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28282U - 光纤单向导入设备的嵌入式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光纤单向导入设备的嵌入式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28282U
CN201928282U CN2011200117144U CN201120011714U CN201928282U CN 201928282 U CN201928282 U CN 201928282U CN 2011200117144 U CN2011200117144 U CN 2011200117144U CN 201120011714 U CN201120011714 U CN 201120011714U CN 201928282 U CN201928282 U CN 201928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resistance
connects
leg
integrat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117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大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0117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28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28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2828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纤单向导入设备的嵌入式模块,主要特点在于:所述的嵌入式模块包括ARM处理器、RAM内存、Flash闪存、USB接口和LAN网络模块;所述的RAM内存与所述的ARM处理器相互连接,所述的Flash闪存与所述的ARM处理器相互连接,所述的USB接口与所述的ARM处理器相互连接,所述的LAN网络模块与所述的ARM处理器相互连接;所述的LAN网络模块包括LAN网卡和第一网络变压器;所述的LAN网卡和所述的第一网络变压器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配合光纤单向导入设备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涉密数据通过USB存储设备被窃取的难题,确保了重要信息的安全。

Description

光纤单向导入设备的嵌入式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向导入设备领域,更为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进行数据单向传递的文件传输的配套器件,尤其是指光纤单向导入设备的嵌入式模块,在国际专利分类表中本实用新型应该分为G部或者H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可移动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闪存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USB存储设备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多,利用摆渡技术,通过USB存储设备窃取用户隐私数据的事件频频发生,当涉及到国家、单位、个人等重大机密时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个用于解决涉密计算机中数据安全传输问题的配套技术方案,具体地讲是提供一个光纤单向导入设备的嵌入式模块,实现计算机中文件的单向传输,从根本上解决了涉密数据通过USB存储设备被窃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嵌入式模块包括ARM处理器、RAM内存、Flash闪存、USB接口和LAN网络模块;
所述的RAM内存与所述的ARM处理器相互连接,所述的Flash闪存与所述的ARM处理器相互连接,所述的USB接口与所述的ARM处理器相互连接,所述的LAN网络模块与所述的ARM处理器相互连接;
所述的LAN网络模块包括LAN网卡和第一网络变压器;
所述的LAN网卡和所述的第一网络变压器相互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本实用新型读取USB存储设备中的数据,然后配合光纤单向导入设备,通过其光纤单向传输模块和USBtoLAN转换模块,将数据发送至客户端计算机,由于不存在由客户端计算机到嵌入式模块的数据传输途径,因此客户端计算机数据不会经光纤单向导入设备传输到USB存储设备,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作为光纤单向导入设备的嵌入式模块,本实用新型发挥了关键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扼要说明,其中: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原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RM处理器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RAM内存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Flash闪存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USB接口的具体电路原理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USB接口的具体电路原理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LAN网络模块的具体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其中: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原理图。从该附图中可以看到:所述的嵌入式模块包括ARM处理器、RAM内存、Flash闪存、USB接口和LAN网络模块;所述的RAM内存与所述的ARM处理器相互连接,所述的Flash闪存与所述的ARM处理器相互连接,所述的USB接口与所述的ARM处理器相互连接,所述的LAN网络模块与所述的ARM处理器相互连接;所述的LAN网络模块包括LAN网卡和第一网络变压器;所述的LAN网卡和所述的第一网络变压器相互连接。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RM处理器的电路原理图。该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有关ARM处理器的最佳实施例,从本图中可以看到:所述的ARM处理器包括集成电路U1、第四晶振Y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二十九电容C29、第三十电容C30、第三十一电容C31、第三十二电容C32、第三十三电容C33、第三十四电容C34、第四十一电容C41、第四十三电容C43、第四十四电容C44、第九十六电容C96、第九十七电容C97、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和电感L2。
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VDDCORE接线脚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三十一电容C31的一端和1.8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三十一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PLLRCA接线脚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三十电容C30的一端,所述的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接第二十九电容C29的一端,所述的接第二十九电容C2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三十电容C3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VDDPLLB和VDDPLLA接线脚都连接所述的第三十四电容C34的一端和1.8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三十四电容C34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XOUT接线脚连接所述的第三电阻R3的一端,所述的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四晶振Y4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三十二电容C32的一端,所述的第四晶振Y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三十三电容C33的一端和所述的第四电阻R4的一端,所述的第三十三电容C33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三十二电容C32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的第四电阻R4另一端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XIN接线脚;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OSCSEL接线脚连接所述的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的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VDDBU接线脚连接1.8V电源端子;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GNDBU接线脚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AGAND接线脚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四十三电容C43的一端、所述的第九十六C96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九电阻R9的一端,所述的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四十三电容C4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AVDD接线脚、所述的第九十六电容C96的另一端、所述的电感L2的一端和所述的第八电阻R8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四十四电容C44的一端、所述的第九十七电容C97的一端和所述的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四十四电容C44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九十七电容C97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所述的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VREFP接线脚和所述的第四十一电容C41的一端,所述的第四十一电容C4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TST接线脚连接连接所述的第七电阻R7的一端,所述的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BMS接线脚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第二开关S2的一端,所述的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二开关S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NRST接线脚连接所述的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的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开关S1的一端,所述的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GND接线脚分别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VDDIOM、VDDIOP0和VDDIOP1接线脚分别连接3.3V电源端子。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RAM内存的电路原理图。该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有关RAM内存的最佳实施例,从本图中可以看到:所述的RAM电路内存包括集成电路U6和U7、第八十七电阻R87、第八十八电阻R88、第九十二电阻R92、第九十三电阻R93、第三十五电容C35、第三十六电容C36、第三十七电容C37、第三十八电容C38、第三十九电容C39、第四十电容C40、第四十二电容C42、第四十五电容C45、第四十六电容C46、第四十七电容C47、第四十八电容C48、第四十九电容C49、第五十电容C50、第五十一电容C51。
所述的集成电路U6的
Figure BSA00000418942400051
接线脚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八十八电阻R88和第八十七电阻R87的一端,所述的第八十八电阻R88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八十七电阻R87的另一端连接SDCS端口;所述的第三十五电容C35、第三十六电容C36、第三十七电容C37、第三十八电容C38、第三十九电容C39、第四十电容C40、第四十二电容C42的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和所述的集成电路U6的VDD和VDDQ接线脚,所述的第三十五电容C35、第三十六电容C36、第三十七电容C37、第三十八电容C38、第三十九电容C39、第四十电容C40、第四十二电容C42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6的VSS和VSSQ接线脚分别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7的A10、BA0、BA1、CKE、CLK、
Figure BSA00000418942400052
Figure BSA00000418942400053
分别连接SDA10、BA0、BA1、SDCKE、SDCK、CAS、RAS、SDWE网络标号;所述的集成电路U7的
Figure BSA00000418942400054
接线脚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九十三电阻R93的一端和第九十二电阻R92的一端,所述的第九十三电阻R93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九十二电阻R92的另一端连接SDCS端口;所述的第四十五电容C45、第四十六电容C46、第四十七电容C47、第四十八电容C48、第四十九电容C49、第五十电容C50和第五十一电容C51的一端分别连接3.3V电源端子和所述的集成电路U7的VDD和VDDQ接线脚,所述的第四十五电容C45、第四十六电容C46、第四十七电容C47、第四十八电容C48、第四十九电容C49、第五十电容C50和第五十一电容C51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7的VSS和VSSQ接线脚分别接地。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Flash闪存的电路原理图。该附图是Flash闪存的电路原理图的最佳实施例,从图中可以看到:所述的Flash闪存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2、第八十九电阻R89、第九十电阻R90、第九十一电阻R91、第七十三电容C73和跳线开关S3。
所述的集成电路U12的
Figure BSA00000418942400061
接线脚连接所述的第八十九电阻R89的一端,所述的第八十九电阻R89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集成电路U12的接线脚连接所述的第九十电阻R90的一端,所述的第九十电阻R90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集成电路U12的
Figure BSA00000418942400063
接线脚分别连接第九十一电阻R91的一端和所述的跳线开关S3的一端,所述的第九十一电阻R91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跳线开关S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2的PRE接线脚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2的VCC接线脚分别连接3.3V电源端子和第七十三电容C73的一端,所述的第七十三电容C7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2的VSS接线脚接地。
附图5和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USB接口和第二USB接口的具体电路原理图。该图也是第一USB接口和第二USB接口的最佳实施例。从图中也可以看到,其包括第一USB插座J1和第二USB插座J2、第一磁珠LB1和第二磁珠LB2。
所述的第一USB插座J1的VCC接线脚连接所述的第一磁珠LB1的一端,所述的第一磁珠LB1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一USB插座J1的GND接线脚接地;所述的第二USB插座J2的VCC接线脚连接所述的第二磁珠LB2的一端,所述的第二磁珠LB2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二USB插座J2的GND接线脚接地。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LAN网络模块的具体电路原理图。该图也是LAN网络模块的最佳实施例,从图中可以看到所述的LAN网络模块包括集成电路U2、第一晶振Y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和第二十一电阻R21、阻排RP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九十四电容C94、第九十五电容C95、电感L1、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和第1网络变压器T1;
所述的第一晶振Y1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REF_CLK/XT2接线脚和所述的第四电容C4的一端,所述的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一晶振Y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XT1接线脚和所述的第五电容C5的一端,所述的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COL/RMII接线脚,其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接线脚,所述的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所述的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DISMDIX接线脚,所述的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分别连接3.3V电源端子和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DVDD接线脚,所述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DGND接线脚和PWRDWN接线脚分别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TX+接线脚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和第1网络变压器T1的1接线脚,所述的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和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所述的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TX-接线脚和第1网络变压器T1的3接线脚;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接线脚RX+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和所述的第1网络变压器T1的6接线脚,所述的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九电容C9的一端,所述的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RX-接线脚和第1网络变压器T1的8接线脚;所述的第1网络变压器T1的15接线脚连接所述的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的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二十一电阻R21一端和所述的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所述的第二十一电阻R21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1网络变压器T1的10接线脚,所述的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AVDDR接线脚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九十四电容C94的一端和所述的电感L1的一端,所述的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九十四电容C94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的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九十五电容C95的一端和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九十五电容C9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AVDDT接线脚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八电容C8的一端和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AGND接线脚接地;所述的第十三电阻R1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BGRESG和BGRES接线脚;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LEDMODE接线脚连接所述的排阻RP1的1脚;所述的排阻RP1的2、4和6脚分别连接3.3V电源端子,其3脚分别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LED1/OP1接线脚和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D2阴极,其5脚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LED2/OP2接线脚和和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D1阴极,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D2阳极连接所述的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所述的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D 1阳极连接所述的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所述的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
主要原理为:ARM处理器为嵌入式模块的核心,也是本发明的控制中心,负责检测USB存储设备的接入状态,并读取其指定内容,通过LAN接口将数据发送到指定的IP地址。RAM内存主要存储运行时需要临时存储的数据,但断电后其中数据也将消失,只适合暂存一些CPU经常使用的数据Flash闪存为永久性存储器,断电后其中数据不会消失,负责存储运行时所必须的重要数据以及用户需要保存的数据,但存取速度较慢。USB接口主要为USB存储设备与ARM处理器之间数据传输提供物理接口,当有USB存储设备接入时,USB总线上将会有一个电平变化的过程,ARM处理器根据此变化即可检测到USB设备的插拔动作,其包括USB HOST接口和USB DEVICE接口,所述的HOST接口用于连接USB存储设备,所述的DEVICE接口主要供调试ARM程序时使用(。LAN网络模块提供网络接口,从USB存储设备读取的数据将通过该LAN网络模块传输至光纤单向传输模块。当有USB存储设备插入其USB接口时,ARM处理器将检测到此动作并读取其设备信息,并发出控制信号使电源控制模块各部分开始输出电压,然后告知操作系统根据设备信息加载所需驱动,并读取USB存储设备中数据,将其暂存在RAM内存中,然后发送至LAN网络模块,最后发送至光纤单向传输模块的第二网络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配合光纤单向导入设备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涉密数据通过USB存储设备被窃取的难题,确保了重要信息的安全。

Claims (6)

1.一种光纤单向导入设备的嵌入式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嵌入式模块包括ARM处理器、RAM内存、Flash闪存、USB接口和LAN网络模块;
所述的RAM内存与所述的ARM处理器相互连接,所述的Flash闪存与所述的ARM处理器相互连接,所述的USB接口与所述的ARM处理器相互连接,所述的LAN网络模块与所述的ARM处理器相互连接;
所述的LAN网络模块包括LAN网卡和第一网络变压器;
所述的LAN网卡和所述的第一网络变压器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ARM处理器包括集成电路U1、第四晶振Y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二十九电容C29、第三十电容C30、第三十一电容C31、第三十二电容C32、第三十三电容C33、第三十四电容C34、第四十一电容C41、第四十三电容C43、第四十四电容C44、第九十六电容C96、第九十七电容C97、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和电感L2;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VDDCORE接线脚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三十一电容C31的一端和1.8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三十一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PLLRCA接线脚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三十电容C30的一端,所述的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接第二十九电容C29的一端,所述的接第二十九电容C2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三十电容C3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VDDPLLB和VDDPLLA接线脚都连接所述的第三十四电容C34的一端和1.8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三十四电容C34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XOUT接线脚连接所述的第三电阻R3的一端,所述的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四晶振Y4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三十二电容C32的一端,所述的第四晶振Y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三十三电容C33的一端和所述的第四电阻R4的一端,所述的第三十三电容C33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三十二电容C32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的第四电阻R4另一端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XIN接线脚;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OSCSEL接线脚连接所述的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的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VDDBU接线脚连接1.8V电源端子;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GNDBU接线脚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AGAND接线脚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四十三电容C43的一端、所述的第九十六C96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九电阻R9的一端,所述的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四十三电容C4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AVDD接线脚、所述的第九十六电容C96的另一端、所述的电感L2的一端和所述的第八电阻R8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四十四电容C44的一端、所述的第九十七电容C97的一端和所述的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四十四电容C44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九十七电容C97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所述的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VREFP接线脚和所述的第四十一电容C41的一端,所述的第四十一电容C4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TST接线脚连接连接所述的第七电阻R7的一端,所述的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BMS接线脚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第二开关S2的一端,所述的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二开关S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NRST接线脚连接所述的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的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开关S1的一端,所述的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GND接线脚分别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的VDDIOM、VDDIOP0和VDDIOP1接线脚分别连接3.3V电源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RAM电路内存包括集成电路U6和U7、第八十七电阻R87、第八十八电阻R88、第九十二电阻R92、第九十三电阻R93、第三十五电容C35、第三十六电容C36、第三十七电容C37、第三十八电容C38、第三十九电容C39、第四十电容C40、第四十二电容C42、第四十五电容C45、第四十六电容C46、第四十七电容C47、第四十八电容C48、第四十九电容C49、第五十电容C50、第五十一电容C51;
所述的集成电路U6的
Figure FSA00000418942300031
接线脚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八十八电阻R88和第八十七电阻R87的一端,所述的第八十八电阻R88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八十七电阻R87的另一端连接SDCS端口;所述的第三十五电容C35、第三十六电容C36、第三十七电容C37、第三十八电容C38、第三十九电容C39、第四十电容C40、第四十二电容C42的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和所述的集成电路U6的VDD和VDDQ接线脚,所述的第三十五电容C35、第三十六电容C36、第三十七电容C37、第三十八电容C38、第三十九电容C39、第四十电容C40、第四十二电容C42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6的VSS和VSSQ接线脚分别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7的A10、BA0、BA1、CKE、CLK、
Figure FSA00000418942300032
Figure FSA00000418942300033
分别连接SDA10、BA0、BA1、SDCKE、SDCK、CAS、RAS、SDWE网络标号;所述的集成电路U7的
Figure FSA00000418942300034
接线脚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九十三电阻R93的一端和第九十二电阻R92的一端,所述的第九十三电阻R93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九十二电阻R92的另一端连接SDCS端口;所述的第四十五电容C45、第四十六电容C46、第四十七电容C47、第四十八电容C48、第四十九电容C49、第五十电容C50和第五十一电容C51的一端分别连接3.3V电源端子和所述的集成电路U7的VDD和VDDQ接线脚,所述的第四十五电容C45、第四十六电容C46、第四十七电容C47、第四十八电容C48、第四十九电容C49、第五十电容C50和第五十一电容C51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7的VSS和VSSQ接线脚分别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Flash闪存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2、第八十九电阻R89、第九十电阻R90、第九十一电阻R91、第七十三电容C73和跳线开关S3;
所述的集成电路U12的
Figure FSA00000418942300041
接线脚连接所述的第八十九电阻R89的一端,所述的第八十九电阻R89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集成电路U12的
Figure FSA00000418942300042
接线脚连接所述的第九十电阻R90的一端,所述的第九十电阻R90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集成电路U12的
Figure FSA00000418942300043
接线脚分别连接第九十一电阻R91的一端和所述的跳线开关S3的一端,所述的第九十一电阻R91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跳线开关S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2的PRE接线脚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2的VCC接线脚分别连接3.3V电源端子和第七十三电容C73的一端,所述的第七十三电容C7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12的VSS接线脚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USB接口电路包括第一USB插座J1和第二USB插座J2、第一磁珠LB1和第二磁珠LB2;
所述的第一USB插座J1的VCC接线脚连接所述的第一磁珠LB1的一端,所述的第一磁珠LB1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一USB插座J1的GND接线脚接地;所述的第二USB插座J2的VCC接线脚连接所述的第二磁珠LB2的一端,所述的第二磁珠LB2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二USB插座J2的GND接线脚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LAN网铬模块包括集成电路U2、第一晶振Y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和第二十一电阻R21、阻排RP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九十四电容C94、第九十五电容C95、电感L1、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和第1网络变压器T1;
所述的第一晶振Y1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REF_CLK/XT2接线脚和所述的第四电容C4的一端,所述的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一晶振Y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XT1接线脚和所述的第五电容C5的一端,所述的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COL/RMII接线脚,其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
Figure FSA00000418942300051
接线脚,所述的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所述的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DISMDIX接线脚,所述的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分别连接3.3V电源端子和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DVDD接线脚,所述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DGND接线脚和PWRDWN接线脚分别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TX+接线脚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和第1网络变压器T1的1接线脚,所述的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和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所述的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TX-接线脚和第1网络变压器T1的3接线脚;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接线脚RX+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和所述的第1网络变压器T1的6接线脚,所述的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九电容C9的一端,所述的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RX-接线脚和第1网络变压器T1的8接线脚;所述的第1网络变压器T1的15接线脚连接所述的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所述的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二十一电阻R21一端和所述的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所述的第二十一电阻R21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1网络变压器T1的10接线脚,所述的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AVDDR接线脚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九十四电容C94的一端和所述的电感L1的一端,所述的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九十四电容C94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的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九十五电容C95的一端和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九十五电容C9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AVDDT接线脚分别连接所述的第八电容C8的一端和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AGND接线脚接地;所述的第十三电阻R1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BGRESG和BGRES接线脚;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LEDMODE接线脚连接所述的排阻RP1的1脚;所述的排阻RP1的2、4和6脚分别连接3.3V电源端子,其3脚分别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LED1/OP1接线脚和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D2阴极,其5脚连接所述的集成电路U2的LED2/OP2接线脚和和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D1阴极,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D2阳极连接所述的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所述的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D1阳极连接所述的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所述的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子。
CN2011200117144U 2011-01-17 2011-01-17 光纤单向导入设备的嵌入式模块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28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117144U CN201928282U (zh) 2011-01-17 2011-01-17 光纤单向导入设备的嵌入式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117144U CN201928282U (zh) 2011-01-17 2011-01-17 光纤单向导入设备的嵌入式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28282U true CN201928282U (zh) 2011-08-10

Family

ID=44432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11714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28282U (zh) 2011-01-17 2011-01-17 光纤单向导入设备的嵌入式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282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9755A (zh) * 2014-07-25 2016-09-07 山东中鸿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智能化控制的云终端用usb集线模块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9755A (zh) * 2014-07-25 2016-09-07 山东中鸿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智能化控制的云终端用usb集线模块
CN106094623A (zh) * 2014-07-25 2016-11-09 山东中鸿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进行集中管理的云终端用usb集线模块
CN105929755B (zh) * 2014-07-25 2018-06-12 山东中鸿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智能化控制的云终端用usb集线模块
CN106094623B (zh) * 2014-07-25 2018-08-07 山东中鸿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进行集中管理的云终端用usb集线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50134U (zh) 一种移动电源type-c接口管理电路
CN104067200B (zh) 经由单线的电池的通信和监测
CN209514613U (zh)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开发板
CN202076771U (zh) 一种usb otg电路及应用其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4218996B (zh) 光模块
CN104281465A (zh) 计算机及其唤醒方法
CN201928282U (zh) 光纤单向导入设备的嵌入式模块
CN205015882U (zh) 一种烧录器转接卡
CN201045621Y (zh) 具有停电抄表电源装置的电能表
CN106329482A (zh) 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及电源管理方法
CN201918590U (zh) Usb连接线
CN204045206U (zh) 基于wifi连接的移动存储设备
CN102306003A (zh) 一种嵌入式通用标准化平台
CN201667094U (zh) 用于预付费电能表的cpu卡管理电路
CN203276525U (zh) 便于近距离数据传输嵌入式测试系统
CN206209928U (zh) 一种智能锁
CN201262720Y (zh) 实时时钟电路
CN206236426U (zh) 一种蓝牙设备及其语音控制电路
CN203606465U (zh) 装备原位测试仪
CN205847285U (zh) 一种光纤收发器
CN202586482U (zh) 适用于二代证手持核验仪读卡模块的电源控制电路
CN201654825U (zh) USB Key装置
CN204462319U (zh) 一种电容器内爆与闪火的检测装置及系统
CN2718658Y (zh) 外挂式税控器
CN101957926A (zh) 一种由支持纳瓦技术mcu控制和组成的射频卡读写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