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97235U - 一种多段循环吸收无液位吸收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段循环吸收无液位吸收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97235U
CN201997235U CN2011200497092U CN201120049709U CN201997235U CN 201997235 U CN201997235 U CN 201997235U CN 2011200497092 U CN2011200497092 U CN 2011200497092U CN 201120049709 U CN201120049709 U CN 201120049709U CN 201997235 U CN201997235 U CN 201997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ption
tower
intersegmental
circulat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497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景玉国
肖跃进
师军
张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KAIYUE CHEMICAL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KAIYUE CHEMICA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KAIYUE CHEMICAL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KAIYUE CHEMICA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497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97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97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972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段循环吸收无液位吸收塔,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吸收塔塔体(7)为多段循环吸收结构,多个塔内件(8)、循环吸收泵(18)、液体分布器(12)构成多段循环吸收结构,吸收塔塔体上设置气体进出口管道;在上、下段循环吸收结构之间设置段间降液管(10)和段间升气帽(11),段间降液管连接在下段的液体分布器内,段间降液管高度略低于段间升气帽的高度。本实用新型实现多段循环吸收塔高效、稳定、无故障运行;段间升气帽的高度降低,进而降低吸收塔的无效高度,减少投资,同时降低循环吸收的动力消耗,吸收塔的高度可降低5-15%,循环吸收的动力消耗可降低5-20%。

Description

一种多段循环吸收无液位吸收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段循环吸收无液位吸收塔,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化学工业上用的多段循环吸收塔,常见的有如下两种结构;第一种是吸收塔每段设置液位计,液体通过循环吸收泵进行循环吸收,在循环吸收泵出口分流出部分液体进入下一段或经换热器降温后分流到下一段;第二种是每个吸收段下部的液体引出进入缓冲槽,缓冲槽设置液位计,液体经缓冲槽进入循环吸收泵循环吸收,在循环吸收泵出口或换热器后将部分液体分流到下一段。 上述两种结构存在问题是:结构较为复杂,操作不方便,各段液位不好控制,很容易造成循环吸收泵抽空,影响吸收效果。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人们考虑了很多方案,有的将液位信号与循环吸收泵的上液量或循环吸收泵出口阀门开度相连,自动控制液位,但容易造成循环吸收泵上液量不稳定,影响吸收效果;有的将上段液体经过塔外管道连接引到下段二次分布,但很容易造成液位波动,也很容易造成循环吸收泵抽空,影响循环吸收泵的上液量。上述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都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段循环吸收无液位吸收塔,结构简单可靠,无需控制液位,无需设置缓冲槽,无需外接分流液体的管道,通过控制塔顶新鲜吸收液的加入量即可控制塔底液位,中间各段不设液位计,无需调节中间各段循环吸收泵流量,即可保证多段循环吸收塔高效、稳定、无故障运行,操作极为简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段循环吸收无液位吸收塔,包含吸收塔塔体、气体进出口管道、塔内件、循环吸收泵、液体分布器,吸收塔塔体为多段循环吸收结构,多个塔内件、循环吸收泵、液体分布器构成多段循环吸收结构,吸收塔塔体上设置气体进出口管道;在上、下段循环吸收结构之间设置段间降液管和段间升气帽,段间降液管连接在下段的液体分布器内,段间降液管高度略低于段间升气帽的高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气体自下而上逐级被吸收,吸收液自上而下逐级提浓,塔底采出最终液体产品,塔顶为最终气体产品,段间可采出不同组分、不同含量的液体;由于段间设置升气帽和降液管,降液管的高度略低于升气帽的高度,液位达到一定高度后液体自动分流到下一段的液体分布器,与下一段循环吸收泵出口液体混合再次进行吸收;段间降液管接到下一段液体分布器内,降液管只走液体,升气帽只走气体,气液通道自动分开。本实用新型由于段间降液管高度略低于段间升气帽的高度,液体首先满足循环吸收泵上液,多余部分自动分流到下一段,无需设置液位,段间降液管接到下段液体分布器内,气液通道实现自动分开;升气帽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以一个为最佳。
本实用新型为两段及两段以上循环吸收结构组成的吸收塔,所说的多段循环吸收结构不含清洗段,各段循环吸收结构的液体分布器为开式结构,上段循环吸收结构的液体靠重力通过段间降液管自动分流到下段循环吸收结构,段间降液管接到开式液体分布器的液位内,正常运行时段间降液管只走液体不走气体;段间降液管设置在吸收塔塔体内或吸收塔塔体外均可,设置在吸收塔塔体内为最佳;段间降液管的数量为1个和多个均可,以2-4个为最佳。
液体分布器为开式分布器,即敞开式分布器,槽式、盘式、槽盘式或其他结构型式均可。
段间降液管与段间升气帽的高度差大于10mm即可,以30-100mm为宜;升气帽的高度根据塔径和循环吸收泵流量确定,段间升气帽以下的空间按循环吸收泵流量计算确定,循环液在段间升气帽以下停留时间大于30秒即可,一般以60-120秒为宜,以降低吸收塔的无效高度、减少投资。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针对现有多段循环吸收塔结构较为复杂,操作不方便,各段液位不好控制,很容易造成循环吸收泵抽空等问题;采用溢流管与段间降液管相结合、段间降液管与开式液体分布器相结合的形式,取消各段液位计,只保留塔底液位,在不影响上段循环吸收泵上液的前提下,上段液体自动分流到下一段,与下段吸收液汇合再次完成吸收过程;实现多段循环吸收塔高效、稳定、无故障运行;段间升气帽的高度降低,进而降低吸收塔的无效高度,减少投资,同时降低循环吸收的动力消耗,吸收塔的高度可降低5-15%,循环吸收的动力消耗可降低5-20%。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气体进口及气体分布器1、气体出口2、新鲜吸收液进口3、塔底产品采出泵4、塔底液采出口5、各段液体采出口6、吸收塔塔体7、塔内件8、段间隔板9、段间降液管10、段间升气帽11、液体分布器12、清洗液液降液槽13、清洗段内件14、除沫器15、循环吸收泵出口管16、循环吸收换热器17、循环吸收泵18、换热介质进出口管道19、塔底液位计接口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通过实施例队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多段循环吸收无液位吸收塔,包含吸收塔塔体7、气体进出口管道、塔内件8、循环吸收泵、液体分布器,吸收塔塔体为多段循环吸收结构,多个塔内件、循环吸收泵18、液体分布器12构成多段循环吸收结构,吸收塔塔体上设置气体进出口管道;在上、下段循环吸收结构之间设置段间降液管10和段间升气帽11,段间降液管连接在下段的液体分布器内,段间降液管高度略低于段间升气帽的高度。
参照附图,气体由塔底部进入吸收塔,塔底液可全部采出也可部分采出、部分循环吸收;经过多段吸收后的气体经除沫器过滤后从塔顶排出;新鲜吸收液从塔顶进入吸收塔最上段,吸收塔最上段为清洗段,不采用循环吸收,为一次性吸收;清洗段的吸收液经过导液槽进入第一段吸收塔(吸收塔最上部的循环吸收段)的开式液体分布器与第一段循环吸收泵出口液体混合后分布到塔内件上进行吸收操作,液体集中到第一段底部空间进入吸收泵循环吸收,随着塔顶新鲜吸收液的加入,液位逐步升高,经过降液管自动分流到第二段的开式液体分布器,第二段的吸收过程及原理与第一段相同,直至塔底最后一段吸收;即使塔顶清洗段新鲜吸收液停止加入,理论上不影响各段循环吸收泵的上液量,只要循环吸收泵未停止工作,各段的吸收过程仍在进行。
塔内件的型式、内件的高度、循环吸收泵的流量、循环液温度等参数根据吸收介质的数量、成分及要求进行设计;可根据设计需要在各段循环吸收泵出口采出不同成分、不同含量的吸收液。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塔内或塔外设置溢流管同时作为段间降液管,利用吸收液自身的重力,采用段间降液管与开式液体分布器相结合的办法,使上段吸收液自动分流到下段液体分布器与下段吸收液汇合来完成下段吸收过程;段间降液管分流出的吸收液是在不影响上段吸收循环吸收泵上液量的条件下完成的,因此不会影响上段循环吸收泵的上液量。在塔顶新鲜吸收液停止加入的前提下,吸收过程依然可以进行,整个过程全部自动进行,无需人工调节;实现节能、稳定、连续无故障运行的目的。

Claims (5)

1.一种多段循环吸收无液位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含吸收塔塔体(7)、气体进出口管道、塔内件(8)、循环吸收泵(18)、液体分布器(12),吸收塔塔体为多段循环吸收结构,多个塔内件、循环吸收泵、液体分布器构成多段循环吸收结构,吸收塔塔体上设置气体进出口管道;在上、下段循环吸收结构之间设置段间降液管(10)和段间升气帽(11),段间降液管连接在下段的液体分布器内,段间降液管高度略低于段间升气帽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段循环吸收无液位吸收塔,其特征在于为两段及两段以上循环吸收结构组成的吸收塔,各段循环吸收结构的液体分布器为开式结构,段间降液管接到开式液体分布器的液位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多段循环吸收无液位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段间降液管设置在吸收塔塔体内或吸收塔塔体外均可,设置在吸收塔塔体内为最佳;段间降液管的数量为1个和多个均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多段循环吸收无液位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液体分布器为开式分布器,即敞开式分布器,槽式、盘式、槽盘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多段循环吸收无液位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段间降液管与段间升气帽的高度差大于10mm即可。
CN2011200497092U 2011-02-28 2011-02-28 一种多段循环吸收无液位吸收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97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497092U CN201997235U (zh) 2011-02-28 2011-02-28 一种多段循环吸收无液位吸收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497092U CN201997235U (zh) 2011-02-28 2011-02-28 一种多段循环吸收无液位吸收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97235U true CN201997235U (zh) 2011-10-05

Family

ID=44700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4970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97235U (zh) 2011-02-28 2011-02-28 一种多段循环吸收无液位吸收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972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1601A (zh) * 2014-04-10 2015-10-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酸性气立式反应器及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1601A (zh) * 2014-04-10 2015-10-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酸性气立式反应器及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51942U (zh) 一种硫磺尾气吸收净化组合装置
CN103768923A (zh) 一种中低浓度二甲胺废气多级梯度吸收装置及其吸收方法
CN201997235U (zh) 一种多段循环吸收无液位吸收塔
CN104096456A (zh) 一种高效吸收塔
CN105478023A (zh) 氨水制备系统
CN206055603U (zh) 鼓泡式除氧器
CN201062240Y (zh) 甲醛吸收主塔
CN201033767Y (zh) 甲醛吸收辅塔
CN205295424U (zh) 一种高效脱氧设备
CN101569824A (zh) 一种硝烟吸收器
CN102870736B (zh) 一种用于去除高密度养殖水体中co2的方法
CN202328166U (zh) 喷雾填料式除氧器
CN206269217U (zh) 出水口过滤的蓄热罐装置
CN215002541U (zh) 空分预冷系统
CN202237714U (zh) 一种尾气吸收系统
CN204563881U (zh) 一种高浓度甲醛吸收塔
CN204057979U (zh) 一种高浓度氨水制配系统
CN204017661U (zh) 两级式高速脱硫系统
CN206152580U (zh) 一种新型甲醛喷淋式吸收塔
CN104069758B (zh) 列管式氨水制配一体机
CN203971694U (zh) 一种高效吸收塔
CN104399273A (zh) 原乙酸三甲酯连续精馏设备及其精馏工艺
CN206094961U (zh) 一种排除污氮气的水冷塔装置
CN101054177B (zh) 一种生产高浓碳-13二氧化碳的方法及系统
CN207520829U (zh) 一种针对含氨、氯尾气吸收提浓成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