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83551U - 制冰机 - Google Patents

制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83551U
CN201983551U CN2010205577775U CN201020557777U CN201983551U CN 201983551 U CN201983551 U CN 201983551U CN 2010205577775 U CN2010205577775 U CN 2010205577775U CN 201020557777 U CN201020557777 U CN 201020557777U CN 201983551 U CN201983551 U CN 201983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water
evaporimeter
freezing unit
bu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5777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达君
朱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ingfit Enviro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NGFE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NGFE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NGFE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5777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83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83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835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5Food storage or conservation, e.g. cooling or drying

Landscapes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冰机,包括:设置有无冰桶蒸发器的冷冻机组;与所述冷冻机组相连,为所述无冰桶蒸发器补充冷冻水的补水装置;与所述补水装置相连,控制所述补水装置补水量的补水控制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冰机,采用补水装置抽取外界水源,直接在冷冻机组中的无冰桶蒸发器中进行蒸发制冰,避免了使用载冷剂而因化学反应损坏蒸发器蒸发管路而使处理液进入冷冻机腐蚀制冷系统的情况,使得制冷系统的使用更加安全;而且,由于制冰水与冷冻机组直接进行热交换,制冷效率更高,处理液冷却速度更快,使得整个制冷过程,更加节能。

Description

制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冰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冰桶式块冰制冰机。
背景技术
块冰制冰一般都是采用压缩式制冷机将预先准备的载冷剂溶液进行冷却降温,然后通过热传导作用,将冰桶置于载冷剂循环槽里面,从而使盛载于冰桶内部的制冰水降温结冰,根据人们的使用情况不同,相应的载冷剂液体也不同,常用的为氯化钙溶液或者乙二醇溶液。
乙二醇溶液由于挥发性较强,在制冰过程中很少被采用,而氯化钙溶液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会逐渐腐蚀置放于载冷剂循环槽内部的冰桶。
目前,块冰制冰通常采用先冷却载冷剂然后间接冷却盛载于冰桶里面的制冰水;由于冰桶要放在载冷剂循环处理槽里面,所以冰桶很容易被缓慢腐蚀,从而导致污染,使冰块制作失败,且间接冷却方式的制冰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冰机,采用蒸发制冰技术,直接在无冰桶蒸发器的内部进行蒸发制冰,有效避免了因使用制冷剂制冰过程中制冰桶放置在载冷剂循环槽中因化学反应损坏冰桶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冰机,包括:
设置有无冰桶蒸发器的冷冻机组;
与所述冷冻机组相连,为所述无冰桶蒸发器补充冷冻水的补水装置;
与所述补水装置相连,控制所述补水装置补水量的补水控制装置。
上述的制冰机,优选的,所述冷冻机组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无冰桶蒸发器出口端与入口端之间连接管路上的膨胀阀、干燥过滤器、截止阀、冷凝器、四通阀、油分离器和压缩机。
上述的制冰机,优选的,还设置有控制所述压缩机压力的压力控制系统。
上述的制冰机,优选的,所述补水装置包括:与外界水源连接的蓄水箱;
设置在所述蓄水箱与所述冷冻机组之间的增压水泵。
上述的制冰机,优选的,所述补水控制装置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无冰桶蒸发器中,检测无冰桶蒸发器中的水位值,当水位值达到预设值时发送指令至所述增压水泵,控制所述增压水泵停止供水,完成补水过程。
上述的制冰机,优选的,所述无冰桶蒸发器包括栅格式冰成型装置;
所述栅格式冰成型装置内部设置有蒸发板,底部设置有升降板;
所述栅格式冰成型装置两侧分别设置有制冷入口和制冷出口;
所述蒸发板中设置有制冷循环管路。
上述的制冰机,优选的,所述无冰桶蒸发器的两端设置有集流腔,与所述蒸发板中的制冷循环管路相连接。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冰机,采用补水装置抽取外界水源,直接在冷冻机组中的无冰桶蒸发器中进行蒸发制冰,避免了间接制冰过程中,载冷剂腐蚀制冰桶的情况,使制冰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制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制冰机的一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制冰机的又一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制冰机的再一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制冰机的制冰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无冰桶蒸发器的俯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无冰桶蒸发器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无冰桶蒸发器与补水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制冰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冷冻机组101、补水装置103和补水控制装置104;冷冻机组101内部设置有无冰桶蒸发器102;
补水装置103与冷冻机组101相连接,为冷冻机组101中的无冰桶蒸发器102补充冷冻水;
补水控制装置104与补水装置103相连,控制补水装置103对无冰桶蒸发器102的补水量。
制冰水通过补水装置到达无冰桶蒸发器,与冷冻机组进行热交换,进行制冰过程。其中的无冰桶蒸发器相当于热交换器,完成制冰水与制冷剂的热交换。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详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冷冻机组101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无冰桶蒸发器102出口端与入口端之间连接管路上的膨胀阀105、干燥过滤器106、截止阀107、冷凝器108、四通阀109、油分离器110和压缩机111;
膨胀阀105、干燥过滤器106、截止阀107、冷凝器108、四通阀109、油分离器110和压缩机111组成制冷系统,将液态制冷剂输送至无冰桶蒸发器10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详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冷冻机组101中还设置有压力控制系统112,压力控制系统112用于对压缩机111的压力范围进行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再一详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补水装置103包括蓄水箱114和增压水泵113,蓄水箱114与外界水源连接;增压水泵设置在 蓄水箱114与冷冻机组101之间,用于将蓄水箱114中的水抽送至冷冻机组101中的无冰桶蒸发器102中。
另外,补水控制装置104包括传感器,传感器设置在无冰桶蒸发器中,检测无冰桶蒸发器中的水位值,当水位值达到预设值时发送电磁信号指令至增压水泵,通过液位电磁阀控制增压水泵停止工作,完成补水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制冰机的制冰流程图如图5所示,如图5所示,制冰机包括制冰循环过程(图5中a箭头代表的循环过程)和脱冰循环过程(图5中b箭头代表的循环过程),制冰循环过程,制冷剂经过压缩机511,压缩机511将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然后经油分离器512将气态制冷剂中的液态成分分离出,经过四通阀513转输送至冷凝器514,经冷凝器冷514却成液态,经过截止阀515、干燥过滤器516和膨胀阀517到达无冰桶蒸发器518;
蓄水箱519接外界水源,通过增压水泵520将外界水源提供的制冰水输送至无冰桶蒸发器518,与流经无冰桶蒸发器518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将制冰水冷却成冰块。
脱冰循环过程中将四通阀513换向,将循环过程中制冷剂输送方向转变,不经过冷凝器直接输送至至无冰桶蒸发器518,利用制冷剂输送的热量将冰块与无冰桶蒸发器518的蒸发板和格栅分离,然后将可活动的升降板下移,取出冰块完成脱冰过程。
制冷机组设置的压力控制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低压表521、压力开关522和高压表523,高压表523和低压表521显示机器工作时的压力数值,便于使用者发现机组使用的情况,对维修提供参考,压力开关对机组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压力过高或过低对压缩机造成损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无冰桶蒸发器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无冰桶蒸发器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无冰桶蒸发器与补水装置的组合示意图如图8所示,结合图6、图7和图8;无冰桶蒸发器包括栅格式冰成型装置;栅格式冰成型装置内部设置有蒸发板,底部设置有升降板,栅格式冰成型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制冷入口和制冷出口,用于制冷剂的进入和输出;蒸发板中设置有制冷循环管路,制冷循环管路纵向贯 穿栅格式冰成型装置内部,制冷剂流经蒸发板,与栅格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完成制冰过程;制冰过程结束后,将制冷剂的输送方向进行转变,不经过冷凝器,直接输入至蒸发板,将冰块与蒸发板分离,将升降板下降,取出冰块。
无冰桶蒸发器的两端设置有集流腔,与蒸发板中的制冷循环管路相连接,对制冷剂进行集流。贯穿筒状无冰桶蒸发器的制冷剂循环管为多根扁平管孔,以增加散热面积,制冷剂循环管分别连通两端的集流腔并通过集流腔与制冷剂循环液管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冰机,其无冰桶蒸发器的蒸发板、格栅、集流腔以及连接板为铝合金板或不锈钢板,其外部的连接管路部分采用黄铜管。
如图8所示,上部的补水装置811对无冰桶蒸发器812进行补水,在无冰桶蒸发器812的栅格和蒸发板进行热交换后,成为冰块。脱冰循环时,将底部可活动的升降板手动下移,即可与蒸发板和栅格进行分离,如图中813即为脱冰装置,升降板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将冰块取出。
通过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制冷剂,制冷机组将冷凝剂液化,流经蒸发器蒸发,制冷剂蒸发吸收热量,从而对处于栅格内部的制冰水进行降温,凝结成冰,实现制冰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冰机采用定量补水装置抽取制冰水直接在块冰成型蒸发器里面进行蒸发制冰,避免了因使用制冰桶放置在载冷剂循环槽中而因化学反应损坏制冰桶的情况,使用更加安全;而且制冰水直接与冷冻机进行热交换,制冰速度更快,更加节能。
蒸发器采用铝合金板或不锈钢板式换热器,由于蒸发器内充满了液态制冷剂,通过升降板上移可使制冰水固定在制冰栅格内,通过铝合金板或不锈钢板和液态制冷剂热交换,提高了传热效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有无冰桶蒸发器的冷冻机组;
与所述冷冻机组相连,为所述无冰桶蒸发器补充冷冻水的补水装置;
与所述补水装置相连,控制所述补水装置补水量的补水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机组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无冰桶蒸发器出口端与入口端之间连接管路上的膨胀阀、干燥过滤器、截止阀、冷凝器、四通阀、油分离器和压缩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控制所述压缩机压力的压力控制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装置包括:与外界水源连接的蓄水箱;
设置在所述蓄水箱与所述冷冻机组之间的增压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控制装置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无冰桶蒸发器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冰桶蒸发器包括栅格式冰成型装置;
所述栅格式冰成型装置内部设置有蒸发板,底部设置有升降板;
所述栅格式冰成型装置两侧分别设置有制冷入口和制冷出口;
所述蒸发板中设置有制冷循环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冰桶蒸发器的两端设置有集流腔,与所述蒸发板中的制冷循环管路相连接。 
CN2010205577775U 2010-09-30 2010-09-30 制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83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577775U CN201983551U (zh) 2010-09-30 2010-09-30 制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577775U CN201983551U (zh) 2010-09-30 2010-09-30 制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83551U true CN201983551U (zh) 2011-09-21

Family

ID=44611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5777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83551U (zh) 2010-09-30 2010-09-30 制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8355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5036A (zh) * 2010-09-30 2012-05-09 浙江青风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制冰机
CN103162483A (zh) * 2011-12-09 2013-06-19 上海酒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制冷系统高温高压双重保护功能的制冰机
CN108278802A (zh) * 2018-01-25 2018-07-13 山东宝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重力供液制冰机
CN108534415A (zh) * 2018-01-25 2018-09-14 山东宝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直冷式制冰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5036A (zh) * 2010-09-30 2012-05-09 浙江青风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制冰机
CN103162483A (zh) * 2011-12-09 2013-06-19 上海酒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制冷系统高温高压双重保护功能的制冰机
CN108278802A (zh) * 2018-01-25 2018-07-13 山东宝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重力供液制冰机
CN108534415A (zh) * 2018-01-25 2018-09-14 山东宝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直冷式制冰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5036A (zh) 制冰机
CN201852229U (zh) 一种分布式水冷分离式热管排热系统
CN100538221C (zh) 一种动态冰蓄冷方法及设备
CN204718250U (zh) 医用超低温组合式装配冷库制冷系统
CN201983551U (zh) 制冰机
CN203848560U (zh) 蒸发式冷凝器
CN201503166U (zh) 可制取高温热水的冷冻热回收机组
CN201126289Y (zh) 一种动态冰蓄冷设备
CN201569202U (zh) 降幕式冷水机制冷控制装置
CN101046338A (zh) 一种可制热水及冷水的热泵热水机
CN103185419A (zh) 冰浆冷水热泵机组
CN2916529Y (zh) 热汽脱落板冰机
CN202057136U (zh) 冷库智能融霜控制系统
CN201945082U (zh) 一体式工业冷水机组
CN202109695U (zh) 水冷或风水冷两用型制冷系统
CN104315635A (zh) 中小型大温差双工况动态流态冰冰蓄冷空调
CN216204594U (zh) 一种无霜冷冻冷藏库系统
CN106468465B (zh) 冬季能源回收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CN204176831U (zh) 中小型大温差双工况动态流态冰冰蓄冷空调
CN208652781U (zh) 一种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CN2611840Y (zh) 蓄冷式压缩空气冷冻干燥机
CN203274351U (zh) 冰浆冷水热泵机组
CN208075367U (zh) 一种改进型螺杆盐水冷冻机组
CN102706061A (zh) 真空法冰浆发生系统
CN201181067Y (zh) 动态冰蓄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ZHEJIANG KINGFIT ENVIRO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ZHEJIANG QINGFE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Zhejiang province Lishui City Road 323000 Longqing Shuige Industrial Zone No. 277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Kingfit Enviro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Zhejiang province Lishui City Road 323000 Longqing Shuige Industrial Zone No. 277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Qingfe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