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30616U - 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30616U
CN202030616U CN2011201295562U CN201120129556U CN202030616U CN 202030616 U CN202030616 U CN 202030616U CN 2011201295562 U CN2011201295562 U CN 2011201295562U CN 201120129556 U CN201120129556 U CN 201120129556U CN 202030616 U CN202030616 U CN 202030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early
water outlet
rainwater
divers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295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宇
刘志强
赵新华
黄婷
孙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201295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30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30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3061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导流室,导流室设有出水口,导流室经出水口与初期雨水过滤室连通,导流室的侧壁上安装有溢流管和连接管,导流室通过溢流管和连接管与人工湿地连通,人工湿地的底部铺有滤层,滤层的底部设有穿孔集水管,连接管出水口处的标高高于出水口,连接管连接在潜水泵的出水口上,潜水泵设置在初期雨水过滤室的底部,出水口、溢流管和连接管上均设有单向阀,人工湿地上设有补给水源口;导流室和初期雨水过滤室之间设有滤网结构。本实用新型将初期径流雨水和后期径流雨水分流,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初期雨水,能够有效去除初期径流雨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及氮磷等污染物,生态化地处理初期雨水。

Description

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是一种较为流行的水处理及回用技术。近些年,对于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加深。有资料显示,降落到地面的雨水,形成径流后,初期的雨水径流污染较为严重,占整个污染量的80%,而后期的雨水径流比较洁净。因此,有学者提出,对于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直接将初期雨水弃流,收集后期雨水进行再利用。然而,另有资料显示,初期雨水径流的污染主要是固体悬浮物,总氮、总磷、氨氮等其它污染指标都不是特别高。因此,直接将初期雨水排除而不加以利用,尤为可惜。现有的雨水收集利用装置都是将初期雨水直接排放,或是先将其收集在一个水箱里等降雨结束后再排放,如2011年3月2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100522079.6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降雨径流分质收集及净化的工艺与系统,该系统包括进水管、截留池、渗滤池、滤层及出水管组成。该发明专利申请将汇集在截留池内的初期雨水利用潜水泵打入污水管网,与污水一同流向污水厂,该方法会导致市政污水浓度降低,从而影响污水厂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初期雨水的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管、导流室、收集利用管、后期雨水储存室和出水管,所述导流室设有出水口,所述导流室经所述出水口与初期雨水过滤室连通,所述导流室的侧壁上安装有溢流管和连接管,所述导流室通过所述溢流管和所述连接管与人工湿地连通,所述人工湿地的底部铺有滤层,所述滤层的底部设有穿孔集水管,所述连接管出水口处的标高高于所述出水口,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潜水泵的出水口上,所述潜水泵设置在所述初期雨水过滤室的底部,所述出水口、溢流管和连接管上均设有单向阀,所述人工湿地上设有补给水源口;所述导流室和所述初期雨水过滤室之间设有滤网结构。
所述滤网结构包括三层滤网,所述三层滤网的孔径沿出水方向依次减小。
所述三层滤网均为半包围结构,所述滤网结构由所述三层滤网依次拼装形成。
所述滤层包括三层滤料,所述三层滤料的粒径从上至下依次增大。
所述导流室的底面为自进水管侧逐渐降低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将污染较严重的初期径流雨水和水质较好的后期径流雨水分流,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初期雨水,能够有效去除初期径流雨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及氮磷等污染物,生态化地处理初期雨水,并能美化区域内的环境景观。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方便,结构简单,空间布置合理、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安全、节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降雨初期的工作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降雨中期的工作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降雨结束后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进水管,2、导流室,3、检修口,4、雨水收集利用管,5、单向阀,6、检修口,7、初期雨水过滤室,8溢流管9、连接管,10、人工湿地,11、水生植物,12、浅层滤料,13中层滤料14、深层滤料,15、穿孔集水管,16、潜水泵,17、小孔径滤网,18、中孔径滤网,19、大孔径滤网,20、出水管,21、后期雨水储存室,22、补给水源口,23、浮球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雨水进水管1、雨水导流室2、雨水收集利用管4、后期雨水储存室21和后期雨水出水管20,雨水导流室2上设有与初期雨水过滤室7连通的出水口,初期雨水过滤室7上安装有溢流管8和连接管9,初期雨水过滤室7通过溢流管8和连接管9与人工湿地10连通,人工湿地10下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浅层滤料12、中层滤料13和深层滤料14,在人工湿地10滤料层的底部设有穿孔集水管15,出水口、溢流管8和连接管9上均设有单向阀5。在出水口处设有滤网结构,滤网结构由大孔径滤网19、中孔径滤网18和小孔径滤网17三件半包围形的滤网拼装形成,三件滤网沿出水方向滤网孔径依次变小,在本实施例中,沿出水方向滤网孔径依次为4mm、2mm和0.5mm。连接管9出水口处的标高应略高于初期雨水过滤室7进水口标高。连接管9连接在潜水泵16的出水口上,潜水泵16设置在初期雨水过滤室7的底部,人工湿地10上应当设有补给水源口22并种植水生植物11。
为了检修方便,可在导流室2和初期雨水过滤室7的顶部分别设有检修口3和检修口6。
在本实施例中,雨水导流室2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并做好防水,埋于地下,并将其底面设置为自进水管侧逐渐降低的斜面,倾斜角度约为10°~20°即可。初期雨水过滤室7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并做好防水,容积大小按照雨水径流20min内汇水区域面积上的水量计算。
在本实施例中,人工湿地10为半地下式,人工湿地10的深层粒料是粒径为20~30mm的砾石,厚度为20cm;中层粒料是粒径为10~15mm的碎石,厚度为20cm;浅层粒料是粒径为1~8mm的沙子和人工沸石,厚度为30cm。滤层上面布水20cm厚,并种植香蒲、芦苇、美人蕉等水生植物。安装在滤层底部的穿孔集水管15,用于收集人工湿地处理后的雨水。后期雨水储存室21用混泥土浇筑成形,做好防水,设置于导流室2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请参阅图4~图6,当降雨开始时,雨水由进水管1进入导流室2内,初期雨水沿导流室2内的底面流向导流室出口,雨水进入初期雨水过滤室7时,首先经过三级滤网过滤,然后随着雨水不断流入初期雨水过滤室7,其室内水位逐渐升高,当初期雨水过滤室7内的水量达到设计的初期雨水量时,安装在导流室和初期雨水过滤室之间的单向阀5关闭,雨水壅积在导流室2内而不再进入初期雨水过滤室7,当水位高于雨水收集管4低端标高时,雨水会沿着雨水收集管4流入中期雨水储存室21内,实现后期雨水收集。待降雨结束后,利用初期雨水过滤室内的潜水泵16将初期雨水打入人工湿地,湿地内的水生植物通过化学-生物作用将初期雨水净化,处理后的雨水由穿孔集水管15收集,排入河道或是作为绿化用水。利用浮球液位计23控制潜水泵的运行时间,当浮球液位计23指示水位降到初期雨水过滤室底端时,则关闭潜水泵16。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管、导流室、收集利用管、后期雨水储存室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室设有出水口,所述导流室经所述出水口与初期雨水过滤室连通,所述导流室的侧壁上安装有溢流管和连接管,所述导流室通过所述溢流管和所述连接管与人工湿地连通,所述人工湿地的底部铺有滤层,所述滤层的底部设有穿孔集水管,所述连接管出水口处的标高高于所述出水口,所述连接管连接在潜水泵的出水口上,所述潜水泵设置在所述初期雨水过滤室的底部,所述出水口、溢流管和连接管上均设有单向阀,所述人工湿地上设有补给水源口;所述导流室和所述初期雨水过滤室之间设有滤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结构包括三层滤网,所述三层滤网的孔径沿出水方向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滤网均为半包围结构,所述滤网结构由所述三层滤网依次拼装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层包括三层滤料,所述三层滤料的粒径从上至下依次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室的底面为自进水管侧逐渐降低的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室和所述初期雨水过滤室的顶部均设有检修口。
CN2011201295562U 2011-04-27 2011-04-27 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30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295562U CN202030616U (zh) 2011-04-27 2011-04-27 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295562U CN202030616U (zh) 2011-04-27 2011-04-27 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30616U true CN202030616U (zh) 2011-11-09

Family

ID=44892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2955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30616U (zh) 2011-04-27 2011-04-27 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30616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8911A (zh) * 2012-01-10 2012-09-19 天津大学 一种植物水循环维持模拟装置
CN102926452A (zh) * 2012-11-27 2013-02-13 重庆大学 一种道路雨水离线控制系统
CN103374972A (zh) * 2012-04-26 2013-10-30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集路面径流收集、净化、蓄水并为植物利用的系统及方法
CN104782447A (zh) * 2015-04-17 2015-07-22 浙江大学 一种农业用地初期径流收集灌溉系统及其方法
CN105664584A (zh) * 2016-03-15 2016-06-15 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CN107965031A (zh) * 2018-01-12 2018-04-27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初期雨水径流收集、处理、积蓄、利用的系统
CN108050391A (zh) * 2017-11-06 2018-05-18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无阀门控制的自动分流的管路系统
CN114920425A (zh) * 2022-05-26 2022-08-1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人工湿地净化法雨水回用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8911A (zh) * 2012-01-10 2012-09-19 天津大学 一种植物水循环维持模拟装置
CN103374972B (zh) * 2012-04-26 2016-02-03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集路面径流收集、净化、蓄水并为植物利用的系统及方法
CN103374972A (zh) * 2012-04-26 2013-10-30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集路面径流收集、净化、蓄水并为植物利用的系统及方法
US20140144850A1 (en) * 2012-11-27 2014-05-29 Promotion Ct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rifying rainfall runoff
CN102926452B (zh) * 2012-11-27 2014-07-30 重庆大学 一种道路雨水离线控制系统
CN102926452A (zh) * 2012-11-27 2013-02-13 重庆大学 一种道路雨水离线控制系统
US9580897B2 (en) * 2012-11-27 2017-02-28 Chongqing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rifying rainfall runoff
CN104782447A (zh) * 2015-04-17 2015-07-22 浙江大学 一种农业用地初期径流收集灌溉系统及其方法
CN105664584A (zh) * 2016-03-15 2016-06-15 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CN105664584B (zh) * 2016-03-15 2019-01-15 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CN108050391A (zh) * 2017-11-06 2018-05-18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无阀门控制的自动分流的管路系统
CN107965031A (zh) * 2018-01-12 2018-04-27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初期雨水径流收集、处理、积蓄、利用的系统
CN114920425A (zh) * 2022-05-26 2022-08-1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人工湿地净化法雨水回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30616U (zh) 分流式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102359172B (zh) 一种城市生活小区雨水分流收集处理系统
CN209723179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利用系统
CN105735405B (zh) 一种楼宇屋顶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203514477U (zh) 中央景观雨水收集系统
CN104213599B (zh) 零能耗屋顶雨水回收中水利用系统
CN203361234U (zh) 大型场馆抗冲击智能控制型雨水利用系统
CN206233333U (zh) 一种初期雨水过滤、沉淀、弃流及收集处理系统
CN105735449B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03408156A (zh) 立交桥雨水净化与收集利用综合方法与系统
CN105013244B (zh) 多级雨水净化处理设备
CN104250986A (zh) 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08797756A (zh) 一种景观绿化内雨水渗透净化储蓄系统
CN105887968A (zh) 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海绵式立体雨水回用调蓄系统
CN104944688A (zh) 一种自动集雨及净化系统
CN105174635A (zh) 多级雨水生物处理装置
CN107162200A (zh) 一种净化含洗衣废水的屋顶雨水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09879435A (zh) 一种装配式填料块及装配式阶梯型滨水湿地净化系统
CN103086447A (zh) 农村雨水净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3088871A (zh) 大型场馆抗冲击智能控制型雨水利用系统
CN206385597U (zh)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CN203403502U (zh) 水系生态水资源再利用系统
CN2920987Y (zh) 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人工湿地
CN204865241U (zh) 多级雨水净化处理设备
CN208995865U (zh) 一种用于收集道路雨水的建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