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38579U - 伞具 - Google Patents
伞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938579U CN201938579U CN2011200688901U CN201120068890U CN201938579U CN 201938579 U CN201938579 U CN 201938579U CN 2011200688901 U CN2011200688901 U CN 2011200688901U CN 201120068890 U CN201120068890 U CN 201120068890U CN 201938579 U CN201938579 U CN 2019385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auxiliary support
- root
- main frame
- hack le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伞具,主要是在间隔设于主骨杆上的多个支撑架均具有一设于主骨杆上段处且能相对主骨杆上下摆动的主架体,及一与主架体相枢接的辅助架体,在辅助架体与主架体间连设有多个弹性组件,借辅助架体相对主架体枢转活动以同时连动弹性组件伸缩活动,可滑动地设于主骨杆上的滑动组件和各主架体与辅助架体枢接处间设有一支撑歧架,主骨杆上另可滑动地设有一滑动组件,在强风作用下能借辅助架体相对主架体枢转而释除风力,因此能延长伞具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有效导风的伞具。
背景技术
传统伞具的结构设计主要是包括有一笔直的伞骨、一设于伞骨上端的顶件、一可滑动地设于该伞骨上的滑套、多数支间隔地以一端连接该顶件的主杆、多数支分别以一端与各主杆相枢接且另一端连设于该滑套的支杆、一设于伞骨上而能用以适时可脱离地卡掣定位该滑套的固定件,以及一设于所述主杆外表面的伞布。在使用时,借着将滑套循伞骨向上推移的同时而连动所述支杆及主杆能向外将伞布撑开,以达到遮阳或挡雨。
然而,此种传统伞具的设计,虽然其伞骨粗大,但主杆及支杆细小,除了需展开并撑开整个伞布外,也是承受最大风阻力的地方,以致所述主杆与相对应支杆间的枢接支点往往成为易遭风力破坏的主要重点,一旦瞬间风阻造成伞布反翻,所述主杆及支杆则不可避免会发生折损、变形或是枢接支点折断、脱落。
因此,有业者设计出一种消风雨伞,参照中国台湾公告第M302925号新型专利案,此种雨伞的特色是在挡风的伞面上挖设有高度不同大小相异的数个孔洞,在风大时可使部分风力从孔洞泄出,另在孔洞处罩设有防雨布,防雨布与伞布间还系接有一弹性线,以防止雨水进入。然而在有风有雨的天气中使用,防雨布随风吹掀起的同时,雨水也会同时由孔洞进入伞内,造成雨伞内出现下小雨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有效导风,且在导风时不影响原有的挡雨效用,并能避免因风力产生的瞬间反翻所引起的损坏现象,进而能延长使用寿命的伞具。
本实用新型伞具包含有两种实施态样,第一种实施态样的伞具,包含有:
一支主骨杆;
多数根相间隔设于该主骨杆上的支撑架,每一根支撑架均具有一根设于该主骨杆上段处且均能相对该主骨杆上下摆动的主架体,及一根辅助架体,该辅助架体设有一个枢接端及一个自由端,该辅助架体的枢接端与该主架体相枢接;
多数个位于每一根支撑架邻侧且于该辅助架体相对该主架体枢转活动时产生伸缩活动的弹性组件;
一个滑动组件,滑设于该主骨杆上;
多数根支撑歧架,每一根支撑歧架的一端枢设于该主架体与该辅助架体枢接处,所述支撑歧架的另一端则间隔地与该滑动组件相枢接;
一伞布单元,与该主骨杆及该辅助架体的自由端相连接,且所述支撑架、该滑动组件、该支撑歧架皆位于该伞布单元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所述的伞具,每一个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辅助架体与该主架体。
较佳地,所述的伞具,该辅助架体的枢接端与该主架体呈水平枢接,该主架体于邻近与该辅助架体枢接处设有一个用以限制该辅助架体的枢接端的上扬角度的第一上限位件。
较佳地,所述的伞具,该主架体上还设有一个用以限制该辅助架体的枢接端的下倾角度的下限位件。
较佳地,所述的伞具,每一根主架体具有两根水平间隔并置的架杆,每一根辅助架体的枢接端枢设于每一根主架体的两架杆间。
较佳地,所述的伞具,每一根主架体的两根架杆于邻近与该辅助架体枢接处设有一个第一上限位件。
较佳地,所述的伞具,该主架体的两根架杆于邻近端缘处还设有一个下限位件。
较佳地,所述的伞具,每一个弹性组件包含一第一弹性体,该第一弹性体两端分别连接该辅助架体与该主骨杆。
较佳地,所述的伞具,每一根主架体具有两根水平相邻并置且一端相枢接的架杆,每一根辅助架体的枢接端枢设于其中一根架杆邻侧,且该架杆于邻近与该辅助架体枢接处设有一个用以限制该辅助架体的枢接端上扬角度的第一上限位件,每一根主架体的两根架杆间设有一个用以限制该主架体的其中一架杆相对另一架杆上扬的枢转角度的第二上限位件,该第二上限位件并邻近所述架杆与该主骨杆的枢接处,另外,该伞布单元具有一个上层布区及一个下层布区,该上层布区与该主骨杆相连接,且覆设于未与辅助架体相枢接的架杆上,该下层布区覆设于各辅助架体上。
较佳地,所述的伞具,每一根主架体的其中一根架杆与每一根辅助架体的枢接端间设有一个用以限制该辅助架体的枢接端的下倾角度的下限位件。
较佳地,所述的伞具,每一弹性组件还包含一第二弹性体,各该第二弹性体一端连接于每一主架体的一架杆上且位于各该第二上限位件邻侧处,另一相反端连接于同一根主架体的另一根架杆邻近端缘处,且每一弹性组件的第一弹性体的两端分别连接该辅助架体的枢接端与该主骨杆。
较佳地,所述的伞具,每一弹性组件还包含一第二弹性体,各该第二弹性体一端是连接每一根主架体的一根架杆上且位于各该第二上限位件邻侧处,另一相反端则是连接于同一根主架体的另一根架杆与相对应的辅助架体的枢接处。
较佳地,所述的伞具,还包含有多数根支杆,各该支杆一端是与各该支撑歧架相枢接,另外,该滑动组件包含有一个滑设于该主骨杆上的滑套、一个穿设于该主骨杆上且位于该滑套上方而受该滑套连动的回复元件,以及一个穿设于该主骨杆上且受该回复元件连动的连接套,而各该支杆另一端则间隔地枢设于该滑套上。
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型态有益效果在于:在强风作用下,能借辅助架体相对主架体枢转而有效导风,避免因风力产生的瞬间反翻所引起的损坏现象,因此能延长伞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伞具的第二种实施型态,包含有:
一根主骨杆;
多数根主架体,每一根主架体具有两根水平相邻并置的架杆,所述架杆的一端均分别间隔设于该主骨杆上段处,且所述架杆均能相对该主骨杆上下摆动;
多数个弹性组件,各该弹性组件一端设于每一根主架体的其中一架杆且邻近与主骨杆的枢接处,各该弹性组件另一端则设于每一根主架体的另一架杆邻近中段处;
一个滑动组件,滑设于该主骨杆上;
多数根支撑歧架,每一根支撑歧架的一端枢设于各该主架体的另一根架杆与各该弹性组件的枢接处,且所述支撑歧架的另一端则间隔地与该滑动组件相枢接;
一伞布单元,与该主骨杆及所述主架体相连接,且所述支撑架、该滑动组件、该支撑歧架皆位于该伞布单元内侧。
较佳地,所述的伞具,每一根主架体的两根架杆间设有一个用以限制所述架杆的相对枢转角度的第二上限位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型态有益效果在于:在强风作用下,每一主架体与主骨杆相枢接的架杆枢转上扬,同时连动弹性组件形成拉伸状态,借以导引及释除风力,还能避免因风力产生的瞬间反翻而造成伞具损坏,因此能延长伞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局部放大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伞具的一较佳实施例,图中是显示该伞具呈收合状态,且为了清楚显示各组成组件,所以将伞布单元以假想线表示;
图2是一支撑架局部立体图,辅助说明图1,图中未显示支撑歧架;
图3是一开伞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中是显示该伞具呈张开状态,为了清楚显示各组成组件的连接关系,所以将伞布单元省略;
图4是一作动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于风力由下向上吹时,该辅助架体的自由端会相对该主架体枢转上扬,为了清楚显示各组成组件的连接关系,所以将伞布单元省略;
图5是一作动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于风力由上向下吹时,该辅助架体的枢接端会相对该主架体枢转上扬;
图6是一局部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伞具的第二较佳实施例;
图7是一局部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伞具的第三较佳实施例;
图8是一局部仰视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伞具的第四较佳实施例;
图9是一局部示意图,说明该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伞具呈张开状态;
图10是一作动示意图,说明该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伞具处于风力由下向上吹时,该辅助架体的自由端及主架体的其中一架杆均会枢转上扬的态样;
图11是一局部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伞具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伞具呈张开状态;
图12是一作动示意图,该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伞具处于风力由下向上吹时,该主架体的其中一架杆枢转上扬的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为了方便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相同的组件以相同的编号表示。
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伞具1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主骨杆2、多个等间隔枢设于主骨杆2上的支撑架3(图中仅显示一个)、一弹性组件4、一滑动组件5、多个支撑歧架6(图中仅显示一个)、多个支杆8(图中仅显示一个),及一伞布单元9(为了不影响其他构件的显示,图中是以假想线表示)。
在本实施例中,主骨杆2为一直立杆体,其下端具有一可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把(因属习见,故图未示)。当然主骨杆2的形态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是伸缩杆体的态样,并不会影响其与其他组件的连接、作用关系。
特别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述的「上端」、「下端」是以图中显示角度而言。
参阅图2、3,每一支撑架3具有一主架体31,及一辅助架体32,主架体31上端是枢设于该主骨杆2上段处且均能相对该主骨杆2上下摆动,辅助架体32设有一枢接端321及一自由端322,该辅助架体32的枢接端321是与该主架体31呈水平枢接。另外,主架体31于邻近与该辅助架体32枢接处设有一可用以限制辅助架体32的枢接端321上扬角度的第一上限位件33,以及一能用以限制辅助架体32的枢接端321下倾角度的下限位件34。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上限位件33是以L形片体做说明,其一端连接主架体31,另一端则向上弯折延伸至该辅助架体32的枢接端321上方。而下限位件34则是以由绳索所构成的圈体做说明。但第一上限位件33及下限位件34的形态并不以此为限,例如也可以是呈环体状。
弹性组件4为一长形弹簧,其两端分别连接该辅助架体32与该主架体31,借此该辅助架体32相对该主架体31枢转活动时,能同时连动该弹性组件4伸缩活动。
参阅图3,该滑动组件5包含有一可滑动地设于该主骨杆2上的滑套51、一穿设于该主骨杆2上且位于该滑套51上方而受该滑套51连动的回复元件52,以及一穿设于该主骨杆2上且受该回复元件52连动的连接套53。
另外,每一支撑歧架6的一端枢设于该主架体31与该辅助架体32枢接处,且所述支撑歧架6的另一端则间隔地枢设于该滑动组件5的连接套53上。而各该支杆8两端分别与各支撑歧架6及滑动组件5的滑套51相枢接。
回顾图1,本实施例中,伞布单元9为一片可由防水材料所制成的伞布,其两相反侧缘分别与该主骨杆2邻近上端处及该辅助架体32的自由端322相连接,且所述支撑架3、该滑动组件5、该支撑歧架6及所述支杆8皆位于该伞布单元9内侧。
参阅图1、3,该伞具1在使用上,使用者只要如打开传统自动伞般操作,即可使滑套51沿着主骨杆2向上推移,连动该滑动组件5及所述支杆8同步位移,进而同时顶撑所述支撑歧架6相对该连接套53枢转,并连动支撑架3的主架体31及辅助架体32向上枢转,顶撑伞布单元9完全展开。如此伞具1即能提供遮阳、挡雨的功效。
参阅图3、4,当风力如图中箭号所示般由下向上吹时,辅助架体32会相对主架体31枢转,也就是辅助架体32的自由端322上扬,而枢接端321下倾并连动弹性组件4拉伸下降,借此能顺势导引气流,达到释除风力的作用,以避免因风力产生的瞬间反翻所引起的伞具1损坏现象。另通过下限位件34的设置,还能限制辅助架体32的枢接端321的下倾角度,以防止辅助架体32的自由端322上扬角度过大而扯坏伞布单元9(见于图1)。
参阅图5,当风力如图中箭号所示般由上向下吹时,气流会顺沿伞布单元9(见于图1)的弧度而朝向辅助架体32下端流动,此时则也可借辅助架体32的枢接端321会相对主架体31枢转上扬,而自由端322下降,以达到释除风力的作用,另通过第一上限位件33的设置,也能限制辅助架体32的枢接端321的上扬角度,可防止辅助架体32的枢接端321的上扬角度过大而刺破伞布单元9。
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各辅助架体32都是独立形态,因此还能顺应风势而单独微上扬,以达到微调导风的作用。
参阅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本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异处是在于本较佳实施例所揭示的是手动伞形态,也就是上述滑动组件5的回复元件52、连接套53,以及所述支杆8均可以予以省略。所述支撑歧架6一端是分别枢设于该主架体31与该辅助架体32枢接处,所述支撑歧架6另一端则间隔与该滑动组件5的滑套51相枢接。借此也能利用将滑套51上推,以连动所述支撑歧架6顶撑该支撑架3的主架体31及辅助架体32向上枢转,进而顶撑伞布单元9完全展开。借此在使用上,同样能提供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功效。
参阅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本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异处是在于每一主架体31具有两根水平间隔并置的架杆311、312,每一主架体31的两架杆311、312上端也是如图1、3所示般枢设于该主骨杆2上段处且均能相对该主骨杆2上下摆动,每一辅助架体32的枢接端321则是枢设于每一主架体31的两架杆311、312间。另外,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限位件33是呈倒U形状,其两端设于每一主架体31的两架杆311、312且邻近于两架杆与该辅助架体32枢接处,所述下限位件34则连设于每一主架体31的两架杆311、312邻近端缘处。其余组件的相对应组合关系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当风力如图2中箭号所示般由下向上吹或如图3中箭号所示般由上向下吹时,也能借辅助架体32的自由端322(如图4所示)相对主架体31的两架杆311、312枢转上扬,或辅助架体32的枢接端321相对主架体31枢转上扬,而同样提供导引及释除风力的作用,也能避免因风力产生的瞬间反翻所引起的伞具1损坏现象。另外,第一上限位件33、下限位件34同样能限制辅助架体32的枢接端321的上扬或下倾角度。
参阅图8、9、10,是本实用新型伞具1的第四较佳实施例,本较佳实施例与第三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异处是在于每一主架体31的两架杆311、312呈水平相邻并置且一端相枢接,每一辅助架体32的枢接端321枢设于其中一架杆311邻侧。另外,本实施例还包含有多数个第二上限位件35,各第二上限位件35分别设于每一主架体31的两架杆311、312间且邻近所述架杆311、312与该主骨杆2的枢接处,用以限制主架体31的其中一架杆312相对另一架杆311上扬的枢转角度。另外,该伞布单元9具有一上层布区91及一下层布区92,该上层布区91一侧缘与该主骨杆2相连接,该上层布区91覆设于未与辅助架体32相枢接的架杆312上,该下层布区92覆设于各辅助架体32上。此外,本较佳实施例中配设于每一主架体31与每一辅助架体32之间的弹性组件包含第一弹性体41与第二弹性体42,各第一弹性体41的两端分别连接该主骨杆2与该辅助架体32的枢接端321,各第二弹性体42的一端是连接于每一主架体31的一架杆312上且位于第二上限位件35邻侧处,各第二弹性体42另一相反端则是连接于同一主架体31的另一架杆311邻近端缘处。
借此当风力如图10中箭号所示般由下向上吹时,同样可借辅助架体32的自由端322相对主架体31的架杆311枢转上扬,及每一主架体31与主骨杆2相枢接的架杆312也会枢转上扬,此时连动第一弹性体41与第二弹性体42均可形成拉伸状态,而提供导引及释除风力的作用,也能避免因风力产生的瞬间反翻所引起的伞具1损坏现象,当风力消失后,利用第一弹性体41与第二弹性体42的弹性回复作用力而连动已枢转上扬的架杆311、312复位。
参阅图11、12,是本实用新型伞具1的第五较佳实施例,本较佳实施例与第四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是在于以一体成型的方式用图12中的架杆311取代图10中相枢接的架杆311与辅助架体32。也就是每一主架体31具有两根水平相邻并置的架杆311、312,所述架杆311、312的一端均分别间隔设于该主骨杆2上段处且能相对该主骨杆2上下摆动;另外,每一主架体31的其中一架杆312于邻近与主骨杆2的枢接处,和每一主架体31的另一架杆311邻近中段处间分别连设有一弹性组件4;此外,所述支撑歧架6的一端是枢设于各该主架体31的另一架杆311与各该弹性组件4的枢接处,所述支撑歧架6的另一端则间隔地与该滑动组件5相枢接。伞布单元9的上层布区91与该主骨杆2相连接,而该下层布区92覆设于架杆311的下段处。借此当风力由下向上吹时,同样能利用每一主架体31与主骨杆2相枢接的架杆312枢转上扬,此时连动弹性组件4形成拉伸状态,借此提供导引及释除风力的作用,也能避免因风力产生的瞬间反翻所引起的伞具1损坏现象,当风力消失后,利用弹性组件4的弹性回复作用而连动已枢转上扬的架杆312复位。另外,第二上限位件35也能限制所述架杆312的上扬角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伞具通过上述构造设计,使得辅助架体32能顺应风势而相对主架体31枢转,以有效导引及释除风力,避免因风力产生的瞬间反翻所引起的损坏现象;另借第一上限位件33、下限位件34分别限制辅助架体32的枢接端321的上扬或下倾角度,还能防止辅助架体32的枢接端321上扬角度过大而刺破伞布单元9或下倾角度过大而扯坏伞布单元9;再者,因各辅助架体32都是独立形态,因此还能顺应风势而单独提供微调导风的作用。
Claims (15)
1.一种伞具,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支主骨杆;
多数根相间隔设于该主骨杆上的支撑架,每一根支撑架均具有一根设于该主骨杆上段处且均能相对该主骨杆上下摆动的主架体,及一根辅助架体,该辅助架体设有一个枢接端及一个自由端,该辅助架体的枢接端与该主架体相枢接;
多数个位于每一根支撑架邻侧且于该辅助架体相对该主架体枢转活动时产生伸缩活动的弹性组件;
一个滑动组件,滑设于该主骨杆上;
多数根支撑歧架,每一根支撑歧架的一端枢设于该主架体与该辅助架体枢接处,所述支撑歧架的另一端则间隔地与该滑动组件相枢接;
一伞布单元,与该主骨杆及该辅助架体的自由端相连接,且所述支撑架、该滑动组件、该支撑歧架皆位于该伞布单元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辅助架体与该主架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架体的枢接端与该主架体呈水平枢接,该主架体于邻近与该辅助架体枢接处设有一个用以限制该辅助架体的枢接端的上扬角度的第一上限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该主架体上还设有一个用以限制该辅助架体的枢接端的下倾角度的下限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根主架体具有两根水平间隔并置的架杆,每一根辅助架体的枢接端枢设于每一根主架体的两架杆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根主架体的两根架杆于邻近与该辅助架体枢接处设有一个第一上限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该主架体的两根架杆于邻近端缘处还设有一个下限位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弹性组件包含一第一弹性体,该第一弹性体两端分别连接该辅助架体与该主骨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根主架体具有两根水平相邻并置且一端相枢接的架杆,每一根辅助架体的枢接端枢设于其中一根架杆邻侧,且该架杆于邻近与该辅助架体枢接处设有一个用以限制该辅助架体的枢接端上扬角度的第一上限位件,每一根主架体的两根架杆间设有一个用以限制该主架体的其中一架杆相对另一架杆上扬的枢转角度的第二上限位件,该第二上限位件并邻近所述架杆与该主骨杆的枢接处,另外,该伞布单元具有一个上层布区及一个下层布区,该上层布区与该主骨杆相连接,且覆设于未与辅助架体相枢接的架杆上,该下层布区覆设于各辅助架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根主架体的其中一根架杆与每一根辅助架体的枢接端间设有一个用以限制该辅助架体的枢接端的下倾角度的下限位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每一弹性组件还包含一第二弹性体,各该第二弹性体一端连接于每一主架体的一架杆上且位于各该第二上限位件邻侧处,另一相反端连接于同一根主架体的另一根架杆邻近端缘处,且每一弹性组件的第一弹性体的两端分别连接该辅助架体的枢接端与该主骨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每一弹性组件还包含一第二弹性体,各该第二弹性体一端是连接每一根主架体的一根架杆上且位于各该第二上限位件邻侧处,另一相反端则是连接于同一根主架体的另一根架杆与相对应的辅助架体的枢接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多数根支杆,各该支杆一端是与各该支撑歧架相枢接,另外,该滑动组件包含有一个滑设于该主骨杆上的滑套、一个穿设于该主骨杆上且位于该滑套上方而受该滑套连动的回复元件,以及一个穿设于该主骨杆上且受该回复元件连动的连接套,而各该支杆另一端则间隔地枢设于该滑套上。
14.一种伞具,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根主骨杆;
多数根主架体,每一根主架体具有两根水平相邻并置的架杆,所述架杆的一端均分别间隔设于该主骨杆上段处,且所述架杆均能相对该主骨杆上下摆动;
多数个弹性组件,各该弹性组件一端设于每一根主架体的其中一架杆且邻近与主骨杆的枢接处,各该弹性组件另一端则设于每一根主架体的另一架杆邻近中段处;
一个滑动组件,滑设于该主骨杆上;
多数根支撑歧架,每一根支撑歧架的一端枢设于各该主架体的另一根架杆与各该弹性组件的枢接处,且所述支撑歧架的另一端则间隔地与该滑动组件相枢接;
一伞布单元,与该主骨杆及所述主架体相连接,且所述支撑架、该滑动组件、该支撑歧架皆位于该伞布单元内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根主架体的两根架杆间设有一个用以限制所述架杆的相对枢转角度的第二上限位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688901U CN201938579U (zh) | 2011-03-16 | 2011-03-16 | 伞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688901U CN201938579U (zh) | 2011-03-16 | 2011-03-16 | 伞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938579U true CN201938579U (zh) | 2011-08-24 |
Family
ID=44465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06889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38579U (zh) | 2011-03-16 | 2011-03-16 | 伞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93857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68577A (zh) * | 2013-03-29 | 2014-10-01 |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沙滩伞 |
KR101848555B1 (ko) * | 2016-07-27 | 2018-05-29 | 강병남 | 거꾸로 접혀지며 역풍에도 안전한 우산 |
-
2011
- 2011-03-16 CN CN2011200688901U patent/CN20193857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68577A (zh) * | 2013-03-29 | 2014-10-01 |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沙滩伞 |
KR101848555B1 (ko) * | 2016-07-27 | 2018-05-29 | 강병남 | 거꾸로 접혀지며 역풍에도 안전한 우산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GB2397587A (en) | Tent structure with scissors-type linkage | |
CN201938579U (zh) | 伞具 | |
CN203583988U (zh) | 一种带有顶盖的车顶帐篷 | |
CN211042756U (zh) | 一种污染环境治理土壤修复取样装置 | |
CN204899411U (zh) | 直升式车顶帐篷 | |
KR101348809B1 (ko) | 국기 게양대 | |
CN216476649U (zh) | 一种可调节伞面的帐篷 | |
CN202745470U (zh) | 一种内撑帐篷 | |
CN206235483U (zh) | 一种具有遮雨功能的中流量采样器 | |
JP3187464U (ja) | 通風口付傘 | |
KR101319573B1 (ko) | 낚시용 파라솔 | |
CN2469113Y (zh) | 半球形折叠帐篷 | |
CN208966131U (zh) | 一种结构稳定且适应性强的帐篷支架 | |
KR20130141105A (ko) | 역방향으로 접을 수 있는 우산 | |
WO2008023209A1 (en) | Umbrella for protection from sunshine or rain | |
CN204684614U (zh) | 一种具有保护篮网装置的篮球架 | |
CN205990816U (zh) | 设有可移动底座的便携式遮阳篷 | |
CN203168226U (zh) | 伞 | |
CN213391466U (zh) | 一种户外帐篷支撑结构 | |
CN207461587U (zh) | 一种用于景观伞的伞布收拢结构 | |
CN106723771A (zh) | 一种便捷式雨伞 | |
CN204238635U (zh) | 一种推拉伸缩式帐篷 | |
CN215826570U (zh) | 一种移动指挥平台 | |
CN205511261U (zh) | 一种用于风景园林的花卉保护棚 | |
CN220369611U (zh) | 一种抗风伞伞架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20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