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43602U - 海藻加工用脱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海藻加工用脱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43602U
CN202043602U CN2011200344951U CN201120034495U CN202043602U CN 202043602 U CN202043602 U CN 202043602U CN 2011200344951 U CN2011200344951 U CN 2011200344951U CN 201120034495 U CN201120034495 U CN 201120034495U CN 202043602 U CN202043602 U CN 202043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hydration
cam
assembly
dewater unit
uni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344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行安
樊继环
祁恒阳
张红玲
王岱绪
朱孟生
Original Assignee
王行安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行安 filed Critical 王行安
Priority to CN2011200344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43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43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436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海藻加工用脱水装置,包括机架(201)、上脱水梁组件(202)、下脱水梁组件(203)及用于使上、下脱水梁组件(202,203)沿着彼此接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的凸轮驱动机构(1,20501;1′,20501′),凸轮驱动机构与上脱水梁组件或下脱水梁组件传动连接,上脱水梁组件(202)具有上脱水梁、上吸水部件托梁和吸水部件,吸水部件安装在上吸水部件托梁上,上吸水部件托梁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上脱水梁上。该脱水装置能够延长脱水时间、脱水效果好且海绵等吸水件易于拆装、便于清洗和维护。

Description

海藻加工用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海藻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海藻加工用脱水装置。该装置采用顶置凸轮驱动机构和/或底置凸轮驱动机构直接驱动安装有脱水海绵的脱水梁做上下运动,脱水梁的运动规律取决于凸轮的结构形状,可以实现脱水梁在下/上行到挤压脱水位时保持一定时间的挤压状态,可以更多的挤出料饼中的水分,以节省对料饼的干燥能源消耗;同时,凸轮的顶置或底置设置,使脱水梁的纵向端部敞开,利于将脱水海绵从脱水梁上成组取出,便于对海绵的清洗等维护操作。本装置适用于紫菜、海带、龙须菜等海藻类物料生产加工的脱水环节。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应用领域为以紫菜加工为代表的海藻加工领域,紫菜一次加工一般包括清洗、去杂、(切碎)、浓度调和、制饼、吸水、脱水、散饼、干燥、剥菜(取饼)、分拣包装等作业工序,其中脱水装置是紫菜一次加工生产的重要工艺环节。
紫菜制饼后脱水的目的是除去料饼中的水分,使料饼定型并减少对料饼干燥的能源消耗,一般都是利用海绵等吸水性强的材料对料饼进行挤压脱水,具有结构简单、脱水效果明显的技术特点。紫菜加工机组的脱水装置一般采用上、下脱水梁安装脱水海绵的结构形式,上脱水梁的上下运动采取偏心摇臂轴+驱动连杆的方式驱动,下脱水梁通常采取凸轮圆周加以驱动,但这种脱水装置也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1、在需要对脱水海绵进行清洗而将脱水海绵从脱水梁上取出时,由于驱动连杆设置在脱水梁的纵向端部,所以脱水海绵只能从脱水梁的侧向取出,这样在脱水梁的数量超过3根的情况下,由于脱水海绵之间的缝隙较小,处于中间的那根脱水梁上的海绵就很难从脱水梁上取出,造成操作、拆装不便;2、由于上脱水梁的运动依靠的是偏心摇臂轴及连杆驱动的方式,使上脱水梁往下运动至最低点后马上抬起,脱水海绵对料饼的挤压时间短,无法实现对料饼的更长时间的挤压,料饼水分脱除不净。也有为了延长对料饼挤压脱水时间而增加间歇机构设计的案例,但整体结构复杂,且仍存在着上述第一条所述的取出脱水海绵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脱水装置所存在的脱水海绵拆装不便、脱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脱水装置。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脱水海绵等吸水件的拆卸和安装的脱水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延长脱水时间、脱水效果好且海绵等吸水件易于拆装的脱水装置。该脱水装置包括:机架、上脱水梁组件、下脱水梁组件及用于使上、下脱水梁组件沿着彼此接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上、下脱水梁组件安装在机架上,驱动机构通过传动部件与动力源传动连接,上脱水梁组件具有上脱水梁、上吸水部件托梁和吸水部件,吸水部件安装在上吸水部件托梁上,上吸水部件托梁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上脱水梁上;驱动机构与上脱水梁组件或下脱水梁组件传动连接,以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使上、下脱水梁组件沿着彼此接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上脱水梁设置有沟槽,吸收部件托梁上设有凸台,凸台与设置在上脱水梁上的沟槽以插装方式相配合,以将吸水部件托梁与上脱水梁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上脱水梁上设有钩挂部件,上脱水梁通过钩挂部件与吸水部件托梁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驱动机构包括凸轮和动力轴;动力轴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机架上,凸轮固定安装在动力轴上并可在动力轴的驱动下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凸轮具有一用于与动力轴相连接的轴孔,凸轮的外轮廓或外周面由相对凸轮轴孔的中心具有不同半径的曲面段组成,曲面段按照下述方式进行配置:在一个脱水周期内,使得上、下脱水梁组件能够按照彼此接近、相互接触、相互挤压、保持挤压力基本不变、彼此分开和远离的顺序动作,以实现对料饼的周期性挤压脱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凸轮外周面的第一曲面段为一段具有相同半径的圆弧面,以在上、下脱水梁组件对料饼进行挤压脱水的过程中,使挤压力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基本不变;凸轮外周面的第二曲面段其曲面半径由等于或接近第一曲面段的圆弧半径逐渐变小至一最小半径值,第三曲面段的半径由最小半径值逐渐变大并接近或等于第一曲面段的半径,以使上、下脱水梁组件沿着彼此接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凸轮在其端面上设有环槽,环槽具有内周面和外周面,环槽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与凸轮的外周面相对应,由相对凸轮轴孔的中心具有不同半径的曲面段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第一轴承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上脱水梁上,第一轴承装配在凸轮的环槽内并与环槽传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上脱水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该轴承座内,第二轴承位于凸轮外周面的下方并可与凸轮的外周面传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第一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轴承座的边板或侧板上部,第一轴承借助于该边板或侧板与上脱水梁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下脱水梁组件包括下脱水梁、下吸水部件、下吸水部件托梁,下吸水部件安装在下吸水部件托梁上,下吸水部件托梁与下脱水梁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动力轴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机架的顶部或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上脱水梁设置有第一导杆,该第一导杆与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导套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还包括浮动轨道组件,浮动轨道组件包括浮动轨道、压簧、浮动杆,浮动轨道下部设有浮动杆,压簧套装在浮动杆上,浮动杆与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二导套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还包括托盘架组件,托盘架组件包括料圈和料圈托架,料圈安装在料圈托架上;托盘架组件位于浮动轨道组件上方并可以沿浮动轨道的纵向位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料圈托架是由纵横交错排列的筋条构成的框架,料圈设有连接部,料圈通过连接部与料圈托架相连接,料圈底部设有网状构件。
根据权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下脱水梁组件安装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轴承座上,第二轴承位于凸轮的上方并与凸轮的外周面传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动力轴被安装在机架的底部或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还包括托盘架组件和轨道组件,轨道组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上脱水梁组件与下脱水梁组件之间;托盘架组件包括料圈和料圈托架,料圈安装在料圈托架上;托盘架组件位于轨道组件(207)上方并可以沿浮动轨道的纵向位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下脱水梁设置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与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二导套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实现脱水海绵从脱水梁上成组取出,便于维护和清洗;能够延长对料饼的脱水挤压时间,使脱水后的料饼含水率更低,节省干燥能源;驱动机构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的驱动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脱水装置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脱水装置的端向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的上脱水梁的“T”形槽结构特征;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的海绵托梁的“T”形台结构特征;
图6为图3的局部放大视图,图中示出了上脱水梁与凸轮驱动机构的连接关系;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脱水装置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脱水装置的端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附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1′)、凸轮:101、凸轮体,102、环槽,103、凸轮外轮廓或外周面,104、轴孔;2、脱水组件:201、机架,20101(20201′)、第一导套,20102、第二导套;202、上脱水梁组件:20201、上脱水梁,20202、第一导杆,20203(20203′)、第二轴承座,20204、第一轴承,20205(20205′)、第二轴承,20206、海绵托梁,20207、上脱水海绵,20208(20208′)、承压芯轴;203、下脱水梁组件:20301、下脱水梁支架,20302、下脱水海绵,20303、下脱水梁,20304、第二导杆;204、减速机组件:20401、电机及减速机,20402、主动链轮,20403、链条;205、动力轴组件:20501、动力轴,20502、轴承座,20503、轴承,20504、从动链轮;206、托盘架组件;207、浮动轨道组件(轨道组件):20701、浮动轨道,20702、压簧,20703、浮动杆。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脱水装置的结构组成及动作方式作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凸轮1的主体为凸轮体101,凸轮体外轮廓或外周面103由具有不同曲率的曲面段组成,其中A-B段是为以轴孔104的中心O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曲面段,曲面段A-C为以O点为圆心,半径由R逐渐减小至C点达到最小的曲面段;曲面段CB为以O点为圆心,半径由C点的最小值逐渐增大至B点最大值R的曲面段;凸轮体的一端面上设有环槽102,环槽的断面形状为类“U”形的矩形;轴孔104为设置在凸轮体上的通孔。
凸轮驱动机构主要由凸轮1和动力轴20501构成,凸轮固定安装在动力轴20501上,具体如下所述。
图2和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2和3所示,该脱水装置主要由机架201、上脱水梁组件202、下脱水梁组件203、减速机组件204、动力轴组件205、托盘架组件206以及浮动轨道组件207组成,其中下脱水梁组件203固定安装在机架201上,而上脱水梁组件202则以可相对下脱水梁上下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机架201上,上脱水梁组件与凸轮1传动连接,由凸轮1驱动上脱水梁组件移动,当凸轮1受到驱动而旋转时,凸轮1将带动上脱水梁组件相对固定不动的下脱水梁组件上下移动,以对位于上、下脱水梁组件之间并承载在托盘架组件206上的菜饼进行挤压,从而将菜饼内的水分挤出。
其中,机架201由金属型钢焊合而成的空间框架式结构,用于安装固定其他各功能组件;
上脱水梁组件202由上脱水梁20201、第一导杆20202、第二轴承座20203、第一轴承20204、第二轴承20205、海绵托梁20206及上脱水海绵20207组成。上脱水梁组件202以上脱水梁20201为主体,根据机型规模大小的不同,上脱水梁20201的数量也往往不同,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上脱水梁的数量为两个,每个脱水梁安装了两个海绵托梁20206,每个海绵托梁20206上安装有一组脱水海绵20207,脱水海绵一般都是以直接胶接的固定方式或以胶接在海绵底板上后再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安装在海绵托梁上。上脱水梁上设有“T”形槽2020101结构特征,如图4所示,海绵托梁上设有与该“T”形槽相配合的“T”形凸台2020601结构特征,如图5所示,海绵托梁利用其“T”形台2020601插入脱水梁上的“T”形槽2020101内而安装到脱水梁上,安装后再用螺栓或销轴锁定,这种连接方式实质上就是在上脱水梁与海绵托梁之间形成一种插装式配合方式,以便于海绵托梁与上脱水梁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对脱水海绵进行拆卸和清洗;需要说明的是:上脱水梁也可不必具有“T”形槽结构,而是一个平面状构件,此时,保持海绵托梁的结构不变,可通过将多个钩挂件固定在该上脱水梁上,利用这些钩挂件将海绵托梁安装到上脱水梁上,也同样可以达到T形槽的功能和作用,同样便于海绵托梁的抽取和安装,便于海绵的拆卸和清洗;第二轴承座20203固定安装在上脱水梁20201的上平面上,第二轴承20205利用承压芯轴20208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轴承座内,第一轴承20204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轴承座的边板或侧板上部,在装配状态下,第一轴承20204位于凸轮1的环槽102内且第二轴承20205的外圆将与凸轮的凸轮外轮廓或外周面103的位置上下对正;导杆20202安装在上脱水梁的上平面上,一般每个脱水梁上设有2根导杆,导杆与设置在机架上部的第一导套20101滑配安装,限制上脱水梁组件只能做上下直线往复运动;
下脱水梁组件203由下脱水梁支架20301、下脱水海绵20302、海绵托梁及下脱水梁20303组成,下脱水梁支架20301是由型钢材料焊接而成的空间框架式结构件,脱水梁支架安装在机架201内,下脱水梁20303安装在脱水梁支架上,脱水海绵20302以直接胶接的固定方式或以胶接在海绵底板上后再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安装在海绵托梁上。海绵托梁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下脱水梁20303的上平面,同样,下脱水梁的数量也是按照机组规模确定的,每件下脱水梁上的脱水海绵也是成组布置,且上、下脱水海绵位置对正;
减速机组件204由电机及减速机20401、主动链轮20402及链条20403组成,电机及减速机是脱水装置的动力源,主动链轮20402安装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并通过链条20403与安装在动力轴20501上的从动链轮20504传动连接;
动力轴组件205由动力轴20501、轴承座20502、轴承20503、从动链轮20504以及凸轮1组成,动力轴组件的作用是实现上脱水梁组件的上下运动。动力轴组件以动力轴20501为主体,动力轴20501通过轴承20503和轴承座20502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201的顶部或上部,凸轮1固定安装在动力轴20501上,每个动力轴组件上一般包括2件凸轮;从动链轮20504固定安装在动力轴20501上,并通过减速机组件204上的链条20403与主动链轮20402传动连接;动力轴组件安装后,上脱水梁组件202上的第一轴承20204将位于凸轮1的环槽102内且第二轴承20205的外圆表面将与凸轮的凸轮廓103的位置上下对正;
上述从动链轮20504、链条20403及主动链轮20402等一起构成了脱水装置的传动部件;
托盘架组件206包括由纵横交错排列的钢筋等型钢焊接而成的料圈框架及安装在料圈框架上的料圈,料圈为底部设有网状构件的闭环体,料圈上还设有连接部,料圈通过连接部与料圈托架连接在一起,托盘架组件上的料圈是承载料饼的载体;
浮动轨道组件207包括浮动轨道20701、压簧20702、浮动杆20703。浮动轨道组件以浮动轨道20701为主体,浮动轨道下部设有浮动杆20703,浮动杆上套装了压簧20702,浮动杆与设在机架201上的第二导套20102滑动配合;浮动轨道沿托盘架组件运动方向布置,在脱水装置的左右侧对称布置各一组,浮动轨道组件是承载托盘架组件的载体,同时也是保持托盘架组件直线运动的限位件。
下面结合图1-图3具体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电机减速机20401连续转动,通过其轴端的主动链轮20402、链条20403传动至动力轴组件205的从动链轮20504,带动轴20501连续转动,凸轮1则随同动力轴20501一起转动(为方便叙述,我们假定凸轮按照图2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凸轮上的凸轮外轮廓或外周面103与上脱水梁组件上的第二轴承20205以及凸轮上的环槽102与上脱水梁组件上的第一轴承20204间的动力传动,实现上脱水梁组件的上下往复运动。
工作状态一:在图2所示的位置,凸轮转动至使其C点处于O点正下方的位置上,此时,由于C点距离凸轮的轴孔中心点O最近,因此,凸轮的环槽102通过第一轴承20204将上脱水梁组件202向上抬起至高位,上脱水海绵20207离开托盘架组件最远,同时浮动轨道组件的浮动轨道在压簧的内力作用下也抬起至高点,托盘架组件离开下脱水海绵20302一段距离,此时,托盘架组件可以沿浮动轨道长度方向进出脱水装置工作位;
工作状态二:随着凸轮的继续转动,凸轮上的A点逐渐转动至凸轮的下方位置,这个过程中,凸轮的作用半径(凸轮廓至O点的距离)是逐渐增大的,通过凸轮外轮廓103与第二轴承20205的配合,凸轮将上脱水梁组件逐渐下压,当A点处于O点正下方时,上脱水梁组件将处于最低位置,此时上脱水海绵已经压在托盘架组件上的料饼上,并将托盘架组件下压使浮动轨道组件的压簧压缩,直至托盘架组件的下平面与下脱水海绵20302接触并压实,料饼将在上、下脱水海绵的挤压作用下开始脱除水分;
工作状态三:随着凸轮的继续转动,凸轮上的A-B段圆弧将始终压在第二轴承20205上,在这个时间段,上、下脱水海绵始终挤压在料饼上,保持最大压紧状态,延长脱水时间,尽可能多的挤出料饼中的水分;
工作状态四:凸轮继续转动,凸轮的B逐渐离开低点,C点逐渐转动至低点,由于凸轮廓半径逐渐缩小,凸轮环槽102驱动第一轴承20204向上运动,将上脱水梁组件上移,直至到达上述的工作状态一,上脱水梁组件完全抬起,脱水后的料饼随托盘架组件移出工作位,同时另一组待脱水的料饼将随另一组托盘架组件进入脱水工作位;
周而复始,连续重复上述工作状态及过程,即可实现对料饼的周期性挤压脱水。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脱水装置加以详细说明。
如图7、图8所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组成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所叙述的装置一样,该脱水装置主要是由机架201、上脱水梁组件202、下脱水梁组件203、减速机组件204、动力轴组件205、托盘架组件206以及轨道组件207组成,所不同的是,浮动轨道组件207在第二实施例中为固定轨道组件207,且其上脱水梁组件202固定安装在机架201上,而下脱水梁组件203则以可相对上脱水梁上下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机架201上,下脱水梁组件与凸轮1′传动连接,由凸轮1′驱动下脱水梁组件移动,当凸轮1′受到驱动而旋转时,凸轮1′将驱动下脱水梁组件相对固定不动的上脱水梁组件上下移动,以对位于上、下脱水梁组件之间并承载在托盘架组件206上的菜饼进行挤压,从而将菜饼内的水分挤出。
其中,机架201由金属型钢焊合而成的空间框架式结构,用于安装固定其他各功能组件;
上脱水梁组件202由上脱水梁20201、海绵托梁20206及上脱水海绵20207组成。上脱水梁组件202以上脱水梁20201为主体,根据机型规模大小的不同,海绵梁20206的数量也往往不同,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海绵托梁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海绵托梁20206上安装有一组脱水海绵20207,脱水海绵一般都是胶接在海绵托梁20206上。上脱水梁上设有“T”形槽2020101结构特征,如图4所示,海绵托梁上设有与该“T”形槽相配合的“T”形凸台2020601结构特征,如图5所示,海绵托梁利用其“T”形台2020601插入脱水梁上的“T”形槽2020101内而安装到脱水梁上,安装后再用螺栓或销轴锁定,这种连接方式实质上就是在上脱水梁与海绵托梁之间形成一种插装式配合方式,以便于海绵托梁与上脱水梁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对脱水海绵进行拆卸和清洗;需要说明的是:上脱水梁也可不必具有T形槽结构,而是一个平面状构件,此时,保持海绵托梁的结构不变,可通过将多个钩挂件固定在该上脱水梁上,利用这些钩挂件将海绵托梁安装到上脱水梁上,也同样可以达到T形槽的功能和作用,同样便于海绵托梁的抽取和安装,便于海绵的拆卸和清洗;上脱水梁以固定安装或焊接的方式悬吊固定在机架上。当然,钩挂件也可与上脱水梁一体制成或连成一体。
对于第二实施例的凸轮1′而言,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凸轮体101上不再设环槽102,而凸轮的其它结构特征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外,驱动凸轮的安装位置不同:在第一实施例中,驱动凸轮设置在机架的顶部或上部,即凸轮顶置,在第二实施例中,驱动凸轮设置在机架的底部或下部,即凸轮底置或下置。
下脱水梁组件203由下脱水海绵20302、海绵托梁、下脱水梁20303、第二导杆20304、第二轴承座20203′及第二轴承20205′等组成,第二轴承座20203′固定安装在下脱水梁20303的下平面上,第二轴承20205′利用承压芯轴20208′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轴承座内,在装配状态下,第二轴承20205′的外周缘或外周面将与凸轮的凸轮外轮廓或外周面103的位置上下对正;第二导杆20304安装在下脱水梁的下平面上,一般每个脱水梁上设有2根第二导杆,第二导杆与设置在机架下部的第一导套20101′滑配安装,限制下脱水梁组件只能做上下直线往复运动;下脱水海绵20302以胶接的方式固定在海绵托梁上,海绵托梁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下脱水梁20303的上平面,下脱水梁的数量也是按照机组规模确定的,每件下脱水梁上的脱水海绵也是成组布置,且上、下脱水海绵位置对正;
减速机组件204的结构及组成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动力轴组件205的结构及组成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第二实施例中,动力轴组件的作用是实现下脱水梁组件的上下运动。动力轴组件以动力轴20501′为主体,动力轴20501′通过轴承20503和轴承座20502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201底部或下部,安装后,动力轴组件处于下脱水梁组件的下方,凸轮1′固定安装在动力轴20501′上,每个动力轴组件上一般包括2件凸轮;从动链轮20504固定安装在动力轴20501′上,并通过减速机组件204上的链条20403与主动链轮20402传动连接;动力轴组件安装后,第二轴承20205′的外圆表面将与凸轮的凸轮廓103的位置上下对正;
托盘架组件206的结构及组成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托盘架组件上的料圈是承载料饼的载体;
轨道组件207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沿托盘架组件运动方向布置,在脱水装置的左右侧对称布置各一组,轨道组件是承载托盘架组件的载体,同时也是保持托盘架组件直线运动的限位件。
下面结合图1、图7和图8具体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电机减速机20401连续转动,通过其轴端的主动链轮20402、链条20403传动至动力轴组件205的从动链轮20504,带动动力轴20501′连续转动,凸轮1′则随同动力轴20501′一起转动(为方便叙述,我们假定凸轮按照图7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凸轮上的凸轮外轮廓或外周面103与下脱水梁组件上的第二轴承20205′动力传动以及下脱水梁组件的自重力作用,实现下脱水梁组件的上下往复运动。
工作状态一:在图7所示的位置,凸轮转动至使其C点处于O点正上方的位置上,此时,由于C点距离凸轮的轴孔中心点O最近,因此,下脱水梁组件203下落至最低位置,下脱水海绵20302离开托盘架组件最远,托盘架组件的下部与轨道组件上部贴合,且距离上脱水海绵20207一段距离,此时,托盘架组件可以沿浮动轨道长度方向进出脱水装置工作位;
工作状态二:随着凸轮的继续转动,凸轮上的B点逐渐转动至凸轮的上方位置,这个过程中,凸轮的作用半径(凸轮外轮廓至O点的距离)是逐渐增大的,通过凸轮外轮廓103与第二轴承20205′的配合,凸轮将下脱水梁组件逐渐上推,当B点处于O点正上方时,下脱水梁组件将处于最高位置,此时下脱水海绵已经托在托盘架组件底部并将托盘架组件向上顶起离开轨道组件,使托盘架组件上的料饼逐渐与上脱水梁上的上脱水海绵相接触并使上脱水海绵产生,直至上、下脱水海绵达到一定的脱水压力,料饼将在上、下脱水海绵的挤压作用下开始脱除水分;
工作状态三:随着凸轮的继续转动,凸轮上的B-A段圆弧将始终向上推压在第二轴承20205′上,在这个时间段,上、下脱水海绵始终挤压在料饼上,保持最大压紧状态,延长脱水时间,尽可能多的挤出料饼中的水分;
工作状态四:凸轮继续转动,凸轮的A逐渐离开高点,C点逐渐转动至高点,由于凸轮廓半径逐渐缩小,凸轮廓将逐渐离开第二轴承,下脱水梁组件将在自重力作用下下移,直至到达上述的工作状态一,下脱水梁组件完全落下,脱水后的料饼随托盘架组件下落到轨道组件上,并可移出工作位,同时另一组待脱水的料饼将随另一组托盘架组件进入脱水工作位;
周而复始,连续重复上述工作状态及过程,即可实现对料饼的周期性挤压脱水。
上面已经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装置的实施例及相应的工作方式做出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多种修改和变形或结构变换,例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设计要求,上、下脱水梁组件分别与一凸轮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在此种情况下,轨道组件可以采用浮动轨道组件,也可以采用固定式轨道组件;此外,下脱水梁与下脱水海绵托梁之间也可采用插装式配合方式;但这些修改、变形或结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海藻加工用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01)、上脱水梁组件(202)、下脱水梁组件(203)及用于使所述上、下脱水梁组件(202,203)沿着彼此接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1,20501;1′,20501′),所述上、下脱水梁组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传动部件(20504,20403,20402)与动力源(20401)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脱水梁组件(202)具有上脱水梁、上吸水部件托梁和吸水部件,所述吸水部件安装在所述上吸水部件托梁上,所述上吸水部件托梁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上脱水梁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上脱水梁组件或所述下脱水梁组件传动连接,以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使所述上、下脱水梁组件沿着彼此接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脱水梁(20201)设置有沟槽(2020101),所述吸收部件托梁上设有凸台(2020601),所述凸台与设置在所述上脱水梁上的所述沟槽以插装方式相配合,以将所述吸水部件托梁与所述上脱水梁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脱水梁上设有钩挂部件,所述上脱水梁通过所述钩挂部件与所述吸水部件托梁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凸轮(1,1′)和动力轴(20501,20501′);所述动力轴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凸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轴(20501,20501′)上并可在所述动力轴的驱动下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具有一用于与所述动力轴相连接的轴孔,所述凸轮的外轮廓或外周面(103)由相对所述凸轮轴孔的中心(O)具有不同半径的曲面段(AB段,AC段,CB段)组成,所述曲面段按照下述方式进行配置:在一个脱水周期内,使得所述上、下脱水梁组件能够按照彼此接近、相互接触、相互挤压、保持挤压力基本不变、彼此分开和远离的顺序动作,以实现对料饼的周期性挤压脱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外周面的第一曲面段为一段具有相同半径的圆弧面,以在所述上、下脱水梁组件对料饼进行挤压脱水的过程中,使挤压力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基本不变;所述凸轮外周面的第二曲面段的曲面半径由等于或接近所述第一曲面段的圆弧半径逐渐变小至一最小半径值,第三曲面段的半径由所述最小半径值逐渐变大并接近或等于所述第一曲面段的半径,以使所述上、下脱水梁组件沿着彼此接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1)在其端面上设有环槽(102),所述环槽具有内周面和外周面,所述环槽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与所述凸轮的外周面相对应,由相对所述凸轮轴孔的中心(O)具有不同半径的曲面段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轴承(20204)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上脱水梁上,所述第一轴承装配在所述凸轮的环槽内并与所述环槽传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脱水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0203),第二轴承(20205)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轴承座(20203)内,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凸轮外周面的下方并可与所述凸轮的外周面传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20204)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座(20203)的边板或侧板上部,所述第一轴承借助于所述边板或侧板与所述上脱水梁连接在一起。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脱水梁组件包括下脱水梁(20303)、下吸水部件(20302)、下吸水部件托梁,所述下吸水部件安装在所述下吸水部件托梁上,所述下吸水部件托梁与所述下脱水梁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机架的顶部或上部。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脱水梁设置有第一导杆(20202),所述导杆与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导套(20101)滑动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水装置,还包括浮动轨道组件(207),所述浮动轨道组件包括浮动轨道、压簧、浮动杆,所述浮动轨道下部设有所述浮动杆,所述压簧套装在所述浮动杆上,所述浮动杆与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导套滑动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脱水装置,还包括托盘架组件,所述托盘架组件包括料圈和料圈托架,所述料圈安装在所述料圈托架上;所述托盘架组件位于所述浮动轨道组件(207)上方并可以沿所述浮动轨道的纵向位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圈托架是由纵横交错排列的筋条构成的框架,所述料圈设有连接部,所述料圈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料圈托架相连接,所述料圈底部设有网状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之一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脱水梁组件安装有第二轴承座(20203),第二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座上,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凸轮的上方并与所述凸轮的外周面传动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被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下部或底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脱水装置,还包括托盘架组件(206)和轨道组件(207),所述轨道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上脱水梁组件与下脱水梁组件之间;所述托盘架组件包括料圈和料圈托架,所述料圈安装在所述料圈托架上;所述托盘架组件位于所述轨道组件(207)上方并可以沿所述浮动轨道的纵向位移。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脱水梁设置有第二导杆(20304),所述第二导杆与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导套(20101′)滑动配合。
CN2011200344951U 2011-01-30 2011-01-30 海藻加工用脱水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43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344951U CN202043602U (zh) 2011-01-30 2011-01-30 海藻加工用脱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344951U CN202043602U (zh) 2011-01-30 2011-01-30 海藻加工用脱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43602U true CN202043602U (zh) 2011-11-23

Family

ID=44983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34495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43602U (zh) 2011-01-30 2011-01-30 海藻加工用脱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4360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9360A (zh) * 2013-10-25 2014-06-04 连云港富安紫菜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翻转脱水梁及采用这种可翻转脱水梁的紫菜饼脱水装置
CN104939285A (zh) * 2015-05-27 2015-09-3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圆饼紫菜上下挤压脱水装置
CN106983166A (zh) * 2017-05-26 2017-07-28 纪合溪 一种海藻制饼设备
CN109105928A (zh) * 2017-06-23 2019-01-01 连云港富安紫菜机械有限公司 紫菜加工机组及其帘架自动翻转装置
CN109827390A (zh) * 2019-02-14 2019-05-31 浙江中控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面清洗液回收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9360A (zh) * 2013-10-25 2014-06-04 连云港富安紫菜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翻转脱水梁及采用这种可翻转脱水梁的紫菜饼脱水装置
CN104939285A (zh) * 2015-05-27 2015-09-3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圆饼紫菜上下挤压脱水装置
CN104939285B (zh) * 2015-05-27 2017-05-24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圆饼紫菜上下挤压脱水装置
CN106983166A (zh) * 2017-05-26 2017-07-28 纪合溪 一种海藻制饼设备
CN109105928A (zh) * 2017-06-23 2019-01-01 连云港富安紫菜机械有限公司 紫菜加工机组及其帘架自动翻转装置
CN109827390A (zh) * 2019-02-14 2019-05-31 浙江中控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面清洗液回收装置
CN109827390B (zh) * 2019-02-14 2020-09-29 浙江中控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镜面清洗液回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43602U (zh) 海藻加工用脱水装置
CN203916151U (zh) 油水分离装置
CN102530543A (zh) 一种间歇自动送料装置
CN200979350Y (zh) 挂面低温烘干输送装置
CN101380125B (zh) 菜饼防脱落装置及安装有这种菜饼防脱落装置的脱水装置
CN109512360B (zh) 一种用于清洗餐具的洗碗机自动夹持系统
CN201312547Y (zh) 菜饼防脱落装置及安装有这种菜饼防脱落装置的脱水装置
CN209502806U (zh) 一种冲床快速自动化上下料设备
CN101991978B (zh) 回旋摆动式刮泥机
CN206918509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污水管道
CN2791019Y (zh) 轻便式浮油回收机
CN201800069U (zh) 蘑菇切片机
CN207174887U (zh) 一种自动化检测台的总成搬运机构
CN204712250U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切割机
CN202396360U (zh) 一种湿面条挂架提升装置
CN113967762A (zh) 一种可双向移动的导轨式整体移动裁断机
CN204996785U (zh)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钉子表面清洁器
CN201169724Y (zh) 纸浆原料脱水输送机
CN219580112U (zh) 一种便于更换滤筒的除尘器
CN105035643A (zh) 一种尾部装配用弹簧张紧装置
CN2811557Y (zh) 双头抽油机
CN218114152U (zh) 一种链节输送机
CN205145703U (zh) 一种压滤机
CN208853820U (zh) 不锈钢内衬管自动裁边设备
CN215066411U (zh) 一种固化酶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LIANYUNGANG FU AN LAVER MACHINE CO., LTD.

Assignor: Wang Xingan

Contract record no.: 2013320000586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Dewatering device for seaweed processing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0620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