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80798U - 下置式门机 - Google Patents

下置式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80798U
CN202080798U CN2011201459933U CN201120145993U CN202080798U CN 202080798 U CN202080798 U CN 202080798U CN 2011201459933 U CN2011201459933 U CN 2011201459933U CN 201120145993 U CN201120145993 U CN 201120145993U CN 202080798 U CN202080798 U CN 202080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gate
portal crane
fixed
underneath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459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海燕
谢红军
李慧勋
吕建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ZI TRUST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ZI TRUST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ZI TRUST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ZI TRUST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459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80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80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8079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置式门机,属电梯零部件。包括门机(1)、至少两扇轿门门扇(2)、至少两个门挂板(101)、门刀(6)、下封头(201)和门头板(104),其中,门机(1)固定布置在轿厢的底部,下封头(201)布置在每扇轿门门扇(2)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每扇轿门门扇(2)的下面布置有至少两个轿门固定底座(3),轿门固定底座(3)的下部固定在门挂板(101)的上端,轿门固定底座(3)的上部固定在下封头(201)的底面用于连接门挂板(101)和轿门门扇(2)。本实用新型使门机布置在轿厢底部,创造性地改进了门机的传动机构,提高了电梯门机系统的安全性与平稳性,扩展了电梯的观景视野,并能降低门机的噪音,具有很高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下置式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置式门机,属垂直升降电梯的部件。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现代都市中高层建筑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不仅需要其性能安全可靠、节能环保,而且,在大多数场合,要给乘客以温馨、舒适、愉悦的感觉。门机作为电梯重要的部件,对其安全性、可靠性、节能环保等等人性化的设计要求就更加严格。传统门机一般安装在轿厢的顶部位置,由门机动力系统驱动门扇,门扇在地坎滑槽中左右移动,其缺点如下: 
1、门机安装在轿厢顶部位置,在乘客的视野范围以内,阻挡了乘客的视线,影响观光电梯的观景效果。 
2、门机安装在轿厢顶部位置,占用轿厢空间,如果轿厢顶部空间很小,门机将没有空间进行安装。 
3、门机外侧无封板,门机内部结构裸露在工作环境,杂物易掉入门机箱内,导致门机运行时产生异常噪音,甚至导致无法运行。 
4、轿门地坎有滑槽,杂物易掉入滑槽内,导致门机运行时产生异常噪音及门扇左右晃动等异常现象,严重时可导致无法运行。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820096709.6,名称为“门机上坎下置式电梯”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将门机安装在轿厢底部、同时将门机上坎与门机并行安装的技术方案,但是,该技术方案只是一种技术构思,未能给 出完整的技术方案,且将两个部件简单的换个位置,对门机的结构未作任何改变,对门机的工作效能以及整个厅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没有任何改观,看不到相应的技术效果。现有其他电梯门机装置都安装在电梯轿厢的顶部,对于安装需求较高,门机以及厅门系统的美观度、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也难以保证,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门机的技术方案完全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下置式门机,适用于垂直升降式电梯,该门机的技术方案填补了现有技术的空白,具有结构精巧、安装简单、维护方便,同时完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对门机装置的各项指标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合附图标记描述如下: 
一种下置式门机,包括门机1、至少两扇轿门门扇2、至少两个门挂板101、门刀6、下封头201和门头板104,其中,所述门机1固定布置在轿厢的底部,所述下封头201布置在每扇轿门门扇2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扇轿门门扇2的下面布置有至少两个轿门固定底座3,所述的轿门固定底座3的下部固定在所述门挂板101的上端,所述轿门固定底座3的上部固定在下封头201的底面用于连接门挂板101和轿门门扇2,所述门机1的上表面是一个平面,为无滑槽结构,所述轿门门扇2的下面也是一个平面,为无滑块结构。 
所述轿门固定底座3形状为 形。 
所述的门挂板101上端有一个向外侧折弯的折弯处102,所述的轿门固定底座3下部与所述折弯处102连接固定。 
所述的折弯处102与所述的轿门固定底座3也可以是一体的。 
所述轿门固定底座3的上面还固定一固定垫片301并整体固定在所述下封头201的底面,所述固定垫片301为长条形。 
所述门机1的两侧各有一块侧板106,所述门机1的前面覆盖一块封板104,其中,所述侧板106上有至少两个的封板孔105,所述封板104两边插入封板孔105中进行固定。封板104的上部留有供轿门固定底座3横向移动的通道,封板104的中部留有供门刀6横向移动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下置式门机将门机部件安装在轿厢底部,节约了电梯的上层空间,扩展了电梯、尤其是观光电梯中乘客的视野。 
2、门机采用封闭结构,可以防止粉尘,污水等杂物掉进门机箱内,不仅安装方便快捷,稳定可靠,外观更简练美观。 
3、门挂板与门扇通过轿门固定底座进行连接,取消了现在电梯中地坎滑槽结构,不仅能够提高门扇的稳定性,而且能够非常有效的降低噪音。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加方便与轿厢一体进行装修,充分体现了独特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总之,本产品具有结构简单、选择灵活、安装维护方便、结构稳定可靠等优点,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件1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件1与件3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三维局部示意图(无门扇视图)。 
图中标示:1:门机,101:门挂板,102:折弯处,103:门头板,104:封板,105:封板孔,106:侧板,2:轿门门扇,201:下封板,3:轿门固定底座,301:垫片,4:轿底,5:门机固定支架,6:门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电梯的门机多数都将门机部件装在轿厢的顶部,相应地,为了控制轿门门扇在底部的导向,需要设置轿门地坎,门扇底部有门滑块,门滑块沿着地坎的门滑槽横向滑动,实现开关门动作。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门机1布置在电梯轿厢的底部,门机1的上表面可以在轿厢平面下方2~3 mm处,也可以与轿厢平面处于同一平面,门机1的上表面与轿厢门扇2的下表面平行,相当于现有电梯中轿门地坎的位置,而本实用新型中轿门门扇2没有设置门滑块,门机1的上表面也没有设置门滑槽,取消了现有电梯中普遍使用的轿门地坎装置。为了将门机固定在轿厢底部,门机1的门头板103的上部位置有折弯凹处,轿底4的边缘对应有一个折弯凸处与门头板103的折弯凹处相契合,轿底4下部还有门机固定支架5,门机固定支架5用于调整门机的位置,将门机1固定在轿底4的下方。门机具体的安装方法为:首先,在轿厢平台的前端面的中间设置两个焊接螺母的位置,旋入两个螺栓(不要全部进入孔内,留有8~10mm的距离),再将门机挂在这两个螺栓上面;然后,通过门机上的腰型孔左右调整, 直到将门机开门中心与轿厢的中心齐平时,再通过水平仪确定门机的水平度,确定无误后再紧固这两个螺栓;最后,通过垂线测量门机的垂直度,矫正无误后,通过门机固定支架将门机下半部分与轿厢底部连接并紧固,最后将其他位置的安装孔,穿进螺栓并紧固。通过此方法安装,方便快捷,稳定可靠。另外,因为门机1的上表面与轿厢平面处于同一平面,可以更加方便与轿厢一体进行装修,能够简化并方便电梯轿厢的安装与维护,提高电梯的整体观感效果。 
如图1和图3所示,门机1的挂板101的上端向外侧产生折弯,形成一个折弯处102,轿门固定底座3的下部固定在门挂板101的折弯处102,轿门固定底座3的上部固定在轿门门扇2中的下封板201的底面,这样,就可以实现门挂板101与轿门门扇2之间的连接,轿门门扇2就可以随着门挂板101的左右移动实现开关门的动作。其中,下封板201在轿门门扇2的内部,下封板201的底面与轿门门扇2的下表面的距离视轿门固定底座3的高度而定,2-4厘米为佳。对于轿门固定底座3与它们的固定方式则没有特殊要求,螺栓、铆钉均可。为进一步提高门挂板101与轿门门扇2之间的牢固性,可以在门挂板101与轿门门扇2的下封板201之间设置两个以上的轿门固定底座3,并在下封板的底部布置一个固定垫片301,这里选择用三个轿门固定底座3来进行连接固定,三个轿门固定底座3的下部都固定在门挂板的折弯处102,上部全部固定在一个固定垫片301下面,固定垫片301整体与下封板201底面进行固定。或者也可以将门挂板101与轿门固定底座3设置成一体式结构,即轿门固定底座3本身就是门挂板101的一部分,省却了在门挂板101上安装轿门固定底座3的工艺过程,也相应提高了门挂板101与轿门门扇2之间的 牢固性。 
根据图3所示,门机1安装完成后,为了进一步提高门机1的工作寿命,优化门机的工作效能,在门机1的两侧各布置一块侧板106,将门机1两侧封住,侧板上开有两个以上的封板孔105,门机1前面用一块封板104将门机1围成一个封闭的盒体,封板104的两边插入封板孔105中予以固定。但门机1并不是全封闭的,需要在封板104的顶部留有轿门固定底座3横向移动的通道,封板中部还要留有门刀6横向移动的通道。此结构不仅看不到门机1很多冗杂的零部件,外观简练大方,还能防止污水或杂物掉进门机箱内,非常有效的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置式门机,仅就最佳的实施例做了详细的描述,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其他方式的限制,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类似或雷同的方案,均视为是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下置式门机,包括门机(1)、至少两扇轿门门扇(2)、至少两个门挂板(101)、门刀(6)、下封头(201)和门头板(104),其中,所述门机(1)固定布置在轿厢的底部,所述下封头(201)布置在每扇轿门门扇(2)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扇轿门门扇(2)的下面布置有至少两个轿门固定底座(3),所述的轿门固定底座(3)的下部固定在所述门挂板(101)的上端,所述轿门固定底座(3)的上部固定在下封头(201)的底面用于连接门挂板(101)和轿门门扇(2),所述门机(1)的上表面是一个平面,为无滑槽结构,所述轿门门扇(2)的下面也是一个平面,为无滑块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置式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门固定底座(3)形状为 
Figure FSA00000492247200011
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置式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挂板(101)上端有一个向外侧折弯的折弯处(102),所述的轿门固定底座(3)下部与所述折弯处(102)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置式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弯处(102)与所述的轿门固定底座(3)也可以是一体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置式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门固定底座(3)的上面还固定一固定垫片(301)并整体固定在所述下封头(201)的底面,所述固定垫片(301)为长条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置式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机(1)的两侧各有一块侧板(106),所述门机(1)的前面覆盖一块封板(104),其中,所述侧板(106)上有至少两个的封板孔(105),所述封板(104)两边插入封板孔(105)中进行固定。 
CN2011201459933U 2011-05-01 2011-05-01 下置式门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80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459933U CN202080798U (zh) 2011-05-01 2011-05-01 下置式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459933U CN202080798U (zh) 2011-05-01 2011-05-01 下置式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80798U true CN202080798U (zh) 2011-12-21

Family

ID=45341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45993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80798U (zh) 2011-05-01 2011-05-01 下置式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807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7657A (zh) * 2011-05-01 2011-12-07 杭州西子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下置式门机系统
CN105565120A (zh) * 2016-02-26 2016-05-11 天津利福特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全景观光电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7657A (zh) * 2011-05-01 2011-12-07 杭州西子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下置式门机系统
CN105565120A (zh) * 2016-02-26 2016-05-11 天津利福特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全景观光电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46666U (zh) 一种声屏障安装结构
CN202080798U (zh) 下置式门机
CN102267657A (zh) 下置式门机系统
CN201162474Y (zh) 无轨移门
CN202186392U (zh) 多用途滑槽型材
CN202080802U (zh) 门机下置的电梯层门装置
CN202492947U (zh) 一种幕墙的三维可调连接组件
CN2729393Y (zh) 一种连接件
CN201428347Y (zh) 一种重叠平移门滑动止摆装置
CN205894801U (zh) 轨道隐藏式立体停车装置
CN209940373U (zh) 用于沙盘模型的多液压杆同步升降控制装置
CN204657232U (zh) 座椅滑轨下轨打点设备
CN201818239U (zh) 设有整体式钢化玻璃窗的旋挖钻机驾驶室
CN202913852U (zh) 叉臂式玻璃升降器的滑块结构
CN209024988U (zh) 一种易安装的声屏障
CN204983521U (zh) 阳角处装饰板的安装结构
CN2753703Y (zh) 观光电梯
CN218058015U (zh) 一种电梯超速监测用的传感器安装结构
CN205601834U (zh) 一体式地铁操纵台
CN205087748U (zh) 一种背包架式电梯导靴调整机构
CN208363284U (zh) 一种装有侧轮的阳光房连接装置
CN211833584U (zh) 一种分体式橱柜踢脚线
CN218712343U (zh) 一种新型交通标志牌
CN204506898U (zh) 一种司机室内装侧墙板分块结构
CN219034531U (zh) 一种减缓撞速的滑动式衣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