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89956U - 柔版印刷机的传墨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版印刷机的传墨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89956U CN201889956U CN2010205674879U CN201020567487U CN201889956U CN 201889956 U CN201889956 U CN 201889956U CN 2010205674879 U CN2010205674879 U CN 2010205674879U CN 201020567487 U CN201020567487 U CN 201020567487U CN 201889956 U CN201889956 U CN 2018899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k
- roller
- pump
- flexible pipe
- pri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柔板印刷机的传墨印刷装置,其传墨系统包括墨泵、进墨软管、出墨软管、墨斗盒、储墨容器,储墨容器内贮存有水性墨,进墨软管和出墨软管的一端连接储墨容器,另一端连接墨斗盒,其墨泵动力的输入端直联于网纹传墨辊另一端的轴上,带动墨泵转动,将水性墨输送到墨斗盒,实现与网纹传墨辊与墨泵同步为印刷均匀供墨。在中心大辊筒内设置循环液体恒温冷却腔,对中心大辊筒实施循环液冷却恒温,使中心大辊筒处于恒温工作状态,避免反复交替的热胀冷缩变化,产生内部应力造成金属中心大滚筒的几何尺寸精度微观变形,造成着墨精度降低问题,保证和提高了印刷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版印刷机的传墨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使用的柔性版印刷机的传墨印刷装置,包括中心大滚筒1和在中心大辊筒1周围采用卫星式方式布置的多色油墨的印刷色组,参见图1,每组印刷色组包括印刷版辊2、网纹传墨辊3和传墨系统,传墨系统由储墨容器7、进墨软管5、出墨软管6、墨斗盒4和墨泵8组成,储墨容器7内的水性墨通过有墨泵8、进墨软管5泵进墨斗盒4,给网纹传墨辊3供墨,网纹传墨辊3然后将墨转移至印刷版辊2上,印刷版辊2上的油墨印刷到中心大辊筒1的纸上。墨斗盒4内多余的墨通过出墨软管6回流到储墨容器7内。这样的供墨系统不能控制供墨量,容易导致供墨过多或供墨过少,造成供墨量不均匀。
为了控制供墨量,目前很多柔性版印刷机采用电子控制系统控制各印刷色组独立的墨泵电机转速而带动墨泵8进行供墨,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解决供墨量不均匀的问题,但是由于电机泵的工作速度及供墨流量的操作控制繁杂,并且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复杂而昂贵,由此带来整个柔性版印刷机操作复杂、体积偏大和成本价格上升。
另外现在使用的柔性版印刷机的传墨印刷装置的水性墨通过墨泵8,会造成水墨与墨泵的相互污染,影响印刷质量,而且墨泵的清洗也很困难。
目前在柔性版印刷机中心大滚筒烘干系统,参见图2,其包括各色组加热干燥箱400,在每两个印刷色组200之间设置一组加热干燥箱400来进行烘干,中心大滚筒的温度会上升至50℃以上。金属的中心大滚筒温度经过一定时间反复交替的热胀冷缩变化,产生内部应力造成金属中心大滚筒的几何尺寸精度微观变形,造成着墨精度降低,直接影响到印刷质量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柔版印刷机传墨印刷装置,以网纹辊轴端直联墨泵的简单结构和低廉的制造成本来实现水性墨的供墨流量和流速的自动控制,以满足柔性版印刷机印刷时的最佳传墨量和印刷质量。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利用液体循环冷却系统解决中心大滚筒受加热干燥温度影响,经过一定时间反复交替的热胀冷缩变化,产生内部应力造成金属中心大滚筒的几何尺寸精度微观变形,造成着墨精度降低,直接影响到印刷质量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柔版印刷机的传墨印刷装置,包括中心大辊筒和各印刷色组以及各印刷色组加热干燥箱,各组印刷色组和各组加热干燥箱采用卫星式方式布置在中心大辊筒的周围,在每两个印刷色组之间设置一组加热干燥箱,每组印刷色组包括印刷版辊、网纹传墨辊、网纹传墨辊保湿电机和传墨系统,网纹传墨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超越离合器与网纹传墨辊一端的轴连接,网纹传墨辊、印刷版辊、中心大辊筒之间通过齿轮系传递运动;所述传墨系统包括墨泵、进墨软管、出墨软管、墨斗盒、储墨容器,储墨容器内贮存有水性墨,进墨软管和出墨软管的一端连接储墨容器,另一端连接墨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泵的输入端直联结于所述网纹传墨辊另一端的轴上,该墨泵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圆滚柱滚轮,所述的进墨软管至少有一部分绕过所述墨泵中的两个圆滚柱滚轮。
进一步特征为所述墨泵的圆滚柱滚轮为三个,并以网纹传墨辊的轴为中心成等边三角形布置。
进一步特征为所述圆滚柱滚轮能绕其轴心自转,以降低圆滚珠滚轮与进墨软管之间的摩擦力。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墨泵三个圆滚柱滚轮的连续公转和自转,不断蠕动挤压进墨软管,使进墨软管这一段内部形成真空,利用压强把储墨容器内的水性墨抽上来输送到墨斗盒的供墨腔中,给网纹传墨辊供墨,网纹传墨辊然后将墨转移至印刷版辊上,印刷版辊上的油墨印刷到中心大辊筒的纸上。当印刷速度加快、耗墨量增加,墨泵的运转速度也加快,供墨量也同步自然增加;反之,印刷速度低、耗墨量少时,墨泵的运转速度也降低,供墨量也自然减少。再则,由于水性墨进出墨泵全过程始终都在同一根软管内进行,不与墨泵的泵体实际接触,避免了水性墨与墨泵体的交叉污染,进一步保证了印刷质量,要更换印版和不同颜色的水性墨只需更换和清洗软管即可。节省了清洗时间和降低了清洗的难度。本实用新型省去了各印刷色组驱动墨泵的电机、特别还省去了一套复杂而昂贵的墨泵供墨量电子控制系统,还降低了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在中心大辊筒的内部设置有冷却腔,该冷却腔围绕中心大辊筒的辊轴周围和滚筒圆周内壁环状分布。在中心大辊筒的辊轴的一端设置有既能让辊轴转动又能够保证输入液体不渗漏的密封进水口,另一端同样设置有既能让辊轴转动又能够保证输出液体不渗漏的密封出水口,并在该中心大辊筒的辊轴内部设置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进水通道用以沟通冷却腔和进水口,出水通道用以沟通冷却腔和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向中心大辊筒的内部注入蒸馏水或皂化液,冷却中心大辊筒,使中心大辊筒保持相对恒温状态,有效地解决了中心大辊筒因温度反复交替变化而产生内部应力发生几何尺寸精度微观变形造成的印刷着墨精度降低的问题,保证或提高了印刷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柔性版印刷机中中心大辊筒与一组印刷色组之间的传墨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性板印刷机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柔性版印刷机的主传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柔性版印刷机的传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心大辊筒与两组印刷色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3至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柔板印刷机的传墨印刷装置包括中心大辊筒100,在中心大辊筒100的周围采用卫星式方式布置有多组印刷色组200和多组加热干燥箱400,在每两个印刷色组200之间设置一组加热干燥箱400。
每组印刷色组200包括印刷版辊210、网纹传墨辊220、网纹传墨辊保湿驱动电机230和传墨系统,网纹传墨辊保湿驱动电机230的输出轴通过超越离合器240与网纹传墨辊220一端的轴连接,当主机需要在工作时间暂停印刷时,为了不让网纹传墨辊表面的水性墨干结凝固,就操作网纹传墨辊220及轴端上的齿轮221与印刷版辊210和轴端上的齿轮211成脱开状态,让保湿驱动电机230只带动网纹传墨辊220和轴上的齿轮211及另一端的墨泵转动继续为网纹辊供墨使表面的水性墨成保湿状态。当主机继续正常印刷工作时就操作网纹传墨辊220及轴端上的齿轮221与印刷版辊210和轴端上的齿轮211成工作接触状态,此时墨泵保湿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并且超越离合器240与网纹传墨辊220成分离状态。由主传动系统的动力带动中心大辊筒100的辊轴110及轴上大齿轮111去啮合齿轮211带动版辊210,同时带动齿轮221和网纹传墨辊220及墨泵工作,实现印刷。
传墨系统包括墨泵256、进墨软管251、出墨软管252、墨斗盒253、储墨容器254,储墨容器254内贮存有水性墨255,进墨软管251和出墨软管252的一端连接储墨容器254,另一端连接墨盒253。墨泵256的输入轴256e直连于网纹传墨辊220另一端的轴上,由网纹传墨辊220驱动其工作。
墨泵256具有三个圆滚柱滚轮256a、256b、256c,三个圆滚柱滚轮256a、256b、256c轴设在一块等边三角板256d的三个角上,等边三角板256d与墨泵256的输入轴256e连接,在网纹传墨辊220带动下旋转。等边三角板256d带动三个圆滚柱滚轮256a、256b、256c公转,同时各个圆滚柱滚轮又绕自身的轴心自转。进墨软管251中间有一段绕过墨泵256中的两个圆滚柱滚轮256a、256b。这样当墨泵256的等边三角板256d随网纹传墨辊220旋转时,带动三个圆滚柱滚轮256a、256b、256c公转,同时各个圆滚柱滚轮又绕自身的轴心自转,将进墨软管251中的水性墨周而复始地碾挤进墨盒253,经过圆滚柱滚轮碾挤后的进墨软管251恢复原来的圆截面形状而产生真空,利用压强将储墨容器254里的水性墨连续抽吸上来。墨盒253内的水性墨给网纹传墨辊220供墨,网纹传墨辊220然后将墨转移至印刷版辊210上,印刷版辊210上的油墨印刷到中心大辊筒100的纸上。设置在墨盒253上的刮刀253a刮下多余的水性墨,通过出墨软管252回到储墨容器254中,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供墨系统是通过网纹传墨辊220的动力和速度直接带动墨泵256转动,通过墨斗盒向网纹传墨棍供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很好的控制和满足了印刷供墨量,而且水性墨进出墨泵256全过程始终都在进墨软管251内输送,不与墨泵256的泵体实际接触,避免了水性墨与墨泵256的交叉污染,更进一步保证了印刷质量。进墨软管251堵塞只需更换软管,清洗非常方便。当然进墨软管251和出墨软管252可以采用胶管,或软的耐挤压的材质。
由图5所示,在中心大辊筒100的内部设置有冷却腔120,该冷却腔120围绕中心大辊筒100的辊轴110环状分布,在中心大辊筒100的辊轴110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12,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113,并在该中心大辊筒100的辊轴110内部设置有进水通道114和出水通道115,进水通道114用以沟通冷却腔120和进水口112,出水通道115用以沟通冷却腔120和出水口113。在柔性版印刷机中还设置有液体箱300,通过循环输送设备(图中未示出)由中心大辊筒100的辊轴110上的进、出水口112、113及进、出水通道114、115向冷却腔120内输送冷却液,对中心大辊筒100进行恒温控制,使中心大辊筒100处于相对恒温状态,保证了印刷质量。冷却液使用的是蒸馏水或皂化液,可以减少液体箱300和中心大辊筒100内残留水垢和生锈,也使冷却液不容易变质。液体箱300的壳体采用铝制材料,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柔板印刷机的传墨印刷装置,包括中心大辊筒和多组印刷色组以及多组加热干燥箱,每组印刷色组包括印刷版辊、网纹传墨辊、网纹传墨辊保湿驱动电机和传墨系统,所述传墨系统包括墨泵、进墨软管、出墨软管、墨斗盒、储墨容器,储墨容器内贮存有水性墨,进墨软管和出墨软管的一端连接储墨容器,另一端连接墨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泵的输入端直联结于所述网纹传墨辊另一端的轴上,该墨泵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圆滚柱滚轮,所述的进墨软管至少有一部分绕过所述墨泵中的两个圆滚柱滚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板印刷机的传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泵的圆滚柱滚轮为三个,并以网纹传墨辊的轴为中心成等边三角形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板印刷机的传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滚柱滚轮能绕其轴心自转。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柔板印刷机的传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中心大辊筒的内部设置有冷却腔,该冷却腔围绕中心大辊筒的辊轴周围与滚筒圆周内壁环状分布,在中心大辊筒的辊轴的一端设置有既能让辊轴转动又能够保证输入液体不渗漏的密封进水口,另一端同样设置有既能让辊轴转动又能够保证输出液体不渗漏的密封出水口,并在该中心大辊筒的辊轴内部设置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进水通道用以沟通冷却腔和进水口,出水通道用以沟通冷却腔和出水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674879U CN201889956U (zh) | 2010-10-19 | 2010-10-19 | 柔版印刷机的传墨印刷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674879U CN201889956U (zh) | 2010-10-19 | 2010-10-19 | 柔版印刷机的传墨印刷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89956U true CN201889956U (zh) | 2011-07-06 |
Family
ID=44219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56748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89956U (zh) | 2010-10-19 | 2010-10-19 | 柔版印刷机的传墨印刷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8995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402291A1 (es) * | 2012-12-14 | 2013-04-30 | Lr Converting Peripheral Products, S.L. | Dispositivo de alimentación de fluido a depositar en máquinas de deposición de fluido sobre sustrato vía cilindro de alimentación |
CN107175900A (zh) * | 2017-07-05 | 2017-09-19 | 坚毅机械工程(高要)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溶剂添加装置 |
-
2010
- 2010-10-19 CN CN2010205674879U patent/CN20188995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402291A1 (es) * | 2012-12-14 | 2013-04-30 | Lr Converting Peripheral Products, S.L. | Dispositivo de alimentación de fluido a depositar en máquinas de deposición de fluido sobre sustrato vía cilindro de alimentación |
WO2014091044A1 (es) * | 2012-12-14 | 2014-06-19 | Lr Converting Peripheral Products, S.L. | Dispositivo de alimentación de fluido a depositar en maquinas de deposición de fluido sobre sustrato vía cilindro de alimentación |
CN104853921A (zh) * | 2012-12-14 | 2015-08-19 | 拉尔康威延佩里弗拉尔产品公司 | 设置在用于经由供给筒将流体沉积在基材上的机器中的用于供给待沉积的流体的设备 |
CN107175900A (zh) * | 2017-07-05 | 2017-09-19 | 坚毅机械工程(高要)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溶剂添加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889956U (zh) | 柔版印刷机的传墨印刷装置 | |
CN101758613A (zh) | 片材生产线用冷却装置 | |
CN201998553U (zh) | 纸箱印刷机的双泵供墨系统 | |
CN109228642B (zh) | 一种水墨用凹版印刷机微波烘干设备 | |
CN207257094U (zh) | 一种双面印刷装置 | |
CN208774226U (zh) | 一种干燥性能好的食品标签凹版印刷机 | |
CN207617320U (zh) | 一种挤复机油墨槽用气泡隔离装置 | |
CN206926380U (zh) | 一种编织包装制品印刷装置 | |
CN206561677U (zh) | 可调转移纸位置的热升华转移印花机 | |
CN207267851U (zh) | 常压高温连续脱硫机 | |
CN206983468U (zh) | 一种高速自动水墨印刷机 | |
CN215401019U (zh) | 一种用于改善产品传输轮印的处理装置 | |
CN214812227U (zh) | 一种pet片材表面涂油装置 | |
CN213618979U (zh) | 一种具有开槽功能的三色印刷机 | |
CN114877638A (zh) | 一种spg工艺制聚烯烃用汽蒸器 | |
CN109177482B (zh) | 一种具有快速干燥功能的多介质材料印刷装置 | |
CN110725788A (zh) | 一种多功能软管泵 | |
CN102248804B (zh) | 一种热敏打印机 | |
CN206953759U (zh) | 柔版印刷机用牵引大辊装置 | |
CN210652318U (zh) | 一种印花机冷却装置 | |
CN213920283U (zh) | 一种笔记本的纸张印刷装置 | |
CN219789595U (zh) | 一种包装纸自动化快速印刷设备 | |
CN219564484U (zh) | 数码印刷机的节能涂色装置 | |
CN216300461U (zh) | 一种手动丝网印刷装置 | |
CN221272327U (zh) | 一种用于标识印刷的辅助烘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2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