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25818U - 去除养殖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去除养殖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25818U
CN201825818U CN201020265300XU CN201020265300U CN201825818U CN 201825818 U CN201825818 U CN 201825818U CN 201020265300X U CN201020265300X U CN 201020265300XU CN 201020265300 U CN201020265300 U CN 201020265300U CN 201825818 U CN201825818 U CN 201825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column
ozone
water
ultraviolet
b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653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洪新
罗国芝
孙大川
李平
郭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202653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25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25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2581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去除养殖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装置,涉及养殖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和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其特征是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下部连接一个文丘里管,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上部有一个出水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顶端有气体排放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内置外罩石英套管的紫外线灯组;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壳体上部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反冲洗出水口,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内填充生物再生填料层,生物再生填料层顶端有布水板,生物再生填料层下端有穿孔支撑板,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下部设有出水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上部出水口经管路连接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上部进水口。

Description

去除养殖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紫外作为一种深度氧化方法,已被应用于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深度净化。其主要作用机理是:臭氧在紫外线照射下,一方面臭氧直接吸收紫外线,促进臭氧与水的反应,另一方面臭氧在紫外线照射下与水反应的产物H202产生羟基自由基,进一步促进臭氧分解,形成的羟基自由基等氧化性能更强的基团可以更快地降解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或显著提高有机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能。但是,由于臭氧/紫外法对有机污染物、特别是难降解有机物的彻底降解时间较长,导致水处理成本很高,目前臭氧/紫外法的应用范围有限,没有在养殖水处理中得到应用。
生物再生填料具有较强吸附能力、同时又可进行生物再生。例如,生物再生活性炭一方面可通过其强大的物理吸附能力去除有机污染物和胶体颗粒,同时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在其表面生物膜的作用下,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物解吸并进一步氧化分解成H20和CO2,从而使饱和活性炭恢复吸附能力,这种吸附与生物再生同时进行的生物再生活性炭可显著提高处理效能。再如,生物再生沸石有着良好的离子选择交换性能,尤其对氨氮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将沸石作为铵的吸附材料同时又是硝化细菌附着生长的介质,可达到氨氮去除和沸石生物再生同时进行的目。但是,生物再生填料的吸附能力易受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等的影响,使填料的再生能力降低,影响其处理效率。
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尤其是循环水繁殖系统中,由于养殖水的长期回复使用,导致腐殖质等难降解物质积累、水的分子团簇变大、水体老化,影响鱼类的健康生长;此外,鱼苗对水中的氨氮十分敏感,繁育水体中的氨氮需控制在0.1mg/L以下。现有的利用臭氧作水质深度处理的技术主要有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技术、臭氧/紫外-生物活性炭技术、臭氧光催化-生物活性炭技术等。由于臭氧氧化的选择性强、难降解有机物的彻底降解时间长、填料吸附氨氮的解析受水中阳离子浓度影响、硝化作用受亚硝酸细菌活性的影响等原因,导致这些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处理成本高,处理效率低,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去除养殖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的效率低、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经济实用的去除养殖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和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其特征是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的壳体下部连接一个文丘里管,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上部设有一个出水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顶端设有气体排放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内置外罩石英套管的紫外线灯组;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壳体上部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反冲洗出水口,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内填充生物再生填料层,生物再生填料层顶端有布水板,生物再生填料层下端有穿孔支撑板,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壳体下部设有出水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上部出水口经管路连接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上部的进水口。待处理的养殖水与臭氧气体经文丘里管充分混合后,从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的下部进入,水和臭氧气体向上流经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水力停留时间在2~10min之间,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被氧化或去除;预处理后的养殖水从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上部出水口流出,臭氧尾气从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的气体排放口排出;经上述预处理的养殖水从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壳体上部进水口流入,水流经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中填充的生物再生填料层,水力停留时间在5~50min之间,水中有机物、氨氮、亚硝氮、硝氮被生物再生填料层上的生物膜降解和去除,同时被生物再生填料层吸附去除;此外,生物再生填料层还向水体中释放选择性阳离子,并平衡碱度,提高生物再生填料层的生物再生效率和硝化作用速率;处理后的养殖水从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下部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高效、稳定、经济实用,可显著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可生化性、氨氮可直接被氧化成亚硝氮或硝氮,达到经济高效去除养殖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的目的,又克服了水中碱度、难降解有机物占用填料表面等限制因素对硝化速率的不良影响,适用于养殖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的深度净化。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见附图)采用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2和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10,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的壳体下部连接一个文丘里管1,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上部设有一个出水口6,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顶端设有气体排放口5,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内置外罩石英套管3的紫外线灯组4,紫外线灯组由多根30W热阴极紫外线低压汞灯组成;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壳体上部设有一个进水口7和一个反冲洗出水口8,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内填充生物再生填料层11,生物再生填料层顶端有布水板9,生物再生填料层下端有穿孔支撑板12,生物再生填料层由生物活性炭、生物斜发沸石、沙质土壤颗粒、石灰石按体积比为3∶4∶2∶1的比例均匀混合,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壳体下部设有出水口13,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上部出水口6经管路连接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上部的进水口7。待处理的养殖水与臭氧气体经文丘里管充分混合后,从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的下部进入,水和臭氧气体向上流经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水力停留时间在2~10min之间,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被氧化或去除;预处理后的养殖水从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上部出水口流出,臭氧尾气从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的气体排放口排出;经上述预处理的养殖水从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壳体上部进水口流入,水流经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中填充的生物再生填料层,水力停留时间在5~50min之间,水中有机物、氨氮、亚硝氮、硝氮被生物再生填料层上的生物膜降解和去除,同时被生物再生填料层吸附去除;此外,生物再生填料层还向水体中释放选择性阳离子,并平衡碱度,提高生物再生填料层的生物再生效率和硝化作用速率;处理后的养殖水从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下部流出。当所述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10出现较大水头损失时,需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水从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10的下部出水口13进入,经穿孔支撑板12、生物再生填料层11、布水板9,最后从反冲洗出水口8排出。

Claims (2)

1.去除养殖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装置,采用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和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其特征是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的壳体下部连接一个文丘里管,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上部设有一个出水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顶端设有气体排放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内置外罩石英套管的紫外线灯组;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壳体上部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反冲洗出水口,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内填充生物再生填料层,生物再生填料层顶端有布水板,生物再生填料层下端有穿孔支撑板,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的壳体下部设有出水口,臭氧/紫外联合氧化反应柱壳体上部出水口经管路连接生物再生填料反应柱壳体上部的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养殖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装置,其特征是紫外线灯组由多根30W热阴极紫外线低压汞灯组成。 
CN201020265300XU 2010-07-20 2010-07-20 去除养殖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25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65300XU CN201825818U (zh) 2010-07-20 2010-07-20 去除养殖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65300XU CN201825818U (zh) 2010-07-20 2010-07-20 去除养殖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25818U true CN201825818U (zh) 2011-05-11

Family

ID=43964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6530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25818U (zh) 2010-07-20 2010-07-20 去除养殖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2581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6454A (zh) * 2013-02-06 2013-05-08 姜汉平 多功能生态处理器
CN112479476A (zh) * 2019-09-12 2021-03-12 杭州友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设备
CN112811682A (zh) * 2020-12-31 2021-05-18 上海砼仁环保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水体消毒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6454A (zh) * 2013-02-06 2013-05-08 姜汉平 多功能生态处理器
CN103086454B (zh) * 2013-02-06 2014-01-29 姜汉平 多功能生态处理器
CN112479476A (zh) * 2019-09-12 2021-03-12 杭州友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设备
CN112811682A (zh) * 2020-12-31 2021-05-18 上海砼仁环保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水体消毒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0338A (zh) 去除养殖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方法
CN101263089B (zh) 水处理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CN102775029A (zh) 城镇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863781Y (zh)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装置
CN102276082A (zh) 高盐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4003578A (zh) 一种双段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
CN105174622A (zh) 适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5174621A (zh) 运用活性污泥处理废水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5439368B (zh) 一种乙烯废碱液的深度处理方法
CN105217785A (zh) 多介质折流曝气生物滤池及其应用
CN103030254B (zh) 一种低碳源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
CN201825818U (zh) 去除养殖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装置
CN205773630U (zh) 厌、好氧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
CN103193312B (zh) 一种生物去除地下水中金属镉的装置及方法
CN201116291Y (zh) 一种废水深度处理设备
CN202688153U (zh) 一种城市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102079593B (zh) 受污染地表水组合式循环过滤脱氮除磷杀藻工艺方法及装置
CN105060412A (zh) 吸附-电解-曝气协同一体化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装置
CN2920980Y (zh) 臭氧/活性炭处理有机废水的装置
CN203999226U (zh) 一种印刷线路板清洗废水一体化综合处理机
CN202022787U (zh) 一种小型生活污水高效复合式除氨氮设备
CN2861135Y (zh) 一种沸石反应器
CN209940525U (zh) 一种深度处理废水中氨氮的系统
JPH0474076B2 (zh)
CN208857088U (zh) 一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