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57404U - 三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三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957404U CN201957404U CN201120013686XU CN201120013686U CN201957404U CN 201957404 U CN201957404 U CN 201957404U CN 201120013686X U CN201120013686X U CN 201120013686XU CN 201120013686 U CN201120013686 U CN 201120013686U CN 201957404 U CN201957404 U CN 2019574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iwind
- cutterhead
- cutter
- bar
- operator ax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包括主刀轴,在该主刀轴上同轴套装三个刀盘,每个刀盘上均装有三片耕刀,在所述刀盘的周围设置三根与主刀轴相平行的防缠绕杆,该防缠绕杆靠近同一刀盘上各耕刀的刃口根部;所述防缠绕杆的两端与主刀轴两端的刀盘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防缠绕板改为防缠绕杆来减小它与土地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减小耕刀刀体入土时的阻力,大幅提高微耕机的耕深,并降低微耕机的功率消耗,既适用于汽油机型微耕机,又可用于柴油机型微耕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微耕机部件,尤其涉及三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三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包括主刀轴,在该主刀轴上同轴套装三个刀盘,其中两个刀盘位于主刀轴的两端,第三个刀盘则套装于主刀轴中部。同时,还可在主刀轴的一端接一个副轴,在该副轴上套装一个刀盘,所述每个刀盘上均安装有三片耕刀,该耕刀的刀柄固定在刀盘上,耕刀的刀体则悬空,刀体的一个侧边上开有刃口;所述耕刀的种类可为旱地刀,也可为湿地刀。为了防止稻草缠绕在主刀轴上,在主导轴中部及主刀轴任一端的刀盘周围均分别设有三块防缠绕板,该防缠绕板靠近同一刀盘上各耕刀的刃口根部;且防缠绕板与所述主刀轴相平行,防缠绕板的一端通过“L”形连接板与对应的刀盘固定连接,防缠绕板的另一端悬空。安装时,一般在微耕机主机的输出轴两端各套装一个防缠绕耕刀总成。在主机的带动下,主刀轴发生转动,转动的主刀轴带动刀盘旋转,旋转的刀盘带动耕刀一起旋转,此时土地中的谷草等杂物因防草板将主刀轴回转直径加大而无法缠绕住主刀轴,进而达到防缠绕作用,实现连续耕作。然而,由于防缠绕板为板状结构,当防缠绕板接触土地的表面时,两者会形成面接触,接触面积很大,这样就会产生很大的阻力,阻止耕刀的刀体进一步伸入土壤中,进而严重影响微耕机的耕深,并使微耕机的功率消耗较大,为此亟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三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以有效减小耕刀刀体入土时的阻力,大幅提高微耕机的耕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包括主刀轴,在该主刀轴上同轴套装三个刀盘,每个刀盘上均装有三片耕刀,其关键在于:在所述刀盘的周围设置三根与主刀轴相平行的防缠绕杆,该防缠绕杆靠近同一刀盘上各耕刀的刃口根部;所述防缠绕杆的两端与主刀轴两端的刀盘固定。
本实施例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刀盘的周围设置三根与主刀轴相平行的防缠绕杆,该防缠绕杆靠近同一刀盘上各耕刀的刃口根部;所述防缠绕杆的两端与主刀轴两端的刀盘固定。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防缠绕板改为现在的防缠绕杆,当防缠绕杆接触到土地表面时两者之间形成线接触,相对于传统的面接触,本实用新型大幅减小了防缠绕杆与土地表面的接触面积,在实现防缠绕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减小耕刀刀体入土时的阻力,以便耕刀的刀体更深地伸入土壤中,从而大幅提高微耕机的耕深,并有效降低微耕机的功率消耗,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既适用于汽油机型微耕机,又可用于柴油机型微耕机。
为了加强本实施例的结构强度,所述防缠绕杆的中部与主刀轴中部的刀盘固定。
作为优化,所述防缠绕杆固定于条形板外端的安装孔中,条形板的内端与对应的刀盘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包括主刀轴,在该主刀轴上同轴套装三个刀盘,每个刀盘上均装有三片耕刀;在所述主刀轴的一端接有副轴,该副轴上套装有一个刀盘,在刀盘上也装有三片耕刀,其关键在于:在所述刀盘的周围设置三根与主刀轴相平行的防缠绕杆,该防缠绕杆靠近同一刀盘上各耕刀的刃口根部;所述防缠绕杆的一端与副轴上的刀盘固定,防缠绕杆的另一端与主刀轴另一端的刀盘固定。
本实施例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刀盘的周围设置三根与主刀轴相平行的防缠绕杆,靠近同一刀盘上各耕刀的刃口根部;所述防缠绕杆的一端与副轴上的刀盘固定,防缠绕杆的另一端与主刀轴另一端的刀盘固定。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防缠绕板改为现在的防缠绕杆,当防缠绕杆接触到土地表面时两者之间形成线接触,相对于传统的面接触,本实用新型大幅减小了防缠绕杆与土地表面的接触面积,在实现防缠绕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减小耕刀刀体入土时的阻力,以便耕刀的刀体更深地伸入土壤中,从而大幅提高微耕机的耕深,并有效降低微耕机的功率消耗,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既适用于汽油机型微耕机,又可用于柴油机型微耕机。
为了加强本实施例的结构强度,所述防缠绕杆的中部与主刀轴上其余的两个刀盘固定。
作为优化,所述防缠绕杆固定于条形板外端的安装孔中,条形板的内端与对应的刀盘固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防缠绕板改为防缠绕杆来减小它与土地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减小耕刀刀体入土时的阻力,大幅提高微耕机的耕深,并降低微耕机的功率消耗,既适用于汽油机型微耕机,又可用于柴油机型微耕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由主刀轴1、刀盘2、耕刀3和防缠绕杆4等部件构成,其中主刀轴1为空心的六方轴,本实用新型通过该主刀轴1套装在微耕机主机(图中未画出)的输出轴上。在上述主刀轴1上同轴套装三个刀盘2,其中两个刀盘2分别位于主刀轴1的两端,第三个刀盘2则套装于主刀轴1的中部,且刀盘2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在上述每个刀盘2上均装有三片耕刀3,该耕刀3的刀柄3a均与刀盘2的盘面相贴合,并通过两根安装螺栓6与刀盘2固定连接。上述每片耕刀3的刀体3b悬空,在刀体3b的一侧边上开有刃口3c,且每片耕刀3的刃口3c开设位置、各个耕刀刀体3b的弯曲方向以及各个耕刀3之间的相对位置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也不作赘述。另外,所述耕刀3的种类可根据实际需要做相应调整,可为旱地刀,也可为湿地刀。
如图1、2所示,在所述刀盘2的周围设置三根防缠绕杆4,该防缠绕杆4与上述主刀轴1相平行,且防缠绕杆4靠近同一刀盘2上各个耕刀的刃口3c根部。上述防缠绕杆4中心线到主刀轴1轴心线的距离为回转半径R,该回转半径R可根据稻草的深浅做相应调整,以满足防缠绕要求。所述防缠绕杆4的两端与主刀轴1两端的刀盘2固定,防缠绕杆4的中部与套装在主刀轴1中部的刀盘2固定。作为优化,所述防缠绕杆4固定于条形板5外端的安装孔中,两者形成套装关系。上述条形板5的内端贴靠在对应耕刀3的刀柄3a上,并与耕刀3的刀柄3a公用其中的一根安装螺栓6,从而将条形板5的内端与对应的刀盘2相固定。
本实施例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刀盘2的周围设置三根与主刀轴1相平行的防缠绕杆4,该防缠绕杆4靠近同一刀盘上各耕刀3的刃口3c根部;所述防缠绕杆4的两端及中部分别通过条形板5与主刀轴1上对应的三个刀盘2固定。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将防缠绕板改为防缠绕杆4,当防缠绕杆4接触到土地表面时两者之间形成线接触,相对于传统的面接触,本结构大幅减小了防缠绕杆4与土地表面的接触面积,在实现防缠绕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减小耕刀刀体3b入土时的阻力,以便耕刀3的刀体3b更深地伸入土壤中,从而大幅提高微耕机的耕深,并有效降低微耕机的功率消耗,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既适用于汽油机型微耕机,又可用于柴油机型微耕机。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由主刀轴1、刀盘2、耕刀3、防缠绕杆4、条形板5和副轴8等部件构成,其中主刀轴1上同轴套装三个刀盘2,其中一个刀盘2位于主刀轴1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该刀盘2位于主刀轴1的下端;另一个刀盘2位于主刀轴1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这个刀盘2位于主刀轴1的上端,第三个刀盘2则位于主刀轴1中部。在主刀轴1的一端(即主刀轴1的下端)接有副轴8,该副轴8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在所述副轴8下部也套装有一个刀盘2。
如图3、4所示,在上述四个刀盘2上均装有三片耕刀3,该耕刀3的刀柄3a均与刀盘2的盘面相贴合,并通过两根安装螺栓6与刀盘2固定连接。上述每片耕刀3的刀体3b悬空,在刀体3b的一侧边上开有刃口3c,且每片耕刀3的刃口3c开设位置、各个耕刀刀体3b的弯曲方向以及各个耕刀3之间的相对位置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也不作赘述。另外,上述耕刀3的种类可根据实际需要做相应调整,可为旱地刀,也可为湿地刀。
如图3、4所示,在所述刀盘2的周围设置三根与主刀轴1相平行的防缠绕杆4,该防缠绕杆4靠近同一刀盘上各个耕刀3的刃口3c根部。所述防缠绕杆4的一端(即防缠绕杆4的下端)与副轴8上的刀盘2固定,防缠绕杆4的另一端(即防缠绕杆4的上端)与主刀轴1另一端(即主刀轴1上端)的刀盘2固定。所述防缠绕杆4的中部与主刀轴1上其余的两个刀盘2固定,具体为主刀轴1中部及下端的两个刀盘2。作为优化,所述防缠绕杆4固定于条形板5外端的安装孔中,上述条形板5的内端贴靠在对应耕刀3的刀柄3a上,并与耕刀3的刀柄3a公用其中的一根安装螺栓6,从而将条形板5的内端与对应的刀盘2相固定,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刀盘2的周围设置三根与主刀轴1相平行的防缠绕杆4,该防缠绕杆4靠近同一刀盘上各耕刀3的刃口3c根部;所述防缠绕杆4的一端(即防缠绕杆4的下端)通过条形板5与副轴8上的刀盘2固定,防缠绕杆4的另一端(即防缠绕杆4的上端)通过条形板5与主刀轴1另一端(即主刀轴1上端)的刀盘2固定,且防缠绕杆4的中部通过2块条形板5分别与主刀轴1上其余的两个刀盘2固定。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将防缠绕板改为防缠绕杆4,当防缠绕杆4接触到土地表面时两者之间形成线接触,相对于传统的面接触,本结构大幅减小了防缠绕杆4与土地表面的接触面积,在实现防缠绕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减小耕刀刀体3b入土时的阻力,以便耕刀3的刀体3b更深地伸入土壤中,从而大幅提高微耕机的耕深,并有效降低微耕机的功率消耗,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既适用于汽油机型微耕机,又可用于柴油机型微耕机。
Claims (6)
1.一种三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包括主刀轴(1),在该主刀轴(1)上同轴套装三个刀盘(2),每个刀盘(2)上均装有三片耕刀(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盘(2)的周围设置三根与主刀轴(1)相平行的防缠绕杆(4),该防缠绕杆(4)靠近同一刀盘上各耕刀(3)的刃口(3c)根部;所述防缠绕杆(4)的两端与主刀轴(1)两端的刀盘(2)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缠绕杆(4)的中部与主刀轴(1)中部的刀盘(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缠绕杆(4)固定于条形板(5)外端的安装孔中,条形板(5)的内端与对应的刀盘(2)固定。
4.一种三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包括主刀轴(1),在该主刀轴(1)上同轴套装三个刀盘(2),每个刀盘(2)上均装有三片耕刀(3);在所述主刀轴(1)的一端接有副轴(8),该副轴(8)上套装有一个刀盘(2),在刀盘(2)上也装有三片耕刀(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盘(2)的周围设置三根与主刀轴(1)相平行的防缠绕杆(4),该防缠绕杆(4)靠近同一刀盘上各耕刀(3)的刃口(3c)根部;所述防缠绕杆(4)的一端与副轴(8)上的刀盘(2)固定,防缠绕杆(4)的另一端与主刀轴(1)另一端的刀盘(2)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缠绕杆(4)的中部与主刀轴(1)上其余的两个刀盘(2)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缠绕杆(4)固定于条形板(5)外端的安装孔中,条形板(5)的内端与对应的刀盘(2)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13686XU CN201957404U (zh) | 2011-01-18 | 2011-01-18 | 三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13686XU CN201957404U (zh) | 2011-01-18 | 2011-01-18 | 三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957404U true CN201957404U (zh) | 2011-09-07 |
Family
ID=44519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013686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57404U (zh) | 2011-01-18 | 2011-01-18 | 三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95740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24829A (zh) * | 2011-01-18 | 2011-07-20 | 郑世杰 | 三片式防缠绕耕刀装置 |
CN107810668A (zh) * | 2017-11-28 | 2018-03-20 | 黄忠超 | 一种旋耕刀 |
-
2011
- 2011-01-18 CN CN201120013686XU patent/CN20195740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24829A (zh) * | 2011-01-18 | 2011-07-20 | 郑世杰 | 三片式防缠绕耕刀装置 |
CN102124829B (zh) * | 2011-01-18 | 2012-09-12 | 郑世杰 | 三片式防缠绕耕刀装置 |
CN107810668A (zh) * | 2017-11-28 | 2018-03-20 | 黄忠超 | 一种旋耕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135463U (zh) | 高茬水田双轴旋耕埋草整地机 | |
CN202232040U (zh) | 立式旋耕刀具 | |
CN204652891U (zh) | 一种扭振式深松旋耕机 | |
CN201629965U (zh) | 旋耕机 | |
CN105393654A (zh) | 一种振动深松机 | |
CN203072320U (zh) | 旋转式旋耕机 | |
CN104472032A (zh) | 振动深松机 | |
CN204579019U (zh) | 一种水田碎茬,打浆,平整一体机 | |
CN202374648U (zh) | 大中型水田秸秆还田耕整机 | |
CN203851431U (zh) | 一种农用高效秸秆深埋机 | |
CN201957404U (zh) | 三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 | |
CN202310503U (zh) | 一次成型旋耕机 | |
CN203618288U (zh) | 一种后置式旋耕设备 | |
CN102124829B (zh) | 三片式防缠绕耕刀装置 | |
CN201995291U (zh) | 两片式防缠绕耕刀总成 | |
CN202354039U (zh) | 板式防缠绕耕刀 | |
CN202958115U (zh) | 一种行间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 | |
CN203279471U (zh) | 一种组合式zenwf强力深松碎土机 | |
CN204047034U (zh) | 一种旋耕机 | |
CN202183943U (zh) | 仰头传动的水田灭茬搅浆整地机 | |
CN201069889Y (zh) | 悬挂式旋耕灭茬埋草耙 | |
CN201230452Y (zh) | 秸秆还田机 | |
CN203618403U (zh) | 折叠式秸秆还田机 | |
CN106888587A (zh) | 多片式耕地部件 | |
CN103283328B (zh) | 多功能旋耕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