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37955U - 浮动式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浮动式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37955U
CN201837955U CN2010206081442U CN201020608144U CN201837955U CN 201837955 U CN201837955 U CN 201837955U CN 2010206081442 U CN2010206081442 U CN 2010206081442U CN 201020608144 U CN201020608144 U CN 201020608144U CN 201837955 U CN201837955 U CN 201837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fluid
servomechanism
floating type
hole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081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棨錞
石逸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2010206081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37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37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379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一种浮动式连接结构,其为一伺服器的机柜以及至少一伺服器之间的冷却流体输送管路的连接结构,该浮动式连接结构包含一固定座,其包含多个第三孔洞,每一第三孔洞内设置一挠性体,每一挠性体包含一第四孔洞以提供一螺丝通过,该浮动式连接结构透过螺帽以及该固定座的表面具有一间隙,且该螺丝的柱体周围环设有该挠性体,使该固定座不被锁紧而于该固定伺服器的支架上保持浮动的状态,而成功地减少了因公差造成的组装问题。

Description

浮动式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减少组装上的公差,使伺服器与机壳的冷却流体管路可方便接合的浮动式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伺服器等大型电脑设备运作时,散热不良而使设备故障的问题,为目前各界亟欲解决的议题,除此之外,以典型资料中心的伺服器在运算所使用的电力为例,通常散热系统需要消耗相当于一倍的电力,因此当伺服器高密度集中于云端资料中心,机房甚至需要高达两倍的额外散热系统。由此可见,云端高密度伺服器若未妥善处理散热问题,将造成伺服器工作不稳定甚至无法运转、耗费能源、机房无法维持维运品质、增加机房管理成本等议题。
在处理散热的方式中,伺服器机柜中使用冷却流体来进行热交换即为公知的一种作法,其中一种方式是将通过机壳的冷却流体导经伺服器中的发热源,对发热源直接进行热交换而将热量带走,系统热量亦因此而降低。但当欲使冷却流体由伺服器机柜传输至伺服器内,来降低伺服器内发热源的热量时,由于伺服器或是机柜的冷却流体管路的尺寸公差,产生伺服器或是机柜的冷却流体管路可能无法顺利地相互接合的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可减少组装上的公差,使伺服器与机壳的冷却流体管路可方便接合的浮动式连接结构来解决现有技术所产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动式连接结构,其利用固定座上螺丝的柱体的周围环设有该挠性体,使该固定座不被锁紧而于该固定伺服器的支架上保持浮动的状态。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动式连接结构,其为一伺服器的机柜以及至少一伺服器之间的冷却流体输送管路的连接结构,该浮动式连接结构包含:
一固定伺服器的支架,其包含至少一第一孔洞以及多个螺孔,该多个螺孔设置于该第一孔洞的周围或两侧;以及
一固定座,其包含多个第二孔洞以及设置于该多个第二孔洞周围的多个第三孔洞,每一第三孔洞内设置一挠性体,每一挠性体包含一第四孔洞以提供一螺丝通过,每一螺丝包含一螺牙部、与该螺牙部连接的一柱体、以及设置于该柱体上的一螺帽,该螺丝的该螺牙部以及该柱体会通过该第四孔洞,且该螺牙部旋入该固定伺服器的支架的该螺孔,由于每一螺丝的该螺帽以及该固定座的表面具有一间隙,且每一螺丝的该柱体的周围环设有该挠性体,使该固定座不被锁紧而于该固定伺服器的支架上保持浮动的状态。
所述的浮动式连接结构,其中,该挠性体的外径大于或等于该第三孔洞的内径。
所述的浮动式连接结构,其中,该伺服器的机柜更包含至少一第一冷却流体通道组,其通过该固定伺服器的支架的该第一孔洞以及该固定座的该第二孔洞,该第一冷却流体通道组包含一第一冷却流体导入通道以及一第一冷却流体导出通道。
所述的浮动式连接结构,其中,该第一冷却流体导出通道的口径大于该第一冷却流体导入通道的口径。
所述的浮动式连接结构,其中,更包含一伺服器,该伺服器包含一第二冷却流体通道组,该第二冷却流体通道组包含一第二冷却流体导入通道以及一第二冷却流体导出通道。
所述的浮动式连接结构,其中,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入通道以及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出通道分别包含一接头,该接头将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入通道以及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出通道分别连接至该第一冷却流体导入通道以及该第一冷却流体导出通道。
所述的浮动式连接结构,其中,该接头具有一导角。
所述的浮动式连接结构,其中,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出通道的口径大于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入通道的口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连接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该伺服器的机柜与该伺服器的冷却流体管路接合前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该伺服器的机柜与该伺服器的冷却流体管路接合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0-冷却流体;1-伺服器的机柜;10-第一冷却流体通道组;100-第一冷却流体导入通道;101-第一冷却流体导出通道;2-伺服器;20-第二冷却流体通道组;200-第二冷却流体导入通道;201-第二冷却流体导出通道;202-接头;3-固定伺服器的支架;30-第一孔洞;31-螺孔;4-固定座;40-第二孔洞;41-第三孔洞;42-挠性体;420-第四孔洞;43-螺丝;430-螺牙部;431-柱体;432-螺帽;44-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目的及功能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与了解,下文特将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的相关细部结构以及设计的理念原由进行说明,以使得审查员可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详细说明陈述如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连接结构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动式连接结构,其为一伺服器的机柜1以及至少一伺服器2之间的冷却流体0输送管路的连接结构,该浮动式连接结构包含:一固定伺服器的支架3以及一固定座4;该固定伺服器的支架3包含至少一第一孔洞30以及多个螺孔31,该多个螺孔31设置于该第一孔洞30的周围或两侧;该固定座4包含多个第二孔洞40以及设置于该多个第二孔洞40周围的多个第三孔洞41,每一第三孔洞41内设置一挠性体42,每一挠性体42包含一第四孔洞420以提供一螺丝43通过,每一螺丝43包含一螺牙部430,与该螺牙部430连接的一柱体431以及设置于该柱体431上的一螺帽432,该螺丝43的该螺牙部430以及该柱体431会通过该第四孔洞420,且该螺牙部430旋入该固定伺服器的支架3的该螺孔31,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连接结构的侧视示意图,由于每一螺丝43的该螺帽432以及该固定座4的表面具有一间隙44,且每一螺丝43的该柱体431的周围环设有该挠性体42,使该固定座4不被锁紧而于该固定伺服器的支架3上保持浮动的状态。本实施例中,该挠性体42的外径大于或等于该第三孔洞41的内径,使得该挠性体42的外侧紧贴于该第二孔洞40的内缘。
该伺服器的机柜1与该伺服器2的冷却流体管路利用该浮动式连接结构接合的情形,请参阅图3以及图4,图3为该伺服器的机柜与该伺服器的冷却流体管路接合前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该伺服器的机柜与该伺服器的冷却流体管路接合后的示意图。该伺服器的机柜1包含至少一第一冷却流体通道组10,该第一冷却流体通道组10通过该固定伺服器的支架3的该第一孔洞30以及该固定座4的该第二孔洞40,该第一冷却流体通道组10外可包覆一壳体,以保护该第一冷却流体通道组10不至裸露在外,并且该壳体可将该第一冷却流体通道组10定位于该壳体的某一位置,而该第一孔洞30可为该壳体提供一卡合或定位的位置。该第一冷却流体通道组10包含一第一冷却流体导入通道100以及一第一冷却流体导出通道101。此外,该伺服器2亦包含一第二冷却流体通道组20,该第二冷却流体通道组20包含一第二冷却流体导入通道200以及一第二冷却流体导出通道201,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入通道200以及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出通道201分别包含一接头202,该接头202可将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入通道200以及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出通道201分别连接至该第一冷却流体导入通道100以及该第一冷却流体导出通道101,本实施例中,该接头202具有一导角,使该伺服器2上的该第二冷却流体通道组20更方便接合于该第一冷却流体通道组10。此外,由于该冷却流体0经过该伺服器2内的散热装置后,部分冷却流体0会吸热而汽化,故流出该伺服器的该冷却流体0的体积会膨胀,故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冷却流体导出通道101的口径大于该第一冷却流体导入通道100的口径,且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出通道201的口径大于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入通道200的口径。
该伺服器2以及该伺服器的机柜1的冷却管路连接好之后,该冷却流体0可凭借该伺服器的机柜1中的该第一冷却流体导入通道100连接至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入通道200,而将该冷却流体0输送至该伺服器2的发热源,来带走发热源的热量,而通过该伺服器2的发热源的该冷却流体0,接着经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出通道201,再输出至该第一冷却流体导出通道101,以达到伺服器内发热源的降温的功效。
当该伺服器2装入该伺服器的机柜1,该伺服器2的该第二冷却流体通道组20要连接至该伺服器的机柜1的该第一冷却流体通道组10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式连接结构,由于该固定座4上的该螺丝43的该螺帽432以及该固定座4的表面具有一间隙44,且该柱体431的周围环设有该挠性体42,使该固定座4不被锁紧而于该固定伺服器的支架3上保持浮动的状态,操作者可轻微移动该固定座4,使该接头202可顺利对到该第一冷却流体导入通道100以及该第一冷却流体导出通道101,以减少因组装上的公差,而使该伺服器2以及该伺服器的机柜1的冷却管路无法连接的问题。
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的限制本实用新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及修饰,仍将不失本实用新型的要义所在,故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状况。

Claims (8)

1.一种浮动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为一伺服器的机柜以及至少一伺服器之间的冷却流体输送管路的连接结构,该浮动式连接结构包含:
一固定伺服器的支架,其包含至少一第一孔洞以及多个螺孔,该多个螺孔设置于该第一孔洞的周围或两侧;以及
一固定座,其包含多个第二孔洞以及设置于该多个第二孔洞周围的多个第三孔洞,每一第三孔洞内设置一挠性体,每一挠性体包含一第四孔洞以提供一螺丝通过,每一螺丝包含一螺牙部、与该螺牙部连接的一柱体、以及设置于该柱体上的一螺帽,该螺丝的该螺牙部以及该柱体会通过该第四孔洞,且该螺牙部旋入该固定伺服器的支架的该螺孔,由于每一螺丝的该螺帽以及该固定座的表面具有一间隙,且每一螺丝的该柱体的周围环设有该挠性体,使该固定座不被锁紧而于该固定伺服器的支架上保持浮动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挠性体的外径大于或等于该第三孔洞的内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伺服器的机柜更包含至少一第一冷却流体通道组,其通过该固定伺服器的支架的该第一孔洞以及该固定座的该第二孔洞,该第一冷却流体通道组包含一第一冷却流体导入通道以及一第一冷却流体导出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冷却流体导出通道的口径大于该第一冷却流体导入通道的口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伺服器,该伺服器包含一第二冷却流体通道组,该第二冷却流体通道组包含一第二冷却流体导入通道以及一第二冷却流体导出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动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入通道以及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出通道分别包含一接头,该接头将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入通道以及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出通道分别连接至该第一冷却流体导入通道以及该第一冷却流体导出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动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头具有一导角。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动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出通道的口径大于该第二冷却流体导入通道的口径。
CN2010206081442U 2010-11-10 2010-11-10 浮动式连接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37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081442U CN201837955U (zh) 2010-11-10 2010-11-10 浮动式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081442U CN201837955U (zh) 2010-11-10 2010-11-10 浮动式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37955U true CN201837955U (zh) 2011-05-18

Family

ID=44008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0814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37955U (zh) 2010-11-10 2010-11-10 浮动式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379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5630A (zh) * 2013-10-30 2014-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板间连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5630A (zh) * 2013-10-30 2014-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板间连接装置
CN103545630B (zh) * 2013-10-30 2016-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板间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075755A1 (en) Fabricating separable and integrated heat sinks facilitating cooling multi-component electronic assembly
US10127949B2 (en) Heat and flow management in a computing device
US20230086448A1 (en) Liquid cooling plate suitable for liquid 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heat dissipation unit
US10750639B2 (en) Cooling memory modules
JP2019525398A5 (zh)
US10736240B2 (en) High reliability cooling module design for IT and data center liquid cooling
JP6423890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20190861A1 (en) Closed loop hybrid cooling
JP2009099445A (ja)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及びバッテリパック
US20210159556A1 (en) Cooling device and batter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200001692A (ko) 차량용 배터리 모듈
CN201837955U (zh) 浮动式连接结构
CN204700608U (zh) 定位装置
CN105658040A (zh) 一种具有功率型元器件的电源模块散热结构
KR20200058219A (ko) 냉각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장치
CN210928439U (zh) 一种云计算服务器阵列机柜
CN111600092A (zh) 一种超宽温域高安全性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
CN204271164U (zh) 电池模组外壳、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
US10249554B2 (en) Heat transfer assembly for a heat emitting device
CN201554679U (zh) 具固定机构的风扇模组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208539015U (zh) 一种电池包
TW201427578A (zh) 伺服器機櫃及其風扇電源連接方法
CN105546497A (zh) 一种紫外led气冷散热方法及装置
CN206105656U (zh) 双工位定位夹具
CN107863586B (zh) 具液冷板的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411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