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27509U - 一种便携式坐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坐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27509U
CN202027509U CN2011200099358U CN201120009935U CN202027509U CN 202027509 U CN202027509 U CN 202027509U CN 2011200099358 U CN2011200099358 U CN 2011200099358U CN 201120009935 U CN201120009935 U CN 201120009935U CN 202027509 U CN202027509 U CN 202027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t
top board
connecting rod
toilet seat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099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金龙
刘涌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HENGB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HENGB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HENGB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HENGB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099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27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27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275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Non-Flushing Toi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坐便器,是针对户外、医院病房、车内等缺乏室内洗手间或上洗手间不方便的场所使用、方便携带的专用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顶板3,所述顶板3下方设有沿上下方向能够伸缩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设有用于伸缩时固定的限位装置。所述支撑机构备选的下方可以设有底板14并与所述底板14相连。所述顶板3备选的为中间设有孔的圈形。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时候,通过将顶板3下方的支撑机构沿上下方向展开并由限位装置固定,套上废料袋,即可使用,使用完毕后,将废料袋取下,将支撑机构收起即可,便于携带,重复使用。<i/>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坐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便携式坐便器,往往不能折叠使用,携带时占用较大空间。充气型的便携式坐便器因为充气比较麻烦,且使用时支撑力不够,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折叠、携带和使用的便携式坐便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坐便器包括顶板3,所述顶板3下方设有沿上下方向能够伸缩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设有用于伸缩时固定的限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时候,通过展开顶板下方的支撑机构,通过限位装置使其固定,在顶板上套上废料袋即可使用,使用完毕后,将废料袋取下,将支撑机构沿上下方向折叠收起即可,便于携带,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打开可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使用时的整体剖视图(图3的P-P剖视图)。 
图3是图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状态图。 
图5是图1折叠携带时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打开可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使用时的整体结构局剖图。 
图9是图8折叠携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顶板图。 
图11是图8折叠携带时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的A-A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打开可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收拢状态的立体结构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打开可使用状态的立体剖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收拢状态的立体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打开可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收拢状态的立体结构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打开可使用状态的立体剖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收拢状态的立体剖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 的打开状态的正面立体结构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打开状态的反面立体结构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收拢状态的反面立体结构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收拢状态的正面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坐便器,是针对户外、医院病房、车内等缺乏室内洗手间或上洗手间不方便的场所使用、方便携带的专用结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顶板3,所述顶板3下方设有沿上下方向能够伸缩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设有用于伸缩时固定的限位装置。 
所述支撑机构备选的下方可以设有底板14并与所述底板14相连。 
所述顶板3备选的为中间设有孔的圈形。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时候,通过将顶板3下方的支撑机构沿上下方向展开并由限位装置固定,套上废料袋,即可使用,使用完毕后,将废料袋取下,将支撑机构收起即可,便于携带,重复使用。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6。本实施例包括右上导轨1,右上滑轮2、顶板3、右上滑动铰链4、右撑杆A5、右撑杆铰链6、右撑杆B7、螺丝轴8、前螺丝轴座9、手摇柄10、右下滑动铰链11、右下滑轮12,右下导轨13、底板14、左上滑轮15、左上导轨16、内挡布17、左撑杆铰链18、左撑杆A19、左撑杆B20、左撑起弹簧21、左下滑轮22、左下导轨23、废料袋24、连接杆25、右撑起弹簧26、便携袋27、外挡布28。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于顶板3下方的对称交叉的支撑杆,分别为互相交叉的左撑杆A19、左撑杆B20和互相交叉的右撑杆A5、右撑杆B7,所述左撑杆A19和左撑杆B20在中部通过左撑杆铰链18相连,所述右撑杆A5和右撑杆B7在中部通过右撑杆铰链6相连。所述右撑杆A5的上端通过右上滑动铰链4固定在顶板3底部,所述右撑杆B7的上端在顶板3底部所设的导轨内滑动,所述右撑杆B7的下端通过右下滑动铰链11固定在底板14上,所述右撑杆A5的下端在底板14上所设的导轨内滑动并由限位装置进行限位,所述左撑杆A19和左撑杆B20与顶板3和底板14的连接方式与右撑杆A5和右撑杆B7的对称相同。 
左撑杆A19的上端用滑动铰链固定在顶板3底部,左撑杆B20的下端用滑动铰链固定在底板14上。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连接杆25,所述连接杆25和手摇柄10相连。所述连接杆25上焊接有和螺丝轴8相配的螺母并与左撑杆A19和右撑杆A5固定相连,手摇柄10与螺丝轴8可拆式相连,摇动手摇柄10带动螺丝轴8转动,即可带动连接杆25移动,从而带动左撑杆A19和右撑杆A5移动。 
撑杆在顶板和底板里的移动靠滑轮来完成。具体来说,左撑杆A19下端固定有左下滑轮22,右撑杆A5下端固定有右下滑轮12,左下滑轮22扣在左下导轨23里,右下滑轮12扣在右下导轨13里。所述左下导轨22和右下导轨13平行固定在底板14上。 
左撑杆B20的上端固定有左上滑轮15,右撑杆B7的上端固定有右上滑轮2,左上滑轮15扣在左上导轨16里,右上滑轮2扣在右上导轨1里,所述左上导轨16和右上导轨1平行固定在顶板3下方。 
所述底板14上还设有左撑起弹簧21和右撑起弹簧26,所述左撑起弹簧21和右撑起弹簧26的作用是在顶板3与底板14之间距离最小的时候,摇动手摇柄10时,辅助抬起顶板3。 顶板3和底板14之间分别装有可以任意折叠的内挡布17和外挡布28,使本实用新型美观和安全。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时候,拉开便携袋27拉链,将本实用新型取出,把手摇柄10套在螺丝轴8的前端部,摇动手摇柄10带动螺丝轴8转动,本实用新型将会自动把顶板3升起来。顶板3升到所需的高度时,可停止摇动手摇柄8。把废料袋24套入顶板3的中部圈孔中,废料袋内部形成一个内腔,一个可方便使用的坐便器就完成了。使用完成后,收起废料袋24,把废料袋24口部打一个结,适当的时候就可将装有排泄物的废料袋24遗弃在合适的地方。反向摇动手摇柄10,带动顶板3下降,当顶板3降到最低时,收起放入便携袋27,拉上拉链即可收起保存。
总之,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手摇机构(限位装置), 使其升到合适的高度,形成一个方便使用的坐便器。也可以通过手摇机构(限位装置),使其降到很薄的尺寸,从而便于携带和存放。 
实施例2
参照附图7~11,本实施例包括铰链A31,钩扣32、顶板3、铰链B34、铰链销B35、上支撑板36、扭力弹簧37、铰链销D38、下支撑板39、铰链销C310、铰链C311、底板14,废料袋24、携带袋27、钩扣弹簧315、铰链销316、钩扣挡片317。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9,所述上支撑板36与顶板3通过铰链B34相连,铰链B34固定在顶板3上,上支撑板36通过铰链销B35连接在铰链B34上,所述上支撑板36的下端和下支撑板39的上端通过铰链相连;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所述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9的接触处设有扭力弹簧37,所述扭力弹簧37使所述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9之间打开时,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9形成一个向外凸的角度,撑起顶板3,并使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9之间保持稳定。 
所述顶板3下方备选的设有底板14,所述下支撑板39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4通过铰链C311相连,所述铰链C311固定在底板14上,下支撑板39通过铰链销C310连接在铰链C311上,上支撑板36、下支撑板39和扭力弹簧37通过铰链销38连接在一起。 
所述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9之间可以折叠。 
所述顶板3下方还设有钩扣32,所述钩扣32与顶板3通过铰链A31相连,所述铰链A31固定在顶板3下方,所述钩扣32上还设有钩扣弹簧315,所述钩扣32通过铰链销316和钩扣弹簧315与铰链A31相连并在钩扣弹簧315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向一个方向偏转。所述底板14上设有钩扣挡片317,所述钩扣32的端部设有倒钩。携带时,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9之间处于折叠状态,顶板3和底板14之间的距离与钩扣32的长度相匹配,所述钩扣32的端部倒钩扣住钩扣挡片317并在钩扣弹簧315的作用下保持与钩扣挡片317的扣着状态,这样使得上支撑板36与下支撑板39保持折叠状态,使顶板3和底板14之间保持距离最短,便于放进携带袋27中。 
在本实施例中,钩扣32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9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0052]  
本实施例使用的时候,拉开携带袋27的拉链,将处于折叠状态的本实施例取出,扳动钩扣32,使钩扣32端部倒钩脱离固定在底板14上的钩扣挡片317。在扭力弹簧37与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9的共同作用下,自动把顶板3向上支撑起一定的高度后达到一个死点,使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9之间保持稳定。
把废料袋24套入顶板3的中部圈孔中,废料袋24内部形成一个内腔,一个可使用的坐便器就完成了。使用完成后,收起废料袋24并在其口部打一个结,适当时把装有垃圾的废料袋24遗弃在合适的地方。 
收起本实用新型,只需在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9的连接处向内推动,使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9脱离连接死点,同时把顶板3向底板14方向推压,直到钩扣32端部倒钩在钩扣弹簧315的作用下自动钩住钩扣挡片317,即可回复折叠状态,再把本实施例放入携带袋27并拉上拉链存放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铰链和弹簧等机构,能快捷地形成一个高度合适、使用方便的坐便器,也能方便快捷地降到很薄的尺寸,便于携带和存放。 
实施例3
参照附图13~16,图中包括:顶板3、 撑杆51、 撑杆接件A52、 撑杆接件B53、 底板14、 连杆A54、 连杆B55、 旋转盘56、 转盘轴57、 限位柱A58、 限位柱B59、 手柄510、轴承A511、 轴销A512、 轴销B513、 轴承B514、轴销C515。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所述底板14上设有可旋转的旋转盘56,所述顶板3下方设有至少三个撑杆接件A52,所述底板14上设有同样数量的撑杆接件B53,所述撑杆接件A52和撑杆接件B53之间通过撑杆51相连,所述顶板3可以旋转,所述撑杆接件B53可以在底板14上旋转,所述撑杆接件B53与连杆B55相连,所述连杆B55与连杆A54相连,所述连杆A54与所述旋转盘56相连,所述限位装置设于底板14上。 
具体来说,所述撑杆接件A52可以绕固定在顶板3下方的轴承A511转动,撑杆51的上端通过轴销A512与撑杆接件A52连接,并可绕着轴销A512转动,撑杆接件B53可绕固定在底板14上的轴承B514转动,撑杆51的下端通过轴销B513与撑杆接件B53连接,并可绕着轴销B513转动。连杆B55的一端与撑杆接件B53紧固在一起,另一端通过一销轴与连杆A54的一端连在一起,并可绕着该销轴转动。连杆A54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旋转盘56上的销轴C515连在一起,并可绕销轴C515转动。 
旋转盘56可绕紧固在底板上的转盘轴57转动。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在旋转盘56上的手柄510和设于底板上的限位柱A58和限位柱B59,所述手柄510的一端与旋转盘56相连,所述手柄510的一段设于限位柱A58与限位柱B59之间,当手柄靠近限位柱B59时,所述连杆B55和连杆A54之间形成锐角,当手柄靠近限位柱A58时,所述连杆B55与连杆A54之间形成钝角。 
运动时,从上往下看,顶板是逆时针转动,撑杆接件A52和撑杆接件B53也是逆时针旋转。 
当本实施例处于打开状态时,扳动固定在旋转盘56上的手柄510,旋转盘56转动,带动连杆A54和连杆B55相对作旋转运动,当手柄510靠近限位柱B59时,连杆A54和连杆B55的夹角为锐角,此时如果本实施例要收拢,则顶板3必须顺时针旋转,顶板顺时针旋转必将带动连杆B55顺时针旋转,而连杆B55的一端会被连杆A顶住,使得本实施例不能被收拢,从而起到限位作用。 
而如果把手柄510扳到靠近限位柱A58的方向时,此时连杆A54和连杆B55的夹角是一个比较大的钝角,顶板3顺时针收拢时,带动连杆B55也顺时针转动,连杆B55也会带着连杆A54一起转动而不会被卡住。 
本实施例使用时与前述的实施例基本相同,拉开便携袋27的拉链,将本实用新型取出,使顶板3对底板14作逆时针的相对旋转,当撑杆51完全直立后,把手柄510扳到靠近限位柱B59的位置,使连杆A54和连杆B55形成一个比较小的锐角,此时机构处于自锁状态。把废料袋24套入顶板3中部圈孔中,废料袋内部形成一个内腔,一个可方便使用的坐便器就完成了。使用完成后,收起废料袋24,把废料袋24口部打一个结,适当的时候就可将装有排泄物的废料袋24遗弃在合适的地方。 
把手柄510扳到靠近限位柱A58的位置时,使顶板3对底板14作顺时针的相对旋转,直到顶板3与底板之间的距离最小,把本实施例放入便携袋27,拉上拉链即可收起存放。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手柄、撑杆等机构,能方便地形成一个高度合适使用方便的坐便器,且容易操作限位和松开限位,使用方便。 
实施例4
参照附图17~20,图中包括:顶板3、 撑杆51、 撑杆接件A52、 撑杆接件B53、 底板14、 连杆A54、 连杆B55、 旋转盘56、 转盘轴57、动作开关516、电机517、 电机齿轮518、连杆B上感应孔519、红外感应开关A520、 红外感应开关B521。
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实施例3基本相同,但是限位装置采取电动式,与实施例3中的手动式限位装置有所区别,本实施例的旋转盘56是采用电机517带动的,与实施例3通过手柄转动不同。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动作开关516和电机517,所述电机517上设有电机齿轮518,所述电机齿轮518可带动旋转盘56转动,所述底板14上设有红外感应开关A520和红外感应开关B521,所述连杆B55上设有对应所述红外感应开关A520和红外感应开关B521的感应孔519,当所述连杆B55移动到该感应孔519对应红外感应开关A520的位置时,所述连杆B55和连杆A54之间形成锐角;当所述连杆B55移动到感应孔519对应红外感应开关B521的位置时,所述连杆B55和连杆A54之间形成钝角。 
具体来说,当顶板3由收拢状态逆时针旋转打开到撑杆51完全直立时,连杆B55上的感应孔519对应到红外感应开关B521,电机517自动启动,通过电机齿轮518带动旋转盘56顺时针转动,连杆A54推动连杆B55转动,直到连杆B55上的感应孔519对应到红外感应开关A520为止,此时连杆A54和连杆B55的夹角为一比较小角度的锐角,使得撑杆接件B53不能顺时针转动,也就是顶板3不能自动顺时针转动收拢,电机517自动停止运转。 
当要收起本实施例时,按一下动作开关516,电机517运转,带动旋转盘56逆时针转动,同时旋转盘56带动连杆A54和连杆B55作相对运动,当连杆B55上的感应孔519对应红外感应开关B521时,此时连杆A54和连杆B55之间有一比较大的钝角,顶板3可顺时针转动收拢,电机517自动停止运转。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相比较实施例3而言,通过电机操作,更加容易操作限位和松开限位,使用更为便捷。 
实施例4的使用方法和实施例3基本相同。本实施例使用时,拉开便携袋27的拉链,将本实用新型取出,使顶板3对底板14作逆时针的相对旋转,电机517自动启动,直到连杆B55上的感应孔519对应到红外感应开关A520为止,使连杆A54和连杆B55形成一个比较小的锐角,此时机构处于自锁状态,电机517自动停止运转。把废料袋24套入顶板3中部圈孔中,废料袋内部形成一个内腔,一个可方便使用的坐便器就完成了。使用完成后,收起废料袋24,把废料袋24口部打一个结,适当的时候就可将装有排泄物的废料袋24遗弃在合适的地方。 
当按下动作开关516时,电机517运转,使顶板3对底板14作顺时针的相对旋转,直到连杆B55上的感应孔519对应红外感应开关B521,此时连杆A54和连杆B55之间有一比较大的钝角,顶板3可顺时针转动收拢,电机517自动停止运转,把本实施例放入便携袋27,拉上拉链即可收起存放。 
实施例5
    参照附图21~24。图中包括:顶板3、撑脚A71、撑脚B72、支撑腿73、转换限位扣74、限位弹簧75、凸起限位块76、轴销77。
本实施例的支撑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撑脚,所述撑脚的上端与顶板3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撑脚为两个,分别为撑脚A71和撑脚B72,所述撑脚A71和撑脚B72的上端与顶板3通过轴销77相连并可弯折至与顶板3平行。 
所述撑脚A71和撑脚B72可以为两片平面撑脚,也可以由交叉或相连的单根柱状支撑腿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其分别由两根相连的柱状支撑腿73组成并相互对称。 
实际上本实施例也可以有多个撑脚,比如三个柱状撑脚,每个撑脚为一根单独的支撑腿亦可。 
所述限位装置为转换限位扣74、限位弹簧75和凸起限位块76,所述转换限位扣74和凸起限位块76分别装在撑脚A71和撑脚B72上,所述转换限位扣74与限位弹簧75相连并在限位弹簧75的作用下与凸起限位块76相互配合。 
本实施例使用的时候,首先将撑脚A和撑脚B打开,扳动该两个撑脚使其绕轴销77旋转,使撑脚A71和撑脚B72由最初取出时,与顶板3平行的状态变为与顶板3接近垂直的状态。 
其次,将转换限位扣74向顶板3外侧方向扳动直至该转换限位扣74在限位弹簧75的作用下被凸起限位块76挡住为止。此时,撑脚A71和撑脚B72在转换限位扣74和限位弹簧75的作用下,不能向顶板3内侧方向收拢,从而保持整个实施例的稳定。 
把废料袋24套入顶板3中部圈孔中,废料袋24内部形成一个空腔,一个可方便使用的坐便器就完成了。 
收拢时,只要把装在撑脚A71和撑脚B72上的转换限位扣74向顶板3内侧方向扳动,所述转换限位扣74向里旋转一定的角度会被撑脚A71和撑脚B72上的凸起限位块76挡住,从而使得撑脚A71和撑脚B72在限位弹簧75的作用下,自行收拢到与顶板3平行的状态,从而便于收起及携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8)

1.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器包括顶板(3),所述顶板(3)下方设有沿上下方向能够伸缩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设有用于伸缩时固定的限位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与其下方设有的底板(14)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为中间设有孔的圈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于顶板(3)下方的对称交叉的支撑杆,分别为互相交叉的左撑杆A(19)、左撑杆B(20)和互相交叉的右撑杆A(5)、右撑杆B(7),所述右撑杆A(5)的上端通过右上滑动铰链(4)固定在顶板(3)底部,所述右撑杆B (7)的上端在顶板(3)底部所设的导轨内滑动,所述右撑杆B (7)的下端通过右下滑动铰链(11)固定在底板(14)上,所述右撑杆A (5)的下端在底板(14)上所设的导轨内滑动并由所述限位装置进行限位,所述左撑杆A (19)和左撑杆B (20)与顶板(3)和底板(14)的连接方式与右撑杆A(5)和右撑杆B(7)的对称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连接杆(25),所述连接杆(25)和手摇柄(10)相连,所述连接杆(25)上焊接有和螺丝轴(8)相配的螺母并与左撑杆A (19)和右撑杆A (5)固定相连。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撑杆A (19)下端固定有左下滑轮(22),右撑杆A (5)下端固定有右下滑轮(12),左下滑轮(22)扣在左下导轨(23)里,右下滑轮(12)扣在右下导轨(13)里,所述左下导轨(22)和右下导轨(13)平行固定在底板(14)上;所述左撑杆B (20)的上端固定有左上滑轮(15),右撑杆B(7)的上端固定有右上滑轮(2),左上滑轮(15)扣在左上导轨(16)里,右上滑轮(2)扣在右上导轨(1)里,所述左上导轨(16)和右上导轨(1)平行固定在顶板(3)下方。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4)上还设有左撑起弹簧(21)和右撑起弹簧(26)。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9),所述上支撑板(36)与顶板(3)通过铰链B(34)相连,所述上支撑板(36)的下端和下支撑板(39)的上端通过铰链相连;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9)的接触处设有扭力弹簧(37),所述扭力弹簧(37)使所述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9)之间打开时形成一个向外凸的角度,撑起顶板(3),并使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9)之间保持稳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39)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4)通过铰链C(311)相连,所述铰链C(311)固定在底板(14)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下方还设有钩扣(32),所述钩扣与顶板(3)通过铰链A(31)相连,所述铰链A(31)固定在顶板(3)下方,所述钩扣(32)上还设有钩扣弹簧(315),所述钩扣(32)在钩扣弹簧(315)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向一个方向偏转,所述底板(14)上设有钩扣挡片(317),所述钩扣(32)的端部设有倒钩。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扣(32)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上支撑板(36)和下支撑板(39)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所述底板(14)上设有可旋转的旋转盘(56),所述顶板(3)下方设有至少三个撑杆接件A(52),所述底板(14)上设有同样数量的撑杆接件B(53),所述撑杆接件A(52)和撑杆接件B(53)之间通过撑杆(51)相连,所述顶板(3)可以旋转,所述撑杆接件B(53)可以在底板(14)上旋转,所述撑杆接件B(53)与连杆B(55)相连,所述连杆B(55)与连杆A(54)相连,所述连杆A(54)与所述旋转盘(56)相连,所述限位装置设于底板(14)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在旋转盘(56)上的手柄(510)和设于底板上的限位柱A(58)和限位柱B(59),所述手柄(510)的一端与旋转盘(56)相连,所述手柄(510)的一段设于限位柱A(58)与限位柱B(59)之间,当手柄靠近限位柱B(59)时,所述连杆B(55)和连杆A(54)之间形成锐角,当手柄靠近限位柱A(58)时,所述连杆B(55)与连杆A(54)之间形成钝角。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动作开关(516)和电机(517),所述电机(517)上设有电机齿轮(518),所述电机齿轮(518)可带动旋转盘(56)转动,所述底板(14)上设有红外感应开关A(520)和红外感应开关B(521),所述连杆B(55)上设有对应所述红外感应开关A(520)和红外感应开关B(521)的感应孔(519),当所述连杆B(55)移动到该感应孔(519)对应红外感应开关A(520)的位置时,所述连杆B(55)和连杆A(54)之间形成锐角;当所述连杆B(55)移动到感应孔(519)对应红外感应开关B(521)的位置时,所述连杆B(55)和连杆A(54)之间形成钝角。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撑脚,所述撑脚的上端与顶板(3)相连。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脚为两个,分别为撑脚A(71)和撑脚B(72),所述撑脚A(71)和撑脚B(72)的上端与顶板(3)通过轴销(77)相连并可弯折至与顶板(3)平行。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脚A(71)和撑脚B(72)分别由两根相连的支撑腿(73)组成并相互对称。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为转换限位扣(74)、限位弹簧(75)和凸起限位块(76),所述转换限位扣(74)和凸起限位块(76)分别装在撑脚A(71)和撑脚B(72)上,所述转换限位扣(74)与限位弹簧(75)相连并在限位弹簧(75)的作用下与凸起限位块(76)相互配合。
CN2011200099358U 2011-01-13 2011-01-13 一种便携式坐便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27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99358U CN202027509U (zh) 2011-01-13 2011-01-13 一种便携式坐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99358U CN202027509U (zh) 2011-01-13 2011-01-13 一种便携式坐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27509U true CN202027509U (zh) 2011-11-09

Family

ID=44889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09935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27509U (zh) 2011-01-13 2011-01-13 一种便携式坐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275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8372A (zh) * 2011-01-13 2011-11-02 宁波市诚邦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坐便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8372A (zh) * 2011-01-13 2011-11-02 宁波市诚邦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坐便器
CN102228372B (zh) * 2011-01-13 2013-07-31 宁波市诚邦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坐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82662B2 (en) Foldable liquid container with supporting frame
CN102228372B (zh) 一种便携式坐便器
CN201486460U (zh) 一种梯子与手推车的组合装置
CA2640909A1 (en) Foldable walker apparatus
ES2542528T3 (es) Construcción de tapa para comprimir el contenido de un contenedor
US20150108739A1 (en) Collapsible laundry &amp; accessory basket with wheeled &amp; carryable configurations
US8240755B2 (en) Foldable table
MX2011013074A (es) Caja plegable.
CN212326242U (zh) 可折叠婴儿床及其可折叠支撑架
CN202027509U (zh) 一种便携式坐便器
US9027179B2 (en) Portable playpen
CN110558882B (zh) 可折叠盛装容器及其可折叠支撑架以及折叠方法
CN202959424U (zh) 易于折叠的折叠框架
CN205285699U (zh) 一种可折叠双层床
CN209677597U (zh) 一种除水雨伞
WO2001093734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portable preassembled grill
KR200313938Y1 (ko) 주방용 사다리
TW200838755A (en) Multifunctional traveling bike
CN203914760U (zh) 一种便携折叠马桶凳
CN216628023U (zh) 一种折叠床
CN209202548U (zh) 儿童增高座
CN203121672U (zh) 全联动折叠椅
CN209661465U (zh) 可折叠支撑架
CN102485090A (zh) 自动开合伞具
CN201243825Y (zh) 基于气缸弹簧动力的折叠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731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