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25965U - 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25965U
CN202025965U CN2011200075974U CN201120007597U CN202025965U CN 202025965 U CN202025965 U CN 202025965U CN 2011200075974 U CN2011200075974 U CN 2011200075974U CN 201120007597 U CN201120007597 U CN 201120007597U CN 202025965 U CN202025965 U CN 202025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edestal
switching device
accommodation space
transpor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075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家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YE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HONGYE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YE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HONGYE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1200075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25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25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2596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该无线传输模块的基座内部容置空间,装设信号传输装置的主电路板、二副电路板,则二副电路板相对一侧边凸设对接接口穿出容置空间一侧的镂空槽外,而于基座外侧的连接轴部内侧相对的主电路板一侧设有连接接口,并于连接轴部活动组装天线装置的包覆壳,由包覆壳内的天线以信号连接器穿入容置空间内、再电气连接于主电路板的连接接口,另于基座的镂空槽外部,另设置转接装置的转接座,供二副电路板的对接接口电气插接于转接座的对接插槽,即透过转接座内的多信号端子向外传输信号,达到利用转接装置供无线传输模块电气插接,便于重复插拔以进行维修、更换的目的。

Description

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尤指供无线传输模块电气插接而易于插拔的转接装置,该基座一侧天线部接收无线信号后,由内部信号传输装置以对接接口穿出基座外部,可电气插接于转接装置的转接座的对接插槽,则透过转接装置进行信号传输。
背景技术
现今无线网路技术快速发展,对于数位科技来说是一个崭新的纪元,其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率以及可靠的移动上网方式,由于可移动性、不会受缆线使用的限制,加上安装简易等特性,使得无线网路不仅可满足家庭内部网路及小型家庭办公室的需求,更进一步朝区域无线网路来发展,例如机场、饭店、咖啡厅等公共场所,并透过无线网路进行浏览网页、资料传输与搜寻、交易及收发电子邮件等,亦为使用者线上沟通管道与捷径。
再者,随着电脑、笔记型电脑等电子装置广泛的应用,对于周边扩充卡与显示卡大量的资料传输,早期扩充接口的汇流排传输架构已经越来越不敷使用,为了解决频宽不足的问题,便有相关业者发展出下一世代的周边元件内连接高速汇流排(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简称PCI Express)架构,为了涵盖各阶层的传输频宽需求,目前的PCI Express规划有x1、x2、x4、x8、x16、x32...等通道(Lane),每种规格有不同的脚座设计,因此外观、长度上就会不同;此外,PCI Express架构除了传输频宽大、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之外,其电气特性不但设计体积较小,成本也降低许多,故PCI Express还设计了移动装置使用的迷你周边元件,内部连接高速汇流排接口卡PCI Express Mini Card与迷你高速传输卡Express Mini Card规格,并支援热插拔的功能。
但是上述的电子装置皆朝向多功能、多用途以及附加更多的周边设备迈进,且正因电子装置目前的设计愈来愈小,使其电路板上可利用的空间则越趋于狭窄,导致电路板上的电子零组件皆需配合予以改变,然而,PCI ExpressMini Card的连接接口规格为正、反面各具二十六支的信号脚位,其电路板配合脚座设计也需要设置相对应的五十二支信号脚位,造成电路板脚位的电路布局更为复杂、无法简化,并与脚座周围其他电子零组件之间的距离过于密集而容易发生接触、短路的情形发生,影响信号传输的品质与稳定性;再者,PCI Express Mini Card的信号天线,直接内建在电路板上,在接收外部信号时,容易受到电路板上的电子零组件的信号或电磁波干扰,影响收讯的品质,且不易进行维修、更换,若将整个电路板直接替换,也需不少费用、不符经济效益。
是以,如何改善移动装置使用的迷你周边元件内连接高速汇流排接口卡的天线不易维修、更换的问题,即为从事于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故,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试作与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供无线传输模块方便重复插拔,而易于进行维修、更换的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的新型诞生者。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该无线传输模块的基座,于内部容置空间装设信号传输装置的主电路板、二副电路板,则二副电路板侧边的对接接口,穿出容置空间一侧的镂空槽外,而基座外侧的连接轴部内侧的主电路板一侧设有连接接口,并于连接轴部活动组装天线装置的包覆壳,透过天线以信号连接器穿入容置空间内、再电气连接于主电路板的连接接口,另于基座的镂空槽外侧,另设置转接装置的转接座,供二副电路板的对接接口电气插接于转接座的对接插槽,即透过多信号端子向外传输信号,转接装置与无线传输模块分离的设计,达到利用转接装置、无线传输模块重复进行相对式电气插接或拔出,以方便进行维修、更换无线传输模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该基座包括二相对式壳体,并于二壳体内部具中空状容置空间,且容置空间一侧设有镂空槽向外贯通,再于镂空槽外的二壳体二侧边分别凸设扣钩,而相邻镂空槽侧边的基座外侧面,凸设有连接轴部,并于连接轴部二侧分别凸设有凸轴,二凸轴内部具有通孔贯通至容置空间,远离连接轴部于基座另侧的二壳体侧面,分别设有向外贯通的定位卡槽,以供信号传输装置的主电路板、二副电路板一侧共同电气插接的连接座,二侧分别嵌置于二壳体的定位卡槽内,形成卡固定位,并供主电路板、二副电路板设置于二壳体的中空状容置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乃在于该信号传输装置,包括主电路板、位于主电路板二侧的副电路板及供主电路板、二副电路板电气插接的连接座,且主电路板(可为Wifi无线网路或蓝芽装置等,具无线传输功能的电路板)具有预设线路布局,并由预设线路布局延伸至侧边设有传输接口,位于主电路板二侧的副电路板,则分别具有预设电路布局,并由预设电路布局于延伸至二副电路板相邻的垂直二侧边,再分别设有转接接口、对接接口,而于主电路板的传输接口、二副电路板的转接接口,可分别电气插接于连接座的各插接槽内,透过连接座的各插接槽内所设多连接端子,分别与传输接口、二转接接口呈电气接触、导通,以供主电路板的预设线路布局所处理的信号,经传输接口传输至连接座的多连接端子,再透过多连接端子分别传输至二副电路板的转接接口,并经二副电路板的转接接口、预设电路布局,传输至二副电路板的对接接口,以向外传输信号,且达到将主电路板的传输接口的多信号脚位,由二副电路板的传输转换后,由二对接接口分别以少数脚位向外传输,达到简化脚位信号传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乃在于该天线装置,包括二相对式的包覆壳,并于二包覆壳内部具有中空状的收纳空间,且收纳空间内收纳可传输无线信号的天线,而天线设有传输导线穿伸出二包覆壳外,则于传输导线另一侧连设信号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乃在于该转接装置,于转接座内部设有至少二道或二道以上的对接插槽,并于各对接插槽内部分别穿设多信号端子,再于对接座的各对插槽二侧边,分别设有扣槽,以供对接座设置于基座一侧镂空槽外部时,由基座所设的二扣钩,分别嵌扣于对接座二侧的扣槽,而供基座组装于对接座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乃在于基座外部为可罩覆屏蔽壳体,而屏蔽壳体具有呈U形状的主外壳、呈L形状的副外壳,以供主外壳覆于基座外侧,而利用副外壳罩覆于基座顶部及连接轴部外侧,并于副外壳一侧设有镂空的槽孔,以供基座的连接轴部、连接轴部活动组装的天线部分别穿出副外壳的槽孔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供无线传输模块电气插接而易于插拔,该基座一侧天线部接收无线信号后,由内部信号传输装置以对接接口穿出基座外部,可电气插接于转接装置的转接座的对接插槽,则透过转接装置进行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接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组装时的侧视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10-容置空间;121-扣钩;101-固定柱;122-定位卡槽;11-壳体;13-镂空槽;111-扣钩;14-连接轴部;112-定位卡槽;140-通孔;12-壳体;141-凸轴;2-信号传输装置;21-主电路板;23-副电路板;211-传输接口;230-定位孔;2111-传输端子;231-转接接口;212-连接接口;2311-转接端子;22-副电路板;232-对接接口;220-定位孔;2321-对接端子;221-转接接口;24-连接座;2211-转接端子;240-插接槽;222-对接接口;241-连接端子;2221-对接端子;3-天线装置;30-收纳空间;321-轴槽;31-包覆壳;322-轴孔;311-轴槽;33-天线;312-轴孔;331-传输导线;32-包覆壳;332-信号连接器;4-转接装置;41-转接座;42-信号端子;410-对接插槽;43-扣槽;5-屏蔽壳体;51-主外壳;520-槽孔;52-副外壳;53-框形外壳;6-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构造,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转接装置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为包括基座1、信号传输装置2、天线装置3及转接装置4,其中:
该基座1包括二相对式壳体11、12,且二壳体11、12内部形成中空状的容置空间10,而容置空间10的内壁面设有多固定柱101、一侧底部设有贯通外部的镂空槽13,则镂空槽13外侧的二壳体11、12底部二侧边分别凸设有扣钩111、121,并相邻镂空槽13的二壳体11、12另侧外侧面,分别凸设有连接轴部14,而连接轴部14的二侧为分别凸设有凸轴141,则各凸轴141内部分别具有贯穿的通孔140,以利用各通孔140分别贯通至容置空间10,另相对连接轴部14于二壳体11、12另侧表面,即分别设有向外贯通的定位卡槽112、122。
该信号传输装置2包括主电路板21、位于主电路板21二侧的副电路板22、23以及供主电路板21、二副电路板22、23分别电气插接的连接座24,且主电路板21具有预设的线路布局,则预设线路布局延伸至主电路板21侧边形成传输接口211,并于传输接口211具有多传输端子2111,相对传输接口211于主电路板21另侧为设有连接接口212,而位于主电路板21二侧的副电路板22、23,于各副电路板22、23上分别具有预设电路布局,且各副电路板22、23上分别设有多定位孔220、230,预设电路布局于副电路板22、23相邻的垂直二侧边,分别设有转接接口221、231及对接接口222、232,则各转接接口221、231,分别设有多转接端子2211、2311,各对接接口222、232,分别设有多对接端子2221、2321,至于连接座24设有多插接槽240,且各插接槽240内部为分别嵌设有连接端子241。
该天线装置3包括二相对的包覆壳31、32及天线33,而二相对的包覆壳31、32内部具中空式收纳空间30,并于收纳空间30一侧的二包覆壳31、32侧边分别凹设有轴槽311、321,且各轴槽311、321分别设有贯通的轴孔312、322,即透过二壳体31、32内部收纳空间30收纳天线33,则天线33为连设有传输导线331,以利用传输导线331穿出二包覆壳31、32的轴孔312、322外侧,再于传输导线331另侧连设有信号连接器332。
该转接装置4为具有转接座41,并于转接座41设有至少道或二道以上的对接插槽410,且各对接插槽410内部为分别嵌设多信号端子42,再于各对接插槽410二侧的转接座41二侧边分别设有扣槽43。
上述各构件于组装时,利用基座1二壳体11、12内部容置空间10供信号传输装置2置入、组装,且容置空间10二侧于二壳体11、12表面所设的固定柱101,为供二副电路板22、23上的多定位孔220、230,分别对位嵌制、定位,再以二壳体11、12一侧面的定位卡槽112、122,供连接座24二侧边嵌入、定位,以供信号传输装置2组装、固设于基座1的容置空间10内,且容置空间10一侧底部的镂空槽13,即供信号传输装置2二副电路板22、23的对接接口222、232穿出至外部,而基座1一侧凸设的连接轴部14,供天线装置3的二包覆壳31、32一侧的轴槽311、321,相对活动组装,并以连接轴部14二侧的凸轴141分别嵌置于二包覆壳31、32的轴孔312、322,以供天线装置3利用二包覆壳31、32的轴槽311、312于连接轴部14处活动旋转,再将二包覆壳31、32内部收纳的天线33,以传输导线331穿过一侧凸轴141的轴孔140,进入容置空间10内,且利用传输导线331另侧的信号连接器332,电气连接于信号传输装置2的主电路板21一侧连接接口212,以藉由基座1、信号传输装置2及天线装置3组构成无线传输模块,而利用无线传输模块的基座1的镂空槽13处穿出的二副电路板22、23的对接接口222、232,电气插接于转接装置4的转接座41的各对接插槽410内,以供各对接接口222、232的多对接端子2221、2321,分别电气接触各对接插槽410内的各信号端子42,而当无线传输模块的天线装置3以天线33传输(接收或发送等)无线信号,透过传输导线331、信号连接器332传输至信号传输装置2的主电路板21,经主电路板21上预设线路布局处理无线信号后,由一侧传输接口211传送至连接座24,则透过多连接端子241传送至二副电路板22、23的转接接口221、231,再经由二副电路板22、23上预设电路布局处理无线信号,即透过各对接接口222、232传送至转接座41的多信号端子42,以向外传输信号,达到无线传输模块易于插、拔于转接装置4的转接座41的各对接插槽410的目的。
再者,信号传输装置2的主电路板21、二副电路板22、23,电气插接于连接座24,且与基座1、天线装置3组成无线传输模块,为与转接装置4分开设计、制造,且是透过二副电路板22、23的对接接口222、232,分别电气插接于转接装置4的转接座41的各对接插槽410,不必进行焊接作业、即可轻易进行重复的插接或拔出,而有效减少因焊接作业损坏电路板的缺失,提升无线传输模块组装作业的产品良率;则主电路板21经由连接接口211的多传输端子2111,电气插接于连接座24的插接槽240,并经由插接槽240内的多连接端子241转换至其他插接槽240,再由其他插接槽240内的多连接端子241,分别传输至二副电路板22、23的转接接口221、231的多转接端子231,进而达到将主电路板21的传输接口211多脚位,简化为二副电路板22、23的较少脚位的转接接口221、231,再利用另侧对接接口222、232较少脚位的多对接端子2221、2321电气插接于转接座41的对接插槽410,透过多信号端子42向外传输信号。
且信号传输装置2的主电路板21,可为Wifi无线网路或蓝芽装置等,具无线传输功能的电路板。
上述无线传输模块的基座1、信号传输装置2、天线装置3及转接装置4,可于基座1外部罩覆屏蔽壳体5,而屏蔽壳体5包括呈U形状的主外壳51、呈L形状的副外壳52,并于副外壳52一侧面设有贯通的长矩形状槽孔520,以透过主外壳51罩覆于基座1三边外侧,再于基座顶部及具连接轴部14的侧边,供副外壳52罩覆,且副外壳52的槽孔520,则供连接轴部14、活动组装于连接轴部14的天线装置3穿出槽孔520外部;另于转接装置4的转接座41的外部,则包覆屏蔽壳体5的框形外壳53,而透过屏蔽壳体5包覆于基座1、转接装置4外部,达到遮蔽外部杂讯、电磁波或电子信号等干扰的目的。
请参阅图2、图5、图6、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分解图、较佳实施例的组装时侧视分解图、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传输模块的基座1、信号传输装置2、天线装置3及转接装置4,可将转接装置4的转接座41,以多信号端子42先固设于外部电子产品(如: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移动电话、智慧型移动电话或个人数位助理〔PDA〕等,可进行无线信号传输的电子产品)的预设电路板6上,而藉由转接座41上多对接插槽410,供基座1底部镂空槽13处穿出的信号传输装置2二副电路板22、23的对接接口222、232,分别电气插接于各对接插槽410内,并透过各对接接口222、232的多对接端子2221、2321,分别电气接触各对接插槽410内的多信号端子42,即可供天线装置3的天线33进行无线信号传输时(接收或发送等),将信号经信号传输装置2的主电路板21、二副电路板22、23进行处理后,再透过各对接接口222、232分别传输至转接座41的多信号端子42,即透过多信号端子42向外传输信号,完成无线传输模块的信号由转接装置4转接、传输的目的。
且无线传输模块的基座1、信号传输装置2及天线装置3,透过基座1底部镂空槽13处穿出的二对接接口222、232,相对转接座41的多对接插槽410,进行电气插接或拔除退出,而供基座1、信号传输装置2及天线装置3组成的无线传输模块,与转接装置4分开设计,则方便无线传输模块于转接装置4的转接座41上,重复进行活动的插接、拔出,以方便无线传输模块进行维修时或故障必须更换等作用,不必将整个预设电路板作更换,可节省维修、更换作业的费用。
而转接装置4的转接座41,可预先电气连设于外部电子产品的预设电路板6,方便进行组装、焊接等作业,不必将无线传输模块与预设电路板6进行预先组装作业,不会受到无线传输模块的体积干扰。
且无线传输模块的基座1、信号传输装置2及天线装置3,利用二对接接口222、232分别电气插接于转接座41的各对接插槽410后,即可将天线装置3的二包覆壳31、32在基座1一侧连接轴部14处,呈活动式的扳动、旋转,增益天线装置3二包覆壳31、32内部的天线33的信号传输效能。
因此,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于无线传输模块的基座1内部容置空间10,装置信号传输装置2,且基座1外侧面凸设的连接轴部14,即供活动组装天线装置3,并供信号传输装置2二副电路板22、23的对接接口222、232,分别穿出基座1底部镂空槽13外,再将转接装置4的转接座41固设于预设电路板6上,俾可达到无线传输模块的基座1利用对接接口222、232于转接座41的多对接插槽410,进行重复电气插接或拔出的目的,并方便基座1、信号传输装置2及天线装置3进行维修或更换,且不必更换整组预设电路板6,降低维修、替换作业的经费,故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构造、装置皆应受本实用新型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于实际应用、实施时,为可具有下列的优点,如:
(一)无线传输模块的基座1、信号传输装置2及天线装置3,透过二副电路板22、23的对接接口222、232,分别电气插接于转接装置4的转接座41的多对接插槽410,利用无线传输模块与转接装置4分开设计,而便于重复电气插接或拔出,则易于无线传输模块的维修或更换作业。
(二)信号传输装置2的主电路板21、二副电路板22、23,分别电气插接于连接座24,并透过二副电路板22、23的对接接口222、232,分别电气插接于转接座41的各对接插槽410,不必进行焊接组装作业,不易损坏各电路板,亦可提升组装作业的产品良率。
故,本实用新型为主要针对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设计,利用无线传输模块的基座、信号传输装置及天线装置,可活动式的重复电气插接于转接装置、亦可予以拔出,而可达到无线传输模块与转接装置之间,方便重复插接、拔出以便于维修或更换作业为主要保护重点,且不必将无线传输模块固设、组装于电子产品的预设电路板,减少无线传输模块干扰预设电路板组装作业的缺失,乃仅使无线传输模块透过电气插接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处理作业的优势,并利用分开组装作业避免损坏电路板、而可提升产品良率等多重功效,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创作,为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依法提出申请,盼审委早日赐准本案,以保障创作人的辛苦创作,倘若钧局审委有任何稽疑,请不吝来函指示,创作人定当竭力配合,实感德便。

Claims (8)

1.一种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信号传输装置、天线装置及转接装置,其中:
该基座内部设有一侧具镂空槽的容置空间,而相邻镂空槽侧边的基座外侧面凸设有连接轴部;
该信号传输装置装设于基座的容置空间内,设有处理无线信号的主电路板、位于主电路板二外侧并呈电气导通的二副电路板,且二副电路板相对一侧边分别向外凸设穿出基座镂空槽外部的对接接口,而相对基座的连接轴部于主电路板一侧设有连接接口;
该天线装置活动组装于基座外侧面的连接轴部,设有收纳天线的包覆壳,且天线设有于主电路板的连接接口电气连接的信号连接器;及
该转接装置组装于基座的镂空槽外侧,设有对接插槽供二副电路板以对接接口电气连接的转接座,且对接插槽内设有与对接接口电气连接以向外传输信号的多信号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二相对式的壳体,且二该壳体内部具有中空状的容置空间,并于该容置空间一侧设有向外贯通的镂空槽,而该镂空槽外侧的二壳体外侧面二边为分别凸设有扣钩,则相对二壳体外侧面二边的扣钩于转接装置的转接座的对接插槽二侧,分别设有供二扣钩相对嵌设、卡制的扣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二相对式的壳体,且二壳体内部具有中空状的容置空间,并于远离连接轴部的容置空间另一侧二表面分别设有向外贯通的定位卡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外侧面凸设的连接轴部,于二外侧面分别凸设有凸轴,且二侧凸轴内部具有贯通至基座内部容置空间的通孔,而于天线装置的包覆壳设有供连接轴部嵌设、组装的轴槽,再于轴槽二侧分别设有供二凸轴活动穿设的轴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外部罩覆有屏蔽壳体,且屏蔽壳体分别设有包覆基座外部呈U形状的主外壳、呈L形的副外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信号传输装置的主电路板,设有处理无线信号的预设线路布局,且预设线路布局于主电路板一侧设有传输接口,相对传输接口于二副电路板侧边分别设有转接接口,而二副电路板于转接接口,分别设置预设电路布局以电气连接至二副电路板另侧所设的对接接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信号传输装置于主电路板一侧传输接口、二副电路板一侧转接接口的外侧,设有供传输接口、二转接接口插接呈电气导通的连接座,且连接座设有分别供传输接口、二转接接口电气插接的多插接槽,则于连接座的多插接槽内部分别装设多连接端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天线装置包括二相对的包覆壳,并于包覆壳内部具有中空状的收纳空间,则利用收纳空间收纳传输无线信号的天线,而天线为连设有延伸出包覆壳外部的传输导线,且传输导线于包覆壳外连设有信号连接器。
CN2011200075974U 2011-01-12 2011-01-12 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25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75974U CN202025965U (zh) 2011-01-12 2011-01-12 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75974U CN202025965U (zh) 2011-01-12 2011-01-12 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25965U true CN202025965U (zh) 2011-11-02

Family

ID=44850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0759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25965U (zh) 2011-01-12 2011-01-12 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259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3169B (zh) * 2021-03-03 2022-08-01 立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通訊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3169B (zh) * 2021-03-03 2022-08-01 立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通訊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41903B2 (en) Adapto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CN101997562B (zh) 无线通讯模块及其便携式装置与制造方法
US9025337B2 (en) Wireless module and connector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4348040B (zh) 电连接器
CN103427162B (zh) 电子装置
CN103390794A (zh) 电子装置
CN105742782A (zh) 混合式近场通信天线和电子装置
CN202025965U (zh) 无线传输模块的转接装置
CN201497817U (zh) 连接器
US843507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CN204991940U (zh) 一种壳体天线及终端
CN102593632A (zh) 通用串行总线插头连接器
CN204144595U (zh) 组合式usb插座连接器及手机
CN102983875B (zh) 一种降低对数据卡天线灵敏度干扰的方法及设备
CN103917937A (zh) 能够有线和无线操作的通用io连接器和接口
US9142874B2 (en) Wireless device
CN103473208A (zh) 传输系统
CN201868572U (zh) 天线的旋转装置
CN203117847U (zh) 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前置线装置
CN202797485U (zh) 电连接器的屏蔽壳体与电路板接地结构
CN104300318A (zh) 连接器
CN202261825U (zh) 一种usb无线网卡
CN111786073A (zh) 一种组合天线
CN202678500U (zh) 天线装置改良结构
CN203445350U (zh) Usb电连接器的转换应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