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66104U - 一种暖风取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暖风取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66104U
CN202066104U CN2011201720340U CN201120172034U CN202066104U CN 202066104 U CN202066104 U CN 202066104U CN 2011201720340 U CN2011201720340 U CN 2011201720340U CN 201120172034 U CN201120172034 U CN 201120172034U CN 202066104 U CN202066104 U CN 202066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pin
photoelectrical coupler
control chip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720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敏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720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66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66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661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暖风取暖器。一种暖风取暖器,包括外壳、扇叶、底座、加热装置和风机,所述扇叶设置于外壳内,外壳固定设置于底座,风机与扇叶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发热元件和导热膜,发热元件设置于外壳内,导热膜设置于发热元件表面,发热元件和导热膜设置于外壳与扇叶之间,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孔。本实用新型采用发热元件和导热膜进行加热,升温速度快,均匀散热,对空气具有较强的加热作用,通过导热膜扩散热量,发热体体积小,重量轻,并且对发热体进行控制芯片控制,恒温效果好,省电,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暖风取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暖风取暖器。
背景技术
风扇只能吹凉风,致使风扇在较冷的冬季无法使用,闲置,极大浪费资源。后来逐渐出现了暖风取热器,暖风取热器可以吹出热风,使风扇在冬天也可以使用,极大的扩大了风扇的使用时间和周期,暖风取热器是通过发热元件对腔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然后将风吹出,产生热风,起到取暖的作用;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暖风取暖器升温慢;普遍使用电阻丝加热,耗能高,安全系数低;并且不能调整温度。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提供一种升温快,安全性好,温度可调的暖风取暖器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升温快,安全性好,温度可调的暖风取暖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暖风取暖器,包括外壳、扇叶、底座、加热装置和风机,所述扇叶设置于外壳内,外壳固定设置于底座,风机与扇叶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发热元件和导热膜,发热元件设置于外壳内,导热膜设置于发热元件表面,发热元件和导热膜设置于外壳与扇叶之间,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孔。
其中,所述暖风取暖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发热元件和风机连接。
其中,还包括冷热开关,冷热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冷热开关设置于底座表面。
其中,所述发热元件设置于外壳中心。
其中,所述外壳外表面设置有卡槽,扇叶卡设于所述外壳。
其中,所述外壳通过扇头固定件固定设置于底座上。
其中,所述控制器设置有控温电路,所述控温电路包括供电模块、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负温度热敏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1、电容C2、电容C3、LED1、LED2、开关SW1、开关SW2、开关SW3、二极管D1、控制芯片、双向晶闸管Q1、双向晶闸管Q2、光电耦合器U2、光电耦合器U3、光电耦合器U4、整流桥D2、超温保护开关,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入端通过零线、火线接交流电,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接地,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接电阻R1一端、LED1正极、LED2正极、二极管D1正极、电阻R4一端、电阻R6一端,电阻R1另一端接控制芯片4脚,LED1负极接电阻R3一端,电阻R3另一端接控制芯片3脚,LED2另一端接电阻R2一端,电阻R2另一端接控制芯片2脚,二极管D1负极、电容C1一端接控制芯片1脚,电容C1另一端、控制芯片14脚接地,电阻R4另一端、电容C2一端、负温度热敏电阻R5一端接控制芯片11脚,电容C2另一端接地,负温度热敏电阻R5另一端接地,电阻R6另一端、电容C3一端、电阻R7一端接控制芯片10脚,电容C3另一端接地,电容Ω7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7脚接开关SW1一端,SW1另一端接低电位,控制芯片6脚接开关SW3一端,开关SW3另一端、SW2一端接低电位,控制芯片5脚接SW2另一端,控制芯片8脚接同步信号SYNC,控制芯片9脚接电阻R12一端、电阻R8一端,电阻R12另一端接光电耦合器U3的1脚,电阻R8另一端接光电耦合器U3的2脚,光电耦合器U3的3脚接电阻R13一端、双向晶闸管Q1的G极,电阻R13的另一端、双向晶闸管Q1的T2极接超温保护开关一端,超温保护开关另一端接所述发热元件一端,所述发热元件另一端接火线L,光电耦合器U3的4脚接电阻R14一端,电阻R14另一端、双向晶闸管Q1的T1极接零线N,控制芯片12脚接电阻R15一端、电阻R16一端,电阻R16另一端接光电耦合器U4的1脚,电阻R15另一端接光电耦合器U4的2脚,光电耦合器U4的3脚接电阻R17一端、双向晶闸管Q2的G极,电阻R17另一端、双向晶闸管Q2的T2极接所述风机的一端,所述风机的另一端接火线L,光电耦合器U4的4脚接电阻R18一端,电阻R18另一端、双向晶闸管Q2的T1极接零线N,控制芯片13脚空接,电阻R9一端接火线L,电阻R9另一端接整流桥D2的1脚,电阻R10一端接零线N,电阻R10另一端接整流桥D2的3脚,整流桥D2的2脚接光电耦合器U2的1脚,整流桥D2的4脚接光电耦合器U2的2脚,光电耦合器U2的3脚、电阻R11一端接同步信号SYNC,光电耦合器U2的4脚接低电位。
其中,所述电阻R1为100K、电阻R2为510Ω、电阻R3为510Ω、电阻R4为100K、电阻R6为200k、电阻R7为100K、电阻R8为2K、电阻R9为10K、负温度热敏电阻R5为100K,电阻R10为10K、电阻R11为5.1K、电阻R12为5.1K、电阻R13为1K、电阻R14为180K、电阻R15为2K、电阻R16为5.1K、电阻R17为1K、电阻R18为180k。
其中,所述电容C1为104、电容C2为104、电容C3为102。
其中,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N8P2711P/S,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IN4148,所述双向晶闸管Q1的型号为bt137、所述双向晶闸管Q2的型号为bt137,光电耦合器U2型号为OPTUTRIAC、光电耦合器U3型号为OPTUTRIAC、光电耦合器U4型号为OPTUTRIAC,所述整流桥D2的型号为BRIDGE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种暖风取暖器,包括外壳、扇叶、底座、加热装置和风机,所述扇叶设置于外壳内,外壳固定设置于底座,风机与扇叶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发热元件和导热膜,发热元件设置于外壳内,导热膜设置于发热元件表面,发热元件和导热膜设置于外壳与扇叶之间,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发热元件和导热膜进行加热,升温速度快,均匀散热,对空气具有较强的加热作用,通过导热膜扩散热量,发热体体积小,重量轻,并且对发热体进行控制芯片控制,恒温效果好,省电,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对发热元件的加热进行分段式改变电压控制,而非简单的开关式控制,能保证温控的精准和节能,并且温度可调整,具有超温保护功能,在风机发生故障或出风口被堵时,温度上升,控制芯片会关断发热元件供电,遇到控制芯片无法关断的时候,与发热元件连接的超温保护开关会动作关断供电,确保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暖风取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温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根据下:
1——发热元件,2——导热膜,3——外壳,4——扇叶,5——-进风孔,6——卡槽,7——扇头固定件,8——底座,9——冷热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暖风取暖器,如图1所示,一种暖风取暖器,包括外壳3、扇叶4、底座8、加热装置和风机,所述扇叶4设置于外壳3内,外壳3固定设置于底座8,风机与扇叶4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发热元件1和导热膜2,发热元件1设置于外壳3内,导热膜2设置于发热元件1表面,发热元件1和导热膜2设置于外壳3与扇叶4之间,所述外壳3上设置有进风孔5,所述暖风取暖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发热元件1和风机连接,还包括冷热开关9,冷热开关9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冷热开关9设置于底座8表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发热元件1和导热膜2进行加热,升温速度快,均匀散热,对空气具有较强的加热作用,通过导热膜2扩散热量,发热体体积小,重量轻。
其中,所述外壳3外表面设置有卡槽6,扇叶4卡设于所述外壳3。
其中,所述外壳3通过扇头固定件7固定设置于底座8上。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暖风取暖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外壳3、扇叶4、底座8、加热装置和风机,所述扇叶4设置于外壳3内,外壳3固定设置于底座8,风机与扇叶4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发热元件1和导热膜2,发热元件1设置于外壳3内,导热膜2设置于发热元件1表面,发热元件1和导热膜2设置于外壳3与扇叶4之间,所述外壳3上设置有进风孔5,所述暖风取暖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发热元件1和风机连接。还包括冷热开关9,冷热开关9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冷热开关9设置于底座8表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发热元件1和导热膜2进行加热,升温速度快,均匀散热,对空气具有较强的加热作用,通过导热膜2扩散热量,发热体体积小,重量轻。
所述控制器设置有控温电路,所述控温电路包括供电模块、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负温度热敏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1、电容C2、电容C3、LED1、LED2、开关SW1、开关SW2、开关SW3、二极管D1、控制芯片、双向晶闸管Q1、双向晶闸管Q2、光电耦合器U2、光电耦合器U3、光电耦合器U4、整流桥D2、超温保护开关,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入端通过零线、火线接交流电,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接地,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接电阻R1一端、LED1正极、LED2正极、二极管D1正极、电阻R4一端、电阻R6一端,电阻R1另一端接控制芯片4脚,LED1负极接电阻R3一端,电阻R3另一端接控制芯片3脚,LED2另一端接电阻R2一端,电阻R2另一端接控制芯片2脚,二极管D1负极、电容C1一端接控制芯片1脚,电容C1另一端、控制芯片14脚接地,电阻R4另一端、电容C2一端、负温度热敏电阻R5一端接控制芯片11脚,电容C2另一端接地,负温度热敏电阻R5另一端接地,电阻R6另一端、电容C3一端、电阻R7一端接控制芯片10脚,电容C3另一端接地,电容Ω7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7脚接开关SW1一端,SW1另一端接低电位,控制芯片6脚接开关SW3一端,开关SW3另一端、SW2一端接低电位,控制芯片5脚接SW2另一端,控制芯片8脚接同步信号SYNC,控制芯片9脚接电阻R12一端、电阻R8一端,电阻R12另一端接光电耦合器U3的1脚,电阻R8另一端接光电耦合器U3的2脚,光电耦合器U3的3脚接电阻R13一端、双向晶闸管Q1的G极,电阻R13的另一端、双向晶闸管Q1的T2极接超温保护开关一端,超温保护开关另一端接所述发热元件1一端,所述发热元件1另一端接火线L,光电耦合器U3的4脚接电阻R14一端,电阻R14另一端、双向晶闸管Q1的T1极接零线N,控制芯片12脚接电阻R15一端、电阻R16一端,电阻R16另一端接光电耦合器U4的1脚,电阻R15另一端接光电耦合器U4的2脚,光电耦合器U4的3脚接电阻R17一端、双向晶闸管Q2的G极,电阻R17另一端、双向晶闸管Q2的T2极接所述风机的一端,所述风机的另一端接火线L,光电耦合器U4的4脚接电阻R18一端,电阻R18另一端、双向晶闸管Q2的T1极接零线N,控制芯片13脚空接,电阻R9一端接火线L,电阻R9另一端接整流桥D2的1脚,电阻R10一端接零线N,电阻R10另一端接整流桥D2的3脚,整流桥D2的2脚接光电耦合器U2的1脚,整流桥D2的4脚接光电耦合器U2的2脚,光电耦合器U2的3脚、电阻R11一端接同步信号SYNC,光电耦合器U2的4脚接低电位。
其中,所述电阻R1为100K、电阻R2为510Ω、电阻R3为510Ω、电阻R4为100K、电阻R6为200k、电阻R7为100K、电阻R8为2K、电阻R9为10K、负温度热敏电阻R5为100K,电阻R10为10K、电阻R11为5.1K、电阻R12为5.1K、电阻R13为1K、电阻R14为180K、电阻R15为2K、电阻R16为5.1K、电阻R17为1K、电阻R18为180k。
其中,所述电容C1为104、电容C2为104、电容C3为102。
其中,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N8P2711P/S,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IN4148,所述双向晶闸管Q1的型号为bt137、所述双向晶闸管Q2的型号为bt137,光电耦合器U2型号为OPTUTRIAC、光电耦合器U3型号为OPTUTRIAC、光电耦合器U4型号为OPTUTRIAC,所述整流桥D2的型号为BRIDGE2。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对发热元件1的加热进行分段式改变电压控制,而非简单的开关式控制,能保证温控的精准和节能,并且温度可调整,具有超温保护功能,在风机发生故障或出风口被堵时,温度上升,控制芯片会关断发热元件1供电,遇到控制芯片无法关断的时候,与发热元件1连接的超温保护开关会动作关断供电,确保使用安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该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暖风取暖器,包括外壳、扇叶、底座、加热装置和风机,所述扇叶设置于外壳内,外壳固定设置于底座,风机与扇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发热元件和导热膜,导热膜设置于发热元件表面,发热元件和导热膜设置于外壳与扇叶之间,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暖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取暖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发热元件和风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暖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热开关,冷热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冷热开关设置于底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暖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设置于外壳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暖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外表面设置有卡槽,扇叶卡设于所述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暖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通过扇头固定件固定设置于底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暖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设置有控温电路,所述控温电路包括供电模块、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负温度热敏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1、电容C2、电容C3、LED1、LED2、开关SW1、开关SW2、开关SW3、二极管D1、控制芯片、双向晶闸管Q1、双向晶闸管Q2、光电耦合器U2、光电耦合器U3、光电耦合器U4、整流桥D2、超温保护开关,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入端通过零线、火线接交流电,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接地,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接电阻R1一端、LED1正极、LED2正极、二极管D1正极、电阻R4一端、电阻R6一端,电阻R1另一端接控制芯片4脚,LED1负极接电阻R3一端,电阻R3另一端接控制芯片3脚,LED2另一端接电阻R2一端,电阻R2另一端接控制芯片2脚,二极管D1负极、电容C1一端接控制芯片1脚,电容C1另一端、控制芯片14脚接地,电阻R4另一端、电容C2一端、负温度热敏电阻R5一端接控制芯片11脚,电容C2另一端接地,负温度热敏电阻R5另一端接地,电阻R6另一端、电容C3一端、电阻R7一端接控制芯片10脚,电容C3另一端接地,电容Ω7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7脚接开关SW1一端,SW1另一端接低电位,控制芯片6脚接开关SW3一端,开关SW3另一端、SW2一端接低电位,控制芯片5脚接SW2另一端,控制芯片8脚接同步信号SYNC,控制芯片9脚接电阻R12一端、电阻R8一端,电阻R12另一端接光电耦合器U3的1脚,电阻R8另一端接光电耦合器U3的2脚,光电耦合器U3的3脚接电阻R13一端、双向晶闸管Q1的G极,电阻R13的另一端、双向晶闸管Q1的T2极接超温保护开关一端,超温保护开关另一端接所述发热元件一端,所述发热元件另一端接火线L,光电耦合器U3的4脚接电阻R14一端,电阻R14另一端、双向晶闸管Q1的T1极接零线N,控制芯片12脚接电阻R15一端、电阻R16一端,电阻R16另一端接光电耦合器U4的1脚,电阻R15另一端接光电耦合器U4的2脚,光电耦合器U4的3脚接电阻R17一端、双向晶闸管Q2的G极,电阻R17另一端、双向晶闸管Q2的T2极接所述风机的一端,所述风机的另一端接火线L,光电耦合器U4的4脚接电阻R18一端,电阻R18另一端、双向晶闸管Q2的T1极接零线N,控制芯片13脚空接,电阻R9一端接火线L,电阻R9另一端接整流桥D2的1脚,电阻R10一端接零线N,电阻R10另一端接整流桥D2的3脚,整流桥D2的2脚接光电耦合器U2的1脚,整流桥D2的4脚接光电耦合器U2的2脚,光电耦合器U2的3脚、电阻R11一端接同步信号SYNC,光电耦合器U2的4脚接低电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暖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为100K、电阻R2为510Ω、电阻R3为510Ω、电阻R4为100K、电阻R6为200k、电阻R7为100K、电阻R8为2K、电阻R9为10K、负温度热敏电阻R5为100K,电阻R10为10K、电阻R11为5.1K、电阻R12为5.1K、电阻R13为1K、电阻R14为180K、电阻R15为2K、电阻R16为5.1K、电阻R17为1K、电阻R18为180k。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暖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为104、电容C2为104、电容C3为10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暖风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N8P2711P/S,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IN4148,所述双向晶闸管Q1的型号为bt137、所述双向晶闸管Q2的型号为bt137,光电耦合器U2型号为OPTUTRIAC、光电耦合器U3型号为OPTUTRIAC、光电耦合器U4型号为OPTUTRIAC,所述整流桥D2的型号为BRIDGE2。
CN2011201720340U 2011-05-26 2011-05-26 一种暖风取暖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66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720340U CN202066104U (zh) 2011-05-26 2011-05-26 一种暖风取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720340U CN202066104U (zh) 2011-05-26 2011-05-26 一种暖风取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66104U true CN202066104U (zh) 2011-12-07

Family

ID=45059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7203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66104U (zh) 2011-05-26 2011-05-26 一种暖风取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661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6349A (zh) * 2016-10-20 2017-01-04 桂林大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及其驱动控制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6349A (zh) * 2016-10-20 2017-01-04 桂林大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及其驱动控制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7424B (zh) 一种节能可控保温服
CN208208927U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锂电池温控装置
CN101667042B (zh) 一种风扇型温控方法及装置
CN104035459A (zh) 变频器及所述变频器的温度的控制方法
CN203555193U (zh) 一种节能可控保温服
CN207741180U (zh) 一种电暖器
CN206350064U (zh) 一种监控摄像头
TWI721285B (zh) 充電裝置和充電樁
CN202066104U (zh) 一种暖风取暖器
CN209374631U (zh) 一种加热片及设有该加热片的新能源电池组
CN207968978U (zh) 一种加热装置
CN204348864U (zh) 复合超导平板热管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2075645U (zh) 一种发热及控温装置
CN204682610U (zh) 具有制冷功能的工作服内衬
CN108284265A (zh) 全自动电烙铁
CN208128559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发热盘
CN207179803U (zh) 一种取暖器过热保护电路
CN207725190U (zh) 带有散热板的水加热器
CN203024022U (zh) 多功能台灯
CN207720634U (zh) 一种光网络通信设备
CN209265153U (zh) 相机镜头除雾加热装置
CN206374510U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水暖加热器
CN104699146B (zh) 用于制鞋机上的节能直流电电加热装置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CN205003614U (zh) 多功能抽风式笔记本散热器
CN2924616Y (zh) 用于过胶机的温度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

Termination date: 201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