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85855U - 一种具有供电功能的两线无极性通讯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供电功能的两线无极性通讯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85855U
CN201985855U CN2011200595818U CN201120059581U CN201985855U CN 201985855 U CN201985855 U CN 201985855U CN 2011200595818 U CN2011200595818 U CN 2011200595818U CN 201120059581 U CN201120059581 U CN 201120059581U CN 201985855 U CN201985855 U CN 201985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triode
electric capacity
pin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595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炳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odg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odg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odg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odg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595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85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85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858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供电功能的两线无极性通讯电路,它涉及一种应用于家用电器的有线通讯电路。它的电阻(R1)一端连接至TXD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阻(R2)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集成块(U)的1脚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和CH1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4)一端连接。它节约成本,连接方便,只有两根线,而且这两根线是没有方向的,可以随便连;因为线上的通讯是18V,所以抗干扰能力更强,能有效通讯的距离也更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供电功能的两线无极性通讯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家用电器的有线通讯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供电功能的两线无极性通讯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电器的有线通讯有两种,一种是线数多于2根,而且每根线都有明确的定义,不能混接;另一种只有2根线,现有的家电上应用的2线有线通讯,是通过载波的方式,将通讯的内容叠加在高频载波上,到接收端再解码读取信号。这种通讯方式较易受外界干扰,通讯对外界的干扰也较大,而且电路较复杂,在通讯线路的基础上还需要调制和解调的线路,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供电功能的两线无极性通讯电路,它节约成本,连接方便,只有两根线,而且这两根线是没有方向的,可以随便连;因为线上的通讯是18V,所以抗干扰能力更强,能有效通讯的距离也更远。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电阻R1-R14、三极管Q1-Q5、电容C1-C8、电感L、二极管D1-D3、稳压二极管ZD1-ZD2、集成块U和通讯设备VH-2A,电阻R1一端连接至TXD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阻R2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4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容C4一端、电阻R5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3与电阻R4并联;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另一端、电阻R6一端、电容C5一端、电容C3一端、电容C2一端、集成块U的2脚、三极管Q2的发射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集成块U的1脚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和CH1端连接,电阻R6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均与集成块U的3脚连接并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容C6的一端、电感L的3脚连接,电阻R8、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2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电阻R10、电容C6的另一端、电感L的2脚连接并接地;电感L的4脚、1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7,电容C7两端分别连接至通讯设备VH-2A的1脚和2脚;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和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稳压二极管ZD2的正极连接并接地;二极管D3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电容C8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三极管Q3的基极,电容C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并接地,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2的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源VCC和电阻R13一端,电阻R13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RXD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
所述的稳压二极管ZD1-ZD2组成抗线上干扰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供电功能通过集成块U实现18V供电;TXD端的5V信号通过三极管Q1加在18V上,当TXD为高电平时,集成块U向通讯设备VH-2A供电;当TXD端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1载止,三极管Q2因为没有基极电流也载止,通讯设备VH-2A因为R10的下拉起作用从而使两根线都处于同一电位,也就是停止向通讯设备VH-2A供电,通过这种方式将TXD端上的通讯信号转化为18V的供电信号。
对于从通讯设备VH-2A发送过来的信号,RXD端通过三极管Q5或三极管Q4都能接收到,并且不论信号的极性。当通讯设备VH-2A的1线是高电平时,信号通过三极管Q5来到RXD端;当通讯设备VH-2A的2线是高电平时,信号通过三极管Q4来到RXD端。
本实用新型节约成本,连接方便,只有两根线,而且这两根线是没有方向的,可以随便连;因为线上的通讯是18V,所以抗干扰能力更强,能有效通讯的距离也更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电阻R1-R14、三极管Q1-Q5、电容C1-C8、电感L、二极管D1-D3、稳压二极管ZD1-ZD2、集成块U和通讯设备VH-2A,电阻R1一端连接至TXD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阻R2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4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容C4一端、电阻R5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3与电阻R4并联;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另一端、电阻R6一端、电容C5一端、电容C3一端、电容C2一端、集成块U的2脚、三极管Q2的发射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集成块U的1脚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和CH1端连接,电阻R6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均与集成块U的3脚连接并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容C6的一端、电感L的3脚连接,电阻R8、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2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电阻R10、电容C6的另一端、电感L的2脚连接并接地;电感L的4脚、1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7,电容C7两端分别连接至通讯设备VH-2A的1脚和2脚;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和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稳压二极管ZD2的正极连接并接地;二极管D3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电容C8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三极管Q3的基极,电容C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并接地,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2的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源VCC和电阻R13一端,电阻R13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RXD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
所述的稳压二极管ZD1-ZD2组成抗线上干扰电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供电功能通过集成块U实现18V供电;TXD端的5V信号通过三极管Q1加在18V上,当TXD为高电平时,集成块U向通讯设备VH-2A供电;当TXD端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1载止,三极管Q2因为没有基极电流也载止,通讯设备VH-2A因为R10的下拉起作用从而使两根线都处于同一电位,也就是停止向通讯设备VH-2A供电,通过这种方式将TXD端上的通讯信号转化为18V的供电信号。
对于从通讯设备VH-2A发送过来的信号,RXD端通过三极管Q5或三极管Q4都能接收到,并且不论信号的极性。当通讯设备VH-2A的1线是高电平时,信号通过三极管Q5来到RXD端;当通讯设备VH-2A的2线是高电平时,信号通过三极管Q4来到RXD端。
本具体实施方式节约成本,连接方便,只有两根线,而且这两根线是没有方向的,可以随便连;因为线上的通讯是18V,所以抗干扰能力更强,能有效通讯的距离也更远。

Claims (6)

1.一种具有供电功能的两线无极性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电阻(R1)-(R14)、三极管(Q1)-(Q5)、电容(C1)-(C8)、电感(L)、二极管(D1)-(D3)、稳压二极管(ZD1)-(ZD2)、集成块(U)和通讯设备(VH-2A),电阻(R1)一端连接至TXD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阻(R2)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供电功能的两线无极性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另一端、电阻(R6)一端、电容(C5)一端、电容(C3)一端、电容(C2)一端、集成块(U)的2脚、三极管(Q2)的发射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集成块(U)的1脚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和CH1端连接,电阻(R6)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均与集成块(U)的3脚连接并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供电功能的两线无极性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4)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容(C4)一端、电阻(R5)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3)与电阻(R4)并联;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容(C6)的一端、电感(L)的3脚连接,电阻(R8)、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2)的正极和二极管(D3)的负极,电阻(R10)、电容(C6)的另一端、电感(L)的2脚连接并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供电功能的两线无极性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感(L)的4脚、1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7),电容(C7)两端分别连接至通讯设备(VH-2A)的1脚和2脚;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和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稳压二极管(ZD2)的正极连接并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供电功能的两线无极性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极管(D3)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电容(C8)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三极管(Q3)的基极,电容(C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并接地,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2)的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源VCC和电阻(R13)一端,电阻(R13)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RXD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供电功能的两线无极性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压二极管(ZD1)-(ZD2)组成抗线上干扰电路。
CN2011200595818U 2011-03-07 2011-03-07 一种具有供电功能的两线无极性通讯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85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595818U CN201985855U (zh) 2011-03-07 2011-03-07 一种具有供电功能的两线无极性通讯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595818U CN201985855U (zh) 2011-03-07 2011-03-07 一种具有供电功能的两线无极性通讯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85855U true CN201985855U (zh) 2011-09-21

Family

ID=44613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5958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85855U (zh) 2011-03-07 2011-03-07 一种具有供电功能的两线无极性通讯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858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8853A (zh) * 2019-11-08 2020-02-25 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两线制通信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8853A (zh) * 2019-11-08 2020-02-25 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两线制通信电路
CN110838853B (zh) * 2019-11-08 2022-05-13 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两线制通信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34632U (zh) 一种主从通信电路和空调器
CN202679197U (zh) 直流永磁有刷电机
CN202475247U (zh) 一种M-Bus从站电路
CN104124777A (zh) 无线电能传输方法及系统
CN201985855U (zh) 一种具有供电功能的两线无极性通讯电路
CN202975669U (zh) 一种低待机功耗控制电路
CN102820847B (zh) 一种适用于变频电机的控制通讯装置以及方法
CN103780279B (zh) 室内能效管理终端通讯模块
CN203103664U (zh) 一种智能接插件
CN204270057U (zh) 智能电动工具的交互电路
CN204316537U (zh) 一种wifi转换电路模块
CN202998077U (zh) 一种改进的超外差无线发射电路
CN202955827U (zh) 一种变频空调室内机与室外机的三线通讯结构
CN205622640U (zh) 一种具有poe供电功能的智能网关
CN208158592U (zh) 一种近距离信号传递电路
CN105007084A (zh) 一种采用电力载波传输通信的报警发射电路
CN105024735A (zh) 一种采用电力载波传输通信的报警接收电路
CN204856889U (zh) 一种红外接收控制器
CN201750406U (zh) 遥控开关电路
CN204089826U (zh) 红外收发模块
CN202888559U (zh) 一种应用于z-wave功能器件上的连接装置
CN214014229U (zh) 一种电压转换通讯电路
CN203166979U (zh) 具有红外收发功能的路由器
CN208691265U (zh) 多功能控制器
CN208656762U (zh) 串行通讯口电平兼容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