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94187U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静触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静触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94187U
CN201994187U CN2011201177424U CN201120117742U CN201994187U CN 201994187 U CN201994187 U CN 201994187U CN 2011201177424 U CN2011201177424 U CN 2011201177424U CN 201120117742 U CN201120117742 U CN 201120117742U CN 201994187 U CN201994187 U CN 201994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fixed contact
groove
moving
j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177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晓辉
顾怡文
王玮
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177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94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94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941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静触头,包括静触头本体,该静触头本体具有与负载相连接的接线端以及与动触头连接的接触端,在所述的静触头本体面向动触头的一侧上开设有槽,该槽的一端向所述的接触端方向延伸,另一端向接线端方向延伸并具有槽。保证了电弧能迅速进入灭弧栅片,从而使电弧被快速熄灭,保护了分离点不被持续烧损,对于下次的合、分闸,该分离点仍然是可靠的,因而,提高了自动转换开关的接通和分断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静触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静触头,属于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的作用是用于监测电源电路,并能将一个或几个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转换到另一个电源。其上通常设有作为动力源的电机或电磁铁以及触头系统。目前,各种使用场合均要求此种开关电器要具有较高的接通和分断能力以及短时耐受能力。
现有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上常用的触头分为常用于低压断路器的指型拍合式触头系统和常用于低压隔离开关中的刀型插入式触头系统。其中,指型拍合式触头上焊接的触点多为由银基材料制成,同时该种触头的接触点电动力为斥力型,有利于电弧的移动,使电弧快速进入灭弧室,因此在闭合或断开电路时可抗电弧的烧灼,所以具有较高的接通和分断能力。但也因该因素的影响,触头的动、热稳定性差,在较高的短时耐受电流作用下,触头会斥开,这样就难以达到较高的短时耐受能力的要求。由于刀型插入式触头系统的接触点电动力为吸力型,其动、热稳定性高,因此能够达到较高的短时耐受指标,但由于通常该种触头采用无触点设计,因此在闭合或断开电路时该触头不能抗电弧的烧灼,电弧容易停留在插入点灼烧,使触头烧损,这样就很难达到加高的接通和分断能力的要求。
图1显示了一种普通的旋转式刀型插入式触头。一对静触头1分别联结电源端和负载端,动触桥组件2位于一对静触头1的中间位置,动触桥组件2可绕其中心旋转以使其动触头21与静触头1实现接通或分断。动静触头间的接触压力由弹簧压板22保持。
见图1a,动触头21和静触头1处于接通位置,静触头1具有可与动触头21相接触的接触端11和用于与负载相连接的接线端12。见图1b,动、静触头分断较大电流时产生电弧4。由于电流方向如图2所示,电弧4和在静触头1的接触端11的面向动触头21的一侧表面的电流所产生的磁场42(由图2所示的向外的磁场)分布情况也由图2可见,烧灼在静触头1接触端11的与动触头21分离点的电弧4由于磁场42的作用,会向接触端11的端部方向(靠近动触桥组件2的旋转中心的方向)移动,无法进入灭弧栅片3,造成熄弧困难,使电弧在接触端11的与动触头21分离点附近持续燃烧,造成该点附近烧损,对下一次的接通、分断产生不利的影响,无法提高自动转换开关的接通与分断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够提高自动转换开关的接通与分断能力的静触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静触头,包括静触头本体,该静触头本体具有与负载相连接的接线端以及与动触头连接的接触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静触头本体面向动触头的一侧上开设有槽,该槽的一端向所述的接触端方向延伸,另一端向接线端方向延伸并具有槽。
所述的接触端的面向动触头的一侧具有刀口面,该刀口面与槽位于静触头本体的同一侧。
所述的槽与靠近接触端的一端的面向动触头的一侧的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的槽与刀口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的槽的宽度小于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静触头本体的靠近接触端的一端的面向动触头的一侧上开设槽,并使槽的底部向靠近接触端的方向延伸,使电流方向在接触端的面向动触头的一侧表面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发生了改变,电弧和在静触头的接触端的面向动触头的一侧表面的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使得烧灼在静触头接触端的与动触头分离点的电弧向远离接触端的端部方向(远离动触桥组件的旋转中心的方向)移动,并且,当烧灼在静触头接触端的与动触头分离点的电弧越向远离接触端的端部方向(远离动触桥组件的旋转中心的方向)移动,电流方向在接触端的面向动触头的一侧表面的发生的改变越明显,进一步加强了磁场使电弧向远离接触端的端部方向(远离动触桥组件的旋转中心的方向)移动的趋势,保证了电弧能迅速进入灭弧栅片,从而使电弧被快速熄灭,保护了分离点不被持续烧损,对于下次的合、分闸,该分离点仍然是可靠的,因而,提高了自动转换开关的接通和分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图,其中a动触头与静触头连通,b动触头与静触头分断。
图2应用现有技术的静触头的自动转换开关分断原理图。
图3本实用新型静触头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静触头正视图。
图5图4中A—A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静触头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的静触头的自动转换开关接通状态示意图。
图8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的静触头的自动转换开关分断中间状态示意图。
图9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的静触头的自动转换开关分断状态示意图。
图10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的静触头的自动转换开关分断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10,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换开关包括静触头1、以旋转方式实现与静触头1的接通和分离的动触头组件2、灭弧栅片3;动触头组件2包括动触头21和用于当静触头1和动触头组件2接触时,保持接触压力的弹簧压板22;静触头1包括静触头本体,在静触头本体上设有可与动触头21相接触的接触端11和用于与负载相连接的接线端12,静触头1的靠近接触端11的一端的面向动触头21的一侧上开设有槽13,槽13的底部131向靠近接触端11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如图3、4、5、6,静触头1的接触端11的面向动触头21的一侧具有刀口面111,槽13与刀口面111位于静触头1的同一侧。
优选地,如图3和4,槽13与靠近接触端11的一端的面向动触头21的一侧的表面之间的夹角a为锐角。
同样,如图6,结合图4,槽13与刀口面111之间的夹角a为锐角。
优选地,槽13的宽度小于5mm。
如图7至9,在动静触头打开过程中,电弧4逐渐被拉长。如图10,由于槽13的存在,与图2所示现有技术相比,电流方向在接触端11的面向动触头21的一侧表面的发生了改变,电弧4和在静触头1的接触端11的面向动触头21的一侧表面的电流所产生的磁场43(由图10所示的向内的磁场)分布情况也由图10可见,烧灼在静触头1接触端11的与动触头21分离点的电弧4由于磁场43的作用,会向远离接触端11的端部方向(远离动触桥组件2的旋转中心的方向)移动,并且,当烧灼在静触头1接触端11的与动触头21分离点的电弧4越向远离接触端11的端部方向(远离动触桥组件2的旋转中心的方向)移动,电流方向在接触端11的面向动触头21的一侧表面的发生的改变越明显,进一步加强了磁场43使电弧4向远离接触端11的端部方向(远离动触桥组件2的旋转中心的方向)移动的趋势,保证了电弧4能迅速进入灭弧栅片3,从而使电弧4被快速熄灭。
可以预见的,因电弧4的迅速移动,从而保护了分离点不被持续烧损,对于下次的合、分闸,该分离点仍然是可靠的。所以,这种静触头结构对于提高自动转换开关的接通和分断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此种结构能够使动、静触头100、201分闸时产生的电弧400迅速离开动、静触头的分离点并能快速进入灭弧栅9后被熄灭。可以预见的,因电弧4的迅速移动,从而保护了分离点不被持续烧损,对于下次的合、分闸,该接通、分离点仍然是可靠的。所以,这种静触头结构对于提高开关装置的接通和分断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Claims (5)

1.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静触头,包括静触头本体,该静触头本体具有与负载相连接的接线端(12)以及与动触头连接的接触端(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静触头本体(1)面向动触头(21)的一侧上开设有槽(13),该槽(13)的一端(131)向所述的接触端(11)方向延伸,另一端向接线端(12)方向延伸并具有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端(11)的面向动触头(21)的一侧具有刀口面(111),该刀口面(111) 与槽(13)位于静触头本体的同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13)与靠近接触端(11)的一端的面向动触头(21)的一侧的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13)与刀口面(11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13)的宽度小于5mm。
CN2011201177424U 2011-04-20 2011-04-20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静触头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94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177424U CN201994187U (zh) 2011-04-20 2011-04-20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静触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177424U CN201994187U (zh) 2011-04-20 2011-04-20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静触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94187U true CN201994187U (zh) 2011-09-28

Family

ID=44670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17742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94187U (zh) 2011-04-20 2011-04-20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静触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941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3049A (zh) * 2020-06-08 2021-03-26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转换开关和电路系统
EP4246546A1 (en) * 2022-03-17 2023-09-20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and contact system for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3049A (zh) * 2020-06-08 2021-03-26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转换开关和电路系统
CN112563049B (zh) * 2020-06-08 2024-03-2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转换开关和电路系统
EP4246546A1 (en) * 2022-03-17 2023-09-20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and contact system for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94187U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静触头
CN102938354B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触头与灭弧系统
CN204348662U (zh) 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
CN204230166U (zh) 一种接触器
CN207425733U (zh) 一种电机驱动桥式触点负荷开关
CN107359081A (zh) 一种电机驱动桥式触点负荷开关的方法和开关装置
CN107622908A (zh) 一种可动双回路触头结构及真空灭弧室
CN204167156U (zh) 一种负荷开关
CN203103210U (zh) 真空灭弧室及使用该灭弧室的真空断路器
CN103489672B (zh) 扳机开关
CN203596311U (zh) 一种隔离开关的灭弧结构
CN109119291B (zh) 一种直流接触器灭弧结构
CN203300582U (zh) 断路器
CN1171261C (zh) 用电弧转移触头和电子器件灭弧的开关电器
CN202855678U (zh) 一种双断点断路器
CN201663133U (zh) 小型断路器灭弧装置
CN202018900U (zh) 易于切断触点之间电流的辅助开关
CN201532898U (zh) 高压负荷开关的灭弧装置
CN203312088U (zh) 一种带v型引弧角触头的引弧板
CN204230072U (zh) 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触头装置
CN202957170U (zh) 一种具有消弧结构隔离开关
CN203055832U (zh) 交直流断路器的触头结构
CN111584287B (zh) 一种单刀双掷低压开关
CN206628368U (zh) 一种带弧触头的动静触头组件
CN108666164A (zh) 旋转式电气开关接触系统及旋转式电气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