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37831U - 一种智能拨打测试仪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拨打测试仪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37831U
CN201937831U CN2011200541714U CN201120054171U CN201937831U CN 201937831 U CN201937831 U CN 201937831U CN 2011200541714 U CN2011200541714 U CN 2011200541714U CN 201120054171 U CN201120054171 U CN 201120054171U CN 201937831 U CN201937831 U CN 201937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machine
computer
cdma wll
fixed cd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541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奇书
朱影南
成希
顾伟
陈红华
朱亮
卞东良
赵倩
陈箭锋
王燕
牛元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541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37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37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3783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拨打测试仪应用于移动通信信号段的全业务测试中,包括计算机、SIM大卡和无线固话机,SIM大卡插入无线固活机的卡槽中,计算机通过USB接口与无线固话机连接;无线固话机接收来自计算机的拨打指令,通过无线网络输出拨打信号至被叫用户,并将被叫用户信息发送至计算机;接收主叫用户信息并发送至计算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后,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测试精确度,从而保证了测试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拨打测试仪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拨打测试仪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不断发展,手机用户越来越多。对应的手机号段不断增多,面对每一个需要发布的手机号段,运营商都需要进行详细全面的测试。
新号段的全业务测试通常采取如下方案:通信运营商制作核心网设备的数据。该数据完成制作后,开放一部分号码制作成测试卡,发往各地市或者其他省份进行测试。收到测试卡的公司,将测试卡分派给多人或者由专人负责人工拨打测试。主要涉及的测试任务有:国际长途测试验证、省级长途测试验证、本地互联互通测试、特服号码测试、GPRS、短彩信发送接收测试、呼叫转移测试等。通过上述测试模拟用户真实使用情况,以便发现移动网络路由数据问题和BOSS账务统计的问题。
目前新增号段的测试是以人工测试为主,存在两方面的弊端:一、测试工作量庞大。对于每一张测试卡都需要进行上千次的通话,对于某些测试如呼转测试,需要在手机终端上模拟关机等场景来测试用户状态是否正常,重复性工作较多;二、测试精确度较低。测试结果需要包含测试的具体时间以便核实后台账单是否准确,而人工记录通话时间容易出现疏忽,记录的精确度低,无法保证测试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智能拨打测试仪,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测试精确度,从而保证了测试质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智能拨打测试系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测试精确度,从而保证了测试质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拨打测试仪,包括计算机、SIM大卡和无线固话机,SIM大卡插入无线固话机的卡槽中,计算机通过USB接口与无线固话机连接;
无线固话机通过所述的连接接收来自计算机的拨打指令,卡槽输出SIM大卡上的SIM卡信息,无线固话机通过无线网络输出拨打信号至被叫用户,并将被叫用户信息发送至计算机;无线固话机接收到来自无线网络的主叫用户信息通过所述的连接发送至计算机。
所述无线固话机包括处理器和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天线模块、串口模块和SIM卡模块,SIM卡模块与卡槽连接,串口模块与USB接口连接;
处理器接收SIM卡模块发送的SIM卡信息,将SIM卡信息生成的拨打被叫用户的信息通过所述的连接分别发送至天线模块和串口模块;
接收天线模块通过无线网络接收主叫用户信息,通过串口模块向计算机发送接收到的主叫用户信息;
还包括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分别与SIM卡模块、天线模块和串口模块连接,在所述SIM大卡插入所述卡槽后向处理器、天线模块和串口模块供电。
所述无线固话机进一步包括语音播报模块和接口模块,语音播报模块通过接口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处理器确定被叫用户是自动回拨仪,向天线模块发送回拨信号;确定被叫用户是人工用户,将判断结果通过接口模块发送至语音播报模块,将来自语音播报模块包括SIM卡信息的播报信息发送至天线模块。
所述无线固话机进一步包括GPRS测试模块和接口模块,GPRS测试模块通过接口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处理器将从串口模块接收的来自计算机的GPRS指令通过接口模块发送至GPRS测试模块;GPRS测试模块通过接口模块向所述处理器发送网址;所述处理器按照接收到的网址通过天线模块发送访问请求;所述处理器控制天线模块将返回的数据经由串口模块发送至计算机。
所述智能拨打测试仪进一步包括短彩信模块和接口模块,短彩信模块通过接口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处理器将通过串口模块接收到的来自计算机的短彩信指令经由接口模块发送至短彩信模块,接收到短彩信指令后的短彩信模块将存储的短彩信信息通过无线模块发送;所述处理器控制无线模块将接收的回复信息通过串口模块发送至计算机。
一种智能拨打测试系统,包括主叫无线固话机、智能拨打测试仪和被叫无线固话机,智能拨打仪通过无线网络分别与主叫无线固话机和被叫无线固话机连接;所述智能拨打仪包括计算机、SIM大卡和无线固话机,SIM大卡插入无线固话机的卡槽,计算机通过USB接口与无线固话机连接;
主叫无线固话机按照智能拨打测试仪中对应的SIM卡信息呼叫智能拨打测试仪;智能拨打测试仪根据来自计算机的呼叫转移指令将接收到的主叫无线固话机的呼叫转移到被叫无线固话机,和将被叫无线固话机的用户信息发送至计算机。
所述智能拨打测试仪中无线固话机包括处理器、与处理器分别连接的串口模块和天线模块;
处理器根据通过串口模块接收到的呼叫转移指令和主叫无线固话机的用户信息,按照已设置的被叫无线固话机的信息通过天线模块向被叫无线固话机发送拨打指令,和将被叫无线固话机的用户信息发送至计算机。
从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拨打测试仪包括计算机、SIM大卡和无线固话机,SIM大卡插入无线固话机的卡槽中,计算机通过USB接口与无线固话机连接;无线固话机通过所述的连接接收来自计算机的拨打指令,卡槽输出SIM大卡上的SIM卡信息,无线固话机通过无线网络输出拨打信号至被叫用户,并将被叫用户信息发送至计算机;无线固话机接收到来自无线网络的主叫用户信息通过所述的连接发送至计算机。整个测试过程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进行,避免人工操作的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试精度,从而保证了测试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拨打测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固话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主叫被叫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试短彩信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拨打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表达得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拨打测试仪包括计算机、SIM大卡和无线固话机。无线固话机通过USB接口连接计算机,SIM大卡插入无线固话机的卡槽;无线固话机按照拨打指令和卡槽中SIM卡信息输出拨打信号至被叫用户,将被叫用户信息发送至计算机;将接收到的主叫用户信息发送至计算机。整个测试过程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进行,避免人工操作的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试精度,从而保证了测试质量。
参见附图1是智能拨打测试仪的结构示意图,智能拨打测试仪包括计算机101、无线固话机102和SIM大卡103。计算机101发送拨打指令至无线固话机102,SIM大卡103插入无线固话机的卡槽;无线固话机102通过USB接口接收计算机101发送的拨打指令,按照拨打指令和SIM卡信息拨打被叫用户,将被叫用户信息发送至计算机;将接收到的主叫用户信息发送至计算机101。
参见附图2,无线固话机主要包括处理器201、SIM卡模块202、串口模块203、天线模块204和供电模块205。SIM卡模块202、串口模块203和天线模块204分别与处理模块201连接。串口模块203与USB接口连接,SIM卡模块202与卡槽连接。
当SIM大卡插入无线固话机的卡槽中,SIM卡模块向供电模块205发送供电指令。由于无线固话机的卡槽是以SIM大卡设计,当SIM大卡紧密插入卡槽会向供电模块205发送供电指令。在测试过程中可以热拔插SIM大卡,无需将SIM卡从大卡上取下来,不会损害SIM卡。该SIM卡还可以正常投放市场,以减少卡的消耗。供电模块205接收到供电指令后向其它模块供电(未在图2中标出),向处理器201、串口模块203和天线模块204供电。处理器201通过串口模块203接收计算机发送的拨打指令;通过SIM卡模块102得到SIM卡信息。处理器201按照SIM卡信息生成拨打被叫用户的信息,将拨打被叫用户的信息发送至天线模块204和串口模块203。串口模块将拨打被叫用户的信息发送至计算机。天线模块204按照拨打被叫用户的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向被叫用户发出呼叫。至此处理器201控制完成呼叫被叫用户的主叫测试过程。
天线模块204通过无线网络收到主叫用户信息,将主叫用户信息发送至处理器201。处理器201接收天线模块204发送的主叫用户信息,并将主叫用户信息通过串口模块203发送至计算机。至此处理器201接收主叫用户信息并发送至计算机的被叫测试过程。
下面举例说明在无线固话机中增加相应的模块以实现其它测试功能。
实施例一
在处理器201、SIM卡模块202、串口模块203、天线模块204和供电模块205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接口模块206和语音播报模块207。语音播报模块207通过接口模块206与处理器201连接。
在上述主叫被叫测试中,被叫用户有可能是自动回拨仪或人工接通,处理器201根据被叫用户是否标识判断被叫用户是自动回拨仪或人工接通。当被叫用户有标识,处理器根据被叫用户信息判断被叫用户是自动回拨仪,则将测试仪中包括测试SIM卡信息的回拨信号自动发送至被叫用户,以便自动回拨仪回拨呼叫;当被叫用户无标识,处理器判断被叫用户是人工接通,则通过语音播报模块向被叫用户播报测试仪中测试SIM卡信息。在本实用新型中SIM卡信息包括SIM卡对应的手机号码。
另外,在主叫被叫测试中需要设置呼叫次数以判断该项测试是否成功。具体参见附图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智能拨打测试仪主叫被叫用户。
步骤302、是否接通被叫用户,没有接通被叫用户则执行步骤303;接通被叫用户则执行步骤304。
步骤303、没有接通被叫用户则记录此次测试失败。
步骤304、等待被叫用户回拨。
步骤305、被叫用户回拨主叫用户接通,则执行步骤306;否则,执行步骤307。
步骤306、记录此次测试完成。
步骤307、在90秒内未收到被叫用户的回拨,则记录超时未回拨。
步骤301-307是一次完整主叫被叫测试流程,为了避免由于网络原因造成的测试失败,可循环执行步骤301-307共三次。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确定循环次数。
处理器101进一步根据被叫用户是否带有标识判断被叫用户是自动回拨仪或人工用户,当被叫用户带有标识判断该被叫用户是自动回拨仪,则向天线模块204发送包括测试SIM卡信息的回拨信号。回拨信号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被叫用户。当被叫用户没有标识判断该被叫用户是人工用户,则将判断结果发送至接口模块206。接口模块206将判断结果发送至语音播报模块207,语音播报模块207接收判断结果,将包括SIM卡号码的播报信息发送至接口模块206。接口模块206将播报信息通过处理器201发送至天线模块204。被叫用户根据播报信息的提示进行相应的回拨操作。
实施例二
在处理器201、SIM卡模块202、串口模块203、天线模块204和供电模块205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接口模块206和GRPS测试模块208。GPRS测试模块通过接口模块206与处理器201连接。
在GPRS测试中,处理器201通过GPRS测试模块208获取多个网址,处理器访问上述网址。记录访问流量,若访问流量与正常访问该网址的流量相同则GPRS测试成功;否则,测试失败。
按照上述测试过程,在GPRS测试中:
处理器201进一步用于从串口模块203接收计算机下发的GPRS指令,将GPRS指令发送至接口模块206。接口模块206将GPRS指令发送到GPRS测试模块208。GPRS测试模块208根据GPRS指令将所存储的网址发送到接口模块206。接口模块206将接收到的网址发送到处理器201。处理器201按照接收到的网址向天线模块204发送访问请求,天线模块204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访问请求。天线模块204接收由无线网络返回的数据,并将无线网络返回的数据发送至处理器201,处理器201将返回的数据通过串口模块203发送至计算机。
实施例三
在处理器201、SIM卡模块202、串口模块203、天线模块204和和供电模块205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接口模块206和短彩信模块209。短彩信模块209通过接口模块206与处理器201连接。
在短彩信测试中,将短彩信测试指令从计算机下发到短彩信模块209中。在测试短彩信时,处理器201从短彩信模块209中获取短彩信信息,通过天线模块204发送,收到回复则确定短彩信测试成功;若没有回复则确定短彩信测试失败。参见附图4测试短彩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处理器201通过天线模块204发送测试短彩信信息。本实用新型中短彩信信息包括短信和/或彩信。
步骤402、在进入下一轮测试前,判断是否收到回复。若在进入下一轮测试前收到回复,则结束任务;否则,执行步骤403。
步骤403、在上一次测试20秒后,返回步骤401进入下一轮测试。
步骤401-403通过在一定时间内是否收到回复来判断是否测试成功结束任务。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可进行三次循环。若三次循环均未收到回复,则判断测试失败。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多次循环。
按照上述测试过程,在短彩信测试中:
串口模块203将来自计算机短彩信发送至处理器201,处理器201将接收到的短彩信信息通过接口模块205发送至短彩信模块209。至此将计算机输入的短彩信信息存储在短彩信模块209中。
串口模块203将来自计算机的短彩信测试指令发送至处理器201。处理器201执行该指令将相应的短彩信测试指令通过接口模块206发送到短彩信模块209,短彩信模块209根据短彩信指令调出存储的短彩信信息,并通过接口模块206发送到处理器201。处理器201将短彩信信息发送至天线模块204。天线模块204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短彩信信息。天线模块204将短彩信信息的回复信息发送至处理器201。
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分别增加了相应的模块以进行相应的测试。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增加多个相应的模块,实现多项测试。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语音播报模块可以自动播报测试SIM卡的号码至人工用户;GPSR测试模块中存储有多个网址,实现了对GPRS功能的测试;按照短彩信模块中的短彩信信息,测试SIM卡的短彩信功能。上述测试均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实现,避免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试精确度,保证了测试质量。
另外,参见附图5是智能拨打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5中包括主叫无线固话机501、智能拨打测试仪502和被叫无线固话机503。主叫无线固话机501按照智能拨打测试仪502上的SIM卡信息呼叫智能拨打测试仪502;智能拨打测试仪502将接收到的主叫无线固话机501的呼叫转移到被叫无线固话机503;被叫无线固话机503接收由智能拨打测试仪502转移的主叫无线固话机501的呼叫。其中呼叫转移包括:条件转移、关机转移、无应答转移和遇忙转移。
参加附图2智能拨打测试仪502包括处理器201、SIM卡模块202、串口模块203、天线模块204、供电模块205、接口模块206语音播报模块207、GPRS测试模块208和短彩信模块209。上述模块的功能均与前述对附图2的说明相同。
此外,处理器201通过串口模块203接收计算机发出的呼叫转移指令。处理器201根据接收到的呼叫转移指令和接收到的主叫无线固话机的信息,按照已设置的被叫无线固话机的信息拨打被叫无线固话机503,向天线模块204发送被叫无线固话机的信息,向计算机发送被叫无线固话机的信息。天线模块204将接收到的主叫无线固话机信息发送至处理器201。天线模块204按照接收到的被叫无线固话机的信息拨打被叫无线固话机。计算机对被叫无线固话机回拨信息的处理通上述主叫无线固话机的测试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智能拨打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SIM大卡和无线固话机,SIM大卡插入无线固话机的卡槽中,计算机通过USB接口与无线固话机连接;
其中,无线固话机接收来自计算机的拨打指令,通过无线网络输出拨打信号至被叫用户,并将被叫用户信息发送至计算机;接收主叫用户信息并发送至计算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拨打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固话机包括处理器和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天线模块、串口模块和SIM卡模块,SIM卡模块与卡槽连接,串口模块与USB接口连接;
处理器接收SIM卡模块发送的SIM卡信息,将SIM卡信息生成的拨打被叫用户的信息通过所述连接分别发送至天线模块和串口模块;
接收天线模块通过无线网络接收主叫用户信息,通过串口模块向计算机发送接收到的主叫用户信息;
还包括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分别与SIM卡模块、天线模块和串口模块连接,在所述SIM大卡插入所述卡槽后向处理器、天线模块和串口模块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拨打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固话机进一步包括语音播报模块和接口模块,语音播报模块通过接口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处理器确定被叫用户是自动回拨仪,向天线模块发送回拨信号;确定被叫用户是人工用户,将判断结果通过接口模块发送至语音播报模块,将来自语音播报模块包括SIM卡信息的播报信息发送至天线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拨打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固话机进一步包括GPRS测试模块和接口模块,GPRS测试模块通过接口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处理器将从串口模块接收的来自计算机的GPRS指令通过接口模块发送至GPRS测试模块;GPRS测试模块通过接口模块向所述处理器发送网址;所述处理器按照接收到的网址通过天线模块发送访问请求;所述处理器控制天线模块将返回的数据经由串口模块发送至计算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拨打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拨打测试仪进一步包括短彩信模块和接口模块,短彩信模块通过接口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处理器将通过串口模块接收到的来自计算机的短彩信指令经由接口模块发送至短彩信模块,接收到短彩信指令后的短彩信模块将存储的短彩信信息通过无线模块发送;所述处理器控制无线模块将接收的回复信息通过串口模块发送至计算机。
6.一种智能拨打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叫无线固话机、智能拨打测试仪和被叫无线固话机,智能拨打仪通过无线网络分别与主叫无线固话机和被叫无线固话机连接;所述智能拨打仪包括计算机、SIM大卡和无线固话机,SIM大卡插入无线固话机的卡槽,计算机通过USB接口与无线固话机连接;
主叫无线固话机按照智能拨打测试仪中对应的SIM卡信息呼叫智能拨打测试仪;智能拨打测试仪根据来自计算机的呼叫转移指令将接收到的主叫无线固话机的呼叫转移到被叫无线固话机,和将被叫无线固话机的用户信息发送至计算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智能拨打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拨打测试仪中无线固话机包括处理器、与处理器分别连接的串口模块和天线模块;
处理器根据通过串口模块接收到的呼叫转移指令和主叫无线固话机的用户信息,按照已设置的被叫无线固话机的信息通过天线模块向被叫无线固话机发送拨打指令,和将被叫无线固话机的用户信息发送至计算机。
CN2011200541714U 2011-03-03 2011-03-03 一种智能拨打测试仪和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37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541714U CN201937831U (zh) 2011-03-03 2011-03-03 一种智能拨打测试仪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541714U CN201937831U (zh) 2011-03-03 2011-03-03 一种智能拨打测试仪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37831U true CN201937831U (zh) 2011-08-17

Family

ID=44449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54171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37831U (zh) 2011-03-03 2011-03-03 一种智能拨打测试仪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378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6513A (zh) * 2014-11-14 2015-04-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实现多路sim卡设备集中管理与维护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6513A (zh) * 2014-11-14 2015-04-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实现多路sim卡设备集中管理与维护的装置及方法
CN104486513B (zh) * 2014-11-14 2017-02-2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实现多路sim卡设备集中管理与维护的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71384B1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displaying internet traffic of mobile phone and mobile phone
CN104424092A (zh) 页面加载时长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1287266B (zh) 手机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9495655B (zh) 呼叫中心坐席线路测试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1296454A (zh) 多模移动终端的网络注册方法和装置
CN102224750B (zh) 数据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和数据通信方法
CN103249061A (zh) 语音质量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8616869A (zh) 多卡多待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4012075U (zh) 一种数据卡连接器及终端
CN105208635A (zh) 一种系统信息的读取方法、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0518358C (zh) Phs通讯系统的自动测试方法和装置
CN201937831U (zh) 一种智能拨打测试仪和系统
CN103383461B (zh) 旅游团位置获取方法
CN100589514C (zh) 一种确定回呼业务通话时长的方法
CN104661283A (zh) 共享型小区无线覆盖方法及系统
CN102547678B (zh) 一种携号转网短消息日志获取存储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8616870B (zh) 识别被优先定制的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78119A (zh) 一种基于模拟定位的lbs自动化测试方法和装置
CN202231869U (zh) 一种移动信号自动拨测终端和系统
CN103200588A (zh) 一种核心网自动拨测设备
CN110364160B (zh) 用于电子终端的执行语音命令的方法及设备
CN103428745A (zh) 一种UICC卡与WCDMA移动终端间Cu接口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3118187A (zh) 自动切换情景模式的方法及手机
CN103973872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0499693C (zh) 一种检测资源通道的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