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91256U - 坡地观景合院别墅 - Google Patents

坡地观景合院别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91256U
CN201991256U CN2011200407240U CN201120040724U CN201991256U CN 201991256 U CN201991256 U CN 201991256U CN 2011200407240 U CN2011200407240 U CN 2011200407240U CN 201120040724 U CN201120040724 U CN 201120040724U CN 201991256 U CN201991256 U CN 201991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family
open
ground connection
lad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407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天贵
徐玉军
郑奕
杨晓杰
唐邵波
徐剑秋
孙奇
许多
陈晓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GUIERDA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GUIERDA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GUIERDA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GUIERDA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407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91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91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9125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坡地观景合院别墅,包括楼房结构的房体,所述楼房结构的房体包括设于多级台阶地基上连为一体的呈阶梯状多层的多户楼房,各级阶梯的楼房各户均具有独自的观景露台和接地露天庭园,各户的起居室连接该户的接地露天庭园,各户的卧室连接该户的观景露台;其中,上一级阶梯的楼房底层与相邻的下一级阶梯的楼房第二层为同一水平高度,下一级阶梯的楼房屋顶为相邻的上一级阶梯的楼房第二层的观景露台,最下一级阶梯的楼房的第二层采用挑梁设置观景露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适应坡地的山势形成阶梯状多户楼房建筑,各户均有独自的观景露台和接地露天庭园,具有很好的亲地性绿化效果和舒适性观景效果。

Description

坡地观景合院别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别墅结构,特别一种建筑在山坡上的坡地观景合院别墅。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别墅建筑,一般分为独栋别墅和联排别墅,独栋别墅的占地面积大,有较大面积的亲地花园,亲地性好,但其占地面积过大,土地资源浪费大,总价太高,在现实生活中,多数群体都无力购买;联排别墅为多户连成一排,各户均为多层结构,户内上楼,各户为独立的进门,各户的接地层有自己的亲地露天花园,但也因其占地面积较大,土地资源浪费较大,价格高,有能力购买的人群较少。另外传统的花园楼房(俗称花园洋房),为直立单元式多层住宅楼房的变体,每个单元的各层住户共用一个公共楼梯上下。这种花园楼房除了接地的一层和顶层可设置露天花园以外,其余各层虽可以设置面积较大的阳台花园,但是这些阳台花园的顶部被上层遮挡不露天,会影响植物的种植、生长,实际上失去花园楼房的真实意义。而且,上述的联排别墅和花园楼房通常都是多层楼房,户建筑面积都较大,如果在坡度大于15度的坡地依山建房,其平地基挖掘的土石方量大,弃土运输量大,建筑工期延长,导致建筑成本增加,而且这种大量土石方的挖弃,还会形成陡峭山壁,使建筑周边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留下灾害隐患,并严重破坏建筑周边的自然景观;同时,所建楼房的面向经挖掘后的山壁一方的采光也受影响;而且,当将这些楼房呈前后排列布局时,前排的楼房还会遮挡后排楼房的观景视野,影响居住的舒适性。在土地资源越来越匮乏的现状下,怎样能利用不适宜耕作的山地,建造户建筑面积较小,能为多数群体购买的,居住舒适,观景视野不被遮挡的坡地别墅建筑,一直是建筑设计上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坡地观景合院别墅,它包括设于多级台阶地基上连为一体的阶梯状多户楼房,各级阶梯的楼房各户均具有独自的观景露台和接地露天庭园,最下一级阶梯的楼房的露台采用挑梁结构,其余各级阶梯的楼房各户的观景露台为相邻的下一级阶梯的楼房的屋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适应坡地的山势形成阶梯状多户楼房建筑,各户均有独自的观景露台和接地露天庭园,具有很好的亲地性绿化效果和舒适性观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楼房结构的房体,所述楼房结构的房体包括设于多级台阶地基上连为一体的呈阶梯状多层的多户楼房,各级阶梯的楼房各户均具有独自的观景露台和接地露天庭园,各户的起居室连接该户的接地露天庭园,各户的卧室连接该户的观景露台;其中,上一级阶梯的楼房底层与相邻的下一级阶梯的楼房第二层为同一水平高度,下一级阶梯的楼房屋顶为相邻的上一级阶梯的楼房第二层的观景露台,最下一级阶梯的楼房的第二层采用挑梁设置观景露台。
所述呈阶梯状多层的多户楼房的中间各级阶梯的楼房各户的接地露天庭园为天井式接地露天庭园。
所述天井式接地露天庭园通过公共通道连接房体外界的公路。
所述公共通道分为上、下公共通道,上公共通道从最上一级阶梯的楼房第二层下方经过接相邻的下一级阶梯的楼房各户的天井式接地露天庭园,下公共通道从最下一级阶梯的楼房第二层下方经过接相邻的上一级阶梯的楼房各户的天井式接地露天庭园,上、下公共通道之间不相通。
各户的接地露天庭园的面积为12~25m2。
各户的观景露台的面积为15~40m2。
所述各级阶梯的楼房横向分布2~3户,各户的接地露天庭园设置围墙或栅栏与外界隔开,在围墙或栅栏设置入户门,各户的观景露台之间通过隔墙或栅栏隔开。
所述呈阶梯状多层的多户楼房的最下一级阶梯的楼房底层至最上一级阶梯的楼房的底层的坡度为20~35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坡地观景合院别墅具有以下优点:
1.楼房结构的房体包括设于多级台阶地基上连为一体的呈阶梯状多层的多户楼房,由此使多户楼房能够顺应山地的地势建筑形成合于一幢的院落结构形式,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土地资源;同时也减少了地基的挖方量,使建筑成本降低,同时也减小对山地的自然环境的破坏,能够使坡地观景合院别墅很好地融合在周围的自然环境之中。
2.各级阶梯的楼房各户均具有独自的观景露台和接地露天庭园,各户的接地露天庭园设置入户门,各户的起居室连接该户的接地露天庭园,各户的卧室连接该户的观景露台。接地露天庭园使各户的庭园设计都有很好的亲地性,并使接地露天庭园栽种的植物能够接受自然雨露的沐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观景露台又使各户都有能够观赏周围自然风景和种植盆栽植物的露台,使住家环境自然体验得到提升。
3. 呈阶梯状多层的多户楼房的上一级阶梯的楼房底层与相邻的下一级阶梯的楼房第二层为同一水平高度,下一级阶梯的楼房屋顶为相邻的上一级阶梯的楼房第二层的观景露台,最下一级阶梯的楼房的第二层采用挑梁设置观景露台。这样使每户的观景露台都不会被遮挡,各户都能在自家的观景露台一览无余的观赏周围的自然景观,充分享受自然美景。
4.所述各级阶梯的楼房横向分布2~3户,各户的接地露天庭园设置围墙或栅栏与外界隔开,在围墙或栅栏设置入户门,各户的观景露台之间通过隔墙或栅栏隔开,使各户的独享空间和私密性得到保证。
5.所述呈阶梯状多层的多户楼房的中间各级阶梯的楼房各户的接地露天庭园为天井式接地露天庭园,该天井式接地露天庭园通过公共通道连接房体外界的公路。尤其是所述公共通道分为上、下公共通道,上公共通道从最上一级阶梯的楼房第二层下方经过接相邻的下一级阶梯的楼房各户的天井式接地露天庭园,下公共通道从最下一级阶梯的楼房第二层下方经过接相邻的上一级阶梯的楼房各户的天井式接地露天庭园,上、下公共通道之间不相通。这样使位于中间各级阶梯的楼房各户能够从公共通道直达自家的接地露天庭园,而且缩短了从公路经公共通道入户的路径。
本实用新型坡地观景合院别墅采用顺应山势的阶梯状建筑结构,能够适应坡度在20~35度之间的坡地建筑,展现了显山、露林、隐城的规划理念,将其建筑在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因其房体的高度不高,一般在每级阶梯上的楼房的楼层一般为2~3层结构,不会遮挡周围的山体、自然林,并能在各户露台上观赏周围山林景致,故能够显山、露林;同时各户都有自家的接地露天庭园,在接地露天庭园栽种的树木与周围的山林互相映衬,使房体隐于树林环境之中;这种结构的建筑,基本上不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使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很好地融为一体,增添美感。同时,由多户合为一体的呈阶梯状多层的别墅建筑,与现有的独院别墅和联排别墅相比,既保持了别墅具有亲地性庭园的特性,又降低了建筑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房体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面视图;
图3为房体的第五层平面图;
图4为房体的第四层平面图;
图5为房体的第三层平面图;
图6为房体的第二层平面图;
图7为房体的第一层平面图。
附图中,1为第一级阶梯,2为第二级阶梯,3为第三级阶梯,4为第四级阶梯,5为上公共通道,6为下公共通道,a为入户门,b为接地露天庭园,c为观景露台,d为卧室,e为起居室。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坡地观景合院别墅的一种实施例,包括楼房结构的房体,所述楼房结构的房体包括设于多级台阶地基上连为一体的呈阶梯状多层的多户楼房。所述呈阶梯状多层的多户楼房在顺应山坡地势从下向上的四级台阶的地基上,建筑成连为一体的呈四级阶梯的多层多户楼房房体,其中第一级阶梯1的楼房和第四级阶梯4的楼房分别相邻盘山公路。所述呈阶梯状多层的多户楼房的最下一级阶梯的楼房底层至最上一级阶梯的楼房的底层的坡度为20~35度,本实施例的第一级阶梯1的楼房底层至第四级阶梯4的楼房的底层的坡度为22度左右,楼房的楼层为2~3层,一般采用两层楼结构,由此构成总体楼层为五层的阶梯状多层多户楼房。该楼房每层的层高为3m,当然每层的层高也可以根据坡度的大小,结合房屋开间面积的大小进行调整。所述各级阶梯的楼房各户均具有独自的观景露台c和接地露天庭园b,各户的接地露天庭园b的面积为12~25m2,各户的观景露台c的面积为15~40m2,使每户都至少有一个面积相对较大的接地露天庭园b和观景露台c,供自家栽种花草树木,美化自己的家园。所述各级阶梯的楼房横向分布2~3户,本实施例的第一级阶梯1和第四级阶梯4的楼房设为两户,中间的第二阶梯2、第三级阶梯3的楼房设为三户。各户的接地露天庭园b设置围墙或栅栏与外界隔开,在围墙或栅栏设置入户门a,使接地露天庭园形成各户自家独享的接地露天庭园;各户的观景露台c之间通过隔墙或栅栏隔开,使各户具有自家独享的观景露台;这样各户在自家的接地露天庭园和观景露台的活动不会相互干涉。各户的起居室e连接该户的接地露天庭园b,各户的卧室d连接该户的观景露台c。所述呈阶梯状多层的多户楼房的上一级阶梯的楼房底层与相邻的下一级阶梯的楼房第二层为同一水平高度,下一级阶梯的楼房屋顶为相邻的上一级阶梯的楼房第二层的观景露台c,最下一级阶梯即第一级阶梯1的楼房的第二层采用挑梁设置观景露台c。所述呈阶梯状多层的多户楼房的中间各级阶梯的楼房各户的接地露天庭园b为天井式接地露天庭园,第一级阶梯1的楼房的接地露天庭园a和第四级阶梯4的楼房的接地露天庭园a为楼房距公路之间的地面,由院墙或栅栏围成;而天井式接地露天庭园b通过公共通道连接房体外界的盘山公路。所述公共通道分为上、下公共通道,上公共通道5从最上一级阶梯的楼房第二层下方经过接相邻的下一级阶梯的楼房各户的天井式接地露天庭园b,下公共通道6从最下一级阶梯的楼房第二层下方经过接相邻的上一级阶梯的楼房各户的天井式接地露天庭园b,上、下公共通道之间不相通。本实施例的上公共通道一端通至盘山公路的上段,另一端从第四级阶梯4的楼房第二层下方经过,连接第三级阶梯3的楼房各户的天井式接地露天庭园b;下公共通道6的一端通至盘山公路的下段,另一端从第一级阶梯1的楼房第二层下方经过,接第二级阶梯2的楼房各户的天井式接地露天庭园b。所述各户的厨房均设于楼房底层,或位于接地露天庭园旁,或位于起居室旁。所述各户卫生间位于起居室旁,也可设于卧室旁。
见图3,本实施例的第三级阶梯3的楼房屋顶为第四级阶梯4的楼房两户的观景露台4c,且分别与第四级阶梯4的楼房各户第二层的卧室4d相连构成房体的第五层, 第三级阶梯3各户的接地露天庭园3b的上空位于两户的观景露台4c之间。
见图4,第二级阶梯2的楼房屋顶为第三级阶梯3的楼房三户的观景露台3c,且分别与第三级阶梯3的楼房各户第二层的卧室3d相连,第四级阶梯4的楼房底层的起居室4e与第三级阶梯3的楼房第二层的卧室3d构成房体的第四层,第四级阶梯4的楼房底层的起居室4e和第三级阶梯3的楼房第二层的卧室3d之间为第三级阶梯各户的接地露天庭园3b的上空,第四级阶梯4的楼房各户的接地露天庭园4b设于第四级阶梯4的地面,用围墙围在楼房旁,入户门4a设于围墙。
见图5,第三级阶梯3的楼房各户的接地露天庭园3b位于第三级阶梯3各户底层的起居室3e旁,入户门3a设于隔离各户的围墙,各户的入户门3a与上公共通道5相连,第三级阶梯3的楼房各户的起居室3e与第二级阶梯2的楼房各户的第二层卧室2d构成房体的第三层,第一级阶梯1的楼房的屋顶为第二级阶梯2的楼房各户的观景露台2c。
见图6,第二级阶梯2的楼房各户的起居室2e与接地露天庭园2b以及第一级阶梯1的楼房第二层的卧室1d和观景露台1c构成房体的第二层,第二级阶梯2各户的接地露天庭园2b位于第二级阶梯2楼房底层的起居室2e与第一级阶梯1楼房第二层的卧室1d之间,各户的入户门2a设于接地露天庭园2b,与下公共通道6连接,第一级阶梯1的楼房的各户的观景露台1c分别与第一级阶梯1的楼房第二层的卧室1d相连,采用挑梁结构设置。
见图7,第一级阶梯1的楼房各户底层的起居室1e为房体的第一层,该楼房旁地面用围墙围住的接地露天庭园1b与起居室1e连接,入户门1a设于围墙。
本坡地观景合院别墅不仅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其多级阶梯也可以设为三级阶梯结构,或者设为五级阶梯结构,乃至更多级阶梯结构,以顺应山势斜坡的长度。

Claims (8)

1.一种坡地观景合院别墅,包括楼房结构的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房结构的房体包括设于多级台阶地基上连为一体的呈阶梯状多层的多户楼房,各级阶梯的楼房各户均具有独自的观景露台和接地露天庭园,各户的起居室连接该户的接地露天庭园,各户的卧室连接该户的观景露台;其中,上一级阶梯的楼房底层与相邻的下一级阶梯的楼房第二层为同一水平高度,下一级阶梯的楼房屋顶为相邻的上一级阶梯的楼房第二层的观景露台,最下一级阶梯的楼房的第二层采用挑梁设置观景露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观景合院别墅,其特征在于:所述呈阶梯状多层的多户楼房的中间各级阶梯的楼房各户的接地露天庭园为天井式接地露天庭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坡地观景合院别墅,其特征在于:所述天井式接地露天庭园通过公共通道连接房体外界的公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坡地观景合院别墅,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通道分为上、下公共通道,上公共通道从最上一级阶梯的楼房第二层下方经过接相邻的下一级阶梯的楼房各户的天井式接地露天庭园,下公共通道从最下一级阶梯的楼房第二层下方经过接相邻的上一级阶梯的楼房各户的天井式接地露天庭园,上、下公共通道之间不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坡地观景合院别墅,其特征在于:各户的接地露天庭园的面积为12~25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观景合院别墅,其特征在于:各户的观景露台的面积为15~40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观景合院别墅,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级阶梯的楼房横向分布2~3户,各户的接地露天庭园设置围墙或栅栏与外界隔开,在围墙或栅栏设置入户门,各户的观景露台之间通过隔墙或栅栏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观景合院别墅,其特征在于:所述呈阶梯状多层的多户楼房的最下一级阶梯的楼房底层至最上一级阶梯的楼房的底层的坡度为20~35度。
CN2011200407240U 2011-02-17 2011-02-17 坡地观景合院别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91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407240U CN201991256U (zh) 2011-02-17 2011-02-17 坡地观景合院别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407240U CN201991256U (zh) 2011-02-17 2011-02-17 坡地观景合院别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91256U true CN201991256U (zh) 2011-09-28

Family

ID=44667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4072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91256U (zh) 2011-02-17 2011-02-17 坡地观景合院别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912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1859A (zh) * 2015-03-03 2015-05-20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地住宅
CN106013843A (zh) * 2016-05-27 2016-10-12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1859A (zh) * 2015-03-03 2015-05-20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地住宅
CN106013843A (zh) * 2016-05-27 2016-10-12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坡地绿色集成农居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58026B1 (ko) 도시 삼림 화원 건물 및 건물군
KR20180132870A (ko) 도시 삼림 고층 빌라
CN112252772A (zh) 一种具有多个空中花园的生态建筑构造
CN103031962B (zh) 一种田园式住宅
CN201991256U (zh) 坡地观景合院别墅
CN112252771A (zh) 一种具有交错式空中花园的生态建筑构造
CN202299487U (zh) 田园式住宅
CN214942784U (zh) 一种森林花园式房屋构造
CN107327205A (zh) 一种新颖的立体葬
CN207553728U (zh) 一种新颖的立体葬
CN214220725U (zh) 一种具有多个空中花园的生态建筑构造
CN201080706Y (zh) 90°合院
CN214220726U (zh) 一种具有交错式空中花园的生态建筑构造
CN214220724U (zh) 一种具有中央式交通核心筒的建筑
CN215055696U (zh) 一种生态建筑构造
CN201080711Y (zh) 90°合院
CN201027390Y (zh) 一种水平延伸建筑结构在楼房中的布局设计
CN201080710Y (zh) 90°合院
CN2883563Y (zh) 院墅住宅
CN202596195U (zh) 园田住宅
CN103104106B (zh) 宽视野组合空间厅住宅
CN201933801U (zh) 一种院落式别墅
JP6919637B2 (ja) 住宅
KR200405573Y1 (ko) 정원을 구비한 다층형 공동주택
CN2883564Y (zh) 院墅住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