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1757A - 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1757A
CN112841757A CN202011640813.9A CN202011640813A CN112841757A CN 112841757 A CN112841757 A CN 112841757A CN 202011640813 A CN202011640813 A CN 202011640813A CN 112841757 A CN112841757 A CN 1128417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feiting
code
value
state
atom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408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41757B (zh
Inventor
彭世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son Va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son Va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son Va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son Va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408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17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1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175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9818 priority patent/WO202214232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41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17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7/00Smokers' requisit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85Maintenance, e.g. clea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上述的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根据防伪编码获取防伪状态值;将防伪状态值与预设状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反馈值;根据防伪反馈值调整雾化器的输出端的启闭状态,以控制雾化器的发热控制器的通断。通过对电池杆发送过来的防伪编码进行解码,获取到用于防伪识别的防伪反馈值,在对防伪状态值的大小确定之后,即防伪状态值与预设状态值之间的大小比较,便于确定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是否符合编码要求,从而便于根据防伪反馈值对雾化器的启闭状态进行控制,使得雾化器的开启以及关闭是根据电池杆的防伪编码决定的,从而使得雾化器对电池杆的防伪等级提高。

Description

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烟的普及,电子烟在社会上的销量也逐年递增。品质好、品牌好的电子烟,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占据了很大市场份额。而某些品质差的电子烟销量不好,就有可能冒充、伪造品牌好的电子烟的雾化器供给消费者替代使用。以价格低的优势吸引消费者,但由于其质量差,消费者在使用中可能出现漏油、电路断电、烟雾量少、烟液质量差等问题,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不良的使用体验,也给电子烟正品企业造成不良的声誉。传统的电子烟与雾化器防伪系统是在雾化器增加普通存储芯片,并且在里面预设数据,再通过电子烟设备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读取存储芯片里的数据来判断真伪。
然而,传统的电子烟仅解决了对可拆卸的雾化器的防伪,当电子烟的电池杆需要更换时,无法对电池杆的正品情况进行确定,容易导致正品的雾化器随意与替换后的电池杆匹配使用,导致对电池杆的防伪等级下降,无法起到真正的防伪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提高对电池杆的防伪等级的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根据所述防伪编码获取防伪状态值;将所述防伪状态值与预设状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反馈值;根据所述防伪反馈值调整雾化器的输出端的启闭状态,以控制雾化器的发热控制器的通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防伪编码获取防伪状态值,包括:对所述防伪编码进行解码操作,得到解码编码;获取所述解码编码中的防伪状态码位对应的码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解码编码中的防伪状态码位对应的码值,包括:获取所述解码编码中的状态码位对应的状态码值;所述将所述防伪状态值与预设状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反馈值,包括:将所述状态码值与预设状态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状态反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状态码值与预设状态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状态反馈值,包括:对所述状态码值与所述预设状态码值进行求差操作,得到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所述根据所述防伪反馈值调整雾化器的输出端的启闭状态,包括:检测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当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小于或等于0时,开启所述调整雾化器的输出端,以使雾化器的发热控制器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之后还包括:当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大于0时,关闭所述调整雾化器的输出端,以使雾化器的发热控制器断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解码编码中的状态码位对应的状态码值,包括:获取所述解码编码中的时间码值;所述将所述状态码值与预设状态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状态反馈值,包括:将所述时间码值与第一预设码值进行比较,得到时间防伪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防伪反馈值调整雾化器的输出端的启闭状态,包括:检测所述时间防伪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当所述时间防伪值小于或等于0时,获取所述解码编码中的口数码值;将所述口数码值与第二预设码值进行比较,得到口数防伪值;检测所述口数防伪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当所述口数防伪值小于或等于0时,开启所述雾化器的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时间防伪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之后还包括:当所述时间防伪值大于0时,关闭所述雾化器的输出端。
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座、发热组件以及主控板;所述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雾化座的雾化仓内,所述发热组件用于产生热量;所述主控板设置于所述雾化座内,所述主控板的输出端用于与电池杆的电极柱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于获取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所述主控板还用于根据所述防伪编码获取防伪状态值;所述主控板还用于将所述防伪状态值与预设状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反馈值;所述主控板还用于根据所述防伪反馈值调整输出端的启闭状态,以控制主控板上的发热控制器的通断,其中,所述发热控制器与所述发热组件电连接。
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包括:电池杆以及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池杆用于向所述雾化器发送防伪编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对电池杆发送过来的防伪编码进行解码,获取到用于防伪识别的防伪反馈值,在对防伪状态值的大小确定之后,即防伪状态值与预设状态值之间的大小比较,便于确定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是否符合编码要求,从而便于根据防伪反馈值对雾化器的启闭状态进行控制,使得雾化器的开启以及关闭是根据电池杆的防伪编码决定的,从而使得雾化器对电池杆的防伪等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电子雾化防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防伪装置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电子雾化防伪装置的电池供电组件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根据所述防伪编码获取防伪状态值;将所述防伪状态值与预设状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反馈值;根据所述防伪反馈值调整雾化器的输出端的启闭状态,以控制雾化器的发热控制器的通断。通过对电池杆发送过来的防伪编码进行解码,获取到用于防伪识别的防伪反馈值,在对防伪状态值的大小确定之后,即防伪状态值与预设状态值之间的大小比较,便于确定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是否符合编码要求,从而便于根据防伪反馈值对雾化器的启闭状态进行控制,使得雾化器的开启以及关闭是根据电池杆的防伪编码决定的,从而使得雾化器对电池杆的防伪等级提高。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的流程图。所述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的部分或全部。
S100:获取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伪编码作为电池杆发送至雾化器的防伪参数,所述防伪编码是经过加密之后发送至雾化器的接收器,使得在进行防伪编码处理的过程中,对防伪编码的防伪等级进行提升,即所述防伪编码是加密的防伪编码,使得后续在处理正品的电池杆的防伪编码时,进行对应的解码操作,相当于对所述防伪编码进行二次加密。如果所述防伪编码为正品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最终将启动所述雾化器,而非正品的电池杆即是有发送编码的指令,其经过雾化器内的主控板的处理后,所述防伪编码的格式以及属性将不符合要求,从而无法启动雾化器。而且,雾化器接是否接收到编码也是一个判断电池杆的正品的依据,例如,在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接收防伪编码;当未接收到防伪编码时,返回上一步骤。这样,在未接收到防伪编码之前,雾化器的输出端将一直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使得雾化器的发热控制器的保持断开,进而禁止雾化器与非正品的电池杆配合使用,提高了对电池杆的防伪等级,从而高了雾化器的自身防伪等级。
S200:根据所述防伪编码获取防伪状态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伪编码中具有至少一个防伪标识码位,这些防伪标识码位共同组成防伪状态值,例如,8位的防伪编码中,选取其中的至少一个码位组成防伪状态值。所述防伪状态值是根据所述防伪编码中的各码位对应的码值获取的,而所述防伪编码是电池杆发送的,所述防伪状态值的获取需要对所述防伪编码进行对应的解码,以便于获取准确的防伪状态值,即正品的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经过指定的解码方式后得到的防伪状态值,将符合防伪规则中的属性以及格式的要求。这样,在以所述防伪编码为基础编码的情况下,所述防伪状态值将对应发生变化,以便于确定所述防伪状态值对应额防伪编码是否为正品电池杆发送的。
S300:将所述防伪状态值与预设状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反馈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状态值为标准防伪状态值,所述防伪状态值作为当前防伪编码对应过的状态值,在雾化器接收到所述防伪编码后,所述防伪编码中对应过的防伪状态值提取,将所述防伪状态值与预设状态值进行比较,即为将当前防伪编码对应过的状态值与标准状态值进行比较,而所述预设状态值是正品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对应的状态值,即所述预设状态值符合防伪规则中的属性以及格式的要求。这样,对所述防伪状态值进行数值的比较,得到所述防伪反馈值,所述防伪反馈值作为所述防伪状态值与所述预设状态值的差别值,便于确定当前防伪编码是否为正品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状态值包括正品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对应的最大状态值。
S400:根据所述防伪反馈值调整雾化器的输出端的启闭状态,以控制雾化器的发热控制器的通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伪反馈值的数值大小决定了雾化器的输出端的启闭状态,而所述防伪反馈值为所述防伪状态值与所述预设状态值的比较值,使得所述防伪反馈值用于判断所述防伪状态值是否与预设状态值匹配,这样,通过对所述防伪反馈值的判断即可便于开启或者关闭雾化器的发热控制器,从而便于确定发送的防伪编码的电池杆是否为正品,例如,在非正品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后,所述防伪状态值与所述预设状态值不匹配,从而将雾化器的输出端关闭,进而控制雾化器的发热控制器断路,以避免了雾化器与非正品的电池杆结合使用,提高了雾化器的防伪等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防伪编码获取防伪状态值,包括:对所述防伪编码进行解码操作,得到解码编码;获取所述解码编码中的防伪状态码位对应的码值。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防伪编码被接收之后,无论所述防伪编码是否为正品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均对接收到的防伪编码进行解码操作,使得所述防伪编码经过指定的解码方式后形成新的编码,即提高了对所述防伪编码的防伪等级,其中,对所述防伪编码的解码实际为对所述防伪编码的反向加密。在指定的解码操作之后,即解码的方式相同,对于不同的防伪编码,最终经过解码操作后将形成所需要的解码编码。这样,所获取的防伪状态值均是对防伪编码进行反向加密后形成的,使得其中格式或者属性不同的解码编码被快速筛选出,而且,所述防伪状态值为所述解码编码中的防伪状态码位对应的码值,所述防伪状态码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系统中自行设定,只需确保正品的雾化器以及电池杆中传输的编码的防伪码位的位置相同即可,例如,规定编码中的第0位置第15位对应的码位为防伪状态值,即规定编码中的第1个数至第4个数组成防伪状态值。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解码编码中的防伪状态码位对应的码值,包括:获取所述解码编码中的状态码位对应的状态码值;所述将所述防伪状态值与预设状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反馈值,包括:将所述状态码值与预设状态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状态反馈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状态码值为所述防伪编码中携带的对于当前状态的码值,即所述状态码值为当前电池杆的运行状态对应的码值,当电池杆为正品时,所述状态码值与所述预设状态码值比较后获得的防伪状态反馈值将符合要求,而对于非正品的电池杆,获得的防伪状态反馈值不符合要求,例如,当电池杆为正品,对应的防伪状态反馈值小于或等于0,而当电池杆为非正品,对应的防伪状态反馈值大于0。这样,在获取到防伪状态反馈值后,根据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的大小,便于后续对雾化器的输出端的开启以及关闭进行控制。
更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状态码值与预设状态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状态反馈值,包括:对所述状态码值与所述预设状态码值进行求差操作,得到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为所述状态码值与所述预设状态码值作求差,即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为所述状态码值与所述预设状态码值之间的大小差值。由于所述预设状态码值为标准状态码值,将所述状态码值与所述预设状态码值进行求差,便于确定当前的防伪编码对应过的状态码值是否与预设状态码值匹配,从而便于确定当前的防伪编码是否为正品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
而且,所述根据所述防伪反馈值调整雾化器的输出端的启闭状态,包括:检测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当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小于或等于0时,开启所述调整雾化器的输出端,以使雾化器的发热控制器导通。在获取到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之后,通过对所述状态码值与所述预设状态码值的差值大小进行判断,便于确定所述状态码值与所述预设状态码值的大小关系。检测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即为判断所述状态码值是否超过所述预设状态码值,也即判断所述状态码值是否符合正品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对应的状态码值。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小于或等于0,表明了所述状态码值小于所述预设状态码值,即表明了所述状态码值未超过所述预设状态码值,也即表明了所述状态码值对应的防伪编码为正品电池杆发送的。这样,通过对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的大小判断,即可在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小于或等于0的情况下,确定发送当前防伪编码的电池杆为正品,提高了对电池杆的正品防伪等级,从而高了雾化器自身的防伪等级。
更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之后还包括:当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大于0时,关闭所述调整雾化器的输出端,以使雾化器的发热控制器断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大于0,表明了所述状态码值大于所述预设状态码值,即表明了所述状态码值超过所述预设状态码值,也即表明了所述状态码值对应的防伪编码为非正品电池杆发送的。这样,通过对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的大小判断,即可在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大于0的情况下,确定发送当前防伪编码的电池杆为非正品,提高了对电池杆的正品防伪等级,从而高了雾化器自身的防伪等级,避免了对非正品的电池杆的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解码编码中的状态码位对应的状态码值,包括:获取所述解码编码中的时间码值;所述将所述状态码值与预设状态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状态反馈值,包括:将所述时间码值与第一预设码值进行比较,得到时间防伪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解码编码为对所述防伪编码进行解码之后获取的,所述解码编码中的指定码位对应有所述时间码位,所述时间码位上对应所述时间码值,使得所述时间码值作为特殊的防伪标志码值,便于将其与所述第一预设码值进行比较后确定所述防伪编码是否为正品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码值为正品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经过解码后获取的时间码值,将所述时间码值与所述第一预设码值进行比较,即为对当前的防伪编码对应的时间码值的匹配性进行判断。而且,在将所述时间码值与第一预设码值进行比较,例如,求取所述时间码值与所述第一预设码值之间的差值,便于确定所述时间码值与所述第一预设码值之间的相差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防伪反馈值调整雾化器的输出端的启闭状态,包括:检测所述时间防伪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当所述时间防伪值小于或等于0时,获取所述解码编码中的口数码值;将所述口数码值与第二预设码值进行比较,得到口数防伪值;检测所述口数防伪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当所述口数防伪值小于或等于0时,开启所述雾化器的输出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时间码值包括多个时间码子值,使得所述时间防伪值对应包括有防伪时值、防伪分值以及防伪秒值,所述防伪时值对应于防伪编码以及解码编码的时码位对应的码值,所述防伪分值对应于防伪编码以及解码编码的分码位对应的码值,所述防伪秒值对应于防伪编码以及解码编码的秒码位对应的码值。
由于小时的周期是24,所述防伪时值对应比较的预设码值为23,即将所述防伪时值与数值23进行比较,得到的所述时间防伪值即为时间上的小时位的码位值的比较,这样,当所述防伪编码经过解码后得到的防伪时值小于23时,表示电池杆发送的时间标识位中的小时码位在正确的范围内,即为正确的小时码位。对于所述防伪分值以及所述防伪秒值的比较,对应比较的预设码值为59,即在0至59的范围内确定分码位以及秒码位是否为正确的编码。其中,通过对各自不同的预设码值的比较,便于确定各时间码位是否为正确的编码。
检测所述时间防伪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即为分别检测所述防伪时值、所述防伪分值以所述及防伪秒值与各自的预设码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所述时间防伪值小于或等于0后,表明了所述防伪编码中的时间标识位置上的编码正确,但是,还需要对所述解码编码中的其他标识编码进行确定,例如,对所述解码编码中的口数编码位进行确定,即确定所述口数码值是否符合编码要求。这样,在将所述口数码值与第二预设码值进行比较,得到所述口数防伪值,即为将所述口数码值与正品电池杆发送防伪编码对应的口数码值进行比较,便于确定所述口数码值是否正确。所述口数防伪值小于或等于0,表明了当前防伪编码对应的口数码值没有超过第二预设码值,即表明了当前防伪编码对应的口数码值为正确的编码,也即表明了当前使用的电池杆为正品电池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口数码值对应比较的第二预设码值为9999,即确定所述口数编码对应的口数是否在0至9999次之间。
又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所述时间防伪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之后还包括:当所述时间防伪值大于0时,关闭所述雾化器的输出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时间防伪值大于0,表明了所述防伪时值、所述防伪分值以及所述防伪秒值中的还少一个存在不符合编码要求的情况,即表明了所述防伪编码中的时间码位存在异常,也即表明了发送所述防伪编码的电池杆为非正品。这样,为了避免雾化器与非正品的电池杆配合使用,关闭所述雾化器的输出端,以提高所述对电池杆的防伪等级,从而提高所述雾化器的防伪等级。
又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所述口数防伪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之后还包括:当所述口数防伪值大于0时,关闭所述雾化器的输出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口数防伪值大于0,表明了所述口数码值不符合编码要求的情况,即表明了所述防伪编码中的口数码位存在异常,也即表明了发送所述防伪编码的电池杆为非正品。这样,为了避免雾化器与非正品的电池杆配合使用,关闭所述雾化器的输出端,以提高所述对电池杆的防伪等级,从而提高所述雾化器的防伪等级。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的输出端包括信号输出端以及发热控制端,所述雾化器的信号输出端用于向电池杆发送返回信号,所述雾化器的发热控制端用于控制发热控制器的通断,从而控制雾化器内的发热组件的工作状态。而且,所述雾化器的信号输出端输出的编码与所述防伪编码相对应,例如,对所述防伪编码进行二次加密。
下面具体介绍防伪过程,其中使用的电池杆为正品电池杆。
实施例:所述防伪编码为加密后的编码,所述防伪编码包含有时间以及口数的数据对应的码值,即将电池杆的当前时间以及使用的口数转换为所述防伪编码,其中,所述防伪编码为十六进制编码,所述防伪编码中的时间以及口数的数据对应有5个字节,例如,所述防伪编码的第0位至第19位对应时间以及口数的数据。所述防伪编码为经过加密后的编码,其原始编码可经过解码后获取。当电池杆的当前时间为21时52分23分,即电池杆的时钟参数为21:52:23,吮吸口数为99时,原始编码为0x2152230099,正品电池杆将原始编码经过循环右移3位加密后形成的所述防伪编码为0x242a446013。所述雾化器接收到所述防伪编码后,对所述防伪编码进行解码操作,即对所述防伪编码进行循环左移3位操作,得到原始编码,这样便于通过原始编码获取其中的时间以及口数的数据,即时间码位对应于215223以及口数码位对应于0099,使得所述防伪状态值以时间码位以及口数码位对应的码值为基准,便于后续将其与预设状态值进行比较。所述预设状态值分别对应有预设时间状态值以及预设口数状态值,所述预设时间状态值包括预设时值、预设分值以及预设秒值,所述预设时值为23,并与编码中的第5个字节进行比较,即将编码中的“21”与所述预设时值进行比较。依次类推,所述预设分值为59,并与编码中的第4个字节进行比较,即将编码中的“52”与所述预设分值进行比较。所述预设秒值为59,并与编码中的第3个字节进行比较,即将编码中的“23”与所述预设秒值进行比较。所述预设口数为9999,并与编码中的第1个字节以及第2个字节进行比较,即将编码中的“0099”与所述预设口数进行比较。这样,当上述编码与各自的预设状态值比较后获取的防伪反馈值均小于0时,表明了所述防伪编码为正确的防伪编码。此时,开启所述雾化器的输出端,使得所述雾化器的发热控制器导通,从而使得与所述发热控制器电连接的发热组件电导通。同时,所述雾化器的主控板通过电池杆的电极柱向电池杆发送加密后的返回编码,以便于正品电池杆的电池向发热组件的供电。
可以理解的,在雾化器的微控制单元使用的防伪编码中的防伪状态种类较少时,容易导致经过有限次的运算而直接破解,而如果将采集的防伪编码中的防伪状态种类增加,无疑又会增大雾化器的微控制单元的功耗,甚至需要运算速率以及运算精度更高的处理器,使得雾化器的制造成本提升。而雾化器的微控制单元所采集的防伪状态值均是具有随机性的,即与使用时间以及使用次数相关联,容易在使用手册上或者产品简介中无意地透露出来,导致加密方式被破解的几率增大。因此,在雾化器的微控制单元返回给电池杆的防伪编码中,需要通过增加一些特定的编码来起到提高对电池杆发送的编码的防伪等级,使得非正品的电池杆的处理器破解的难度增大。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电池杆的防伪等级,降低对防伪编码的破解几率,所述当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小于或等于0时,开启所述调整雾化器的输出端,以使雾化器的发热控制器导通,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雾化器的微控制单元的输出引脚号;
对所述防伪编码中与所述输出引脚号对应的码位进行反码操作,得到返回防伪编码;
将所述返回防伪编码发送至电池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伪编码为所述电池杆的各防伪状态对应的参数排列组合形成的,所述防伪编码为有规律的编码,例如,防伪状态对应的防伪参数为电池杆的时钟参数以及吮吸口数,当电池杆为正品时,电池杆的当前时间为21时52分23分,即电池杆的时钟参数为21:52:23,吮吸口数为99,所述防伪参数组成的防伪编码为0x2152230099。所述雾化器的微控制单元的输出引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应调整,还可以在组装雾化器时在生产流水线上将各雾化器的微控制单元的输出引脚进行随机设置,即雾化器的微控制单元的输出引脚号存在区别。但是,在雾化器的微控制单元输出信号之前,对应的输出引脚号可以直接获取。在获取了雾化器的微控制单元的输出引脚号后,所述输出引脚号存在特有性,即雾化器的微控制单元的输出引脚存在差异,确保各雾化器的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存在不同。
输出引脚号对应于一个具体数值,根据所述输出引脚号对所述防伪编码进行反码操作,即选取所述防伪编码中的输出引脚号对应码位,并对这一码位进行求反码,使得所述第一编码中的至少一个码位对应的数值不同。例如,当所述输出引脚号为1时,所述防伪参数组成的编码的第一码位进行求反码,即将其中的“9”求反码得到“6”,其中,所述防伪参数组成的编码的第一码位对应的二进制码为1001,对其求取反码后的二进制码为0110。再经过对所述防伪编码的循环右移操作,得到的返回防伪编码为0xc42a446012。这样,之前未进行上述操作的编码为0x242a446013,与进行本步骤的返回防伪编码相比较,存在两个码位的数值发生变化,使得经过本步骤后的得到的返回防伪编码的复杂度提高,从而使得所述返回防伪编码的加密等级提高,进而提高了所述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的防伪等级。
而且,所述输出引脚号是所述雾化器内的微控制单元的输出引脚对应的编号,即使知道上述的求反码的加密方式,要想知道所述输出引脚号就需要对雾化器进行破坏性拆解,这对于非正品电池杆的使用者是不可能进行的,从而有效地降低了非正品的电池杆的使用率,提高了对非正品电池杆的防伪等级。
进一步地,雾化器连接到电池杆上配合使用,而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雾化器内的烟油在雾化成汽状烟雾,即粒径很小的烟油液滴,在雾化器的空气通道内流通,容易渗透并附着在信号端上,使得信号输出端与信号输入端短接,从而导致信号的输出量与输入量相同,进而导致信号的传输错乱,直接将正品的电池杆误判为非正品的电池杆。
为了降低对正品的电池杆的误判几率,所述将所述返回防伪编码发送至电池杆之前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返回防伪编码与所述防伪编码是否相同;
当所述返回防伪编码与所述防伪编码相同时,在预设回传周期内,接收所述雾化器回传的验证编码;
检测所述验证编码与所述防伪编码是否相同;
当所述验证编码与所述防伪编码不同时,将所述验证编码替换为所述防伪编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返回防伪编码为所述电池杆接收的编码,即所述电池杆的输入端输入的编码,也即所述雾化器的输出端输出的编码。在所述雾化器的输入端接收所述防伪编码后,所述防伪编码经过所述雾化器内的微控制单元的处理后,向所述电池杆发送加密后的编码。而在所述雾化器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之间充斥有烟油时,在烟油的导电特性下,所述雾化器的输出端的输出电信号通过烟油导向所述雾化器的输入端,容易导致所述防伪编码和所述返回防伪编码相同,从而导致所述雾化器的微控制单元误认为当前的电池杆为非正品电池杆。而将所述防伪编码与所述返回防伪编码进行比较,便于对雾化器的输出端以及输入端被烟油短接的情况的确定。为了减少对电池杆的误判几率,在所述返回防伪编码与所述防伪编码相同后,在预设回传周期内,重新获取一次所述电池杆发送的编码,即所述验证编码。由于在雾化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短接情况下,经过雾化器的微控制单元处理的编码将会滞后回传,即经过雾化器的微控制单元处理的编码晚于通过烟油输入所述电池杆的微控制单元的编码。因此,通过重新获取一次所述电池杆发送的验证编码,便于确定雾化器之前获取的编码是否为经过电池杆加密过的编码。
所述验证编码与所述防伪编码不同,表明了电池杆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存在短接的情况,而且,防伪编码经过电池杆加密后回传的编码是滞后回传的。这样,所述验证编码即可认定为经过所述电池杆处理过的编码,将其替换为所述防伪编码,即所述验证编码为最终转换为所需要的防伪编码,使得正品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被所述雾化器的微控制单元接收,降低了将正品的电池杆错判为非正品的电池杆的几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非正品的电池杆的微控制单元仅为数据转发装置时,所述雾化器接收到的防伪编码还是与返回防伪编码相同,此时还是执行上述步骤。不过,所述检测所述验证编码与所述防伪编码是否相同,之后的步骤如下:
当所述验证编码与所述防伪编码相同时,向所述雾化器的控制器发送断开信号,以使所述电池杆与所述雾化器的电连接为断开。
此时直接可认定当前的电池杆为非正品,断开所述电池杆与所述雾化器之间的电连接,避免所述雾化器与非正品的电池杆内的电池导通后发热丝发热,进一步提高了所述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的防伪等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防伪装置。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雾化防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一实施例的电子雾化防伪装置10包括雾化组件100以及电池供电组件200。请参阅图3,所述雾化组件100包括雾化座110、第一防伪主板120以及两个第一电极柱130。所述第一防伪主板120以及两个所述第一电极柱130分别设置于所述雾化座110上。两个所述第一电极柱130均与所述第一防伪主板120电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电极柱130还用于与雾化电芯连接。所述第一防伪主板120用于调整两个所述第一电极柱130之间的导通电流。请参阅图4,所述电池供电组件200包括电池杆210、第二防伪主板220以及两个第二电极柱230。所述第二防伪主板220以及两个第二电极柱230均设置于所述电池杆210内。所述电池杆210内的电池通过所述第二防伪主板220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电极柱230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电极柱230与两个所述第一电极柱130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防伪主板220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电极柱230以及所述第一电极柱130与所述第一防伪主板120传输防伪编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伪主板120与第二防伪主板220之间的通讯是通过第一电极柱130以及第二电极柱230实现的,而电极柱是用于导通电池杆210内的电池提供的电能,使得电极柱兼具导电以及防伪编码传输的功能,减少了单独设置的通讯信号线,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电池杆210开设有两个限位孔,每一所述第二电极柱230穿设于一所述限位孔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柱230与所述电池杆210连接,而且,所述第二电极柱230还与所述第二防伪主板220连接,所述第二防伪主板220位于所述第二电极柱230以及所述电池杆210内的电池之间,所述第二防伪主板220用于控制所述电池杆210内的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极柱230之间的电流导通。所述第二电极柱230还与所述第一电极柱130连接,而所述第一电极柱130位于所述雾化座110上,所述第二电极柱230的部分伸出于所述电池杆210,即所述第二电极柱23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电池杆210内,所述第二电极柱230的另一部分靠近所述第一电极柱130。为了便于所述第二电极柱230的设置,在所述限位孔开设于所述电池杆210上,便于所述第二电极柱230穿设于所述限位孔内,从而便于将所述第二电极的部分伸出所述电池杆210,进而便于所述第二电极柱230与所述第一电极柱130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所述第二电极柱230包括电极部232以及阻挡部234,所述电极部232与所述阻挡部234连接,所述电极部232穿设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阻挡部234位于所述限位孔外,所述阻挡部234与所述电池杆210靠近所述第一电极柱130的一侧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柱130与所述第二电极柱230连接,在所述雾化座110扣设在所述电池杆210上时,所述雾化座110产生的挤压力通过所述第一电极柱130施加在所述第二电极柱230上。为了避免所述第二电极柱230全部伸入所述电池杆210内而挤坏所述第二防伪主板220,所述电极部232分别与所述第二防伪主板220以及所述第一电极柱130连接,所述电极部232穿设于所述限位孔内,即所述电极部232的部分位于所述限位孔内,而所述阻挡部234与所述电极部232连接,所述阻挡部234还位于所述电池杆210靠近所述第一电极柱130的一侧,使得所述阻挡部234抵持于所述电池杆210上,从而使得所述阻挡部234阻挡所述第二电极柱230向电池杆210内部的移动,降低了所述第二电极柱230过度伸入所述电池杆210内,从而降低了对所述第二防伪主板220的损坏几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电极柱130包括弹片部132以及缓冲弯折部134,所述缓冲弯折部134分别与所述雾化座110以及所述第一防伪主板120连接,所述弹片部132与所述缓冲弯折部134连接,所述弹片部132还与所述第二电极柱23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柱130通过挤压的方式与所述第二电极柱230连接,即外部的隔离座将所述雾化座110挤压在所述电池杆210上,也即所述雾化座110位于隔离座以及电池杆210之间,而且,隔离座与所述电池杆210卡接,使得所述雾化座110靠近所述电池杆210。所述第一电极柱130与所述第二电极柱230之间有接触,为了降低所述第一电极柱130与所述第二电极柱230之间的刚性碰撞,即降低所述第一电极柱130与所述第二电极柱230的损坏几率,通过所述第一电极柱130上的弹片部132的弹性作用,为所述第一电极柱130提供弹性缓冲力。而且,所述缓冲弯折部134与所述雾化座110以及所述弹片部132连接,在所述弹片部132所述第二电极柱230接触时,所述弹片部132通过自身的形变提供缓冲力,再结合所述缓冲弯折部134的缓冲,减少了所述第一电极柱130与所述第二电极柱230之间的刚性碰撞,便于所述第一电极柱130与所述第二电极柱230的接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缓冲弯折部134具有“U”字形结构。在所述弹片部132形变时,所述弹片部132的部分弹力作用于所述缓冲弯折部134上,所述缓冲弯折部134利用自身的弯折结构,对所述弹片部132产生的弹力进行缓冲,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弹片部132的缓冲性能,便于进一步降低所述第一电极柱130与所述第二电极柱230之间的刚性碰撞几率。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所述第一电极柱130受到挤压时损坏,所述弹片部132与缓冲弯折部134一体成型,使得所述弹片部132与所述缓冲弯折部134之间的连接间隙减少,提高了所述第一电极柱130的整体强度,降低所述弹片部132受到挤压时而与所述缓冲弯折部134发生断裂的几率。
又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雾化组件100还包括两个限位板140,两个所述限位板140均与所述雾化座110连接,所述弹片部132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板14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限位板140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所述第二电极柱230与所述限位空间相对应。在所述第二电极柱230与所述第一电极柱130接触时,所述第二电极柱230的部分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两个所述限位板140将所述第二电极柱230限制在所述限位空间内,降低了所述第二电极柱230与所述第一电极柱130之间的脱离几率,使得所述第二电极柱230与所述第一电极柱130之间稳定连接。而且,所述第一电极柱130的弹片部132也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使得所述第一电极柱130被限制于两个所述限位板140之间,从而便于所述第一电极柱130与所述第二电极柱230之间的定位连接。
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雾化组件100还包括挡块150,所述挡块150与所述限位板140连接,且所述挡块150与所述弹片部132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块150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板140之间,所述挡块150用于阻挡所述弹片部132在两个所述限位板140之间的运动,以减少所述弹片部132的过度晃动。在所述第一电极柱130与所述第二电极柱230连接时,所述弹片部132受到挤压,而在所述第一电极柱130与所述第二电极柱230分离时,所述弹片部132释放弹力,为了避免所述弹片部132弹出两个所述限位板140,所述挡块150将所述弹片部132限制在所述限位空间,即确保所述弹片部13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避免了所述弹片部132完全脱离所述雾化座110而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电池供电组件200还包括限位柱240,所述限位柱240与所述电池杆210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防伪主板220开设有限位孔222,所述限位柱240卡设于所述限位孔22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伪主板220设置于所述电池杆210内,为了提高所述第二防伪主板220在所述电池杆210内的稳定性,在所述电池杆210的内壁上设置所述限位柱240,所述限位柱240穿设于所述限位孔222内,使得所述限位柱240与所述第二防伪主板220卡接,从而使得所述第二防伪主板220在平行于电池杆210的中轴方向上的运动趋势减少,进而提高了所述第二防伪主板220在所述电池杆210内的安装稳定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防伪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雾化防伪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雾化防伪装置包括雾化组件以及电池供电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座、第一防伪主板以及两个第一电极柱,所述第一防伪主板以及两个所述第一电极柱分别设置于所述雾化座上,两个所述第一电极柱均与所述第一防伪主板电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电极柱还用于与雾化电芯连接,所述第一防伪主板用于调整两个所述第一电极柱之间的导通电流;所述电池供电组件包括电池杆、第二防伪主板以及两个第二电极柱,所述第二防伪主板以及两个第二电极柱均设置于所述电池杆内,所述电池杆内的电池通过所述第二防伪主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电极柱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电极柱与两个所述第一电极柱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防伪主板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电极柱以及所述第一电极柱与所述第一防伪主板传输防伪编码。第一防伪主板与第二防伪主板之间的通讯是通过第一电极柱以及第二电极柱实现的,而电极柱是用于导通电池杆内的电池提供的电能,使得电极柱兼具导电以及防伪编码传输的功能,减少了单独设置的通讯信号线,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包括:电池杆以及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池杆用于向所述雾化器发送防伪编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的主控板用于获取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所述主控板还用于根据所述防伪编码获取防伪状态值;所述主控板还用于将所述防伪状态值与预设状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反馈值;所述主控板还用于根据所述防伪反馈值调整输出端的启闭状态,以控制主控板上的发热控制器的通断,其中,所述发热控制器与所述发热组件电连接。通过对电池杆发送过来的防伪编码进行解码,获取到用于防伪识别的防伪反馈值,在对防伪状态值的大小确定之后,即防伪状态值与预设状态值之间的大小比较,便于确定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是否符合编码要求,从而便于根据防伪反馈值对雾化器的启闭状态进行控制,使得雾化器的开启以及关闭是根据电池杆的防伪编码决定的,从而使得雾化器对电池杆的防伪等级提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
根据所述防伪编码获取防伪状态值;
将所述防伪状态值与预设状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反馈值;
根据所述防伪反馈值调整雾化器的输出端的启闭状态,以控制雾化器的发热控制器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防伪编码获取防伪状态值,包括:
对所述防伪编码进行解码操作,得到解码编码;
获取所述解码编码中的防伪状态码位对应的码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解码编码中的防伪状态码位对应的码值,包括:
获取所述解码编码中的状态码位对应的状态码值;
所述将所述防伪状态值与预设状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反馈值,包括:
将所述状态码值与预设状态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状态反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状态码值与预设状态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状态反馈值,包括:
对所述状态码值与所述预设状态码值进行求差操作,得到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
所述根据所述防伪反馈值调整雾化器的输出端的启闭状态,包括:
检测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
当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小于或等于0时,开启所述调整雾化器的输出端,以使雾化器的发热控制器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防伪状态反馈值大于0时,关闭所述调整雾化器的输出端,以使雾化器的发热控制器断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解码编码中的状态码位对应的状态码值,包括:
获取所述解码编码中的时间码值;
所述将所述状态码值与预设状态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状态反馈值,包括:
将所述时间码值与第一预设码值进行比较,得到时间防伪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防伪反馈值调整雾化器的输出端的启闭状态,包括:
检测所述时间防伪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
当所述时间防伪值小于或等于0时,获取所述解码编码中的口数码值;
将所述口数码值与第二预设码值进行比较,得到口数防伪值;
检测所述口数防伪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
当所述口数防伪值小于或等于0时,开启所述雾化器的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时间防伪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时间防伪值大于0时,关闭所述雾化器的输出端。
9.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座,
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雾化座的雾化仓内,所述发热组件用于产生热量;
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设置于所述雾化座内,所述主控板的输出端用于与电池杆的电极柱连接,所述主控板用于获取电池杆发送的防伪编码;所述主控板还用于根据所述防伪编码获取防伪状态值;所述主控板还用于将所述防伪状态值与预设状态值进行比较,得到防伪反馈值;所述主控板还用于根据所述防伪反馈值调整输出端的启闭状态,以控制主控板上的发热控制器的通断,其中,所述发热控制器与所述发热组件电连接。
10.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杆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池杆用于向所述雾化器发送防伪编码。
CN202011640813.9A 2020-12-31 2020-12-31 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Active CN1128417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0813.9A CN112841757B (zh) 2020-12-31 2020-12-31 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PCT/CN2021/109818 WO2022142329A1 (zh) 2020-12-31 2021-07-30 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0813.9A CN112841757B (zh) 2020-12-31 2020-12-31 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1757A true CN112841757A (zh) 2021-05-28
CN112841757B CN112841757B (zh) 2023-06-27

Family

ID=76000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40813.9A Active CN112841757B (zh) 2020-12-31 2020-12-31 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41757B (zh)
WO (1) WO202214232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5520A (zh) * 2021-08-02 2021-10-26 深圳市腾云芯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烟弹加密防伪芯片、烟弹、电子烟及烟弹认证方法
WO2022142329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深圳市美深威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CN117273764A (zh) * 2023-11-21 2023-12-22 威泰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雾化器防伪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59923U (zh) * 2010-09-29 2011-06-0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
US20150075545A1 (en) * 2013-09-13 2015-03-19 Zhiyong Xiang Battery pole, electronic cigarette using the battery pole,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 atomizer of the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05578908A (zh) * 2013-09-13 2016-05-11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电池杆对雾化器进行识别的方法
US20170000192A1 (en) * 2015-07-02 2017-01-05 Beijing Sig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cigarette, cigarette rod, cigarette cartridge and recognition method of cigarette cartridge
CN110447972A (zh) * 2019-08-30 2019-11-15 惠州市新泓威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及其防伪方法
CN210988236U (zh) * 2019-10-21 2020-07-14 深圳市康泓威科技有限公司 用两线制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
CN211720274U (zh) * 2019-12-03 2020-10-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伪功能的电池供电系统及电子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65901Y (zh) * 2006-09-28 2007-10-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两种类型电池充电的充电器
CN203353689U (zh) * 2013-07-24 2013-12-25 刘秋明 电子烟
CN103606718B (zh) * 2013-10-25 2016-04-1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池、电池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071534A (zh) * 2018-07-24 2019-07-30 苏州德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防伪功能的电动工具充放电系统及方法
CN112568509A (zh) * 2020-12-31 2021-03-30 深圳市美深威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杆防伪识别方法、电池杆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CN112841757B (zh) * 2020-12-31 2023-06-27 深圳市美深威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59923U (zh) * 2010-09-29 2011-06-0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防伪电池的移动终端及防伪电池模块
US20150075545A1 (en) * 2013-09-13 2015-03-19 Zhiyong Xiang Battery pole, electronic cigarette using the battery pole,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 atomizer of the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05578908A (zh) * 2013-09-13 2016-05-11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电池杆对雾化器进行识别的方法
US20170000192A1 (en) * 2015-07-02 2017-01-05 Beijing Sig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cigarette, cigarette rod, cigarette cartridge and recognition method of cigarette cartridge
CN110447972A (zh) * 2019-08-30 2019-11-15 惠州市新泓威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及其防伪方法
CN210988236U (zh) * 2019-10-21 2020-07-14 深圳市康泓威科技有限公司 用两线制加密芯片防伪的电子烟
CN211720274U (zh) * 2019-12-03 2020-10-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伪功能的电池供电系统及电子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2329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深圳市美深威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CN113545520A (zh) * 2021-08-02 2021-10-26 深圳市腾云芯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烟弹加密防伪芯片、烟弹、电子烟及烟弹认证方法
CN113545520B (zh) * 2021-08-02 2024-02-27 深圳市腾云芯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烟弹加密防伪芯片、烟弹、电子烟及烟弹认证方法
CN117273764A (zh) * 2023-11-21 2023-12-22 威泰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雾化器防伪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273764B (zh) * 2023-11-21 2024-03-08 威泰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雾化器防伪管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42329A1 (zh) 2022-07-07
CN112841757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41757A (zh) 雾化器防伪识别方法、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CN112568509A (zh) 电池杆防伪识别方法、电池杆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US20220287374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with two-wire encryption chip for anti-counterfeiting
CN203446536U (zh) 一种电子烟
CN111083171B (zh) 电子雾化器通信并加热系统及相关产品
CN203446537U (zh) 电池杆和电子烟
CN104781750A (zh) 用于usb电力递送的稳健电缆类型检测
CN104335608A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雾化装置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WO2022242523A1 (zh) 自发电开关及其处理方法、接收器及其处理方法
CN111789307A (zh) 一种电子烟加密认证方法、系统及电子烟
CN207060815U (zh) 一种数码防伪烟盒
CN111904037A (zh) 一种电子烟的控制方法
CN109291661A (zh) 一种打印成像系统
CN201142490Y (zh) 一种带开关的usb转接装置
CN204945996U (zh) 通用串行总线转换适配线
CN112401310B (zh) 加密烟弹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409897A (zh) 插头、插座、用户设备以及插座供电控制方法
CN201149696Y (zh) 一种带延时控制的usb集线器
CN106603755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基于移动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5024910A (zh) 一种电子烟的个人信息交换方法及系统
CN105680156B (zh) 一种近距离通信天线、电子设备及电路切换方法
CN106327629A (zh) 一种通过音频通道传输密码控制开闭锁的方法
CN112826144A (zh) 一种防伪芯片及电子烟雾化器
CN215569130U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构建的价值互联网服务平台
CN211065031U (zh) 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