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72426U - 侧位布置汽轮机发电机的主厂房 - Google Patents

侧位布置汽轮机发电机的主厂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72426U
CN201972426U CN2011200741335U CN201120074133U CN201972426U CN 201972426 U CN201972426 U CN 201972426U CN 2011200741335 U CN2011200741335 U CN 2011200741335U CN 201120074133 U CN201120074133 U CN 201120074133U CN 201972426 U CN201972426 U CN 201972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turbine
turbine generator
machine room
boiler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741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松林
林磊
叶勇健
陈仁杰
施刚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741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72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72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724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至少包括:锅炉房、煤仓间、除氧间以及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之一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主厂房可以大幅缩短高温管系长度、显著降低工程投资并提高正常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侧位布置汽轮机发电机的主厂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位布置汽轮机发电厂的主厂房设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前位布置汽轮发电机主厂房的常见组成方案如图1a、图1b、图2a和图2b所示。图1a和图1b为最常见的单轴汽轮发电机主厂房。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常规火力发电厂中,主厂房通常由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共4列组成,汽轮发电机布置在炉前方向的汽机房内。特别是,图1a和图1b中,单轴汽轮发电机布置在炉前方向。图2a和图2b为常见的双轴汽轮发电机主厂房,该主厂房由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共4列组成。同样地,图2a和图2b中,双轴汽轮发电机布置在炉前方向。
目前建设的火力发电厂多为超临界及以上高参数机组,主汽、再热管道所用耐热合金钢的单价较高,主汽、再热管系成本的变化对整体投资影响很大。对常规前位布置主厂房,由于锅炉与汽机房之间隔着除氧间和煤仓间,且锅炉主汽、再热等主要管系接口多位于炉后上部两侧,故锅炉与汽机之间连接的主汽、再热等高温高压大口径主要管系的长度较长,管系成本较高;而管系较长,会导致流阻相应增加,降低了机组正常运行的经济性。
对目前开发的700℃更高参数的火力发电厂,由于所用镍基合金的单价更高,主汽、再热管系成本的变化甚至决定了整个项目投资的可行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主厂房针对常规前位布置汽轮发电机与锅炉之间距离较大导致汽轮机与锅炉之间高温接口距离远、管系较长、投资较高、流阻大效率低的问题,将汽轮发电机轴系全部或部分布置到锅炉的左侧或右侧,从而大幅缩短高温管系长度、显著降低工程投资,且降低管系流阻、提高正常运行效率,从而具有更好的投资收益率。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至少包括:锅炉房、煤仓间、除氧间以及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之一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中,所述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是一单轴汽轮发电机的机房,其中,所述单轴汽轮发电机的机房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第一侧;其中,所述煤仓间和所述除氧间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前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中,所述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是一双轴汽轮发电机的机房,其中,所述双轴汽轮发电机的一个轴系的机房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一侧;其中,所述煤仓间、所述除氧间和所述双轴汽轮发电机的另一轴系的机房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前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中,所述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是一双轴汽轮发电机的机房,其中,所述双轴汽轮发电机的一个轴系的机房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第一侧;其中,所述煤仓间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第二侧;其中,所述除氧间和所述双轴汽轮发电机的另一轴系的机房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第三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中,所述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是一双轴汽轮发电机的机房,其中,所述双轴汽轮发电机的一个轴系的机房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第一侧;其中,所述煤仓间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第二侧;其中,所述双轴汽轮发电机的另一轴系的机房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第三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中,所述除氧间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一边角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中,所述煤仓间和所述除氧间合并成一除氧煤仓综合框架,该除氧煤仓综合框架被设置于锅炉一侧布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汽轮机发电机机房之下。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可具有以下诸多优点:
1、这种新型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主厂房可适用于单轴汽轮发电机组,也可适用于多轴汽轮发电机组。
2、这种新型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主厂房可适用于一次再热汽轮发电机组,也可适用于二次再热汽轮发电机组。
3、这种新型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主厂房可适用于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也可适用于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
4、这种新型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主厂房可适用于单台机组,也可适用于连续建设的多台机组。
5、这种新型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主厂房中,侧位汽机房可布置在锅炉左侧,也可布置在锅炉右侧,可适用于多台机组左扩建,也可适用于多台机组右扩建。
6、可将除氧间和煤仓间合并,布置在侧位汽机房下,进一步缩短全部或部分汽轮机接口至锅炉的距离,减少高温管系长度;相对原功能相对分离的除氧间和煤仓间,综合框架的内部空间利用率更高。
7、对双轴机组(例如大容量机组或二次再热机组),可同时设置侧、前位汽机房,不但侧位汽轮机,而且前位汽轮机与锅炉之间高温接口距离都缩短、管系长度减少、投资减少、流阻降低、机组效率提高。
综上所述,针对常规前位布置汽轮发电机主厂房锅炉与汽轮机之间接口距离远、高温管系长、并影响运行经济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新型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主厂房技术,将汽轮发电机的全部或部分布置在锅炉左侧或右侧,从而减少锅炉与汽轮机之间接口距离,缩短高温管系长度,减少高温管道投资,提高运行效率,具有良好的投资收益。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a~图2b分别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汽轮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的示意图。
图3a~图13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针对现有技术的常规前位布置的汽轮机与锅炉之间距离较大导致汽轮机与锅炉之间高温接口距离远、管系长、投资高、流阻大、效率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该主厂房包括锅炉房、煤仓间、除氧间以及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其中该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之一紧邻地设置于锅炉房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上述的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是一单轴汽轮发电机的机房,其中该单轴汽轮发电机的机房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一侧,且煤仓间和除氧间设置于锅炉房的另一侧。
例如,图3a~图3b将单轴汽轮发电机304整体上布置在紧邻锅炉301左侧或右侧,从而缩短锅炉301与汽轮机304之间接口距离,减少高温管道投资,提高运行效率,具有良好的投资收益。
例如,图4a~图4b将安装有单轴汽轮发电机的汽机房404全部布置在紧邻锅炉401的左侧或右侧,将除氧间403和煤仓间402合并成一个除氧煤仓综合框架,该除氧煤仓综合框架布置在侧位汽机房下,从而进一步缩短锅炉401与汽轮机404之间接口距离。侧位布置单轴汽轮发电机主厂房有较多可行方案,不限于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上述的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可以是一双轴汽轮发电机的机房,其中该双轴汽轮发电机的一个轴系的机房紧邻地设置于锅炉房的一侧,且煤仓间、除氧间和双轴汽轮发电机的另一轴系的机房设置于锅炉房的另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上述的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是一双轴汽轮发电机的机房,其中双轴汽轮发电机的一个轴系的机房紧邻地设置于锅炉房的第一侧,煤仓间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第二侧,除氧间和所述双轴汽轮发电机的另一轴系的机房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第三侧,即前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上述的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是一双轴汽轮发电机的机房,其中双轴汽轮发电机的一个轴系的机房紧邻地设置于锅炉房的第一侧;煤仓间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第二侧;双轴汽轮发电机的另一轴系的机房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第三侧,即前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除氧间可以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一边角处,且煤仓间和除氧间可以合并成一除氧煤仓综合框架,该除氧煤仓综合框架可以被设置于至少一个汽轮机发电机机房之下。
图5a~图13b示出了将双轴汽轮发电机的一根轴系布置在锅炉左侧或右侧的多个实施例。这些实施例能缩短锅炉与汽轮机之间接口距离,减少高温管道投资,提高运行效率,具有良好的投资收益。
例如,图5a~图5b将安装有双轴汽轮发电机的汽机房的一个轴系,即一部分汽机房504紧邻地布置在锅炉501左侧或右侧,从而缩短锅炉501与汽轮机504之间接口距离,减少高温管道投资,提高运行效率,具有良好的投资收益。
例如,图6a~图6b将安装有双轴汽轮发电机的汽机房的一个轴系,即一部分汽机房604布置在锅炉601左侧或右侧,将除氧间603和煤仓间602合并成一个除氧煤仓综合框架,布置在侧位汽机房604下,从而进一步缩短锅炉高位接口与第一轴系的汽轮机604接口之间距离,同时第二轴系的汽轮机605与锅炉之间接口距离也得以缩短,具有更好的投资效益。
例如,图7a~图7b将煤仓间702布置到锅炉701的左侧,侧位汽机房704布置在锅炉701的右侧,与图5相比,进一步缩短了汽轮机705与锅炉701之间接口的距离,具有更好的投资效益。
例如,图8a~图8b将煤仓间802布置到锅炉801的右侧,侧位汽机房804紧邻地布置在锅炉801的左侧,与图5相比,进一步缩短了汽轮机805与锅炉801之间接口的距离,具有更好的投资效益。
例如,图9a~图9b将除氧间903布置到锅炉901的右前侧,与图7相比,进一步缩短了汽轮机905与锅炉901之间接口的距离,具有更好的投资效益。
例如,图10a~图10b将除氧间1003布置到锅炉1001的左前侧,与图8相比,进一步缩短了汽轮机1005与锅炉1001之间接口的距离,具有更好的投资效益。
例如,图11a~图11b将除氧间1103布置到锅炉1101的左侧或右侧的侧位汽机房1104之间,可缩短汽轮机1105与锅炉1101之间接口的距离,也具有良好的投资效益。
例如,图12a~图12b将除氧间1203布置到锅炉1201的左后侧或右后侧,可同时缩短汽轮机1204、汽轮机1205与锅炉1201之间接口的距离,具有很好的投资效益。
例如,图13a~图13b将除氧间1303布置到锅炉1301的左前侧或右前侧,可同时缩短汽轮机1304、汽轮机1305与锅炉1301之间接口的距离,具有很好的投资效益。侧位布置双轴汽轮发电机主厂房有较多可行方案,不限于此。
综上所述,目前建设的火力发电厂多为超临界及以上高参数机组,主汽、再热管道所用耐热合金钢的单价较高,主汽、再热管系成本的变化对整体投资影响很大。对常规前位布置主厂房,由于锅炉与汽机房之间隔着除氧间和煤仓间,且锅炉主汽、再热等主要管系接口多位于炉后上部两侧,故锅炉与汽机之间连接的主汽、再热等高温高压大口径主要管系的长度较长,管系成本较高;而管系较长,会导致流阻相应增加,降低了机组正常运行的经济性。对目前开发的700℃更高参数的火力发电厂,由于所用镍基合金的单价更高,主汽、再热管系成本的变化甚至决定了整个项目投资的可行性。
相对地,本实用新型的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主厂房针对常规前位布置汽轮发电机与锅炉之间距离较大导致汽轮机与锅炉之间高温接口距离远、管系较长、投资较高、流阻大效率低的问题,将汽轮发电机轴系全部或部分布置到锅炉的左侧或右侧,从而大幅缩短高温管系长度、显著降低工程投资,且降低管系流阻、提高正常运行效率,从而具有更好的投资收益率。
例如,对1台1000MW、600℃二次再热超超临界发电机组,采用本实用新型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主厂房,与常规前位布置汽轮发电机主厂房相比,主汽、再热管系投资减少约2亿,同时热力循环效率可提高约0.5%,相当于每年可节煤约6000吨,具有良好的投资效益。
对将来高温管系采用镍基合金的700℃火力发电技术,因镍基合金管道的单位重量价格较600℃高温钢贵~10倍,与常规前位布置汽轮发电机主厂房相比,本实用新型新型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主厂房具有更显著的投资效益。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实用新型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修改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至少包括:
锅炉房、煤仓间、除氧间以及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之一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位布置汽轮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是一单轴汽轮发电机的机房,
其中,所述单轴汽轮发电机的机房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一侧;
其中,所述煤仓间和所述除氧间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前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位布置汽轮机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是一双轴汽轮发电机的机房,
其中,所述双轴汽轮发电机的一个轴系的机房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一侧;
其中,所述煤仓间、所述除氧间和所述双轴汽轮发电机的另一轴系的机房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前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位布置汽轮机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是一双轴汽轮发电机的机房,
其中,所述双轴汽轮发电机的一个轴系的机房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第一侧;
其中,所述煤仓间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第二侧;
其中,所述除氧间和所述双轴汽轮发电机的另一轴系的机房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前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位布置汽轮机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汽轮发电机机房是一双轴汽轮发电机的机房,
其中,所述双轴汽轮发电机的一个轴系的机房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第一侧;
其中,所述煤仓间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第二侧;
其中,所述双轴汽轮发电机的另一轴系的机房紧邻地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前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位布置汽轮机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氧间设置于所述锅炉房的一边角处。
7.如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侧位布置汽轮机发电机机房的主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煤仓间和所述除氧间合并成一除氧煤仓综合框架,该除氧煤仓综合框架被设置于锅炉一侧布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汽轮机发电机机房之下。
CN2011200741335U 2011-03-18 2011-03-18 侧位布置汽轮机发电机的主厂房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72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741335U CN201972426U (zh) 2011-03-18 2011-03-18 侧位布置汽轮机发电机的主厂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741335U CN201972426U (zh) 2011-03-18 2011-03-18 侧位布置汽轮机发电机的主厂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72426U true CN201972426U (zh) 2011-09-14

Family

ID=44577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74133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72426U (zh) 2011-03-18 2011-03-18 侧位布置汽轮机发电机的主厂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724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2779A (zh) * 2011-10-20 2012-02-15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新型结构布置的汽轮发电机组结构系统
CN102677921A (zh) * 2011-03-18 2012-09-19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侧位布置汽轮机发电机的主厂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7921A (zh) * 2011-03-18 2012-09-19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侧位布置汽轮机发电机的主厂房
CN102677921B (zh) * 2011-03-18 2015-01-21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侧位布置汽轮机发电机的主厂房
CN102352779A (zh) * 2011-10-20 2012-02-15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新型结构布置的汽轮发电机组结构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ilani et al. Optimizing an advanced hybrid of solar-assisted supercritical CO2 Brayton cycle: a vital transition for low-carbon power generation industry
Wojcik et al. Feasibility study of combined cycle gas turbine (CCGT) power plant integration with adiabati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ACAES)
Yang et al. An efficient way to use medium-or-low temperature solar heat for power generation–integration into conventional power plant
Camporeale et al. Cycle configuration analysis and techno-economic sensitivity of biomass externally fired gas turbine with bottoming ORC
Popov An option for solar thermal repowering of fossil fuel fired power plants
CN102677921B (zh) 侧位布置汽轮机发电机的主厂房
Zhai et al. Optimization study of integration strategies in solar aided coal-fir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Pellegrini et al. Supercritical steam cycles and biomass 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s for sugarcane mills
Li et al. Safety and efficiency assessment of a solar-aided coal-fired power plant
JP2014095386A (ja) 新型のタービン発電機ユニット
Hajabdollahi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load demands on selection of optimum CCHP-ORC plant
CN202002081U (zh) 一种蒸汽二次再热系统
CN103728881A (zh) 一种多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
Pérez et al. Thermodynamic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reheat and regeneration alternatives in cogeneration systems of the Brazilian sugarcane and alcohol sector
CN201972425U (zh) 高位布置汽轮发电机的主厂房
Chen et al. 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economic assessment of an improved geothermal power system integrated with a biomass-fired cogeneration plant
CN102425781A (zh) 一种用于再热机组的高效热力系统
Filippov et al. Demand of the power industry of Russia for gas turbines: The current state and prospects
CN102486308A (zh) 一种蒸汽二次再热系统
CN201972426U (zh) 侧位布置汽轮机发电机的主厂房
Sachajdak et al. Dynamic simulation in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energy systems–oxy combustion case study
CN203239405U (zh) 双机回热抽汽蒸汽热力系统
CN102677923A (zh) 高位布置汽轮发电机的主厂房
Field AM600: A new look at the nuclear steam cycle
Katulić et al. Exergoeconomic optimization of a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s bottoming cycle using organic working flui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121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