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72200U - 一种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72200U
CN202072200U CN2011201609625U CN201120160962U CN202072200U CN 202072200 U CN202072200 U CN 202072200U CN 2011201609625 U CN2011201609625 U CN 2011201609625U CN 201120160962 U CN201120160962 U CN 201120160962U CN 202072200 U CN202072200 U CN 202072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wall
bucket
side plate
plate
garb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609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1609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72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72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722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其包含:主桶,其设置有相互密闭连接的底板及四周的侧壁;带盖子的内桶或若干支架,分别放置在所述主桶内;若干附桶,根据不同垃圾分类设置有不同的颜色或标识;每个所述附桶分别与所述主桶的任意一个侧壁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中,厨余垃圾可以直接投入内桶,支架可配合各种垃圾袋使用,所述内桶、附桶与所述主桶组合连接时还可以与主桶一起携带出去,将垃圾直接扔到小区里的分类垃圾桶,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塑料垃圾袋的使用,从而减少了市民的支出,帮助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提高城市垃圾回收利用率,改善了生活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垃圾桶,特别涉及一种可最大限度减少塑料垃圾袋使用的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目前,政府提倡市民们将垃圾分类投放,将垃圾分类定为其他垃圾、可回收物、玻璃、有害垃圾4个分类。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可以提高回收物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为了改变市民以往将垃圾混装的不良习惯,现在政府开始在一些试点小区内发放垃圾桶和带标识的垃圾袋,建议市民将不同种类的垃圾扔到社区内对应的分类垃圾桶内。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试点家庭的垃圾袋和垃圾桶的成本目前由政府承担,不仅增加了政府的成本投入;而且,当市民过于依赖政府发放的带标识的垃圾袋时,若政府停止发放,市民对垃圾分类是否还能坚持难以预测。另外,对于干垃圾如果还需要用塑料垃圾袋包装的话,那么在可回收的废纸、废玻璃中将混入相当多的塑料袋,会给后续分拣带来麻烦。对于上述问题,目前尚没有一种垃圾桶可以在同一个垃圾桶中既实现垃圾分类,又能减少垃圾袋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的多种附件结构,对应盛装不同分类的各种垃圾,在一个垃圾桶组合中实现垃圾分类,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袋的使用,还方便市民将该些分类垃圾一起携带并直接扔到小区里的分类垃圾桶中,从而减少塑料垃圾袋的使用,做到减少市民的支出,提高城市垃圾利用率,改善生活环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其包含:
主桶,其设置有相互密闭连接的底板及四周的侧壁;
带盖子的内桶或若干支架,分别放置在所述主桶内;
若干附桶,根据不同垃圾分类设置有不同的颜色或标识;每个所述附桶分别与所述主桶的任意一个侧壁配合连接。
所述主桶四周的侧壁上部分别设置有悬挂附桶或物品的挂角,侧壁下部也分别设置有辅助固定附桶及稳定支撑主桶的挂角;
每个附桶设置有底板和四周的侧板,其中:
在与所述主桶组合连接或独立放置时,所述附桶通过所述底板放置在地面上;
所述侧板包含一长侧板,其上下部分别设置有连接柱;所述附桶通过该些连接柱,对应悬挂在所述主桶侧壁上下分别设置的挂角上。
所述附桶的侧板还包含一短侧板,其与所述长侧板相对设置;该短侧板顶端可转动连接有一鲸鱼式掀盖,其覆盖在所述附桶的顶部,由长侧板向短侧板方向打开;
所述短侧板上还设置有一可折叠拉手,使所述附桶在独立使用时,通过其长侧板与地面接触;
与所述附桶配合使用的清洁工具,固定连接在所述附桶上连接长侧板和短侧板的其他侧板上或固定连接在所述掀盖内。
所述主桶的每个侧壁,及所述附桶的长侧板,分别与竖直方向具有一定夹角,所述侧壁与所述长侧板的倾斜角度相同;
所述附桶的底面与地面具有一定夹角,该夹角与所述侧壁及所述长侧板的倾斜角度也相同。
所述内桶具有无死角且光滑的内表面;
该内桶的顶部边缘设置有若干拉手;在所述内桶圆弧形的底部边缘也设置有稳固支撑及帮助该内桶倾倒的若干拉手;
所述主桶上至少两个相对侧壁的顶部位置,对应开设有辅助拿取所述内桶的凹口。
每个所述支架包含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架,其顶部各自弯制成凹凸状,形成若干个固定支撑外部垃圾袋的挂钩;
每个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调整大小尺寸的若干调节组件;对支架长度调整的调节组件,包含两两相对设置的若干调节杆;每个调节杆一端与所述两个侧架之一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圈并穿设在与对面侧架连接的调节杆的定位圈里。
所述主桶的任意一个侧壁上,连接设置有折叠式的第一托板,其包含在打开时连接形成一定角度,闭合时与所述侧壁贴合的上板和下板;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侧壁上对应设置有磁铁;
所述上板的顶部与一组可折叠的第一连接杆一端可转动连接,该些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至所述侧壁;
所述上板与下板连接的位置与一组可折叠的第二连接杆一端可转动连接,该些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也可转动连接至侧壁上、侧壁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点的下方;
所述下板底部可转动连接至所述侧壁上、侧壁与第二连接杆连接点的下方。
所述主桶的任意一个侧壁上,连接设置有打开时与侧壁形成一定角度,闭合时与所述侧壁贴合的第二托板;
所述第二托板顶部可转动连接在一可折叠的第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侧壁可转动连接;
该第二托板的底部可转动连接至侧壁上、侧壁与第三连接杆连接点的下方;
所述第二托板与所述侧壁上对应设置有磁铁。
所述主桶的任意一个侧壁上,连接设置有打开时与侧壁形成一定角度,闭合时与所述侧壁贴合的第三托板;该第三托板的底部可转动连接件至侧壁上;
所述侧壁自上而下还设置有与该侧壁宽度相配合的若干紧固弹力绳;该侧壁上至少有一个所述紧固弹力绳的高度位置与所述闭合的第三托板的位置相配合。
所述主桶顶部还设置有两个提手,所述两个提手的各个连接端,分别可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桶顶部的四个角上,即侧壁与侧壁连接位置的顶部;所述两个提手与主桶顶部呈三角形布置,或向主桶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方向分别打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主桶内的内桶或若干带垃圾袋的支架来收集厨余垃圾;由主桶侧壁连接设置的托板来放置废旧织物、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或大的油桶等可回收物品;也可以设置多个附桶,由不同颜色或标识来指导市民放置不同分类的垃圾。
另外,所述内桶、支架、附桶都可以独立使用进行垃圾的收集;配合携带的清扫工具,所述附桶还可以作为畚箕使用。所述内桶、附桶与所述主桶组合连接时,或者所述可回收物品直接由托板、紧固弹力绳等固定时,都还可以与主桶一起携带出去,不用另外通过垃圾袋盛装即能够将其中的垃圾直接扔到小区里的分类垃圾桶,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塑料垃圾袋的使用。
如果政府采用所述分类垃圾桶时,可以在所述主桶或附桶表面空闲的位置预留小型的广告宣传位置,可以是贴设公益广告来指导市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或者是为赞助政府发放分类垃圾桶的企业进行广告宣传。若需要进一步细化垃圾的分类,政府部门只需要给市民发放新的所述附桶即可增加新的分类品种。
市民可采用不使用垃圾袋,或者可以在所述支架上使用各种规格的垃圾袋,减少了家庭采购垃圾袋的支出。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最大限度减少了塑料垃圾袋的使用,减少了政府和市民的支出,帮助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提高城市垃圾回收利用率,改善了生活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桶及与其组合设置的第一托板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托板关闭和打开状态的结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托板的打开状态的结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与主桶组合设置的第三托板的结构主视图及其打开和关闭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桶上设置拉手及该拉手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附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配合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设置有一主桶10,其包含相互密闭连接的底板及四周的侧壁14。优选的,所述主桶10具有上大下小的整体形状,方便将所述内桶20或支架30等从主桶10内取出;可以使主桶10的每个侧壁14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3°。
如图1或图3所示,所述主桶10四周侧壁14的上部分别设置有挂角11,方便将多余的塑料袋、纸袋等挂在所述挂角11上,增加了置物空间。进一步地,在所述主桶10四周侧壁14的下部也分别设置有挂角12,其底面与整个垃圾桶的底面齐平,起稳定支撑的作用。
如图7所示,所述主桶10顶部还设置有两个提手13,所述两个提手13的各个连接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主桶10顶部的四个角上,也就是设置在侧壁14与侧壁14连接位置的顶部;从而在该两个提手13在主桶10上方碰到后(如图7中位置b1所示),方便将主桶10拎起,此时该两个提手13与主桶10顶部呈三角形布置增加了稳定性。该两个提手13分别向主桶10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14方向打开互不干扰,如图7中位置b3所示,也不会对主桶10内投倒垃圾或放置附件产生影响。
上述放置在所述主桶10内的附件,可以是固定容积的内桶20或配合垃圾袋使用的支架30,用于厨余垃圾的收集。如图2所示,所述内桶20,可以是由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其内部采用无死角的设计,并且内表面光滑便于清洗,因此将垃圾直接投入该内桶20中时,也不易沾留,从而可以做到垃圾袋的零使用。该内桶20上可以设置盖子。
所述主桶10上至少两个相对侧壁14的顶部中间,对应开设有凹口15(见图1),从而配合所述内桶20的顶部边缘设置的若干拉手21(见图2),能够方便地把该内桶20从所述主桶10中拎出而将其中的垃圾直接扔到小区内的垃圾桶。进一步地,在所述内桶20圆弧形的底部边缘也设置有若干拉手22:当内桶20放置在主桶10中时,该些底部拉手22对内桶20起稳固支撑的作用;而当内桶20取出后,同时手提一侧的顶部拉手21及底部拉手22,还能够帮助内桶20倾斜进行垃圾倾倒。
如图3所示,放置在主桶10内的所述支架30,可以由不锈钢等材料制成,包含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架31,其顶部各自弯制成凹凸状,形成了若干个挂钩32,使垃圾袋的开口能够直接翻开在该些挂钩32上进行固定,或者是把背心式垃圾袋的提手挂在所述挂钩32上。可以将两个支架30同时放置在一个所述主桶10内,分别挂装垃圾袋放置不同分类的垃圾;另外,每个支架30都可以在所述主桶10外单独使用。
所述支架30的大小尺寸是可以调节以适应放置不同尺寸的垃圾袋,图3中以对其长度方向设置调节组件的一种实施例进行说明,对其他方向进行调节时与之类似。具体的,每个所述侧架31的底端、对应该支架3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前后相对的两个调节杆33。每个调节杆33一端与所述侧架31固定连接,调节杆33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定位圈34;所述两个相对侧架31上对应位置设置的两个调节杆33,分别穿设在对面调节杆33的定位圈34里。因而,如图3中所示,可以将两个侧架31左右拉开,当长度方向上两个定位圈34在中间碰到时支架30的长度最大;而将两个侧架31推近,并且该两个定位圈34分别碰到对面的侧架31时支架30的长度最小。
配合参见图1、图4所示,所述主桶10的任意侧壁14上,可以连接设置折叠式的第一托板40,其打开时能够放置例如废纸、易拉罐、玻璃瓶、大的塑料油桶之类可直接投入可回收垃圾桶的物品。具体的,所述折叠式第一托板40包含相互连接的上板41和下板42;在图4中可见,所述上板41的顶部与一组可折叠的第一连接杆43一端连接,该些第一连接杆43的另一端连接至侧壁14;所述上板41与下板42连接的位置与一组可折叠的第二连接杆44一端连接,该些第二连接杆44的另一端也连接至侧壁14上、与第一连接杆43连接点的下方;所述下板42底部连接至所述侧壁14上、与第二连接杆44连接点的下方;所述侧壁14与下板42、第一、第二连接杆之间,所述上下板42之间,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杆与下板42之间分别采用可转动的连接件配合连接。因此,该折叠式第一托板40在打开状态时,第一、第二连接杆都展开,上板41、下板42成90°垂直布置(如图4中右侧图所示),来容纳所述可回收物品;在关闭状态时,第一、第二连接杆折叠,通过上板41顶部与所述侧壁14上对应设置的磁铁70来吸合(如图1或图4中左侧图所示),使上板41、下板42基本贴在所述侧壁14上,从而节约垃圾桶的占地面积。
如图5所示,作为上述托板的一种改进,可以设置一第二托板50,其大小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托板40的下板42。第二托板50的顶部与可折叠的第三连接杆5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杆51的另一端与侧壁14可转动连接;该第二托板50的底部由可转动的连接件安装至侧壁14上、与第三连接杆51连接点的下方。因此,该第二托板50打开时,与所述侧壁14呈一定夹角,也可以放置例如易拉罐等较小的可回收物;收起时,也可以由第二托板50顶部与所述侧壁14上对应设置的磁铁70来吸合。
如图6所示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一第三托板60,其大小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托板40的下板42。该第三托板60的底部由可转动的连接件安装至侧壁14上;该侧壁14自上而下还设置有若干紧固弹力绳61,每一根紧固弹力绳61配合所述侧壁14的宽度设置。所述第三托板60打开时,与所述侧壁14呈一定夹角,例如油桶等体积较大的可回收物放置在所述第三托板60上并由所述紧固弹力绳61固定;第三托板60关闭时基本贴在所述侧壁14上,也由所述紧固弹力绳61固定。
配合参见图1、图8所示,所述主桶10的每个侧壁14上都可以连接设置一附桶80(一般小于主桶10);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颜色或标识的附桶80,来对应收集不同分类的垃圾。每个所述附桶80的内部采用上大下小的无死角设计,方便将垃圾倒出。
具体的,每个附桶80设置有底板83和四周的侧板,其中一个长侧板81的上下分别设置有连接孔87,所述附桶80通过长侧板81的该些连接孔87,对应挂设在所述主桶10侧壁14上下分别设置的挂角11和12上(图1)。所述长侧板8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a=3°,即与所述主桶10侧壁14的倾斜角度相同,从而使该长侧板81能够与主桶10侧壁14紧贴;同时所述附桶80的底板83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也为a=3°,在组合连接后所述主桶10、附桶80的底面均能够与水平地面紧贴,从而增加整个分类垃圾桶的稳定性。
所述附桶80上与上述长侧板81相对的短侧板82顶端,可转动连接有一掀盖84,其覆盖在所述附桶80的顶部,由长侧板81向短侧板82方向打开。优选的,将该掀盖84设计为鲸鱼式,增加视觉美感的同时增加了附桶80内的置物空间;所述主桶10顶部的提手13打开至图7中位置b2时会位于该鲸鱼式掀盖84上。
所述附桶80还可以独立使用:通过手持与其短侧板82底部连接设置的可折叠拉手85,打开掀盖84可将该附桶80作为畚箕使用,将破碎的玻璃、瓷器等扫入垃圾桶中;而例如扫帚、刷子等清洁工具86可固定连接在所述附桶80上连接长侧板81和短侧板82的其他侧板上或掀盖84内。所述拉手85在附桶80通过其底板83独立放置在地面上时,还可以起稳定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主要由主桶内的内桶或若干带垃圾袋的支架来收集厨余垃圾;由主桶侧壁连接设置的托板来放置废纸、玻璃瓶、易拉罐或大的油桶等可回收物品;也可以设置多个附桶,由不同颜色或标识来指导市民放置不同分类的垃圾。
另外,所述内桶、支架、附桶都可以独立使用进行垃圾的收集;配合携带的清扫工具,所述附桶还可以作为畚箕使用。所述内桶、附桶与所述主桶组合连接时,或者所述可回收物品直接由托板、紧固弹力绳等固定时,都还可以与主桶一起携带出去,不用另外通过垃圾袋盛装即能够将其中的垃圾直接扔到小区里的分类垃圾桶,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塑料垃圾袋的使用。
在政府发放所述分类垃圾桶时,可以在所述主桶或附桶表面空闲的位置预留小型的广告宣传位置,可以是贴设公益广告来指导市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或者是为赞助政府发放分类垃圾桶的企业进行广告宣传。若需要进一步细化垃圾的分类,政府部门只需要给市民发放新的所述附桶,组合在原有主桶上即可实现,不用重新发放整个分类垃圾桶。
市民可不使用垃圾袋,或者可以在所述支架上使用各种规格的垃圾袋,减少了采购垃圾袋的支出。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最大限度减少了塑料垃圾袋的使用,减少了政府和市民的支出,帮助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提高城市垃圾回收利用率,改善了生活环境。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主桶(10),其设置有相互密闭连接的底板及四周的侧壁(14);
带盖子的内桶(20)或若干支架(30),分别放置在所述主桶(10)内;
若干附桶(80),根据不同垃圾分类设置有不同的颜色或标识;每个所述附桶(80)分别与所述主桶(10)的任意一个侧壁(14)配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桶(10)四周的侧壁(14)上部分别设置有悬挂附桶(80)或外部其他物品的挂角(11),侧壁(14)下部也分别设置有辅助固定附桶(80)及稳定支撑主桶(10)的挂角(12);
每个附桶(80)设置有底板(83)和四周的侧板,其中:
在与所述主桶(10)组合连接或独立放置时,所述附桶(80)通过所述底板(83)放置在地面上;
所述侧板包含一长侧板(81),其上下部分别设置有连接柱(87);所述附桶(80)通过该些连接柱(87),对应悬挂在所述主桶(10)侧壁(14)上下分别设置的挂角(11、1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桶(80)的侧板还包含一短侧板(82),其与所述长侧板(81)相对设置;该短侧板(82)顶端可转动连接有一鲸鱼式掀盖(84),其覆盖在所述附桶(80)的顶部,由长侧板(81)向短侧板(82)方向打开;
所述短侧板(82)上还设置有一可折叠拉手(85),使所述附桶(80)在独立使用时,通过其长侧板(81)与地面接触;
与所述附桶(80)配合使用的清洁工具(86),固定连接在所述附桶(80)上连接长侧板(81)和短侧板(82)的其他侧板上,或固定连接在所述掀盖(84)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桶(10)的每个侧壁(14),及所述附桶(80)的长侧板(81),分别与竖直方向具有一定夹角,所述侧壁(14)与所述长侧板(81)的倾斜角度相同;
所述附桶(80)的底面(83)与地面具有一定夹角,该夹角与所述侧壁(14)及所述长侧板(81)的倾斜角度也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桶(20)具有无死角且光滑的内表面;
该内桶(20)的顶部边缘设置有若干拉手(21);在所述内桶(20)圆弧形的底部边缘也设置有稳固支撑及帮助该内桶(20)倾倒的若干拉手(22);
所述主桶(10)上至少两个相对侧壁(14)的顶部位置,对应开设有辅助拿取所述内桶(20)的凹口(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支架(30)包含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架(31),其顶部各自弯制成凹凸状,形成若干个固定支撑外部垃圾袋的挂钩(32);
每个所述支架(30)上设置有调整其大小尺寸的若干调节组件;对支架(30)长度调整的调节组件,包含两两相对设置的若干调节杆(33);每个调节杆(33)一端与所述两个侧架(31)之一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圈(34)并穿设在与对面侧架(31)连接的调节杆(33)的定位圈(34)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桶(10)的任意一个侧壁(14)上,连接设置有折叠式的第一托板(40),其包含在打开时连接形成一定角度,闭合时与所述侧壁(14)贴合的上板(41)和下板(42;所述第一托板(40)与所述侧壁(14)上对应设置有磁铁(70);
所述上板(41)的顶部与一组可折叠的第一连接杆(43)一端可转动连接,该些第一连接杆(43)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至所述侧壁(14);
所述上板(41)与下板(42)连接的位置与一组可折叠的第二连接杆(44)一端可转动连接,该些第二连接杆(44)的另一端也可转动连接至侧壁(14)上、侧壁(14)与第一连接杆(43)连接点的下方;
所述下板(42)底部可转动连接至所述侧壁(14)上、侧壁(14)与第二连接杆(44)连接点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桶(10)的任意一个侧壁(14)上,连接设置有打开时与侧壁(14)形成一定角度,闭合时与所述侧壁(14)贴合的第二托板(50);
所述第二托板(50)顶部可转动连接在一可折叠的第三连接杆(51)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杆(51)的另一端与所述侧壁(14)可转动连接;
该第二托板(50)的底部可转动连接至侧壁(14)上、侧壁(14)与第三连接杆(51)连接点的下方;
所述第二托板(50)与所述侧壁(14)上对应设置有磁铁(7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桶(10)的任意一个侧壁(14)上,连接设置有打开时与侧壁(14)形成一定角度,闭合时与所述侧壁(14)贴合的第三托板(60);该第三托板(60)的底部可转动连接件至侧壁(14)上;
所述侧壁(14)自上而下还设置有与该侧壁(14)宽度相配合的若干紧固弹力绳(61);该侧壁(14)上至少有一个所述紧固弹力绳(61)的高度位置与所述闭合的第三托板(60)的位置相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桶(10)顶部还设置有两个提手(13),所述两个提手(13)的各个连接端,分别可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桶(10)顶部的四个角上,即侧壁(14)与侧壁(14)连接位置的顶部;所述两个提手(13)与主桶(10)顶部呈三角形布置,或向主桶(10)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14)方向分别打开。
CN2011201609625U 2011-05-19 2011-05-19 一种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72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609625U CN202072200U (zh) 2011-05-19 2011-05-19 一种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609625U CN202072200U (zh) 2011-05-19 2011-05-19 一种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72200U true CN202072200U (zh) 2011-12-14

Family

ID=45110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6096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72200U (zh) 2011-05-19 2011-05-19 一种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722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3348A (zh) * 2021-04-21 2021-07-27 安徽世绿环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及智能分类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3348A (zh) * 2021-04-21 2021-07-27 安徽世绿环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分类垃圾桶及智能分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36142U (zh) 一种新型垃圾铲
CN106697668A (zh) 一种免套袋的环保垃圾桶
CN202072200U (zh) 一种组合式家用分类垃圾桶
CN107745900A (zh) 一种节能环保用便捷移动式垃圾箱
CN201119506Y (zh) 多功能折叠包
CN203143415U (zh) 一种卷帘箱盖垃圾箱
CN201745983U (zh) 一种新型垃圾桶
CN110525831A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和固液分离的集成分类垃圾桶
CN205499962U (zh) 展会垃圾环保回收箱
CN209651078U (zh) 一种家用垃圾分类收集装置
CN206969432U (zh) 一种定位垃圾桶
CN210365333U (zh) 垃圾分类架及设有该垃圾分类架的垃圾桶
CN215324238U (zh) 一种小学综合实践外出使用收纳箱
CN201136672Y (zh) 分类环保垃圾桶
CN201183658Y (zh) 一种新型垃圾箱
CN204751162U (zh) 景观用垃圾箱
CN202828644U (zh) 一种多功能垃圾桶
CN201411187Y (zh) 自动分离垃圾卫生箱
CN211767882U (zh) 一种脚踏式垃圾箱
CN201121031Y (zh) 多功能广告垃圾箱
CN2907327Y (zh) 一种时尚购物篮
CN206634552U (zh) 自动束口垃圾桶
CN210635134U (zh) 一种家用垃圾分类集放装置
CN205633765U (zh) 一种侧开式广告垃圾桶
CN213110852U (zh) 一种脚踏式分类垃圾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