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98972U - 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998972U CN201998972U CN2011200065421U CN201120006542U CN201998972U CN 201998972 U CN201998972 U CN 201998972U CN 2011200065421 U CN2011200065421 U CN 2011200065421U CN 201120006542 U CN201120006542 U CN 201120006542U CN 201998972 U CN201998972 U CN 2019989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hydraulic
- air
- switch
- clu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包括由制动踏板驱动的微动开关Ⅰ、由加速踏板驱动的微动开关Ⅱ、手动控制机构、延时继电器、电控气阀、储气筒、气室、液压机、能量转换器、储气瓶、热交换器、气动马达、蓄电设备和液压马达Ⅰ;微动开关Ⅰ通过延时继电器使液压机的离合器啮合,微动开关Ⅱ通过延时继电器使液压机的离合器分离。踏下制动踏板时液压机上的离合器啮合,使车辆的传动轴带动的负荷增大,达到快速减速;在不工作时,液压机上的离合器分离,对发动机功率无消耗;踏下加速踏板,液压机上的离合器松开,能量转换器转化的能量通过液压马达,气动马达和电机向车辆行走系统提供动力;在静止时,拉下手控阀的手柄,便可达到驻车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辅助缓速制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的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
背景技术
制动系统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及辅助制动系统等。通常衡量车辆制动能力有三个指标:一是制动效能,也就是短距离内刹车的能力(俗称最短刹车距离);二是制动稳定性,也就是车辆在制动过程中车身方向控制的能力,也就是侧滑量大小;三是热衰退性(也叫制动恒定性),也就是长时间制动后高温状态下制动力矩的保持能力。据测量,一般卡车额定载荷下在7%的坡度上下坡3分钟后其制动鼓的温度可达700℃左右,此时制动器摩擦系数急剧降低为正常值的1/3左右,如遇危险需要紧急刹车,在这种情形下,即使操作规范的司机也无法准确而有预见性地在与前方车辆或障碍物的安全距离内把车刹住,如果有超载和路面狭窄的情况出现,危险将不期而至。为此山区的司机们早已在车顶加装水箱,专门用于长途过程中制动鼓降温来保持一定的制动力。但长期应用下来,其效能和可靠性值得怀疑,并非一个治本之策。
传统的液力缓速器缓速制动反应时间较长,由于缓速器缓速制动时是给油槽中施加压缩空气把工作液压入工作腔, 这就要求液压系统必须具有很大的流量和较快的动态响应能力。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反应时间在40ms左右,液力缓速器制动反应时间是电涡流缓速器的20倍。在电力消耗方面,电涡流缓速器因为有电磁线圈,而电磁线圈相对于电控系统消耗电能要大得多,增加了蓄电池的负荷;电涡流和液力缓速器都只能是车辆减速而不能使车辆停止;它们均为辅助制动系,需和行车制动系配合使用。
电涡流和液力缓速器在非缓速的车辆行使状态下,转子随传动轴空转均消耗一定的发动机功率。液力缓速器当工作腔内没有充入工作液时, 不产生制动转矩, 但是由于动轮与车辆的传动系统相连, 动轮始终在旋转, 定轮和动轮带动工作腔内的空气产生循环流动, 造成一定的能量损失, 该损失称为鼓风损失, 其中液力缓速器的空转大约消耗发动机所传递功率的4%左右,电涡流缓速器空转大约为1%左右。电涡流缓速器还需采用风冷辐射散热,大扭矩满档位工作时转子温度可达650℃左右,安装电涡流缓速器时需要对非耐温的管路采取隔热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不工作时对发动机功率无消耗,且在待命状态下的制动反应速度快,长时间工作无热衰减、低速乃至静止有很好制动力,制动扭矩大的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包括设置在制动踏板的一侧并由制动踏板驱动的微动开关Ⅰ、设置在加速踏板的一侧并由加速踏板驱动的微动开关Ⅱ、手动控制机构、延时继电器、电控气阀、储气筒、活塞式结构的气室、液压机、液压油箱、流量控制阀、能量转换器、储气瓶、热交换器、气动马达、蓄电设备和液压马达Ⅰ;
所述微动开关Ⅰ通过二极管D2与延时继电器的常开开关K1连接;所述微动开关Ⅱ与延时继电器的常闭线圈绕组连接,延时继电器的常闭开关K2与电控气阀连接,电控气阀安装在储气筒上,电控气阀通过气管与气室的内腔连通;
所述液压机包括空心轴、密封机壳、压力轴承、离合器主动摩擦盘、离合器从动摩擦盘、离合器滑动齿套、斜盘、柱塞、杠杆和预拉弹簧;所述空心轴的两端穿出密封机壳,并通过轴承套装在车辆的传动轴上;所述离合器滑动齿套套在传动轴上并与其径向固定轴向滑动配合,所述离合器主动摩擦盘通过花键安装在离合器滑动齿套上,压力轴承固定设置在离合器滑动齿套上,并位于离合器主动盘外端面侧;所述离合器从动摩擦盘固定套在空心轴的伸出端上,并与离合器主动摩擦盘的内端面对应;所述离合器滑动齿套的外圆上沿轴向设置外齿,所述离合器从动摩擦盘的内圆上沿轴向设有与离合器滑动齿套的外齿配合的内齿;所述斜盘斜向固定设置在空心轴上,斜盘的圆周面与密封机壳内壁密封滑动配合;所述柱塞至少为两个,与空心轴的轴线平行并相对斜盘均布设置,柱塞杆通过滑鞋与斜盘滑动配合;所述杠杆位于压力轴承的外侧,一端铰接在密封机壳上,另一端铰接在气室的推杆上;所述预拉弹簧的一端与密封机壳连接,另一端拉在杠杆上;
所述能量转换器包括液压马达Ⅱ、发电机、空调机和空气压缩机,所述发电机、空调机和空气压缩机均由液压马达Ⅱ的动力输出轴驱动;所述液压马达Ⅱ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与液压油箱连接;
所述液压油箱通过油管与柱塞缸的进口连通,所述柱塞缸的出口通过高压油管与流量控制阀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与液压马达Ⅱ的进油口连接;所述高压油管上设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通过油管与液压油箱连接;
所述发电机的电能输出端连接蓄电设备,所述蓄电设备连接驱动车辆行走系统的电机;
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压缩空气出口与储气瓶连接,储气瓶通过气管与内燃机排气管连接的热交换器连接,热交换器的空气输出端与驱动车辆行走系统的气动马达连接;
所述手动控制机构包括一端连接在手控阀的手柄上并由手柄控制的拉线和设置在手控阀的一侧并由手控阀的手柄控制的微动开关Ш;所述微动开关Ш连接电控气阀,所述拉线的另一端连接流量控制阀的流量调节部件。
进一步,还包括由车辆的ABS控制系统控制的ABS电磁控制阀;所述ABS电磁控制阀安装在高压油管上,并位于溢流阀与流量控制阀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分流控制阀和液压储能器;所述分流控制阀安装在高压油管上,并位于ABS电磁控制阀与流量控制阀之间;所述液压储能器与分流控制阀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滤波器、压力表和制动灯传感器,所述滤波器、压力表和制动灯传感器依次设置在高压油管上,并位于ABS电磁控制阀与分流控制阀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压力缓冲器、过滤器和散热器;所述压力缓冲器、过滤器和散热器依次设置在液压马达Ⅱ与液压油箱连接的油管上。
进一步,还包括压力感应塞,所述压力感应塞设置在储气筒上,所述压力感应塞的控制信号连接电控气阀。
进一步,还包括一端设置在制动踏板的一侧并由制动踏板控制的刹车制动拉线,所述刹车制动拉线的另一端连接流量控制阀的流量调节部件。
进一步,还包括可控式气控阀,所述可控式气控阀安装在储气瓶与热交换器连接的气管上。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电机和可控式气控阀的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设置在加速踏板的一侧并由加速踏板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踏下制动踏板,液压机上的离合器啮合,使车辆的传动轴带动的负荷增大,达到快速减速;在不工作时,液压机上的离合器分离,对发动机功率无消耗;踏下加速踏板,液压机上的离合器松开,能量转换器转化的能量通过液压(气动)马达和电机向车辆行走系统提供动力;也可以在不启动内燃机的情况下给车辆各耗能设施供能;在静止时,拉下手控阀的手柄,便可达到驻车的目的。
2、高压油管上的ABS电磁控制阀与车辆上ABS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ABS控制系统同步控制,响应时间短,绝对制动力比摩擦式大。
3、本实用新型的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采用密闭式循环工作环境,利于能量回收,散热效果好,无污染。同时通过液力马达转化为电能、压缩空气能和空调动能等,能量回收效率高,将储存能量向车辆行走系统供能,行驶中合并供能或者独立供能。改善了汽车动力性,降低油耗、节省燃油费用开支、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减少因制动过频或制动时间过长而产生的轮毂和轮辋温度过高而由此引发的爆胎现象,也因此使轮胎的使用寿命有了很大提高。
4、本实用新型的缓速系统在主制动系统欠压的情况下能主动参与,ABS电磁控制阀与车辆上ABS控制系统配套使用,不工作时无空耗损失,工作时无热衰减,低速乃至静止都有很好的制动力,制动扭矩大,同步式刚性连接既兼顾了制动柔顺性也保证了行车的安全。
5、本实用新型的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有独立的的冷却散热系统,长时间工作时温度不会过高,缓速力矩不会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保持稳定的缓速能力,无论是下长坡、在盘山公路上,还是在城市走走停停的行驶中,不会对周围的部件产生热影响,因此,安装该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时不需要任何隔热措施。
6.本实用新型的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可应用于各种需要制动的机械转轴和轮边上,不但效率高,结构简单可靠,可广泛应用于飞机、轨道车、客货车和坦克等运动工具上,而且具有灵活性、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系统性、经济性、节能性、能量再生性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离合器从动摩擦盘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3为离合器滑动齿套的横截面剖视图。
附图中: 1—制动踏板; 2—微动开关Ⅰ; 3—加速踏板; 4—微动开关Ⅱ; 5—手控阀; 6—延时继电器; 7—电控气阀; 8—储气筒; 9—气室; 10—液压机; 11—液压油箱; 12—流量控制阀; 13—能量转换器; 14—储气瓶; 15—热交换器; 16—气动马达; 17—蓄电设备; 18—液压马达Ⅰ; 19—空心轴; 20—密封机壳; 21—压力轴承; 22—离合器主动摩擦盘; 23—离合器从动摩擦盘; 24—离合器滑动齿套; 25—斜盘; 26—柱塞; 27—杠杆; 28—预拉弹簧; 29—传动轴; 30—滑鞋; 31—液压马达Ⅱ; 32—发电机; 33—空调机; 34—空气压缩机; 35—内燃机; 36—溢流阀; 37—可控式气控阀; 38—电机; 39—拉线; 40—手柄; 41—微动开关Ш; 42—ABS电磁控制阀; 43—ABS控制系统; 44—压力感应塞; 45—分流控制阀; 46—液压储能器; 47—滤波器; 48—压力表; 49—制动灯传感器; 50—压力缓冲器; 51—过滤器; 52—散热器; 53—车辆行走系统; 54—分配阀; 55—控制按钮板; 56—消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离合器从动摩擦盘的横截面剖视图,图3为离合器滑动齿套的横截面剖视图,如图所示。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包括设置在制动踏板1的一侧并由制动踏板1驱动的微动开关Ⅰ2、设置在加速踏板3的一侧并由加速踏板3驱动的微动开关Ⅱ4、手动控制机构、延时继电器6、电控气阀7、储气筒8、活塞结构的气室9(也可采用皮膜结构的气室)、液压机10、液压油箱11、流量控制阀12、能量转换器13、储气瓶14、热交换器15、气动马达16、蓄电设备17、液压马达Ⅰ18、由车辆的ABS控制系统43控制的ABS电磁控制阀42、分流控制阀45、液压储能器46、滤波器47、压力表48、制动灯传感器49、压力缓冲器50、过滤器51、散热器52、压力感应塞44、一端设置在制动踏板1一侧并由制动踏板1控制的刹车制动拉线、可控式气控阀37、以及控制电机38和可控式气控阀37的控制部件。
微动开关Ⅰ2通过二极管D2与延时继电器6的常开开关K1连接,微动开关Ⅱ4与延时继电器6的常闭线圈绕组连接,延时继电器6的常闭开关K2与电控气阀7连接,电控气阀7安装在储气筒9上,电控气阀7通过气管与气室9的内腔连通。压力感应塞44设置在储气筒8上,压力感应塞44的控制信号连接电控气阀7。
液压机10包括空心轴19、密封机壳20、压力轴承21、离合器主动摩擦盘22、离合器从动摩擦盘23、离合器滑动齿套24、斜盘25、柱塞26、杠杆27和预拉弹簧28。空心轴19的两端穿出密封机壳20,并通过轴承套装在车辆的传动轴29上。离合器滑动齿套24套在传动轴29上并与其径向固定轴向滑动配合,离合器主动摩擦盘22通过花键安装在离合器滑动齿套24上,压力轴承21固定设置在离合器滑动齿套24上,并位于离合器主动盘22外端面侧。离合器从动摩擦盘23固定套在空心轴19的伸出端上,并与离合器主动摩擦盘22的内端面对应。离合器滑动齿套24的外圆上沿轴向设置外齿,离合器从动摩擦盘23的内圆上沿轴向设有与离合器滑动齿套24的外齿配合的内齿。斜盘25斜向固定设置在空心轴19上,斜盘25的圆周面与密封机壳20内壁密封滑动配合。柱塞26至少为两个,与空心轴19的轴线平行并相对斜盘25均布设置,柱塞杆通过滑鞋30与斜盘25滑动配合。杠杆27位于压力轴承21的外侧,一端铰接在密封机壳20上,另一端铰接在气室9的推杆上。预拉弹簧28的一端与密封机壳20连接,另一端拉在杠杆27上。
能量转换器13包括液压马达Ⅱ31、发电机32、空调机33和空气压缩机34。发电机32、空调机33和空气压缩机34均由液压马达Ⅱ31的动力输出轴驱动。液压马达Ⅱ31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与液压油箱11连接,压力缓冲器50、过滤器51和散热器52依次设置在液压马达Ⅱ31与液压油箱11连接的油管上。
液压油箱11通过油管与柱塞缸的进口连通,柱塞缸的出口通过高压油管与流量控制阀12连接,在高压油管上依次设有溢流阀36、由车辆的ABS控制系统43控制的ABS电磁控制阀42、滤波器47、压力表48、制动灯传感器49和分流控制阀45。溢流阀36和ABS电磁控制阀42分别通过油管与液压油箱11连接。液压储能器46通过油管分流控制阀45连接。流量控制阀12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与液压马达Ⅱ31的进油口连接。
发电机32的电能输出端连接蓄电设备17,蓄电设备17连接驱动车辆行走系统53的电机38。空气压缩机34的压缩空气出口与储气瓶14连接,储气瓶14通过气管与热交换器15连接,可控式气控阀37安装在储气瓶14与热交换器15连接的气管上。热交换器15安装在内燃机35与消声器56连接的排气管上,内燃机35内的热空气通过排气管输入热交换器15,热交换器15的压缩空气输出端与驱动车辆行走系统53的气动马达16连接。由于高压气体降压会吸热,容易结冰堵塞气路,本实施例中,将内燃机35的循环水预热高压储气瓶14出口的管路。
手动控制机构包括一端连接在手控阀5的手柄40上并由手柄40控制的拉线39和设置在手控阀5的一侧并由手控阀5的手柄40控制的微动开关Ш41。微动开关Ш41连接电控气阀7,拉线39的另一端连接流量控制阀12的流量调节部件。
在制动踏板1的一侧设有由制动踏板1控制的刹车制动拉线和分配阀控制线,刹车制动拉线的一端连接流量控制阀12的流量调节部件。分配阀54主要调节液压马达Ⅱ31驱动发电机32、空调机33和空气压缩机34的能量转换比例,而分配阀控制线主要控制分配阀54,分配阀54也可采用单独的控制按钮板55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控制电机38和可控式气控阀37的控制部件为控制线路,且控制线路的控制开关设置在加速踏板3一侧并由加速踏板3控制。
使用该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时,将液压机10的空心轴19安装在车辆的传动轴29上,安装在主传动轴上比装在变速器上要好,减轻了变速箱的负载和磨损,在汽车空档时也照样工作。
当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1时,附加在制动踏板的微动开关Ⅰ2闭合接通电源,延时继电器6吸合,电控气阀7关闭进气口,开启气室9的排气口,气室9排气,预拉弹簧28拉动杠杆27,杠杆27推动离合器滑动齿套24上的推力轴承21,推力轴承21带动离合器滑动齿套24及其上的离合器主动摩擦盘22靠向离合器从动摩擦盘23,离合器主动摩擦盘22并与离合器从动摩擦盘23逐渐接触产生摩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离合器从动摩擦盘23和空心轴19转动,同时离合器滑动齿套24的外齿与离合器从动摩擦盘23的内侧啮合,由柔和接触的摩擦力平稳过渡到刚性连接,大大增大了传动力。空心轴19带动斜盘25转动,柱塞26工作,液压油箱11内油通过液压机增压后经过高压油管上的溢流阀36、ABS电磁控制阀42、滤波器47、压力表48、制动灯传感器49、液压储能器46、流量控制阀12、能量转换器31、压力缓冲器50、过滤器51和散热器52后进入液压油箱11内,完成一次循环作业。
当驾驶员继续将制动踏板1踏到第一行程时,液压机10工作。将制动踏板踏到第二行程时,刹车制动拉线控制能量转换器13上的各个设备开始蓄能,控制能量回收的速度,合理调节行驶速度,由于各种设备的工作产生的反作用力增大液压机10的空心轴19转动的阻力,从而达到减速的目的。在路况需要的情况下则通过刹车制动拉线控制流量控制阀12,流量控制阀12减小液压油的通过量,继续增加行驶的阻力,车辆进一步减速。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驾驶员将制动踏板继续压到最低位,则流量控制阀12完全关闭,因为液体无法被压缩,所以空心轴19被迫停止转动,通过离合带动的传动轴29也停止转动,从而达到停车的目的。因为制动力特别大,所以在管路中设置了溢流阀36(安全阀),超过了安全压力设定时,溢流阀36自动打开泄压,以保护机件不被损坏。在此同时,踏板控制原有制动系统参与工作,共同迫使车辆停止,增加了安全系数,缩短了制动距离。安装有ABS控制系统43的行车制动系统,由ABS控制系统43的信息同时控制行车制动和本主动接入式缓速系统中的ABS电磁控制阀42进行制动的配合,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
当ABS控制系统检测到减速机构所作用的车轮抱死的信号,则通过信号放大器控制ABS电磁控制阀进行泄压、保压、增压动作,以保证行车安全。
延时继电器主要是避免刚性啮合器的频繁动作,一般下陡坡断续制动的次数很多,不是说不踩刹车就不需要制动了,所以延时继电器保证制动的快捷性、有效性、持续性、乘坐的舒适性、提高制动的反应速度,更易操作。在踏下加速踏板的瞬间,加速传感器便对制动延时器终止,退出牵阻作用,车辆正常行驶。
将车辆的传动轴穿过空心轴,利用斜盘的曲扰度顶动柱塞杆滑动,斜面的两面都可以根据需要装上多组柱塞提高出油量,增强效果;对于不需要这么大的功率时,可以减少柱塞数量。也可在另一面改成空气泵,以补充储气量的不足,空气变量泵,移动滑块改变容积量,该形式也适用于叶片式等其它形式的液压机。此方式的优点在于,反应快,特别是进入待命状态后,没有滞后现象,离合器分离后没有发动机空耗现象,散热效果良好没有过热现象,适合超长距离的下坡。没有普通液力缓速器的泵气损耗和电涡流缓速器耗电太多的现象,也没有普通缓速器在低速时基本无效的情况。
储气瓶14里的高压缩空气经加速踏板3控制流量控制阀12进入热交换器15,在热交换器15里加热膨胀后的压缩空气能做更多的功,带动气动马达16工作,给车辆行走系统供能,降低油耗,热交换器15由内燃机35的高温排放气体供热,高压气管在里面弯曲环绕充分受热膨胀后再做功,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充分利用了内燃机35的热能。
当加速时,踏下加速踏板3,微动开关Ⅱ4接通,控制电控气阀7导通储气筒8给气室9充气,气室9的推杆推动杠杆27向右移动,离合器滑动齿套24和离合器主动摩擦盘22脱离离合器从动摩擦盘23,解除啮合连接,退出牵阻作用,车辆正常行驶。将加速踏板3踏到下一行程后,激活控制线路,使各储能设备释能,可控式气控阀37打开,高压气体进入热交换器15,在得到内燃机排气管高热的能量下高压气体得到充分的受热,气体开始膨胀,进入气动马达16,气动马达对车辆行走系统53释放更多的能量;蓄电设备17则通过电机向车辆行走系统释能;液压储能器46则通过液压马达可以向液压助力方向机上和车辆起步等系统释能,保证了车辆的动力充分,储存能量的合理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当车辆停驶时,拉下手控阀5的手柄40,微动开关Ⅲ41接通,排出气室9内的压缩空气,在预拉弹簧28的拉力下离合器啮合,并通过拉线关闭流量控制阀12达到驻车的目的。手控阀5也可以控制行车制动,设置一个定速巡航档,也可以按需要手动控制车速,这个功能可以由滑动变阻器、气压、液压、拉线等方式来完成。
当车辆制动系统气压低于设定值时,压力感应塞44接通电路,通过电控气阀7使液压机10上的离合器自动啮合,进入缓速状态,提高车辆主动安全性能。
滤波器47的作用是:当高压油管内输送的油有脉动浪涌波动的波峰时可以短时间的蓄能,在波谷时释放,达到油路中压力平衡平滑的作用,功能与液压储能器46有些相似,只是不储能,随充随放的形式。
制动灯传感器49的作用是:当需要减速时,高压油管内的压力会增高,于是这个制动灯传感器49接通电路点亮制动灯,便于提醒尾随的车辆注意保持距离,前车已经在开始减速了,这个制动灯传感器实为一个压力感应器,达到了预定值就接通电路的一个开关。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制动踏板(1)的一侧并由制动踏板(1)驱动的微动开关Ⅰ(2)、设置在加速踏板(3)的一侧并由加速踏板(3)驱动的微动开关Ⅱ(4)、手动控制机构、延时继电器(6)、电控气阀(7)、储气筒(8)、活塞式结构的气室(9)、液压机(10)、液压油箱(11)、流量控制阀(12)、能量转换器(13)、储气瓶(14)、热交换器(15)、气动马达(16)、蓄电设备(17)和液压马达Ⅰ(18);
所述微动开关Ⅰ(2)通过二极管D2与延时继电器(6)的常开开关K1连接;所述微动开关Ⅱ(4)与延时继电器(6)的常闭线圈绕组连接,延时继电器(6)的常闭开关K2与电控气阀(7)连接,电控气阀(7)安装在储气筒(9)上,电控气阀(7)通过气管与气室(9)的内腔连通;
所述液压机(10)包括空心轴(19)、密封机壳(20)、压力轴承(21)、离合器主动摩擦盘(22)、离合器从动摩擦盘(23)、离合器滑动齿套(24)、斜盘(25)、柱塞(26)、杠杆(27)和预拉弹簧(28);所述空心轴(19)的两端穿出密封机壳(20),并通过轴承套装在车辆的传动轴(29)上;所述离合器滑动齿套(24)套在传动轴(29)上并与其径向固定轴向滑动配合,所述离合器主动摩擦盘(22)通过花键安装在离合器滑动齿套(24)上,压力轴承(21)固定设置在离合器滑动齿套(24)上,并位于离合器主动盘(22)外端面侧;所述离合器从动摩擦盘(23)固定套在空心轴(19)的伸出端上,并与离合器主动摩擦盘(22)的内端面对应;所述离合器滑动齿套(24)的外圆上沿轴向设置外齿,所述离合器从动摩擦盘(23)的内圆上沿轴向设有与离合器滑动齿套(24)的外齿配合的内齿;所述斜盘(25)斜向固定设置在空心轴(19)上,斜盘(25)的圆周面与密封机壳(20)内壁密封滑动配合;所述柱塞(26)至少为两个,与空心轴(19)的轴线平行并相对斜盘(25)均布设置,柱塞杆通过滑鞋(30)与斜盘(25)滑动配合;所述杠杆(27)位于压力轴承(21)的外侧,一端铰接在密封机壳(20)上,另一端铰接在气室(9)的推杆上;所述预拉弹簧(28)的一端与密封机壳(20)连接,另一端拉在杠杆(27)上;
所述能量转换器(13)包括液压马达Ⅱ(31)、发电机(32)、空调机(33)和空气压缩机(34),所述发电机(32)、空调机(33)和空气压缩机(34)均由液压马达Ⅱ(31)的动力输出轴驱动;所述液压马达Ⅱ(31)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与液压油箱(11)连接;
所述液压油箱(11)通过油管与柱塞缸的进口连通,所述柱塞缸的出口通过高压油管与流量控制阀(12)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12)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与液压马达Ⅱ(31)的进油口连接;所述高压油管上设有溢流阀(36),所述溢流阀(36)通过油管与液压油箱(11)连接;
所述发电机(32)的电能输出端连接蓄电设备(17),所述蓄电设备(17)连接驱动车辆行走系统(53)的电机(38);
所述空气压缩机(34)的压缩空气出口与储气瓶(14)连接,储气瓶(14)通过气管与内燃机排气管连接的热交换器(15)连接,热交换器(15)的空气输出端与驱动车辆行走系统(37)的气动马达(16)连接;
所述手动控制机构包括一端连接在手控阀(5)的手柄(40)上并由手柄(40)控制的拉线(39)和设置在手控阀(5)的一侧并由手控阀(5)的手柄(40)控制的微动开关Ш(41);所述微动开关Ш(41)连接电控气阀(7),所述拉线(39)的另一端连接流量控制阀(12)的流量调节部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车辆的ABS控制系统(43)控制的ABS电磁控制阀(42);所述ABS电磁控制阀(42)安装在高压油管上,并位于溢流阀(36)与流量控制阀(12)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控制阀(45)和液压储能器(46);所述分流控制阀(45)安装在高压油管上,并位于ABS电磁控制阀(42)与流量控制阀(12)之间;所述液压储能器(46)与分流控制阀(4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波器(47)、压力表(48)和制动灯传感器(49),所述滤波器(47)、压力表(48)和制动灯传感器(49)依次设置在高压油管上,并位于ABS电磁控制阀(42)与分流控制阀(4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缓冲器(50)、过滤器(51)和散热器(52);所述压力缓冲器(50)、过滤器(51)和散热器(52)依次设置在液压马达Ⅱ(31)与液压油箱(11)连接的油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感应塞(44),所述压力感应塞(44)设置在储气筒(8)上,所述压力感应塞(44)的控制信号连接电控气阀(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设置在制动踏板(1)的一侧并由制动踏板(1)控制的刹车制动拉线,所述刹车制动拉线的另一端连接流量控制阀(12)的流量调节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控式气控阀(37),所述可控式气控阀(37)安装在储气瓶(14)与热交换器(15)连接的气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电机(38)和可控式气控阀(37)的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设置在加速踏板(3)的一侧并由加速踏板(3)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065421U CN201998972U (zh) | 2011-01-11 | 2011-01-11 | 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065421U CN201998972U (zh) | 2011-01-11 | 2011-01-11 | 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998972U true CN201998972U (zh) | 2011-10-05 |
Family
ID=44701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006542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98972U (zh) | 2011-01-11 | 2011-01-11 | 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99897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92377A (zh) * | 2011-01-11 | 2011-06-15 | 谢陵波 | 主动介入式缓速系统 |
CN110812826A (zh) * | 2019-10-21 | 2020-02-21 | 段国功 | 一种便携式手控自行鞋车 |
-
2011
- 2011-01-11 CN CN2011200065421U patent/CN20199897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92377A (zh) * | 2011-01-11 | 2011-06-15 | 谢陵波 | 主动介入式缓速系统 |
CN102092377B (zh) * | 2011-01-11 | 2012-11-07 | 谢陵波 | 主动介入式缓速系统 |
CN110812826A (zh) * | 2019-10-21 | 2020-02-21 | 段国功 | 一种便携式手控自行鞋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23849B (zh) | 一种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 |
CN102092377B (zh) | 主动介入式缓速系统 | |
CN101811443B (zh) | 汽车制动能量再生控制系统 | |
CN101337499A (zh) | 车辆制动动能再生装置 | |
CN101890944A (zh) | 汽车节能减排液力缓速器 | |
CN202491793U (zh) | 一种线控制动系统能量再生装置 | |
CN102442286A (zh) | 线控制动系统能量再生装置及制动系统控制方法 | |
WO2008074201A1 (en) | Driving system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 |
CN201597430U (zh) | 机动车并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 |
CN101786447B (zh) | 汽车制动动能再生液力缓速器 | |
CN107215213A (zh) | 一种商用车电力辅助制动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3775595A (zh) | 一种车用再生制动无级变速器 | |
CN110667547A (zh) | 一种车用电比例液压混合动力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3665538B (zh) | 一种多功能线控制动的能量回收辅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US20130054058A1 (en) | Method of controlling oil delivery in a vehicle for deceleration or oil warming | |
CN203449940U (zh) | 汽车制动能回收转化系统 | |
CN201998972U (zh) | 主动介入式缓速装置 | |
CN206012571U (zh) | 车辆刹车制动能量回收利用装置 | |
CN102167023B (zh) | 一种液压缓速制动机 | |
CN201736808U (zh) | 电动汽车节能传动装置 | |
CN201436222U (zh) | 汽车节能减排液力缓速器 | |
CN102910063B (zh) |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液压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4648135A (zh) | 一种车辆动能回收再释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5706143U (zh) | 具有能量回收、缓速功能的液压辅助驱动系统 | |
CN201334000Y (zh) | 汽车制动动能再生液力缓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306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