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45300U - 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45300U
CN201845300U CN2010206155179U CN201020615517U CN201845300U CN 201845300 U CN201845300 U CN 201845300U CN 2010206155179 U CN2010206155179 U CN 2010206155179U CN 201020615517 U CN201020615517 U CN 201020615517U CN 201845300 U CN201845300 U CN 201845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in
output terminal
input end
computer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155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ITY JINHETI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JINHETI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JINHETI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JINHETI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155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45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45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453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包括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控制部分包括整流滤波电路、DC/DC变换电路、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启动电路、PWM控制电路、继电器SK1、控制电路,以及与电脑主板连接的数字电路;控制电路与电脑主机的开关S1、PWM控制电路连接;PWM控制电路与启动电路、DC/DC变换电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与交流输入端、继电器、启动电路、DC/DC变换电路连接;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与数字电路、继电器、DC/DC变换电路连接;继电器与受控部分连接;数字电路通过电脑主板与受控部分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脑在待机模式下功耗为零,并且可以手动开机,自动或者手动关机,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跟工作中人们对计算机信赖性不断增加,计算机的拥有量也在成倍增长,随着全球能源供给越来越紧张,计算机的耗能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的注意。要想减缓人类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对能源带来的影响,最有效方式就是降低计算机的功耗。降低带载功耗提高转换效率是最明显的需要。但计算机并不执行任何工作待机模式下的功耗却最容易忽视。实际上,所有的电器设备只要接上电源,即使不开机也会产生电能损耗,并且这种待机耗电量相当巨大,美国劳伦斯伯克力国家实验室估计,在美国家庭一年的总电费中,待机和空载损耗超过50亿美元。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统计,5%至15%的家庭耗电量(因国家/地区而异)都是在待机模式下产生的;欧盟委员会估计欧盟地区每年约产生50太千瓦时(TWh)的待机耗电量。节省此类待机功耗的会对整个国家的发电站配备要求产生直接影响,并且,它已成为各监管机构所颁布的能效法规中的关键内容。欧盟委员会已针对用能产品(EuP)的待机和关断模式损耗颁布了用能产品指令Lot 6。Lot 6于2009年初生效,其要求比以往更为严格。自2010年起,新产品的待机功耗必须低于1瓦。到2011年,具体数值将进一步减小。虽然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产品可以符合相关标准,并且还优于这些相关标准,但目前还没有产品能真正做到待机模式下的耗电量为零。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0810219276)公开了一种电脑电源,其包括高效率DC / AC 变换电路、交流电压输出电路、用于控制电压输出的智能控制电路、用于稳定输出电压的功率因数修正器及PWM 控制电路,所述高效率DC / AC 变换电路的输入端与DC /D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高效率DC/A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与交流电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交流电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电脑的外部设备连接;所述功率因数修正器及PWM 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功率因数修正器及PWM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DC / DC 变换电路的输入端、5VSB 待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这种电脑电源在电脑待机模式下依然会耗电,造成电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脑在待机模式下功耗为零,并且可以手动开机,自动或者手动关机,结构简单的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包括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控制部分包括整流滤波电路、DC/DC变换电路、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启动电路、PWM控制电路、继电器SK1、控制电路,以及与电脑主板连接的数字电路;
控制电路与电脑主机的开关S1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PWM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AC的L线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AC的N线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启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PWM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三输出端分别与DC/DC变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DC/DC变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DC/DC变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DC/DC变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第一输入端、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第二输入端连接,DC/DC变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PWM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启动电路的输出端与PWM控制电路的第四输入端连接;
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第一输出端与继电器SK1的控制绕组、受控部分连接;
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第二输出端、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第三输出端分别与数字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数字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电脑主板与受控部分连接;
继电器SK1的第一输入端与AC的L线连接,继电器SK1的第二输入端与AC的N线连接,继电器SK1的第一输出端、继电器SK1的第二输出端与受控部分连接。
其中,受控部分包括电脑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电脑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电路、电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及被控制设备接口;
继电器SK1的第一输出端、继电器SK1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被控制设备接口的第一输入端、被控制设备接口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继电器SK1的第一输出端、继电器SK1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电脑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脑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电脑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电脑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电脑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脑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入端与电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电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电脑主板的输出端连接,电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电脑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脑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电路第三输入端与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继电器SK1的控制绕组连接。
其中,控制部分的PWM控制电路包括电路芯片SU1、电容SC2、SC3、SC4、SC5;SU1的管脚1与SC2一端连接;SU1的管脚2与SC3一端连接;SU1的管脚3与SC4的正极连接;SU1的管脚4与SC5一端连接;SU1的管脚5、 SU1的管脚8与DC/DC变换电路连接;SC2的另一端,SC4的负极、SC5的另一端接地;SC3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
其中,控制部分的数字电路包括集成芯片SU2、电阻SR8、SR9,电容SC9,三极管SQ1,二极管SD5以及继电器开关SK2;
继电器开关SK2的输出端与电脑主板连接;
SU2的管脚2与SU2的管脚6、SC9的负极、SR8的一端连接;
SU2的管脚3与SR9一端连接;
SU2的管脚4与SQ1的发射极、SC9的正极连接;
SU2的管脚1与SR8的另一端、SR9的另一端、SQ1的基级、SD5的正级、继电器开关SK2的控制绕组的第2脚连接;
SQ1的集电极与SD5的负极、继电器开关SK2的控制绕组的第1脚连接。
其中,控制部分的电路还包括整流桥SBD1,电容SC1、SC6、SC7、SC8,电阻SR1、SR2、SR3、SR4、SR5、SR6、SR7、光电耦合器SU3,稳压器SU4,二极管SD1、SD2、SD3、SD4,变压器ST1,避雷器SF1;
SBD1的3脚与AC电网的零线连接;
SBD1的4脚与SC1负极、SC4的负极接地;
SBD1的2脚与SR1的一端、ST1的初级的tx4脚、SC1的正极连接;
SR1的另一端与SR2的一端连接;
SR2的另一端与SU1的管脚1连接;
SD1的负极与SU1的管脚3连接,SD1的正极与ST1的初级的tx2脚连接;
ST1的初级的tx1脚与SU1的管脚5连接、SU3的1脚连接;
ST1的初级的tx3脚与SU1的管脚8连接;
ST1的次级的tx5脚与SC8的负极、SC7的负极、SK1的控制绕组的2脚连接;
ST1的次级的tx6脚与SD2的正极连接;
SD2的负极与SC7的正极,SC8的正极、SD4的正极、SU2的管脚8连接;
SD4的负极与SD3的负极、SK1的控制绕组的1脚连接;
SR3的一端、SR4的一端、SR6的一端与SU2的管脚8、SU2的管脚4连接;
SR3的另一端与SU3的4脚连接;
SR4的另一端与SR5的一端、SU4的输出端、SU3的3脚连接;
SR5另一端与SC6的一端连接;
SC6另一端与SR6的另一端、SR7的一端、SU4的输入端连接;
SR7的另一端与SU4的接地端,SD5的正极、SQ1的基级、SU2的管脚1接地;
SF1一端与相线L连接,另一端与SBD1的1脚连接;
SU3的2脚与SU1的管脚4连接。
其中,控制电路包括电感SL1, SL1的副绕组与开关S1连接,SL1的主绕组包括两个接线端,第一个接线端与SC3另一端连接,第二个接线端与SC2另一端、SC4的负极、SC5的另一端、SU3的1脚接地。 
其中,控制电路的SL1采用环形电感NPP050-125。
其中, PWM控制电路的高集成电路芯片SU1的型号为XY-6103。
其中,继电器SK1为单线圈双稳态保持继电器。
其中,数字电路的集成芯片SU2的型号为NE555。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包括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控制部分包括整流滤波电路、DC/DC变换电路、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启动电路、PWM控制电路、继电器SK1、控制电路,以及与电脑主板连接的数字电路;控制电路与电脑主机的开关S1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PWM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AC的L线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AC的N线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启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PWM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三输出端分别与DC/DC变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DC/DC变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DC/DC变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DC/DC变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第一输入端、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第二输入端连接,DC/DC变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PWM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启动电路的输出端与PWM控制电路的第四输入端连接;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第一输出端与继电器SK1的控制绕组、受控部分连接;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第二输出端、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第三输出端分别与数字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数字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电脑主板与受控部分连接;继电器SK1的第一输入端与AC的L线连接,继电器SK1的第二输入端与AC的N线连接,继电器SK1的第一输出端、继电器SK1的第二输出端与受控部分连接。当电脑电源不开机处于待机模式下时,其继电器处于断开,整个电源产品无AC输入,使得电脑待机功耗为零。当启动电脑主机时,手动按电脑的开关S1后,控制部分瞬间工作,然后触发继电器SK1,进而促使受控部分进入工作模式,此时继电器SK1的工作电压由受控部分供给,而控制部分则停止工作。当再次启动开关S1或者由电脑主板提供关机信号时,控制部分开始工作,由数字电路提供一个信号给受控部分,促使受控部分停止工作,继电器因无工作电压供给而断开,整个电脑的AC输入电压断开,进入零待机功耗模式,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电脑在待机模式下功耗为零,并且可以手动开机,自动或者手动关机,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部分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
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包括控制部分200和受控部分100,控制部分200包括整流滤波电路201、DC/DC变换电路202、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203、启动电路204、PWM控制电路205、继电器SK1、控制电路206,以及与电脑主板207连接的数字电路208;
控制电路206与电脑主机的开关S1连接,控制电路206的输出端与PWM控制电路205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整流滤波电路201的第一输入端与AC的L线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AC的N线连接,整流滤波电路201的第一输出端与启动电路204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201的第二输出端与PWM控制电路205的第二输入端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201的第二输出端、整流滤波电路201的第三输出端分别与DC/DC变换电路202的第一输入端、DC/DC变换电路20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DC/DC变换电路202的第一输出端、DC/DC变换电路202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203第一输入端、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203第二输入端连接,DC/DC变换电路202的第一输入端与PWM控制电路205的第三输入端端连接;
启动电路204的输出端与PWM控制电路205的第四输入端端连接;
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203第一输出端与继电器SK1的控制绕组、受控部分100连接;
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203第二输出端、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203第三输出端分别与数字电路208的第一输入端、数字电路208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电脑主板207与受控部分100连接;
继电器SK1的第一输入端与AC的L线连接,继电器SK1的第二输入端与AC的N线连接,继电器SK1的第一输出端、继电器SK1的第二输出端与受控部分100连接。
本实施例的控制部分200的PWM控制电路205包括电路芯片SU1、电容SC2、SC3、SC4、SC5;SU1的管脚1与SC2一端连接;SU1的管脚2与SC3一端连接;SU1的管脚3与SC4的正极连接;SU1的管脚4与SC5一端连接;SU1的管脚5、 SU1的管脚8与DC/DC变换电路202连接;SC2的另一端,SC4的负极、SC5的另一端接地;SC3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
本实施例的控制部分200的数字电路208包括集成芯片SU2、电阻SR8、SR9,电容SC9,三极管SQ1,二极管SD5以及继电器开关SK2;继电器开关SK2的输出端与电脑主板207连接;SU2的管脚2与SU2的管脚6、SC9的负极、SR8的一端连接;SU2的管脚3与SR9一端连接;SU2的管脚4与SQ1的发射极、SC9的正极连接;SU2的管脚1与SR8的另一端、SR9的另一端、SQ1的基级、SD5的正级、继电器开关SK2的控制绕组的第2脚连接;SQ1的集电极与SD5的负极、继电器开关SK2的控制绕组的第1脚连接。
本实施例的控制部分200的电路还包括整流桥SBD1,电容SC1、SC6、SC7、SC8,电阻SR1、SR2、SR3、SR4、SR5、SR6、SR7,继电器SK1、光电耦合器SU3,稳压器SU4,二极管SD1、SD2、SD3、SD4,变压器ST1,避雷器SF1;SBD1的3脚与AC电网的零线连接;SBD1的4脚与SC1负极、SC4的负极接地;SBD1的2脚与SR1的一端、ST1的初级的tx4脚、SC1的正极连接;SR1的另一端与SR2的一端连接;SR2的另一端与SU1的管脚1连接;SD1的负极与SU1的管脚3连接,SD1的正极与ST1的初级的tx2脚连接;ST1的初级的tx1脚与SU1的管脚5连接、SU3的1脚连接;ST1的初级的tx3脚与SU1的管脚8连接;ST1的次级的tx5脚与SC7的负极、SC8的负极、SK1的控制绕组的2脚连接;ST1的次级的tx6脚与SD2的正极连接;SD2的负极与SC7的正极,SC8的正极、SD4的正极、SU2的管脚8连接;SC7的负极与12V直流电压连接;SD4的负极与SD3的负极、SK1的控制绕组的1脚连接;SR3的一端、SR4的一端、SR6的一端与SU2的管脚8、SU2的管脚4连接;SR3的另一端与SU3的4脚连接;SR4的另一端与SR5的一端、SU4的输出端、SU3的3脚连接;SR5另一端与SC6的一端连接;SC6另一端与SR6的另一端、SR7的一端、SU4的输入端连接;SR7的另一端与SU4的接地端,SD5的正极、SQ1的基级、SU2的管脚1接地;SF1一端与相线L连接,另一端与SBD1的1脚连接,SU3的2脚与SU1的管脚4连接。
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206包括电感SL1, SL1的副绕组与开关S1连接,SL1的主绕组包括两个接线端,第一个接线端与SC3另一端连接,第二个接线端与SC2另一端、SC4的负极、SC5的另一端、光电耦合器SU3的1脚接地。
控制电路206控制PWM控制电路205是否工作,被控制设备接口101受控于继电器SK1。
本实施例的PWM控制电路205中SU1为脉宽控制器与功率开关管集成电路芯片,SU1的型号为XY-6103。DC/DC变换电路202采用变压器ST1。控制电路206采用对高频信用具有开关作用的高磁通的环形电感SL1,SL1的型号为NPP050-125。所述的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203包括整流二极管SD2、SD4及滤波电容SC7、SC8。数字电路208集成芯片SU2的型号为NE555,继电器SK1采用单线圈双稳态保持继电器,继电器SK1输入端跟AC连接,继电器SK1输出端同被控制设备接口101以及电脑电源整流滤波电路102输入端连接, 继电器SK1的控制绕组与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203及电脑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电路104连接。
当电脑电源不开机处于待机模式下时,其继电器SK1处于断开,整个电源产品无AC输入,使得电脑待机功耗为零。当启动电脑主机时,手动按开关S1后,控制部分200瞬间工作,然后触发继电器SK1,进而促使受控部分进入工作模式,此时继电器SK1的工作电压由受控部分供给,而控制部分200则停止工作。当再次启动开关S1或者由电脑主板207提供关机信号时,控制部分200开始工作,由数字电路208提供一个信号给受控部分,促使受控部分停止工作,继电器因无工作电压供给而断开,整个电脑的AC输入电压断开,进入零待机功耗模式,本实施例的电脑在待机模式下功耗为零,并且可以手动开机,自动或者手动关机,结构简单。
受控部分100包括电脑电源整流滤波电路102、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103、电脑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电路104、电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105及被控制设备接口101;
继电器SK1的第一输出端、继电器SK1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被控制设备接口101的第一输入端、被控制设备接口10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继电器SK1的第一输出端、继电器SK1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电脑电源整流滤波电路102的第一输入端、电脑电源整流滤波电路10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电脑电源整流滤波电路201的第一输出端、电脑电源整流滤波电路102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103的第一输入端、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103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103的第一输出端、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103的第二输出端与电脑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电路104的第一输入端、电脑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电路10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103的第三输入端与电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105的输出端连接;
电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105的第一输入端与电脑主板207的输出端连接,电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105的第二输入端与电脑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电路104的输出端连接,电脑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电路104第三输入端与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203的第一输出端、继电器SK1的控制绕组连接。
本实施例的数字电路208通过电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105来控制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103、电脑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电路104工作状态,进而改变继电器SK1的工作方式。
被控制设备接口101设在电脑电源外壳上,具体可以接电脑显示器等使用AC的电脑周边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有4种,分别是:电脑设备待机模式下的工作原理:当电脑接通电源,不开机时,电脑处于待机模式下,此时连接到被控制设备接口101的电脑显示器等周边设备及给电脑主机供电的电脑电源的输入电压都通过继电器SK1供给,但此时继电器SK1的控制绕组没有工作电压,所以继电器SK1处于断开状态,待机电脑无功耗。
电脑系统开机工作原理:按一下电脑主机的开关S1,控制电路206中的电感SL1副绕组瞬间短路,高感量的主绕组在副绕组短路瞬间,感量趋近于零,PWM控制电路205中的SU1第2脚产生锯齿波,进而启动电路204瞬时给SU1提供工作电压,PWM控制电路205开始工作,DC/DC变换电路202在PWM控制电路205的推动下也开始工作,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203输出一组12V电压,提供继电器SK1控制绕组及数字电路208工作电压。继电器SK1导通,受控部分100的被控制设备接口101及电脑电源输入端输入AC电压, 数字电路208通过电脑主板207给电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105启动信号,电脑电源开始正常工作,并通过电脑电源直流输出电路104提供一组12V电压继续维持继电器SK1工作。整个电脑系列正常动作,因为电脑主机的开关S1为常开开关,此时PWM控制电路205、启动电路204、DC/DC变换电路202停止工作。
电脑系统通电脑主机的开关S1关机工作原理:与电脑系统开机工作原理不同之处在于数字电路208此时提供给电脑主板207的信号为关机信号,进而通过电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105来关闭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103得以关闭电脑电源,在电脑电源关闭后,继电器SK1控制绕组的工作电压消失,继电器SK1断开,又回到零待机功耗。
电脑系统自动关机工作原理:电脑主板207在收到关机指令后,提供一个信号给电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105关机信号,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103收到电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105关机信号后,停止工作,电脑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电路104无输出,继电器SK1控制绕组工作电压消失,回去零待机功耗模式下。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让电脑系统在待机模式下,无功耗,不改变电脑系统原有的操作方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包括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其特征在于:控制部分包括整流滤波电路、DC/DC变换电路、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启动电路、PWM控制电路、继电器SK1、控制电路,以及与电脑主板连接的数字电路;
控制电路与电脑主机的开关S1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PWM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AC的L线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AC的N线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启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PWM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三输出端分别与DC/DC变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DC/DC变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DC/DC变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DC/DC变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第一输入端、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第二输入端连接,DC/DC变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PWM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启动电路的输出端与PWM控制电路的第四输入端连接;
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第一输出端与继电器SK1的控制绕组、受控部分连接;
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第二输出端、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第三输出端分别与数字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数字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电脑主板与受控部分连接;
继电器SK1的第一输入端与AC的L线连接,继电器SK1的第二输入端与AC的N线连接,继电器SK1的第一输出端、继电器SK1的第二输出端与受控部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其特征在于:受控部分包括电脑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电脑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电路、电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及被控制设备接口;
继电器SK1的第一输出端、继电器SK1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被控制设备接口的第一输入端、被控制设备接口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继电器SK1的第一输出端、继电器SK1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电脑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脑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电脑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电脑电源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电脑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脑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电脑电源PWM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入端与电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电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电脑主板的输出端连接,电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电脑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脑电源直流电压输出电路第三输入端与直流电压滤波输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继电器SK1的控制绕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其特征在于:控制部分的PWM控制电路包括电路芯片SU1、电容SC2、SC3、SC4、SC5;SU1的管脚1与SC2一端连接;SU1的管脚2与SC3一端连接;SU1的管脚3与SC4的正极连接;SU1的管脚4与SC5一端连接;SU1的管脚5、 SU1的管脚8与DC/DC变换电路连接;SC2的另一端,SC4的负极、SC5的另一端接地;SC3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其特征在于:控制部分的数字电路包括集成芯片SU2、电阻SR8、SR9,电容SC9,三极管SQ1,二极管SD5以及继电器开关SK2;
继电器开关SK2的输出端与电脑主板连接;
SU2的管脚2与SU2的管脚6、SC9的负极、SR8的一端连接;
SU2的管脚3与SR9一端连接;
SU2的管脚4与SQ1的发射极、SC9的正极连接;
SU2的管脚1与SR8的另一端、SR9的另一端、SQ1的基级、SD5的正级、继电器开关SK2的控制绕组的第2脚连接;
SQ1的集电极与SD5的负极、继电器开关SK2的控制绕组的第1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其特征在于:控制部分的电路还包括整流桥SBD1,电容SC1、SC6、SC7、SC8,电阻SR1、SR2、SR3、SR4、SR5、SR6、SR7、光电耦合器SU3,稳压器SU4,二极管SD1、SD2、SD3、SD4,变压器ST1,避雷器SF1;
SBD1的3脚与AC电网的零线连接;
SBD1的4脚与SC1负极、SC4的负极接地;
SBD1的2脚与SR1的一端、ST1的初级的tx4脚、SC1的正极连接;
SR1的另一端与SR2的一端连接;
SR2的另一端与SU1的管脚1连接;
SD1的负极与SU1的管脚3连接,SD1的正极与ST1的初级的tx2脚连接;
ST1的初级的tx1脚与SU1的管脚5连接、SU3的1脚连接;
ST1的初级的tx3脚与SU1的管脚8连接;
ST1的次级的tx5脚与SC8的负极、SC7的负极、SK1的控制绕组的2脚连接;
ST1的次级的tx6脚与SD2的正极连接;
SD2的负极与SC7的正极,SC8的正极、SD4的正极、SU2的管脚8连接;
SD4的负极与SD3的负极、SK1的控制绕组的1脚连接;
SR3的一端、SR4的一端、SR6的一端与SU2的管脚8、SU2的管脚4连接;
SR3的另一端与SU3的4脚连接;
SR4的另一端与SR5的一端、SU4的输出端、SU3的3脚连接;
SR5另一端与SC6的一端连接;
SC6另一端与SR6的另一端、SR7的一端、SU4的输入端连接;
SR7的另一端与SU4的接地端,SD5的正极、SQ1的基级、SU2的管脚1接地;
SF1一端与相线L连接,另一端与SBD1的1脚连接;
SU3的2脚与SU1的管脚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包括电感SL1, SL1的副绕组与开关S1连接,SL1的主绕组包括两个接线端,第一个接线端与SC3另一端连接,第二个接线端与SC2另一端、SC4的负极、SC5的另一端、SU3的1脚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的SL1采用环形电感NPP050-1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其特征在于: PWM控制电路的高集成电路芯片SU1的型号为XY-610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其特征在于:继电器SK1为单线圈双稳态保持继电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其特征在于:数字电路的集成芯片SU2的型号为NE555。
CN2010206155179U 2010-11-19 2010-11-19 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45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155179U CN201845300U (zh) 2010-11-19 2010-11-19 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155179U CN201845300U (zh) 2010-11-19 2010-11-19 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45300U true CN201845300U (zh) 2011-05-25

Family

ID=44040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15517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45300U (zh) 2010-11-19 2010-11-19 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4530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625A (zh) * 2011-11-09 2012-04-04 北京赛科世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顶盒及其待机控制方法
CN103246208A (zh) * 2012-02-09 2013-08-14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电器控制器
CN110351924A (zh) * 2019-06-11 2019-10-18 浙江阳光照明灯具有限公司 一种低待机功耗的led驱动电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625A (zh) * 2011-11-09 2012-04-04 北京赛科世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顶盒及其待机控制方法
CN103246208A (zh) * 2012-02-09 2013-08-14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电器控制器
CN110351924A (zh) * 2019-06-11 2019-10-18 浙江阳光照明灯具有限公司 一种低待机功耗的led驱动电路
CN110351924B (zh) * 2019-06-11 2021-11-23 浙江阳光照明灯具有限公司 一种低待机功耗的led驱动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68405U (zh) 一种带漏电保护的直流供电系统
CN103607032A (zh) 可再生能源发电、输变电和电网接入一体化系统
CN202142994U (zh) 供电装置
CN101976107B (zh) 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
CN201845300U (zh) 一种零待机功耗电脑电源
CN203589824U (zh) 可再生能源发电、输变电和电网接入一体化系统
CN204008785U (zh) 计量回路故障监测系统
CN201126979Y (zh) 用于220kV电压等级以下变电站的UPS系统
CN206894325U (zh) 一种新型低待机功耗的控制电路
CN202696482U (zh) 漏电断路器用电源电路
CN203104307U (zh) 一种可控共地电源电路
CN204696942U (zh) 集中式交直流双输入直流远程供电局端系统
CN205160202U (zh) 一种交直流电源供电切换装置
CN201616703U (zh) 高压变频器控制电源回路不间断供电装置
CN204465349U (zh) 一种岸电电源系统
CN202888950U (zh) 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不间断电源模块
CN207392300U (zh) 光伏辅助供电模式下的自动居民生活供水装置
CN206977324U (zh) 用于低压断路器的电源电路
CN202160098U (zh) 一种三相智能电能表用开关电源电路
CN204696796U (zh) 集中式交直流双输入直流远程供电远端系统
CN203301226U (zh) 用于电力变电站的零延时在线不间断电源转换器
CN103532217A (zh) 不间断电源系统
CN204290810U (zh) 一种隔离型光伏控制逆变一体机
CN202260637U (zh) 费控箱专用模块
CN201766406U (zh) 一种交直流热备用供电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