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17902U - 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17902U
CN201817902U CN2010205031925U CN201020503192U CN201817902U CN 201817902 U CN201817902 U CN 201817902U CN 2010205031925 U CN2010205031925 U CN 2010205031925U CN 201020503192 U CN201020503192 U CN 201020503192U CN 201817902 U CN201817902 U CN 2018179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pipe
landfill gas
type pipe
condensat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031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妮影
张尚勇
张广裕
陈凤凯
黄杰辉
另凤霞
史吉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LISAI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LISAI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LISAI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LISAI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031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179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179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179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包括集气管、排水井以及U型管,所述U型管的底部连接一储水罐,所述U型管具有的第一端口与集气管上设有的排水口连接处设有一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于U型管管底增设一储水罐,增大U型管存水弯的大小,使得U型管两端口由压力差而产生的水封高度减小,进而减少了U型管的长度,相应地也减小了排水井的深度,减少了施工量;同时,设置在U型管上的控制阀,可阻断U型管与集气管之间的连通,有效避免填埋场水位上升时雨水回灌至集气管中而影响填埋气的输送。

Description

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填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垃圾填埋场内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
背景技术
垃圾填埋场内的垃圾分解产生的填埋气是一种可燃气体,即沼气,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但由于填埋场的垃圾体内湿度较大,且垃圾体温度高于地表温度,导致填埋气在抽取输送过程中有大量水分凝结而形成冷凝水,这些冷凝水在管道反坡的地方堆积,会堵塞抽气管道,造成抽气管道压力损失过大,因此必须及时将凝结的冷凝水排出抽气管道。
目前用在填埋气收集管道上的冷凝水排放装置一般是U型管装置。该U型管装置一般设置管道低洼处的排水井内,应用U型管存水弯原理起到水封的目的,同时利用U型管两端压差进行排水,于U型管排水管段上钻有排水孔,其高度低于抽气管道的排水入口,可将过多的冷凝水从排水孔排出至排水井内,再利用潜水泵将冷凝液抽出。
上述U型管排放装置虽然实现冷凝水的排放,但是由于填埋气是利用负压进行抽取,鉴于抽气管道的负压状态,为保证U型管的水封状态,U型管的管长一般不得少于0.15倍的负压值(管道长度单位米,负压值单位KPA),即如果负压为-20KPA,则U型管最少为3米,用于置放U型管的排水井深度也至少为3米。这样,不仅需要较长的U型管,且排水井的开挖施工量也较大。且在多雨季节时候,处于低洼处的排水井容易积满雨水,在抽气管道的负压动力下,容易发生雨水回灌抽气管道的情况。
另外一般情况下,抽气管道冷凝液排放量并不多,利用潜水泵抽排排水井内的冷凝液,不仅消耗电能,而且在运行维护上存在较大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这种排放装置成本低、使用方便,易于施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包括集气管、排水井以及置于所述排水井内的U型管,所述U型管具有的第一端口与所述集气管所设的排水口连接,所述U型管具有的第二端口由所述排水井延伸至地面,所述U型管第二端口一侧的管壁上设有高度低于所述集气管排水口的排水孔,所述U型管的底部连接一储水罐,所述U型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集气管的排水口连接处设有一控制阀。
具体地,所述控制阀为一单向阀或手动阀。
进一步地,所述U型管第一端口与所述集气管的排水口之间通过一四通管连接,所述四通管具有相互贯通成“十”字型结构的第一直通管和第二直通管,所述第一直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集气管连接,所述第二直通管的一端通过所述控制阀与所述U型管的第一端口连接,另一端设有一水位测量口。
具体地,所述第二直通管与所述控制阀连接的一端管径逐渐缩小。
具体地,所述第二直通管具有水位测量口的一端通过一法兰盖密封,所述水位测量口设于所述法兰盘上,并通过一旋盖常态密封。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水井的井口边缘还设有支墩,所述集气管固定于所述支墩上。
具体地,所述支墩上设有一弧形凹槽,所述集气管的底部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集气管的顶部套设一管箍,所述管箍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凹槽的两侧。
更具体地,所述支墩上且位于凹槽的两侧埋设有螺栓,所述管箍的两端设有可供所述螺栓穿过的穿孔,通过旋合于螺栓上的螺帽将所述管箍固定于所述支墩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水井的底部设有碎石,于所述碎石上铺设有土工布。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水井内还设有一井管,所述U型管置于所述井管内。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于U型管管底增设一储水罐,增大U型管存水弯的大小,使得U型管两端口由压力差而产生的水封高度减小,进而减少了U型管的长度,相应地也减小了排水井的深度,减少了施工量;同时,设置在U型管上的控制阀,可阻断U型管与集气管之间的连通,有效避免填埋场水位上升时雨水回灌至集气管中而影响填埋气的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气管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的主视示意图。所述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包括集气管1、排水井2以及置于所述排水井2的U型管3。
所述排水井2为挖设于所述集气管1最低处的一坑体。为了有效保护U型管3不被损坏,本实施例中于所述排水井2内放置一井管4,所述井管4为一混凝土管,所述U型管3置于所述井管4内。
所述集气管1上设有一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一四通管5与所述U型管3连接。所述四通管5具有相互贯通成“十”字型结构的第一直通管51和第二直通管52,所述第一直通管5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集气管1排水口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直通管52的一端与所述U型管3具有的第一端口31连接,所述第二直通管52的另一端上通过一法兰盘6密封,所述法兰盘6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二直通管52连通的水位测量口61,该水位测量口61通过一旋盖(图中未示出)常态密封。此处设置有一水位测量口61,当需测量水位时,即可将测量仪由此水位测量口中伸入进行测量,方便、快捷。
所述第二直通管52与所述U型管3的第一端口31连接处还设有一控制阀7。所述控制阀7为一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可为市售的重力式单向阀、弹力式单向阀等其它单向阀。此处采用单向阀,根据单向阀的结构原理,冷凝水只能由第二直通管52单向流入所述U型管3的第一端口31,而无法由U型管3的第一端口31回流至第二直通管52内,即使在多雨季节,排水井2内积满积水时,上升的水位也无法由U型管3回灌至集气管1中。当然,此处的控制阀7也可为一手动阀,手动阀常态下为打开状态,使得冷凝水可由集气管1中进入U型管3中,而在多雨季节,排水井2内积满积水时,采用人工方式关闭所述手动阀,即可断开第二直通管52及U型管3之间的连通,防止积水的回灌。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二直通管52上聚集的冷凝水通快速流入U型管3中,所述第二直通管52与控制阀7连接的一端管径逐渐变小。
请一同参照图2,所述U型管3具有的第二端口32由所述排水井2的井管4中伸出地面。所述U型管3的底部连接一储水罐8。所述U型管3具有第二端口32一侧的管壁上设有高度低于所述集气管3的排水口的排水孔33。本实施例中,U型管3第二端口32与地面的空气相通,第一端口31通过四通管5与集气管1相通,由于集气管1内采用负压进行气体收集,故U型管3第二端口32处的压强小于第一端口31处的压强,在压力差作用下,U型管3第一端口31一侧的管内存在水柱(图中未示出),即出现水封,这样空气不会由U型管3中进入集气管1中。本实施例中,于U型管3的底部置所述储水罐8,即实际增大U型管3存水弯的大小,这样使得U型管3两端口由压力差而产生的水封高度减小,进而减少了U型管3的长度,所述井管4的长度也相应减小,相应地所述排水井2也不需很深,大大减少了施工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井2的底部设有碎石9,于所述碎石9上铺设有土工布10。所述土工布10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过滤、排水、耐老化、耐腐蚀等特性。冷凝水由四通管5流至U型管3后,由U型管3的排水孔33排至井管4中,并经过铺设于排水井2底部的土工布10、碎石9过滤后直接排放至排水井2周围的垃圾体中。这样,不需采用抽水泵将冷凝水抽出,省去了此用电设备,节省了电能,也简化了设备管理。
进一步地,参照图3,为了避免在气体收集过程中集气管1的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井2的井口边缘还设有支墩21,所述集气管1固定于所述支墩21上。所述支墩21上设有一弧形凹槽211,所述集气管1的底部置于所述凹槽211内,所述集气管1的顶部还套设一管箍22,所述支墩21上且位于凹槽211的两侧埋设有螺栓212,所述管箍22的两端设有可供所述螺栓212穿过的穿孔(图中未示出),通过旋合于螺栓212上的螺帽213将所述管箍22固定于所述支墩21上。
综上,本实施例中,于所述U型管3底部增设所述储水罐8,增大U型管3存水弯的大小,这样使得U型管3两端口由压力差而产生的水封高度减小,进而减少了U型管3的长度,所述井管4的长度也相应减小,相应地所述排水井2也不需很深,大大减少了施工量;同时,所述四通管5与所述U型管3的第一端口31连接处设有上述的控制阀7,当多雨季节,排水井2内积满积水时,所述控制阀7阻断U型管3与集气管1之间的连通,有效防止水位上升由U型管3中回灌至集气管1;另外,由U型管3的排水孔33中排出的冷凝水直接排至排水井2中并由排水井2底部的土工布10、碎石9过滤后直接排放至排水井2周围的垃圾体中。这样,不需采用抽水泵将冷凝水抽出,省去了此用电设备,节省了电能,也简化了设备管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包括集气管、排水井以及置于所述排水井内的U型管,所述U型管具有的第一端口与所述集气管所设的排水口连接,所述U型管具有的第二端口由所述排水井延伸至地面,所述U型管第二端口一侧的管壁上设有高度低于所述集气管排水口的排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的底部连接一储水罐,所述U型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集气管的排水口连接处设有一控制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为一单向阀或手动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第一端口与所述集气管的排水口之间通过一四通管连接,所述四通管具有相互贯通成“十”字型结构的第一直通管和第二直通管,所述第一直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集气管连接,所述第二直通管的一端通过所述控制阀与所述U型管的第一端口连接,另一端设有一水位测量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通管与所述控制阀连接的一端管径逐渐缩小。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通管具有水位测量口的一端通过一法兰盖密封,所述水位测量口设于所述法兰盘上,并通过一旋盖常态密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的井口边缘还设有支墩,所述集气管固定于所述支墩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墩上设有一弧形凹槽,所述集气管的底部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集气管的顶部套设一管箍,所述管箍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凹槽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墩上且位于凹槽的两侧埋设有螺栓,所述管箍的两端设有可供所述螺栓穿过的穿孔,通过旋合于螺栓上的螺帽将所述管箍固定于所述支墩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的底部设有碎石,于所述碎石上铺设有土工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内还设有一井管,所述U型管置于所述井管内。
CN2010205031925U 2010-08-24 2010-08-24 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179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031925U CN201817902U (zh) 2010-08-24 2010-08-24 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031925U CN201817902U (zh) 2010-08-24 2010-08-24 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17902U true CN201817902U (zh) 2011-05-04

Family

ID=43915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03192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17902U (zh) 2010-08-24 2010-08-24 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1790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0142A (zh) * 2012-09-13 2013-01-30 河南百川畅银实业有限公司 填埋气收集管道中的u形排水装置
CN107101359A (zh) * 2017-06-23 2017-08-29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机
CN107350258A (zh) * 2017-08-08 2017-11-17 深圳市中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填埋气收集系统的泄水装置
CN110746995A (zh) * 2019-12-04 2020-02-04 上海和惠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利用烟气的气化热解系统及其应用
CN113482713A (zh) * 2021-08-02 2021-10-08 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特长富水岩溶隧道斜井降排水施工工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0142A (zh) * 2012-09-13 2013-01-30 河南百川畅银实业有限公司 填埋气收集管道中的u形排水装置
CN107101359A (zh) * 2017-06-23 2017-08-29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机
CN107350258A (zh) * 2017-08-08 2017-11-17 深圳市中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填埋气收集系统的泄水装置
CN110746995A (zh) * 2019-12-04 2020-02-04 上海和惠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利用烟气的气化热解系统及其应用
CN110746995B (zh) * 2019-12-04 2024-04-09 上海和惠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利用烟气的气化热解系统及其应用
CN113482713A (zh) * 2021-08-02 2021-10-08 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特长富水岩溶隧道斜井降排水施工工艺
CN113482713B (zh) * 2021-08-02 2024-01-30 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特长富水岩溶隧道斜井降排水施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17902U (zh) 一种填埋气集气管的冷凝水排放结构
CN100590323C (zh) 水库排水或泄洪所用的可控式虹吸排放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01801947U (zh) 一种用于室外污水的负压收集装置
CN204690896U (zh) 一种污水自动收集排放装置
CN201297181Y (zh) 煤矿瓦斯抽采管路中随管放水器
CN103374965B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文丘里自循环负压排水系统
CN107447836A (zh) 一种一体式雨水净化回收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
CN202081430U (zh) 竖直收集井活动井头
CN203684387U (zh) 地铁专用型双水箱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
CN206438525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井点降水
CN206607654U (zh) 一种生活垃圾的真空收集及处理装置
CN201190331Y (zh) 地下污水净化过滤排出装置
CN206069524U (zh) 集真空污水收集和人工湿地处理于一体的节能治污系统
CN205314236U (zh) 全自动污水提升设备
CN210658480U (zh) 一种垃圾渗沥液与地下水综合抽排井
CN2649930Y (zh) 输气管道冷凝水排放装置
CN206941696U (zh) 新型一体化预制泵站
CN209873998U (zh) 一种市政用污水管道
KR100263133B1 (ko) 침출수 배출장치
CN207469424U (zh) 一种新型污水提升系统
CN201842664U (zh) 增压泵污水回收装置
CN105507416B (zh) 便于沤肥的分隔式污水收集与自动排放井
CN206428798U (zh) 别墅型污水提升设备
CN203654424U (zh) 积水收集器
CN220508540U (zh) 一种插入式土壤渗漏液收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