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75510U - 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75510U
CN201975510U CN2011200580719U CN201120058071U CN201975510U CN 201975510 U CN201975510 U CN 201975510U CN 2011200580719 U CN2011200580719 U CN 2011200580719U CN 201120058071 U CN201120058071 U CN 201120058071U CN 201975510 U CN201975510 U CN 201975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swash plate
slide block
bearing
pull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580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建东
乐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200580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75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75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755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转角的机械装置,特别是一种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其包括基座(18)、输出机构、变向机构和输入机构。所述输出机构包括输出拉杆(5)、滑动轴承(7)、输出滑块(6)、输出销轴(9)、斜盘连杆(10)、斜盘(12)、斜盘销轴(11)和斜盘支撑轴(13),所述变向机构包括移动螺母(4)、变向销轴(2)和变向滑块(19)输入机构包括输入螺杆(1)和空心输入轴(8)。与现有角度调整机构相比,由于没有使用齿轮类的易损元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同时实现了交错轴传动,机构的整体尺寸小巧紧凑。

Description

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角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转角控制装置中,齿轮齿条机构和蜗轮蜗杆机构普遍用于两轴交错传动。申请号为20082017543.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转角控制装置,该转角控制装置包括基座、承载单元以及第一调整单元,承载单元与基座枢接,第一调整单元具有第一导杆组件及第一调整组件,第一导杆组件穿过第一调整组件而连接基座及承载单元,调整第一调整组件与第一导杆组件的相对位置,承载单元相对于基座沿第一方向转动。该实用新型申请通过简易的机构设计即可精确而快速地同时达成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调整,从而有效地提高卫星天线的接收功能。
然而,由于受到空间结构上的限制,上述两种机构无法在所有的交错轴传动工作环境中实现传动。例如,当输入端轴线与输出端轴线相交位置的空间狭小,很难设计出即可保证元件机械强度又可放入有限空间的转角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其不依靠齿轮类元件传动,并实现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其包括基座、输入机构、变向机构和输出机构。所述输入机构包括输入螺杆1和空心输入轴。所述输出机构包括输出拉杆、滑动轴承、输出滑块、输出销轴、斜盘连杆、斜盘、斜盘销轴和斜盘支撑轴。所述变向机构包括移动螺母、变向销轴和变向滑块。所述输入螺杆与所述移动螺母旋合。所述移动螺母从剖面上看为口字形,并且带有斜滑槽。所述变向滑块嵌入到所述移动螺母的斜滑槽内,与所述斜滑槽构成移动副。所述变向滑块通过变向销轴与所述输出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空心输入轴的一端通过输入轴支撑轴承固定在基座上,其另一端两侧对称设有矩形窗口。所述输出滑块带有拉杆轴承和小端盖。所述小端盖将拉杆轴承固定在输出滑块中。所述拉杆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输出拉杆的另一端通过过渡配合固定,所述拉杆轴承的外圈紧压在输出滑块的内圈。所述输出拉杆还借助于滑动轴承的支撑,部分伸入所述空心输入轴。所述输出滑块与所述空心输入轴构成移动副。所述输出销轴通过矩形窗口将空心输入轴内的输出滑块与空心输入轴外的斜盘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斜盘连杆的另一端还与斜盘通过斜盘销轴铰接。所述斜盘支承轴由两段组成且对称安装,其轴线同时与斜盘的直径线和空心输入轴的直径线重合,将斜盘与空心输入轴铰接。
优选的是,所述移动螺母在其两侧各开有一个斜滑槽,且有两个所述变向滑块分别嵌入到所述两个斜滑槽内,每个变向滑块与其相对应的斜滑槽构成移动副。这样有利于减少移动副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一种替代方案是所述移动螺母在其内侧只开有一个斜滑槽,且只有一个所述变向滑块嵌入到所述移动螺母的斜滑槽内,变向滑块与斜滑槽构成移动副。该结构其优点为制造工艺简单。
优选的是,所述滑动轴承的外圆与所述空心输入轴的内圆采用过盈配合,滑动轴承的内圆与输出拉杆采用间隙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拉杆轴承选用一对向心推力轴承,其优点为既可以承受径向载荷又可以承受轴向载荷,以便提高轴内拉杆与轴内滑块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与现有位移调整机构相比,由于没有使用齿轮类的易损元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同时,实现了交错轴传动,机构的整体尺寸小巧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便于理解,现在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正视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正视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俯视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空心输入轴的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移动螺母的正视剖视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移动螺母的侧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1.输入螺杆,2.变向销轴,3.斜滑槽,4.移动螺母,5.输出拉杆,6.输出滑块,7.滑动轴承,8.空心输入轴,9.输出销轴,10.斜盘连杆,11.斜盘销轴,12.斜盘,13.斜盘支承轴,14.矩形窗口,15.小端盖,16.拉杆轴承, 17.输入轴支撑轴承,18.基座,19.变向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所采用的描述方位的词语“上”、“下”、“左”、“右”等均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基于附图中图面所示的方位而言的,在实际装置中这些方位可能由于装置的摆放方式而有所不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进行结构描述。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其中的基座18固定不动,输入螺杆1与移动螺母4旋合,移动螺母4在基座18内只能上下移动。移动螺母4从剖面上看为口字形,在其两侧各开有一个斜滑槽3。两个变向滑块19分别嵌入到移动螺母4的斜滑槽3内,分别与相对应的斜滑槽3构成移动副。变向滑块19通过变向销轴2与输出拉杆5的一端铰接。空心输入轴8的一端通过输入轴支撑轴承17固定在基座18上,进而空心输入轴8可以在基座18上转动。空心输入轴8的另一端两侧对称设有矩形窗口14。输出拉杆5借助于滑动轴承7的支撑,部分伸入空心输入轴8。输出滑块6带有拉杆轴承16和小端盖15。小端盖15将拉杆轴承16固定在输出滑块6中。拉杆轴承16的内圈与输出拉杆5的另一端通过过渡配合固定,拉杆轴承16的外圈紧压在输出滑块6的内圈,进而能够实现输出滑块6相对于输出拉杆5的转动,且可以实现输出拉杆5带动输出滑块6在空心输入轴8内部同步移动。输出滑块6与空心输入轴8构成移动副。滑动轴承7的外圆与空心输入轴8的内圆采用过盈配合,滑动轴承7的内圆与输出拉杆5采用间隙配合。输出拉杆5只能做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不能转动。空心输入轴8两侧对称设有矩形窗口14。输出销轴9通过矩形窗口14将空心输入轴8内的输出滑块6与空心输入轴8外的斜盘连杆10的一端铰接。斜盘连杆10的另一端还与斜盘12的外沿通过斜盘销轴11铰接。斜盘支承轴13由两段组成且对称安装,其轴线同时与斜盘12的直径线和空心输入轴8的直径线重合。斜盘12可以绕斜盘支承轴13转动。
下面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的图示最佳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若需要斜盘12绕斜盘支承轴轴13线方向转动:转动输入螺杆1,使其带动移动螺母4向下移动,通过移动螺母4内斜滑槽3的作用进而推动变向滑块19向右移动;变向滑块19通过变向销轴2推动输出拉杆5右移;在滑动轴承7的支承下,输出拉杆5带动输出滑块6一同沿空心输入轴8的内空腔向右移动;输出滑块6又带动斜盘连杆的下端同步右移;斜盘12在斜盘连杆10的作用下,围绕斜盘支承轴13向右倾斜。同理,反向旋转输入螺杆1,斜盘12将围绕斜盘支承轴13向左倾斜。
若需要斜盘12绕空心输入轴8轴线方向转动:直接转动空心输入轴8,空心输入轴8通过斜盘支承轴13和输出销轴9带动斜盘12旋转;由于输入轴支撑轴承17和拉杆轴承16的作用,空心输入轴8并不会受到机构其它元件的干涉。
以上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做了详细描述,但这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其包括基座(18)、输入机构、变向机构和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机构包括输入螺杆(1)和空心输入轴(8),所述输出机构包括输出拉杆(5)、滑动轴承(7)、输出滑块(6)、输出销轴(9)、斜盘连杆(10)、斜盘(12)、斜盘销轴(11)和斜盘支撑轴(13),所述变向机构包括移动螺母(4)、变向销轴(2)和变向滑块(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螺杆(1)与所述移动螺母(4)旋合;所述移动螺母(4)从剖面上看为口字形,并且带有斜滑槽(3);所述变向滑块(19)嵌入到所述移动螺母(4)的斜滑槽(3)内,与所述斜滑槽(3)构成移动副;所述变向滑块(19)通过变向销轴(2)与所述输出拉杆(5)的一端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输入轴(8)的一端通过输入轴支撑轴承(17)固定在基座(18)上,其另一端两侧对称设有矩形窗口(14);所述输出滑块(6)带有拉杆轴承(16)和小端盖(15);所述小端盖(15)将拉杆轴承(16)固定在输出滑块(6)中;所述拉杆轴承(16)的内圈与所述输出拉杆(5)的另一端通过过渡配合固接,所述拉杆轴承(16)的外圈紧压在输出滑块(6)的内圈;所述输出拉杆(5)借助于滑动轴承(7)的支撑,部分伸入所述空心输入轴(8);所述输出滑块(6)与所述空心输入轴(8)构成移动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通过矩形窗口(14),将空心输入轴(8)内的输出滑块(6)与空心输入轴(8)外的斜盘连杆(10)的一端铰接;所述斜盘连杆(10)的另一端与斜盘(112)通过斜盘销轴(11)铰接;所述斜盘支承轴(13)由两段组成且对称安装,其轴线同时与斜盘(12)的直径线和空心输入轴(8)的直径线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承(7)的外圆与所述空心输入轴(8)的内圆采用过盈配合,滑动轴承(7)的内圆与输出拉杆(5)采用间隙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轴承(16)选用一对向心推力轴承。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螺母(4)在其两侧各开有一个斜滑槽(3),且有两个所述变向滑块(19)分别嵌入到所述两个斜滑槽(3)内,每个变向滑块(19)与其相对应的斜滑槽(3)构成移动副。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螺母(4)在其内侧只开有一个斜滑槽(3),且只有一个所述变向滑块(19)嵌入到所述移动螺母(4)的斜滑槽(3)内,变向滑块(19)与斜滑槽(3)构成移动副。
CN2011200580719U 2011-03-08 2011-03-08 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75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580719U CN201975510U (zh) 2011-03-08 2011-03-08 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580719U CN201975510U (zh) 2011-03-08 2011-03-08 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75510U true CN201975510U (zh) 2011-09-14

Family

ID=44580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5807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75510U (zh) 2011-03-08 2011-03-08 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755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93392U (zh) 圆柱凸轮分割器
CN111075912B (zh) 一种摆线针轮减速式电动舵机
CN103252683A (zh) 一种五自由度混联数控机床
CN108433453B (zh) 发动机展示台
CN201998045U (zh) 一种应用于超精机上的摆头机构
CN102490179A (zh) 一种具有三转动和一平动自由度的并联机构
CN110260120A (zh) 一种营销数据展示装置
CN109571410A (zh) 一种行车避障装置
CN2787329Y (zh) 调直滚轮装置
CN113381157B (zh) 一种天线同步翻转机构
CN203239869U (zh) 一种旋转平台
CN201975510U (zh) 卫星天线的仰角及方位角的控制装置
CN213628748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直线模组
CN103542055A (zh) 旋转螺母组合单元
CN218509780U (zh) 一种带有支撑结构的离心泵不锈钢叶轮
CN102013572B (zh) 螺母滑块式角度调整机构
CN105626803A (zh) 一种凸轮驱动机构
CN101975258B (zh) 螺母滑块式位移调整机构
CN201792093U (zh) 等离子割炬的自动坡口切割装置
CN219498177U (zh) 随动系统俯仰机构
CN202100676U (zh) 无齿轮式移动控制结构
CN220996510U (zh) 一种用于高空作业机械转向系统的电动缸
CN204143752U (zh) 一种摆线传动机构演示装置
CN112298056B (zh) 一种车载雷达俯仰角度摆动机构
CN101793314A (zh) 大推力直线运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