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46924U - 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 - Google Patents

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46924U
CN201946924U CN2010206681600U CN201020668160U CN201946924U CN 201946924 U CN201946924 U CN 201946924U CN 2010206681600 U CN2010206681600 U CN 2010206681600U CN 201020668160 U CN201020668160 U CN 201020668160U CN 201946924 U CN201946924 U CN 201946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outh
lamellar body
transfer tube
separat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681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天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6681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46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46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469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其包含一第一片体及一第二片体。该第一片体与该第二片体相互结合而形成一第一管口、一第二管口及一弯曲管部。该弯曲管部位于该第一管口及该第二管口之间,该弯曲管部具有一外曲侧边及一内曲侧边,该内曲侧边的弧度小于该外曲侧边的弧度,而于靠近该内曲侧边形成一凸腹状体,以增加容置空间而便于配线。

Description

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特别是指一种于弯折处加设凸腹状体,以供配设于其中的电线不会被弯折磨损的配线用转接管,并能方便组装,以节省工时,增加施工效率。
背景技术
于室内装潢时,为配合电器使用上的需要,通常会于墙面上设有对应电器开关的端口(如电灯开关与插座)进行室内配线的工作。一般电线仅于表面设有一绝缘保护用的橡胶层,由于这些橡胶层的厚度并不厚,而有可能受到同一配线中电路线的相互摩擦,或与墙面间的摩擦,或受到白蚁、老鼠嚙咬、或温度、湿度造成橡胶材料的劣化,而使电线表面的橡胶层破损,进而造成短路。
因此,当进行室内配线时,为保护线路,及整线的方便,通常会于线路外套设一保护管。此套接管依据所配合的线路,通常可分为直型管、L型管、三通管、斜通管或弯管。其中,直型管可套设直线沿伸的线路、L型管可套设直角弯折的线路,三通管或斜通管则可套设于分接或并接的线路。
请参照图1和图2,其为现有技术配线管用转接管的弯管剖面示意图及三通管剖面示意图。图中,配线管11内具有一容置空间111,并套设有多根缆线12。以现有的弯管或三通管而言,由于其弯曲处内的容置空间111不大,若较多的缆线12同时套设于其中,即会发生阻塞防碍缆线12通过的情形,进而发生缆线12纠结或无法顺利穿入的弊端,或是因弯折角度过大,导致过度弯折而磨损。
此外,由于现有的管线均是一体成型,因此管线的配设方式,通常是将配线管11设置完毕后,再利用拉线器等器材,将缆线12套设穿置于其中,而此种设置方式,亦容易导致缆线12于管路弯折处因拉扯,过度弯折或摩擦等因素而导致磨损破裂,且施工麻烦,耗费工时。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配线用转接管,可方便线路穿设通过或配置,并避免打结或弯折磨损,实为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其可以避免配设于其中的线路因弯折而受损,并方便施工。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其包含一第一片体及一第二片体。该第一片体与该第二片体相互结合而形成一第一管口、一第二管口及一弯曲管部。该弯曲管部位于该第一管口及该第二管口之间,该弯曲管部具有一外曲侧边及一内曲侧边,该内曲侧边的弧度小于该外曲侧边的弧度,而于靠近该内曲侧边形成一凸腹状体。
其中,该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以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或金属材质所制成。
其中,该凸腹状体内部所形成的容置空间为该弯曲管部内部所形成的容置空间的一倍至二分之一。
其中,该第一片体具有多个第一扣接部,该第二片体具有多个第一嵌槽,该多第一扣接部扣接嵌设于对应的该多第一嵌槽内。
其中,该第一片体具有多个第二嵌槽,该第二片体具有多个第二扣接部,该多第二扣接部扣接嵌设于对应的该多第二嵌槽内。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包含一第一片体及一第二片体。该第一片体及该第二片体相互结合而形成一第一管口、一第二管口及一第三管口。该第三管口设置于该第一管口及该第二管口之间而形成一三通管体,该第三管口与该第一管口及该第二管口的连接侧边呈弧状沿伸,而形成一凸状腹体。
其中,该第三管口相对该第一管口及该第二管口呈一直角设置。
其中,该第三管口相对该第一管口及该第二管口呈一斜角设置。
其中,该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以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或金属材质所制成。
其中,该第一片体具有多个第一扣接部,该第二片体具有多个第一嵌槽,该多第一扣接部扣接嵌设于对应的该多第一嵌槽内。
其中,该第一片体具有多个第二嵌槽,该第二片体具有多个第二扣接部,该多第二扣接部扣接嵌设于对应的该多第二嵌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配线用转接管的弯管剖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配线管用转接管的三通管剖面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配设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配设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第一实施例的第三配设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配线用转接管第一实施例的第四配设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第二实施例的缆线配设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配线用实际搭配缆线配设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配线管;111-容置空间;12-缆线;2-配线用转接管;21-第一片体;211-第一扣接部;212-第一嵌槽;22-第二片体;221-第二扣接部;222-第二嵌槽;23-第一管口;24-第二管口;25-弯曲管部;251-外曲侧边;252-内曲侧边;26-凸腹状体;3-缆线;4-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41-第一片体;411-第一扣接部;412-第一嵌槽;42-第二片体;421-第二扣接部;422-第二嵌槽;43-第一管口;44-第二管口;45-第三管口;46-凸状腹体;6-直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谨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
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及组合图。图中,该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2包含一第一片体21及一第二片体22。
该第一片体21呈一半弯管管体,可以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或利用金属材质,以铸造、锻造或冲压等方式所制成,如电磁金属管(Electrical Metallic Tubing,EMT)等,并具有多个第一扣接部211及多个第一嵌槽212。该多第一扣接部211及该多第一嵌槽212间隔形成于该第一片体21的侧缘上。
该第二片体22呈一半弯管管体,且其形状相对该第一片体21,该第二片体22可以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以射出成型的方式所制成,或利用金属材质,以铸造、锻造或冲压等方式所制成,如电磁金属管(Electrical Metallic Tubing,EMT)等,并具有多个第二扣接部221及多个第二嵌槽222。该多第二扣接部221及该多第二嵌槽222间隔形成于该第二片体22的侧缘上。其中,该多第一扣接部211对应该多第二嵌槽222,而可扣接嵌设于对应的该多第二嵌槽222内,该多第二扣接部221对应该多第二嵌槽212,而可扣接嵌设于对应的该多第二嵌槽212内。
当该第一片体21与该第二片体22相互扣接后,便结合而形成一第一管口23、一第二管口24及一弯曲管部25。其中,该第一片体21与该第二片体22扣接后所形成的配线管,可具有不同的折弯角度,而能呈一类L型弯形或一类大月弯形,但不以此为限。
该弯曲管部25形成于该第一管口23及该第二管口24之间,且该弯曲管部25具有一外曲侧边251及一内曲侧边252,该内曲侧边252的弧度小于该外曲侧边251的弧度,而于靠近该内曲侧边252形成一凸状腹体26。其中,该凸腹状体26内部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可为该弯曲管部25所形成的容置空间的一倍至二分之一左右。
请参照图5、图6、图7和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配线用转接管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配设示意图、第二配设示意图、第三配设示意图及第四配设示意图。当使用此分离式配线转接管用于配线工程时,可依下列步骤进行:
1:将要保护的缆线3,以直线方式穿过一般的直线管6;
2:将缆线3以平顺的方式进行弯角通过铺设,并预留弯头置放处;
3:将第一片体21设置于弯头置放处上,并将弯折处的缆线3收纳于该第一片体21内侧;
4:将该第二片体22与该第一片体21相结合,以封闭位于弯折处的缆线3;
藉由此设置方式,可使位于弯折处的缆线3易于通过,不因于施工时受外力扳折而磨损,且藉由凸腹状体26的设置,可增大容置空间,减少侧边弯折角度,以降低缆线弯折过大而磨损的风险,并使缆线3更容易配设,亦可方便施工,节省工时。此外,该第一管口23及该第二管口24可与传统的配电管路相结合,而不会产生额外的装配成本。
请参阅图9和图10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及立体图。图中,该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4包括一第一片体41及一第二片体42。
该第一片体41呈一半弯管管体,其可以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或利用金属材质,以铸造、锻造或冲压等方式所制成,如电磁金属管(Electricak Metallic Tubing,EMT)等,并具有多个第一扣接部411及多个第一嵌槽412。该多第一扣接部41及该多第二嵌槽42间隔形成于该第一片体41的侧缘上。
该第二片体42呈一半弯管管体,并相对该第一片体41,其可以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氯乙烯(Polyvinychloride,PVC),以射出成型的方式所制成,或利用金属材质,以铸造、锻造或冲压等方式所制成,如电磁金属管(Electrical Metallic Tubing,EMT)等,并具有多个第二扣接部421及多个第二嵌槽422。该多第二扣接部421及该第二嵌槽422间隔形成于该第二片体42的侧缘上。
当该第一片体41及该第二片体42藉由相对的扣接部及嵌槽相互扣接后,则形成一第一管口43、一第二管口44及一第三管口45。
其中,该第三管口45设置于该第一管口43及该第二管口44之间而形成一三通管体,该第三管口45与该第一管口43及该第二管口44的连接侧边呈弧状沿伸而形成一凸状腹体46。其中,该第三管口45可相对该第一管口43及该第二管口44呈一直角设置或一斜角设置,而形成一正三通管或一斜三通管。
当分接或并接的缆线3套设于使用此转接管,由于此转接管具有凸状腹体46而形成额外的容置空间,而使缆线3易于通过,可减少通过弯角时的障碍或磨损,并易于施工,如图11所示。
此外,由于该第一片体41及该第二片体42以可分离的方式相互扣接结合,因此,可将第一片体42设置于预留的弯设位置,待缆线3以平顺的方式配置于第一片体41内后,再将第二片体42扣接结合于第一片体41,而可快速施工,以节省工时,并避免缆线打结。
请参照图12,其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实际搭配缆线配设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各类型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可随需求任意搭配使用,以提升施工弹性、缩短工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其功效在于增设的凸状腹体可提供较大的容置空间,以供套置于其内的缆线能平顺通过。
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配线用转接管,具有专利的实用新型性,及对产业的利用价值;申请人爰依专利法的规定,向钧局提起新型专利的申请。

Claims (9)

1.一种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片体;
一第二片体,该第一片体与该第二片体相互结合而形成:
一第一管口;
一第二管口;及
一弯曲管部,位于于该第一管口及该第二管口之间,该弯曲管部具有一外曲侧边及一内曲侧边,该内曲侧边的弧度小于该外曲侧边的弧度,而于靠近该内曲侧边形成一凸腹状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其特征在于,该凸腹状体内部所形成的容置空间为该弯曲管部内部所形成的容置空间的一倍至二分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片体具有多个第一扣接部,该第二片体具有多个第二嵌槽,该多第一扣接部扣接嵌设于对应的该多第二嵌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片体具有多个第一嵌槽,该第二片体具有多个第二扣接部,该多第二扣接部扣接嵌设于对应的该多第一嵌槽内。
5.一种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片体;
一第二片体,该第一片体与该第二片体相互结合而形成:
一第一管口;
一第二管口;及
一第三管口,设置于该第一管口及该第二管口之间而形成一三通管体,该第三管口与该第一管口及该第二管口的连接侧边呈弧状沿伸而形成一凸状腹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管口相对该第一管口及该第二管口呈一直角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管口相对该第一管口及该第二管口呈一斜角设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片体具有多个第一扣接部,该第二片体具有多个第二嵌槽,该多第一扣接部扣接嵌设于对应的该多第二嵌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片体具有多个第一嵌槽,该第二片体具有多个第二扣接部,该多第二扣接部扣接嵌设于对应的该多第一嵌槽内。
CN2010206681600U 2010-12-14 2010-12-14 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46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681600U CN201946924U (zh) 2010-12-14 2010-12-14 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681600U CN201946924U (zh) 2010-12-14 2010-12-14 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46924U true CN201946924U (zh) 2011-08-24

Family

ID=44474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6816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46924U (zh) 2010-12-14 2010-12-14 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46924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9784A (zh) * 2016-08-09 2016-11-09 深圳市天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无损穿线连接防护件加工方法及其产品
CN109017622A (zh) * 2018-08-08 2018-12-18 辽宁陕汽金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罐式半挂车电气线路穿线保护方法
CN109510123A (zh) * 2017-09-15 2019-03-2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
CN110061459A (zh) * 2019-04-02 2019-07-26 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弧形地板线槽用配件系统
CN110912044A (zh) * 2019-12-06 2020-03-24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 规避电缆折弯处磨损的装置及其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9784A (zh) * 2016-08-09 2016-11-09 深圳市天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无损穿线连接防护件加工方法及其产品
CN109510123A (zh) * 2017-09-15 2019-03-2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
CN109510123B (zh) * 2017-09-15 2020-10-2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
CN109017622A (zh) * 2018-08-08 2018-12-18 辽宁陕汽金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罐式半挂车电气线路穿线保护方法
CN109017622B (zh) * 2018-08-08 2023-12-08 辽宁金碧科创集团有限公司 罐式半挂车电气线路穿线保护方法
CN110061459A (zh) * 2019-04-02 2019-07-26 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弧形地板线槽用配件系统
CN110912044A (zh) * 2019-12-06 2020-03-24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 规避电缆折弯处磨损的装置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46924U (zh) 分离式配线用转接管
CN104112508A (zh)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内部用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205384900U (zh) 一种电力电缆
CN101281800A (zh) 弧形合金联锁多能电缆
CN101635177A (zh) 架空输电导线
CN204089092U (zh) 对合卡扣式pvc电工套管弯头
CN207409295U (zh) 一种电缆保护套
CN107293794A (zh) 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05542050U (zh) 一种特种耐寒防油软性线缆
CN202677921U (zh) 一种电缆线及双芯结构
CN203179576U (zh) 一种可折叠电缆
CN202120654U (zh) 一种用于电缆的联锁型金属铠装
CN204596501U (zh) Pv1-f型双芯可分离光伏电缆
CN209041829U (zh) 一种斜三通管件
CN201282310Y (zh) 配线用的转接管
CN202474750U (zh) 一种电缆桥架的弯头
CN208508460U (zh) 一种接头器部位带插接口的密集母线槽
CN206533096U (zh) 一种电线电缆保护结构
CN208938666U (zh) 耐变形电缆
CN204178749U (zh)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内部用电缆
CN204304168U (zh) 控制超大音响的线
CN102800387B (zh) 室内电缆
CN205208006U (zh) 多功能pvc管件
CN202564646U (zh) 挂墙式插座箱
CN210577615U (zh) 一种装配式电缆槽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