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80767U - 一种改良结构的古筝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结构的古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80767U
CN201780767U CN2010205062730U CN201020506273U CN201780767U CN 201780767 U CN201780767 U CN 201780767U CN 2010205062730 U CN2010205062730 U CN 2010205062730U CN 201020506273 U CN201020506273 U CN 201020506273U CN 201780767 U CN201780767 U CN 201780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ither
sign indicating
sound column
column pipe
zither 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062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5062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80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80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807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良结构的古筝,包括由上部的面板、下部的底板、两端的端板和前后侧板组成的中空共鸣体,所述面板上设有筝码,筝码上架设有筝弦,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有多个大小不等的音柱管,各音柱管对应于上方的筝码而按相应间隔直立设置在中空共鸣体内。本实用新型由音柱管替代传统的音梁,使声音通过音柱管传导给底板,另外音柱管中的空间还可以共振,从而增强了共鸣和泛音,使古筝发音响亮、敏感,音色纯厚,富有弹性,筝韵发挥淋漓尽致。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结构的古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古筝,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型古筝。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古筝面板与底板的传声装置是音梁。一台古筝内部共设两条音梁,上下各一条固定于面板与底板之间,音梁是古筝琴弦、琴码、面板的震动传给底板的主要途径,若无音梁,古筝的发声就空、干,音量也小。弹过古筝的人在实践中得知,靠近音梁旁的弦发音特别厚实,有韵味,离远了就稍差一点,距离远的音比较空、干,不够饱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古筝,以使古筝发音响亮、敏感,音色纯厚,富有弹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改良结构的古筝,包括由上部的面板、下部的底板、两端的端板和前后侧板组成的中空共鸣体,所述面板上设有筝码,筝码上架设有筝弦,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多个大小不等的音柱管,各音柱管对应于上方的筝码而按相应间隔直立设置在中空共鸣体内。
所述的筝码是每相邻两筝码或三筝码或独个筝码分别配置一个音柱管。
所述的音柱管是由一中空圆柱形共鸣管和一装在共鸣管内的管塞组成,而管塞是固定在能使共鸣管产生共鸣的位置处。
所述的相邻两筝码配置的音柱管其固定在中空共鸣体内的位置是对应于两筝码的前足与后足之间,三筝码配置的音柱管其固定在中空共鸣体内的位置是对应于三筝码的的第二个筝码。
所述的古筝有21个筝码,相应的21个筝码配有11个音柱管,其中第17、18、19筝码配有一个音柱管,第20、21筝码各配有一个音柱管,其余为相邻两筝码依序两两配置一个音柱管。
所述的11个音柱管其内孔大小与对应筝弦的音高相匹配,内孔大小随音高而逐渐缩小,其中对应1、2筝弦的第1音柱管的内孔直径为1.2cm,管壁厚为0.3cm。
所述的11个音柱管,对应3至19筝弦的第2至第9音柱管的内孔直径是相对第1音柱管以每相差0.4cm的内孔直径逐个递增,而对应20、21筝弦的第10、11音柱管其内孔直径均为5.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由音柱管替代传统的音梁,使声音通过音柱管传导给底板,另外音柱管中的空间还可以共振,从而增强了共鸣和泛音,使古筝发音响亮、敏感,音色纯厚,富有弹性,筝韵发挥淋漓尽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反映音柱管在中空共鸣体内分布状况的示意图。
图3为反映音柱管与底板、面板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古筝也包括有现有技术的中空共鸣体1、筝码2和筝弦3,中空共鸣体1由上部的面板11、下部的底板12、两端的端板13和前后侧板14、15组成,筝码2设在面板11上,筝弦3而架设于筝码2上。本实施例的古筝为21个筝码和21根筝弦。
与现有古筝不同的是中空共鸣体内不再设置音梁,而是由11个大小不同的音柱管4来替代,由这11个音柱管使每相邻两筝码或三筝码或独个筝码的下面均对应设有一个音柱管。这11个音柱管装在中空共鸣体内,通过粘结等方式直立固定在底板上。各音柱管的分布是这样的:第1音柱管对应第1、2筝码,第2音柱管对应第3、4筝码,第3音柱管对应第5、6筝码,第4音柱管对应第7、8筝码,第5音柱管对应第9、10筝码,第6音柱管对应第11、12筝码,第7音柱管对应第13、14筝码,第8音柱管对应第15、16筝码,而第9音柱管对应第17、18、19筝码,第10、11音柱管分别对应20、21筝码。其中第1-8音柱管的固定位置是位于两筝码的前足与后足之间,而第9音柱管的固定位置是位于三个筝码的中间一个位置,即对应上面的第18筝码位置,第10、11音柱管是分别对应于20、21筝码的下面。
上述各音柱管的内孔大小须与对应弦的音高匹配,否则起不了共鸣的作用。其内孔大小是随音高而逐渐缩小,最高音的音柱管(对应1、2筝弦)内孔直径为1.2cm,管壁厚为0.3cm。其余对应3至19筝弦的第2至第9音柱管的内孔直径是相对第1音柱管以每相差0.4cm的内孔直径逐个递增,具体如下:对应3、4弦的第2音柱管内孔直径为1.6cm,对应5、6弦的第3音柱管内孔直径为2.0cm,对应7、8弦的第4音柱管内孔直径为2.4cm,对应9、10弦的第5音柱管内孔直径为2.8cm,对应11、12弦的第6音柱管内孔直径为3.2cm,对应13、14弦的第7音柱管内孔直径为3.6cm,对应15、16弦的第8音柱管内孔直径为4.0cm,对应17、18、19弦的第9音柱管内孔直径为4.4cm,对应20、21弦的第10、11的内孔直径均为5.0cm。
上述音柱管4均是由一中空圆柱形共鸣管41和一装在共鸣管内的管塞42组成,各音柱管朝面板11的一头敞开,内部由管塞42封堵,使音柱管敞开一头有一与对应弦音高匹配的深度。由于各音柱管的内孔大小不一样,因此管塞固定在各管内的位置都有差别,但每个音柱管内的管塞42都是定位在使共鸣管产生共鸣的位置处。

Claims (7)

1.一种改良结构的古筝,包括由上部的面板、下部的底板、两端的端板和前后侧板组成的中空共鸣体,所述面板上设有筝码,筝码上架设有筝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多个大小不等的音柱管,各音柱管对应于上方的筝码而按相应间隔直立设置在中空共鸣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筝码是每相邻两筝码或三筝码或独个筝码分别配置一个音柱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柱管是由一中空圆柱形共鸣管和一装在共鸣管内的管塞组成,而管塞是固定在能使共鸣管产生共鸣的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筝码配置的音柱管其固定在中空共鸣体内的位置是对应于两筝码的前足与后足之间,三筝码配置的音柱管其固定在中空共鸣体内的位置是对应于三筝码的的第二个筝码,独个筝码配置的音柱管其固定在中空共鸣体内的位置是对应于该筝码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古筝有21个筝码,相应的21个筝码配有11个音柱管,其中第17、18、19筝码配有一个音柱管,第20、21筝码各配有一个音柱管,其余为相邻两筝码依序两两配置一个音柱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1个音柱管其内孔大小与对应筝弦的音高相匹配,内孔大小随音高而逐渐缩小,其中对应1、2筝弦的第1音柱管的内孔直径为1.2cm,管壁厚为0.3c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1个音柱管,对应3至19筝弦的第2至第9音柱管的内孔直径是相对第1音柱管以每相差0.4cm的内孔直径逐个递增,而对应20、21筝弦的第10、11音柱管其内孔直径均为5.0cm。 
CN2010205062730U 2010-08-23 2010-08-23 一种改良结构的古筝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0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062730U CN201780767U (zh) 2010-08-23 2010-08-23 一种改良结构的古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062730U CN201780767U (zh) 2010-08-23 2010-08-23 一种改良结构的古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80767U true CN201780767U (zh) 2011-03-30

Family

ID=43793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0627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0767U (zh) 2010-08-23 2010-08-23 一种改良结构的古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807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9725A (zh) * 2019-03-07 2019-06-07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弦乐器音腔辅音共振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9725A (zh) * 2019-03-07 2019-06-07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弦乐器音腔辅音共振组件
CN109859725B (zh) * 2019-03-07 2020-10-27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弦乐器音腔辅音共振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80767U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古筝
CN206991744U (zh) 一种新型轻质吉他
CN109360544B (zh) 一种音乐智能提示弹奏琴
CN106782434B (zh) 马头琴共鸣箱与马头琴
CN204857172U (zh) 一种新型钢琴
CN101494046A (zh) 双箱高音古筝
CN104040617A (zh) 打击乐器
CN202394514U (zh) 双音箱拉弦乐器
CN201307400Y (zh) 双弧双箱古筝
CN101499266A (zh) 双箱古琴
CN102592572B (zh) 牛琴
CN205621425U (zh) 智能训练钢琴
CN101494045A (zh) 双箱琵琶
CN102074222A (zh) 共振提琴
CN201886749U (zh) 牛琴
CN100570704C (zh) 一种扬琴
CN208400469U (zh) 一种立式钢琴六音孔全钢板
CN201307398Y (zh) 双箱低音古筝
CN207074552U (zh) 轻型电子筝
KR20120072700A (ko) 울림판을 갖는 난타 북
CN201307401Y (zh) 双箱古琴
CN203118426U (zh) 正面双圆音孔直立音板双音箱拉弦乐器
CN203858851U (zh) 提琴发音辅助装置
CN2870071Y (zh) 一种扬琴
CN103117054B (zh) 锦绣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10823