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59923U - 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59923U
CN201859923U CN201020549056XU CN201020549056U CN201859923U CN 201859923 U CN201859923 U CN 201859923U CN 201020549056X U CN201020549056X U CN 201020549056XU CN 201020549056 U CN201020549056 U CN 201020549056U CN 201859923 U CN201859923 U CN 201859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alse proof
battery
forgery
batter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490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490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59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59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599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其移动终端包括:包括检测模块和防伪电池模块;所述防伪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组,用于输出防伪串号的防伪模块和用于控制所述防伪模块启闭的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其移动终端包括检测模块和防伪电池模块,在移动终端开机时,验证防伪电池模块输出的防伪串号是否正确,当防伪串号验证正确时,完成移动终端的开机过程上,并进入用户使用状态,当防伪串号验证错误时,停止移动终端的开机过程,从而防止了移动终端使用假冒电池,维护了终端厂家的声誉。

Description

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防伪技术,特别涉及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产品如手机、摄像机等均配备有锂离子电池或其他类型的电池。电池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用户体验,电池的安全性则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人身安全,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终端厂家的声誉。因此,终端厂家对电池产品的检测及其严格。
经过终端厂家层层把关的电池产品质量远远优于市场上各种不明渠道提供的电池产品,因此其成本也会比这些不明渠道电池的成本要高。然而,这给予了不明渠道电池产品进行仿制并假冒出售后截取利润的空间。这不但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而且出现事故的假冒电池产品也给终端厂家的声誉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因此,研究一种防伪电池已成为本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在假冒电池接入移动终端时,能检测出假冒电池,停止移动终端的开机过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其中,包括检测模块和防伪电池模块;所述防伪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组,用于输出防伪串号的防伪模块和用于控制所述防伪模块启闭的控制模块;
所述防伪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防伪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池组的正极,防伪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组的负极,第二输出端通过防伪电池模块的防伪串号输出端口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防伪电池模块的开机信号输入端口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连接;
所述电池组的正极与所述防伪电池模块的电池正极端口连接,电池组的负极连接防伪电池模块的接地端口。
所述的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防伪模块为单片机芯片。
所述的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NL17SZ08的与门芯片。
所述的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摄像机、笔记本或MID。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电池模块,其中,包括电池,用于输出防伪串号的防伪模块和用于控制所述防伪模块启闭的控制模块;所述防伪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防伪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池组的正极,防伪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组的负极,第二输出端与防伪电池模块的防伪串号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防伪电池模块的开机信号输入端口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池组的正极与所述防伪电池模块的电池正极端口连接,电池组的负极连接防伪电池模块的接地端口。
所述的防伪电池模块,其中,所述防伪模块为单片机芯片。
所述的防伪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NL17SZ08的与门芯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其移动终端包括检测模块和防伪电池模块,在移动终端开机时,验证防伪电池模块输出的防伪串号是否正确,当防伪串号验证正确时,完成移动终端的开机过程上,并进入用户使用状态,当防伪串号验证错误时,停止移动终端的开机过程,从而防止了移动终端使用假冒电池,维护了终端厂家的声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伪电池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为手机、摄像机、笔记本或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s,移动互联网设备),其包括检测模块110和防伪电池模块120,所述检测模块110设置在移动终端中,用于检测防伪电池模块120输出的防伪口号是否正确,所述防伪电池模块120包括电池组BAT、防伪模块121和控制模块122。
所述防伪模块12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122的输出端,防伪模块12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池组BAT的正极,防伪模块12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组BAT的负极,第二输出端通过防伪电池模块120的防伪串号输出端口(即CODE_OUTPUT端口)与所述检测模块110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122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防伪电池模块120的开机信号输入端口(即KEYON_SIGNAL端口)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组BAT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池组BAT的正极与所述防伪电池模块120的电池正极端口(即VBATTERY端口)连接,电池组BAT的负极连接防伪电池模块120的接地端口(即GND端口)。
其中,所述电池组BAT用于给移动终端提供电源电压,防伪模块121用于输出防伪串号,而所述控制模块122则用于控制防伪模块121的启闭。所述检测模块110在移动终端开机时,检测所述防伪模块121输出的防伪串是否正确,当防伪串号正确时使移动终端正常开机,进入用户使用状态,当防伪串号错误时,停止移动终端开机过程。
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防伪模块121采用51系列小封装的单片机芯片U1或单片机晶元。其中,所述单片机芯片U1内储有防伪电池模块120的防伪串号,当该单片机芯片U1供电中断或电池损坏时,其内存储的防伪串号将丢失。
其中,单片机芯片U1的第1管脚(即单片机芯片U1的ENABLE端)为芯片使能管脚,单片机芯片U1的第2管脚(即单片机芯片U1的POWER端)为芯片的供电管脚,第3管脚(即单片机芯片U1的GND端)为单片机芯片U1的接地管脚,第4脚(即单片机芯片U1的GODE_OUTPUT端)为单片机芯片U1的防伪串号输出管脚,并且当第1脚ENABLE为高电平时输出防伪串号。
控制模块122采用安森美公司生产的型号为NL17SZ08的与门芯片U2。当该与门芯片U2的第1管脚和第2管脚同时为高电平信号时,其第3脚将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单片机芯片U1开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片机芯片U1和与门芯片U2组成防伪电池模块120的防伪电路板,该防伪电路板与所述电池组BAT封装在一起构成完整防伪电池模块120,并且该防伪电池模块120对外有四个输出端口与移动终端连接,分别为CODE_OUTPUT(防伪串号输出端口)、KEYON_SIGNAL(开机信号输入端口)、VBATTERY(电池正极端口)和GND(接地端口)。
其中,所述单片机芯片U1的第1管脚与所述与门芯片U2的第3管脚连接,所述单片机芯片U1的第2管脚与所述电池组BAT的正极和所述电池正极端口连接,第三管脚连接所述电池组BAT的负极,第四管脚通过所述防伪串号输出端口与移动终端的检测模块110连接。
所述与门芯片U2的第1管脚与所述防伪电池模块120的开机信号输入端口连接,第2管脚连接所述电池组BAT的正极。所述电池组BAT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池正极端口,负极与所述接地端口连接。
当移动终端进入开机操作时,与门芯片U2则输出高电平信号给单片机芯片U1的使能管脚,使单片机芯片U1输出防伪串号给移动终端进行验证。当移动终端验证单片机芯片U1输出的防伪串号正确时,则完成移动终端完整的开机过程,并进入到用户使用状态,如防伪串号验证错误则停止移动终端的开机过程。
在本实施方式中,单片机的防伪串号是在其第2管脚有电源供电的状态下烧录进去的,所以当单片机芯片的第2管脚的供电中断时,其防伪串号将丢失。因此仿制者如果想要仿制该防伪电池模块120,就必需得知终端厂商的防伪串号,否则他们的仿制途径只能通过回收终端厂商的原装防伪电池模块120,将防伪电路板拆卸下来重新使用。
但这种方式,必需投入昂贵的生产设备保证拆卸过程不使单片机断电,来防止防伪串号的丢失,这样的投入会使得仿制防伪电池模块的成本高昂,从而使得仿制者失去仿制的利润空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终端厂商还可在防伪电池模块的防伪电路板上做拆卸后的失效设计,即使得防伪电路板被拆卸后立即因物理损坏而报废,从而防止仿制者拆卸复用原装电池的防伪电路板。
基于上述的终端移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对应提供一种防伪电池模块,鉴于该防伪电池模块在上文已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其移动终端包括检测模块和防伪电池模块,在移动终端开机时,由检测模块验证防伪电池模块输出的防伪串号是否正确,当防伪串号验证正确时,完成移动终端的开机过程上,并进入用户使用状态;当防伪串号验证错误时,停止移动终端的开机过程,使得仿制者失去了仿制的途径,从而确保了终端厂家电池产品被仿冒的可能,维护了终端厂家的声誉,同时也为消费者权益构成了有效的保证。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模块和防伪电池模块;所述防伪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组,用于输出防伪串号的防伪模块和用于控制所述防伪模块启闭的控制模块;
所述防伪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防伪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池组的正极,防伪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组的负极,第二输出端通过防伪电池模块的防伪串号输出端口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防伪电池模块的开机信号输入端口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连接;
所述电池组的正极与所述防伪电池模块的电池正极端口连接,电池组的负极连接防伪电池模块的接地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模块为单片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NL17SZ08的与门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摄像机、笔记本或MID。
5.一种防伪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用于输出防伪串号的防伪模块和用于控制所述防伪模块启闭的控制模块;所述防伪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防伪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池组的正极,防伪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组的负极,第二输出端与防伪电池模块的防伪串号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防伪电池模块的开机信号输入端口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池组的正极与所述防伪电池模块的电池正极端口连接,电池组的负极连接防伪电池模块的接地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伪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模块为单片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伪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NL17SZ08的与门芯片。
CN201020549056XU 2010-09-29 2010-09-29 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59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49056XU CN201859923U (zh) 2010-09-29 2010-09-29 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49056XU CN201859923U (zh) 2010-09-29 2010-09-29 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59923U true CN201859923U (zh) 2011-06-08

Family

ID=44105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4905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59923U (zh) 2010-09-29 2010-09-29 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599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5049A (zh) * 2010-09-29 2011-04-2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
CN112841757A (zh) * 2020-12-31 2021-05-28 深圳市美深威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5049A (zh) * 2010-09-29 2011-04-2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
CN112841757A (zh) * 2020-12-31 2021-05-28 深圳市美深威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5275B (zh) 一种动态评价电池一致性的方法
CN101894227B (zh) 一种封闭式电子设备的智能自毁系统
CN103559099B (zh) 一种芯片烧录校验方法
CN101814757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供电方法及供电系统
CN108254682A (zh) 直流充电桩输出接触器粘连故障的判别方法
CN105490387A (zh)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安全措施在线校核装置及方法
CN201859923U (zh) 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
CN106549439A (zh) 一种电池温度测控装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361104B (zh) 电池及电池识别电路
CN201514165U (zh) 一种新型数码电子雷管
CN201047944Y (zh) 可对存储空间进行访问控制的个人电脑
CN102035049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
CN102360411A (zh) 一种开盖锁定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6329636A (zh) 电池、终端以及充电方法
CN202333075U (zh) 电池及电池识别电路
CN106229857A (zh) 一种具有身份识别的智能型综合接地箱
CN207097986U (zh) 一种电动车防盗锂电池结构
CN202888880U (zh) 一种智能手机的移动电源
CN206117210U (zh) 具有快速充电及数据通讯功能的移动电源
CN204331963U (zh) 一种火灾监控黑匣子系统
CN107153161A (zh) 一种统一存储阵列备份电池智能测试系统
CN207799040U (zh) 蓄电池放电测试仪配电线
CN206932033U (zh) 一种智能控制多台充电桩设备
CN102592162B (zh) 拆封后改变信息的rfid防伪封口方法和装置
CN206725144U (zh) 电池化成压力测试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