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31093U - 一种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31093U
CN201831093U CN2010205844598U CN201020584459U CN201831093U CN 201831093 U CN201831093 U CN 201831093U CN 2010205844598 U CN2010205844598 U CN 2010205844598U CN 201020584459 U CN201020584459 U CN 201020584459U CN 201831093 U CN201831093 U CN 201831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umbrella
gear
container cavity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844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雨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GQUAN UMBRELLA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GQUAN UMBRELLA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GQUAN UMBRELLA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GQUAN UMBRELLA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844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31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31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310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包括伞架、管体、控制器、握把和滑轮组件;握把包括齿轮、弹性件、挡块、第一线绳和滑块;齿轮可转动地装在握把主体的第三容纳腔中;第一线绳的一端固定在齿轮的转动轴上,另一端沿管体的管内向上而固定在滑轮组件上;弹性件设在齿轮的一侧端面上,并张顶在齿轮的该端面与第三容纳腔的腔壁之间;滑块可上下自由移动地装在主体上,且其顶端配合在第一扣孔处;挡块可弹性摆动地装在第三容纳腔中,且该档块的一端与滑块的底端对应配合,以使该挡块的另一端作抵向或离开齿轮的动作。通过齿轮、弹性件、挡块、第一线绳和滑块的配合动作,实现了分段式压缩管体的过程,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日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
背景技术
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广泛的用品之一,在雨天,有了伞人们才能够行走在街道上防止被雨淋,而在炎炎的夏日里,伞也是一种很好的遮阳工具。传统的伞没有自动开伞或自动收伞的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依靠使用者的双手操作才能实现伞的打开与收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伞已经远远达不到人们对伞在使用性能方面上的要求,为此一种单手即可实现对伞面的打开与收合的全自动伞应运而生了。现有技术的一种能够实现单手打开伞面及收合伞面的全自动伞,它主要由可弹性开/合的伞架、可实现压缩/伸长的管体、控制器、握把和滑轮组件组成;其中,管体的顶端与伞架相联接;控制器固定在管体的底端内部,滑轮组件安装在管体的顶端内部;管体的底端设有第一扣孔;握把包括主体和按钮;主体的顶部设有沿横向而设的第一容纳腔和沿纵向而设的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连通;按钮装在主体的第一容纳腔中;管体的底端固定在主体的第二容纳腔中,且其第一扣孔配合在按钮的后部;该现有技术的全自动伞,只需单手按压握把上的按钮,即可实现伞面的打开和收合。然而,现有技术的这种全自动伞,在使用过程中却存在一个安全隐患。这是因为该全自动伞的管体是通过在其内部装有弹簧,并由外管、中管和内管组成来实现压缩和伸长的。当使用者将其伞面收合后,在压缩管体的过程中,如中间稍有停歇,且使用者未将手的力量施加于管体,则很容易使管体在其内部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突然伸长。这时,如使用者前面有人,特别是小孩或老人,便很容易为该突然伸长的管体所伤。显然,该全自动伞,在压缩管体时,要求使用者一口气即把管体压缩到位,但这对于第一次使用该伞的人而言,在不熟知的情况下,一般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现有技术的这种全自动伞,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必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通过在其握把的主体中安装齿轮、挡块、滑块、第一线绳和弹性件,并使该齿轮、挡块、滑块、第一线绳和弹性件相互配合作用,从而实现了分段式压缩管体的过程,进而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包括可弹性开/合的伞架、可压缩/伸长的管体、控制器、握把和滑轮组件;管体的顶端与伞架相联接;控制器固定在管体的底端内部,滑轮组件安装在管体的顶端内部,管体的底端设有第一扣孔;握把包括主体和按钮;主体的顶部设有沿横向而设的第一容纳腔和沿纵向而设的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连通;按钮装在主体的第一容纳腔中;管体的底端固定在主体的第二容纳腔中,且其第一扣孔配合在按钮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还包括齿轮、弹性件、挡块、第一线绳和滑块;在主体的底部沿横向设有第三容纳腔;齿轮可转动地装在第三容纳腔中;第一线绳的一端固定在齿轮的转动轴上,第一线绳的另一端沿管体的管内向上而固定在滑轮组件上,且该第一线绳可随齿轮的转动而缠绕在齿轮的转动轴上或呈伸长状态;弹性件设在齿轮的一侧端面上,并张顶在齿轮的该端面与第三容纳腔的腔壁之间;滑块可上下自由移动地装在主体上,且该滑块的顶端配合在第一扣孔处;挡块可弹性摆动地装在第三容纳腔中,且该档块的一端与滑块的底端对应配合,以使该挡块的另一端作抵向或离开齿轮的动作。
所述的主体的中部沿竖向设有一开槽,且该开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相连通;所述滑块可上下移动地装在该开槽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第一扭簧,所述挡块通过该第一扭簧可弹性摆动地装在对应所述齿轮上方的第三容纳腔中。
所述的弹性件为一第一弹片,该第一弹片卷绕在所述齿轮的一侧端面上,并张顶在齿轮的该端面与第三容纳腔的腔壁之间,以随齿轮的转动动作呈放松或缩紧的状态。
所述的握把还包括外壳、呈U型形状的扣片和第二弹片,所述主体的顶部后侧沿横向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连通的扣片容纳槽,该扣片的两端沿横向装入该扣片容纳槽中,且该扣片的两端端沿分别与所述按钮的后部侧壁相抵靠;外壳套在主体外部并抵靠在按钮的前侧缘;该扣片后端两侧还分别设有一凸起,第二弹片的一侧顶端设有一卡孔,该第二弹片的卡孔与扣片后端的后侧凸起相卡接配合,以将第二弹片弹性限位于扣片和外壳的内壁之间。
所述的管体包括外管、中管和内管;该外管的顶端与所述伞架相联接;中管的上部滑动套接在外管的底段管内,且中管的顶端与外管的底端之间设有防止中管滑出外管的第一限位结构;内管的上部滑动套接在中管的底段管内,且内管的顶端与中管的底端之间设有防止内管滑出中管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滑轮组件装在外管顶部的管内;所述控制器固定在内管底段的管内;该内管的底段固定在所述主体的第二容纳腔中;所述第一扣孔设在该内管的底段上;在外管的底端一侧设有一第二扣孔,且该第二扣孔的下孔缘设为向外突出的凸边;该第二扣孔在外管压缩到位时与所述扣片后端的前侧凸起相钩靠;在外管的管内还装有一ABS条,该ABS条的顶端与所述滑轮组件的底端相固接。
所述的控制器包括可与所述滑轮组件相联动扣头和用于定位扣头的带有第三扣孔的控制管及装在控制管内的第三弹片;该扣头通过一第二线绳与所述滑轮组件相联接;该控制管设在所述内管的底段中,且其第三扣孔配合在所述第一扣孔的后侧,该第三弹片装在对应该第三扣孔后侧的控制管的管壁上。
所述的第一扣孔和第三扣孔的相同的一侧孔壁分别开有一让位缺口,所述滑块的顶端通过该让位缺口移动配合在第一扣孔及第三扣孔中。
所述的滑轮组件包括一滑轮座和一滑轮;该滑轮座固定在外管顶端的管内,滑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滑轮座中;所述第二线绳的一端与所述扣头相固接,所述第二线绳的另一端绕过滑轮伸出外管外并与所述伞架相固接;所述ABS条的顶端与滑轮座的底端相固接;在所述管体的管内还装有一弹簧;该弹簧张顶在滑轮座的底端和所述控制管的顶端之间;所述第一线绳的另一端沿管体的管内向上而固定在滑轮座上。
所述的按钮的后部通过一第二扭簧装有一凸钮,该凸钮可向下翻转的配合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以使该凸钮的后端与所述扣头对应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在握把的主体中安装齿轮、挡块、滑块、第一线绳和弹性件,并使第一线绳的一端固定在滑轮组件上,另一端固定在齿轮上,且可在管体被压缩的过程中,缠绕在齿轮上;使挡块的一端与滑块的底端对应配合而带动挡块的另一端抵向或离开齿轮;使齿轮和弹性件相互配合而实现齿轮的转动动作;使得使用者在压缩管体,且管体未压缩到位的过程中,无论使用者何时松手,齿轮都将与挡块的另一端相互抵靠而无法转动,且第一线绳呈拉紧状态,从而使管体在第一线绳的拉力作用下,克服其内部弹簧的回复力作用,并保持被压缩的状态。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分段式收伞的过程,因而不会发生管体在被压缩过程中,突然反向伸长的现象,具有更加安全、可靠,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等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开伞状态下管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钮、扣片及第二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伞面收合、管体伸长状态下握把部分及控制器的构造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伞面收合、管体呈部分压缩状态下握把部分即控制器的构造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部分的状态示意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部分的状态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包括可弹性开/合的伞架(图中未示出)、可压缩/伸长的管体1、控制器2、握把4和滑轮组件3;管体1的顶端与伞架相联接;控制器2固定在管体1的底端内部,滑轮组件3安装在管体1的顶端内部,管体1的底端设有第一扣孔131;握把4包括主体41和按钮47;主体41的顶部设有沿横向而设的第一容纳腔和沿纵向而设的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连通;按钮47装在主体41的第一容纳腔中;管体1的底端固定在主体41的第二容纳腔中,且其第一扣孔131配合在按钮后部;所述握把4还包括齿轮42、弹性件43、挡块44、第一线绳46和滑块45;在主体41的底部沿横向设有第三容纳腔;齿轮42可转动地装在第三容纳腔中;第一线绳46的一端固定在齿轮42的转动轴上,第一线绳46的另一端沿管体的管内向上而固定在滑轮组件3上,且该第一线绳46可随齿轮42的转动而缠绕在齿轮42的转动轴上或呈伸长状态;弹性件43设在齿轮42的一侧端面上,并张顶在齿轮42的该端面与第三容纳腔的腔壁之间;滑块45可上下自由移动地装在主体4上,且该滑块45的顶端配合在第一扣孔131处;挡块44可弹性摆动地装在第三容纳腔中,且该档块44的一端与滑块45的底端对应配合,以使该挡块44的另一端作抵向或离开齿轮42的动作。
其中,
所述的主体41的中部沿竖向设有一开槽,且该开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相连通;所述滑块4可上下移动地装在该开槽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第一扭簧,所述挡块44通过该第一扭簧可弹性摆动地装在对应所述齿轮42上方的第三容纳腔中;
所述的弹性件43为一第一弹片,该第一弹片卷绕在所述齿轮42的一侧端面上,并张顶在齿轮42的该端面与第三容纳腔的腔壁之间,以随齿轮42的转动动作呈放松或缩紧的状态;
所述的握把4还包括外壳5、呈U型形状的扣片48和第二弹片49,所述主体41的顶部后侧沿横向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连通的扣片容纳槽,该扣片48的两端沿横向装入该扣片容纳槽中,且该扣片48的两端端沿分别与所述按钮47的后部侧壁相抵靠;外壳5套在主体外部并抵靠在按钮47的前侧缘;该扣片48的后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凸起481、482,第二弹片49的一侧顶端设有一卡孔491,该第二弹片49的卡孔491与扣片后端的后侧凸起481相卡接配合,以将所述第二弹片49弹性限位于所述扣片48和所述外壳5的内壁之间,从而使所述按钮47借助该第二弹片49而按压配合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
所述的管体1包括外管11、中管12和内管13;该外管11的顶端与所述伞架相联接;中管12的上部滑动套接在外管11的底段管内,且中管12的顶端与外管11的底端之间设有防止中管滑出外管11的第一限位结构;内管13的上部滑动套接在中管12的底段管内,且内管13的顶端与中管12的底端之间设有防止内管13滑出中管12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滑轮组件3装在外管顶部的管内;所述控制器2固定在内管底段的管内;该内管13的底段固定在所述主体41的第二容纳腔中;所述第一扣孔131设在该内管13的底段上;该外管11的底端一侧设有一第二扣孔,且该第二扣孔的下孔缘设为向外突出的凸边;该第二扣孔在外管压缩到位时与所述扣片后端的前侧凸起482相钩靠;在外管11的管内还装有一ABS条14,该ABS条14的顶端与所述滑轮组件3的底端相固接;
所述的控制器2包括可与所述滑轮组件3相联动的扣头22和用于定位扣头的带有第三扣孔23的控制管21及装在控制管内的第三弹片25;该扣头22通过第二线绳24与所述滑轮组件3相联接;该控制管21设在所述内管13的底段中,且其第三扣孔23配合在所述第一扣孔131的后侧,该第三弹片25装在对应该第三扣孔23后侧的控制管21的管壁上;
所述的第一扣孔131和第三扣孔23的相同的一侧孔壁分别开有一让位缺口,所述滑块45的顶端通过该让位缺口移动配合在第一扣孔131及第三扣孔23中;
所述的滑轮组件3包括一滑轮座31和一滑轮32;该滑轮座31固定在外管11顶端的管内,滑轮32可转动地安装在滑轮座31中;所述第二线绳24的一端与所述扣头22相固接,所述第二线绳24的另一端绕过滑轮32伸出外管11外并与所述伞架相固接;所述ABS条14的顶端与滑轮座31的底端相固接;在所述管体1的管内还装有一弹簧6;该弹簧6张顶在滑轮座31的底端和所述控制管21的顶端之间;所述第一线绳46的另一端沿管体的管内向上而固定在滑轮座31上;
所述的按钮47的后部通过一第二扭簧472装有一凸钮471,该凸钮471可向下翻转的配合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以使该凸钮471的后端与所述扣头22对应相配合;
所述的外管11为圆形管,其底端设为六边形管段;所述中管12为六边形管,其顶端和底端分别设为圆形管段;所述内管13为圆形管,其顶端设为六边形管段;该外管底端的六边形管段与中管顶端的圆形管段相互配合以构成外管底端与中管顶端之间的第一限位结构;该内管顶端的六边形管端与中管底端的圆形管段相互配合以构成内管顶端与中管底端之间的第二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当其伞面呈收合状态,管体1呈伸长状态时,请参见图2、图5所示,在握把4中,挡块44的另一端受第一扭簧的弹力作用而与齿轮42相抵靠;齿轮42不转动,其且转动轴上的第一线绳46呈伸长状态;弹性件43呈缩紧状态;滑块45的顶端自由配合在内管13的第一扣孔131处;按钮47的凸钮471受第二扭簧472的作用呈水平状,且凸钮471的端头伸向第一扣孔131在管体1内,弹簧6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外管11的底端和中管12的顶端通过第一限位结构相配合,中管12的底端和内管13的顶端通过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与扣头22连接的第二线绳24大部分露在外管11外,因而此时控制器2的扣头22未扣入第三扣孔23中。
请参见图6、图7所示,当使用者开始压缩管体1时,外管11相对中管12向下移动,中管12相对内管13向下移动;滑轮组件3也随外管11向下移动,并向下推动ABS条14,同时弹簧6受到压缩;当ABS条14向下移动至靠近扣头22时,将向下推动扣头22,从而使扣头22逐渐进入控制管21内。在握把3中,齿轮42在弹性件43的作用下,开始转动,并使第一线绳46的一端绕其转动轴缠绕。此时,挡块44的另一端随着齿轮42的转动而与齿轮42的边缘相滑动摩擦,弹性件43逐渐放松。若使用者因某种原因停止压缩管体1,则挡块44的另一端将与齿轮42的某一边缘相抵靠,从而限制齿轮42继续转动。因而,此时管体将保持压缩状态而不会反向伸长。当使用者继续压缩管体1,并将中管12的底端压入第二容纳腔中,则中管12的底端将靠向滑块45的顶端,并推动滑块45向下移动;随着滑块45的下移,其底端将与挡块44的一端相抵触,从而使挡块44的另一端翘起而离开齿轮42。与此同时,扣头22完全进入控制管21内,并受控制管21内第三弹片25的作用而卡在第三扣孔23中;外管11的底端也已进入第二容纳腔中,且外管11的底端将呈水平状态的凸钮471向下压,使凸钮471呈斜向下的状态,同时,外管11底端一侧的第二扣孔与扣片后端的前侧凸起482相钩靠,从而使整个管体1处于稳定的压缩状态。在该状态下,齿轮42不转动,第一线绳46缠绕在齿轮42的转动轴上,弹性件43处于放松状态;管体1内的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
要开伞时,使用者只需按压一下按钮47,按钮47通过与扣片48相抵靠以及第二弹片49的作用而向后移动,并带动扣片48向后移动;扣片48的后移使其凸起482脱离对外管11的第二扣孔的卡置,从而使外管11受弹簧6的作用而向上弹起,进而带动中管12向上弹起,即外管11相对中管12向上移动,中管12相对内管13向上移动,弹簧6复位。此时,由于扣头22仍然被卡在控制管21的第三扣孔23中,而管体1呈伸长状态,使得外露的部分第二线绳24随着管体1的伸长逐渐进入管体1内;伞面打开。请参见图8所示,在伞面打开的过程中,由于扣头22仍被卡在第三扣孔23中,使得滑块45的顶端转而被扣头22下压,使其底端仍与挡块44的一端相抵压,从而使挡块44的另一端仍与齿轮42相分离。随着管体1的伸长动作,齿轮42开始反向转动,并使缠绕在其转动轴上的第一线绳46逐渐松开,使弹性件43逐渐缩紧。
当外管11离开握把4后,外管11对凸钮471的卡压消失,使得凸钮471受第二扭簧472的作用,又回复到水平位置。
要开伞时,再次按压按钮47,则呈水平状态的凸钮471的端头触碰扣头22,从而推动扣头22向后移动;扣头22压缩第三弹片25的同时也离开第三扣孔23的卡压,扣头22呈自由状态,由于扣头22的拉力消除,受伞架的关伞弹簧的作用,伞面向下收合,并同时将第二线绳24拉出,外露的第二线绳24伸长;在第二线绳24的拉力作用下,扣头22逐渐被拉起而形成待开伞的状态。扣头22离开第三扣孔23后,挡块44受第一扭簧的作用,使其一端翘起而把滑块45向上顶,挡块44的另一端则与齿轮42的某一边缘相抵靠,从而回到如图2所示的状态。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包括可弹性开/合的伞架、可压缩/伸长的管体、控制器、握把和滑轮组件;管体的顶端与伞架相联接;控制器固定在管体的底端内部,滑轮组件安装在管体的顶端内部,管体的底端设有第一扣孔;握把包括主体和按钮;主体的顶部设有沿横向而设的第一容纳腔和沿纵向而设的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连通;按钮装在主体的第一容纳腔中;管体的底端固定在主体的第二容纳腔中,且其第一扣孔配合在按钮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还包括齿轮、弹性件、挡块、第一线绳和滑块;在主体的底部沿横向设有第三容纳腔;齿轮可转动地装在第三容纳腔中;第一线绳的一端固定在齿轮的转动轴上,第一线绳的另一端沿管体的管内向上而固定在滑轮组件上,且该第一线绳可随齿轮的转动而缠绕在齿轮的转动轴上或呈伸长状态;弹性件设在齿轮的一侧端面上,并张顶在齿轮的该端面与第三容纳腔的腔壁之间;滑块可上下自由移动地装在主体上,且该滑块的顶端配合在第一扣孔处;挡块可弹性摆动地装在第三容纳腔中,且该档块的一端与滑块的底端对应配合,以使该挡块的另一端作抵向或离开齿轮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的中部沿竖向设有一开槽,且该开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相连通;所述滑块可上下移动地装在该开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第一扭簧,所述挡块通过该第一扭簧可弹性摆动地装在对应所述齿轮上方的第三容纳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为一第一弹片,该第一弹片卷绕在所述齿轮的一侧端面上,并张顶在齿轮的该端面与第三容纳腔的腔壁之间,以随齿轮的转动动作呈放松或缩紧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把还包括外壳、呈U型形状的扣片和第二弹片,所述主体的顶部后侧沿横向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连通的扣片容纳槽,该扣片的两端沿横向装入该扣片容纳槽中,且该扣片的两端端沿分别与所述按钮的后部侧壁相抵靠;外壳套在主体外部并抵靠在按钮的前侧缘;该扣片后端两侧还分别设有一凸起,第二弹片的一侧顶端设有一卡孔,该第二弹片的卡孔与扣片后端的后侧凸起相卡接配合,以将第二弹片弹性限位于扣片和外壳的内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包括外管、中管和内管;该外管的顶端与所述伞架相联接;中管的上部滑动套接在外管的底段管内,且中管的顶端与外管的底端之间设有防止中管滑出外管的第一限位结构;内管的上部滑动套接在中管的底段管内,且内管的顶端与中管的底端之间设有防止内管滑出中管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滑轮组件装在外管顶部的管内;所述控制器固定在内管底段的管内;该内管的底段固定在所述主体的第二容纳腔中;所述第一扣孔设在该内管的底段上;在外管的底端一侧设有一第二扣孔,且该第二扣孔的下孔缘设为向外突出的凸边;该第二扣孔在外管压缩到位时与所述扣片后端的前侧凸起相钩靠;在外管的管内还装有一ABS条,该ABS条的顶端与所述滑轮组件的底端相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包括可与所述滑轮组件相联动扣头和用于定位扣头的带有第三扣孔的控制管及装在控制管内的第三弹片;该扣头通过一第二线绳与所述滑轮组件相联接;该控制管设在所述内管的底段中,且其第三扣孔配合在所述第一扣孔的后侧,该第三弹片装在对应该第三扣孔后侧的控制管的管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扣孔和第三扣孔的相同的一侧孔壁分别开有一让位缺口,所述滑块的顶端通过该让位缺口移动配合在第一扣孔及第三扣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组件包括一滑轮座和一滑轮;该滑轮座固定在外管顶端的管内,滑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滑轮座中;所述第二线绳的一端与所述扣头相固接,所述第二线绳的另一端绕过滑轮伸出外管外并与所述伞架相固接;所述ABS条的顶端与滑轮座的底端相固接;在所述管体的管内还装有一弹簧;该弹簧张顶在滑轮座的底端和所述控制管的顶端之间;所述第一线绳的另一端沿管体的管内向上而固定在滑轮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钮的后部通过一第二扭簧装有一凸钮,该凸钮可向下翻转的配合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以使该凸钮的后端与所述扣头对应相配合。
CN2010205844598U 2010-10-29 2010-10-29 一种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31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844598U CN201831093U (zh) 2010-10-29 2010-10-29 一种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844598U CN201831093U (zh) 2010-10-29 2010-10-29 一种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31093U true CN201831093U (zh) 2011-05-18

Family

ID=44001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8445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31093U (zh) 2010-10-29 2010-10-29 一种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31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4584B (zh) 一种便于运输的蔬菜篮
CN112617598B (zh) 一种具有节能环保功能的智能电热水壶
CN205061192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软垫收容装置
CN204223568U (zh) 一种贮料塔的开盖装置
CN201831093U (zh) 一种可实现分段式收伞的全自动伞
CN202959248U (zh) 一种全自动化妆盒
CN205586395U (zh) 按压关闭型手提灭火器
CN201386456Y (zh) 箱体双向开门机构
CN201550730U (zh) 电动自开收伞
CN209965458U (zh) 一种具有防勒手功能的环保袋
CN206272151U (zh) 110kV输电线路软梯收紧器
CN204245376U (zh) 一种自带防水筒的雨伞
CN206641740U (zh) 一种具有新型开盖结构的烧水壶
CN208602286U (zh) 一种汽车内遮阳用窗帘
CN203143354U (zh) 顶推开盖自动出烟烟盒
WO2015017954A1 (zh) 一种安全自动开收伞
CN203047465U (zh) 一种双柄式折叠器
CN206964914U (zh) 一种新型安全夹
CN201577675U (zh) 一种采用防空弹安全装置的自开收晴雨伞
CN218709044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开瓶器
CN215386200U (zh) 一种苗盘消毒机药箱盖
CN108100114A (zh) 一种可调节挡风被及一种电动车
CN106786153B (zh) 110kV输电线路软梯收紧器
CN201308193Y (zh) 一种拉线式直骨自动伞
CN209528201U (zh) 一种防盗箱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2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