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82810U - 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 - Google Patents

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82810U
CN201782810U CN2010202884606U CN201020288460U CN201782810U CN 201782810 U CN201782810 U CN 201782810U CN 2010202884606 U CN2010202884606 U CN 2010202884606U CN 201020288460 U CN201020288460 U CN 201020288460U CN 201782810 U CN201782810 U CN 201782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uber
lower plate
plate
stack shell
adjusting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884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文华
郭凡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QIAO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QIAO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QIAO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QIAO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884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82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82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828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其具有一弯板,所述弯板形成相对的一上板与一下板,所述上板贯穿设有一螺孔,所述螺孔中结合设有一避震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另一端的轴承座抵掣于所述下板,所述上板与下板分别与脊椎骨的相邻两棘突结合,因此可调整或固定上、下板之间的距离,进而提供脊椎骨获得稳定的支撑力。

Description

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治疗脊椎疾病的医疗器具,特别关于一种植入两相邻棘突之间,用以稳定脊椎骨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
背景技术
人体的骨骼是用以支撑肌肉以及血管的,位于人体背部的骨骼为脊椎,脊椎由多节脊椎骨所组成,脊椎骨内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当脊椎骨随着年纪的增长产生老化现象或因意外伤害,而发生脊椎骨折损时,各脊椎骨之间的间距会缩小并压迫至神经,进而引发麻痹或疼痛感。
请参阅图5所示,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对于上述病征的治疗方式是运用颈椎固定器,其主要结构是由杆材弯折形成有两纵向且呈凹凸波浪状的侧杆50,该杆50利用其凹凸处配合脊椎骨60的外形并紧靠于患者身体内的脊椎骨60上,利用金属线70缠绕于侧杆50并捆绑于脊椎骨60上,以达到将脊椎骨60定位的支撑的效果。
然而,由于颈椎固定器是将患者的多节脊椎骨一起捆绑定位,容易造成各脊椎骨间活动的困难,进而造成脊椎的过度僵硬,使脊椎骨稍有活动,便会产生有疼痛感,且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颈椎固定器与各脊椎骨间有松动甚至脱落等现象,所以稳固性不佳,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其为植入患者身体内位于脊椎骨两相邻棘突之间,以确实达到脊椎骨稳固定位的效果。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其具有一弯板及一避震固定件;所述弯板由板材弯曲形成有相对的一上板与一下板,所述上板贯穿设有一螺孔,所述避震固定件,其筒身一端设有外螺纹以结合在所述上板的螺孔中,所述筒身为一中空管,在其一端的内壁面设有内螺纹,另一端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孔径小于筒身的内径,在筒身内设有一呈杆体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有突出的盘片,其外径界于筒身的内径与穿孔孔径之间,在轴承座一端的杆体上套设有一弹簧,另一端设有突出于筒身外部的抵柱,另设有一上座,其设有外螺纹以结合在筒身的内螺纹处,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于上座底端面与盘片上,所述避震固定件的另一端轴承座的抵柱抵掣于所述下板。
所述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所述筒身在设有外螺纹一端的外侧形成有向外突出且呈多边形的转盘,其内侧所设的上座,在底端面凹入设有一柱孔,所述柱孔可供长柱体的一端位于内部,所述上座在顶端面具有十字孔。
所述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所述下板上设有一凹部,所述避震固定件的一端的抵柱抵于所述凹部处。
所述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所述上板延伸有一上凸片,所述下板延伸有一下凸片,所述螺孔形成于上凸片上,所述避震固定件底端的抵柱抵掣于所述下凸片。
所述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所述下凸片上设有一凹部,所述避震固定件一端的抵柱抵于所述凹部处。
所述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所述上、下板端部且位于上、下板相对的外侧面分别间隔突伸有两上夹片及两下夹片,各夹片分别贯穿有一穿孔。
所述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所述上、下板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倒钩部。
所述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进一步设有人造筋,所述人造筋可穿设位在上夹片或下夹片所设的穿孔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可以获得的有益效果包括:
1.相较于现有技术将多节脊椎骨一起捆绑定位,本实用新型一次仅将两相邻棘突加以定位,可避免影响脊椎骨间的活动及脊椎的过度僵硬,或稍微的活动就容易在脊椎处产生疼痛,而具有较好的舒适性。
2.可配合不同的棘突外型作上、下板之间的间距调整,将避震固定件结合于上板的螺孔中,并使固定件另一端的轴承座抵掣于下板,以固定并调整上、下板之间的间距,提供两相邻脊椎骨获得有稳定的支撑力,进而达到强化骨骼结构的目的。
3.可通过改变上座在筒身内的位置,以推顶弹簧使其弹力作用在轴承座与下板间,可使两相邻脊椎骨的支撑力获得适度的调整。
4.以线材将上板与棘突固定或下板与棘突予以结合固定,由于线材为一人造筋,可与人体组织接近且较易于被病患所接受并较为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避震固定件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避震固定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使用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其具有一弯板10及一避震固定件20,其中弯板10由板材(例如:为一薄的金属板材)弯曲形成有相对的一上板11与一下板12,上板11一侧横向延伸有一上凸片13,下板12一侧横向延伸有一下凸片14,上凸片13与下凸片14位于同一侧,在上凸片13上贯穿设有一螺孔131;
避震固定件20具有一筒身24、上座23、弹簧22及轴承座25;
筒身24,其为一中空管,筒身24的顶端设有外螺纹243可结合于螺孔131中,在该端处形成有向外突出且呈多边形的转盘242,并且在筒身24的内壁面设有内螺纹241,在筒身24的另一端形成有一穿孔244,其孔径小于筒身24的内径,使得在穿孔244处形成有突缘;
轴承座25,为一杆体,在杆体上设有向外突出的盘片252,盘片252的外径小于筒身24的内径且大于穿孔244的孔径,轴承座25的一端为长柱体251,另一端为呈锥状的抵柱253,在轴承座25置入于筒身24内部后,抵柱253突出于筒身24外部,弹簧22可穿套在长柱体251上;
上座23,其可设置在筒身24内,在其外侧壁设有螺纹可与筒身24的内螺纹241相互结合,其底端面凹入设有一柱孔231,柱孔231可供长柱体251的一端位于内部,上座23在顶端面具有十字孔232,其可配合工具使用,在调整上座23旋转而上下位移时,其可以向下位移抵紧或向上放松弹簧22,避震固定件20底端的轴承座25抵掣于下凸片14,由于轴承座25向上延伸,长柱体251可以套设弹簧22,使弹簧运动时,不会因挤压形变而移位,进一步在下凸片14上且对于避震固定件20位置处形成有一凹部141,避震固定件20的一端轴承座25位于凹部141内;
在上板11与下板12的端部且位于上板11与下板12相对的外侧面分别间隔纵向突伸有两上夹片111及两下夹片121,上夹片111及下夹片121上分别贯穿有穿孔112、122,穿孔112、122设计为长型孔,上板11与下板12在相对的外侧面上可形成有倒钩部113、123,倒钩部113、123所设的齿部朝向上板11与下板12的端部。
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各节脊椎骨40相对于人体背面具有一棘突41,两相邻棘突41、41A所形成的空隙略呈前宽后窄的梯形,所以将本实用新型的棘突撑开器植入于两相邻棘突41、41A之间时,可先利用弯板10的板材所具有的弹性使上板11与下板12相对靠近,上板11与下板12之间的间距变小后便可顺利置放于两相邻脊椎骨40的棘突41、41A之间,弯板10提供的恢复弹力可使上板11抵掣于一棘突41下端且一棘突41卡合位于两上夹片111之间,而下板12抵掣于另一棘突41A上端且棘突41A卡合位于两下夹片121之间,以一固定线30分别对应贯穿上夹片111与下夹片121的穿孔112、122与棘突41、41A中,并分别将上夹片111与下夹片121与棘突41、41A予以捆绑定位,固定线30的优选实施例的材质为人造筋,倒钩部113、123可相对的啮合于棘突41、41A的骨表面,进一步防止弯板10松动。
本实用新型可配合不同棘突41、41A的形状及其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大小,通过调整避震固定件20底端的253抵柱紧迫推抵于下板12以改变上板11与下板12之间的距离,使上板11与下板12可分别确实地抵紧于棘突41、41A,进而使脊椎骨40获得有稳定支撑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化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弯板及一避震固定件;
所述弯板由板材弯曲形成相对的一上板与一下板,所述上板贯穿设有一螺孔;
所述避震固定件,其筒身一端设有外螺纹以结合在所述上板的螺孔中,所述筒身为一中空管,在其一端的内壁面设有内螺纹,另一端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孔径小于筒身的内径,在筒身内设有一呈杆体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有突出的盘片,其外径界于筒身的内径与穿孔孔径之间,在轴承座一端的杆体上套设有一弹簧,另一端设有突出于筒身外部的抵柱,另设有一上座,其设有外螺纹以结合在筒身的内螺纹处,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于上座底端面与盘片上,所述避震固定件的另一端轴承座的抵柱抵掣于所述下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在设有外螺纹一端的外侧形成有向外突出且呈多边形的转盘,其内侧所设的上座,在底端面凹入设有一柱孔,所述柱孔可供长柱体的一端位于内部,所述上座在顶端面具有十字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上设有一凹部,所述避震固定件的一端的抵柱抵于所述凹部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延伸有一上凸片,所述下板延伸有一下凸片,所述螺孔形成于所述上凸片上,所述避震固定件底端的抵柱抵掣于所述下凸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片上设有一凹部,所述避震固定件一端的抵柱抵于所述凹部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板端部且位于上、下板相对的外侧面分别间隔突伸有两上夹片及两下夹片,各夹片分别贯穿有一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板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倒钩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人造筋,所述人造筋可穿设位在上夹片或下夹片所设的穿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人造筋,所述人造筋可穿设位于上夹片或下夹片所设的穿孔内。
CN2010202884606U 2010-08-11 2010-08-11 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2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884606U CN201782810U (zh) 2010-08-11 2010-08-11 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884606U CN201782810U (zh) 2010-08-11 2010-08-11 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82810U true CN201782810U (zh) 2011-04-06

Family

ID=43814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8846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2810U (zh) 2010-08-11 2010-08-11 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828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2317B (zh) * 2015-08-05 2017-03-01 梓源生技有限公司 體內固定裝置
CN107072796A (zh) * 2014-10-20 2017-08-18 索尔科生物医疗株式会社 棘突间融合型种植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2796A (zh) * 2014-10-20 2017-08-18 索尔科生物医疗株式会社 棘突间融合型种植体
CN107072796B (zh) * 2014-10-20 2019-01-08 索尔科生物医疗株式会社 棘突间融合型种植体
TWI572317B (zh) * 2015-08-05 2017-03-01 梓源生技有限公司 體內固定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4111156A (ja) 熟眠用整形枕
CN201719362U (zh) 颈椎前路反向椎弓根钉板固定装置
CN201108492Y (zh) 一种寰枢椎椎间关节融合器
CN105193524A (zh) 棘板间稳定器
KR20170041060A (ko) 신연을 이용한 경추교정베개
CN107822747B (zh) 一种3d打印枕颈融合固定装置
CN201782810U (zh) 调整型脊椎棘突撑开器
CN201168030Y (zh) 棘突间植入物
CN201516081U (zh) 腰椎峡部裂复位内固定系统
CN205126504U (zh) 棘板间稳定器
CN201341943Y (zh) 纹牙自锁椎弓根钉板矫形固定器
CN204410946U (zh) 一种弹性的脊椎动态椎弓根螺钉系统
CN203280546U (zh) 动态稳定棘突夹
CN204410947U (zh) 一种可微动的脊椎动态椎弓根螺钉系统
CN103356319B (zh) 颈椎矫正器
RU172207U1 (ru) Подушка ортопедическая 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ая
CN204765864U (zh) 组配式棘间万向稳定器
KR20040001287A (ko) 경추 고정방법 및 그 고정구
CN202223325U (zh) 非融合弹性连接棒
CN209285839U (zh) 腰骶人工假体
CN209091753U (zh) 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
CN202637082U (zh) 一种用于骶髂关节及骶骨不稳定骨折的锁定板
CN102429800A (zh) 颈椎自体牵引药枕
CN202168854U (zh) 颈椎前路经椎弓根固定钉板
CN201055419Y (zh) 脊柱腰5骶1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