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93451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93451U
CN201893451U CN2010205840544U CN201020584054U CN201893451U CN 201893451 U CN201893451 U CN 201893451U CN 2010205840544 U CN2010205840544 U CN 2010205840544U CN 201020584054 U CN201020584054 U CN 201020584054U CN 201893451 U CN201893451 U CN 201893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nector
insulating body
base portion
shield shell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840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卡斯特·拿阿尊·纳哥斯
汪希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riority to CN2010205840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93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93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934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一屏蔽壳体。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及一舌板,该基部具有一前端面与一后端面。该屏蔽壳体具有一上壁与一下壁及连接该上壁与该下壁的两侧壁,其前端包围在该舌板的四周以形成一对接腔。此外,该屏蔽壳体上设有四固定脚;该屏蔽壳体的上壁与下壁分别朝向该对接腔内突伸出至少一挡止部,其中各挡止部的前端均设置有挡止面,各挡止面均设置在该绝缘本体基部前端面的前方,这些挡止面可以与另一对接电连接器相抵接,以阻止其进一步插入与该绝缘本体的基部相抵接。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对接过程中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受力移位,同时可以满足微型化的产品要求。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防止对接时绝缘本体受力移位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尤其是插座连接器在对接过程中需要承受来自对接插头的插入力。如果绝缘本体自身没有很好的定位设计,加之插入力量过大,就会在对接过程中发生移位,导致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与电路板之间的焊点受损,造成电连接不稳定,甚至电连接器损坏。
针对该问题,中国专利第200520003010.7号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的壳体结构。如图1所示,该壳体70是包覆由胶芯71与端子(未示出)组成的端子座,形成一电连接器7,具有一对接口73可供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插入,达到电性连接的效果。该壳体70在其侧壁内侧适当位置设有止挡部700,该止挡部700的构造是在壳体70上向内形成凸块,该止挡部700距离对接口73的距离为对应对接连接器插入的深度,以限制对接连接器的插入深度;从而防止对接连接器插入力量过大造成胶芯71移位。此外,壳体70还可以设有若干个接脚701使该电连接器7以表面贴装的方式固定于电路板(未图示)上。
然而,该专利中的电连接器壳体构造仅仅从壳体外部展示了大致的止挡部设计,并没有展示出全面具体的止挡部设计(如止挡部与胶芯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结构配合关系),其止挡部的实际止挡效果难以具体判断。在对接连接器插入力量过大时,这种止挡部可能无法提供较好的止挡效果,胶芯仍有移位的可能。另一方面,如果要提高止挡部的强度,其在对接方向上势必要具有足够的长度方可,但是这往往导致电连接器的长度相应增加,不利于产品的小型化。
因此,现有的电连接器仍需进一步改进,以提高止挡部的止挡效果并适应产品微型化的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可以有效减少对接过程中另一对接电连接器对其绝缘本体的冲击,且有利于产品的微型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若干固定于该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包覆于该绝缘本体外围的一屏蔽壳体。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及一舌板,该基部具有相对的一前端面与一后端面,该舌板是自该基部的前端面向前突伸而出的。该屏蔽壳体具有相对的一上壁与一下壁以及连接该上壁与该下壁的两侧壁,其前端包围在该舌板的四周以形成一对接腔。此外,该屏蔽壳体上设有至少一固定脚;该屏蔽壳体的上壁与下壁分别朝向该对接腔内突伸出至少一挡止部,其中各挡止部的前端均设置有挡止面,各挡止面均设置在该绝缘本体基部前端面的前方,这些挡止面可以与另一对接电连接器相抵接,以阻止其进一步插入与该绝缘本体的基部相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的基部在该舌板的上方与下方位置处对应至少一挡止部分别设有至少一容置槽,各容置槽设置于该基部的上下两侧,其是自该基部的前端面向后凹陷延伸形成的。该挡止部的后部容置于该容置槽内,而其前部则向前突伸出该容置槽外。该屏蔽壳体上共设置有三个挡止部,这三个挡止部是呈品字形排布,且他们的挡止面是垂直于插入方向的一垂直面,沿插入方向处于同一插入深度位置处。在一实施例中,该上壁的挡止部是向内突伸出的凸起,而该下壁的挡止部是向内弯折突伸出的弯折臂,该两弯折臂在下壁上对应形成两开孔,其中该两弯折臂是从开孔与插入方向平行的侧缘垂直于插入方向向内弯折延伸而出的。该屏蔽壳体还向内突伸出至少两抵顶部,其抵顶于该绝缘本体基部的后端面上。该两抵顶部是从该屏蔽壳体弯折突伸出的两弯折臂,该两弯折臂在该屏蔽壳体上对应形成两开孔,其中该两弯折臂是从该开孔与插入方向平行的侧缘垂直于插入方向向内弯折延伸而出的。该屏蔽壳体的固定脚是对应固定于电路板上的相应固定孔内或焊垫上。该电连接器是以沉板式固定于电路板上,该导电端子的焊接部是表面贴接固定到该电路板上,该屏蔽壳体的下壁是低于该导电端子的焊接部。该电连接器是一符合Micro-HDMI接口规范的连接器插座。该电连接器舌板的上下表面上并列设有若干前后延伸的端子安装槽,各端子安装槽进一步延伸贯穿该基部的前端面至后端面,这些导电端子是对应插设固定在端子安装槽内,其前端朝向该舌板表面的内侧较宽,而背离该舌板表面的外侧较窄。该端子安装槽的前端也对应该导电端子具有一外窄内宽的卡固结构。
与现有电连接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在屏蔽壳体的上壁与下壁上均设有挡止部,并设置有固定脚;因而在对接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将对接插头的插入力通过挡止部与固定脚转移至电路板上,防止绝缘本体在对接过程中移位,保证产品电连接的稳定性。在绝缘本体的基部上设置相应的容置槽,挡止部的后部容置于容置槽内,而前端突伸出基部的前端面外,使挡止部沿插入方向具有较长的长度并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可充分利用电连接器的内部空间而不至于增加对接腔的宽度与长度,有利于产品的微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现有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安装于一电路板上,及一配合的对接插头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及电路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又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安装至一电路板上的俯视图;
图9是沿图8中ZZ线截取的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对其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3、4、5、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是一符合Micro-HDMI接口规范的连接器插座,其是以沉板式固定于一相应的电路板5上,供与之相匹配的一对接插头6插入对接。该电连接器1包含一绝缘本体2、若干固定于该绝缘本体2上的导电端子3及一包覆在该绝缘本体2外围的屏蔽壳体4。该电路板5上设有用于固定导电端子3的多个焊垫53及用于固定该屏蔽壳体4的四固定孔54。该对接插头6具有一金属壳体61,该金属壳体61具有面向该电连接器1的一对接端面62。
如图4、5、6、7、8、9所示,该绝缘本体2具有一基部20,及自该基部20上向前突伸出的一舌板21。该基部20大致呈长方体形,具有面向对接插头6的一前端面200,及与该前端面200相对的一后端面201;该舌板21是从该基部20的前端面200上向前突伸而出的。该基部20在该舌板21的上方与下方分别设有至少一在前端面200上设有开口的容置槽202,这些容置槽202是设置在该基部20的上下两侧,并自基部20的前端面200向后凹陷延伸形成的。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基部20于舌板21上方在其中部设有一个容置槽202,于舌板21下方在其两侧也设有两个容置槽202。该舌板21的上下表面上并列设有若干前后延伸的端子安装槽203,各端子安装槽203进一步延伸贯穿该基部20的前端面200至后端面201。
每一个导电端子3具有一接触部30、一焊接部31及连接在该接触部30与焊接部31之间的一连接部32。这些导电端子3的接触部30是对应插设固定在舌板21上的端子安装槽203内,用于电性连接对接插头6,其中接触部30前端朝向舌板21表面的内侧较宽,而背离舌板21表面的外侧较窄(见图4),该端子安装槽203的前端也对应该导电端子3的接触部30具有一外窄内宽的卡固结构,该接触部30与端子安装槽203相配合将使其前端无法向外发生翘曲。该连接部32自接触部30向后延伸出该基部20的后端面201外,同时具有固定的作用,通过与相应端子安装槽203的干涉将该导电端子3固定于相应的端子安装槽203内。该焊接部31自连接部32的后端继续向后延伸,其中安装于舌板21上表面的端子安装槽203内的上排导电端子35的焊接部31是自连接部32向下弯折再向后水平延伸,而位于舌板21下表面的端子安装槽203内的下排导电端子36的焊接部32是自连接部32向上弯折再向后水平延伸,以使各导电端子3的焊接部3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便于对应焊接至电路板5上的相应焊垫53上。
该屏蔽壳体4是一金属壳体,其前端包围在舌板21的四周以形成一对接腔40,且朝向对接腔40内突伸出至少一挡止部41。各挡止部41的前端均设置有一挡止面412,各挡止面412均设置在绝缘本体2基部20前端面200的前方(见图9),从而当该电连接器1与匹配的对接插头6对接时,挡止部41的挡止面412将早于绝缘本体2的基部20与对接插头6的金属外壳61的对接端面62抵接在一起,以阻止对接插头6进一步插入与绝缘本体2的基部20相抵接,从而避免过大的插入力对绝缘本体2造成冲击。
在本实施例中,该屏蔽壳体4具有相对的一上壁43与一下壁44,及连接该上壁43与下壁44的两侧壁45。该屏蔽壳体4的上壁43向内突伸出一挡止部41,该屏蔽壳体4的下壁44向内突伸出两挡止部41,其中这三个挡止部41是呈品字形排布,其中各挡止面412是垂直于插入方向的一垂直面,沿插入方向处于同一插入深度位置处,这种挡止面412设置可以较为均匀地承受对接插头6的插入力,减少对接插头6偏斜插入时作用在舌板21上的插入力。挡止部41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位于上壁43上的挡止部41是呈向内突伸出的一凸起,而位于下壁44的挡止部41是呈向内弯折突伸出的两弯折臂,该两弯折臂是从屏蔽壳体4冲压而成的,在下壁44上对应形成两开孔414,其中该两弯折臂是分别从两开孔414上与插入方向平行的侧缘416垂直于插入方向向内弯折延伸而出的,这种弯折结构使弯折臂沿对接方向可以具有比屏蔽壳体4的壁厚大得多的长度,因而可以使弯折臂具有较强的挡止强度。各挡止部41的后部容置于相应的容置槽202内,而前部则向前突伸出容置槽202外;从而可以使挡止部41沿插入方向具有足够的长度保证其强度,也不会占用对接腔40太多的空间。该屏蔽壳体4的上壁43于挡止部41后方还向内突伸出两抵顶部46,其抵顶于绝缘本体2的基部20的后端面201,以抵消对接插头6插入时作用在绝缘本体2的舌板21和导电端子3上的部分插入力,防止绝缘本体2向后移位。具体而言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该两抵顶部46是从该屏蔽壳体4上壁43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弯折突伸出的两弯折臂,该两弯折臂在上壁43上对应形成两开孔462,其中该两弯折臂也是分别从两开孔462上与插入方向平行的侧缘464垂直于插入方向向内弯折延伸而出的,其前侧面抵顶于绝缘本体2的基部20的后端面201,这种延伸结构可以使弯折臂具有较强的抵顶强度。该屏蔽壳体4的下壁44在挡止部41前方还向对接腔40内突伸出两弹性臂47,用于固持插入的对接插头6。该屏蔽壳体4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两固定脚48,以将屏蔽壳体4固定于电路板5的相应固定孔54内。此外,由于该电连接器1是以沉板式固定于电路板5上,该导电端子3的焊接部31是表面贴接固定到电路板5上,该屏蔽壳体4的下壁44是低于该导电端子3的焊接部31,从而达到降低电连接器1与电路板5的整体高度的目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屏蔽壳体4的上壁43与下壁44上均设有至少一挡止部41,各挡止部41前端的挡止面412均设置在该绝缘本体2基部20前端面200的前方;再在屏蔽壳体4上设有用于固定到电路板5上的固定脚48;这样一来在对接过程中挡止部41前端的挡止面412将先与对接插头6的金属外壳61的对接端面62抵接在一起,使其无法进一步插入与该绝缘本体2的基部20相抵接,再通过屏蔽壳体4上的固定脚48将对接插头6的插入力转移到电路板5及用于对应固定电路板5的机架(图中未示出)上,这种挡止部41设置可以更均匀更有效地将对接插头6的大部分插入力通过挡止部41与固定脚48转移至电路板5上,防止对绝缘本体2造成冲击,导致固定在绝缘本体2上的导电端子3与电路板5之间的电连接关系被破坏。另外,通过在绝缘本体2的基部20上设置相应的容置槽202,使挡止部41的后部容置于容置槽202内,仅前端突伸出于基部20的前端面200前方,这样一来挡止部41沿插入方向将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其强度,且充分利用电连接器1的内部空间而不至于过分增加对接腔40的长度,有利于产品的微型化。此外,该屏蔽壳体4的上壁43在挡止部41的后方还向内突伸出两抵顶部46,其抵顶于绝缘本体2的基部20的后端面201上,同样可防止绝缘本体2向后移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公开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及公开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若干固定于该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包覆于该绝缘本体外围的一屏蔽壳体;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及一舌板,该基部具有相对的一前端面与一后端面,该舌板是自该基部的前端面向前突伸而出的;该屏蔽壳体具有相对的一上壁与一下壁以及连接该上壁与该下壁的两侧壁,其前端包围在该舌板的四周以形成一对接腔,该屏蔽壳体上设有至少一固定脚;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体的上壁与下壁分别朝向该对接腔内突伸出至少一挡止部,其中各挡止部的前端均设置有挡止面,各挡止面均设置在该绝缘本体基部前端面的前方,这些挡止面可以与另一对接电连接器相抵接,以阻止其进一步插入与该绝缘本体的基部相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基部在该舌板的上方与下方位置处对应所述至少一挡止部设有至少一容置槽,这些容置槽分别设置于该基部的上下两侧,其是自该基部的前端面向后凹陷延伸形成的;该挡止部的后部容置于容置槽内,而其前部则向前突伸出容置槽外。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体上共设置有三个挡止部,这三个挡止部是呈品字形排布的,他们的挡止面均是垂直于插入方向的一垂直面,且沿插入方向处于同一插入深度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壁的挡止部是向内突伸出的凸起,而该下壁的挡止部是向内弯折突伸出的两弯折臂,该两弯折臂在该下壁上对应形成两开孔,其中该两弯折臂是分别从该两开孔上与插入方向平行的侧缘垂直于插入方向向内弯折延伸而出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体还向内突伸出至少两抵顶部,其抵顶于该绝缘本体的基部的后端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两抵顶部是从该屏蔽壳体上弯折突伸出的两弯折臂,该两弯折臂在该屏蔽壳体上对应形成两开孔,其中该两弯折臂是从该两开孔上与插入方向平行的侧缘垂直于插入方向向内弯折延伸而出的。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体的固定脚是对应固定于电路板上的固定孔内或焊垫上。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是以沉板式固定于电路板上,该导电端子的焊接部是表面贴接固定到该电路板上,该屏蔽壳体的下壁是低于该导电端子的焊接部。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是一符合Micro-HDMI接口规范的连接器插座。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的舌板的上下表面上并列设有若干前后延伸的端子安装槽,各端子安装槽进一步延伸贯穿该基部的前端面至后端面,这些导电端子是对应插设固定在这些端子安装槽内,其前端朝向该舌板表面的内侧较宽,而背离该舌板表面的外侧较窄,该端子安装槽的前端也对应该导电端子具有一外窄内宽的卡固结构。
CN2010205840544U 2010-10-27 2010-10-27 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93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840544U CN201893451U (zh) 2010-10-27 2010-10-27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840544U CN201893451U (zh) 2010-10-27 2010-10-27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93451U true CN201893451U (zh) 2011-07-06

Family

ID=44222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84054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93451U (zh) 2010-10-27 2010-10-27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934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2960A (zh) * 2013-04-22 2014-10-2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合件与电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2960A (zh) * 2013-04-22 2014-10-2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合件与电子装置
CN104112960B (zh) * 2013-04-22 2016-05-25 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合件与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38995U (zh) 连接器
US1011610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097691B (zh) 电连接器
CN203983548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1018034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708279U (zh) 电连接器
US807534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498668U (zh) 电连接器
CN203026652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5633663A (zh) 电连接器
CN102544924B (zh) 具有屏蔽罩的连接器和具有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CN201142421Y (zh) 电连接器
CN108233024B (zh) 电连接器
CN203135057U (zh)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CN201893451U (zh) 电连接器
CN201829689U (zh) 电连接器
CN201038551Y (zh) 电池连接器
CN102055090B (zh) 电连接器
CN101222096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1946782U (zh) 一种电池连接器
CN209860207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0123804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3466380U (zh) 电连接器
CN208173836U (zh) 电连接器
CN203536647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