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34543U - 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 - Google Patents

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34543U
CN202034543U CN2011200901090U CN201120090109U CN202034543U CN 202034543 U CN202034543 U CN 202034543U CN 2011200901090 U CN2011200901090 U CN 2011200901090U CN 201120090109 U CN201120090109 U CN 201120090109U CN 202034543 U CN202034543 U CN 202034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b connector
pci
bus
splicing ears
enlargemen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901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乃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901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34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34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345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具有:绝缘座体、两个以上连接端子、两个以上传输导线及至少一个USB连接器。绝缘座体具有底座,底座向外延伸设置有对应于PCI-E总线插槽的形状及大小的舌部;两个以上连接端子设置于绝缘座体内,并分别自舌部凸出于绝缘座体之外;当扩充模块与PCI-E总线互相连接时,舌部插入PCI-E总线插槽中,致使两个以上连接端子与PCI-E总线内部的针脚电性连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的一端分别与绝缘座体中的两个以上连接端子电性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少一个USB连接器。借以,可通过电子设备上的PCI-E接口,使用扩充模块来扩充至少一个USB连接器。

Description

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扩充模块有关,特别有关于一种可用来扩充USB连接器的扩充模块。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由英特尔公司(Intel)与微软公司(Microsoft)共同发起的一种传输接口,并且自USB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个人计算机外设产品中,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通用传输接口。
到目前为止,USB在市场上已经经历了USB1.0、USB1.1及USB2.0等三个版本的演进,其中USB1.0主要支持低速模式(Low Speed),传输速率为1.5Mbps;USB1.1支持全速模式(Full Speed),传输速率为12Mbps;而USB2.0则支持到高速模式(Hi-Speed),其传输速率为480Mbps。
然而,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目前即使是USB2.0所支持的480Mbps高速速率,也已无法满足某些特殊需求,因此,便有了USB3.0版本的推出。USB3.0主要支持超高速模式(SuperSpeed),其传输速率最高到达5Gbps。USB3.0的传输接口主要在USB2.0原有的四根端子基础上,增加两组差分端子和一根接地端子,共由九根端子组成,并且还可向下兼容USB2.0。
USB连接器的使用,都必须配合计算机主机板上相对应的控制芯片,然而目前USB3.0尚未普及,市面上具有USB3.0控制芯片的主机板少之又少,绝大部分计算机使用者的计算机主机板都不支持USB3.0连接器的使用。
因此,应使用者的需求,市面上即有了USB3.0扩充适配卡的出现。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扩充适配卡的示意图。扩充适配卡10主要为印刷电路板,其上设置有控制芯片101及至少一个USB3.0连接器102,该至少一个USB3.0连接器102与该控制芯片101电性连接。该扩充适配卡10的一侧延伸设置有凸部103,该凸部103上布设有两个以上金手指104,电性连接至该控制芯片101。其中,该凸部103的形状及大小对应于计算机主机板200上的快捷外围互联标准(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x1总线201的插槽(slot),当该凸部103插置到该PCI-E x1总线201插槽中时,该扩充适配卡10通过该两个以上金手指104与该PCI-E x1总线201电性连接。当该扩充适配卡10通过PCI-E x1总线201与该主机板200连接之后,该主机板200所属的计算机即可通过该扩充适配卡10对外连接USB3.0接口的电子装置(图中未示出),并互相传输与接收USB3.0的信号。
然而,上述扩充适配卡10仅为过渡时期产物,当USB3.0渐渐普及,计算机主机板上普遍设置有USB3.0的控制芯片后,上述扩充适配卡10将无法再受到使用者的青睐。原因是该扩充适配卡10不但价格昂贵,而且体积过大,其插置在该PCI-E x1总线201中时,会过度占据计算机主机板上宝贵的配置空间。
因此,如何通过PCI-E总线的使用,并以更便利、更便宜,且不占空间的设计扩充USB3.0的连接器,并且增加连接器可能的设置位置,便于使用者使用,即为本技术领域的从业人员潜心研究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该USB连接器扩充模块插接于主机板上的PCI-E总线插槽,通过PCI-E接口,直接扩充设置USB连接器,节省了主机板上的配置空间,价格更便宜,使用上更便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连接于计算机主机板上的PCI-E总线上,该计算机主机板上设置有USB3.0控制芯片,并且该控制芯片电性连接该PCI-E总线,该USB连接器扩充模块包含:
绝缘座体,具有底座及自该底座向外延伸设置的舌部,该舌部对应于该PCI-E总线插槽的形状及大小;
两个以上连接端子,设置于该绝缘座体内,并分别自该舌部凸出于该绝缘座体之外;并且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在该舌部上的凸出位置,对应于该PCI-E总线内部针脚的位置;
两个以上传输导线,对应于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的数量,并且各该传输导线的一端分别与各该连接端子电性连接;及
至少一个USB总线连接器,电性连接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的另一端;
其中,当该绝缘座体与该PCI-E总线互相连接时,该舌部插入该PCI-E总线插槽内,致使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与该PCI-E总线内的两个以上针脚电性连接。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USB连接器为USB3.0连接器,每个该USB连接器电性连接九条该传输导线,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与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的数量为九的倍数,并且该倍数对应于该USB连接器的数量。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USB连接器的数量至多为四,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及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的数量至多为三十六。
如上所述,其中该USB连接器扩充模块还包括电路板,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该电路板的一端,该至少一个USB连接器电性连接该电路板上远离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的另一端,借以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通过该电路板与该至少一个USB连接器电性连接。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USB连接器为USB3.0连接器,每个该USB连接器通过该电路板电性连接九条该传输导线,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与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的数量为九的倍数,并且该倍数对应于该USB连接器的数量。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USB连接器的数量至多为四,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及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的数量至多为三十六。
为了更明确地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连接于计算机主机板上的PCI-E总线上,该计算机主机板上设置有USB3.0控制芯片,并且该控制芯片电性连接该PCI-E总线,该USB连接器扩充模块包含:
绝缘座体,具有底座及自该底座向外延伸设置的舌部,该舌部对应于该PCI-E总线插槽的形状及大小;
两个以上连接端子,设置于该绝缘座体内,并分别自该舌部凸出于该绝缘座体之外,并且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在该舌部上的凸出位置,对应于该PCI-E总线内部针脚的位置;
排线,该排线的一端具有连接件,另一端与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电性连接;
电路板,一端具有连接部,该电路板通过该连接部与该排线的该连接件电性连接;及
至少一个USB连接器,电性连接该电路板上远离该连接部的另一端,借以通过该电路板与该排线电性连接;
其中,当该绝缘座体与该PCI-E总线互相连接时,该舌部插入该PCI-E总线插槽内,致使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与该PCI-E总线内的两个以上针脚电性连接。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排线为软性扁平排线。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USB连接器为USB3.0连接器,每个该USB连接器通过该电路板及该排线连接九根该连接端子,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的数量为九的倍数,并且该倍数对应于该USB连接器的数量。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USB连接器的数量至多为四,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的数量至多为三十六。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先前技术所达到的功效在于,可通过计算机主机板上的PCI-E总线来直接扩充USB连接器,不需要在主机板上保留设置USB连接器的区域,可以节省主机板上宝贵的配置空间。并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扩充模块上的传输导线,还可将USB连接器延伸设置到计算机主机前端,作为前置线使用,进一步提高了连接器使用上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扩充适配卡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USB连接器扩充模块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USB连接器扩充模块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USB连接器扩充模块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连接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USB连接器扩充模块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USB连接器扩充模块的第四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扩充适配卡
101 控制芯片
102 USB3.0连接器
103 凸部
104 金手指
200 主机板
201 PCI-E x1总线
20  主机板
21  PCI-E总线
211 PCI-E x1总线
212 PCI-E x16总线
22  USB控制芯片
3、30、300、3000 USB连接器扩充模块
31  绝缘座体
311 底座
312 舌部
32  连接端子
33  传输导线
34  USB连接器
35  电路板
351 连接部
36  排线
361 连接件
4   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所述说明及附图,然而所附附图示仅供参考说明用,而非用来加以限制。
首先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USB连接器扩充模块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本实用新型的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连接器扩充模块(下面将简称为该扩充模块)3,主要应用于计算机的主机板20上,该主机板20主要具有至少一个快捷外围互联标准(PCI-E,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 Express)总线21及电性连接该PCI-E总线21的一个USB控制芯片22(下面将简称为该控制芯片22)。其中,该PCI-E总线21可为PCI-E x1总线211、PCI-E x16总线212或其它种类的PCI-E总线(图中未示出),该控制芯片22主要可为USB3.0的控制芯片,但不加以限定。下面叙述中,将以该PCI-E x1总线211为例,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该扩充模块3,主要包括绝缘座体31、两个以上连接端子32、两个以上传输导线33及至少一个USB连接器34。其中,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33通常以绝缘材料包覆,以降低信号干扰,并方便使用者整理,因此图2中,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33整体以一个粗体的传输导线33为例。
该绝缘座体31主要具有底座311,该底座311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有舌部312,并且,该舌部312对应于该PCI-E x1总线211插槽(slot)的形状及大小。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32设置于该绝缘座体31内,并且分别自该舌部312凸出于该绝缘座体31之外。当该绝缘座体31与该PCI-E x1总线211互相连接时,该绝缘座体31上的该舌部312插入该PCI-E x1总线211的插槽内,借以,该绝缘座体31上的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32分别与该PCI-E x1总线211内部的两个以上针脚(pin)电性连接。值得一提的是,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32在该舌部312上的凸出位置,对应于该PCI-E x1总线211内部针脚的位置。
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33对应于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32的数量,并且各该传输导线33的一端分别与各该连接端子32电性连接,而该至少一个USB连接器34则电性连接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33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该USB连接器34主要为USB3.0连接器,其内部主要具有九根端子(图中未示出)。每一个端子分别电性连接各该传输导线33的另一端,借以通过各该传输导线33与各该连接端子32连接,再通过各该连接端子32连接该PCI-E x1总线211内部的针脚。因此,当该USB连接器34的数量为一个时,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33及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32的数量为九。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33及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32的数量为九的倍数,并且该倍数对应于该USB连接器34的数量。即,每九条该传输导线33及每九根该连接端子32,对应于一个该USB连接器34。
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USB连接器扩充模块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如上所述,该PCI-E x1总线211主要具有三十六只针脚,因此该绝缘座体31上的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32的数量至多可为三十六根。而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33的数量对应于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32的数量,至多也为三十六条。并且,本实施例中该USB连接器34主要为USB3.0连接器,其中的端子数为九根,因此一个该PCI-E x1总线211,至多可通过本实用新型USB连接器扩充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扩充模块30,扩充连接四组USB3.0连接器。
如图3中所示,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32的数量为三十六根,分别对应于该PCI-E x1总线211上的三十六只针脚。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33的数量为三十六条,并且分为四组,分别对应于四个该USB连接器34。
请继续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USB连接器扩充模块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连接使用示意图。若计算机4的主机板20上设置有该PCI-E x1总线211及USB3.0的该控制芯片22,则该计算机4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该扩充模块3。当该扩充模块3与该PCI-E x1总线211互相连接时,该扩充模块3还可通过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33,将该USB连接器34延伸设置至该计算机4主机的前端,借以将该扩充模块3当作前置线来使用。如此,更能够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
图5为本实用新型USB连接器扩充模块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扩充模块300具有与该扩充模块30相同的该绝缘座体31、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32、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33及该至少一个USB连接器34,并且还包括电路板35。该电路板35的一端连接(焊接)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33的另一端,而该至少一个USB连接器34连接该电路板35上远离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33的另一端。并且若该USB连接器34为USB3.0连接器,则每一个该USB连接器34均通过该电路板35,分别电性连接九条该传输导线33。
借此,通过该电路板35可使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33与该至少一个USB连接器34的连接更为容易,并且使该扩充模块300组装在该计算机4上时更为稳固。
最后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USB连接器扩充模块的第四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扩充模块3000具有与该扩充模块300相同的该绝缘座体31、该至少一个USB连接器34及该电路板35,并且,该扩充模块3000还使用排线36来取代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33。更具体而言,该排线36主要可为软性扁平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但不加以限定。
该排线36的一端具有连接件361,而另一端与该绝缘座体31上的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32电性连接。该电路板35的一端上具有连接部351,该电路板35通过该连接部351与该排线36上的该连接件361电性连接。而该至少一个USB连接器34则电性连接该电路板35上远离该连接部351的另一端,借以,通过该电路板35与该排线36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若该USB连接器34为USB3.0连接器,则每一个该USB连接器34分别通过该排线36连接九根该连接端子32。更具体而言,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32的数量为九的倍数,并且该倍数对应于该USB连接器34的数量。并且,该USB连接器34的数量至多为四个,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32的数量至多为三十六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它任何等效变换均属于本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连接于计算机主机板上的PCI-E总线上,该计算机主机板上设置有USB3.0控制芯片,并且该控制芯片电性连接该PCI-E总线,其特征在于,该USB连接器扩充模块包含:
绝缘座体,具有底座及自该底座向外延伸设置的舌部,该舌部对应于该PCI-E总线插槽的形状及大小;
两个以上连接端子,设置于该绝缘座体内,并分别自该舌部凸出于该绝缘座体之外,并且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在该舌部上的凸出位置,对应于该PCI-E总线内部针脚的位置;
两个以上传输导线,对应于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的数量,并且各该传输导线的一端分别与各该连接端子电性连接;及
至少一个USB连接器,电性连接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的另一端;
其中,当该绝缘座体与该PCI-E总线互相连接时,该舌部插入该PCI-E总线插槽内,致使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与该PCI-E总线内的两个以上针脚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器为USB3.0连接器,每个该USB连接器电性连接九条该传输导线,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与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的数量为九的倍数,并且该倍数对应于该USB连接器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器的数量至多为四,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及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的数量至多为三十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其特征在于,该USB连接器扩充模块还包括电路板,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该电路板的一端,该至少一个USB连接器电性连接该电路板上远离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的另一端,借以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通过该电路板与该至少一个USB连接器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器为USB3.0连接器,每个该USB连接器通过该电路板电性连接九条该传输导线,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与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的数量为九的倍数,并且该倍数对应于该USB连接器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器的数量至多为四,该两个以上传输导线及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的数量至多为三十六。
7.一种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连接于计算机主机板上的PCI-E总线上,该计算机主机板上设置有USB3.0控制芯片,并且该控制芯片电性连接该PCI-E总线,其特征在于,该USB连接器扩充模块包含:
绝缘座体,具有底座及自该底座向外延伸设置的舌部,该舌部对应于该PCI-E总线插槽的形状及大小;
两个以上连接端子,设置于该绝缘座体内,并分别自该舌部凸出于该绝缘座体之外,并且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在该舌部上的凸出位置,对应于该PCI-E总线内部针脚的位置;
排线,该排线的一端具有连接件,另一端与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电性连接;
电路板,一端具有连接部,该电路板通过该连接部与该排线的该连接件电性连接;及
至少一个USB连接器,电性连接该电路板上远离该连接部的另一端,借以通过该电路板与该排线电性连接;
其中,当该绝缘座体与该PCI-E总线互相连接时,该舌部插入该PCI-E总线插槽内,致使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与该PCI-E总线内的两个以上针脚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为软性扁平排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器为USB3.0连接器,每个该USB连接器通过该电路板及该排线连接九根该连接端子,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的数量为九的倍数,并且该倍数对应于该USB连接器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连接器的数量至多为四,该两个以上连接端子的数量至多为三十六。
CN2011200901090U 2011-03-30 2011-03-30 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34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901090U CN202034543U (zh) 2011-03-30 2011-03-30 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901090U CN202034543U (zh) 2011-03-30 2011-03-30 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34543U true CN202034543U (zh) 2011-11-09

Family

ID=44896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9010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34543U (zh) 2011-03-30 2011-03-30 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345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5351A (zh) * 2020-12-31 2021-04-20 深圳安捷丽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cie转usb协议的桥接芯片及其运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5351A (zh) * 2020-12-31 2021-04-20 深圳安捷丽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cie转usb协议的桥接芯片及其运行方法
CN112685351B (zh) * 2020-12-31 2022-05-24 深圳安捷丽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cie转usb协议的桥接芯片及其运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11681U (en) USB connector expansion module implemented through PCI-E bus
TW201640367A (zh) USB Type-C連接器模組(二)
CN103108487B (zh) 耦接usb 3.0插座连接器及电缆线的电路板及其耦接方法
CN202076648U (zh) 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连接器扩充模块
US20120246372A1 (en) Pci-e bus achieved connector expansion module
CN202076621U (zh) 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
CN202034543U (zh) 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
TWM519845U (zh) 複合式連接器(二)
CN202076480U (zh) 通过pci-e总线实现的usb连接器扩充模块
CN215298224U (zh) 一种核心板及计算机设备
CN203456670U (zh) 改良型插座连接器结构
CN202817262U (zh) 一种个人电脑中前置usb输入输出端连接结构
CN203180274U (zh) 具有读卡机的计算机前置线
CN214896408U (zh) 一种主板及计算机设备
CN205281383U (zh) 一种计算机及其内置功能子板
CN202405551U (zh) 内建控制集成电路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CN202888878U (zh) 一种充电设备
CN203967454U (zh) 基于usb 3.0技术的高频数据传输装置
CN215771613U (zh) 功能卡扩展装置、电路板及电子产品
CN203103706U (zh) 一种集成接口转换器
CN212873481U (zh) 一种基于龙芯2k1000的板卡
CN214379191U (zh) 一种m.2-1216-sd模块转接板
CN212809195U (zh) 转接板卡、主机板和终端设备
CN202486680U (zh) 一种用于超声相控阵或涡流阵列的cpci插板结构
CN203288870U (zh) 一种s型通用串行总线集成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