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58960U - 万向医用钳 - Google Patents

万向医用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58960U
CN201958960U CN2010206928514U CN201020692851U CN201958960U CN 201958960 U CN201958960 U CN 201958960U CN 2010206928514 U CN2010206928514 U CN 2010206928514U CN 201020692851 U CN201020692851 U CN 201020692851U CN 201958960 U CN201958960 U CN 201958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assembly
rear end
claw beam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928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6928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58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58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589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万向医用钳,包括钳头组件、固定手柄、活动手柄、拉杆、前钳杆、钳杆和安装转动机构,安装转动机构与拉杆配合,安装转动机构装在固定手柄上,还设置有后端弯形组件、前端弯形组件和软钢丝,后端弯形组件后部与钳杆固定连接,后端弯形组件前部与钳杆接座连接,钳杆接座与前钳杆固定,前端弯形组件前部与钳头组件连接,前端弯形组件后部与前钳杆固定连接,拉杆软钢丝、弯形软钢丝均穿过前端弯形组件、前钳杆、钳杆接座、后端弯形组件,弯形软钢丝前端与钳头组件连接,弯形软钢丝后端与后端弯形组件后部连接,拉杆前端与拉杆软钢丝后端连接,拉杆软钢丝前端与钳头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效果好、手术使用方便安全。

Description

万向医用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腹腔镜人体内手术中,用于人体腹腔内组织器管进行手术的万向医用钳。
背景技术
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是微创腹腔镜手术,在人体腹腔内发现病灶,需要手术,在手术过程中,人体腹腔内组织器管互相连接,需要多种器械钳类进行手术治疗。现有技术:一是应用的手术器械钳类繁多;二是大部分器械钳类会转弯,但属于单角度或小角度转弯;三是止血需要专用的电凝钳类;微创腹腔镜手术是视屏操作的高技术手术,手术技术要求精度高,工作细腻,如果手术器械繁多,所需要的操作通道多,手术器械更换平凡;部分器械钳类不会转弯,应用效果差,难以达到手术效果;手术麻烦,时间长,易造成手术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在微创腹腔镜人体手术,用于人体腹腔内组织器管查找、抓取、分离电凝止血的多功能腹腔镜手术万向医用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万向医用钳,包括钳头组件、固定手柄、活动手柄、拉杆、前钳杆、钳杆和安装转动机构,固定手柄与活动手柄转动连接,活动手柄上设置拉杆槽,拉杆套在前钳杆、钳杆内,安装转动机构与拉杆配合,安装转动机构安装在固定手柄上,拉杆后端与拉杆槽连接,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后端弯形组件、前端弯形组件和软钢丝,后端弯形组件后部与钳杆固定连接,后端弯形组件前部与钳杆接座连接,钳杆接座与前钳杆固定连接,前端弯形组件前部与钳头组件连接,前端弯形组件后部与前钳杆固定连接,拉杆软钢丝、弯形软钢丝均穿过前端弯形组件、前钳杆、钳杆接座、后端弯形组件,弯形软钢丝前端与钳头组件连接,弯形软钢丝后端与后端弯形组件后部连接,拉杆前端与拉杆软钢丝后端连接,拉杆软钢丝前端与钳头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后端弯形组件和前端弯形组件均由若干个相同的弯形连接件前后依次连接而成,每个弯形连接件前端呈锥形且该锥形前端头部圆弧过渡,弯形连接件前端锥形角度小于其后端凹入角度,每个弯形连接件截面中间设置一个用来穿拉杆软钢丝的拉杆孔,每个弯形连接件截面均设置四个用来穿弯形软钢丝的软钢丝孔,四条软钢丝后端与后端弯形组件的最后一个弯形连接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钳头组件后端和钳杆接座后端的凹入角度均与弯形连接件后端凹入角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后端弯形组件后端弯形组件设置有五个前后依次连接的弯形连接件,后端弯形组件的每个弯形连接件锥形前端角度均为148度,后端凹入角度均为170度。
本实用新型前端弯形组件设置有六个前后依次连接的弯形连接件,前端弯形组件的每个弯形连接件锥形前端角度均为150度,后端凹入角度均为170度。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电源插口,电源插口固定在固定手柄上。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冲洗孔,冲洗孔套装在钳杆接座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转动机构包括安装组件和转动组件,安装组件设置有按钮、锁销、固定套、弹簧和锁杆,锁销开有锁孔,弹簧置于固定手柄内与锁销一端连接,固定套套入锁销,固定套与固定手柄固定连接,按钮套入锁销另一端固定,锁杆套入拉杆并与钳杆固定,锁杆开有锁槽,锁孔与锁槽配合,锁杆与转动组件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动组件设置有转轮、旋转套弹簧、滚珠、定位套、螺套、旋转套,定位套开有定位孔,旋转套弹簧、滚珠安装在旋转套内,定位套套入旋转套,滚珠与定位孔配合,螺套转入旋转套并与定位套连接,螺套与旋转套固定,定位套套入固定手柄固定,转轮开有定位座,转轮套入旋转套和固定手柄,转轮与旋转套固定,锁杆开有定位槽,定位座与定位槽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钳头组件包括钳夹、钳夹销、连板销、连板、拉杆接座、拉杆销和钳头座,钳头座套入拉杆接座,两片钳夹开有无损夹齿,两片钳夹互相交叉并通过钳夹销固定在钳头座上,两片钳夹的后端用连板销固定在连板的一端,两片连板的另一端用拉杆销固定在拉杆接座上,钳头座与前端弯形组件前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钳杆设计安装有两处弯形组件,弯曲、摆动和复位灵活,方便手术,弯曲结构稳定;可以360度旋转;钳夹设计有上下吻合匹配的无损夹齿;钳体具有电凝止血功能;钳夹拆卸安装方便,有利于清洗和消毒;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好、手术使用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万向弯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每个弯形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用新型实施例每个弯形连接件的截面(侧面)示意图;
图7是图2的B-B视图;
图8是图1的C-C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的E-E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万向医用钳包括固定手柄1、活动手柄2、铰链螺栓3、电源插口4、按钮5、锁销6、固定套7、弹簧8、转轮9、旋转套弹簧10、滚珠11、定位孔12、定位套13、固定销14、螺套15、旋转套16、拉杆17、钳杆18、锁槽19、锁杆20、拉杆软钢丝21、弯形软钢丝22、后端弯形组件23、冲洗孔24、钳杆接座25、前钳杆26、钳夹27、无损夹齿28、钳夹销29、连板销30、连板31、拉杆接座32、软钢丝孔33、拉杆孔34、定位座35、定位槽36、拉杆座37、拉杆销38、钳头座39、拉杆槽40、锁孔41、前端弯形组件42。 活动手柄2和拉杆槽40为一体,固定手柄1和活动手柄2用铰链螺栓3连接固定可以转动,电源插口4固定在固定手柄1上;锁销6开有锁孔41(图9),弹簧8塞入固定手柄1后用锁销6的一端压紧,固定套7套入锁销6与固定手柄1连接用固定销14固定,按钮5套入锁销6的另一端用固定销14固定,按下按钮5锁销6下压,放开按钮5在弹簧8的作用下锁销6复位(图1、图9);定位套13开有定位孔12(共有8个),旋转套弹簧10、滚珠11安装在旋转套16内,定位套13套入旋转套16滚珠11恰好与定位孔12吻合,螺套15转入旋转套16与定位套13连接,并用固定销14将螺套15和旋转套16固定;定位套13套入固定手柄1用固定销14固定;转轮9开有定位座35,转轮9套入旋转套16和固定手柄1,用固定销14将转轮9和旋转套16固定(图1);转动转轮9带动旋转套16转动,在旋转套弹簧10、滚珠11和定位孔12(共有8个)的作用下,转轮9有8个定位方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万向弯形组件包括后端弯形组件23和前端弯形组件42,后端弯形组件23和前端弯形组件42均可由若干个相同的弯形连接件前后依次连接而成。两个弯形组件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经过后端弯形组件23和前端弯形组件42分别不同方向弯曲后依然钳头向前,方便手术,弯曲结构稳定。弯形连接件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为前端呈锥形、后端凹入的柱状物,每个弯形连接件锥形前端头部圆弧过渡(锥形前端头部经过圆角处理从而平滑过渡),使得每个弯形连接件之间弯曲比较灵活,不容易损坏,弯形连接件前端锥形角度小于其后端凹入角度参见图5。由于弯形连接件的前端与后端之间具有角度差,使得每个弯形连接件可相对于前面部分弯曲一定角度。当若干个弯形连接件前后依次连接成弯形组件时,则弯形组件最大弯曲角度为每个弯形连接件最大弯曲角度之和(图1中左边为前,右边为后,即以医用钳的方向为前后方向,下同)。
作为一种特例,冲洗孔24套入钳杆接座25焊接固定;每个弯形连接件的截面均上下左右对称设置有四个用来穿软钢丝22的软钢丝孔33,每个弯形连接件的截面中间设置一个用来穿拉杆软钢丝21的拉杆孔34,四条弯形软钢丝22和一条拉杆软钢丝21穿入前钳杆26后(图10),四条弯形软钢丝22和拉杆软钢丝21穿出钳杆接座25后,前钳杆26与钳杆接座25焊接固定(图1);四条弯形软钢丝22和一条拉杆软钢丝21的前端套入六个弯形连接件后,其中前端弯形组件42最后一个(第六个)弯形连接件后部与前钳杆26焊接固定,四条弯形软钢丝22前端与钳头组件后部焊接固定,拉杆软钢丝21与拉杆接座32焊接固定,前端弯形组件42由六个弯形连接件前后依次连接而成;四条弯形软钢丝22和一条拉杆软钢丝21的后端套入五个弯形连接件后,后端弯形组件23最后一个(第五个)弯形连接件与四条弯形软钢丝22后端焊接固定,钳杆18前部与后端弯形组件23最后一个弯形连接件固定连接,拉杆软钢丝21与拉杆17焊接固定,后端弯形组件23由五个弯形连接件前后依次连接而成(图1)。
钳头座39套入拉杆接座32,两片钳夹27开有无损夹齿28,钳夹27夹紧时无损夹齿28互相匹配吻合,两片钳夹27互相交叉用钳夹销29固定在钳头座39上可以转动,两片钳夹27的后端用连板销30固定在连板31的一端可以转动,两片连板31的另一端用拉杆销38固定在拉杆接座32上可以转动(图1);钳杆18套入拉杆17,锁杆20开有锁槽19和定位槽36(图1、图7),拉杆17的前端与拉杆座37焊接固定,锁杆20套入拉杆17后与钳杆18拧紧固定,形成图2所示结构。
图2所示结构穿入转轮9,穿过旋转套16和锁销6,拉杆座37恰好套入拉杆槽40吻合固定,定位座35恰好卡入定位槽36吻合连接,锁孔41恰好卡入锁槽19吻合连接,形成图1所示结构;按下按钮5,锁销6下压,锁孔41与锁槽19脱开,图2所示结构可以拆卸,放开按钮5在弹簧8的作用下锁销6复位(图1、图10)。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万向医用钳的万向弯形组件包括前端弯形组件42和后端弯形组件23,形成双向弯曲(图3),主要创新点是:
1.两端万向弯形组件的弯形连接件呈锥形,后端向内凹(图5);
钳头组件后部、钳杆接座25后部均内凹且与弯形连接件后端内凹角度相同(特例为170度)。
前端弯形组件42的每个弯形连接件的锥形前端角度α为150度,每个弯形连接件的后端凹入角度β为170度,外圆直径5毫米,配备六节(个)弯形连接件组合;因此,每节弯形连接件可相对于前面部分弯曲(170-150)/2=10度,前端弯形组件42的六节弯形连接件总共可弯曲10×6=60度。
后端弯形组件23的每个弯形连接件的锥形前端角度α为148度,每个弯形连接件的后端凹入角度β为170度,外圆直径9毫米,配备五节(个)弯形连接件组合;每节弯形连接件可相对于前面部分弯曲(170-148)/2=11度,后端弯形组件42的五节弯形连接件总共可弯曲11×5=55度。
2. 四条弯形软钢丝22穿越前端弯形组件42、前钳杆26、钳杆接座25和后端弯形组件后焊接,结构紧密,前端弯形组件42、后端弯形组件23构成串联的软性组件,四条弯形软钢丝22穿越前、后端弯形组件,形成四角对称,在弯曲过程中弯曲组件的同步对称活动,形成前、后端弯形组件弯曲角度基本一致。
3.应用:万向弯形组件的应用,是根据微创腹腔镜人体腹腔手术的技术要求制作,也可以根据手术的应用所需要的弯度,钳体的大小进行设计制作。本实用新型万向弯型组件在手术过程中,无论钳杆18从任何方向,组件是双向弯曲,钳夹27和钳杆18在弯曲过程中基本保持平衡(图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设计不单是应用腹腔镜手术,也可以应用胸腔和其他手术。
4.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万向弯形组件,机械结构设计精巧,弯曲、摆动和复位灵活;外形光滑,钳体直形和或弯形时,避免了对人体内其他组织器管的损伤,保证钳体的手术应用。
本实施例的钳夹27设计有上下吻合匹配的无损夹齿28;钳体具有电凝止血功能。在微创腹腔镜人体手术,钳夹无损夹齿28的技术设计用于人体腹腔内组织器管抓取和分离,形成手术应用的多功能性。
本实施例的钳体具有电凝止血功能,电源插口4应用高频电源电凝的工作原理,根据人体腹腔内出血部位出血量的情况,设定和调整安全电流;在拨离检查和组织分离人体内组织器官过程中,发现出血,可以接上电源进行电凝制血。
本实施例设有转轮9,可以360度转动,并设计有8个定位系统点,在腹腔镜手术应用中,钳夹27可以360度转动,并设计有8个定位系统点,手术应用稳定并非常灵活,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形成多功能性。
实施例的钳夹27拆卸安装方便,有利于清洗和消毒,钳体的技术设计,只要按下按钮5,锁销6下压,锁孔41与锁槽19脱开,本实施例可以拆卸,结构设计合理紧密,拆卸方便,医用钳是金属材料制作,可以冲洗消毒,也可以用高温消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创新点在于万向弯形组件和安装组件,钳头组件、转动组件除上述实施方式以外也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
凡是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形或等效变换,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万向医用钳,包括钳头组件、固定手柄、活动手柄、拉杆、前钳杆、钳杆和安装转动机构,固定手柄与活动手柄转动连接,活动手柄上设置拉杆槽,拉杆套在前钳杆、钳杆内,安装转动机构与拉杆配合,安装转动机构安装在固定手柄上,拉杆后端与拉杆槽连接,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后端弯形组件、前端弯形组件和软钢丝,后端弯形组件后部与钳杆固定连接,后端弯形组件前部与钳杆接座连接,钳杆接座与前钳杆固定连接,前端弯形组件前部与钳头组件连接,前端弯形组件后部与前钳杆固定连接,拉杆软钢丝、弯形软钢丝均穿过前端弯形组件、前钳杆、钳杆接座、后端弯形组件,弯形软钢丝前端与钳头组件连接,弯形软钢丝后端与后端弯形组件后部连接,拉杆前端与拉杆软钢丝后端连接,拉杆软钢丝前端与钳头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医用钳,其特征在于:后端弯形组件和前端弯形组件均由若干个相同的弯形连接件前后依次连接而成,每个弯形连接件前端呈锥形且该锥形前端头部圆弧过渡,弯形连接件前端锥形角度小于其后端凹入角度,每个弯形连接件截面中间设置一个用来穿拉杆软钢丝的拉杆孔,每个弯形连接件截面均设置四个用来穿弯形软钢丝的软钢丝孔,四条软钢丝后端与后端弯形组件的最后一个弯形连接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向医用钳,其特征在于:钳头组件后端和钳杆接座后端的凹入角度均与弯形连接件后端凹入角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万向医用钳,其特征在于:后端弯形组件设置有五个前后依次连接的弯形连接件,后端弯形组件的每个弯形连接件锥形前端角度均为148度,后端凹入角度均为170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万向医用钳,其特征在于:前端弯形组件设置有六个前后依次连接的弯形连接件,前端弯形组件的每个弯形连接件锥形前端角度均为150度,后端凹入角度均为17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医用钳,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电源插口,电源插口固定在固定手柄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医用钳,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冲洗孔,冲洗孔套装在钳杆接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或7所述的万向医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转动机构包括安装组件和转动组件,安装组件设置有按钮、锁销、固定套、弹簧和锁杆,锁销开有锁孔,弹簧置于固定手柄内与锁销一端连接,固定套套入锁销,固定套与固定手柄固定连接,按钮套入锁销另一端固定,锁杆套入拉杆并与钳杆固定,锁杆开有锁槽,锁孔与锁槽配合,锁杆与转动组件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万向医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组件设置有转轮、旋转套弹簧、滚珠、定位套、螺套、旋转套,定位套开有定位孔,旋转套弹簧、滚珠安装在旋转套内,定位套套入旋转套,滚珠与定位孔配合,螺套转入旋转套并与定位套连接,螺套与旋转套固定,定位套套入固定手柄固定,转轮开有定位座,转轮套入旋转套和固定手柄,转轮与旋转套固定,锁杆开有定位槽,定位座与定位槽配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或7所述的万向医用钳,其特征在于:钳头组件包括钳夹、钳夹销、连板销、连板、拉杆接座、拉杆销和钳头座,钳头座套入拉杆接座,两片钳夹开有无损夹齿,两片钳夹互相交叉并通过钳夹销固定在钳头座上,两片钳夹的后端用连板销固定在连板的一端,两片连板的另一端用拉杆销固定在拉杆接座上,钳头座与前端弯形组件前部连接。
CN2010206928514U 2010-12-31 2010-12-31 万向医用钳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58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928514U CN201958960U (zh) 2010-12-31 2010-12-31 万向医用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928514U CN201958960U (zh) 2010-12-31 2010-12-31 万向医用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58960U true CN201958960U (zh) 2011-09-07

Family

ID=44521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92851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58960U (zh) 2010-12-31 2010-12-31 万向医用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5896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8341A (zh) * 2010-12-31 2011-04-13 徐志明 一种万向医用钳
CN103720505A (zh) * 2013-12-27 2014-04-16 张雅青 一种三拆式内镜微创手术钳
CN106551715A (zh) * 2016-10-25 2017-04-05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一种万向椎板咬骨钳
CN110974352A (zh) * 2019-12-18 2020-04-10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一种新型可旋转的腹腔镜手术钳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8341A (zh) * 2010-12-31 2011-04-13 徐志明 一种万向医用钳
CN103720505A (zh) * 2013-12-27 2014-04-16 张雅青 一种三拆式内镜微创手术钳
CN103720505B (zh) * 2013-12-27 2016-08-17 钟晓鹏 一种三拆式内镜微创手术钳
CN106551715A (zh) * 2016-10-25 2017-04-05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一种万向椎板咬骨钳
CN110974352A (zh) * 2019-12-18 2020-04-10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一种新型可旋转的腹腔镜手术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8341B (zh) 一种万向医用钳
CN201658395U (zh) 微创腹腔镜抓钳
CN201968771U (zh) 双向可弯形圆头抓钳
CN201958960U (zh) 万向医用钳
CN201920837U (zh) 双向可弯形直角分离钳
CN201968770U (zh) 一种功能型腹腔镜手术钳
CN202537657U (zh) 双极电凝分离钳
CN201930030U (zh) 双向可弯形弯分离钳
CN202051781U (zh) 双向可弯形犬齿抓钳
CN201968746U (zh) 双向可弯形施夹器
CN202015228U (zh) 双向可弯形无齿钳
CN202015239U (zh) 双向可弯形固定抓钳
CN201469342U (zh) 直角钛夹钳
CN202015238U (zh) 双向可弯形大型抓钳
CN202015235U (zh) 双向可弯形重型抓钳
CN202015232U (zh) 双向可弯形板克钳
CN202015230U (zh) 双向可弯形空中横齿抓钳
CN202051773U (zh) 双向可弯形鼠牙抓钳
CN202015241U (zh) 双向可弯形脾碲血管抓钳
CN201719289U (zh) 直视无损伤抓钳
CN202015231U (zh) 双向可弯形钝头抓钳
CN202015245U (zh) 双向可弯形咬切钳
CN201920832U (zh) 双向可弯形无创抓钳
CN202096254U (zh) 倒齿抓钳
CN201968773U (zh) 双向可弯形阑尾抓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227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