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94454U - 电源转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源转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94454U
CN202094454U CN2011201612223U CN201120161222U CN202094454U CN 202094454 U CN202094454 U CN 202094454U CN 2011201612223 U CN2011201612223 U CN 2011201612223U CN 201120161222 U CN201120161222 U CN 201120161222U CN 202094454 U CN202094454 U CN 202094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base
power supply
conduction
cr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612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合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ULUTONG ELECTRONIC CO Ltd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OULUTONG ELECTRONIC CO Ltd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ULUTONG ELECTRONIC CO Ltd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OULUTONG ELECTRONIC CO Ltd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1201612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944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94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9445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转接结构,包括基座组件、插脚组件及转动连接机构。基座组件包括基座外壳、转接电路、及输出接口;插脚组件包括插脚外壳、导电插脚。转动连接机构包括中空转接盘、导电端子以及导电扣片。转接盘包括底板、顶板及侧壁。导电扣片插入转接盘并相对转动后卡设在内侧边缘。导电扣片与导电端子在中空转接盘的内形成导电接触,避免了导电连接件的外露,避免误操作触电的风险,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而且组装时,仅需相对转动基座组件和插脚组件即可完成组装,组装方便、可靠。另外,在转接盘上设置多个卡口,可以方便基座组件和插脚组件之间在不同方向上转动定位,避免受到周边适配器、插头等的阻挡。

Description

电源转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转接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在电源适配器、插头转接器中应用的电源转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离不开电力。为便于用电,人们创造了多种适用于工业生产或民用的电源插座和与之适配的插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但是,全球不同的地区或国家生产和使用的电源插座和插头其规格标准是不相同的,如欧标、美标或中国标准。因而世界各地的生产商就必须按照不同的规格标准来制造电源插座和插头。用户若使用不同地区的电器产品,经常会遇到插座和插头不配套的尴尬局面。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设计出一种可以方便更换不同标准插脚的电源适配器,其结构是将带有电源转接电路的基座组件和插脚组件分体制作,然后将两者通过活动插接构成一完整的电源适配器。插脚部件上的插脚可以根据不同的规格标准来制作,不同标准的插脚部件其与基座插接的结构相同,即都可以与基座连接成一完整的电源适配器。这种结构的产品虽然便于量产、价格降低和互换性强,但是存在下列的安全隐患:由于插脚部件方便拆下,而插脚前后两端是开放的,若被小孩将该插脚部件当作玩具到处乱插时,很容易插入带电的插座内而受到电击伤害,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现有的电源适配器的基座组件和插脚组件之间通常是通过推拉式的固定,使得基座组件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装入。当插座上的其它插孔已经插有插头或其他适配器时,往往由于基座组件的一个方向的尺寸过大,而无法插入到插座上,从而影响到电源适配器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方便、安全性好、不容易触电的电源转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源转接结构,包括基座组件、与所述基座组件结合的插脚组件;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基座外壳、设置在所述基座外壳内的转接电路、以及与所述转接电路连接的输出接口;所述插脚组件包括插脚外壳、穿出所述插脚外壳的导电插脚;所述电源转接结构还包括转动连接机构;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包括中空转接盘、导电端子以及导电扣片;
所述转接盘包括设有通孔的底板、设有让位插孔的顶板、以及连接所述底板和顶板的侧壁;所述导电扣片在所述让位插孔位置处插入所述转接盘、并相对转动后卡设在所述让位插孔的内侧边缘、并与所述导电端子导电连接;所述导电端子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导电扣片和所述导电插脚导电连接,而将所述导电插脚与所述转接电路接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转接结构中,所述导电扣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外壳上,并与所述转接电路导电连接;
所述转接盘设置在所述基座组件和所述插脚组件之间,并且所述导电端子设置在所述转接盘和所述插脚组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转接结构中,所述导电扣片包括固定在所述基座外壳上的垂直段、以及在所述垂直段末端弯折形成的水平段;
所述让位插孔为腰形长孔;所述导电扣片的水平段插入所述让位插孔,相对转动后卡设在所述让位插孔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转接结构中,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与所述导电插脚导电连接的片状主体、以及在所述片状主体的两侧突出穿过所述通孔的突起;
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所述导电端子的突起的数量相当。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转接结构中,所述突起为半球状突起;
所述导电扣片的水平段上设有与所述突起配合的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转接结构中,所述转接盘的底板和侧壁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插脚外壳的内径,并且所述转接盘的顶板的直径与所述插脚外壳的直径相当。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转接结构中,所述转接盘与所述插座外壳紧固连接;
所述转接盘的底板上还可以设有定位孔,对应的,在所述插脚外壳内设有插入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柱。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转接结构中,所述电源转接结构还包括锁定所述转接盘和基座外壳的锁定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转接结构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在所述转接盘顶板的周缘开设的一个或多个卡口、在所述基座外壳上设置的突块、以及操作所述突块脱离所述卡口的按键;所述突块卡设于所述卡口内定位所述转动盘时,所述导电扣片与所述导电端子导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转接结构中,所述基座外壳靠近所述插脚组件的一侧设有圆形容纳凹坑;所述插脚组件的插脚外壳为圆形,并插设在所述容纳凹坑内;
所述卡口包括四个,并成90度分布在所述顶板的圆周上;所述按键为在所述基座外壳上开设的裂缝形成的弹性按键。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导电扣片与导电端子在中空转接盘的内形成导电接触,避免了导电连接件的外露,避免误操作触电的风险,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而且组装时,仅需相对转动基座组件和插脚组件即可完成组装,组装方便、可靠。
另外,通过在转接盘和基座外壳之间设置的锁定机构,能够有效地定位插脚组件;并且在转接盘上设置多个卡口,从而可以方便基座组件和插脚组件之间在不同方向上转动定位,方便基座组件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避免受到周边适配器、插头等的阻挡,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转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转接结构的基座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转接结构的插脚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转接结构的转接盘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转接结构的导电扣片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转接结构的导电端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转接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电源适配器、插头转接器等设备中。该电源转接结构包括分开设置的基座组件10和插脚组件20,使用时,将插脚组件20和基座组件10组合成一整体为电子设备接入电源。对应不同规格的插座,可以更换插脚组件20来适应,从而方便地适于不同场合的使用。
如图1所示,该基座组件10包括基座外壳11、设置在基座外壳11内的转接电路、以及与该转接电路连接的输出接口13。该转接电路设置在电路板上,基座外壳11可以为中空框体,以便于收纳电路板;并且在基座外壳11的开放侧设置盖板14,将基座外壳11密封封盖。而输出接口13与转接电路板12连接,设置在基座外壳11的外侧,为电子设备提供电源,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电源接口,如USB接口、电源插头等。
该插脚组件20包括插脚外壳21、以及穿出该插脚外壳21的导电插脚22。该导电插脚22的规格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规格,从而可以更换不同的插脚组件20来适应不同规格的插座。
为了便于基座组件10和插脚组件20的配合,在本实施例中,该基座外壳11靠近插脚组件20的一侧设置有圆形容纳凹坑15;对应的,该插脚组件20的插脚外壳21同样为圆形,插入在容纳凹坑15内,并可以在容纳凹坑15内转动。
为了提高基座组件10与插脚组件20之间插接的安全性,在该基座组件10和插脚组件20之间还设有转动连接机构。该转动连接机构包括中空转接盘30、导电端子40以及导电扣片50。该转接盘30包括底板31、顶板32、以及连接顶板32和底板31的侧壁33。导电扣片50与导电端子40在转接盘30内导电连接,从而避免了导电接触点的外露,提高了安全性能。
如图所示,该导电扣片50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基座外壳11上,并与转接电路导电连接,通过插脚组件20接入电源。该两导电扣片50的形状相同,安装方向相反即可。每一导电扣片50包括固定插入安装在基座外壳11上的垂直段51、以及在垂直段51末端弯折形成的水平段52。
对应的,在该转盘的顶板32上开设有让位插孔321,以便于导电扣片50插入,转动后,卡设在让位插孔321的内侧边缘,并与导电端子40导电连接,从而将导电插脚22与转接电路接通。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让位插孔321为腰形长孔,导电扣片50的水平段52插入让位插孔321内,转动后卡设在让位插孔321的内侧,从而将基座组件10与插脚组件20结合成一整体。
为了使得装配更加的紧密,该导电扣片50的水平段52与基座外壳11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与转接盘30的顶板32的厚度基本相等,从而在转动转接盘30后,顶板32正好卡设在导电扣片50与基座外壳11之间,使得整个机构更加的紧密。
在本实施例中,该转接盘30可以与插脚组件20组合成一整体,从而方便组装。为了便于转接盘30与插脚组件20的组装,该转接盘30的底板31和侧壁33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插脚外壳21的内径,而转接盘30的顶板32的直径与插脚外壳21的直径相当,从而转接盘30的底板31和侧壁33可以插入到插脚外壳21内,而转接盘30的顶板32封闭插脚外壳21的开口侧。
进一步的,在转接盘30的底板31上还可以设有定位孔311,对应的,在插脚外壳21内设有插入该定位孔311的定位柱23,从而方便转接盘30组装到插脚外壳21内时的定位。
该导电端子40设置在转接盘30的底板31与插座外壳之间,对应的,在底板31上设置有通孔312,以便于导电端子40伸入转接盘30内,与导电扣片50导电接触。如图所示,该导电端子40为两个,分别与插脚组件20的导电插脚22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该导电端子40包括片状主体41、以及在片状主体41两侧设置的突起42。该片状主体41设置在底板31与导电插脚22之间,与导电插脚22导电连接。该突起42在片状主体41的两侧突出设置,对应的,底板31上的通孔312设置有四个,以供突起42伸入转接盘30内。通过在导电端子40上设置分开的突起42,从而可以在至少两个方向上转动插脚组件20或基座组件10,使得基座组件10可以与插脚组件20形成合适的角度,以避开插座上的其它适配器的阻碍,方便插接使用。
可以理解的,导电端子40还可以做成其他的形状,例如直接在导电插脚22上设置导电柱作为导电端子40,伸入到转接盘30内与导电扣片50导电连接。当然,还可以为其它可以替换的结构。
进一步的,该突起42可以做成半球形突起42,对应的导电扣片50的水平段52上可以设有与该等突起42配合的开孔;在转动到位时,半球形突起42可以卡设在开孔内,形成稳定的导电连接,提高连接可靠性。并且,由于突起42与开孔的配合,可以增加手感,从而可以更好的知道是否转动到位。
如图所示,该电源转接结构还包括锁定转接盘30和基座外壳11的锁定机构。在使基座外壳11和插脚外壳21相对转动时,利用锁定机构来定位插脚组件20。该锁定机构包括在转接盘30的顶板32周缘开设的卡口322、在基座外壳11上设置的突块16、以及操作突块16脱离卡口322的按键17。
如图所示,该按键17为在基座外壳11上开设裂缝形成的弹性按键17,而突块16设置在按键17上,并位于基座外壳11的圆形容纳凹坑15内。转接盘30的顶板32上的卡口322为四个,并成90度分布在顶板32的圆周上,从而可以在正反两个方向上转动插脚组件20,以适应不同场合的使用,使得使用更加的方便、灵活。
插脚组件20组装时,将导电端子40设置在转接盘30与插脚外壳21之间,使得导电插脚22与导电端子40导电紧密连接;将转接盘30装入到插脚外壳21内,并使得导电端子40的突起42通过转接盘30底板31的通孔312,伸入到转接盘30内。
基座组件10组装时,将导电扣片50的垂直段51插入固定在基座外壳11内,而导电扣片50的水平段52伸出设置在基座外壳11的圆形容置凹坑15内,在基座外壳11内装入转接电路板12,并与导电扣片50的垂直段51导电连接,然后盖上盖板14。 
在使用时,将转接盘30底板31的让位插孔321对准导电扣片50的水平段52,使得导电扣片50的水平段52通过让位插孔321进入到转接盘30内,此时,转接盘30的顶板32边缘压制突块16,无法形成锁定,从而可以转动插脚组件20;当转动插脚组件20到位时,突块16卡入到顶板32的卡口322内,使得插脚组件20无法再转动,此时,导电端子40上的突起42正好卡入到导电扣片50的水平段52上的开孔内,导电扣片50与导电端子40形成紧密的导电连接,从而将导电插脚22与转接电路接通;并且由于导电扣片50的水平段52扣设在让位插孔321的内侧边缘,使得插脚组件20和基座组件10无法拔开。
另外,由于导电端子40的两侧分别设置突起42,并且在转接盘30的顶板32上设置多个卡口322,从而可以在不同方向上转动插脚组件20,均可形成卡扣,使用方便。
在需要拆卸插脚组件20时,只需要按下按键17,使得突块16离开卡口322,即可反向转动插脚组件20,使得导电扣片50的水平段52对准让位插孔321,即可拔出插脚组件20,实现插脚组件20与基座组件10的分离、更换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转接盘与插脚组件固定连接、导电扣片固定在基座组件上、而导电端子设置在转接盘与插脚外壳之间。可以理解的,该转接盘也可以设置在基座组件上,将导电扣片设置在插脚组件上,而导电端子设置在转接电路上,同样可以实现;而转接盘可以直接在基座外壳上一体成型、也可以与基座外壳为分开组合固定的两个零件。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源转接结构,包括基座组件、与所述基座组件结合的插脚组件;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基座外壳、设置在所述基座外壳内的转接电路、以及与所述转接电路连接的输出接口;所述插脚组件包括插脚外壳、穿出所述插脚外壳的导电插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接结构还包括转动连接机构;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包括中空转接盘、导电端子以及导电扣片;
所述转接盘包括设有通孔的底板、设有让位插孔的顶板、以及连接所述底板和顶板的侧壁;所述导电扣片在所述让位插孔位置处插入所述转接盘、并相对转动后卡设在所述让位插孔的内侧边缘、并与所述导电端子导电连接;所述导电端子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导电扣片和所述导电插脚导电连接,而将所述导电插脚与所述转接电路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扣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外壳上,并与所述转接电路导电连接;
所述转接盘设置在所述基座组件和所述插脚组件之间,并且所述导电端子设置在所述转接盘和所述插脚组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扣片包括固定在所述基座外壳上的垂直段、以及在所述垂直段末端弯折形成的水平段;
所述让位插孔为腰形长孔;所述导电扣片的水平段插入所述让位插孔,相对转动后卡设在所述让位插孔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与所述导电插脚导电连接的片状主体、以及在所述片状主体的两侧突出穿过所述通孔的突起;
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所述导电端子的突起的数量相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为半球状突起;
所述导电扣片的水平段上设有与所述突起配合的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盘的底板和侧壁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插脚外壳的内径,并且所述转接盘的顶板的直径与所述插脚外壳的直径相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盘与所述插座外壳紧固连接;
所述转接盘的底板上还可以设有定位孔,对应的,在所述插脚外壳内设有插入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柱。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接结构还包括锁定所述转接盘和基座外壳的锁定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在所述转接盘顶板的周缘开设的一个或多个卡口、在所述基座外壳上设置的突块、以及操作所述突块脱离所述卡口的按键;所述突块卡设于所述卡口内定位所述转动盘时,所述导电扣片与所述导电端子导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外壳靠近所述插脚组件的一侧设有圆形容纳凹坑;所述插脚组件的插脚外壳为圆形,并插设在所述容纳凹坑内;
所述卡口包括四个,并成90度分布在所述顶板的圆周上;所述按键为在所述基座外壳上开设的裂缝形成的弹性按键。
CN2011201612223U 2011-05-19 2011-05-19 电源转接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944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612223U CN202094454U (zh) 2011-05-19 2011-05-19 电源转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612223U CN202094454U (zh) 2011-05-19 2011-05-19 电源转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94454U true CN202094454U (zh) 2011-12-28

Family

ID=45369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6122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94454U (zh) 2011-05-19 2011-05-19 电源转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944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9423A (zh) * 2014-09-01 2016-03-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源适配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9423A (zh) * 2014-09-01 2016-03-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源适配器
CN105449423B (zh) * 2014-09-01 2018-04-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源适配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79940Y (zh) 一种圆形直插式电连接器
CN202094454U (zh) 电源转接结构
CN201149921Y (zh) 带usb输出的可换插头电源适配器
CN206471392U (zh) 一种用于电器设备的电池盒
CN103904464B (zh) 一种安全插座
CN203632318U (zh) 多插头旅行充电器
CN212033176U (zh) 一种带有通用充电接口的圆柱电池
CN102231432A (zh) 一种电池及电池舱
CN214013304U (zh) 模组输出极结构
CN201515130U (zh) 一种旋转式可互换插头的适配器
CN205752914U (zh) 带有旋转座的墙壁插座
TWM628498U (zh) 易插拔式動力電池盒的安裝結構
CN114784547A (zh) 一种易拆卸可更换端子的连接器
CN207542842U (zh) 一种新型多接头充电器
CN106025730A (zh) 一种带有旋转开关的墙壁插座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38530Y (zh) 可换插头电源适配器
CN219389643U (zh) 一种蜡烛灯
CN214625454U (zh) 一种转换器插座
CN218070484U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器的外置控制接头
CN202906150U (zh) 通用型电源转换器
CN217562903U (zh) 充电器
CN219040319U (zh) 防倾倒旋转开关
CN213366986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外壳的智能插座
CN217183656U (zh) 显示屏及显示屏用电源盒
CN219760039U (zh) 一种安全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