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89509U - 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主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主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89509U
CN201789509U CN2010205300601U CN201020530060U CN201789509U CN 201789509 U CN201789509 U CN 201789509U CN 2010205300601 U CN2010205300601 U CN 2010205300601U CN 201020530060 U CN201020530060 U CN 201020530060U CN 201789509 U CN201789509 U CN 201789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dule
delay
time
time d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300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广才
傅俊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fth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RMATION INDUSTRY DEPARTMENT NO 5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C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RMATION INDUSTRY DEPARTMENT NO 5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CS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INFORMATION INDUSTRY DEPARTMENT NO 5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C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0205300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89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89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895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主从装置,涉及通信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主装置包括E1接口收发模块、E1编解码模块、CPU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钟模块;同步帧发送模块,用于向从装置发送同步帧,所述同步帧中载有同步帧发送时间T1;时延请求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从装置的时延请求帧;时延反馈帧发送模块,用于向从装置发送时延反馈帧,所述时延反馈帧中载有时延请求帧收包时间T4;前述同步帧发送模块、时延请求帧接收模块、时延反馈帧发送模块分别与E1编解码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无需协议转换、无需缓存、开销小,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数据收发时延抖动。

Description

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主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
背景技术
PTP(IEEEE 1588)是精密时间同步协议标准,可在主从设备间提供基于网络连接的、时间同步功能。PTP协议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在物理层由硬件打时间戳,主从之间的同步精度可达微秒级。PTP同步精度会受网络流量变化以及时延抖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多跳数、长距离传输时,同步精度往往不能得到保证。目前情况下,PTP协议还不能在传统路由器或交换机上进行高精度远程传输。
目前的传输网络以SDH传输网为主体。SDH技术,以其可靠性、可控性、扩展性以及完善的网络体制,在传输网中占着主导地位。以SDH技术为基础发展的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技术,在原有的SDH技术上增加了相关的数据接入、处理功能而形成,目前已经形成了多个版本:基于二层交换、内嵌RPR(弹性分组环)功能、内嵌MPLS功能、ATM处理等。在承载3G移动业务方面的性能也优于光纤直连、ATM等方案。
运营商目前拥有丰富的E1资源,一般情况下,直接将PTP数据包通过ETHERNET/E1协议转换器封装到E1链路,通过E1链路接入SDH中实现长距离时间数据传输。由于速率不匹配,ETHERNET/E1协议转换器具有缓存机制,因此,以太数据包通过协议转换器的时延是不确定的。这不确定的传输时延对一般的以太数据业务影响不大,但对PTP数据包会造成授时精度的下降。传统的ETHERNET/E1协议转换器时延抖动可达几十微秒,即使采用优先转发PTP数据包的方式,时延抖动也会有几个微秒。而且,直接将以太PTP数据包封装到E1数据中,由于包含了以太网络参数字节,因此开销比较大,封装数据长度过大会影响系统性能和同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向时频同传主装置和从装置,主从装置之间的数据收发具有极小的时延抖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主装置,包括E1接口收发模块、E1编解码模块、CPU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时钟控制模块;
同步帧发送模块,用于向从装置发送同步帧,所述同步帧中载有同步帧发送时间T1;
时延请求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从装置的时延请求帧;
时延反馈帧发送模块,用于向从装置发送时延反馈帧,所述时延反馈帧中载有时延请求帧收包时间T4;
前述同步帧发送模块、时延请求帧接收模块、时延反馈帧发送模块分别与E1编解码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从装置,包括E1接口收发模块、E1编解码模块、CPU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时钟控制模块;
同步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装置的同步帧,所述同步帧中载有同步帧发送时间T1;
时延请求帧发送模块,用于向主装置发送时延请求帧;
时延反馈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装置的时延反馈帧,所述时延反馈帧中载有主装置记录的时延请求帧收包时间T4;
前述同步帧接收模块、时延请求帧发送模块、时延反馈帧接收模块分别与E1编解码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E1链路接入SDH中实现高精度、长距离时频同传功能。和直接将PTP数据包通过ETHERNET/E1协议转换器接入E1链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协议转换、无需缓存、开销小,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数据收发时延抖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主从同步系统,数据收发时延抖动可以小于一个微秒。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TOE帧封装入E1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通信环境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从设备原理图。
图中,X0为Crystal Oscillator的缩写,晶体振荡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
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时频同传流程为:
A、主站向从站发送时间同步帧,主站记录同步帧发包时间戳T1并插入同步帧中;
B、从站接收主站发来的同步帧,记录收包时间戳T2,从同步帧中获得时间戳T1;
C、从站向主站发送时延请求帧,并记录发时延请求帧的时间戳T3;
D、主站接收从站发来的时延请求帧并记录收包时间戳T4,主站将T4时间戳插入时延反馈帧中发送给从站;
E、从站接收时延反馈帧并获得时间戳T4,从站根据获得的时间戳T1~T4,计算线路环路时延D以及主从时间偏差和频率偏差,根据计算出的时间和频率偏差,以此调整本地时间和时钟频率;
线路环路时延D的计算公式为:
D=(T2-T1)+(T4-T3)=(T4-T1)-(T3-T2)。
上述各步骤中,主站和从站之间的信息封装为E1帧格式。
本实用新型首先将数据进行一次封装,称为TOE帧,之后对TOE帧依据E1传输规范进行二次封装。TOE帧头长度为18个字节,加上时间戳10个字节,TOE帧长为固定的28个字节,帧长小于一个E1帧长度(32字节),因此可以将TOE帧直接封装入一个E1帧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E1成帧方式传送TOE帧,成帧方式结构清晰,有利于数据定位。E1帧中的TS0用于帧同步,TS30~TS31用于辅助帧同步,三个字节用于帧定位和同步,从而可确保E1帧定位可靠。TS1~TS28用于传送TOE数据帧,包括TOE帧头信息和时间戳信息,不足28字节的补零。TS29为CRC校验,校验内容为TS1~TS28的有效数据,解码时校验不正确的帧应丢弃。
Figure BDA0000026329930000041
TOE帧头信息如下表:
帧头信息说明如下:
frameType(2bytes),帧类型域,TOE帧固定为F8F8(hex)。
messageType(4bits),消息类项域,含义如下表。
  Message type   Value(hex)
  Sync   0
  Delay_req   1
  Delay_resp   9
versionTOE(4bits),版本说明域,十进制表示,目前为版本1。
messageLength(1byte),TOE帧长,包括帧头和时间戳,十进制表示,单位为字节。帧长固定为28个字节。
currentUtcOffset(1byte),闰秒数。UTC与TAI时间标尺之间的闰秒时间差。该域只限sync包使用,其他数据包可不用。
timeSource(1byte),时间源类型,含义同IEEE1588v2协议。该域只限sync包使用,其他数据包可不用。从设备通过该域值  获得主设备时间源类项。
correctField(4bytes),时间修正域,修正报文的驻留时间或时间戳误差。数值=纳秒×24。最大修正时间为268ms。Sync包时,该域可为时间戳误差。Delay_resp包时,该域可以为包驻  留时间加时间戳误差。
sourcePortIdentity(2bytes),源端口ID。
destinationPortIdentity(2bytes),目的端口ID。
sequencedId(2bytes),数据包序列号。对应当前发送包的顺序号。
Delay_req包和Delay_resp包序列号相对应。
logMessageInterval(1byte),发包频率。Sync包设置值为00~12(hex),delay req包设置值为00~03(hex)。定义如下表。
  发包频率   设置值   发包频率   设置值   发包频率   设置值
  1/16   00   2   05   64   10
  1/8   01   4   06   128   11
  1/4   02   8   07   256   12
  1/2   03   16   08
  1   04   32   09
controlField(1byte),控制域,含义如下表。
Figure BDA0000026329930000051
Figure BDA0000026329930000061
Sync和delay_req消息格式如下:
Figure BDA0000026329930000062
Delay_resp消息格式如下:
Figure BDA0000026329930000063
时间戳共10个字节,整数部分占6个字节,小数部分占4个字节。含义同IEEE1588v2协议规定。Sync包和delay_req包中的originTimestamp为发包时刻的时间戳值,delay_resp包中的receiveTimestamp为主设备收到delay_req包时刻的时间戳值。
本实用新型中从站可控制主站发包频率,从站具有更大的自主性。Sync帧时,logMessageInterval域为主站sync帧发包频率。Delay_req帧时,根据controlField域值判断logMessageInterval域含义;如果controlField域值为F0,则为delay_req的发包频率;如果controlField域值为F1,则为设置的主站发包频率;如果controlField域值为FF,则主站停止向从站发sync帧。
TOE帧定位:通过帧类型域和帧长来定位TOE帧,帧类型固定为F8F8,帧长固定为28个字节,另外再加上E1帧的三个字节帧同步和一个字节的CRC校验,可以保证TOE帧定位准确和数据可靠。
参见图1。
TOE主站向TOE从站发送时间同步sync帧,TOE主站记录sync发包时间戳T1并插入sync帧中。TOE从站接收主站发来的sync帧,记录sync收包时间戳T2,从sync包中获得时间戳T1。TOE从站向主站发送时延请求delay_req帧并记录发delay_req时间戳T3。TOE主站接收从站发来的delay_req帧并记录收包时间戳T4,主站将T4时间戳插入delay_resp帧中发送给从站,从站接收delay_resp帧并获得时间戳T4。
TOE从站根据获得的时间戳T1~T4,可计算线路环路时延D以及主从时间偏差和频率偏差,在不考虑线路不对称性情况下,线路单向时延为D/2。TOE从站根据计算出的时间和频率偏差,调整本地时间和时钟频率。通过这种基于时间戳的双向时频同传方法,可实现主从站之间的同步。
参见图2、3。
TOE主从设备通过E1链路接入SDH/PDH传输网,从而实现TOE数据的长距离双向传送。TOE主设备以外部输入信号为参考,控制本地时钟和时间,为TOE帧的组帧和发送提供时间和频率源。TOE从设备接收和发送TOE数据,计算时间和频率偏差,调整本地时间和时钟频率,输出时间码。
本实用新型中的TOE主从设备通信方式为点对点交互通信。
要点如下:
1)从站主动向主站发送delay_req帧。delay_req帧中的目的端口ID必须为主站的端口ID,源端口ID为从站的端口ID。设备端口ID是唯一的。
2)主站收到从站的delay_req帧且端口ID匹配后,响应从站delay请求,向从站发delay_resp帧,并开始定期向从站发送sync帧。
3)主站如果30秒内收不到从站的delay_req帧,则停止向从站发送sync帧。此时通信中止。
4)从站可主动发送中止通信命令给主站,主站收到该命令后停止发送sync帧。
5)从站可主动设置主站发sync包频率。
TOE主设备数据处理流程:
1)软件控制TOE帧的发送时刻。主站需要发送的TOE帧有:sync帧和delay_resp帧;主站需要接收的TOE帧有:delay_req帧。sync帧的发送时刻根据发包频率确定,主站收到delay_req帧后发送delay_resp帧。
2)TOE帧头信息由软件通过写寄存器的方式通知硬件,TOE帧中的时间戳值由硬件在发送TOE帧之时插入(sync帧)。
3)软件写完TOE帧头信息寄存器后触发硬件发送TOE帧。
4)软件触发后的下一个E1帧周期由硬件发送当前TOE帧。
5)硬件收到TOE帧后,通过中断方式通知软件。软件通过读取TOE帧解码寄存器获得TOE帧信息。
6)硬件收到delay_req帧后及时通过中断方式通知软件获得接收时间戳值。
7)软件判断端口ID是否匹配,如果收到的delay_req帧目的端口ID和主站端口ID不匹配,则丢弃该帧。
TOE从设备数据处理流程:
1)从站需要发送的TOE帧有:delay_req帧,从站需要接收的TOE帧有:sync帧和delay_resp帧。
2)软件控制TOE帧的发送。delay_req帧的发送根据发包频率确定。
3)TOE帧头信息由软件通过写寄存器的方式通知硬件。
4)软件在写完TOE帧头信息寄存器后触发硬件发送TOE帧。
5)触发后的下一个E1帧周期由硬件发送当前TOE帧。
6)硬件发送delay_req帧后,通过中断方式通知软件获得发送时间戳值。
7)硬件收到sync帧后及时通过中断方式通知软件获得接收时间戳值。
8)硬件在收到delay_resp帧后,通过中断方式通知软件。软件通过读取TOE  帧解码  寄存器获得TOE帧信息。
9)软件判断端口ID是否匹配,如果收到的sync帧和delay_resp帧的目的端口ID和从站的端口ID不匹配,则丢弃该帧。
10)软件获得相应时间戳值后,根据相关算法对从站时钟进行调频和调相。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主装置,或称为主站,包括E1接口收发模块、E1编解码模块、CPU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时钟模块;
同步帧发送模块,用于向从装置发送同步帧,所述同步帧中载有同步帧发送时间T1;
时延请求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从装置的时延请求帧;
时延反馈帧发送模块,用于向从装置发送时延反馈帧,所述时延反馈帧中载有时延请求帧收包时间T4;
前述同步帧发送模块、时延请求帧接收模块、时延反馈帧发送模块分别与E1编解码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从装置,或称为从站,包括E1接口收发模块、E1编解码模块、CPU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时钟模块;
同步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装置的同步帧,所述同步帧中载有同步帧发送时间T1;
时延请求帧发送模块,用于向主装置发送时延请求帧;
时延反馈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装置的时延反馈帧,所述时延反馈帧中载有主装置记录的时延请求帧收包时间T4;
前述同步帧接收模块、时延请求帧发送模块、时延反馈帧接收模块分别与E1编解码模块连接。
主站和从站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在硬件上,主站和从站可以是一致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带宽利用率高:采用E1成帧方式传送,不占用固定E1帧,可充分利用E1链路带宽。TOE帧长仅为28个字节,可直接封装入一个E1帧中。以最大发包频率每秒256个sync包和16个delay_req包计算,TOE数据每秒占用带宽为:(256+16×2)×32×8=73.728kbit/s,远小于2.048Mbit/s带宽。最大带宽占用率仅为73.728/2048=3.6%,剩余97%的带宽可用于传送其他信息,比如网管信息。
同步精度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私有化时间数据帧(TOE帧),保留了PTP协议中的硬件自动打时间戳功能,去掉了PTP帧结构中繁琐的网络相关信息和帧类型,从而大大简化了帧结构。可直接将TOE数据封装入一个E1帧中,无需任何协议转换。另外,TOE设备数据收发时,软硬件通过中断方式通信,所以无需缓存。TOE帧长仅为28个字节,而PTP数据帧最小为44字节,如果再加上网络参数,帧长会更大,因此TOE数据帧开销更小。普通协议转换器中的时延抖动主要是由协议转换和缓存引入,和直接将PTP数据包通过ETHERNET/E1协议转换器接入E1链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协议转换、无需缓存、开销小,可以大大降低数据收发时延抖动,从而可以保证同步精度。本实用新型中TOE数据收发时延抖动小于一微秒。

Claims (2)

1.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主装置,包括E1接口收发模块、E1编解码模块、CPU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时钟模块;
同步帧发送模块,用于向从装置发送同步帧,所述同步帧中载有同步帧发送时间T1;
时延请求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从装置的时延请求帧;
时延反馈帧发送模块,用于向从装置发送时延反馈帧,所述时延反馈帧中载有时延请求帧收包时间T4;
前述同步帧发送模块、时延请求帧接收模块、时延反馈帧发送模块分别与E1编解码模块连接。
2.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从装置,包括E1接口收发模块、E1编解码模块、CPU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时钟模块;
同步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装置的同步帧,所述同步帧中载有同步帧发送时间T1;
时延请求帧发送模块,用于向主装置发送时延请求帧;;
时延反馈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装置的时延反馈帧,所述时延反馈帧中载有主装置记录的时延请求帧收包时间T4;
前述同步帧接收模块、时延请求帧发送模块、时延反馈帧接收模块分别与E1编解码模块连接。
CN2010205300601U 2010-09-15 2010-09-15 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主从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89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300601U CN201789509U (zh) 2010-09-15 2010-09-15 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主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300601U CN201789509U (zh) 2010-09-15 2010-09-15 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主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89509U true CN201789509U (zh) 2011-04-06

Family

ID=43821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30060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89509U (zh) 2010-09-15 2010-09-15 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主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895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7243A (zh) * 2012-12-21 2013-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7243A (zh) * 2012-12-21 2013-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3067243B (zh) * 2012-12-21 2016-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1312B (zh) 基于e1链路的双向时频同传方法及主从装置
CN101977104B (zh) 基于ieee1588精确时钟同步协议系统及其同步方法
CN101247168B (zh) 一种时间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EP3491753B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JP5518191B2 (ja) 光伝送網が時刻同期プロトコルをキャリング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EP2262158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correction field information
CN102244603B (zh) 传输承载时间的报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006157B (zh) 一种时间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CN108650051B (zh) 通用全硬件一步式1588的时钟同步装置及方法
CN103108388B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钟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447861A (zh) Ieee 1588时间同步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3873179A (zh) 使无源光网络具备支持时间同步能力的装置与方法
WO2015117501A1 (zh)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可编程逻辑器件、单板及网元
CN102082697A (zh) 通信路径不对称延时测量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0135857A1 (zh) 时间同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263629B (zh) 一种板间时间同步的方法、时钟板及网元设备
CN101753578B (zh) Ethernet/e1协议转换方法及协议转换器
CN102457372B (zh) 一种通信系统以及利用光纤传输时钟信号的方法
CN104660360B (zh) 一种以太数据与多路e1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JP2008527894A (ja) 受信装置のクロックを100ナノ秒未満で送信装置のクロックに同期させる方法
US11411848B2 (en) Flexible ethernet latency measurement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2932083A (zh) 一种微波同步对时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46273B (zh) 基于ptp帧的频率同步装置及方法
CN105027489A (zh) 精确时钟协议同步方法和节点
CN104836654A (zh) 一种基于Ethernet POWERLINK的时钟同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10062 Sichuan city of Chengdu province Jinjiang District Dacisi Road No. 22

Patentee af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fth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0062 Sichuan city of Chengdu province shudutaidao Daci Temple Road, No. 22

Patentee before: Information Industry Department No. 5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cs Research Institute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