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90943U - 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90943U
CN202090943U CN2011201450144U CN201120145014U CN202090943U CN 202090943 U CN202090943 U CN 202090943U CN 2011201450144 U CN2011201450144 U CN 2011201450144U CN 201120145014 U CN201120145014 U CN 201120145014U CN 202090943 U CN202090943 U CN 202090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vival capsule
rear end
cabin body
mobile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450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1450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90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90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909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应用于煤矿和非煤矿山井下,舱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凸形封头,前后端面的凸型封头和截面形状为四周大圆角的近似方形结构舱体连接,可解决煤矿和非煤矿山井下移动救生舱的抗冲击问题,提升移动救生舱的抗灾变能力。

Description

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和非煤矿山井下安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移动救生舱外形结构多为U形,前后端面是平面,因两端面四周尖角引起应力集中,当井下发生灾变产生强大冲击力时易毁坏移动救生舱,影响移动救生舱在井下的应用范围。
因此,如何一种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能抵御井下灾变产生的强大的冲击力,从外形结构上提高移动救生舱的机械性能,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使前端面和后端面的凸型封头与舱体的截面形状为四周大圆角的近似方形结构连接,抵御井下灾变产生的强大的冲击力,从外形结构上提高了移动救生舱的机械性能,并且移动救生舱的不同规格确定了可扩展中间舱体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其中舱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凸型封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其中所述凸型封头的形状为椭圆形、弧形、碟形、锥形、半球形或拱形。
前述的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其中所述凸型封头与舱体的截面形状为四周大圆角的方形结构连接。
前述的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其中所述舱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所述凸形封头构成整体式移动救生舱。
前述的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其中一个前端连接所述凸形封头的舱体、至少一个可扩展中间舱体、一个后端连接所述凸形封头的舱体构成组装式移动救生舱。
前述的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其中所述可扩展中间舱体的前端和后端没有凸形封头。
前述的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其中所述移动救生舱包括2个密封门,其中移动救生舱的入口门设置在所述舱体的一个侧面,逃生门设置在所述舱体的另一个侧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1、舱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的凸型封头和舱体的四周大圆角的近似方形结构断面形状连接,提高了移动救生舱的抗冲击力,该外形结构有效提高了移动救生舱的机械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对煤矿和非煤矿山井下移动救生舱是重要的,能抵御井下灾变情况下强的抗冲击能力,有效提高了移动救生舱的机械性能,随着煤矿和非煤矿山井下六大安全系统的建设,此外形结构是移动救生舱的必选装置,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A至图3D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凸形封头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3A至图3D所示,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和凸形封头的结构图,本实用新型舱体11的前端面111和后端面112均为凸形封头,凸形封头的形状具体可为椭圆形31、弧形32、半球形33、锥形34、碟形35或拱形36(如图3A至图3D所示),凸形封头还可以是舱体1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任何凸起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中并不限制凸形封头的形状,在本实用新型中,凸型封头与舱体1的截面形状为四周大圆角的近似方形结构连接。
继续参阅图1所示,舱体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凸形封头构成整体式移动救生舱,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整体式移动救生舱1包括2个密封门(113、114),其中整体式移动救生舱1的入口门113设置在舱体11的一个侧面,逃生门114设置在舱体11的另一个侧面。
请参阅图2、图3A至图3D所示,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和凸形封头的结构图,为一个前端连接凸形封头211的舱体21、至少一个可扩展中间舱体22、一个后端连接凸形封头231的舱体23构成的组装式移动救生舱2,凸形封头的形状如图3A至图3D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可扩展中间舱体22的前端和后端没有凸形封头,并且其数量随组装式移动救生舱2的规格变化,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组装式移动救生舱2也包括2个密封门(212、232),其中组装式移动救生舱2的入口门212设置在舱体21的一个侧面,逃生门232设置在舱体23的另一个侧面。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可获得下述的功效及优点:
1、舱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的凸型封头和舱体的四周大圆角的近似方形结构断面形状连接,提高了移动救生舱的抗冲击力,该外形结构有效提高了移动救生舱的机械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对煤矿和非煤矿山井下移动救生舱是重要的,能抵御井下灾变情况下强的抗冲击能力,有效提高了移动救生舱的机械性能,随着煤矿和非煤矿山井下六大安全系统的建设,此外形结构是移动救生舱的必选装置,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舱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凸型封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凸型封头的形状为椭圆形、弧形、碟形、锥形、半球形或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凸型封头与舱体的截面形状为四周大圆角的方形结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舱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所述凸形封头构成整体式移动救生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前端连接所述凸形封头的舱体、至少一个可扩展中间舱体、一个后端连接所述凸形封头的舱体构成组装式移动救生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可扩展中间舱体的前端和后端没有凸形封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移动救生舱包括2个密封门,其中移动救生舱的入口门设置在所述舱体的一个侧面,逃生门设置在所述舱体的另一个侧面。
CN2011201450144U 2011-05-09 2011-05-09 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90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450144U CN202090943U (zh) 2011-05-09 2011-05-09 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450144U CN202090943U (zh) 2011-05-09 2011-05-09 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90943U true CN202090943U (zh) 2011-12-28

Family

ID=45366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45014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90943U (zh) 2011-05-09 2011-05-09 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909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2505A (zh) * 2011-05-09 2011-09-14 武越 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2505A (zh) * 2011-05-09 2011-09-14 武越 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4956B (zh) 一种区段无煤柱开采方法
CN102606177B (zh) 一种用于液压支架系统的液压支柱
CN103953360B (zh) 一种用于深部大变形巷道的u型钢和锚索协同支护结构
CN202090943U (zh) 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
CN205314958U (zh) 一种瓦斯抽放及注浆用封孔器
CN105631146A (zh) 一种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抗爆炸性能检测的方法
CN204140086U (zh) 高速铁路分离式隧桥串接洞门
CN102182505A (zh) 移动救生舱前后端面结构
CN202531197U (zh) 一种用于液压支架系统的液压支柱
CN102182500A (zh) 井下移动救生舱的舱体结构
CN203476358U (zh) 单体液压支柱三用阀防飞阀套
CN203961987U (zh) 矿用岩巷快速掘进机的全断面刀盘
CN204296634U (zh) 一种车载安全逃生锤
CN103557008B (zh) 薄壁金属结构与巷道锚固围岩耦合作用的防冲支护结构
CN204572066U (zh) 一种矿用自动关闭防爆安全门
CN204476475U (zh) 一种矿道隔爆装置
CN203978489U (zh) 薄煤层开采工作面运输机铰接装置
CN204327137U (zh) 一种用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巷道的锚固预报预警锚杆系统
CN202560288U (zh) 矿井防爆破冲击波风门
CN103850709B (zh) 地下开采中的结构式充填方法
CN204490341U (zh) 起重机防风锚定装置
CN204238960U (zh) 一种用于半煤岩巷不均匀大变形巷道围岩的锚杆垫板
CN102278136A (zh) 移动救生舱舱体间连接结构
CN204124019U (zh) 一种自卸车后厢板防跳动装置
CN201991557U (zh) 可移动式救生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