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91099U - 一种喂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喂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91099U
CN201791099U CN201020165070XU CN201020165070U CN201791099U CN 201791099 U CN201791099 U CN 201791099U CN 201020165070X U CN201020165070X U CN 201020165070XU CN 201020165070 U CN201020165070 U CN 201020165070U CN 201791099 U CN201791099 U CN 201791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er
food
connector
food contain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650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劳富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Kidsm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Kidsme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Kidsme Tra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Kidsme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650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91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91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910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Watering For Cattle Rais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AREA)

Abstract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喂食器,其包括: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开口和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的内下壁处的环状平台;由食品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食物容器,其包括袋囊和开口部,并且开口部具有边沿,所述食物容器通过所述边沿可拆分地套在第一连接件的下方,所述袋囊上设置有多个通孔;第二连接件,其与第一连接件扣接配合从而打开和封闭所述开口部的容器口。本专利申请的喂食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喂食器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喂食器件。
背景技术
目前,将牛奶、饮料等液体状食物喂给婴儿食用时,可以使用奶瓶。一旦要将切成小块的水果如梨子、苹果及蔬菜、果冻和酸奶等喂给婴儿食用时,就没有合适的喂食器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满足人们的愿望,提供一种喂食器,可以给婴儿喂食水果、果冻、酸奶等食物。
为此,本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喂食器,包括: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开口和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的内下壁处的环状平台;食物容器,包括袋囊、位于袋囊上部的环状开口部,所述袋囊包括袋囊前端和袋囊后端,食物容器可拆分地套在第一连接件的下方,所述食物容器由食品用弹性材料制成并且所述袋囊前端上设置有多个通孔;第二连接件,其与第一连接件配合从而打开和封闭所述开口部的容器口;当第二连接件封闭开口部容器口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内壁配合,并将所述开口部的边沿挤压在所述环状平台上,从而固定和密封所述开口部的容器口。
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压环和设置在压环上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形状与开口部的容器口形状相匹配;当第二连接件封闭容器口时,所述凸台塞入容器口内,所述压环将开口部的边沿挤压在所述环状平台上并与第一连接件的内壁配合。
所述袋囊前端形状为与人张开的口形相匹配的形状,即袋囊前端任一位置的横截剖面为扁圆形并且具有圆滑过渡的尖端,袋囊前端从上至下厚度逐渐增大;所述通孔分布于袋囊前端的两个的唇面上。
所述的喂食器还包括中间件,所述中间件位于所述本体与第一连接件之间,用于防止食物容器内的食物倒流至所述食物导入件内。
所述中间件包括壳体和至少一个挡板,所述壳体包括中空部,所述挡板位于所述中空部内。
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为1mm-5mm。
所述相邻通孔间的距离为2mm到10mm。
所述食物容器由食品用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周围外表面。
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相邻的第一通孔之间。
本专利申请的喂食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申请第一个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申请第二个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3-4是本专利申请第二个实施例的打开和封闭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是第一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申请第三个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申请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10是不同中间件的示意图;
图11是具有凸起的袋囊构示意图;
图12-14是图去11中A-A向的具有不同凸起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详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喂食器,包括食物容器7、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3。其中,第一连接件5包括第一开口51和设置在内下壁处的环状平台54。食物容器7包括袋囊72、位于袋囊72上部的开口部71,所述袋囊72包括袋囊前端722和袋囊后端721,袋囊后端721与所述开口部71制为一体。所述食物容器7通过开口部71上的边沿712可拆分地套在第一连接件5的下方(如图3),这样可以在使用后将食物容器7拆下,从而方便地进行清洗和消毒。第二连接件3能够与第一连接件5配合从而打开(如图3)和封闭(如图4)所述开口部71的容器口711。当将第二连接件3从第一连接件5内打开时(如图1-3),开口部71的容器口711不再处于封闭状态,第一连接件5的第一开口51与所述食物容器的容器口711相连通,这样就可以通过第一开口51、容器口711将食物放入食物容器内;当第二连接件3扣接在第一连接件5上时,第二连接件3与第一连接件5的内壁扣接配合,并将所述边沿712挤压在所述环状平台54上,从而固定和密封所述容器口711。
如图2所示,袋囊前端722上分布有多个通孔8,通孔8的大小被设计成使食物经过通孔8后不会阻塞进食者食道。当进食者(包括婴儿和病人等)咬食时,袋囊72内的食物通过通孔8被挤压出袋囊722而进入到口内。袋囊72内可装入婴儿爱吃的食物,婴儿会喜欢进食并在进食的过程中实现了按摩牙床。相对于没有味道的磨牙棒,这种设计的喂食器磨牙效果更好。此外,当使用者采用喂食器给进食者喂食水果等食物的时候,在袋囊72内装入小块水果或其它食物,如果冻、酸奶、蔬菜、肉、鱼等,并将袋囊72放入进食者口中,让进食者吮吸、嚼食。对于既有果汁又有果渣的水果,水果果汁和部分较细的果渣就会经袋囊前端722上的通孔8被进食者吸入口中,而部分不能通过通孔8的较粗的果渣却留在食物容器中。由于通孔8小于进食者的食道,进食者不会噎着,保障了安全。对于只有果泥而无果渣的水果,其果泥可经食物容器上的通孔8被进食者全部吸入口中,所以使用这种喂食器给进食者喂食水果等食物,既能给进食者喂食水果和食物,学习咀嚼,不会使进食者被小块水果噎着,还可以省去将水果榨汁的麻烦,使用安全方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方便进食者食用新鲜水果(如草莓、苹果、梨)、蔬菜、鱼、肉等,可使进食者能全面吸取营养,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此外,在用本实用新型的喂食器进食时,使用者的唾液还会通过通孔8进入食物容器内,从而有利于分解和消化食物。本实用新型中的食物容器7可以构成咀嚼容器,充分提供咀嚼活动必须的条件及环境(口水等)。婴儿可主动进食,通过咀嚼令婴儿脑部发展提前,并可以协助婴儿脑部进一步发展。
一般来说,袋囊后端721指的是袋囊72上不设通孔8的部分。但是袋囊后端721上也可具有通孔8,此时相当于袋囊后端721也是袋囊前端722,二者相同。
食物容器7(开口部71和袋囊72)由食品用弹性材料制成。食品用弹性材料包括硅胶或乳胶或其他食品用橡胶或聚氯乙烯(PVC)。硅胶(进食级别的)材料无毒、环保、耐磨、耐高温、耐低温、耐老化,使用硅胶制成的食物容器更环保、更安全、更耐用。弹性材料可使食物容器既能维持固有外形并兼具柔软性,进而维持固有的盛载食物空间。可以提供更有利于咀嚼食物容器内食物的咀嚼空间。而现有的喂食器中食物容器(如:织物网袋)则只能让进食者被动吞咽,不能让婴儿主动进食,更无法促进婴儿进行咀嚼。食物容器的材料可以为透明或半透明、无色或有色材料制成,以便满足各种需要。食物容器的厚度,尤其是袋囊72的厚度可以根据进食者的咀嚼力度进行调整,十分适合用于学习进食的婴儿阶段。
如图1、2所示,喂食器还可包括用于罩住食物容器7的罩盖9。罩盖9可以使食物和空气隔绝。在进食者暂时不吃的时候也可以防止灰尘。罩盖9可分开的与第一连接件5连接。具体而言,在图1中,罩盖9与第一连接件5卡接。当然,罩盖9与第一连接件5也可螺纹连接。罩盖9底部设有支撑组件91。支撑组件91可以使罩盖平稳的放置在桌子上。向食物容器内加入食物时,可以将罩盖9卡在第一连接件5上,并将罩盖9放在桌上,这可方便用户向食物容器内放置食物,用户甚至可以进行单手操作。罩盖9可以是透明的,以方便看到加入的食物量。
如图1、5所示,喂食器还可包括用于系吊绳的系绳件10。系绳件10可以设置在第二连接件3上。系绳件10可与第二连接件3通过注塑方式一体成型。系绳件10可采用硬胶材料制成。用绳系住或穿过系绳件,并挂在婴儿身上,防止喂食器掉在地上,避免弄脏,有利于卫生。
如图1、5所示,喂食器还可包括手柄组件1,手柄组件1与第二连接件3相连。这可方便进食者自己手抓喂食器进行进食、促进进食者(特别是婴儿和病人)的手部肌肉锻炼、促进进食者的手、脑、嘴的协调锻炼。手柄组件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2个。此种设计的喂食器可实现婴儿的主动进食。
第二连接件3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第二连接件进行描述。
如图1、4所示,第二连接件3可以包括外圈33和盖31,盖31盖在外圈33上。外圈33和盖31可以是一体的。外圈33和盖31也可以经凹凸旋转结构装配在一起。凹凸旋转结构可以包括凹槽和凸块,凹槽和凸块分别对应设计在外圈33和盖31上。外圈33和盖31也可以经螺纹连接装配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件3还可具有压环32和设置在压环上的凸台34。当第二连接件3封闭开口部71时,所述凸台34塞入容器口711,所述压环32将边沿712挤压在所述环状平台54上并与第一连接件5的内壁配合。所述凸台34的形状与容器口711的形状相匹配,以便能够更好的密封容器口711,如当容器口711为圆形时,那么凸台34的形状即为圆柱形。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第二连接件3包括本体36和食物导入装置35。本体36与第一连接件5配合,本体36上设有第二通孔861。食物导入装置35装在本体36上,食物导入装置35上设有第二开口351。食物导入装置35用于将其内的食物通过第二开口351、本体36上的第二通孔861、第一连接件5的第一开口51、食物容器的容器口711导入食物容器7内。第二连接件分成本体和食物导入装置后,可以将食物导入装置的体积做大些。待食物容器内的食物被吃掉后,使用者(包括家长或小孩)可以将食物导入装置内的食物导入食物容器内,供食用者继续食用。这可以方便将食物带到外面食用,还可以增加进食的乐趣。
在图2-4、6中,食物导入装置是一挤压件,通过挤压其表面,其内的食物可被挤压出来,并依次通过其上的第二开口351、本体36上的第二通孔861、第一连接件5的第一开口51、食物容器的开口端71进入食物容器7内。挤压件由食品用弹性材料制成。食品用弹性材料可以包括硅胶或乳胶或其他食品用橡胶或聚氯乙烯等。
食物容器7的开口端71、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的本体36、挤压件的第二开口的外形可设计成为圆形。这种设计没有卫生死角,方便清洗。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食物导入装置可以包括筒37、推进件38。筒37是中空的,筒37的第一端为第二开口371,筒37的第二端为第三开口372。筒37与本体36连接,推进件38可移动地插在筒37内。食物可以装在筒37内。推动推进件38向食物容器7的方向移动,可以增大筒内的压力,从而方便地将食物导入食物容器7内。
如图6所示,喂食器还可包括中间件6,中间件6位于本体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用于防止食物容器内的食物倒流至食物导入件内。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中间件6可以包括壳体61和两个挡板63。壳体61包括中空部,挡板63位于中空部内。两个挡板63交叉设置。挡板63可以挡住食物容器内的食物,以防止食物轻易地倒流至导入件内。而挤压挤压件时可以增加挤压件内的压力,进而促使其内的食物移动到食物容器内。当然,挡板6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变化。例如:如图9所示,挡板63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如图10所示,挡板63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三个挡板63可以交叉设置。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中间件是一可选择部件,设与不设中间件均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件3并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几种形式,并且,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的配合也不局限于扣接配合,还可具有多种其他形式,例如,第二连接件3可以为某种容器,比如,第二连接件为奶瓶瓶体,奶瓶瓶体与第一连接件5之间可以通过螺纹配合也可以通过上述的扣接方式进行配合连接。当使用者通过螺纹将奶瓶拧在第一连接件5上后,两者之间即形成密封状态。当使用者通过螺纹将奶瓶从第一连接件5上拧开后,两者之间即形成打开状态。当然,这两者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或扣接等其他方式配合连接。使用者可在奶瓶里放入食物(如糖浆、米糊、稀饭等半流体的食物),进食者通过食物容器即可进食。
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食物容器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各实施例中所用食物容器7的各种优选实施例进行详尽描述。
袋囊72的形状可以设计成奶嘴状。这种设计的喂食器可对婴儿进行抚慰,促进婴儿进食。也可以是扁形奶嘴的形状,或者袋囊72为圆滑尖端状。袋囊72的形状还可设计与人张开的口形相匹配的形状,即袋囊前端722任一位置的横截剖面为扁圆形并且具有圆滑过渡的尖端,袋囊前端722从上至下厚度逐渐增大(如图12-14)。此时,袋囊前端722宽度方向上的前后两个面为唇面(也就是图12-14中所示的未正对视图者的左右两个面),通孔8就分布于所述两个的唇面上。这样设计方便婴儿进食,并有利于婴儿张开的口咬住袋囊72,吸取果汁、果泥或很细小的果渣,而不会被噎着。这些设计方便婴儿进食及引发其进食意欲。食物容器7还可以是其他各种不同的形状,以配合不同需要。并且食物容器的厚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厚度可以为1mm至6mm,这十分适合正学习进食的婴儿。
边沿712实质上就是一种便于将食物容器固定到喂食器(如奶瓶瓶体等)上的连接部分,由于食物容器7由弹性材料制成,边沿712实际上类似于两个部件之间用于固定和密封的垫圈,其可为各种形状,如圆形、矩形、三角形等。
通孔8的大小被设计成使食物经过通孔8后不会阻塞进食者食道。通孔8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变化,一般可以设置多个(至少两个)通孔8,例如是20个、也可以是10个等。而且当将液态或固液混合态食物放入食物容器内时,由于表面张力的影响,液体会在通孔8上形成一个密封的薄膜。食物不会轻易从通孔8内直接流出。进食者需进行吮吸或咀嚼才能将食物经通孔8吸出。这促进了进食者嘴巴周围的肌肉的锻炼,并可锻炼进食者的肺活量。还可避免进食者(特别是婴儿)玩耍喂食器时,食物中的液体从通孔8中自己泄露出来,避免弄脏进食者的衣服。如果食物容器采用普通棉线制成的织物,一方面,食物容器在被咬扁后不能自动弹起恢复原状,另一方面,织物上的通孔没有弹性,很难在通孔上形成一密封的薄膜。在本专利申请中,相邻通孔8间的距离可以是2mm到10mm,例如是2mm、4mm、6mm,也可以是10mm。通孔8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而变化。例如:通孔8可以是圆形的、方形、三角形等。通孔8为圆形时,通孔8的孔径可以是1mm到5mm(优选1-3mm),通孔孔径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调整,以便跟好的控制食物流出量和速度。袋囊前端上的通孔8规则分布或者非规则分布都行,通孔8排列的式样可根据不同食物需要而变化。通孔8的孔径相同或不同均可,当通孔孔径不同时,前部通孔的孔径大于后部通孔的孔径。
凸起81的位置可以任意设定,只要婴儿在进食时能接触或感觉到即可。如图13-14所示,袋囊前端722上的通孔8的表面周圈上可设有凸起81。在图13-14所示的实施例中、凸起81分别位于通孔8的外、内和内外表面周圈上。凸起81可以用来按摩牙床,缓解长牙的不适,有利于婴儿的牙床发育,长出排列整齐、漂亮的牙齿。凸起81还可强健牙床,提高咀嚼能力,当外表面周圈上具有凸起81时,咀嚼进食的同时凸起81还具有刮舌苔的作用。此外,相邻两个通孔之间也可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袋囊前端的内和/或外表面上。当凸起81位于袋囊前端722的内表面时(不限于通孔的内表面周圈),由于食物容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比较柔软,即使凸起81位于内表面,进食者也能感觉到,并能用来按摩牙床。而且当将食物容器7相对的两个唇面咬到一起时,进食者对凸起的感觉将更强烈。而且凸起81位于内表面时,进食者将会感觉凸起更柔软,按摩牙床时也会更舒服。凸起81还可以同时位于食袋囊前端72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并且凸起81还可以位于相邻通孔8之间。
食物容器的尺寸大小可以因需要而调整。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容器的厚度为1.2mm。开口部71的边沿712内径为20.6mm、外径为33.5mm、边沿712的高度为2mm。边沿712上的凹口713的宽度为3mm,相对的两个凹口713之间的距离为27.25mm。食物容器的高度为38.75mm、宽度为32.96mm。通孔8的孔径为2mm。在一个实施例中,食物容器的厚度为1.2mm。开口部71的边沿712的内径为20.6mm、外径为33.5mm、边沿712的高度为2mm。边沿712上的凹口713的宽度为3mm,相对的两个凹口713之间的距离为27.25mm。食物容器的高度为38.75mm、宽度为32.96mm。通孔8的孔径为2mm。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食物容器的厚度为1.35mm。开口部71的边沿712的内径为20.3mm、外径为33.5mm、边沿712的高度为2mm。边沿712上的凹口713的宽度为3mm,相对的两个凹口713之间的距离为27.25mm。食物容器的高度为38.75mm、宽度为23mm。第一通孔8的孔径为1.5mm。这可以适合不同阶段的婴儿成长需要。
本专利申请中的喂食器及食物容器可方便进食者通过食物容器进食,配上通孔控制食物流出量,食物不会容易外泄,比传统进食方式清洁、卫生、方便。而且无需使用其他进食工具(如刀叉、勺子及筷子),比传统进食方式更简便。不仅适用于婴儿,也适用于不便进食的情况,例如伤残、老年或病患人士,甚至适用于无重力的太空状态。而且食物盛载于食物容器中,容易于进食时确保清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各种不同的进食部件(食物容器)都可以与不同的喂食器之间进行配合使用。上面描述的喂食器中的进食部件(及附图)只是以实施例的方式对本专利申请进行解释说明,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专利申请是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在不脱离本专利申请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专利申请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具体情况,可以对本专利申请做各种修改,例如,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食物容器的开口部可为圆形、三角形、矩形等,这些变形均不脱离本专利申请的范围。因此,本专利申请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Claims (16)

1.一种喂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开口和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的内下壁处的环状平台;由食品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食物容器,其包括袋囊和开口部,并且开口部具有边沿,所述食物容器通过所述边沿可拆分地套在第一连接件的下方,所述袋囊上设置有多个通孔;第二连接件,其与第一连接件扣接配合从而打开和封闭所述开口部的容器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食物容器和第二连接件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或矩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其孔径为1-5mm;或者为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为2mm-10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容器包括食物导入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导入装置包括筒、推进件,所述筒的第一端为第二开口,所述筒的第二端为第三开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防止食物容器内的食物倒流至所述食物导入件内的中间件,所述中间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容器为奶瓶瓶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喂食器还包括锁紧组件,在所述密封状态时所述锁紧组件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锁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容器由透明或半透明、有色或无色的食品用弹性材料制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囊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上设有多个凸起。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容器为奶嘴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容器的厚度为1mm-6mm。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喂食器,所述的食物容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通孔之间设有凸起。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囊形状为与人张开的口形相匹配的形状。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外表面周圈上设有凸起;或者所述通孔内表面周圈上设有凸起;或者所述通孔内、外表面周圈上均设有凸起。
CN201020165070XU 2009-07-22 2010-04-21 一种喂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91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65070XU CN201791099U (zh) 2009-07-22 2010-04-21 一种喂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06690.8 2009-07-22
CN200920306690 2009-07-22
CN200920314008 2009-11-04
CN200920314008.X 2009-11-04
CN201010100201 2010-01-25
CN201010100201.0 2010-01-25
CN201010119254 2010-03-08
CN201010119254.7 2010-03-08
CN201020165070XU CN201791099U (zh) 2009-07-22 2010-04-21 一种喂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91099U true CN201791099U (zh) 2011-04-13

Family

ID=438460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6507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91099U (zh) 2009-07-22 2010-04-21 一种喂食器
CN20102016506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91098U (zh) 2009-07-22 2010-04-21 一种适用于咀嚼的食物袋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6506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91098U (zh) 2009-07-22 2010-04-21 一种适用于咀嚼的食物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179109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6479A (zh) * 2011-07-28 2013-01-02 南通天华和睿科技创业有限公司 辅食奶瓶
US9301904B2 (en) 2012-09-10 2016-04-05 Mattel, Inc. Feeding k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91098U (zh) 201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9887B (zh) 一种喂食器
CN102724949B (zh) 喂食器
JP3159462U (ja) 授食装置
US9855194B1 (en) Solid food dispenser and kit
CN201791099U (zh) 一种喂食器
CN102341087B (zh) 一种婴儿喂食器
CN203291253U (zh) 一种适合咀嚼的喂食器
CN111728878A (zh) 一种可添加营养物质的婴儿磨牙棒
CN202277533U (zh) 一种带安抚奶嘴功能的咬食器及一种咬食袋
KR20130000409U (ko) 유아용 과즙기
CN103315911B (zh) 一种婴儿喂食器
TWI445524B (zh) Feeder
CN2330359Y (zh) 方便喂食杯
CN211461281U (zh) 婴儿喂药器
KR200362704Y1 (ko) 젖꼭지가 조성된 튜브형 요구르트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DONGGUAN KIDSME INDUSTRI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DONGGUAN KIDSME TRADING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Liwu Cheung Kong G of garde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Kidsme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Liwu Cheung Kong G of garde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Kidsme Trad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