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81435U - 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81435U
CN201781435U CN2010202639159U CN201020263915U CN201781435U CN 201781435 U CN201781435 U CN 201781435U CN 2010202639159 U CN2010202639159 U CN 2010202639159U CN 201020263915 U CN201020263915 U CN 201020263915U CN 201781435 U CN201781435 U CN 201781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culum
array
solar system
photospot solar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639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克迅
谢世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OJIE OPTO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OJIE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OJIE OPTO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OJIE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639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81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81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814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至少设一阵列式反射镜、一聚光系统、数片太阳能板及散热系统所组成;且该反射镜的镜面以多数个具塑胶薄膜的单元反射体所组成,并由一外覆壳体所包覆,而内部充填发泡材质;又在反射镜的前方,设有由多个单元体所组成的聚光系统,每一个单元体又包含有一凸透镜部及一角锥部;则由反射镜集中的光线,经聚光系统的二次聚焦,可将太阳光的聚焦比提高到约1500倍以上,但成本却相对低廉。

Description

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聚光系统,为一种以薄膜作为反射镜弧面,再加二次光学的聚光系统,搭配之后,整体上能将太阳光的聚焦比提高到约1500倍以上,为一种经济型的太阳光系统设计。
背景技术
欲取用太阳的光热能量,一般使用太阳能系统来达成,首先要将广泛的日光聚集,这需要良好的反射镜来执行,一般的反射镜在设计上主要有二种,第一是以金属制大型的反射镜,但由于镜面具有较大的直径,又为金属材质,因此在制造上成本很高,组设于地面上时架起较高,不但较重、体积大、具有较大的风阻,是主要的缺点;另外一种反射镜,将反射镜以多数个长方形的反射镜,以矩阵式排列组成整体的反射镜,这种型式虽然解决了设置大体积的反射镜,但是制作镜面所产生的成本仍无法有效的降低。
后来又有以使用塑胶薄膜贴置于反射镜的正表面,再于该塑胶薄膜上挤压出反射镜面的弧形,但实际制作时,由于在挤压时该材料会多方向产生大量的形变,因此使完美的弧形产生较大的误差,精密度不够,品质未臻完善,是现有反射镜最常见的缺点。
另外,对于太阳能系统中将反射镜的光线予以聚集的方式,如美国专利第7109461B6号及第5153780号专利里,揭示了以大反射镜将光线集中后,于焦点附近放置多面排成矩阵陈列的太阳板,以提供能量的收集,但这种单纯的将太阳光线反射,能将广大面积的日光聚集起来,但聚焦比并不高,一般只能有600-500倍之间,对于昂贵的太阳能板而言,付出的成本仍为太高;再如美国专利公开第2009/0277498A1号利用一个玻璃球放在大反射面镜焦点上,后方再放置角锥导光体及太阳能板,但由于玻璃球本身并无聚焦作用,而平面角锥体聚焦比很小,故整体的聚焦比虽略有提升,但并无法大幅提升,是诸现有案件的缺点
因此,现有在反射镜及聚光系统上都未有适切的整体设计,故收集太阳光热的效率不高,且制造成本太高,是现有主要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提高聚光效率,降低制作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
一组反射镜,由多数个单元反射体拼排组成凹弧镜面,且该单元反射体设有一中空支架,且该支架在一侧覆设有薄膜,该薄膜的外侧形成凹弧,且在该反射镜上诸薄膜的凹弧构成一整面的反射弧面,并具有共同的焦点,而在单元反射体的薄膜与中空支架间充填有发泡材质;
一外覆壳体,完整包覆于诸单元反射体的外侧后方,且在该外覆壳体的内部充填有发泡材质,并与诸单元反射体结合形成一体;
一聚光系统,由多个单元体所组成,且该每一个单元体包含有一凸透镜部及一角锥部;
数个太阳能板,分别固定于聚光系统的角锥部底端;
一散热系统,设于诸太阳能板的后方。
其中:在该支架的适当位置至少设有一个注口。
其中:该外覆壳体一侧设有注口。
其中:该单元反射体的形状为正方形、正六角形、正八角形的其中之一。
其中:该聚光系统由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多数个单元体。
其中:该多数个单元体以紧密排列构成一聚光系统。
其中:该多数个单元体之间以同一材质的连接盘体所联结。
其中:诸单元体的凸透镜部顶面排列为一凸出弧面。
其中:诸单元体的凸透镜部顶面排列为一凹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太阳能系统中,设有一低成本、高效能的反射镜,该反射镜由一组以上的阵列式排列的反射镜所构成,每一反射镜又以多数个单元反射体所组成,而该单元反射体的一侧设有具凹弧的薄膜,另一侧则以相对的支架予以封合,并在内部充填有发泡材质;而诸单元反射体的后方又以一外覆壳体罩合,同时在该外覆壳体及单元反射体的内部充填发泡材质,由于该单元反射体上的薄膜面积较小,因此在精密模具上成型时变形量小,且成型时的精密度十分良好,为主要优点,且由薄膜形成镜面,而且内部为发泡材质,不但造价成本降低,重量也较轻,并且可适用各种造形的太阳能反射镜上,使用范围更为广泛,为本案主要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太阳能系统中,设有高聚光比的聚光系统,即在反射镜前方的焦点附近,再放置由凸透镜部结合角锥部共同组成的聚光系统,能第二次的收束光线,将光的聚焦比提高到1500倍左右,则在聚光系统的角锥部底部放置太阳能板,可以十分有效率的将光能收集,转换成其他的功(例如:电能)输出,为本实用新型的特色。
由上述揭示的反射镜及聚光系统的搭配,即可选用较符经济成本的小太阳能板,再加上散热系统,即可构成一全方位的太阳能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射镜与聚光系统配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聚光系统立体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反射镜的单元反射体制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反射镜;10外覆壳体;11注口;20单元反射体;21支架;210注口;22薄膜;220凹弧;30聚光系统;31单元体;310凸透镜部;311角锥部;312连接盘体;40发泡材质;50精密模具;51凸面;60太阳能板;70散热系统;L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说明如后。
请参看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至少包含有:
一组反射镜1,由多数个单元反射体20拼排组成凹弧镜面,且该单元反射体20设有一中空支架21,在该支架21的适当位置至少设有一个注口210,且在该支架21的一侧覆设有薄膜22,该薄膜22的外侧形成凹弧220,且在该反射镜1上诸薄膜22的凹弧220构成一整面的反射弧面,如图1所示,该诸凹弧220所构成的整面反射弧面具一焦点,能将光线L)投射于聚光系统30上;而在单元反射体20的薄膜22与中空支架21间充填有发泡材质40。
前述的多数个薄膜22的凹弧220构成一整面的反射弧面,是确实可行的,请参看图4所示,预先制作一精密模具50,该精密模具50于一侧形成有凸面51,且该凸面51为太阳能反射镜最佳聚光凹弧的相对形状,请配合参看图1、图4所示,将诸单元反射体20的薄膜22抵于该精密模具50的凸面51处,则在单元反射体20内充填发泡材质40,使该薄膜22受到支架21内部发泡材质40膨胀的张力,推抵着薄膜22更紧密的贴紧而形成所需的反射弧面。
前述的薄膜22,是塑胶层表面镀上银,并在外表层覆设一层保护膜的胶膜为主体,但这种薄膜在市面上可以直接取用,且该材料的配方并非本案的内容,即本案可取用现有的材料来完成实用新型,故关于该薄膜22的材料即不予赘述,合先陈明。
一外覆壳体10,完整包覆于诸单元反射体20的外侧后方,该外覆壳体10一侧设有注口11,且在该外覆壳体10的内部充填有发泡材质40,并与诸单元反射体20结合形成一体。
在该反射镜1的下方可组设有追日系统(图中未示),用以追踪太阳的位移;但该追日系统的转向设计,为另一专利案中所述,也可由现有组件直接放置,故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另作赘述。
上述的单元反射体20并不局限于任何形状,但为配合排列的密合性及制造的方便性,该单元反射体20以正方形为最佳实施例,但也仍可设为六角形、四方形或其他造型等,只要是能够组并成一适当大小面积作为反射镜的单元面积即可。
请配合参看图1、图2、图3所示,一聚光系统30,设于反射镜20的弧形镜面焦点之前附近,该聚光系统30由多个单元体31所组成,且该每一个单元体31包含有一凸透镜部310及一角锥部311,该凸透镜部310可以将前方区域由反射镜20的镜面所反射回来的光线L全部收集,并由角锥部311导引再集中收束至底部。
为使该聚光系统30在制造及组装上更为方便,可由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聚光系统30,即由一连接盘体312为基材,在该连接盘体312上直接成型多数个单元体31,同时在连接盘体312一侧设有凸透镜部310,而另一侧则相对各设有角锥部311,此种一体成型的方式,在设置上更为方便而直接。
请参看图1所示,数个太阳能板60,分别固定于聚光系统30的角锥部311底端,能接收由凸透镜部310收集,并由角锥部311聚集的光线L,以储存广大面积的太阳能。
一散热系统50,设于诸太阳能板60的后方,能有利于光与热的储存。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当太阳光照射时,该光线L经反射镜1的镜面凹弧220反射后,即射入聚光系统30,由每一个独立单元体31的凸透镜部310将前方区域内的光线L收集,并由角锥部311导引再集中收束至底部的太阳能板60,使小面积的太阳能板60接收极大面积的日光,达到高聚光比的目的,不但能收集更多的日光能源,同时能节省很多的太阳能板60,为一种经济效益高,且进步性佳的新型。
然而,本实用新型的聚光系统30,诸单元体31的凸透镜部310顶面可排列为一凸出弧面而置于反射镜1焦点的前,但另一实际例使用时,可将该凸透镜部310的顶端排列形成一凹弧面,将其放置于反射镜1焦点的后仍能有效聚光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这个聚光系统30搭配了反射镜1的后将具有如下的优点:
由于本案阵列式排列的反射镜,由多数个单元反射体拼排组成凹弧镜面,且该凹弧由覆设的薄膜所构成,每一个薄膜分别成型,尺寸更为精密而无变形的缺点,且在反射镜内部充填有发泡材质,故质地较轻,制作更为简单而且成本较低,为本案的主要特色。
本案的太阳能系统中,于反射镜的前方,再增设有二次聚光系统,使得聚光比计算可以达到1500倍,较现有的600至500倍而言,整整多了三倍,因此不但使收集大阳的能量比率更高,而且将更多的光源注入小块的太阳能板里,使得太阳能系统中最昂贵的成本(太阳能板)予以降低,能使太阳能的产业更提升一大步,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如附加各种现有既有的相关机件,或略为改变本实用新型聚光系统的形状、变化反射镜前的薄膜材料等,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
一组反射镜,由多数个单元反射体拼排组成凹弧镜面,且该单元反射体设有一中空支架,且该支架在一侧覆设有薄膜,该薄膜的外侧形成凹弧,且在该反射镜上诸薄膜的凹弧构成一整面的反射弧面,并具有共同的焦点,而在单元反射体的薄膜与中空支架间充填有发泡材质;
一外覆壳体,完整包覆于诸单元反射体的外侧后方,且在该外覆壳体的内部充填有发泡材质,并与诸单元反射体结合形成一体;
一聚光系统,由多个单元体所组成,且该每一个单元体包含有一凸透镜部及一角锥部;
数个太阳能板,分别固定于聚光系统的角锥部底端;
一散热系统,设于诸太阳能板的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支架的适当位置至少设有一个注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外覆壳体一侧设有注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单元反射体的形状为正方形、正六角形、正八角形的其中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聚光系统由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多数个单元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数个单元体以紧密排列构成一聚光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数个单元体之间以同一材质的连接盘体所联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诸单元体的凸透镜部顶面排列为一凸出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诸单元体的凸透镜部顶面排列为一凹弧面。
CN2010202639159U 2010-07-16 2010-07-16 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1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639159U CN201781435U (zh) 2010-07-16 2010-07-16 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639159U CN201781435U (zh) 2010-07-16 2010-07-16 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81435U true CN201781435U (zh) 2011-03-30

Family

ID=43794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6391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1435U (zh) 2010-07-16 2010-07-16 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8143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3661A (zh) * 2011-08-30 2012-01-18 深圳市升阳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聚光光伏模块用二次光学匀光镜结构
CN104057806A (zh) * 2014-04-30 2014-09-24 深圳市越日兴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车载离子净化机
CN104113279A (zh) * 2013-04-17 2014-10-22 容云 聚光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CN104917444A (zh) * 2014-03-10 2015-09-16 容云 准槽式点聚光太阳能利用装置
CN106091419A (zh) * 2016-06-16 2016-11-09 昆山诃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聚光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3661A (zh) * 2011-08-30 2012-01-18 深圳市升阳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聚光光伏模块用二次光学匀光镜结构
CN104113279A (zh) * 2013-04-17 2014-10-22 容云 聚光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CN104917444A (zh) * 2014-03-10 2015-09-16 容云 准槽式点聚光太阳能利用装置
CN104917444B (zh) * 2014-03-10 2018-08-28 容云 准槽式点聚光太阳能利用装置
CN104057806A (zh) * 2014-04-30 2014-09-24 深圳市越日兴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车载离子净化机
CN106091419A (zh) * 2016-06-16 2016-11-09 昆山诃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聚光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81435U (zh) 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
CN101661120A (zh) 菲涅尔透镜及其制造方法与装置
Freier et al. A review of optical concentrators for portable 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CN101710804A (zh) 一种采用削顶曲面聚光透镜的太阳能聚光发电装置
WO2012025019A1 (zh) 聚光透镜、复眼式透镜聚光器及复眼式聚光太阳电池组件
CN102386266A (zh) 一种线型聚光透镜太阳电池组件
CN102029716B (zh) 球形菲涅尔透镜加工方法
CN101771370B (zh) 一种使用二次反射法实现数倍聚光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02955236A (zh) 一种封闭式太阳光聚光器
CN201781436U (zh) 多点聚光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
CN201344650Y (zh) 菲涅尔聚光器
CN101710190B (zh) 一种削顶曲面聚光透镜及其制作方法
CN102709373B (zh) 太阳能收集器
CN102263526A (zh) 高聚光比的太阳能系统
CN102854551B (zh) 一种宽光谱强聚焦菲涅尔透镜的制作方法
CN202330852U (zh) 多级太阳聚光器
CN101388418B (zh) 便携免跟踪式非成像太阳能聚光装置
Lee et al. High-efficiency concentrated optical module
CN108645056A (zh) 一种等接收逃逸半角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
CN101339292B (zh) 平面聚光板
CN202929224U (zh) 短焦距薄型菲涅尔透镜
CN106091419A (zh) 一种多点聚光阵列式反射镜的高聚光太阳能系统
TWI405928B (zh) 太陽光光纖導引照明系統
CN202183404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聚光光伏玻璃
CN105807423A (zh) 一种无跟踪聚光系统的建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