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15424U - 电磁疗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磁疗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15424U
CN202015424U CN2011200863544U CN201120086354U CN202015424U CN 202015424 U CN202015424 U CN 202015424U CN 2011200863544 U CN2011200863544 U CN 2011200863544U CN 201120086354 U CN201120086354 U CN 201120086354U CN 202015424 U CN202015424 U CN 202015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witch
electromagnetic
injection molded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863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德鲁·J·惠兰
约翰·玛特奈兹
蒂莫西·考克斯
斯特凡妮·托伊
詹姆斯·伍德姆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0863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15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15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15424U/zh
Priority to US13/428,920 priority patent/US20120245403A1/en
Priority to PCT/US2012/030376 priority patent/WO2012129509A2/en
Priority to US15/899,592 priority patent/US20180318595A1/en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40Applying electric fields by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coupling ; Applying radio-frequency signa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包括:电路板,其上具有电磁场发生器;天线,耦联到所述电路板并被布置为辐射由所述电磁场发生器生成的电磁场;电源,所述电源经由激活器耦联到所述电磁场发生器;以及激活器,当接通时启动所述电磁场发生器。该天线是单环导线,以及具有依据应用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身体部位及其特性而定的长度,所述特性包括单环导线的粗度、电阻和材料。所述激活器是按压开关组件、滑动开关组件以及触觉按压开关组件中的一种。

Description

电磁疗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影响活体系统的代谢特性的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该技术可以用来治疗性地促进组织愈合和治疗疾病。
背景技术
治疗价值可能是通过向受损伤的身体组织施加电磁场而获得的。在足够低的、免得造成组织加热的场强下施加高频电磁场,可能对组织愈合产生有益的效应。
在有些情况下,电磁场的治疗效应的有效性可通过延长施加场的持续时间来提高。通过延长治疗持续时间,可减少施加场的功率要求并增加治疗的有效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讲授了向身体组织施加电磁场的系统和技术。
在一个方面,公开了用于施加治疗性电磁场的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其包括电磁场发生器,电磁场发生器与布置用来辐射电磁场的天线相耦联。电源耦联到该发生器,以向装置提供电力,并且使用激活器来启动电磁场的辐射。所述治疗装置是独立完备的(self-contained)和便携式的,并被设置在身体组织的表面上方,致使辐射的电磁场撞击身体组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电源是少于大约10VDC的电池。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装置是治疗输送系统的构件。治疗输送系统包括来自由下列构件组成的组中的成员:贴片、绷带、垫片、托架、带片、带子、胶粘剂以及石膏。
在另一个方面,通过在便携式和一次性包装中加入电源、天线和电磁场发生器,并将装置附固在身体组织上,便利施加治疗电磁场的技术。装置产生在身体组织中感生交流电的电磁场。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基本上在组织表面测量的平均可用辐射功率小于大约1毫瓦而峰值可用辐射功率密度小于100微瓦/平方厘米。
在这里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可提供一个或多个以下优点。所述装置可适于长时间使用。独立完备的单元能够鼓励患者的依从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装置可直接放置在身体组织上方,以提供对所述组织的电磁治疗。装置可以是治疗剂输送系统的部分,所述治疗剂输送系统比如贴片、绷带、垫片、托架、石膏或者其它的组织损伤支撑装置。
在另一个方面,公开了用于通过下述步骤在身体组织中感生电流的方法:(1)将这里描述的装置邻近个体的身体组织布置;和(2)利用在身体组织中有效感生电流的持续时间、频率和峰值可用辐射功率密度操作装置,其中装置相对于个体布置使得所述装置在身体组织中感生电流但不与所述身体组织发生导电接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身体组织中感生电流减少或者消除了个体的疼痛感觉。
在另一个方面,公开了用于通过下述步骤治疗个体的方法::(1)将这里描述的装置邻近个体的身体组织布置;和(2)利用在个体中有效引起治疗响应的持续时间、频率和峰值可用辐射功率密度来操作装置,其中装置相对于个体布置使得所述装置在个体的身体组织中感生电流但不与所述身体组织发生导电接触。
在另一个方面,公开了用于通过下述步骤治疗个体的方法,包括:(1)提供包含电磁场发生器的装置;(2)将所述装置邻近个体的身体组织布置,和(3)利用在个体中有效引起治疗响应的持续时间、频率和峰值可用辐射功率密度来操作装置,其中装置相对于个体布置使得所述装置在个体的身体组织中感生电流但不与所述身体组织发生导电接触,并且其中所述装置实现感生电流穿透到身体组织中,致使在身体组织中至少2cm的深度处引发治疗响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身体组织中至少3、4、5或者6cm的深度处引发所述治疗响应。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在身体组织中2至3、2至4、2至5、2至6、3至4、3至5、或者3至6cm的深度处,引发治疗响应。
在另一个方面,公开了用于通过下述步骤治疗的方法,包括:(1)提供选自由脉冲电磁场治疗(PEMF)仪器、经皮电神经刺激器和静态磁体阵列构成的组的装置;(2)将装置布置在距个体能够在所述个体中有效引发治疗响应的距离处,其中所述装置被布置在从由下列身体位置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身体位置处:肘横纹的外端,外踝下缘处的凹陷,第一肋间隙的水平处锁骨的横向端下方,第四腰椎和第五腰椎之间或其水平靠左或靠右1英寸,腓骨头部的前面或者下方的凹陷,髌骨内侧缘上方大约1.5英寸,以及桡骨和掌长肌之间;和(3)将装置在所述身体位置处保持有效引发治疗响应的一段持续时间。
在这里描述的方法中,将装置邻近个体的身体组织布置是指将装置靠近个体的皮肤放置(例如,在距皮肤的0.5、1、2、3、4、5或6英寸之内)或者与皮肤接触。装置能够被封装在材料中而仍被认为是邻近身体组织,只要它以本文描述的方式操作即可。所述方法不必然要求装置穿透皮肤和/或向皮肤施加电极(例如,所述装置在不存在向皮肤施加电极的情况下,在身体组织中感生电流)。能够接受根据本文描述的方法的电流的组织包括,例如,皮肤以及皮肤之下的组织(例如,关节或者骨)。
用于在本文描述的方法中使用的示例性装置包含:电磁场发生器;与所述发生器耦联且布置用来辐射电磁场的天线;与所述发生器耦联的电源(例如电池);和启动电磁场辐射的激活器,其中所述装置是独立完备的和便携式的。天线能够任选在印刷电路板上包含天线导线。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装置另外包含:围绕电池的圈环;和缠绕圈环的布线。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圈环具有阶梯式截面以及与天线导线连接的、绕在圈环的上和外侧上的布线。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圈环包含铁氧体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圈环包含绝缘磁性环。
在个体的身体组织内感生的电流能够例如与天线导线的方向平行或者垂直。
在本文描述的方法的一些实施方案中,频率是27±0.5MHz(例如,27.1MHz)。
在本文描述的方法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峰值可用辐射功率密度在身体组织表面(例如个体的皮肤)测量为小于100微瓦/平方厘米。
用于所述方法的装置能够任选包含输送系统,例如贴片、绷带、垫片、托架、带片、带子、胶粘剂或者石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输送系统是一次性使用的胶粘绷带。
本文描述的方法能够另外包括对所产生的电磁场脉冲化。另外,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改变脉冲式(pulsed)电磁场的占空比和脉冲重复率的至少一个。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占空比是大约8%-10%。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包括:电路板,其上具有电磁场发生器;耦联到所述电路板并被布置以辐射由所述电磁场发生器生成的电磁场的天线;电源,经由激活器耦联到电磁场发生器;以及所述激活器,当接通时,所述激活器启动所述电磁场发生器。
优选地,所述天线是单环导线,以及可以具有不对称形状或对称形状。例如,该单环导线可以具有从由圆、椭圆和矩形构成的组中选择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可以具有多种机械结构,优选地,所述装置通过从上到下顺序地对硬封装壳层、PCB层、金属圆顶开关以及薄膜层基板进行层叠来构成,其中,PCB层上具有电路板和电源,以及金属圆顶开关用作激活器。
优选地,硬封装壳层由环氧树脂或硬注射模制塑料制成。PCB层上可以还具有指示器以指示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状态。优选地,硬封装壳层对应于指示器的部分是透明的。
优选地,在薄膜层基板上具有:用于分离的金属化圆顶开关的附加关断开关切口;用于接通开关或接通/关断开关的金属化圆顶腔;以及两个拉片横向狭缝,该两个拉片横向狭缝布置在沿纵向轴金属化圆顶腔的两侧上,并被用于插入拉片。PCB层的底部可以包含用于接通开关和关断开关的多个短路焊盘,或仅仅一个短路焊盘以在接通与关断之间转换。
此外,电路板可以集成到ASIC芯片中以适应具有紧凑尺寸要求的应用。优选地,在薄膜层基板上具有:用于接通开关或接通/关断开关的金属化圆顶腔;以及两个拉片横向狭缝,该两个拉片横向狭缝被布置在沿纵向轴的金属化圆顶腔的两侧上,并被用于插入拉片。PCB层的底部可以包含用于接通开关的短路焊盘,或仅仅一个短路焊盘以在接通与关断之间转换。
优选地,通过狭缝在接通或接通/关断开关金属化圆顶的下方插置拉片,并使得拉片的端部从狭缝伸出。优选地,拉片是非金属的。
优选地,单环导线的长度依据施用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身体部位及所述单环导线的特性而定,所述特性包括直径粗度、电阻和材料。
优选地,单环导线具有0.8128mm或20线规(gauge)的直径粗度,呈圆形,具有从3.14mm-47.12cm的范围内的长度,并由低阻铜金属制成。
优选地,天线设置在电路板的任一侧上。
优选地,天线能够弯曲以符合施用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身体部位的身体曲线。
优选地,天线利用注射模制环来紧密封装,以及该注射模制环是半刚性环。
优选地,除了天线以外的电路元件被密封在硬质抗湿壳中。薄膜层基板可以由软织物和/或泡沫或其他吸湿材料或硬质非金属介质制成。
优选地,激活器是插置栓块,其被配置用于:通过被插入提供临时电路切断功能;以及通过被拔出提供电路激活功能。
优选地,激活器是按压开关组件、滑动开关组件以及触觉按压开关组件中的一种。例如,滑动开关组件可以通过对注射模制开关沟道、注射模制开关盖和在电路板上设置的滑动开关进行层叠来构造。优选地,在注射模制开关沟道的顶表面与注射模制开关盖的顶表面之间具有按钮间隙,以保护滑动开关组件免于意外激活。该按钮间隙为0.05mm到25.4mm。
进一步地,滑动开关组件也可以通过对注射模制热塑弹性体外壳、注射模制按钮、注射模制顶盖、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滑动开关以及注射模制底盖进行层叠来构造。
此外,触觉按压开关组件可以通过对模制硅橡胶或注射模制热塑弹性体制成的外壳、设置在电路板上的瞬时开关以及模制硅橡胶或注射模制热塑弹性体制成的底壳进行层叠来构造。
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指示器,以指示该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状态。例如,该指示器是发光二极管,其根据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状态发射不同的光。优选地,光是可见的并根据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状态呈现不同的颜色。但是,这些光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是不可见的并通过相应的传感器来拾取。
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还可以包括治疗计时器。该发光二极管随着治疗计时器的计时的流逝而改变其亮度。
此外,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可以包括电池衰减电路,其允许发光二极管随着电池衰减而改变其亮度。
优选地,所述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被放置在柔软能弯曲的材料中,以便围绕身体卷绕从而保持舒适稳定的治疗。进一步,柔软能弯曲材料可以设有搭钩以将装置保持到人体。优选地,使用带和扣眼来将装置保持就位,并使用扣眼来将带长期保持就位。此外,成形的非金属环还设有止动桩和槽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个体具有疼痛相关的疾患,治疗响应包括减轻或消除个体的疼痛。疼痛相关的疾患的例子包括,例如,在组织损伤(例如炎症、感染和局部缺血)期间引发的疼痛反应、与肌肉骨胳疾患有关的疼痛(例如,关节痛比如与关节炎有关的疼痛,牙痛和头痛)、与外科手术有关的疼痛、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的疼痛和胸痛。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个体具有的疾患从由下列疾患组成的组中选择:粘连性关节囊炎、网球肘、骨关节炎、背痛、多发性硬化、肌腱炎症和腕管综合征,治疗响应包括减轻或消除与所述疾患有关的疼痛。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个体具有骨、关节、软组织或结缔组织疾患,以及治疗响应包括减轻或消除个体的骨、关节、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中的炎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个体具有骨、关节、软组织或结缔组织疾患,以及治疗响应包括减轻或消除与所述疾患有关的疼痛。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个体具有牙齿病况,以及治疗响应包括减轻或消除与所述病况有关的疼痛。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个体具有关节炎疾患,以及治疗响应包括减轻或消除与所述疾患有关的疼痛。在一个实例中,所述疾患是膝盖的骨关节炎,以及治疗响应包括减轻或消除膝盖的疼痛。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的细节显示在附图和下面的说明书中。从所述说明书和附图以及从权利要求中,其它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治疗性电磁装置的实施方案,描绘出部件的布置。
图2是治疗性电磁贴片的实施方案,描绘出分层的部件。
图3是治疗性电磁装置的实施方案的方框图。
图4A-B示出控制波形和所得到的RF波形。
图5A-I示出可供选择的天线构型。
图6描绘了治疗性电磁装置的可供选择的构型。
图7A-D描绘了治疗性电磁装置的各种应用。
图8是增强型天线的实施方案。
图9描绘了用于放置治疗装置的解剖位置。
图10描绘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简化框图。
图11A-C描绘了使用由单环导线制成的天线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071型、077型/078型和150型)的主要结构。
图12描绘用作激活器的滑动开关组件的剖视图。
图13描绘图12中所示的滑动开关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14描绘用作激活器的另一种滑动开关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15描绘用作激活器的触觉按压开关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16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088型、Femto产品线(FemtoProduct Line))的主要结构。
图17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071型、077型/078型以及150型)的细节分解视图。
图18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088型)的细节分解视图。
图19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240型)的细节分解视图。
图20A-B描绘用于PCB、顶和底部泡沫基板以及顶压盖的封装机制。
图21A-E描绘在制造期间的接通/关断开关机制的组装过程。
图21F-G描绘在应用期间的接通/关断开关的作用机制。
图22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220型)的主体外观。
图23A-B分别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侧剖视图以及分解视图。
图24A-D分别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塑料壳上构件的俯视图、仰视图、顶等轴侧视图以及底等轴侧视图。
图25A-D分别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塑料壳下构件的俯视图、仰视图、顶等轴侧视图以及底等轴侧视图。
图26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241型)的主体外观。
图27A-B分别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侧剖视图以及分解视图。
图28A-C分别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塑料壳上构件的仰视图、顶等轴侧视图以及底等轴侧视图。
图29A-D分别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塑料壳下构件的俯视图、仰视图、顶等轴侧视图以及底等轴侧视图。
图30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BW-001型)的、移除了顶壳体的、背卷绕环模块的俯视局部剖视图。
图31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背卷绕环模块的仰视图。
图32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完全组装好的背卷绕环模块的俯视图。
图33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完全组装好的背卷绕环模块的内部细节。
图34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当应用时放置到柔软能够弯曲的材料中的背卷绕环模块。
图35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放置在柔软能够弯曲的材料中的背卷绕环模块的放大视图。
图36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220型)的天线的输出波形。各图中同样的参考符号指示同样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描述的系统和技术涉及通过施加电磁场,促进组织的治疗愈合、提供疾患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所述技术包括提供可应用于身体组织的独立完备小型化电磁场发生装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技术和系统包括一次性和便携式的装置。
所发生的电磁场能够在身体组织中感生交流电。所述交流电可经受非线性电特性(例如,类二极管整流),因此产生具有与脉冲调制相同的时间依赖性的低频电位。所述低频电位可以通过例如改变细胞活化电位的频率,来刺激细胞通信。细胞通信可以促进炎症愈合和减轻水肿。
这些技术也可通过在身体组织上紧密配合和契合地附添装置的传送元件来提供传送和利用身体电容的方法,提供占空间小且重量轻的装置用于野外运输和紧急使用。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对于促进身体组织愈合可能是重要的。患者依从性可通过提供独立完备且便携式的治疗装置来改善。
治疗性电磁能量输送装置的一部分或全部部件可整合到控制电路芯片中,使所述装置小型化。装置可附固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以进行长时间电磁治疗。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可通过将装置嵌入或隐藏在贴片、绷带、垫片、包裹物、托架、石膏或其它的损伤支撑装置以及附固到身体或绑在身体组织上来改善。
电磁治疗的有效性可通过延长治疗持续时间来改善。在较长的时段内可以应用比在较短的施加时段内可能需要的功率更低的功率的电磁辐射。所公开的独立完备单元可在可能延续数周的治疗时期中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图1示出了治疗性电磁装置26的实施方案。控制电路芯片18可提供让治疗性电磁装置操作的功能性。控制芯片18的实施方案结合图3的说明公开,并包括射频(RF)发生器。电源10直接或间接耦联到控制芯片,可用来给治疗性电磁装置供电。电源可包括电池、光伏电池或电化学电池。激活器12用来激活所述装置。激活器可包括开关,所述开关是一次使用或多次使用类型的,并可以是瞬间或交替作用的。激活器的致动可采用包括远程或近程地使用压力、光或电子信号的多种方式完成。天线16用来发射电磁辐射,偏转器罩14可用来将电磁辐射偏转到身体组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天线16和/或偏转器14可在27±0.5Mhz的频率范围中进行电磁能量调谐。治疗性电磁装置也可包括调谐线圈20,其可用来将天线16的阻抗与控制电路芯片18内的射频信号发生器相匹配。线路板22可用来安装装置的元件,并在有些情况下,提供装置的元件之间的耦合。线路板可由刚性或柔性的材料构成。装配好的装置重量小于12克。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粘合材料24可用于将治疗性电磁装置附固于身体组织上。粘合材料24包括例如药用级粘合剂。治疗性电磁装置可利用其它的一次或多次使用治疗输送装置来附固,这些治疗输送装置包括贴片、绷带、垫片、托架、带片、带子、胶粘剂和石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指示器28可用于提供标记,指示治疗性电磁装置是激活的。指示器28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目视指示器,比如发光二极管(LED)、灯或电致发光显示器;听觉指示器,比如噪声发生器;或触觉指示器,比如振动器。在实施方案中,指示器可被耦联到控制电路芯片18中的电磁场检测器,并指示所述装置中存在或不存在电磁幅射。在各个实施方案中,指示器可以是稳定的、间歇式的或脉冲的。
治疗性电磁装置可包围或封装在密封剂或其它的封装化合物中,以减少装置针对外来物质包括湿气、流体、真菌、静电荷、污物、颗粒物质和灰尘的易损性。密封剂包括绝缘树脂例如环氧树脂、聚氨酯和聚酯,其可铸型成包含装置部件的腔,以隔离、保护和保持所述部件处于适当的位置。密封剂也可减少装置针对环境因素包括空气、热、阳光、紫外线和杂散电磁场的易损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保形涂层可应用于装置部件和耦接件,以减少装置针对湿气、流体、真菌、静电荷、污物、颗粒物质和灰尘的易损性。
图2示出了具有分层形式的部件的治疗性电磁装置的实施方案的分解图。激活开关206、控制电路芯片208、电源210、目视指示器212和调谐线圈204可安装在顶层并贴附于线路板202,以提供部件之间的耦联。偏转罩218可铺设在线路板202之下。或者偏转罩是直接涂覆在线路板202上的、具有高磁导率的材料层或材料涂层。用于辐射电磁能量的天线214可以布置在偏转罩218之下,并耦联到线路板202。偏转罩218可以将天线214放射的部分能量远离线路板上安装的部件并向着身体组织偏转。天线的形状没有限制,一些常见形状在图5A-I中示出。天线也可以包含互相没有电接触的分离的导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天线可以厚度小于5毫米且直径小于9厘米,或者在其它的实施方案中,长度小于27厘米。天线可以合并到线路板202中。
线路板202和偏转罩218的形状可以改变,以使治疗装置适应具体的应用。装置的厚度小于10毫米。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粘合材料216例如药用胶粘剂可以安装到天线214之下的底层,以将所述装置与身体组织粘合。其它的治疗输送装置包括贴片、绷带、垫片、托架、带片、带子、胶粘剂和石膏也可以使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为专门的应用选择和布置部件。例如参考图6,在治疗应用例如眼睛或乳房上的术后愈合中,治疗装置600可以是大体环形。在这种情况下,环形限定了孔602,通过它在装置就位的同时患者可以看见。
图3是用于治疗性电磁装置的控制电路芯片300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电路方框图。任选的,调谐线圈302可以包含在控制电路芯片300内或分开安装。控制电路芯片300的部件可以集成为一个构件或者可以用分立的部件装配。控制电路芯片300包括由振荡器306和驱动器308组成的电磁场发生器304。逻辑电路316与发生器304连接,向发生器304提供使能信号312。逻辑电路也可以向指示电路320提供LED信号318,而指示电路320又可以与指示器连接(未显示)。逻辑电路316可以包括分立的部件、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微处理器或其它的微控制器单元(MCU)。电源324可用来给电磁治疗装置供电。激活器326控制从电源到DC-DC转换器328的功率流。激活器包括开关,该开关能够提供一次激活和然后在电源寿命期限内维持激活。DC-DC转换器328向包括逻辑电路316、电磁场发生器304和任选的RF反馈电路314的控制芯片部件提供电力。RF反馈电路向逻辑电路316提供RF辐射信号330。逻辑电路也可以向LED指示电路提供LED信号318,和向激活器326提供锁定信号322。
电磁场发生器304包含:振荡器306,以产生电磁场;驱动电路308,以接收电磁场、放大波以及向任选的调谐线圈302提供放大后的波。调谐线圈302可用来将驱动器308的阻抗与布置用来辐射放大后的电磁能量的天线310相匹配。振荡器306可被布置用于在27±0.5兆赫(MHz)的载波频率下产生电磁波,包括正弦波。在实施方案中,电磁治疗装置的平均可用功率小于大约1毫瓦,基本上在组织表面处测量的、该电磁治疗装置的峰值可用辐射功率密度小于100微瓦/平方厘米(wW/cm2)。平均可用辐射功率生成的电效率也可大于20%。平均可用功率是装置能够逸散到电阻性负载中的功率。平均可用功率与每个脉冲内的载波的功率不同,后者被称为“峰值”功率。峰值可用辐射功率密度是在将载波视为连续和非脉冲的情况下所得的最大载波功率除以天线的环面积。可包含高电压发生器(未显示)以增加辐射场的强度。高电压发生器可产生小于30VDC并可以同步,以允许治疗脉冲之间的能量转换作用,使得治疗脉冲不受能量转换作用的影响。能量转换可以包括将电池与感应线圈连接短暂的时间,然后将线圈切换为二极管或整流器和电容器。电容器以比电池高的电压累积电荷。当电容器上的电压达到预定值时,电容器可以放电到频率发生器中,以产生治疗脉冲。或者,作为反激变压器连接到整流器和电容器的变压器可以代替感应线圈。
使能信号312可用来启动或消减电磁能量的辐射。RF反馈电路314被布置来检测来自天线310的RF辐射并向逻辑电路316提供RF辐射信号330。根据RF辐射信号330的水平,逻辑电路提供LED信号318以启用/禁用LED指示电路320,该电路驱动指示器(未显示)并提供天线正在辐射电磁能量的指示。逻辑电路316、LED指示电路320或指示器可以布置成使得指示器连续、间歇式或脉冲式进行指示。逻辑电路也可以提供使能信号312以启用/禁用电磁场发生器304。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天线310辐射的能量可以是脉冲式的。PEMF可用来提供长时间的电磁场治疗并减少身体组织的加热。图4A示出可以从逻辑电路316提供以启动电磁能量的发生和辐射的使能信号410。在这个实例中,使能信号每一毫秒都达到逻辑高电平。使能脉冲电平显示为逻辑高,但是或者也可以是逻辑低。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逻辑高电平可以是电源,或调节后的非零电压,但是其它的电压也可以。举例说明的占空比是大约8%至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磁治疗装置可以在3-30MHz的频率范围中操作,电磁能量的应用可以被脉冲化,以最大化场的治疗效应。每隔1毫秒(mS)具有100微秒(μS)脉冲持续时间的脉冲(1000Hz的脉冲重复率)可能是优选的。为了降低组织加热,在贴近组织表面测量时,可以将电磁场强度限为小于100微瓦每平方厘米(μWcm-2)。图4B示出从天线所产生的输出412。只有当使能信号410处于逻辑高电平时,才能从天线辐射电磁场414。
再一次参考图3,电源324可以是直流(DC)的并优选小于大约10VDC。电源可以是可再充电的。可再充电的电源可以是可以从外部源再充电的、锂金属氢化物或锂离子或锂聚合体技术的电池,包括贴近天线310的正弦波场发生器或独立线圈(未显示),用于将来自外部源的功率非接触地感生到治疗装置中。天线或独立线圈中感生的电流可以被整流并作为反向电流供应到可再充电的电源,直到电源达到预定的终端电压或外壳温度。
电源324与激活器326耦联。当激活器致动时,电源耦联到DC-DC转换器,该DC-DC转换器可以提高并调节电源的电压电平。来自DC-DC转换器328的调节后的输出电压被提供给逻辑电路316、电磁场发生器304和RF反馈电路314。锁定信号322可以由逻辑电路316提供,以在将激活器致动至少一次时,将激活器锁定在“启动”位置。
任选的,可由逻辑电路316接收和/或提供另外的输入信号332和另外的输出信号334,用于另外的功能。例如,可以提供输出信号,用于提供电源324的电压电平的水平标记。当电源需要更换时,输出信号可激活视觉或听觉警报。可提供输出信号,用于提供身体组织的状态的标记。组织的介电常数和导电率影响装置中载波的频率。电导率(σ)与介电常数乘以角频率(ωε)的比率,确定了频率变化的极性。如果σ超过ωε,则载波频率降低。如果ωε超过6,则载波频率增加。因为电导率与pH和自由离子浓度有关,而介电常数与极性分子和细胞膜电荷的丰度有关,所以组织的生物电状态可通过确定载波频率从开始应用装置时的改变来进行评定。
任选的,另外的输出信号334可通过增强用于进行感染控制的组织中的化学或药物分子例如银离子的定向移动的电磁场来提供控制。增强的电磁场可以是不均匀的,以便定向极性分子的移动,该方法被称为介电电泳。或者,增强的电磁场可以感生电场,该电场定向离子的移动,该方法被称为离子电渗。
可以提供输入332来接收外部信号,例如改变所生成的电磁场的电磁脉冲持续时间、占空比或脉冲重复率的外部信号。
图7A-D描绘了治疗性电磁装置的一些应用。图7A描绘了附固于人腿的膝盖的治疗性电磁装置702。所述装置可被用于帮助例如破裂的膝盖、切割伤、扭伤或拉伤的愈合。图7B描绘了附固于人臂的肌肉712以帮助例如扭伤、拉伤或切割伤的愈合的治疗性电磁装置710。图7C描绘了附固于人腹部722例如在此执行吸脂术的治疗性电磁装置720。图7D描绘了人脸730,治疗性电磁装置732附固于脸的左侧,以帮助伤口例如齿腔的愈合。
图8描绘了增强天线的实施方案,包括缠绕在印刷电路板810上安装的圈环804上的布线802。所述环可以是铁氧体或磁性的电绝缘环。所述环可以布置成沿周边支持电池806。电池806可以通过固定夹808固定就位,以保持所述电池接近印刷电路板810。可以在印刷电路板上布置导体812,以起到治疗性电磁装置的主天线的作用,并可以与上面描述的电磁场发生器(未显示)耦联。
布线802的环形匝能够与主天线812同相并且同频率地传送电流。圈环上的布线802的匝数被布置成提供比主天线812更大的磁通量。绕组致使磁通量进入/离开圈环的外周。一部分(交变)通量冲击治疗性电磁装置下面的身体组织,感生与主天线同中心的附加的交流电流。附加的感生电流可以产生原本能够通过直径较大的主天线发生的磁通量。来自印刷电路板上的主天线导体的磁力线814将采取最小磁阻的路径,并流通绕到印刷电路板的下面。只有弱磁场冲击电池806。更大部分的场可被约束在主天线导体附近。作用是在身体组织中更远处产生增加的磁场强度。因此,主天线例如简单的环形天线,圈环上带着增强的天线绕组,能够呈现为具有较大的有效直径的天线。
简单环形天线能够产生近场电磁,近场电磁能够被所述天线的物理几何形状限制在某一个体积内。圆环形天线的轴上磁场成比例地减小:
其中z是距环中心的距离,a是环的半径。超过距离Z,磁场在身体组织内感生的电流可能无法有效提供治疗价值。距离Z在体积表面与轴相交的点处测量。其中在身体组织内感生的电磁场足以具有治疗价值的治疗体积能够从环形天线的半径和圆度以及天线中流动的电流确定。这个体积以外,治疗可能不充分。这个体积以内,治疗可能有效并且随着接近治疗体积的表面而减弱。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装置引起感生电流透入身体组织,致使在身体组织中至少2cm的深度处引起治疗响应。
有效直径较大的天线能够增加感生电流的幅度,并且扩大感生电流的穿透深度。因此,具有增强天线的主天线相较单独主天线,可以在身体组织内部较大的面积上以及更大的深度处产生电流感生。
实例1
上述治疗性电磁装置通常是便携式的,以及可以利用各种构件施加到需要治疗的身体部位,所述各种构件诸如贴片、绷带、垫片、托架、带片、带子、胶粘剂以及石膏。
如图10中所示,该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1001主要包括:电路板1002,其上具有电磁场发生器1003;天线1004,耦联到所述电路板并被布置以辐射由所述电磁场发生器生成的电磁场;电源1005,经由激活器1006耦联到电磁场发生器;以及激活器1006,当接通时该激活器1006启动所述电磁场发生器。
例如,所述电路板可以根据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具体应用,如图3所示利用控制电路芯片来实现、如图11A所示实现在PCB 1102上(071型)、或如图16所示实现在ASIC芯片1602上用于需要紧凑尺寸装置的应用(088型、毫微微产品线)。
根据图10中所示的电路原理框架,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可以具有不同的细节机械结构。
第一实施例(071型、077型/078型、150型)
如图17中所示,第一实施例(071型、077型/078型以及150型)通过从上到下对硬封装壳层1701、包括电路元件1703(参见PCB层的顶部1702和PCB层的底部1711a)的PCB层、金属圆顶开关(关断开关金属圆顶开关1706a,以及接通或接通/关断开关金属圆顶开关1706b)以及薄膜层基板1712进行层叠来构造。
硬封装壳层1701可以由诸如环氧树脂或硬注射模制塑料的材料制成,并保护PCB层上的电气元件免受外部环境损害。PCB层的顶部1702上具有LED可视指示器1709、包括电磁场发生器在内的电路元件1703以及具有焊接片的电池1705,并被耦联到单导线天线1704。优选地,硬封装壳层1701上与LED可视指示器1709对应的部分是透明的,以便来自LED可视指示器的可见光能够穿透该部分并被用户看到。
薄膜层基板1712上具有:用于分离的金属化圆顶开关的附加关断开关切口1707a;用于接通开关或接通/关断开关的金属化圆顶腔1707b;以及两个拉片横向狭缝1708,该两个拉片横向狭缝1708布置在金属化圆顶腔1707b沿纵向轴的两侧上,并被用于插入拉片1713。优选地,通过狭缝1708在接通开关金属化圆顶下方插置拉片1713,并使得拉片1713的端部1714伸出狭缝,以便防止意外激活。优选地,拉片1713是非金属的。优选地,PCB层的底部1711a可以包含用于接通开关和关断开关的多个短路焊盘1710,或仅仅一个短路焊盘1710以在接通与关断之间转换。PCB层的底部1711a另外可以具有备用线圈1711,用于通过感应实现接通/关断功能。
此外,077型/078型(见图11B)中的天线1104比071型(见图11A)中的天线大。
第二实施例(088型)
图18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088型)的机械结构与图17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机械结构类似(其中,在图17-18中的相似参考数字表示相似构件),区别在于:前者中,电路板被集成到ASIC芯片1803中且取消了附加关断开关切口1707a。优选地,通过狭缝在接通开关1806金属化圆顶下方插置拉片1813,并使得拉片1813的端部1814伸出狭缝,以便防止意外激活。优选地,拉片1813是非金属的。优选地,PCB层的底部1811a可以包含用于接通开关的短路焊盘1810,或仅仅一个短路焊盘1810以在接通与关断之间切换。PCB层的底部1811a还可以具有备用线圈1811以通过感应实现接通/关断功能。
与图17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相比,显然第二实施例具有更紧凑的尺寸且适用于更小的身体部位。
第三实施例(240型)
图19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240型)的细节分解视图。如图19中所示,所述第三实施例主要包括PCB和电子部件1902、单导线天线1904、顶压盖1901、电池1905以及顶部和底部泡沫基板1903a和1903b。
所述PCB和电子部件1902上面具有电磁场发生器,以及单导线天线1904用于辐射由电磁场发生器生成的电磁波。电池1905用于向PCB和电子部件1902供电。进一步地,顶部和底部泡沫基板1903a和1903b被分别布置在PCB和电子部件1902的顶端和底端,以隔离其免于接触外部环境、防止短路以及便利顶压盖1901的设置。
如图20A-B中所示,顶压盖2001以及顶部和底部泡沫基板2003a和2003b分别具有对齐切口2009a和2009b用于缠绕橡胶带2010,其中,在图20A中,移除了顶压盖2001以便清楚地示出用于橡胶带2010的对齐切口。在将相应的对齐切口2009a和2009b对齐之后,橡胶带2010可以紧密地卷绕通过对齐切口2009a和2009b,以将顶压盖2001、PCB和电子部件1902以及顶部和底部泡沫基板2003a和2003b封装到一起,并由此将顶压盖2001保持就位。
如图19中所示,非金属拉片1906在产品出厂时被插置在PCB和电子部件1902与电池1905之间,以将电池1905完整地包装在最终产品中,且在拔出之后不再使用。相反,非金属插置栓块1907可以在产品应用期间频繁使用,并在就位时提供临时的电路切断功能,而当移除时使得电路保持激活。
图21A-E描绘在制造期间的第三实施例的接通/关断开关机制的组装过程。如图21A中所示,首先在电路板上安装电池正极端子2103、两个电池负极端子2102a和2102b、LED 2104、电路边界2105以及晶体管支点2101,其中,晶体管支点2101低于任何一个电池负极端子2102a/2102b。然后,如图21B-C中所示,将金属电池固定件2104a对准并焊接到电路板,其中,该金属电池固定件2104a具有电池挡块2109来保持电池。然后,如图21D中所示,首先插入拉片2106以分离到电池的连接,接着将电池2107插置在拉片2106与金属电池固定件2104a之间。当根据第三实施例制造的产品从工厂发货时,拉片2106如图21D中所示保持,以防止由于电池与电路板之间的泄漏电流导致的功耗以及由于可能试图在运输期间将拉片晃出的振动干扰所导致的功耗。在用户如图21E所示将拉片2106拔出后,接通电路,开启LED,且不再使用拉片2106。
图21F-G描绘了应用期间用于接通/关断开关的作用机制。如果用户想要断开电路连接,则他/她可以在由箭头A表示的方向上推动插置栓块2108,如图21F所示。如图21G中所示,开始时插置栓块2108与金属电池固定件2104a平齐,然后该插置栓块2108沿着由箭头A表示的方向非常容易地向内滑动。随着插置栓块2108在由箭头A表示的方向上进一步推进,如图21G中的局部剖视图中所示,将电池2107提升到电池负极端子2102a和2102b上方,并由此切断到电池的连接。相反地,用户拔出插置栓块2108即可接通电路。
第四实施例(220型)
如图2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220型)主要由单导线环天线2204、指滑动开关致动臂2207、塑料壳2313以及安装在该塑料壳2313中的电气元件所构成。
图23A-B分别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侧剖视图以及分解视图。如图23B中所示,塑料壳2313由塑料上构件2301和塑料下构件2312构成,且可以通过将塑料下构件2312中的销2310b(2510b)压配到塑料上构件2301上的凹入插孔2410a内,来将这两个构件接合到一起。图23A-25中所示的销和凹入插孔的设置和布置仅仅是说明性的,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设置和布置。例如,销可以在塑料上构件2301和塑料下构件2312中均有分布,以压配到该塑料下构件2312和塑料上构件2301两者中分布的相应的凹入插孔内。除了销和凹入插孔,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机械接合元件。
如图23A-B所示,在塑料下构件2312上设置的电路板2303上,安装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包括LED指示器2309、滑动开关2306以及电池2305。优选地,可以使用利用盘状电池绝缘体所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以提高电源电力及防止电池短接到金属固定件罩,同时保持紧凑的尺寸。塑料上构件2301和塑料下构件2312可以是透明的或不透明的,但是其与LED指示器2309对应的区域优选是透明的,以便让LED指示器2309照明透过该区域。
如图24A-D所示,指滑动开关致动臂2407被压入塑料上构件2301中的开口槽2408中,以电连接到滑动开关2306。人们可以容易地用手指推动指滑动开关致动臂2407以激活滑动开关,以便激活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
优选地,在塑料上构件2301和塑料下构件2312中具有相应的沟道2410c(参见图24B)和2510d(参见图25A),以供调节用于围绕单导线环天线2304紧密配合,从而防止单导线环天线2304移动和受损。如图25A中所示,在塑料下构件2312上安装有电路板2303的表面上,在沟道2510d附近设有天线焊接浅孔2511a,且在滑动开关2306附近设有开关浅槽2511b,用于帮助电路板2303铺平。
在FDA认证为符合伦理且安全的先前装置中,发明了220型产品以减小先前产品尺寸、降低制造成本以及导致治疗性属性,该治疗性属性生成27.1Mhz的RF输出,且理想上使得该RF输出脉冲式接通2毫秒并关断498毫秒,如图36中所示。对于成形为16.7平方厘米的天线表面面积来说,输出功率增加到稍微大于每平方厘米2毫瓦。
第五实施例(241型)
如图26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241型)主要由单导线环天线2604、瞬时推动按钮接通开关2607a和瞬时推动按钮关断开关2607b、用于容纳LED指示器的LED圆顶透镜室2609a、拉片2614、塑料壳2613以及在该塑料壳2613中安装的电气元件构成。
LED圆顶透镜室2609a允许LED指示器2709照射通过,同时帮助所发出的光在更广视角内被用户感知到。例如,当按下瞬时推动按钮接通开关2607a时,LED指示器照亮,而当按下瞬时推动按钮关断开关2607b时,LED指示器熄灭。
图27A-B分别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侧剖视图和分解视图。如图27B中所示,塑料壳2613由塑料上构件2701和塑料下构件2712构成,且可以通过将塑料下构件2712中的销2710b(2910b)压配到塑料上构件2701上的凹入插孔2810a中,来将这两个构件接合到一起。在塑料上构件2701与塑料下构件2712之间插置橡胶开关垫片2715,当拉片2714就位(插置在电池2705与电路板2703之间,参见图27B)时,垫片2715的区域被压紧,从而使得瞬时推动按钮无法操作。相反,当拉片2714被移除时,瞬时推动按钮2607a和2607b能够自由操作。
图27A-29中所示的销和凹入插孔的设置和布置仅仅是说明性的,以及还可以使用其他的设置和布置。例如,销可以在塑料上构件2701和塑料下构件2712中均有分布,以压配到塑料下构件2712和塑料上构件2701两者中分布的相应的凹入插孔内。除了销和凹入插孔之外,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机械接合元件。
如图27A-B所示,在塑料下构件2712上设置的电路板2703上,安装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包括LED指示器2709、推动按钮开关2706以及电池2705。优选地,可以使用利用盘状电池绝缘体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来提高电源电力同时保持紧凑尺寸。塑料上构件2701和塑料下构件2712可以由透明聚碳酸酯制成。
优选地,在塑料上构件2701和塑料下构件2712上具有相应的沟道2810c(参见图28A)和2910d(参见图29A),以被调节用于围绕单导线环天线2704紧密配合,从而防止单导线环天线2704移动和受损。
如图28A中所示,在塑料上构件2701的下表面上具有用于开关垫片的凹部2815a以及拉片槽2814a。如图29A中所示,在塑料下构件2712的上表面上具有用于电路板的凹部2903b和用于开关垫片的凹部2915b。
第六实施例(BW-001型)
图30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BW-001型)的、去除了上壳体的背卷绕环模块的顶视局部剖视图。如图30中所示,背卷绕环模块由下述构件构成:盲壳部3002;用于封装且环绕单导线天线3004的成形的非金属环3008;以及PCB壳体3011,该PCB壳体3011包括下壳体柱销3012和上壳体(未示出)。背卷绕环模块的不同部分可以具有不同的柔性,例如,盲壳部3002可以能够稍微弯曲,环3008可以是柔软且能弯曲的,以及PCB壳体3011可以是不能弯曲的。PCB壳体3011用于容纳各种电气元件,诸如PCB 3003、电池和金属固定件3005、PCB滑动开关3006以及LED指示器3009,其中,利用单导线天线连接3010将单导线天线3004电连接到PCB 3003。类似于第四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可以使用诸如柱销和相应凹入插孔的机制,来将下壳体柱销3012与上壳体接合。
如图31中所示,环3008可以具有止动桩3108a,以防止单导线天线脱出。此外,环3008可以具有槽结构3108b,在该槽结构3108b中将单导线天线3004压配就位,以便紧密封装天线并防止其移动。
图32描绘了第六实施例的完全组装好的背卷绕环模块的俯视图,其中,将滑动开关致动臂3207按压到位,以及将上壳体3201压配到下壳体柱销3012上方。优选地,上壳体3201,尤其至少其与LED指示器3009对应的部分,是透明的,以便从LED指示器3009发出的光可以穿透并被用户感知到。当致动了滑动开关致动臂时,LED指示器3009将照亮。
图33描绘了第六实施例的完全组装好的背卷绕环模块的内部细节,其中,显然滑动开关致动臂3307在浅凹部内,以帮助抵抗意外施加的力干扰,以及PCB 3003(参见图30)在电池3005下方(参见图30)。
如图34中所示,在应用时,第六实施例的背卷绕环模块被放置在柔软能弯曲的材料3402中,以便围绕身体卷绕从而保持舒适稳定的治疗,以及其中,柔软能弯曲材料3402的一端可以设有搭钩3401以将背卷绕环模块保持到人体,同时柔软能弯曲材料3402的另一端穿过搭钩端部并按照需要缚紧。
图35示出用于将背卷绕环模块保持就位的机制,包括安装在柔软能弯曲材料3502上的带3503和扣眼3504,所述扣眼3504用于将带3503长期保持就位。
实例2
如图5A-I中所示,天线可以具有各种配置。特别地,如图11A-C所示,天线是单环导线。虽然图11A-C所示的天线示出对称形状,也可以使用不对称形状。例如,可以从由圆、椭圆以及矩形构成的组中选择对称形状。
此外,天线1104可以设置在电路板1102的一侧上,如图11A-B所示(071型以及077/078型)。但是如图11C中所示,天线1104可以反转到电路板1102的另一侧上(150型)。
单环导线的长度依据应用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身体部位及该单环导线的特性而定,所述特性包括直径粗度、电阻和材料。例如,改变导线的特性,诸如改变导线的直径粗度或电阻,会使得长度增加或减小。此外,单环导线的导体材料可以是锡或金,以及如果对导线应用不同材料,则会需要不同的长度。例如,如果单环导线具有0.8128mm或20线规(gauge)的直径粗度,形状为圆形,且由低电阻铜金属制成,优选其长度在3.14mm-47.12cm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型号可以具有不同长度的天线1104。例如,图11B中所示的077/078型具有比图11A中所示的071型长的天线1104,而图11C中所示的150型的天线1104具有与图11A中所示的071型相同的长度。
此外,天线1104能够弯曲以符合施用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身体部位的身体曲线。为了保护裸天线1104免受外部环境污染或损害,优选利用注射模制环来紧密封装天线1104。同时,该注射模制环可以是半刚性的环,以保存柔性从而更好地适应施用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身体部位的身体曲线。
此外,优选地,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不与应用其的身体部位直接接触,鉴于身体部位会出汗且汗液在接触到该装置时可能污染并腐蚀装置。特别地,可以在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与身体部位之间设置凝胶垫,从而防止体液透到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透气性。此外,除了天线之外的电路元件可以密封在硬质抗湿壳1108中(参见图11A),以便保护内部的电气元件免受外部环境的湿气影响。为了让用户舒适,优选地,可能直接接触用户皮肤的薄膜层基板1712,由软织物和/或泡沫或其他吸湿材料制成,以吸收来自皮肤的湿气和汗液。
实例3
在实例1的071型、077/078型、150型、088型以及240型中,利用数种机制,诸如拉片、圆顶开关、短路焊盘、插置栓块,来实现激活器1006,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说明性的,致动器1006可以采用按压开关组件、滑动开关组件以及触觉按压开关组件中的一种来实现。
图12-13示出了滑动开关组件的实例,该滑动开关组件通过对注射模制开关沟道、注射模制开关盖和在电路板上设置的滑动开关进行层叠来构造。进一步地,鉴于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经常随着配戴其的人体而振动或者由于装置刮擦抵靠外部物体而振动,采用各种手段来保护滑动开关组件免于意外激活,例如,如图12中所示,可以在注射模制开关沟道的顶表面与注射模制开关盖的顶表面之间设置按钮间隙,以便不能容易地触摸和推动注射模制开关盖进而引发意外激活。通常,根据开关应该正确配合于其中的壳结构,按钮间隙为0.05mm到25.4mm。
图14示出滑动开关组件的另一实例,以及该滑动开关组件通过对注射模制热塑弹性体外壳、注射模制按钮、注射模制顶盖、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滑动开关以及注射模制底盖进行层叠来构造。
图15示出触觉按压开关组件的实例,且该触觉按压开关组件通过对模制硅橡胶或注射模制热塑弹性体制成的外壳、设置在电路板上的瞬时开关以及模制硅橡胶或注射模制热塑弹性体制成的底壳进行层叠来构造。
请注意,以上段落仅仅用于说明激活器的数种结构而非对其结构进行限制。
实例4
如上所述的指示器指示该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状态,诸如接通或关断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指示器是发光二极管,其根据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状态发射不同的光。优选地,光是可见的(包括白光)(从红外光到紫外光或实质红色光到实质紫色光,通常人眼会响应于从大约390纳米到750纳米的波长),并根据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状态呈现不同的颜色,以便用户可以利用他们自己的眼睛根据可见光的颜色来确定操作状态。
当然,这些光也可以是不可见的(红外或紫外范围),但需要相应的传感器来拾取其并进一步处理,以将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当前操作状态通知用户。
优选地,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包括治疗计时器,以及该发光二极管随着治疗计时器的计时的流逝而改变其亮度。此外,还适用的是,不使用治疗计时器,发光二极管随着电池衰减而改变其亮度。
利用脉冲电磁场(PEMF)治疗某种疾病的方法
骨和关节疾患:患有骨和关节疾患的患者的尿显示,由于患病部位周围的结缔组织代谢偏差,导致羟脯氨酸、己糖胺、肌酐和糖醛酸的水平升高。用PEMF治疗不仅能够矫正这些偏差,而且能够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并增加关节活动性。PEMF治疗的另一个主要优点是它显著减少折骨愈合所需的时间。已经证明,它对于骨髓炎、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和下背疼痛(包括椎间盘错位引起的疼痛)也有效。
糖尿病:应用脉冲电磁场(PEMF),血糖水平可以缓慢下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虽然作用机理没有完全了解,但迄今获得的证据表明,该过程不仅增加组织中葡萄糖的代谢,而且增加胰岛素产生和提高胰岛素与它的特异性受体的结合。所述治疗也已经证明对于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激惹性结肠和痔疮有效。
支气管性哮喘:利用PEMF治疗稀释粘液和促进自发清除,能够逐渐减轻支气管阻塞。PEMF治疗还具有抗炎作用,帮助确保气道保持通畅和功能。经历治疗的患者中,用力肺活量、用力呼气体积和峰值呼气流速增加,并显著地改善喘息和呼吸困难。所述治疗还对于普通感冒、扁桃腺炎、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有效。
心血管疾病:PEMF治疗对预防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病发作有用。治疗帮助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和通过中枢介导的血管扩张而增加血液循环。这在防止血小板凝集和保持心脏血管和其他组织的充分的供氧以及营养方面是特别重要的。PEMF治疗还有效分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述程序的附加优点是它阻断自由基的产生,自由基在细胞水平的心血管损害中发挥重要的作用。PEMF可能奏效的其它血管病症是静脉炎、动脉内膜炎和静脉曲张。
大脑和心智疾患:定向通过颅骨处的不同点,PEMF能够通过感生耦合,在脑的特定区域产生电流。因此通过选择性刺激某些细胞,有可能增强更高级的大脑功能例如学习、记忆和创造性思维。PEMF作为心理学疾患例如抑郁、攻击、焦虑和紧张以及帕金森氏病、癫痫症、偏头痛、中风、阿尔茨海默氏病及其他退行性脑障碍的选择手段,可以具有广泛的应用。另外,脑瘫、智力迟钝、多动症、学习障碍可以通过PEMF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加以改善。
PEMF治疗能够增加脑细胞合成在突触水平处传递冲动或命令需要的神经化学物质的效率和改善这些细胞的电活动。脑是神经化学复合体。脑的效率或脑的智力容量取决于脑细胞的有效性能和被称为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的生成。
多巴胺太多能够导致多动症,而太少能够导致四肢运动不协调(震颤麻痹)。脑中的神经化学物质乙酰胆碱少,是痴呆尤其是阿尔茨海默氏类型痴呆的原因。如果在显示出抑制之后重复刺激脑细胞,它们产生反弹,变得比刺激前更活跃。因为PEMF具有稳定基因和阻止在细胞中形成的氧自由基的活动,它帮助延迟老化过程。
泌尿生殖病症:PEMF已经成功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病症例如女性的月经不规则、不育、子宫内膜炎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男性的睾丸炎、前列腺炎和少精。
术前和预防性治疗:上腹部上的PEMF治疗能够提供增加身体末端的血液充盈,以减少对创伤的炎性响应。手术部位的术前治疗也已经显示出加速愈合。
术后恢复:腕纹上方1.5英寸上的PEMF或TENS可以减少或减轻术后恢复的恶心、运动病或其它形式的恶心症状例如呕吐。
组织中非接触感生的电流:本文描述的装置能够在高频下感生电流。装置感生的电流量与频率部分成比例。在本文描述的装置中调制载波波形,例如27+/0.5Mhz(例如27.1Mhz)的脉冲调制,允许在组织中产生比单独的脉冲调制波形更大的电流。脉冲调制针对适合于生物系统的时间和振幅特性加以选择。所述载波确保了感生电流具有在脉冲调制内连贯保持的幅度。变化的脉冲调制是通过相似幅度的感生电流支持的。生物系统中发生的整流,例如跨细胞膜整流,引起初始的脉冲调制波形表现为低频电压。膜电容允许感生电流远比脉冲调制波形靠自身进入细胞容易得多地进入细胞。电流绕细胞分流而不是通过细胞的情况也减少了。
在组织中感生电流不需要装置与组织进行导电接触。装置天线的尺寸远小于波长,确保了发射被定位到治疗区域。因此,一般很少有可能干扰例如家庭用具的远场发射。
与组织刺激装置例如脉冲线圈用来产生磁场的感应性骨愈合刺激器或产生脉冲化电场的电容性刺激器相比,本文描述的装置一般以高得多的频率来感生电流。
治疗装置的设置
治疗装置例如PEMF仪器、经皮电神经刺激器(TENS)或静态磁体阵列能够设置在身体的特定点,以实现增强医学治疗效应,例如加快愈合、减轻疼痛、肿胀和瘀伤。通过使得电流经过在例如疼痛区域上方的皮肤上放置的电极之间,来运行TENS。本文描述的装置能够在身体组织中感生电流而不使用施加到皮肤上的电极。
治疗装置能够在特定的穴位设置和操作,包括但是不限于:肘横纹的外端;外踝下缘处的凹陷处;第一肋间隙的水平处锁骨的横向端下方(下方1英寸);第四腰椎和第五腰椎之间;第四腰椎和第五腰椎之间位置(水平)靠左或靠右1英寸;腓骨头部的前面或者下方的凹陷处;髌骨内侧缘上方大约1.5英寸;桡骨和掌长肌之间;或疼痛位置(例如,例如在个体中痛觉最强烈的位置)。图9描绘作为治疗计划(例如,减轻或消除疼痛的治疗)的一部分,本文描述的治疗装置能够放置于个体上的特定解剖位置。
本文描述的治疗装置能够与特定的穴定位技术结合使用,以减轻或消除疼痛。疼痛相关的疾患的例子包括,例如,在组织损伤(例如炎症、感染和局部缺血)期间引发的疼痛反应、与肌肉骨胳疾患有关的疼痛(例如,关节痛比如与关节炎有关的疼痛,牙痛和头痛)、与外科手术有关的疼痛、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的疼痛和胸痛。
其它的实施方案在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42)

1.一种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1001),包括:
电路板(1002),其上具有电磁场发生器(1003);
天线(1004),耦联到所述电路板并被布置为辐射由所述电磁场发生器生成的电磁场;
电源(1005),所述电源(1005)经由激活器(1006)耦联到所述电磁场发生器;以及
激活器(1006),当接通时启动所述电磁场发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天线(1004)是单环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通过从上到下对硬封装壳层(1701,1801)、PCB层(1702,1802)、金属圆顶开关(1706a,1706b,1807)以及薄膜层基板(1712,1812)进行顺序层叠来构成,其中所述PCB层(1702,1802)上具有电路板和电源,以及所述金属圆顶开关(1706a,1706b,1806)用作激活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硬封装壳层(1701,1801)由环氧树脂或硬注射模制塑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PCB层(1702,1802)上还具有指示器(1709,1809),以指示所述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硬封装壳层(1701,1801)对应于所述指示器(1709,1809)的部分是透明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薄膜层基板(1712)上具有:用于分离的金属化圆顶开关的附加关断开关切口(1707a);用于接通开关或接通/关断开关的金属化圆顶腔(1707b);以及两个拉片横向狭缝(1708),该两个拉片横向狭缝布置在沿纵向轴而言金属化圆顶腔(1707b)的两侧上,并被用于插入拉片(1713)。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PCB层的底部(1711a)包含用于接通开关和关断开关的多个短路焊盘(1710),或仅仅一个短路焊盘(1710)以在接通与关断之间转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电路板被集成到ASIC芯片(180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薄膜层基板(1812)上具有:用于接通开关或接通/关断开关的金属化圆顶腔(1807);以及两个拉片横向狭缝(1808),该两个拉片横向狭缝(1808)布置在沿纵向轴而言金属化圆顶腔(1807)的两侧上,并被用于插入拉片(1813)。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PCB层的底部(1811a)包含用于接通开关的短路焊盘(1810),或仅仅一个短路焊盘(1810)用于在接通与关断之间进行转换。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10所述的装置,其中,通过所述狭缝(1708,1808)在接通开关金属化圆顶下方插置拉片(1713,1813),并使得所述拉片的端部(1714,1814)伸出所述狭缝(1708,1808)。
13.根据权利要求7或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拉片(1713,1813)是非金属的。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天线(1004)具有不对称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天线(1004)具有对称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单环导线具有从由圆、椭圆和矩形构成的组中选择的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单环导线的长度依据施用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身体部位及所述单环导线的特性而定,所述特性包括直径粗度、电阻和材料。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单环导线具有0.8128mm或20线规的直径粗度,呈圆形,具有从3.14mm-47.12cm的范围内的长度,并由低阻铜金属制成。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天线(1004)设置在电路板(1002)的任一侧上。
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天线(1004)能够弯曲以符合施用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身体部位的身体曲线。
2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天线(1004)利用成形的非金属环来紧密封装。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成形的非金属环是半刚性环。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除了所述天线(1004)以外的电路元件被密封在硬质抗湿壳中。
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薄膜层基板(1712,1812)由软织物和/或泡沫或其他吸湿材料或硬质非金属介质制成。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激活器(1006)是按压开关组件、滑动开关组件以及触觉按压开关组件中的一种。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激活器(1006)是插置栓块(1907),其被配置用于:通过被插入提供临时电路切断功能;以及通过被拔出提供电路激活功能。
2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指示器(1709,1809)是发光二极管,其根据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状态发射不同的光。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发光二极管圆顶透镜室(2609a)用于容纳所述发光二极管。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光是可见的并根据便携式电磁疗法装置的状态呈现不同的颜色。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光中的至少一种是不可见的并通过相应的传感器来拾取。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滑动开关组件通过对注射模制开关沟道、注射模制开关盖和在电路板上设置的滑动开关进行层叠来构造。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注射模制开关沟道的顶表面与注射模制开关盖的顶表面之间具有按钮间隙,以保护滑动开关组件免于意外激活。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按钮间隙为0.05mm到25.4mm。
34.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滑动开关组件通过对注射模制热塑弹性体外壳、注射模制按钮、注射模制顶盖、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滑动开关以及注射模制底盖进行层叠来构造。
35.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触觉按压开关组件通过对模制硅橡胶或注射模制热塑弹性体制成的外壳、设置在电路板上的瞬时开关以及模制硅橡胶或注射模制热塑弹性体制成的底壳进行层叠来构造。
36.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治疗计时器。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随着治疗计时器的计时的流逝而改变其亮度。
3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电池衰减电路,其允许发光二极管随着电池衰减而改变其亮度。
3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被放置在柔软能弯曲材料(3402)中以围绕身体卷绕。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柔软能弯曲材料设有搭钩(3401)以将装置保持到人体。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中,使用带(3503)和扣眼(3504)来将装置保持就位,并使用扣眼(3504)来将带(3503)长期保持就位。
4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成形的非金属环(3008)设有止动桩(3108a)和槽结构(3108b)。
CN2011200863544U 2010-04-20 2011-03-24 电磁疗法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15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863544U CN202015424U (zh) 2010-04-20 2011-03-24 电磁疗法装置
US13/428,920 US20120245403A1 (en) 2010-04-20 2012-03-23 Insole Electromagnetic Therapy Device
PCT/US2012/030376 WO2012129509A2 (en) 2011-03-24 2012-03-23 Insole electromagnetic therapy device
US15/899,592 US20180318595A1 (en) 2011-03-24 2018-02-20 Insole Electromagnetic Therap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6382410A 2010-04-20 2010-04-20
US12/763,824 2010-04-20
CN2011200863544U CN202015424U (zh) 2010-04-20 2011-03-24 电磁疗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15424U true CN202015424U (zh) 2011-10-26

Family

ID=46880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86354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15424U (zh) 2010-04-20 2011-03-24 电磁疗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120245403A1 (zh)
CN (1) CN202015424U (zh)
WO (1) WO2012129509A2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2332A (zh) * 2013-06-02 2013-09-04 南方医科大学 非电离电磁场激发人体自主代谢的肿瘤治疗设备及其应用
CN104857636A (zh) * 2014-02-26 2015-08-26 叶文俊 能量场感应储存与释放系统
CN107708611A (zh) * 2015-04-02 2018-02-16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经颅磁刺激装置用线圈装置
CN108432353A (zh) * 2015-12-28 2018-08-2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系统及其方法
CN110975157A (zh) * 2019-11-19 2020-04-10 南京从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传输线的便携式射频理疗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49974B1 (en) * 2012-07-30 2020-12-30 Neuroprex Inc. Device for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EP2979112B1 (en) * 2013-03-28 2020-06-10 Carrier Corporation Tracking device
CN104578190A (zh) * 2013-10-11 2015-04-29 全亿大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充电电池及具有该充电电池的电子装置
US9561384B1 (en) * 2014-01-06 2017-02-07 Eneurak, Inc.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headaches
TWI586400B (zh) * 2014-03-04 2017-06-11 Bioelectromagnetic circuit device
US9687274B2 (en) * 2014-04-04 2017-06-27 Vuvatech Llc Magnetic vaginal dilator
CA2945350A1 (en) * 2014-04-11 2015-10-15 Bioelectronics Corp. Electromagnetic therapy device and methods
US9320913B2 (en) * 2014-04-16 2016-04-26 Rio Grande Neurosciences, Inc. Two-part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applicator for application of therapeutic energy
CN104826233A (zh) * 2015-04-16 2015-08-12 王兆英 电灸电磁神经护理仪
KR20190085006A (ko) * 2016-11-08 2019-07-17 메사추세츠 인스티튜트 오브 테크놀로지 얼굴 치료 및 변형 감지의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US10806942B2 (en) 2016-11-10 2020-10-20 Qoravita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a low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 to biological tissues
EP3897826B1 (en) * 2018-12-18 2023-01-04 Piomic Medical AG Therapy device
KR102221844B1 (ko) * 2019-02-25 2021-03-02 주식회사 신한메디앤라이트 매트형 전자기 치료 장치
JPWO2021156989A1 (zh) * 2020-02-06 2021-08-12
US12022911B2 (en) 2021-04-30 2024-07-02 Annette Verpillot Insole
CN114888870B (zh) * 2022-03-08 2023-08-29 温州医科大学 基于热成像的人工智能糖尿病足溃疡识别的鞋垫剪裁方法
IT202200022074A1 (it) * 2022-10-26 2024-04-26 Alessandro Cocciaretto Dispositivo di emissione di onde elettromagnetiche di tipo transitorio cosciente/emozionale
WO2025069033A1 (en) * 2023-09-29 2025-04-03 Essence Security International (E.S.I.) Ltd. Directional light and 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rapy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28474A3 (en) * 1989-11-13 1992-04-29 Holcomb Medical Corporation Therapeutic magnetic shoe and method of application
US6293900B1 (en) * 1992-01-21 2001-09-25 Nu-Magnetics, Inc. Magnetic face mask
AU3348297A (en) * 1997-06-13 1998-12-30 Alain Baudry Method and device for electromagnetic cutaneous stimulation for treating pathol ogical conditions
WO1999020339A1 (en) * 1997-10-17 1999-04-29 Respironics, Inc. Muscle stimul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a breathing disorder
FR2798843B1 (fr) * 1999-09-24 2002-11-08 Bernard Bricot Dispositif a champs electrogalvaniques pour le traitement de parties d'organismes vivants et/ou pour la neutralisation des effets deleteres d'appareils utilisant une energie electrique
US7551957B2 (en) * 2003-03-06 2009-06-23 Bioelectronics Corp. Electromagnetic therapy device and methods
CN1802140A (zh) * 2003-03-06 2006-07-12 艾弗伦特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人平衡与步态并防止足部受伤的方法及设备
US20080097142A1 (en) * 2006-10-20 2008-04-24 Paul Savage Magnetic field generator, method of generating a pulsed sinusoidal magnetic wave and magnetic field generator system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2332A (zh) * 2013-06-02 2013-09-04 南方医科大学 非电离电磁场激发人体自主代谢的肿瘤治疗设备及其应用
CN103272332B (zh) * 2013-06-02 2015-09-09 南方医科大学 非电离电磁场激发人体自主代谢的肿瘤治疗设备及其应用
CN104857636A (zh) * 2014-02-26 2015-08-26 叶文俊 能量场感应储存与释放系统
CN104857636B (zh) * 2014-02-26 2017-05-31 叶文俊 能量场感应储存与释放系统
CN107708611A (zh) * 2015-04-02 2018-02-16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经颅磁刺激装置用线圈装置
CN108432353A (zh) * 2015-12-28 2018-08-2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系统及其方法
CN108432353B (zh) * 2015-12-28 2021-10-1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系统及其方法
CN110975157A (zh) * 2019-11-19 2020-04-10 南京从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传输线的便携式射频理疗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29509A3 (en) 2012-12-27
US20120245403A1 (en) 2012-09-27
US20180318595A1 (en) 2018-11-08
WO2012129509A2 (en) 201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15424U (zh) 电磁疗法装置
US8412328B2 (en) Electromagnetic therapy device and methods
EP1606010B1 (en) Electromagnetic therapy device
CA2945350A1 (en) Electromagnetic therapy device and methods
US20140249355A1 (en)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device with adhesive applicator
EP3740275B1 (en) External electronic patch for accelerating bone healing or regeneration after trauma
US20140214126A1 (en) Implantable Electroacupuncture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Obesity
US8942816B2 (en) Implantable electroacupuncture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dyslipidemia
US20070150035A1 (en) Multiple Selectable Field/Current-Voltage Pads Having Individually Powered and Controlled Cells
CN104039390B (zh) 具有粘性敷贴器的脉冲电磁场装置
KR20200055055A (ko) 전자기파 전송 장치
KR101512555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이어폰 잭 접속단자에 연결시켜 피부 표면에 부착된 전극 패드로 전기 자극을 인가하는 커넥터 기기
TWM541866U (zh) 軟薄膜微電極裝置
KR200335314Y1 (ko) 자석이 부착된 저주파 전극 패드
CN201271430Y (zh) 远红外磁电脉冲音乐治疗仪
AU2014201303B2 (en) Electromagnetic Therapy Device and Methods
TWI773432B (zh) 電子裝置
CN215025262U (zh) 柔性电刺激疼痛管理装置
TWI355951B (en) One-piece and low-frequency pulse patch with the f
CN1600386A (zh) 音乐、音频、脉动磁场治疗仪
TWM481026U (zh) 輔助收縮肌肉的電療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