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54028U -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54028U
CN202054028U CN2010206352891U CN201020635289U CN202054028U CN 202054028 U CN202054028 U CN 202054028U CN 2010206352891 U CN2010206352891 U CN 2010206352891U CN 201020635289 U CN201020635289 U CN 201020635289U CN 202054028 U CN202054028 U CN 202054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bar
steel bushing
bracing
strutting arrangement
to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352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春杰
聂清明
刘文松
张亚新
程海涛
刘建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352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54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54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540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包括扭杆轴和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为多层复合套的支撑装置;所述的多层复合套的支撑装置是在扭杆轴上通过过盈配合套有一层比扭杆轴材料硬度要低的钢套,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扭转摩擦力由钢套承担;在钢套外再套一层耐摩套,耐摩套的外径与支撑座采用过盈配合结构,内径与扭杆轴采用间隙配合,保证了使用过程中既能提供径向支撑力,又保证了扭杆轴扭转功能的顺利实现。所述的钢套可以是用不锈钢制成或经表面处理后具有良好防锈效果的金属材料制作。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部件的支撑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安装在轨道车辆车体和转向架之间。当车辆在做侧滚运动时,抗侧滚扭杆系统与车辆二系悬挂一同提供车辆安全运行所需的侧滚刚度,以此来满足车辆动力学性能的要求,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 
背景技术
车辆的振动主要有六个方向的自由度:X方向的伸缩振动、Y方向的横摆振动、Z方向的浮沉振动、绕Y轴的点头振动、绕Z轴的摇头振动、绕X轴的侧滚振动。目前的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均为两级悬挂,抗侧滚扭杆系统起到了调节车辆侧滚刚度、控制车辆侧滚振动的作用。 
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机构运动图如图1所示,图中M为车体,E、F为扭杆支撑座组成,安装于构架上,A、B、C、D为橡胶球铰或金属关节轴承,可在三个方向转动。由图可见,如果不考虑相对于系统刚度小得多的支撑座组成和橡胶关节的影响,当车体相对于转向架发生浮沉振动时,两根连杆同时往一个方向运动,整个装置绕支撑球铰同时转动,扭杆并不承受力或扭矩,故并不影响车体的浮沉振动,同样对除侧滚以外的其它几个运动同样不提供任何附加的力或扭矩。而当车体与构架之间发生绕X轴的相对转动即侧滚时,左右连杆向相反的方向上下运动,通过扭转臂(图中FD、EC)使扭杆发生扭转变形,扭杆由于抗扭弹性而产生抗扭反力矩,这一反力矩作用在垂向连杆上表现为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垂向力,而这对垂向力作用在车体上就形成了与车体侧滚方向相反的抗侧滚力矩,抗侧滚力矩的作用将阻止车体相对于转向架侧滚角度的增加,从而抑制车辆的侧滚,提高车辆的横向平稳性。 
从附图1我们可看出,提供侧滚刚度的除了抗侧滚扭杆系统,二系悬挂弹簧K也起着抗侧滚的作用,故抗侧滚扭杆系统是用来调节系统整体侧滚刚度的附加组件。 
现有轨道交通用抗侧滚扭杆系统的典型结构如附图2所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扭杆轴1、扭转臂2、支撑座3 、垂向连接装置(用于连接车体和转向架,包括下关节轴4、垂向连杆5和上关节轴6)。 
其中支撑装置的主要作用是:1)提供对扭杆产品的径向支撑力(如图1所示的力F);2)在提供径向支撑力的同时保证扭杆轴在扭转方向具有充分的自由度。根据此功能要求并结合转向架的设计和工艺装配要求,目前国内外支撑装置通常由有两种结构形式:1)刚性滚动轴承式,此种结构易于实现标准化设计和生产,在早期的扭杆产品中应用较多;2)橡胶球铰式(见图4),此种结构可以承受扭转变形而与扭杆轴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和摩擦,使得扭杆轴的应力状况得到了改善,同时消除了过去采用滚动轴承的磨耗。 
在上述的两种结构中,滚动轴承存在径向尺寸大、接触应力高、承受冲击载荷能力较差、高速重负荷下寿命较低、小批生产特殊的滚动轴承时成本较高、减振能力差等缺点,近年来随着轨道车辆设计在和不断增大、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此种结构应用越来越少。而橡胶球铰扭转角度有限,而且在持续的扭转力矩作用下,容易出现扭转破坏或脱胶,从而使产品失效,限制了该类产品的使用范围。 
因此设计开发一种具有减振降噪作用强、结构简单、容易维修维护、通用性强的新型抗侧滚扭杆用支撑装置显得尤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结构的抗侧滚扭杆系统不能适应新型轨道交通车辆的要求,提供一种具有能综合滚动轴承与橡胶球铰的优点,又能克服滚动轴承与橡胶球铰缺点的新型轨道交通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包括扭杆轴和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为多层复合套的支撑装置;所述的多层复合套的支撑装置是在扭杆轴上通过过盈配合套有一层比扭杆轴材料硬度要低的钢套,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扭转摩擦力由钢套承担;在钢套外再套一层耐摩套,耐摩套的外径与支撑座采用过盈配合结构,内径与扭杆轴采用间隙配合,保证了使用过程中既能提供径向支撑力,又保证了扭杆轴扭转功能的顺利实现。 
所述的钢套可以是用不锈钢制成或经表面处理后具有良好防锈效果的金属材料制作。 
所述的钢套在扭转臂装配时采用热套方式与扭杆轴装配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无需拆卸,而耐摩套外径与支撑座采用小过盈量配合,使用简单工装即可方便实现装配和拆卸;耐摩套内径与钢套采用间隙配合,可直接手工安装和拆卸。 
所述的耐摩套一般选用特种工程塑料制成,保持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与扭杆轴间隙配合,间隙尽可能小以保证车辆的平稳性,所选材料膨胀系数、吸湿性等受环境影响很少,因此能避免受各种极端气候条件变化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与现有典型的支撑装置-刚性滚动轴承式和橡胶球铰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        在扭杆轴上套了一层相对较软的,不易生锈的金属材料钢套,使得扭杆轴形成了一种具有内硬外软的特性,可以避免以往扭杆轴硬度高,对表面缺陷非常敏感,使用过程中如有擦伤或划伤,很容易快速扩展导致破坏的不足;
2)        耐摩套外径与支撑座采用过盈配合结构,内径与扭杆轴采用间隙配合,保证了使用过程中既能提供径向支撑力,又保证了扭杆轴扭转功能的顺利实现;
3)        钢套采用不锈钢制成或经表面处理后具有良好防锈效果,与扭杆轴过盈配合后可以保证扭杆轴受支撑位置在使用过程中不生锈,从而使扭杆轴不会在此位置腐蚀破坏(刚性轴承和橡胶关节均无法解决此问题);
4)        装卸方便;钢套在扭转臂装配时采用热套方式与扭杆轴装配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无需拆卸,而耐摩套外径与支撑座采用小过盈量配合,使用简单工装即可方便实现装配和拆卸;耐摩套内径与钢套采用间隙配合,可直接手工安装和拆卸;
5)        成型非常简单,耐摩套和钢套可以直接采用管料进行加工,与刚性滚动轴承和橡胶球铰相比,工序大幅减少,非常适合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特点,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机构运动示意图; 
图2:抗侧滚扭杆系统典型结构图;
图3: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从附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包括扭杆轴1和支撑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为多层复合套的支撑装置;所述的多层复合套的支撑装置是在扭杆轴1上通过过盈配合套有一层比扭杆轴材料硬度要低的钢套8,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扭转摩擦力由钢套8承担;在钢套外再套一层耐摩套9,耐摩套9的外径与支撑座采用过盈配合结构,内径与扭杆轴的钢套8采用间隙配合,保证了使用过程中既能提供径向支撑力,又保证了扭杆轴扭转功能的顺利实现。所述支撑座3为底座10与支座盖7组合形成,支座盖7通过紧固件与底座10紧固在一起。 
所述的钢套8可以是用不锈钢制成或经表面处理后具有良好防锈效果的金属材料制作。 
所述的钢套8在扭转臂装配时采用热套方式与扭杆轴1装配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无需拆卸,而耐摩套外径与支撑座采用小过盈量配合,使用简单工装即可方便实现装配和拆卸;耐摩套内径与钢套采用间隙配合,可直接手工安装和拆卸。 
所述的耐摩套9选用工程塑料制成,可以是尼龙66或其它类似材料,要求保持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与扭杆轴间隙配合,间隙尽可能小以保证车辆的平稳性,所选材料膨胀系数、吸湿性等受环境影响很少,因此能避免受各种极端气候条件变化影响。 

Claims (3)

1.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包括扭杆轴和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为多层复合套的支撑装置;所述的多层复合套的支撑装置是在扭杆轴上通过过盈配合套有一层比扭杆轴材料硬度要低的钢套,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扭转摩擦力由钢套承担;在钢套外再套一层耐摩套,耐摩套的外径与支撑座采用过盈配合结构,内径与扭杆轴采用间隙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套是用不锈钢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套在扭转臂装配时采用热套方式与扭杆轴装配在一起;而耐摩套外径与支撑座采用小过盈量配合;耐摩套内径与钢套采用间隙配合。
CN2010206352891U 2010-12-01 2010-12-01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54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352891U CN202054028U (zh) 2010-12-01 2010-12-01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352891U CN202054028U (zh) 2010-12-01 2010-12-01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54028U true CN202054028U (zh) 2011-11-30

Family

ID=45014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35289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54028U (zh) 2010-12-01 2010-12-01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5402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9662A (zh) * 2010-12-01 2011-04-13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方法及支撑装置
CN104802819A (zh) * 2015-05-15 2015-07-29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抗侧滚扭杆系统其及定位安装方法
CN106476651A (zh) * 2016-12-07 2017-03-0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磁浮列车及其迫导向机构
CN106627635A (zh) * 2015-11-02 2017-05-10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车辆抗侧滚扭杆及其制备方式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9662A (zh) * 2010-12-01 2011-04-13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方法及支撑装置
CN102009662B (zh) * 2010-12-01 2012-07-04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方法及支撑装置
CN104802819A (zh) * 2015-05-15 2015-07-29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抗侧滚扭杆系统其及定位安装方法
CN106627635A (zh) * 2015-11-02 2017-05-10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车辆抗侧滚扭杆及其制备方式
CN106476651A (zh) * 2016-12-07 2017-03-0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磁浮列车及其迫导向机构
CN106476651B (zh) * 2016-12-07 2019-11-12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磁浮列车及其迫导向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9662B (zh)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方法及支撑装置
CN201863861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系统
CN202054028U (zh)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支撑装置
CN101973281B (zh) 一种铁道车辆抗侧滚扭杆装置与车体的连接装置
WO2016124023A1 (zh) 一种高速轨道车辆转向架
CN105882665A (zh) 一种双t型构架弹性铰接的柔性架悬直驱径向转向架
CN102616246B (zh) 一种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
JP2011148367A (ja) 鉄道車両用台車
CN107458410A (zh) 一种低地板车车体之间铰接连接方法及铰接系统
CN203111196U (zh) 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装置
CN102514584A (zh) 一种窄轨距铁路车辆转向架
CN207875660U (zh) 一种二系悬挂装置及转向架
JP5771107B2 (ja) 軸箱支持装置
CN202022216U (zh)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
CN203162159U (zh)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用的新型双层密封结构
US9340082B2 (en) Vehicle wheel suspensions
CN202193087U (zh) 高速列车分体轴箱转臂
CN201834021U (zh) 一种铁道车辆抗侧滚扭杆装置与车体的过渡连接装置
Park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n active steering bogie for urban trains
CN203902568U (zh) 铁路货车转向架一系轴箱悬挂定位装置
CN203623701U (zh) 转向架及其轴箱悬挂定位装置
CN202541564U (zh) 转向架转臂式轴箱定位装置
CN203511677U (zh) 一种轨道车辆牵引机构用球铰支撑装置
CN205819215U (zh) 一种带摇枕有轨电车转向架
CN202144833U (zh) 一种高速列车扭杆系统用连杆关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