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59787U - 植物培养瓶 - Google Patents

植物培养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59787U
CN202059787U CN2011200005632U CN201120000563U CN202059787U CN 202059787 U CN202059787 U CN 202059787U CN 2011200005632 U CN2011200005632 U CN 2011200005632U CN 201120000563 U CN201120000563 U CN 201120000563U CN 202059787 U CN202059787 U CN 202059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housing
blake bottle
tissue culture
culture med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005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尚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0005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59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59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597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培养瓶,包含可分离地彼此相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成果冻状的植物组织培养基,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后共同界定出供植物容置的生长空间,该植物组织培养基容设于生长空间中供植物摄取水分与养分,本实用新型的植物培养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随身携带的特点。

Description

植物培养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栽种植物且便于随身携带的植物培养瓶。
背景技术
根据研究,绿色植物能有效纾解人们在紧张忙碌中的压力;而借着生物科技在植物组织培养基的大幅进步,目前一般的植物已能借着植物组织培养基在例如办公空间、住家室内培养、成长,而让人们随处感受清新的绿色生命,有效纾解工作中、或是上班一整天后累积的工作压力。
一般放置于室内的植物盆栽,多是利用盛装有植物组织培养基的花瓶、花盆种植,而这样的方式极容易因为外力碰撞而倾倒,使得植物、植物组织培养基泄置而污染室内空间。
参阅图1、图2,因此,目前市面上有一种不怕外力碰撞而倾倒的M284205号专利揭示的植物培养瓶1,其包含一上壳体11、一下壳体12、一内壳体13、一植物组织培养基14,及一载重块15。该上、下壳体11、12以透明材料例如塑料、压克力、水晶、玻璃等制成,并且成半球罩壳态样,而可彼此配合地套设成胶囊态样,该内壳体13套设于该下壳体12中并与该下壳体12界定出一置重空间16,同时,该内壳体13还具有一容放植物组织培养基14的凹槽131,该载重块15是例如钢珠等物体,容放于该置重空间16中。藉由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打开上壳体11将植物以该组织培养基14栽植,在盖上上壳体11后便成封闭的胶囊造形,配合容放于下壳体12底部的载重块15,而能有效地防止外力碰撞而倾倒的状况发生。
目前这样的植物培养瓶1确实能有效防止碰撞而倾倒,非常适宜放置于室内,让空间中处处充满绿意。但是,这样的植物培养瓶1的构造较为复杂,导致开模复杂、用料多、造价成本较高,此外,这样的植物培养瓶1也因为构造较复杂而不易缩小、精致化,而无法让人们便于随身携带、时时感受植物带来的清新绿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用料精简,且便于缩小、轻量化而利于随身携带的植物培养瓶。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植物培养瓶,包含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植物组织培养基,该第二壳体可分离地与该第一壳体相连接而共同界定出一供植物容置的生长空间,该植物组织培养基容置于该生长空间中,供植物的根部伸置其中以摄取水分与养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以第一、二壳体连接,并配合植物组织培养基的最简单结构的植物培养瓶,以降低用料与制作成本,并可有效微缩、精巧化而能供人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剖视分解图,说明现有的一种植物培养瓶;
图2是一剖视图,辅助说明图1所示的现有的植物培养瓶;
图3是一剖视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培养瓶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4是一剖视图,辅助说明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植物培养瓶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5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培养瓶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及
图6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培养瓶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
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植物培养瓶         11上壳体
12下壳体       13内壳体
1311凹槽       14植物组织培养基
15载重块       16置重空间
2植物培养瓶    21第一壳体
211连接部      212顶部
22第二壳体     221底部
222管部        23植物组织培养基
24生长空间     25穿孔
26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三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阅图3、图4,本实用新型植物培养瓶2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第一壳体21、一第二壳体22,及一植物组织培养基23,而可用于栽植植物幼苗,或供植物生长,或是自种子阶段培育栽种,并可供人们随身携带,而让人们随时感受到植物生长的蓬勃朝气,并以清新绿意纾解周遭压力。
该第一、二壳体21、22其中的至少一个是以透明材料,例如玻璃、压克力、塑料、水晶等构成,彼此可分离地相连接而共同界定出一供植物容置生长的生长空间24;详细地说,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都是以透明材料构成以供观赏植物,且该第一壳体21具有一成管状的连接部211,及一自该连接部211向上延伸且成半球壳状的顶部212,第二壳体22具有一半球壳状的底部221,及一成管状并从该底部221向上延伸而可与该第一壳体21的连接部211相螺纹连接的管部222,而使得彼此以螺纹连接方式连接成一体时,整体成封闭的胶囊造形,而利于人们随身携带。
该植物组织培养基23是指例如土壤、营养液(其型态为液态、凝胶状、果冻状..等均可)、至少吸附有水分的海绵体…等,用以供植物摄取水分与养分,并容设于该生长空间24中;较佳地,该植物组织培养基23集中于该第二壳体22底部221而使该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接合后恒成第一壳体21在上的直立状态,而不虞人们随身携带、或置放于例如桌面时倾倒,而弄脏携带者本身,或污染周遭环境;更佳地,该植物组织培养基23是成果冻状,并可依视觉感受需要而成各种不同的色彩,以增添美观。
本实用新型植物培养瓶2的第一较佳实施在实际使用时,是直接将例如植物种子、植物幼苗,或是植物等直接栽植于植物组织培养基23中,并在无菌状态将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彼此相螺纹连接,即可让植物种子、幼苗或植物本身在生长空间24中发芽、成长,并借着植物组织培养基23本身的重量以及附着于该第二壳体22上的设计,让植物培养瓶2整体稳定直立不倾倒,而便于置放在例如桌面上供观赏。
此外,本实用新型植物培养瓶2的第一较佳实施在构造上仅有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和植物组织培养基23,较目前的植物培养瓶1少了内壳体13、载重块15等构造,因此不但结构简单而利于施行微缩化、精巧化之外观设计,且用料也可大幅减少,而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植物培养瓶2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是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似,其不同处仅在于该第一壳体21的顶部212还具有至少一与生长空间24相通的穿孔25,通过该穿孔25可以穿设例如钥匙环等作为随身饰物,同时也可以让随身携带此栽植有绿色植物的使用者,随时接受到植物行光合作用时制造出的氧气。
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植物培养瓶2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是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似,其不同处仅在于该第一壳体21的顶部212还具有一吊环26,以供穿设例如钥匙环、手机饰带等作为随身饰物,而让使用者随身携带、享受绿色清新,以及植物盎然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植物培养瓶2是通过彼此可开启地相互接合的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配合直接附着于第二壳体22的植物组织培养基23,不但能把结构简化至最少,而利于减少用料、降低成本,同时也易于微缩整体尺寸,确实能再提供市场一种结构简单、便于随身携带的植物培养瓶2,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植物培养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壳体;
一第二壳体,可分离地与该第一壳体相连接而共同界定出一供植物容置的生长空间;及
一植物组织培养基,容设于该生长空间中供植物摄取水分与养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培养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是以透明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培养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壳体具有一成管状的连接部,及一从该连接部向上延伸且成半球壳状的顶部,第二壳体具有一半球壳状的底部,及一成管状并从该底部向上延伸而与该第一壳体的连接部以螺纹连接方式相连接的管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培养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植物组织培养基集中于该第二壳体底部而使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螺纹连接后恒成第一壳体在上的直立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培养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壳体的顶部具有至少一与生长空间相通的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培养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设置于该第一壳体顶部上的吊环。 
CN2011200005632U 2011-01-04 2011-01-04 植物培养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59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05632U CN202059787U (zh) 2011-01-04 2011-01-04 植物培养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05632U CN202059787U (zh) 2011-01-04 2011-01-04 植物培养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59787U true CN202059787U (zh) 2011-12-07

Family

ID=45053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0056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59787U (zh) 2011-01-04 2011-01-04 植物培养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597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9204A (zh) * 2016-08-02 2016-11-09 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家居种植培养的金针菇培养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9204A (zh) * 2016-08-02 2016-11-09 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家居种植培养的金针菇培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98572Y (zh) 帽状水培花卉定植篮
CN201758610U (zh) 节水保湿花盆
CN202059787U (zh) 植物培养瓶
CN206596415U (zh) 植物栽培瓶
CN202104098U (zh) 免浇水无土栽培花卉
CN202587951U (zh) 有机经济作物栽培槽
CN102893850A (zh) 一种花卉水培器
CN2800738Y (zh) 与鱼缸为一体的花盆
CN201919450U (zh) 花鱼共养水培花盆
CN202374825U (zh) 一种可观赏植物生长过程的植物栽培容器
CN211657053U (zh) 一种生物碳花泥
CN202374764U (zh) 多功能组合式花卉培养容器
CN202680083U (zh) 全冠苗木培育装置
TWM407601U (en) plant culture bottle
CN202444927U (zh) 一种花卉水培器
CN208924753U (zh) 防倒创意花盆
KR20120074429A (ko) 식물재배용기
KR200449819Y1 (ko) 악세사리용 미니화분
CN201659840U (zh) 组培活体植物摆件饰品
CN200995815Y (zh) 一种观赏瓶
CN206212892U (zh) 一种新型育苗盘
CN2739957Y (zh) 花卉无土栽培专用盆
CN2855057Y (zh) 无土栽培藤蔓植物图腾专用支架
CN215122953U (zh) 一种家用水培花盆
CN208300435U (zh) 一种花卉培养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

Termination date: 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