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50011U - 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50011U
CN202050011U CN201120041952XU CN201120041952U CN202050011U CN 202050011 U CN202050011 U CN 202050011U CN 201120041952X U CN201120041952X U CN 201120041952XU CN 201120041952 U CN201120041952 U CN 201120041952U CN 202050011 U CN202050011 U CN 2020500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plicing ear
screwed hole
utilit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419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农
何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enter Power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enter Power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enter Power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enter Power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419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500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500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5001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其设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上,在所述第一电池上设有第一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二电池上设有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为所述第一电池的导电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为所述第二电池的导电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之间设有一杆状连接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使得电池电极之间采用杆状的连接件连接,将电池连接和定位作用和合二为一,不但有效地降低了安装和拆卸的难度,而且还使电池之间的定位更加可靠和简单。

Description

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两只以上整组使用,电池之间需要进行连接。目前市面上同组电动车电池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如焊接、导线连接等等;以市面上最常用的48V 12AH(四只12V 12AH电池)电动车电池连接为例,整个电池箱呈T型,上面宽,水平方向放置两只电池,其下面相对;下面窄,垂直方向叠放两只电池,正面都朝上。这种摆放和连接的方式结构复杂,安装及拆卸难度大,而且定位可靠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使得电池电极之间采用杆状的螺杆连接,将电池连接和定位作用合二为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其设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上,在所述第一电池上设有第一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二电池上设有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为所述第一电池的导电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为所述第二电池的导电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之间设有一杆状连接件。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上设有第一螺纹孔,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旋向一致,所述杆状连接件为一双头螺杆,其上设有可以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在所述螺杆的中间部还固定设有一用于调节螺杆进退的调节块。
进一步地,在所述螺杆上位于所述调节块的两边还设有用于锁紧的螺帽。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块为一多边形的金属块。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块的边数小于等于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使得电池电极之间采用杆状的螺杆连接,将电池连接和定位作用和合二为一,不但有效地降低了安装和拆卸的难度,而且还使电池之间的定位更加可靠和简单,同时也可以避免电池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打火等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的B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及A处局部放大图。所述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其设于第一电池1和第二电池2之上,在所述第一电池1上设有第一连接端子11,在所述第二电池2上设有第二连接端子21;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1为所述第一电池1的导电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端子21为所述第二电池2的导电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1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21之间设有一杆状连接件3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使得电池电极之间采用杆状的连接件连接,将电池连接和定位作用和合二为一,不但有效地降低了安装和拆卸的难度,而且还使电池之间的定位更加可靠和简单。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1上设有第一螺纹孔,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子21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旋向一致,所述杆状连接件31为一双头螺杆,其上设有可以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旋向也一致。这样,当螺杆的一端完全旋入第一螺纹孔或者第二螺纹孔后,将另一个为旋入螺杆的螺纹孔对准螺杆另一端,并将已经旋入的螺杆反方向旋出,顺势旋入另一螺纹孔中,从而实现两只电池的端连接,并产生固定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避免电池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打火等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螺杆的中间部还固定设有一用于调节螺杆进退的调节块32。这样在旋动螺杆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该调节块32采用扳手或其他工具使力,甚至不借助其他工具直接用手就可以实现调节,可操作性好,十分省力和方便。同时通过观察设于螺杆中间部的调节块32的位置,也可以很快速地判断出螺杆的两端在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中是否调节到位。当调节块32距两个连接端子的距离基本一致时,即螺杆已经调节到合适的位置。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3、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螺杆上位于所述调节块32的两边还设有用于锁紧的螺帽33。设置螺帽33的目的在于,当螺杆在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的之间的位置调节好之后,再将两个螺帽33分别向两个连接端子方向锁紧,这样可以增加其抗震性能,让螺杆与两个连接端子的连接更加稳固可靠。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4任一图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调节块32为一多边形的金属块。多边形金属块易于使力,方便螺杆的调节。
优化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调节块32的边数小于等于6。调节块32的边数影响调节块的可操控性,一般来说边数越少操控性越强,边数越多,整个调节块的外围就越接近圆形,就越不好受力,操控性就越差,故多边形调节块的边数以不超过6为宜,在3~6这个范围内进行选择。当然,调节块32做成正六边形的标准螺母,更利于用扳手等实现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其设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电池上设有第一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二电池上设有第二连接端子;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为所述第一电池的导电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为所述第二电池的导电连接点;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之间设有一杆状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上设有第一螺纹孔,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旋向一致,所述杆状连接件为一双头螺杆,其上设有可以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杆的中间位置还固定设有一用于调节螺杆进退的调节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杆上位于所述调节块的两边还设有用于锁紧的螺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为一多边形的金属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的边数小于等于6。
CN201120041952XU 2011-02-18 2011-02-18 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500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41952XU CN202050011U (zh) 2011-02-18 2011-02-18 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41952XU CN202050011U (zh) 2011-02-18 2011-02-18 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50011U true CN202050011U (zh) 2011-11-23

Family

ID=44990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41952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50011U (zh) 2011-02-18 2011-02-18 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500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8663A (zh) * 2014-12-05 2015-04-22 江苏绿遥燃料电池系统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整的燃料电池堆固定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8663A (zh) * 2014-12-05 2015-04-22 江苏绿遥燃料电池系统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整的燃料电池堆固定结构
CN104538663B (zh) * 2014-12-05 2017-02-22 江苏氢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整的燃料电池堆固定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17369U (zh) 螺栓连接采集电芯数据的汇流排组件和采集组件
CN202050011U (zh) 电池端连接固定结构
CN201749892U (zh) 一种电化学装置的极柱端子结构
CN203932145U (zh) 一种小型户外备用电源
CN201673939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输出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锂离子电池
CN202888302U (zh) 拆装简易式蓄电池连接导线
CN206180011U (zh) 一种可替代5号一次性碱性电池的1.5v恒压锂电池的电路板固定结构
CN202258768U (zh)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过电压保护器固定装置
CN207587836U (zh) 一种快插式电池模块
CN203351702U (zh) 用于安全预警系统的大容量锂电池
CN201749893U (zh)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极柱
CN208298918U (zh) 导电泡棉作为动力电池铜排接触点垫片的连接结构
CN202695610U (zh) 电动车用蓄电池接线端子
CN104347829B (zh) 集成电芯模块
CN202084590U (zh) 通信基站蓄电池防盗装置
CN207250892U (zh) 一种应用于功率母线的转接头
CN202076421U (zh) 防脱落接地线夹
CN204361149U (zh) 一种航标灯器用锂电池组
CN214849139U (zh) 一种双板浮动式换电连接器
CN202523787U (zh) 电连接端子
CN204885049U (zh) 一种推杆式接线端子
CN201974499U (zh) 蓄电池单格短路测试仪
CN202004077U (zh) 一种电瓶接头
CN202585749U (zh) 用电保护器
CN202050012U (zh) 一种电池端子输出结构和一种蓄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