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14034U - 智能饭盒 - Google Patents

智能饭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14034U
CN201814034U CN2010201472721U CN201020147272U CN201814034U CN 201814034 U CN201814034 U CN 201814034U CN 2010201472721 U CN2010201472721 U CN 2010201472721U CN 201020147272 U CN201020147272 U CN 201020147272U CN 201814034 U CN201814034 U CN 201814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ptacle stand
side wall
container
baffle
ch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472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广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1472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14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14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140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饭盒,主要由启动按钮、用于盛放食品的顶部敞开的容器、设置在该容器顶部的用于控制该容器开合的可活动的盖板、用于控制该盖板开合的电机、用于控制该电机运转的控制器、含有饮食数据库的储存器、触摸式显示器和用于反馈所述容器的重量给控制器的重量传感器;电机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后端,并通过其输出轴与该盖板联接;重量传感器设置在容器的下方;控制器、触摸式显示器和所述储存器均设置在所述容器外侧;启动按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储存器、电机和触摸式显示器电性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储存器、电机和触摸式显示器通过控制线连接;控制器是单片机或CPU。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Description

智能饭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饭盒,具体是一种可以计算、调配、控制食入食物重量、品种,记录饮食量、营养配比的饭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饭盒由饭盒盖、饭盒壁、饭盒底、饭盒把手组成,一般只能用作盛饭器皿,在使用饭盒时,一般不能清楚地反映盛入饭盒的食品的重量、种类和营养配比,从而不能确切地反映所摄入的食品的重量和种类是否符合人体健康饮食的标准或要求,也不能控制人对食品的摄入量,也不能记录一段时间内人的饭菜食入量及食品种类食入量,这样就会导致贪食或肥胖的人吃得过多;偏食,厌食的人吃得过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控制进餐时摄入的食品的重量和种类的饭盒,从而解决现有的饭盒只能用作盛饭器皿而不能反映和控制进餐时的食品的重量和种类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饭盒,其主要由启动按钮、用于盛放食品的顶部敞开的容器、设置在该容器顶部的用于控制该容器开合的可活动的盖板、用于控制该盖板开合的电机、用于控制该电机运转的控制器(单片机或CPU)、含有饮食数据库的储存器、触摸式显示器和用于反馈容器的重量给中央处理器的重量传感器(又名压力传感器);电机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后端,并通过其输出轴与该盖板联接;重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容器的下方;控制器、触摸式显示器和储存器均设置在容器外侧;启动按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储存器、电机和触摸式显示器电性连接;控制器分别与储存器、电机、重量传感器和触摸式显示器通过控制线连接。 
就餐时,人们通过触摸式显示器输入自己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健康状况等,在该饭盒的容器中盛入食品(蔬菜、水果、主食和汤)时,设置在容器底部的重量传感器会把食物的计量数据传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根据输入的食用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健康状况等结合含有饮食数据库的储存器及时间分析是否适合该食用者进餐,并根据分析结果控制容器的开、合或半开合状态,以达到允许或不允许;或允许进一定量的食物,从而达到控制食物重量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控制容器的开合状态,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之一是: 
将盖板的后端延伸至所述容器的后侧面,该盖板的左右端部沿纵向设置有齿条或开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电机齿轮;所述容器的后侧面设置有横向延伸的传动轴,该传动轴对应所述齿条处设置有传动轴齿轮,所述电机齿轮与该传动轴齿轮咬合,该传动轴齿轮与所述齿条或开孔咬合。 
设计之二是:将盖板的后端延伸至所述容器的后侧面,该盖板的左、右端部沿纵向设置有齿条或依次相邻的多个开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电机齿轮;所述容器的后侧面设置有横向延伸的传动轴,该传动轴对应所述齿条处设置有传动轴齿轮,该传动轴齿轮与该齿条或开孔咬合;所述电机齿轮与设置在该传动轴中部的齿轮齿合。 
通过以上两种设计,只需要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便可实现盖板的开合;在打开或关闭盖板的过程中,只需要通过停止电机的转动,即可实现盖板的半开半合状态。 
为了便于容器的移动,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用于置放容器的容器架,该容器架由底部的底板和设置在该底板的上表面的四周边缘并向上延伸的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构成,容器的顶部四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外沿,当该容器置放在该容器架中时,该外沿恰好搭在该容器架的顶部;盖板的后端延伸至容器架的后侧壁上,并向下延伸至使齿条或开孔与传动轴齿轮咬合处;传动轴设置在该容器架的后侧壁的后方;此时可将重量传感器设置在该底板上,且当容器置放在该容器架中时与该容器的底部接触。 
容器架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上方各设置有一内侧开口的左滑槽和右滑槽,该左滑槽和右滑槽的内侧与容器架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内侧边的距离至少等于容器的外沿的宽度,盖板的左、右边沿通过该开口分别设置在左滑槽和右滑槽中。 
将盖板的左、右边沿通过该开口设置在该滑槽中,如此一来,在盖板的开合过程中,由于其两端始终受滑槽的导引和固定,确保了盖板开合过程中前后受力的稳定性,且使得盖板不容易被打开。 
当容器至少是三个时,自左向右依次置放在容器架中。 
为了容器的拿持方便,该智能饭盒的容器架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设置有托盘,该托盘上对应于所述容器处设置有足以使该容器穿过的托盘孔;所述容器架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内表面的上部设置有限位块;该托盘的左、右板壁置放在该限位块上,该托盘的后板壁置放在该容器架的后侧壁上;该托盘的前板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手柄;相邻的容器之间设置有挡板,该挡板的底部与该容器架的底板固连,该挡板的高度与该容器架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的高度相同,该挡板前、后端分别与该容器架的前、后侧壁固连;挡板的上方均设置有左右两侧开口且沿纵向延伸的挡板滑槽,该挡板滑槽与所述左滑槽或右滑槽处在同一 水平面上;容器架的左侧壁和与之相邻的挡板之间、相邻的两个挡板之间、容器架的右侧壁和与其相邻的挡板之间均设置有一所述盖板; 
此时,容器架的左侧壁和与之相邻的挡板之间的盖板的左、右边沿分别设置在左滑槽和该挡板滑槽中;相邻的两个挡板之间的盖板的左、右边沿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挡板滑槽中;容器架的右侧壁和与其相邻的挡板之间的盖板的左、右边沿分别设置在右滑槽和该挡板滑槽中;对应于每一盖板设置有一传动轴和一所述电机;托盘上对应于所述挡板滑槽处设置有供该挡板滑槽穿出的滑槽孔,如此确保托盘的设置不影响盖板的开合。 
当容器至少是三个,自左向右依次置放在所述容器架中,相邻的容器之间设置有挡板,该挡板的底部与该容器架的底板固连,该挡板的高度与该容器架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的高度相同,该挡板前、后端分别与该容器架的前、后侧壁固连;容器架的左侧壁和与之相邻的挡板之间、相邻的两个挡板之间、容器架的右侧壁和与其相邻的挡板之间均设置有托盘,该托盘上对应于容器处设置有足以使该容器穿过的托盘孔;容器架的左侧壁、右侧壁的内表面的上部和挡板的左右侧面的上部均设置有限位块;托盘的左、右板壁置放在该限位块上,该托盘的后板壁置放在该容器架的后侧壁上;托盘的前板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手柄;此时,挡板的上方均设置有左右两侧开口且沿纵向延伸的挡板滑槽,该挡板滑槽与所述左滑槽或右滑槽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容器架的左侧壁和与之相邻的挡板之间、相邻的两个挡板之间、容器架的右侧壁和与其相邻的挡板之间均设置有一所述盖板;容器架的左侧壁和与之相邻的挡板之间的盖板的左、右边沿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滑槽和该挡板滑槽中;相邻的两个挡板之间的盖板的左、右边沿分别设置相邻的两个挡板滑槽中;所述容器架的右侧壁和与其相邻的挡板之间的盖板的左、右边沿分别设置在右滑槽和该挡板滑槽中;对应于每盖板设置有一所述传动轴和一所述电机。 
为了便于运输和置放,该智能饭盒还包括一设置在容器架外的壳体,该壳体的左、右侧板分别与容器架的后侧壁的左、右端部的外沿固连,该壳体的后面板设置在所述电机的后方,该壳体的顶面和前面板呈“U”形;顶面的横向部与后面板的顶端固连,该顶面的左、右纵向部的外沿分别与壳体的左、右侧板的顶端固连,该顶面的左、右纵向部的内沿分别与容器架的左、右侧壁固连; 
前面板的横向部的底端与壳体的底面的前端固连,该横向部的上端与所述容器架的前侧壁固连,且该横向部的上端低于所述托盘的下边缘;前面板的左、右竖部的外沿分别与左、右侧板前端固连;该左、右竖部的顶部分别与顶面的左、右纵向部的前端固连,该左、右竖部的内侧分别与容器架的左、右侧壁的顶部的延伸部固连; 
触摸式显示器、启动按钮均设置在壳体的顶面的横向部;该横向部上还设 置有喇叭,该喇叭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至少有一个容器内沿纵向设置有至少三个腔体;容器架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以监测所述容器的温度的温度感应器;控制器及所述储存器均固定在容器架的后侧壁的外表面上或均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后面板的内表面上,还可均固定在所述壳体的顶部的横向部的内表面上;壳体的后面板上设置有电池盒;该电池盒的内面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机的电机安装板,该电机安装板的左右两边设置有用于固定传动轴的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传动轴自左而右依次设置,其中,左边的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壳体的右侧板上的轴承座和设置在左固定板的左侧面上的轴承座固定在容器架的后侧壁和电池盒之间;用于驱动该传动轴的电机相应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板的左端;右边的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壳体的左侧板上的轴承座和设置在右固定板的右侧面上的轴承座固定在容器架的后侧壁和电池盒之间;用于驱动该传动轴的电机相应设置在电机安装板的右端;中间的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所述左固定板的右侧面上的轴承座和设置在右固定板的左侧面上的轴承座固定在容器架的后侧壁和电池盒之间;用于驱动该传动轴的电机相应设置在电机安装板的两端之间;此时,左滑槽和右滑槽分别设置在壳体的顶面的左、右纵向部的内表面上,挡板滑槽设置在壳体的顶面的前延部的内表面上;该前延部设置在该挡板滑槽的正上方,且自所述横向部向前至少延伸至该挡板滑槽的前端;或将左滑槽和右滑槽分别固定在容器架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部,挡板滑槽固定在挡板的顶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饭盒无壳体、打开盖板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饭盒无壳体、合上盖板时的示意图; 
图3是设置壳体、打开盖板的智能饭盒示意图; 
图4是滑槽后端向下弯曲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设置齿条的盖板边沿延伸至容器架的后侧壁的外表面上的部分,其上的齿条与传动齿轮咬合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示意图; 
图7是设置有滑槽孔的托盘示意图; 
图8是设置壳体、打开盖板的智能饭盒示的后侧视图; 
图9是将设置有三个容器架、一个盖板的智能饭盒的前半部分向下切掉后的示意图; 
图10是三个容器架自左而右依次设置,并成为一体、共用一个盖板、一个托盘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打开盖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饭盒设置有三个容器、三个盖板时的传动轴和电 机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2中的传动轴和电机的设置结构放大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饭盒设置有三个容器、一个盖板、三个托盘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饭盒设置有三个容器、三个盖板、三个托盘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将盖板的边沿置放在滑槽内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饭盒,其主要由用于盛放食品的顶部敞开的容器1、设置在该容器1顶部的用于控制该容器开合的可活动的盖板2、用于控制该盖板2开合的电机3、用于控制该电机3运转的控制器(单片机或CPU)、含有饮食数据库的储存器、设置在壳体的顶面的横向部4的启动按钮5、触摸式显示器6、语音提示装置即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喇叭7和用于反馈容器1的重量给中央处理器的重量传感器8(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8设置在用于置放容器1的容器架的底板9上,电机3设置在盖板2的后端,具体是设置在容器架的后侧壁10后侧;设置在该后侧壁10的后侧的还有传动轴11,传动轴11的两端与设置在该后侧壁10的外表面的左右两端的轴承座12固连(也可将轴承座固定在壳体的左侧板20和右侧板21的内表面上,从而将轴承座11与壳体固连),从而将传动轴11固定在后侧壁10和电机3之间,电机3通过其输出轴上的电机齿轮与设置在传动轴11中部的齿轮13咬合(齿合),进而通过设置在传动轴11两端的传动齿轮14与盖板2的左右边沿上的纵向设置的齿条(横向开孔)15咬合(如图4所示),从而带动盖板2的前后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盖板2的后端需延伸至容器架的后侧壁10的外表面上,确保其左、右边沿上的齿条或横向开孔15能够与传动轴11端部的传动齿轮14咬合。 
当然,传动轴11的中部齿轮13也可以去掉,只需要用电机3的输出轴上的电机齿轮驱动传动轴11端部的传动齿轮14即可;此外,还可在盖板2的中部沿纵向设置齿条或依次相邻的多个开孔15,通过电机3的电机齿轮直接与该齿条或开孔15咬合,实现对盖板2的驱动,如此还可省去传动轴11,简化结构,节约成本。 
只需要控制电机3的正反转,便可实现盖板2的开合;在打开或关闭盖板2的过程中,只需要通过停止电机3的转动,即可实现盖板2的半开半合状态。 
如图1所示,为了确保盖板2在开合的过程中纵向移动的稳定性(不发生左右偏移),同时又保证盖板2不容易被掀起,本实施例中,在容器架的左侧壁16和右侧壁17的顶部上方设置了内侧开口的左滑槽18和右滑槽19,盖板2的左右边沿分别设置在左滑槽18和右滑槽19中,在盖板2的前后移动过程中, 左滑槽18和右滑槽19对盖板2起导引和稳固方向的作用,同时,由于左滑槽18和右滑槽19均只有内侧开口,因此确保了盖板2不容易被掀起。 
容器1在置放在容器架的由容器架的四壁和底板9构成的腔体中即容器1置放在容器架中时,容器1的顶部边缘的外沿恰好搭在容器架的四壁的顶部边缘上,确保容器1不会继续下落,而盖板2用于打开或封闭容器1的顶部敞开的口,则在盖板2需要左滑槽18和右滑槽19导引和稳定时,左滑槽18和右滑槽19的内侧部分(或全部)固定在容器架的左、右侧壁16、17的顶部上时,左滑槽18和右滑槽19的内侧与容器架的左右侧壁16、17的内侧的距离至少等于容器1的顶部外沿的宽度,确保容器1的顶部外沿在容器架的顶部的搭放空间,有利于容器1的平稳置放。 
容器架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之一便于容器1的挪移,而当容器1有多个,如三个时,自左向右依次设置,这种结构有两种情形,一是只在容器架的左、右侧壁16、17之间设置了三个依次设置的容器1,这三个容器1共用同一个盖板2;(一容器架、三容器、一盖板)另一种情形是容器1不仅是三个,自左向右依次排列,且对应于每一容器1均设置有一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左滑槽和右滑槽的容器架、一用于开合该容器1的盖板2和一用于驱动该盖板2的电机,且相邻的容器架相互固连,这种结构相当于是将三个相互独立的容器架依次固连在一起,每一个容器架上都有独立的电机3和盖板2,每一个盖板2的开合是独立的,互不影响;如图10和图11,所不同的是,图10和图11中的相邻的容器架共用一个侧壁(相当于挡板),即相邻的两个侧壁,在实际制造时只需要制作一个挡板33、34(见图11),用以供相邻的容器架共用,如此可简化结构,使布局紧凑、美观,更能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值得注意的是,该挡板33、34的高度与该容器架的左侧壁16或右侧壁17的高度相同,该挡板的前、后端分别与该容器架的前、后侧壁固连。 
如图3所示,为了容器的拿持方便,该智能饭盒的容器架的左侧壁16、右侧壁17之间设置有一托盘32,如图6所示,该托盘32上对应每一容器1处设置有一托盘孔,该托盘孔的大小足以使容器1穿过该托盘孔而伸入容器架中,且该容器1的外沿搭置在该托盘的顶部以使该容器搭架在该托盘上;容器架的左侧壁16和右侧壁17的内表面的前后端部各设置有一限位块,托盘32的左板壁28和右板壁29置放在该限位块上,该托盘32的后板壁置放在容器架的后侧壁10的顶部;该托盘32的前板壁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手柄,便于拿持,此种结构的托盘适用于以上两种情形中的前者(一个容器架,三个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容器1,三个容器1共用一个托盘32)及后者,但后者中有三个托盘32,即每一个容器架的左侧壁16和右侧壁17之间均设置有一托盘32,而当后者中的三个容器架(容器1)共用一个托盘32时,托盘的结构不同于上述之处在于: 如图6所示,此时,托盘32设置在容器架的顶部,其上对应左滑槽18或右滑槽19处均设置有供该左滑槽18或右滑槽19穿出的滑槽孔30、31,如此确保托盘32的设置不影响每一容器1的盖板2的开合,且滑槽孔31在实际应用时,其中有两个滑槽自其中穿出,这是因为,滑槽孔31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容器架的交界处,且这样设计会使托盘32上的滑槽孔的数量减少,简化结构。 
为了防止不同的菜肴串味(习惯上也是分开置放的),可在容器1内沿纵向设置多个腔体,如三个腔体。 
启动按钮5分别与控制器、储存器、电机3和触摸式显示器6电性连接;控制器分别与储存器、电机3和触摸式显示器6通过控制线连接。 
壳体的左、右侧板20、21分别与容器架的后侧壁10的左、右端部的外沿27(见图1)连接;壳体的后面板22(见图8)设置在电机3的后方;如图3所示,壳体的顶面和前面板呈“U”形;壳体的顶面的横向部4与壳体的后面板22的顶端固连,该壳体的顶面的左、右纵向部的外沿分别与壳体的左、右侧板20、21的顶端固连,该壳体的顶面的左、右纵向部的内沿分别与容器架的左、右侧壁16、17固连; 
壳体的前面板的横向部23的底端与壳体的底面的前端固连,其上端与容器架的前侧壁连接,且该横向部23的上端低于托盘的下边缘;壳体的前面板的左、右竖部24、25的外沿分别与壳体的左、右侧板20、21前端固连;该左、右竖部24、25的顶部分别与壳体的顶面的左、右纵向部的前端固连,该左、右竖部24、25的内侧分别与容器架的左、右侧壁16、17的顶部的延伸部26(见图1)固连;如图8所示,壳体的后面板22设置有电池盒43,用以置放蓄电池给电机3供电; 
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器及储存器均固定在容器架的后侧壁10的外表面上或均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后面板22的内表面上(此时,传动轴11的两端也可与设置在壳体的左、右侧板20、21的内表面上的轴承座固连。)还可均固定在所述壳体的顶部的横向部4的内表面上,一般会与安装在触摸式显示器的正后方。 
同时,为了能够确保食品的温度要求,本实用新型还在容器架的内壁上设置了温度感应器,用于实时监测食品的温度,确保适宜的进食食品温度要求。 
为确保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3个独立的盖板2开合的独立性,其具体结构参见图12和图13:在相邻的容器架所共用的挡板33、34的上方均设置有左右两侧开口且沿纵向延伸的挡板滑槽35、36,该挡板滑槽与左滑槽18和右滑槽19均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容器架的左侧壁16和与之相邻的挡板34之间、相邻的两个挡板34、33之间、容器架的右侧壁17和与其相邻的挡板33之间均设置一盖板;容器架的左侧壁16和与之相邻的挡板34之间的盖板的左、右边沿分别设置在左滑槽18和挡板滑槽36中;相邻的两个挡板33、34之间的盖板的左、 右边沿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挡板滑槽35、36中;容器架的右侧壁17和与其相邻的挡板33之间的盖板的左、右边沿分别设置在右滑槽19和挡板滑槽36中;对应于每一盖板设置有一传动轴37、38、39和一电机40、41、42;设置在壳体的后面板22上的电池盒43的内面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40、41、42的电机安装板44,该电机安装板44的左右两端处设置有用于固定传动轴37、38、39的左固定板45和右固定板46;左边的传动轴37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壳体的右侧板21(见图3)上的轴承座和设置在左固定板45的左侧面上的轴承座固定在容器架的后侧壁10和电池盒43之间;用于驱动该传动轴37的电机40相应设置在电机安装板44的左端,具体是安装在左固定板45左下方的电机安装板上。 
中间的传动轴38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左固定板45的右侧面上的轴承座和设置在右固定板46的左侧面上的轴承座固定在容器架的后侧壁10和电池盒43之间;用于驱动该传动轴38的电机41相应设置在电机安装板的两端之间,具体是设置在靠近右固定板46的左下方的电机安装板上。 
右边的传动轴39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壳体的左侧板20(见图3)上的轴承座和设置在右固定板46的右侧面上的轴承座固定在容器架的后侧壁10和电池盒43之间;用于驱动该传动轴39的电机42相应设置在电机安装板的右端,具体是安装在靠近右固定板46的右下方的电机安装板上,且与电机38相邻。 
参见图14,该例子所涉及的智能饭盒中的容器至少是三个,自左向右依次置放在容器架中,相邻的容器之间设置有挡板47、48,该挡板47、48的底部与该容器架的底板9(见图2)固连,该挡板47、48的高度与该容器架的左侧壁16或右侧壁17(见图1)的高度相同,该挡板47、48前、后端分别与该容器架的前、后侧壁固连; 
容器架的左侧壁16和与之相邻的挡板47之间、相邻的两个挡板47、48之间、容器架的右侧壁17和与其相邻的挡板48之间均设置有托盘49、50、51,该托盘49、50、51上对应于容器处设置有足以使该容器穿过的托盘孔(跟图6所示托盘孔相似,这里只是每一个托盘上只有一个托盘孔);容器架的左侧壁16、右侧壁17的内表面的上部和挡板47、48的左右侧面的上部均设置有限位块(该限位块一般在侧壁的前后端部各设置一个比较稳固);托盘的左、右板壁置放在该限位块上,托盘的前板壁和后板壁分别置放在该容器架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每个托盘的前板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手柄52、53、54;由此可见,此例子中的智能饭盒具有三个容器架、每一个容器架中可置放容器,每个容器架上都有个独立的托盘,三个容器架都共用一个盖板。 
参见图15,该图所示的智能饭盒不同于图14所示的智能饭盒的地方是,该智能饭盒中每一个容器将都有自己的独立的盖板,相应的每一个盖板都有自己 的电机和传动轴,电机和传动轴的设置类似图11、12的结构(甚至可以完全相同,都是设置三个独立的盖板的结构),其每个挡板的上方均设置有左右两侧开口且沿纵向延伸的挡板滑槽57、58,该挡板滑槽与左滑槽55或右滑槽56(这里的左滑槽或右滑槽指该智能饭盒的左、右端的滑槽)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容器架的左侧壁59和与之相邻的挡板57之间、相邻的两个挡板57、58之间、容器架的右侧壁和与其相邻的挡板58之间均设置有一盖板60、61、62;盖板60的左、右边沿分别设置在左滑槽55和挡板滑槽57中;盖板61的左、右边沿分别设置在挡板滑槽57、58中;盖板62的左、右边沿分别设置在右滑槽56和挡板滑槽58中;由此可见,此例子中的智能饭盒具有三个容器架、每一个容器架中可置放容器,每个容器架上都有一个独立的托盘和一个独立的盖板。 
以上两个例子中涉及的左滑槽和右滑槽可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面的左、右纵向部的内表面上,所述挡板滑槽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面的前延部的内表面上;该前延部设置在该挡板滑槽的正上方,且自所述横向部向前至少延伸至该挡板滑槽的前端;也可以将所述左滑槽和右滑槽分别固定在所述容器架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部,所述挡板滑槽固定在所述挡板的顶部。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盖板应该是具有一定的柔性的,足以使其随着运行轨迹的变化而发生适应性的形变,比如,本实用新型的盖板打开时,其后端部在容器架的后侧壁顶部处发生形变,向下弯曲,从而保证盖板沿着容器架的后侧壁向下运行,顺利的打开。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饭盒就餐时,人们通过触摸式显示器输入自己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健康状况等,在该饭盒的托盘中盛入食品(蔬菜、水果、主食和汤)时,设置在托盘底部的重量传感器会把食物的计量数据传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根据输入的食用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健康状况等结合含有饮食数据库的储存单元及进食时间分析是否适合该食用者进餐,并根据分析结果控制托盘盖的开、合或半开合状态,以达到允许或不允许;或允许进一定量的食物,从而达到控制食物重量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饭盒中的饮食数据库是根据人体营养学,结合个人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和进食时间,给出进餐时的饭、菜、汤的重量、种类、配比等健康饮食菜谱,从而有助于进餐者实时了解、反映和控制自己的饮食,从而达到健康饮食的目的。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饭盒能直接搭配营养膳食,直接控制人的饮食方法,饮食量,饮食结构,从而改善营养结构,达到让使用者减肥、增重、强健身体的目的。 

Claims (12)

1.一种智能饭盒,其特征在于:该智能饭盒主要由启动按钮、用于盛放食品的顶部敞开的容器、设置在该容器顶部的用于控制该容器开合的可活动的盖板、用于控制该盖板开合的电机、用于控制该电机运转的控制器、含有饮食数据库的储存器、触摸式显示器和用于反馈所述容器的重量给控制器的重量传感器;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后端,并通过其输出轴与该盖板联接;
所述重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容器的下方;
所述控制器、触摸式显示器和所述储存器均设置在所述容器外侧;
所述启动按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储存器、电机和触摸式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储存器、电机、重量传感器和触摸式显示器通过控制线连接;所述控制器是单片机或CP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后端延伸至所述容器的后侧面,该盖板的左右端部沿纵向设置有齿条或依次相邻的多个开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电机齿轮;所述容器的后侧面设置有横向延伸的传动轴,该传动轴对应所述齿条处设置有传动轴齿轮,所述电机齿轮与该传动轴齿轮咬合,该传动轴齿轮与所述齿条或开孔咬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饭盒包括一用于置放所述容器的容器架,该容器架由底部的底板和设置在该底板的上表面的四周边缘并向上延伸的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构成;所述容器的顶部四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外沿,当该容器置放在该容器架中时,该外沿恰好搭在该容器架的顶部;所述盖板的后端延伸至所述容器架的后侧壁上,并向下延伸至使所述齿条或开孔与所述传动轴齿轮咬合处;所述传动轴设置在该容器架的后侧壁的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传感器设置在该底板上,且当所述容器置放在该容器架中时与该容器的底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架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上方各设置有一内侧开口的左滑槽和右滑槽,该左滑槽和右滑槽的内侧与所述容器架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内侧边的距离至少等于所述容器的外沿的宽度,所述盖板的左、右边沿通过该开口分别设置在左滑槽和右滑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至少是三个,自左向右依次置放在所述容器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架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设置有托盘,该托盘上对应于所述容器处设置有足以使该容器穿过的托盘孔;所述容器架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内表面的上部设置有限位块;该托盘的左、右板壁置放在该限位块上,该托盘的后板壁置放在该容器架的后侧壁上;该托盘的前板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手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饭盒,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容器之间设置有挡板,该挡板的底部与该容器架的底板固连,该挡板的高度与该容器架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的高度相同,该挡板前、后端分别与该容器架的前、后侧壁固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上方均设置有左右两侧开口且沿纵向延伸的挡板滑槽,该挡板滑槽与所述左滑槽或右滑槽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容器架的左侧壁和与之相邻的挡板之间、相邻的两个挡板之间、容器架的右侧壁和与其相邻的挡板之间均设置有一所述盖板;
所述容器架的左侧壁和与之相邻的挡板之间的盖板的左、右边沿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滑槽和该挡板滑槽中;相邻的两个挡板之间的盖板的左、右边沿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挡板滑槽中;所述容器架的右侧壁和与其相邻的挡板之间的盖板的左、右边沿分别设置在右滑槽和该挡板滑槽中;
对应于每一盖板设置有一所述传动轴和一所述电机;
所述托盘上对应于所述挡板滑槽处设置有供该挡板滑槽穿出的滑槽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至少是三个,自左向右依次置放在所述容器架中,相邻的容器之间设置有挡板,该挡板的底部与该容器架的底板固连,该挡板的高度与该容器架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的高度相同,该挡板前、后端分别与该容器架的前、后侧壁固连;
所述容器架的左侧壁和与之相邻的挡板之间、相邻的两个挡板之间、容器架的右侧壁和与其相邻的挡板之间均设置有托盘,该托盘上对应于所述容器处设置有足以使该容器穿过的托盘孔;所述容器架的左侧壁、右侧壁的内表面的上部和挡板的左右侧面的上部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托盘的左、右板壁置放在该限位块上,该托盘的后板壁置放在该容器架的后侧壁上;所述托盘的前板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手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上方均设置有左右两侧开口且沿纵向延伸的挡板滑槽,该挡板滑槽与所述左滑槽或右滑槽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容器架的左侧壁和与之相邻的挡板之间、相邻的两个挡板之间、容器架的右侧壁和与其相邻的挡板之间均设置有一所述盖板;
所述容器架的左侧壁和与之相邻的挡板之间的盖板的左、右边沿分别设置在所述左滑槽和该挡板滑槽中;相邻的两个挡板之间的盖板的左、右边沿分别设置相邻的两个挡板滑槽中;所述容器架的右侧壁和与其相邻的挡板之间的盖板的左、右边沿分别设置在右滑槽和该挡板滑槽中;
对应于每一盖板设置有一所述传动轴和一所述电机。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智能饭盒,其特征在于:该智能饭盒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容器架外的壳体,该壳体的左、右侧板分别与所述容器架的后侧壁的左、右端部的外沿固连,该壳体的后面板设置在所述电机的后方,该壳体的顶面和前面板呈“U”形;所述顶面的横向部与所述后面板的顶端固连,该顶面的左、右纵向部的外沿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左、右侧板的顶端固连,该顶面的左、右纵向部的内沿分别与所述容器架的左、右侧壁固连;
所述前面板的横向部的底端与壳体的底面的前端固连,该横向部的上端与所述容器架的前侧壁固连,且该横向部的上端低于所述托盘的下边缘;所述前面板的左、右竖部的外沿分别与所述左、右侧板前端固连;该左、右竖部的顶部分别与所述顶面的左、右纵向部的前端固连,该左、右竖部的内侧分别与所述容器架的左、右侧壁的顶部的延伸部固连;
所述触摸式显示器、启动按钮均设置在所述顶面的横向部;该横向部上还设置有喇叭,该喇叭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至少有一个容器内沿纵向设置有至少三个腔体;
所述容器架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以监测所述容器的温度的温度感应器;
所述控制器及所述储存器均固定在所述容器架的后侧壁的外表面上或均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后面板的内表面上或均固定在所述壳体的顶部的横向部的内表面上;
所述壳体的后面板上设置有电池盒;该电池盒的内面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机的电机安装板,该电机安装板的左右两边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传动轴的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
所述传动轴自左而右依次设置,其中,左边的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壳体的右侧板上的轴承座和设置在所述左固定板的左侧面上的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容器架的后侧壁和所述电池盒之间;用于驱动该传动轴的电机相应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板的左端;
右边的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壳体的左侧板上的轴承座和设置在所述右固定板的右侧面上的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容器架的后侧壁和所述电池盒之间;用于驱动该传动轴的电机相应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板的右端;
中间的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所述左固定板的右侧面上的轴承座和设置在所述右固定板的左侧面上的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容器架的后侧壁和所述电池盒之间;用于驱动该传动轴的电机相应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板的两端之间;
所述左滑槽和右滑槽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面的左、右纵向部的内表面上,所述挡板滑槽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面的前延部的内表面上;该前延部设置在该挡板滑槽的正上方,且自所述横向部向前至少延伸至该挡板滑槽的前端;或所述左滑槽和右滑槽分别固定在所述容器架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部,所述挡板滑槽固定在所述挡板的顶部。
CN2010201472721U 2010-03-31 2010-03-31 智能饭盒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14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472721U CN201814034U (zh) 2010-03-31 2010-03-31 智能饭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472721U CN201814034U (zh) 2010-03-31 2010-03-31 智能饭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14034U true CN201814034U (zh) 2011-05-04

Family

ID=43912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47272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14034U (zh) 2010-03-31 2010-03-31 智能饭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140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2455A (zh) * 2010-03-31 2010-09-08 何广森 智能饭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2455A (zh) * 2010-03-31 2010-09-08 何广森 智能饭盒
CN101822455B (zh) * 2010-03-31 2012-08-15 何广森 智能饭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2455B (zh) 智能饭盒
ZA200401597B (en) Multi-component pet food packaging.
US20110114526A1 (en) Food storage box with compartmentalized tray for meals on-the-go with built in nutritional guide and portion control
US4676371A (en) Food storage container
CA2455750A1 (en) Multi-component pet food packaging
CN201814034U (zh) 智能饭盒
US5823392A (en) Yogurt/ cereal grain mixture dispensing machine
CN202078211U (zh) 一种多功能半自动调料盒
US5454297A (en) Deep fryer with dual conveyors
WO2001034003A1 (en) A food holder having a flexible strip
CN211269794U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智能餐具
CN210271093U (zh) 一种鲜豆浆售货机
CN213863618U (zh) 一种药盒
CN213274537U (zh) 一种模块化调味盒
CN205525712U (zh) 一种方便食品环保盒
CN202414853U (zh) 保鲜膜切割器
CN212546016U (zh) 一种容量管理饭盒
CN208848305U (zh) 料仓及鲜米机
CN206482398U (zh) 一种少年餐盘
RU67412U1 (ru) Мобильный завтрак
CN213044705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定时定量通畅智能宠物投食器
CN207712686U (zh) 一种包装盒
KR200478743Y1 (ko) 휴대용 이유식 용기
CN209058947U (zh) 一种进料装置及可预约料理机
RU35198U1 (ru) Шкаф обеденный с розеткой и светильнико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