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60737U - 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 - Google Patents

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60737U
CN201960737U CN2010206547245U CN201020654724U CN201960737U CN 201960737 U CN201960737 U CN 201960737U CN 2010206547245 U CN2010206547245 U CN 2010206547245U CN 201020654724 U CN201020654724 U CN 201020654724U CN 201960737 U CN201960737 U CN 201960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collar
die
blow molding
molding machine
plastic b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547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ongda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ongd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ongd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ongd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547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60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60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6073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属于吹塑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模芯、模口圈和具有模套腔的模套,模口圈与模套的底部固定,模套与油缸缸体固定,模芯位于模套内,并且与油缸的油缸柱固定连接,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弹性套环和至少一个用于迫使弹性套环变形的弹性套环触变装置,弹性套环位于所述的模芯的外部,该弹性套环的内壁与模芯的外壁之间构成有用于供料坯通过的隙道,并且该弹性套环的上部探入模套腔内,而底部支承在所述的模口圈的内壁的底部,弹性套环触变装置固定在模口圈和/或模套上,并且与弹性套环的外壁相接触。优点:既有助于避免材料浪费,又有益于降低塑料容器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吹塑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的塑料吹塑机上的口模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一模芯1、一模口圈2和一模套3,模口圈2由螺钉与模套3的底部固定,模套3与油缸缸体固定,模芯1位于模套3内,并且与油缸的油缸柱固定连接。由油缸的工作使油缸柱携模芯1位移,由于模芯1的形状为公知的圆锥台形,因此油缸柱携模芯1移动时,模芯1相对于模口圈2之间的间隙(业界称之为料道)发生改变。间隙越大则料坯的厚度越厚,反之亦然,以获得所需壁厚的中空塑料容器。例如当模芯1朝着口模圈2的方向位移时,则由于模芯1与口模圈2之间的间隙变大,出料量增多,料坯的厚度便厚,反之则变薄。
上述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所获得的塑料中空容器的轴向壁厚仅能表现为一厚俱厚,一薄俱薄,而不能体现区别性。然而,在实际制造塑料中空容器如塑料水箱和塑料加伦桶之类的容器时,往往存在同一横截面上的厚薄要求不同的情形,以横截面形状为方形或矩形的容器为例,四个角度的厚度通常需比其它区域的厚度厚,因此,如果使用图3所示的口模结构,那么为了保障四个角部的强度,通常将容器的其它区域的厚度满足到角部的厚度(业界称之为就厚不就薄),从而造成材料的不必要浪费,不仅与目前全社会倡导的节约型节能型的精神不相适应,而且无为地增加了容器的成本。
本申请人进行了文献检索,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837051Y推荐了一种吹塑机环形口模装置,该专利方案也只能整体地调节内外环之间的相对位置,因而对于克服本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技术问题并没有可借鉴的意义。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反复的尝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料坯在轴向壁厚的不同要求进行调节而藉以避免无为地浪费材料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包括模芯、模口圈和具有模套腔的模套,模口圈与模套的底部固定,模套与油缸缸体固定,模芯位于模套内,并且与油缸的油缸柱固定连接,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弹性套环和至少一个用于迫使弹性套环变形的弹性套环触变装置,弹性套环位于所述的模芯的外部,该弹性套环的内壁与模芯的外壁之间构成有用于供料坯通过的隙道,并且该弹性套环的上部探入模套腔内,而底部支承在所述的模口圈的内壁的底部,弹性套环触变装置固定在模口圈和/或模套上,并且与弹性套环的外壁相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模套的模套腔的内壁的下部构成有一弹性套环法兰边容纳凹腔,所述的模口圈上开设有与所述弹性套环触变装置的数量相等的作用缸柱借道孔,并且在模口圈的内壁的底部朝向模口圈的中心方向延伸有一弹性套环支承法兰边,所述的弹性套环支承法兰边的上部向外扩设而构成有一弹性套环法兰边,该弹性套环法兰边与所述的弹性套环法兰边容纳凹腔相配合,而弹性套环的底沿支承在所述弹性套环支承法兰边上,所述的弹性套环触变装置通过所述的作用缸柱借道孔与弹性套环的外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模芯的形状为圆台体,而所述的弹性套环的形状同样为圆台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套环触变装置包括一固定座和一作用缸,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模口圈和/或模套的外壁上,作用缸以卧置状态固定在固定座上,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穿过所述的作用缸柱借道孔并且与所述弹性套环的外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套环是由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金属材料为弹簧钢、铜或铜合金。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缸为油缸或气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套环触变装置的数量为1-18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弹性套环触变装置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时,则各自呈等间距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已有技术的模芯外增设了弹性套环,并且增设了用于致使弹性套环变形的弹性套环触变装置,因而可以根据所需的要求而选择性地轴向控制从模芯的外壁与弹性套环的内壁之间的流落的塑料料坯的厚薄度,使容器在同一横截面上的不同的厚薄程度得到控制,既有助于避免材料浪费,又有益于降低塑料容器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已有技术中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敬请参见图1和图2,给出了与公知公用技术相同的模芯1、模口圈2(习惯还称为口模圈)和模套3,模口圈2用一组螺钉23与模套3的底部固定连接,模套3按照公知技术与油缸缸体固定,模芯1位于模套3的模套腔31内,并且模芯1通过一组模芯固定螺钉11与油缸的缸柱固定连接,由缸柱的运动而带动模芯1上下移动,以改变模芯1与模口圈2之间的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增设有一弹性套环4和数量为1-18个的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弹性套环4采用在外力压迫下可实现弹性变形材料例如弹簧钢或与弹簧钢相等效的类似材料制作,例如采用铜、铜合金(铜铝合金)等等,整个弹性套环4位于前述的模芯1的外侧,也就是说模芯1位于弹性套环4的弹性套环腔44内,模芯1的外壁与弹性套环4的内壁即弹性套环腔44的内壁之间构成有用于供塑料料坯通过的隙道43(图2示),模芯1和弹性套环4均为圆台体形状,并且均为上端的直径小,下端的直径大。为了供弹性套环4的配置,在前述的模套3的模套腔31的下部构成有一弹性套环法兰边容纳凹腔32,并且在前述的模口圈2的内侧的底部朝着模口圈2的中心方向延伸构成有一道环通的弹性套环支承法兰边22。在前述的弹性套环4的上部构成有一向外扩展的弹性套环法兰边41,该弹性套环法兰边41与前述的弹性套环法兰边容纳凹腔32相配合,而弹性套环4的底沿42(底边沿)支承在弹性套环支承法兰边22上。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的数量推荐为3个,围绕弹性套环4的圆周方向等距离间隔布置,为了供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对弹性套环4作用,因此在前述的模口圈2的圆周方向以120°间隔开设有三个作用缸柱借道孔21。由于三个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申请人择其一详细描述如下:各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包括一固定座51和一作用缸52,固定座51用固定座固定螺钉511与模套3上的螺钉孔33和模口圈2上固定螺钉孔24固定,作用缸52以卧置状态即以水平状态固定在固定座51上,并且作用缸52的作用缸柱521探入作用缸柱借道孔21与前述的弹性套环4的外壁接触。作用缸52既可以采用油缸,也可以使用气缸,本实施例选择前者(油缸)。
虽然,申请人以实施例的方式例举了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的数量既可以少至唯一的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三个乃至多达十八个或更多,当大于一个时例如两个,那么彼此等间距设置为宜,其余同例。又,当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的数量为八个或十六个等等时,使用时并不一定一用俱用,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而有选择地启用相应的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前述的作用缸柱借道孔21的数量应与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的数量相一致。
在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固定座51既与模套3固定,又与模口圈2固定,但是完全可以将固定座51仅与模套3固定或者仅与模口圈2固定。更确切地讲,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的固定方式有三种:一为同时与模套3及模口圈2固定(本实施例即是);二为只与模套3固定;三为仅与模口圈2固定,因而不能以其中一固定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申请人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要制取同一横截面上的壁厚不同的塑料中空容器时,那么只要有选择地使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工作,使作用缸柱521压迫弹性套环4,使弹性套环4受压迫的部位朝着模芯1的方向形变,使此部位的隙道43变窄,料坯的壁厚便薄,而其余部位由于隙道43变宽而使料坯变厚,因为隙道43窄处的料自然朝着隙道43宽的部位流动(转移),从而使出自模口圈2的料坯呈现在同一横截面上有厚有薄的情形。如果不需要区分厚薄,那么不需驱动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方案解决了长期以来人们渴望解决而始终未能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失为是一个极致技术方案,在工业上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Claims (9)

1.一种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包括模芯(1)、模口圈(2)和具有模套腔(31)的模套(3),模口圈(2)与模套(3)的底部固定,模套(3)与油缸缸体固定,模芯(1)位于模套(3)内,并且与油缸的油缸柱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还包括有一弹性套环(4)和至少一个用于迫使弹性套环(4)变形的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弹性套环(4)位于所述的模芯(1)的外部,该弹性套环(4)的内壁与模芯(1)的外壁之间构成有用于供料坯通过的隙道(43),并且该弹性套环(4)的上部探入模套腔(31)内,而底部支承在所述的模口圈(2)的内壁的底部,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固定在模口圈(2)和/或模套(3)上,并且与弹性套环(4)的外壁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3)的模套腔(31)的内壁的下部构成有一弹性套环法兰边容纳凹腔(32),所述的模口圈(2)上开设有与所述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的数量相等的作用缸柱借道孔(21),并且在模口圈(2)的内壁的底部朝向模口圈(2)的中心方向延伸有一弹性套环支承法兰边(22),所述的弹性套环支承法兰边(22)的上部向外扩设而构成有一弹性套环法兰边(41),该弹性套环法兰边(41)与所述的弹性套环法兰边容纳凹腔(32)相配合,而弹性套环(4)的底沿(42)支承在所述弹性套环支承法兰边(22)上,所述的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通过所述的作用缸柱借道孔(21)与弹性套环(4)的外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芯(1)的形状为圆台体,而所述的弹性套环(4)的形状同样为圆台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包括一固定座(51)和一作用缸(52),固定座(51)固定在所述模口圈(2)和/或模套(3)的外壁上,作用缸(52)以卧置状态固定在固定座(51)上,作用缸(52)的作用缸柱(521)穿过所述的作用缸柱借道孔(21)并且与所述弹性套环(4)的外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套环(4)是由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金属材料为弹簧钢、铜或铜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用缸(52)为油缸或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的数量为1-18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弹性套环触变装置(5)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时,则各自呈等间距分布。
CN2010206547245U 2010-12-13 2010-12-13 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60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547245U CN201960737U (zh) 2010-12-13 2010-12-13 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547245U CN201960737U (zh) 2010-12-13 2010-12-13 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60737U true CN201960737U (zh) 2011-09-07

Family

ID=44523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54724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60737U (zh) 2010-12-13 2010-12-13 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607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4702A (zh) * 2010-12-13 2011-07-06 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4702A (zh) * 2010-12-13 2011-07-06 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
CN102114702B (zh) * 2010-12-13 2013-01-23 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74782U (zh) 可同时挤压齿轮类零件内外齿的装置
CN201960737U (zh) 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
CN102114702B (zh) 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
CN103182399A (zh) 一种整体外圈自润滑关节轴承的孔模挤压成形方法
CN202366985U (zh) 冷挤压生产摩托车方向立管的多功能复合装置
CN102152472B (zh) 结构改进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
CN202878549U (zh) 一种通用模具及使用该通用模具的模具组件
CN103056214A (zh) 一种基于数控渐进成形的异形管件无模成形方法
CN201922552U (zh) 结构改进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
US3144682A (en) Extruder
CN201894253U (zh) 组合型挂件吊坠
CN201960736U (zh) 塑料吹塑机的口模机构
CN102145540B (zh) 塑料吹塑机的口模机构
CN203919679U (zh) 薄膜吹塑模具
CN205966827U (zh) 周向拼接滑块式挤压模具
CN207127180U (zh) 一种锻件模具
CN111360162A (zh) 一种生产不锈钢驼峰管的模具
CN204396874U (zh) 一种减震的粉末注射成型装置
CN206316298U (zh) 薄壁筒内壁第二道径向内环成形模
CN207426927U (zh) 一种用于转子的自动调节包胶模具
CN211990569U (zh) 一种生产不锈钢驼峰管的模具
CN214263892U (zh) 一种多针定位焊杯方向的烧结模具
CN208866179U (zh) 钨合金环符合整形机构
CN214321337U (zh) 模具用新型中环
CN205818108U (zh) 软磁芯模具转换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306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