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37740U - 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37740U
CN201837740U CN2010205192931U CN201020519293U CN201837740U CN 201837740 U CN201837740 U CN 201837740U CN 2010205192931 U CN2010205192931 U CN 2010205192931U CN 201020519293 U CN201020519293 U CN 201020519293U CN 201837740 U CN201837740 U CN 201837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tion division
optical fiber
fiber core
mounting hole
lass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192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xi Beirun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xi Beirun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xi Beirun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xi Beirun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192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37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37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377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芯链接器,包括夹持部、固定部和定位部,所述夹持部设置在固定部的上方,固定部设有左右贯穿的空腔,在空腔的底部设有两个左右并排设置的沿上下方向通透的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的上方带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环形顶部,所述两个安装孔内从下方分别插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部朝向安装孔内的一端与该安装孔上方的第一环形顶部的下表面相抵,所述第一定位部伸出安装孔的部分的外壁设有环形防脱环;所述光纤头的光纤芯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定位部中。将本实用新型中的光纤芯链接器从下方插入到交换孔中时不会轻易脱落,且不需要在交换板上的交换孔中设置过于复杂的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光纤通信传输的基础承载网络——光纤网络,其运行维护工作还处于原始的人工模式下,即通常需要人工到现场去执行跳纤操作来实现不同光纤之间的对接交换;但是受制于地理位置的分散、人工倒换操作的繁琐等因素的影响,在日常工作中这样的人工操作工作量巨大而费时,因此如何实现光纤芯的自动对接交换即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针对该问题,2010年2月24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1655585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光纤全交换设备和方法,该设备包括具有多个交换孔的交换板,每根绳路光纤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对绳路光纤链接器中,每根外部线路光纤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一个线路光纤链接器中,驱动装置将需要进行交换的两根外部线路光纤端部的线路光纤链接器分别移到交换孔处插入其中,将未被占用的一堆绳路光纤链接器分别移到目标交换孔处,插入其中,从而实现插入到同一个交换孔中的绳路光纤链接器和线路光纤链接器中的绳路光纤和外部线路光纤端部的对接,达到光学连接。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的实际运用中,绳路光纤链接器和线路光纤链接器中的一个链接器从交换板的上方插入到交换孔中,另一个链接器从交换板的下方插入到交换孔中,这就带来了从下方插入到交换孔中的链接器的固定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为了固定位于交换板下方的链接器,需要在交换孔中设置复杂的结构,以防止位于交换板下方的链接器从交换板上脱落,而当交换孔设计成负杂的结构时,整个交换板的加工难度和成本都将增大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芯链接器,在将其从下方插入到交换孔中时不会轻易脱落,而且不需要在交换板上的交换孔中设置过于复杂的结构,有效降低交换板的加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芯链接器,包括夹持部、固定部和定位部,所述夹持部设置在固定部的上方,所述固定部设有左右贯穿的的空腔,在空腔的底部设有两个左右并排设置的沿上下方向通透的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的上方带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环形顶部,所述两个安装孔内从下方分别插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部朝向安装孔内的一端与该安装孔上方的第一环形顶部的下表面相抵,所述第一定位部伸出安装孔的部分的外壁设有环形防脱环;所述光纤头的光纤芯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定位部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套圈、环形垫片和插芯,所述套圈包括第一圆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体顶部并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二环形顶部,所述插芯包括上下连接并且共轴的大径部分和小径部分,所述大径部分包括第二圆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体顶部并沿着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底部;
所述光纤头包括光纤芯端部附近一段以及包裹在该段光纤芯外部的玻璃套管;在第二定位部中,环形垫片和套圈置于所述插芯的大径部分的第二圆筒体中,并且套圈的底部与环形底部的上表面相抵,套圈的第二环形顶部的上表面与插芯的顶部在同一平面,并且都与安装孔的第一环形顶部相抵,所述插芯的大径部分位于安装孔内,小径部分伸出安装孔外;
所述光纤头从上至下穿过套圈和环形垫片,并伸入到插芯的小径部分中,所述光纤头的玻璃套管在位于所述套圈中的外壁设有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外径小于所述套圈的第一圆筒体的内径,所述环形结构的下底面与插芯大径部分的环形底部的上表面相抵,在所述光纤头的环形结构上方的玻璃套管部分的外侧套设一弹簧,所述套圈的第二环形顶部的下地面与所述弹簧的上端相抵,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光纤头的玻璃套管的环形结构的上表面相抵。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位于防脱环下方的一段外壁具有环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伸出安装孔的部分的外径小于位于安装孔内的部分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小径部分外壁具有环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套圈的第二环形顶部形成一个上下贯穿、并从外部沿径向延伸至内部瞳孔的豁口。
优选地,在所述固定部的两个安装孔之间设有沿着与两个安装孔并排排列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贯穿的定位孔,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与定位孔同一高度处并朝向所述定位孔的一侧外壁设有沿定位孔的方向延伸的定位凹槽,在所述定位孔中插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定位凹槽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插入安装孔的部分固定。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的空腔内壁设有对称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突起部。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中在所述空腔贯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夹持部的上部分厚度大于所述夹持部的下部分厚度,所述夹持部的下部分与所述夹持部上部分以及所述固定部形成凹槽状。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中在所述空腔贯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夹持部的上部分厚度大于所述夹持部的下部分厚度,所述夹持部的下部分与所述夹持部上部分以及所述固定部形成凹槽状。
在将本实施例中的光纤芯链接器从交换板的下面插入到交换孔中时,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伸出安装孔的部分分别插入到各自对应的交换孔中,第一定位部伸出安装孔的部分的外壁的防脱环可以保证第一定位部不从交换孔中脱落下来,也就保证了整个光纤芯连接器不会从交换孔中滑落,这样就降低了对交换孔结构的复杂程度的要求,有效地节省了交换板的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除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芯链接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光纤芯链接器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光纤芯链接器的侧视图;
图4是图3中的光纤芯链接器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除,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芯链接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该光纤芯链接器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的光纤芯链接器的侧视图,图4是图3中的光纤芯链接器的A-A向剖视图。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光纤芯链接器包括夹持部1、固定部2、第一定位部3a和第二定位部3b。其中,夹持部1设置在固定部2的上方,固定部2的内部设有与左右侧面贯穿的空腔,在固定部2的空腔内壁设有对称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凸起部23,该凸起部23可以插入到该光纤芯链接器中的光纤外部的导链起到导向作用。
另外,夹持部1可以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在空腔贯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夹持部1的上部分1a的厚度大于夹持部1的下部分1b的厚度,夹持部1的下部分1b与夹持部1上部分1a以及固定部2形成凹槽状,这样可以方便机械手夹持和释放该光纤芯链接器。
在空腔的底部设有两个左右并排设置、并沿上下方向通透的安装孔,分别记为21a和21b,在安装孔21a和21b的上方带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环形顶部21a1和21b1。安装孔21a中插入第一定位部3a,安装孔21b中插入第二定位部3b。
第一定位部21a为中空的筒状结构,并且朝向安装孔21a内的一端与该安装孔21a上方的第一环形顶部21a1相抵,第一定位部3a伸出安装孔的部分3a2的外壁设有环形防脱环3a21,第一定位部3a伸出安装孔的部分3a2的外径可以小于位于安装孔内的部分3a1的外径。
在将本实施例中的光纤芯链接器从交换板的下面插入交换孔中时,第一定位部3a和第二定位部3b伸出安装孔中的部分分别插入到各自对应的交换孔中,第一定位部3a伸出安装孔21a的部分3a2外壁的防脱环3a21可以保证第一定位部3a不从交换孔中脱落下来,也就保证了整个光纤芯链接器不会从交换孔中滑落。另外,为了与光纤芯链接器的防脱环相配合,交换孔内壁的下方还可以形成一环形台阶,防脱环与环形台阶的上表面相抵,达到限制光纤芯链接器向下移动的目的。总之,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芯链接器从交换板的下方插入到交换孔中时,可以轻松的解决光纤芯链接器容易脱落的问题,而且对交换孔的结构要求也很低,有效节省了交换板的加工成本。
上述第一定位部3a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
另外,第二定位部3b可以采用如下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第二定位部3b包括套圈31、环形垫片32和插芯33。套圈31包括第一圆筒体31b和设置在第一圆筒体31b顶端并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二环形顶部31a。
插芯33包括上下连接的大径部分331和小径部分332,大径部分331和小径部分332共轴,并且大径部分331位于小径部分332的上方,大径部分331的内径和外径分别大于小径部分332的内径和外径。
大径部分331包括第二圆筒体331a和设置在该第二圆筒体331a底部并沿着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底部331b,小径部分332为一中空圆柱体。插芯33的小径部分332的外壁可以带有环形凹槽332a。
光纤头4从上至下穿过套圈31、环形垫片32,并伸入到插芯33的小径部分332中,光纤头4包括光纤芯端部附近一段以及包裹在该段光纤芯外部的玻璃套管41。光纤头的玻璃套管41在位于套圈31中的外壁设有环形结构42,环形结构42的外径小于套圈31的第一圆筒体31b的内径,环形结构42的下底面与插芯33的大径部分331的环形底部331b的上表面相抵。这样,可以防止光纤头4从插芯33中滑落。
光纤头4的环形结构42上方的玻璃套管部分的外侧套设有一弹簧43,套圈31的第二环形顶部31a的下底面与弹簧43的上端相抵,弹簧43的下端与光纤头4的环形结构42的上表面相抵。
另外第一定位部3a伸出安装孔21a的部分3a2位于防脱环3a21下方的一段外壁具有环形凹槽3a22。
为了实现分别位于交换板上方和下方的链接器之间实现对接,除了将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芯链接器从交换板的下方插入交换孔中,还要在相配合的光纤芯链接器从交换板的上方插入交换孔中,上述与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芯链接器相配合的链接器可以具有相应的卡套,在交换孔中,本实施例中的光纤芯链接器的第二定位部的环形凹槽332a与位于上方的链接器的卡套相配合,可以进一步牢固的固定位于交换板下方的本实施例中的光纤芯链接器。另外,在将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光纤芯链接器和与其相配合的光纤芯链接器分别从交换板的下方和上方插入到交换孔中时,两个链接器中的光纤头的端部在接触的同时彼此受到挤压力,由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光纤芯链接器中第二定位部中的弹簧的作用,位于本实施例中的光纤芯链接器中的光纤头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可以向链接器内部移动,同时由于弹簧的弹力,使得两个链接器中的光纤头始终保持稳定的对接。
为了更方便地将光纤头插入到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芯链接器中,套圈31的第二环形顶部31a形成一个上下贯穿、并从外部沿径向延伸至内部通孔的豁口。这样,在将光纤头4穿入光纤芯链接器的固定部2的空腔时,只需要将光纤头4连带与其连接的光纤芯链接器的固定部2的空腔穿过安装孔21b,然后将与光纤头4相连的后部光纤从套圈31的侧面豁口移入到套圈31的中间通孔中,实现与光纤头4连接的后部光纤穿过套圈31。
为了使得第一定位部3a和第二定位部3b能够稳定地固定在安装孔21a和21b中,优选地,在固定部2的两个安装孔21a和21b之间设有一个定位孔24,该定位孔24沿两个安装孔21a和21b并排排列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贯穿。在第一定位部3a和第二定位部3b与定位孔24同一高度处、并且朝向定位孔24的一侧外壁设有沿定位孔24的方向延伸的定位凹槽(图中未示),在定位孔24中插设有定位销5,定位销5与第一定位部3a和第二定位部3b的定位凹槽相配合,以使第一定位部3a和第二定位部3b插入安装孔3a和3b的部分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光纤头4伸入插芯小径部分中的玻璃套管还可以套设有瓷套,该瓷套可以防止光从光纤头4的玻璃套管的侧壁泄露出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纤芯链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部、固定部和定位部,所述夹持部设置在固定部的上方,所述固定部设有左右贯穿的的空腔,在空腔的底部设有两个左右并排设置的沿上下方向通透的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的上方带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环形顶部,所述两个安装孔内从下方分别插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定位部朝向安装孔内的一端与该安装孔上方的第一环形顶部的下表面相抵,所述第一定位部伸出安装孔的部分的外壁设有环形防脱环;所述光纤头的光纤芯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定位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芯链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套圈、环形垫片和插芯,所述套圈包括第一圆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体顶部并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二环形顶部,所述插芯包括上下连接并且共轴的大径部分和小径部分,所述大径部分包括第二圆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圆筒体顶部并沿着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底部;
所述光纤头包括光纤芯端部附近一段以及包裹在该段光纤芯外部的玻璃套管;在第二定位部中,环形垫片和套圈置于所述插芯的大径部分的第二圆筒体中,并且套圈的底部与环形底部的上表面相抵,套圈的第二环形顶部的上表面与插芯的顶部在同一平面,并且都与安装孔的第一环形顶部相抵,所述插芯的大径部分位于安装孔内,小径部分伸出安装孔外;
所述光纤头从上至下穿过套圈和环形垫片,并伸入到插芯的小径部分中,所述光纤头的玻璃套管在位于所述套圈中的外壁设有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外径小于所述套圈的第一圆筒体的内径,所述环形结构的下底面与插芯大径部分的环形底部的上表面相抵,在所述光纤头的环形结构上方的玻璃套管部分的外侧套设一弹簧,所述套圈的第二环形顶部的下地面与所述弹簧的上端相抵,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光纤头的玻璃套管的环形结构的上表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芯链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位于防脱环下方的一段外壁具有环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芯链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伸出安装孔的部分的外径小于位于安装孔内的部分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芯链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小径部分外壁具有环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芯链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的第二环形顶部形成一个上下贯穿、并从外部沿径向延伸至内部瞳孔的豁口。
7.根据权利要求2、3、4或6所述的光纤芯链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部的两个安装孔之间设有沿着与两个安装孔并排排列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贯穿的定位孔,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与定位孔同一高度处并朝向所述定位孔的一侧外壁设有沿定位孔的方向延伸的定位凹槽,在所述定位孔中插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定位凹槽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插入安装孔的部分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芯链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空腔内壁设有对称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突起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芯链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中在所述空腔贯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夹持部的上部分厚度大于所述夹持部的下部分厚度,所述夹持部的下部分与所述夹持部上部分以及所述固定部形成凹槽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芯链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头伸入第二定位部小径部分中的玻璃套管外还套有瓷套。
CN2010205192931U 2010-09-03 2010-09-03 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37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192931U CN201837740U (zh) 2010-09-03 2010-09-03 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192931U CN201837740U (zh) 2010-09-03 2010-09-03 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37740U true CN201837740U (zh) 2011-05-18

Family

ID=44007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19293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37740U (zh) 2010-09-03 2010-09-03 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377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2544A (zh) * 2010-09-03 2011-04-13 张莉 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2544A (zh) * 2010-09-03 2011-04-13 张莉 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9770B2 (en) Pre-embedded optical fiber quick connector
US20130209051A1 (en) Prefabricated optical fiber cable distribution assembly and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system
CN201837740U (zh) 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CN101852901B (zh) 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CN102012544B (zh) 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CN201837741U (zh) 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CN201725064U (zh) 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CN101644797B (zh) 一种插拔装置
MX2022005987A (es) Cable de fibra optica con cables de bajada que tienen conectores opticos preconectados y metodo para trenzar el mismo.
CN201725062U (zh) 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CN201725065U (zh) 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CN201725063U (zh) 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KR101748166B1 (ko) 케이블 접속 케이싱
CN101887148B (zh) 一种光纤芯链接器
CN104330854B (zh) 一种现场光缆对接装置及对接方法
CN101655586B (zh) 一种光纤纤芯连接器
CN201477233U (zh) 一种插拔装置
CN110244406B (zh) 一种便携式网络测试设备
CN210924026U (zh) 光纤接头转换器
CN201749220U (zh) 一种光纤交换系统中的交换板
CN110989121A (zh) 一种光导纤维的母线穿刺线夹罐抽式摆转的导线机
CN212781412U (zh) 一种用于室内光缆分布的分支结构
CN220105353U (zh) 一种简化插接结构的光电混合适配器
CN201796162U (zh) 一种光纤交换系统中的交换板
CN209265016U (zh) 一种微型光跳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