螺钉7固定于底盘10上,且压圈44将机芯30卡固于底盘10上;
装饰圈20套设于压圈44之外,且通过卡扣配合结构与压圈44可拆装连接,装饰圈20对压圈44起到装饰、美化作用。
当要调整机芯30上镜头31所朝向的位置时,需要先将装饰圈20从压圈44上拆下;然后,使用螺丝刀等工具旋松固定压圈44的多个如图2所示的螺钉7,解除或降低多个螺钉7为压圈44所施加的压紧力,当压圈44从底盘10上松开之后,再调整机芯30上镜头31的位置,例如:可以在图1中所示P(PAN)方向即与墙壁或天花板外表面平行的方向上或图1所示T(TILT)方向、R(ROTATION)方向转动机芯30,当机芯30上镜头31的位置调整至所需要的位置时,使用螺丝刀等工具旋紧固定压圈44的多个螺钉7,将压圈44固定于底盘10上,接着将装饰圈20套在压圈44之外。
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如图2所示压圈44通过多个螺钉7固定于底盘10上,需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将多个螺钉7旋松后才能调整机芯30上镜头31的位置,由于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若临时无法找到合适的工具,则机芯30上镜头31的位置也无法调整,寻找、使用螺丝刀等工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因为螺钉7数目较多,使用螺丝刀等工具旋松、旋紧螺钉7的过程中比较麻烦,尤其当底盘10固定于位置比较高的墙壁或天花板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螺丝刀等工具、螺钉7均容易在安装的过程中掉落,导致安装半球形摄像设备及调整机芯30上镜头31的位置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球形摄像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安装半球形摄像设备及调整机芯上镜头的位置比较麻烦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半球型摄像设备,包括机芯、呈旋转体状的底座以及呈圈状的外壳,所述外壳罩设于所述机芯上,其中: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旋合部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旋合部件,所述第一旋合部件以及所述第二旋合部件通过旋合的方式形成干涉或者通过旋合的方式解除干涉,所述第一旋合部件以及所述第二旋合部件形成干涉后,将所述外壳锁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外壳将所述机芯卡固于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底座的端口与所述底座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半球形摄像设备中,在调整好机芯的位置之后,可以通过裸手手动的方式旋转外壳,通过外壳带动第一旋合部件相对于第二旋合部件朝安装方向转动,使第一旋合部件以及第二旋合部件通过旋合的方式形成干涉,进而便可以将外壳锁定于底座上,并通过外壳将机芯卡固于外壳远离底座的端口与底座之间;
同时,由于第一旋合部件以及第二旋合部件还可以通过旋合的方式解除干涉,所以需要再次调整机芯的位置时,可以通过裸手手动的方式旋转外壳,通过外壳带动第一旋合部件相对于第二旋合部件朝安装方向的反方向转动,最终,通过旋合的方式解除干涉,进而解除外壳对机芯的卡固;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需借助螺丝刀等工具,仅通过裸手便可以实现对机芯位置的调整,同时,不借助螺丝刀等工具时,还节省了寻找螺丝刀等工具的步骤以及该步骤所浪费的时间,而且由于未使用螺丝刀等工具,故而在安装过程中也不存在螺丝刀等工具容易掉落的情况,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半球形摄像设备用于固定机芯时,机芯的位置调整会更为方便,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安装半球形摄像设备及调整机芯上镜头的位置比较麻烦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海螺型摄像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海螺型摄像机去掉装饰圈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海螺型摄像机中装饰圈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半球形摄像设备与机芯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半球形摄像设备以及机芯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半球形摄像设备与机芯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半球形摄像设备以及机芯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半球形摄像设备去掉外壳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半球形摄像设备中外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6所示半球形摄像设备中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6所示半球形摄像设备中底座与连接体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图6所示半球形摄像设备中底座与连接体、外壳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拆装方便、结构简单,且便于调整机芯位置的半球形摄像设备。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半球型摄像设备,包括机芯3、呈旋转体状的底座1以及呈圈状的外壳2,外壳2罩设于机芯3上,其中:
外壳2上设置有如图5所示第一旋合部件21、底座1上设置有第二旋合部件22,第一旋合部件21以及第二旋合部件22通过旋合的方式形成干涉或者解除干涉,第一旋合部件21以及第二旋合部件22形成干涉后,将外壳2锁定于底座1上,且外壳2将机芯3卡固于外壳2远离底座1的端口与底座1之间。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半球形摄像设备中,在调整好机芯3的位置即机芯3上镜头31的朝向之后,可以通过裸手手动的方式旋转外壳2,通过外壳2带动第一旋合部件21相对于第二旋合部件22朝安装方向转动,使第一旋合部件21以及第二旋合部件22通过旋合的方式形成干涉,进而将外壳2锁定于底座1上,并通过外壳2将机芯3卡固于外壳2远离底座1的端口与底座1之间;
同时,由于第一旋合部件21以及第二旋合部件22还可以通过旋合的方式解除干涉,所以需要再次调整机芯3的位置时,可以通过裸手手动的方式旋转外壳2,通过外壳2带动第一旋合部件21相对于第二旋合部件22朝安装方向反方向转动,最终,通过旋合的方式解除干涉,进而解除外壳2对机芯3的卡固;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需借助螺丝刀等工具,仅通过裸手便可以实现对机芯3位置的调整,同时,不借助螺丝刀等工具时,还节省了寻找螺丝刀等工具的步骤以及该步骤所浪费的时间,而且由于未使用螺丝刀等工具,故而在安装过程中也不存在螺丝刀等工具容易掉落的情况,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半球形摄像设备用于固定机芯3时,机芯3的位置调整会更为方便,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安装半球形摄像设备及调整机芯上镜头的位置比较麻烦的技术问题。
安装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半球形摄像设备时,可以先将外壳2与机芯3相套接而构成一个组件,然后将底座1固定于墙壁或天花板上,接着再将外壳2通过旋合第一旋合部件21以及第二旋合部件22的方式安装于底座1上,这样,便可以将外壳2与机芯3所构成的组件一同安装于底座1上,调整机芯3位置时,可以旋松外壳2,调整好机芯3的位置后,再旋紧外壳2。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底座1呈环状或圈状,其中:
第一旋合部件21为外螺纹,第二旋合部件22为内螺纹;或者,第一旋合部件21为内螺纹,第二旋合部件22为外螺纹,优选为第一旋合部件21为外螺纹,第二旋合部件22为内螺纹;
当然,第一旋合部件21也可以为至少两个位置相对的第一凸起,第二旋合部件22为至少两个位置相对的第二凸起,此时,第一凸起以及第二凸起可以均为半匝外螺纹,也可以均为呈条形的一段凸起,优选为半匝外螺纹。这种结构也可以达到近似螺纹结构的功能。
第一旋合部件21为外螺纹,第二旋合部件22为内螺纹,或者,第一旋合部件21为内螺纹,第二旋合部件22为外螺纹时,拆卸与安装时,仅需要裸手旋紧或旋松内螺纹与外螺纹既可以调节第一旋合部件21以及第二旋合部件22形成干涉时,对外壳2所施加的锁紧力的大小,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操作容易的优点。构成外螺纹的凸棱的条数可以为多条也可以仅为两条,本实施例中构成外螺纹的凸棱的条数优选为三条,与之相应,构成内螺纹且与外螺纹上凸棱相啮合的凹槽的数目也优选为三条。这样,既可以保证构成外螺纹的凸棱的条数不多则制造起来比较方便,又可以保证第一旋合部件21以及第二旋合部件22形成干涉时的连接可靠性较高。
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一旋合部件21以及第二旋合部件22所形成的干涉结构,也可以采用绳子绑接或磁力连接等其他可裸手拆卸的连接方式来替代,采用绳子绑接时,可以先在底座1以及外壳2上分别开设用于穿设绳子的通孔,绳子穿过底座1以及外壳2上的通孔并勒紧时,便以实现对外壳2的锁定,松开绳子可以解除对外壳2的锁定,进而便可以调节机芯3的位置。
采用磁力连接时,可将底座1以及外壳2的全部或部分可以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或者其中一个采用磁性材料,其中另一个采用铁或铁合金材料)底座1以及外壳2在磁性材料的磁力作用下相吸时,便可以将底座1锁定在外壳2上,底座1以及外壳2上的磁力的大小可以任意调整,解除底座1以及外壳2之间的磁力时,可以调节机芯3的位置,通过调整底座1或外壳2上磁力的大小,便可以实现对底座1以及外壳2两者之间锁紧程度的调节。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半球型摄像设备还包括呈圈状的压圈44,其中:
压圈44罩设于机芯3上,且压圈44远离底座1底面的端口与外壳2远离底座1底面的端口位置相对;
外壳2套设于压圈44之外,且将压圈44卡固于底座1上,并通过压圈44将机芯3卡固于外壳2远离底座1的端口与底座1之间。
底座1底面是指底座1固定于墙壁或天花板时,其与墙壁、天花板相接触的面,当本实施例中机芯3通常均套设有压圈44,所以本实施例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机芯3上所套设的压圈44对机芯3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半球型摄像设备还包括设置于压圈44与底座1之间呈盘状或圈状的连接体45,连接体45的周向外表面上设置有防脱边沿461,外壳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如图9所示阻挡部462,第一旋合部件21以及第二旋合部件22(本实施例中第一旋合部件21优选为内螺纹,第二旋合部件22优选为外螺纹)旋紧过程中,阻挡部462抵靠于防脱边沿461远离底座1底面的一侧,并使连接体45朝接近底座1底面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连接体45上设有沿其周向外表面延伸如图8所示的滑动槽471,压圈44上固设有滑动卡扣472,滑动卡扣472嵌于滑动槽471内,且滑动卡扣472可沿滑动槽471绕压圈44的轴心线滑动。
压圈44相对于连接体45绕压圈44的轴心线转动时,可以带动滑动卡扣472沿滑动槽471绕轴心线滑动,滑动槽471起到了对压圈44导向、归中的作用,同时,滑动卡扣472还可以避免压圈44朝远离底座1底面的方向脱开连接体45。
外壳2在底座1上旋紧之后,外壳2对阻挡部462所施加的力可以依次通过阻挡部462、防脱边沿461、连接体45、滑动槽471、滑动卡扣472以及压圈44传递至机芯3上,从而最终将位置调整好之后的机芯3卡紧于外壳2远离底座1的端口与底座1之间。
压圈44远离底座1底面的端口与外壳2远离底座1底面的端口位置相对时,可以使得机芯3的镜头31处于同时与压圈44远离底座1底面的端口以及外壳2远离底座1底面的端口均相对的位置,从而保证端口外的光线可以照射至镜头31,进而使得镜头31可以采集到外壳2远离底座1底面的端口之外的影像。
压圈44可通过滑动卡扣472以及滑动槽471绕压圈44的轴心线相对于连接体45转动,且压圈44的轴心线与底座1底面相垂直时,可以保证机芯3与压圈44一同绕压圈44的轴心线相对于连接体45转动,从而在与底座1底面平行的方向即如图6所示P方向在0°-360°之间,任意调整机芯3的镜头31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压圈44远离底座1底面的端口以及外壳2远离底座1底面的端口的轴向方向与底座1底面之间存在夹角,在外壳2以及压圈44卡固机芯3之前,机芯3可以在如图6所示P方向0°-360°、T方向0°-90°以及R方向上0°-360°任意调整机芯3的镜头31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滑动卡扣472远离滑动槽471的一侧还固设有与沿压圈44的轴心线延伸方向延伸的如图8所示的条形加强筋470,加强筋470远离滑动槽471的一侧与压圈44接近底座1底面的部分的外表面相平齐。
加强筋470一方面可以增加滑动卡扣472的强度,另一方面,加强筋470远离滑动槽471的一侧与压圈44接近底座1底面的部分的外表面相平齐时,不会影响到压圈44套接于底座1以及连接体45上,同时,还可以减小连接体45与外壳2之间的间隙,防止连接体45偏心。
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中部还固设有呈圈状且轴向方向朝远离底座1底面的方向延伸的如图10所示限位圈11,如图7或如图11所示连接体45套设于限位圈11上,底座1上固设有呈弯头状的至少一个如图10所示防脱卡扣481,第一旋合部件21以及第二旋合部件22(本实施例中第一旋合部件21优选为内螺纹,第二旋合部件22优选为外螺纹)旋紧时,防脱卡扣481远离底座1底面的一端接近底座1底面的一侧与连接体45之间存在间隙。
防脱卡扣481用于防止连接体45朝远离底座1底面的方向脱出底座1;
将机芯3固定于墙壁或天花板上时,通常会将半球形摄像设备倒挂起来,这样底座1的位置高度会高于机芯3,此时,在重力作用下机芯3、压圈44、连接体45均会朝下移动,此时,在防脱卡扣481的作用下,可以避免拆掉或旋松外壳2时,机芯3、压圈44、连接体45掉落至地面。
如图10所示防脱卡扣481远离底座1底面的一端接近底座1底面的一侧与连接体之间存在间隙时,为连接体45沿限位圈11轴向方向移动预留了一定空间,这样,连接体45的位置介于防脱卡扣481与底座1之间时,越接近防脱卡扣481则与底座1底面以及底座1之间的活动空间越大,机芯3的位置调整起来也会更为灵活。本实施例中底座1上优选为固设有三个防脱卡扣481,在连接体45的周向方向所在平面上,三个防脱卡扣481彼此之间的夹角均为120°。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限位圈11外表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凹槽491,连接体45上固设有限位凸起492,限位凸起492嵌于限位凹槽491内。
限位凹槽491可以直接形成于限位圈11外表面上,限位凹槽491也可以为固设于限位圈11外表面上的两个凸起部之间的间隙部分。
限位凸起492嵌于限位凹槽491内可以沿与底座1底面平行的方向上将连接体45卡固住,同时,避免压圈44绕轴心线转动过程中带动连接体45也绕轴心线相对于底座1转动,从而保证连接体的位置更为稳定,压圈44转动时更为平稳。
限位圈11上限位凹槽49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也可以仅为一个,本实施例优选为整个限位圈11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凹槽491,限位凸起492优选为两个,在整个限位圈11的周向方向所在平面上两个限位凸起492之间的夹角优选为180°。这样,安装限位圈11时,可以保证多个方向上限位凸起492均可以嵌于限位凹槽491内。
本实施例中压圈44远离底座1底面的端口处设置有如图7所示第一抵压面61,限位圈11远离底座1底面的端口处设置有第二抵压面62,第一旋合部件21以及第二旋合部件22(本实施例中第一旋合部件21优选为内螺纹,第二旋合部件22优选为外螺纹)旋紧时,第一抵压面61以及第二抵压面62分别与机芯3外表面上位置相对的两部分相抵靠。第一抵压面61以及第二抵压面62与机芯3外表面上位置相对的两部分的形状优选为相适配。
如图7所示第一抵压面61与第二抵压面62分别抵压住机芯3,可以将机芯3卡固住。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二抵压面62也可以设置于底座1底面上。第一抵压面61以及第二抵压面62与机芯3外表面上位置相对的两部分的形状相适配时,可以保证其各自施加至机芯3外表面上的抵压力更为均匀,对机芯3卡固会更为稳定。当机芯3呈球形时,第一抵压面61以及第二抵压面62优选为与机芯3的外表面相适配的球面或曲面。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构成第二旋合部件22即外螺纹的凸棱的顶面还固设有滑动凸台43,如图10所示构成第一旋合部件21即内螺纹的凹槽的底面沿其进入端410到截止端413的方向上依次固设有第一挡块411、第二挡块412,其中:
第一旋合部件21与第二旋合部件22旋紧的过程中,滑动凸台43依次滑过进入端410、第一挡块411、第二挡块412,且第一旋合部件21与第二旋合部件22旋紧时,滑动凸台43的位置介于第二挡块412与截止端413之间。
由于如图10所示第一挡块411、第二挡块412对滑动凸台43会有一定的阻挡作用,所以如图9所示滑动凸台43依次滑过进入端410、第一挡块411、第二挡块412之后,第一挡块411、第二挡块412可以避免滑动凸台43自动沿滑入的轨道退回,故而可以维持外壳2锁定于底座1上的状态,滑动凸台43依次滑过进入端410、第一挡块411之后,此时外壳2虽然被锁定于底座1上,但并未锁紧,所以此时可以调整机芯3的位置,待其位置调整好之后,再继续转动外壳2,将滑动凸台43滑动至介于第二挡块412与截止端413之间的位置,此时,第一旋合部件21与第二旋合部件22旋紧,外壳2会被锁紧在底座1上,同时,在第二挡块412的阻挡作用下,滑动凸台43不会轻易从第二挡块412与截止端413之间,故而可以避免外壳2锁紧于底座1之后维持外壳2被锁定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一旋合部件21与第二旋合部件22旋松的过程中,滑动凸台43滑过第二挡块412的过程中对第二挡块412所施加的摩擦力不大于(优选为小于)滑动凸台43滑过第一挡块411对第一挡块411所施加的摩擦力。
这样设计可以更有效的避免滑动凸台43滑过第一挡块411,防止外壳2轻易被拆下,当操作人员要将滑动凸台43滑过第一挡块411,进而将外壳2从底座1上拆下,需要施加比滑动凸台43滑过第二挡块412更大的力或相等的力,这样可以避免操作人员调整机芯3的位置,旋转外壳2的过程中,将滑动凸台43滑过第二挡块412时使滑动凸台43介于第一挡块411与第二挡块412之间时用力稍大而引起误操作,导致随手将外壳2从底座1上拆下的情况发生。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中无需使用螺钉、螺栓等开设有螺纹的紧固件便可以实现外壳2与底座1的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省了螺钉所带来的成本以及安装多个螺钉所浪费的时间,进一步节省了产品的成本,简化的拆装操作的步骤。
安装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半球形摄像设备时,可以先将底座1通过螺钉或螺栓等固定结构固定于墙壁或天花板上,然后,将如图13所示连接体45安装于底座1上,接着,将机芯3与压圈44相套接而构成一个组件,然后再将该组件套接于底座1以及连接体45上,接着,调整机芯3的位置,等机芯3的位置调整好之后,再将外壳2套设于压圈44以及底座1之外,最后,旋紧外壳2,通过外壳2以及压圈44将机芯2固定位。
本实施例中底座1、外壳2、压圈44以及连接体45可以为塑胶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优选为采用塑胶材料制成。塑胶材料具有成本低、便于制造出复杂形状、且重量轻的优点,适宜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部件中也可以部分部件采用塑胶材料、部分部件采用金属材料,当然,本实施例中上述部件也可以采用塑胶材料以及金属材料之外的其他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机芯3可以呈球形、椭球形、半球形或半椭球形,当然,也可以为以上形状之外的其他形状。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半球形摄像设备既可以为半球形摄像机也可以为半球形照相机。由于半球形摄像机以及半球形照相机均设置有机芯3,所以均适宜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对机芯3进行固定。当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固定机芯3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固定类似机芯3的其他电子元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半球型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芯、呈旋转体状的底座以及呈圈状的外壳,所述外壳罩设于所述机芯上,其中: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旋合部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旋合部件,所述第一旋合部件以及所述第二旋合部件通过旋合的方式形成干涉或者通过旋合的方式解除干涉,所述第一旋合部件以及所述第二旋合部件形成干涉后,将所述外壳锁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外壳将所述机芯卡固于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底座的端口与所述底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球形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环状或圈状,其中:
所述第一旋合部件为外螺纹,所述第二旋合部件为内螺纹;
或者,所述第一旋合部件为内螺纹,所述第二旋合部件为外螺纹;
或者,所述第一旋合部件为至少两个位置相对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旋合部件为至少两个位置相对的第二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球形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半球型摄像设备还包括呈圈状的压圈,其中:
所述压圈罩设于所述机芯上,且所述压圈远离所述底座底面的端口与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底座底面的端口位置相对;
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压圈之外,且将所述压圈卡固于所述底座上,并通过所述压圈将所述机芯卡固于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底座的端口与所述底座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球形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型摄像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压圈与所述底座之间呈盘状或圈状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周向外表面上设置有防脱边沿,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阻挡部,所述第一旋合部件与所述第二旋合部件旋紧过程中,所述阻挡部抵靠于所述防脱边沿远离所述底座底面的一侧,并使所述连接体朝接近所述底座底面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球形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外表面延伸的滑动槽,所述压圈上固设有滑动卡扣,所述滑动卡扣嵌于所述滑动槽内,且所述滑动卡扣可沿所述滑动槽绕所述压圈的轴心线滑动;
和/或,所述底座的中部还固设有呈圈状且轴向方向朝远离所述底座底面的方向延伸的限位圈,所述连接体呈圈状,且套设于所述限位圈上,所述限位圈上固设有呈弯头状的防脱卡扣,所述第一旋合部件与所述第二旋合部件旋紧时,所述防脱卡扣远离所述底座底面的一端接近所述底座底面的一侧与所述连接体之间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球形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卡扣远离所述滑动槽的一侧还固设有与沿所述轴心线延伸方向延伸的条形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远离所述滑动槽的一侧与所述压圈接近所述底座底面的部分的外表面相平齐;
和/或,所述限位圈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凹槽,所述连接体上固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嵌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球形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圈远离所述底座底面的端口处设置有第一抵压面,所述限位圈远离所述底座底面的端口处设置有第二抵压面,所述第一旋合部件与所述第二旋合部件旋紧时,所述第一抵压面以及所述第二抵压面分别与所述机芯外表面上位置相对的两部分相抵靠。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球形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外螺纹的凸棱的顶面还固设有滑动凸台,构成所述内螺纹的凹槽的底面沿其进入端到截止端的方向上依次固设有第一挡块、第二挡块,其中:
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旋紧的过程中,所述滑动凸台依次滑过所述进入端、所述第一挡块、所述第二挡块,且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旋紧时,所述滑动凸台的位置介于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截止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球形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旋松的过程中,所述滑动凸台滑过所述第二挡块的过程中对所述第二挡块所施加的摩擦力不大于所述滑动凸台滑过所述第一挡块对所述第一挡块所施加的摩擦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半球形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摄像设备为半球形摄像机或半球形照相机。
CN2011201967146U 2011-06-08 2011-06-08 半球形摄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95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967146U CN202095003U (zh) 2011-06-08 2011-06-08 半球形摄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967146U CN202095003U (zh) 2011-06-08 2011-06-08 半球形摄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95003U true CN202095003U (zh) 2011-12-28

Family

ID=45370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9671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95003U (zh) 2011-06-08 2011-06-08 半球形摄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950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6862A (zh) * 2014-05-30 2014-08-13 深圳市同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螺摄像机三维调焦防脱装置
CN114658995A (zh) * 2022-03-25 2022-06-2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的外壳及海螺摄像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6862A (zh) * 2014-05-30 2014-08-13 深圳市同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螺摄像机三维调焦防脱装置
CN103986862B (zh) * 2014-05-30 2017-09-05 深圳市同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螺摄像机三维调焦防脱装置
CN114658995A (zh) * 2022-03-25 2022-06-2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的外壳及海螺摄像机
CN114658995B (zh) * 2022-03-25 2023-09-2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的外壳及海螺摄像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63851B1 (ko) 장착 어셈블리
US20190368653A1 (en) Auxiliary Mount
JP6574855B2 (ja) 位置規制装置、およびこの位置規制装置を有する無人航空機
CN105517903B (zh) 云台及其使用的成像装置、以及无人机
CN204003932U (zh) 转轴结构和具有其的摄像头组件
EP3163146A1 (en) Tripod head structure and gear adjustment mechanism thereof
CN207830867U (zh) 一种摄像机
US20150168815A1 (en) Movable bracket and camera device having the movable bracket
CN202095003U (zh) 半球形摄像设备
US2016030115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ripping a cable
US20100059650A1 (en) Support device
CN107278247A (zh) 手持云台、拍摄设备及其连接座以及定位结构
CN208316849U (zh) 一种电视机双摄像头转动装置
CN103047517A (zh) 一种新型云台结构
CN209146105U (zh) 一种带凹槽的永不松动螺丝
KR100657853B1 (ko) 가공배전용 케이블 연결구조
CN216122598U (zh) 摄像机
CN205101792U (zh) 摄像器材支架机构和摄像系统
CN104763729A (zh) 一种自锁式固紧器
CN207394272U (zh) 支撑固定结构
CN211043767U (zh) 一种可沿光轴转动防脱出的镜头结构及成像设备
CN114811383A (zh) 一种改良型安防监控摄像头装置
CN209857007U (zh) 一种灯钩
CN107087423A (zh) 支撑臂组件及具有该支撑臂组件的云台
US20160017913A1 (en) Selectively orientable static bearing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